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北京中考复习资料汇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2024年中考物理考前基础物理知识点巩固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中考英语作文真题写作指导及高分范文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中考英语作文高分句式+开头衔接结尾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快速提分攻略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2024年中考化学13大类重要知识点大全 学案 0 次下载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公式总结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公式总结教案,共10页。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v——速度 m/s km/h
s——路程 m km
t——时间 s h
1. 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
2.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3 g/cm3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3 .密度公式: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1×103kg/m3
1m3=106cm3 1L=1dm3 1mL=1cm3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或拉力大小 N
4. 浮力公式:
F浮=G – F示
(称重法)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F浮=ρ液gV排(任何)
(阿基米德原理)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F浮=G排=m排g(任何)
(阿基米德原理)
F浮=F向上-F向下
(压力差法)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浮=G 物
(平衡法)
面积单位换算:
1 cm2 =10--4m2
1 mm2 =10--6m2
注意:S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N/m2
F ——压力 N
S —— 受力面积 m2
5 .压强公式:
P=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或N/m2
ρ——液体密度 kg/m3
h——深度 m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液体压强公式:
p=ρ液gh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
L1、L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 米或厘米都可以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
6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
物理量 单位
F ——动力 N
G总——总重 N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总=G)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或动滑轮上绳子段数
7 .滑轮组:
F = G总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s =nh物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2 ∴F = G /2 s =2 h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
重力做功:W=G h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8 . 机械功公式:
W=Fs=pt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功 J
t ——时间 s
单位换算:
1W=1J/s 1马力=735W
1kW=103W 1MW=106W
9 .功率公式:
P = =FV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的速度 m/s)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有=G物 h物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总=F动力 s [对于杠杆和滑轮]
W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有——有用功 J
W总——总功 J
10. 机械效率:
×100%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2高于初温t1,△t = t2 - t1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t1。△t = t1- t2 (大的减小的)
物理量 单位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c ——比热容 J/(kg·℃)
m ——质量 kg
△t ——温度差 ℃
11.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物理量 单位
Q放 ——放出的热量 J
m ——燃料的质量 kg
q ——燃料的热值 J/kg
V - -燃料的体积 J/m3
Q放= mq=vq
提示: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Q——电荷量 C(库)
t——时间 s
12. ★电流定义式: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U——电压 V
R——电阻 Ω
同一性: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
同时性:I、U、R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13 欧姆定律:
提示:
(1) I、U、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h = 3.6×10 6 J。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
物理量 单位
W——电功 J
U——电压 V
I——电流 A
t——通电时间 s
14 电功公式:
W = UIt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
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注意:Q=I 2Rt求非纯电阻相当于只求了内阻发的热(W总=Q+W其他 =Q+W机械能=Q+W牵=Q+F牵S车)
W = UIt 结合U=IR →→W = I 2Rt
W = UIt 结合I=U/R →→W = U2t/R
(W = Pt这个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时间用小时h,
电功率就要用kw,电功就是kWh)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电功率 W kW
W——电功 J kWh
t——通电时间 s h
15电功率公式:
物理量 单位
P——电功率 W
I——电流 A
U——电压 V
P = W /t
P =IU
P= U2/R
P=I2R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求总电功率。电动机等非纯电阻电路求总电功率用P =IU=W /t
16.焦耳定律:Q=I 2R内t(可用于求非纯电阻内阻发的热)
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公式归纳
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专题
影响滑轮组(竖直向上拉动)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1.物重 2.动滑轮重 3.绳重与摩擦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动滑轮重力相同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物重相同时,动滑轮重力越小,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v 绳物体重力 G
动滑轮重力 G 动 物体上升的高度 h 物体的速度 v 物
第一类:竖直方向上使用滑轮或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不计绳重和摩
擦时)(空中竖直向上模型)
W 有=GhW 有=GhW 有=Gh
1
S=hS=2hS=h
2
1
物理量 单位
G——重力 N m——质量 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电路
规律
物理量
(符号和单位)
串联电路
U1
U2
U
R1
R2
I
I
I1
R1
R2
U
并联电路
I2
电流I(A)
注意并联要分流
I总= I1 = I2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使导线粗细不同也相等,即使灯泡亮度不同也相等)
I总= I1+I2 (I总 会改变大小)
(1)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 并联分流时,I1和I2是不同支路的电流,其大小由 EQ \F(U,I) 决定, 所以I1与I2互不相干,I1增大时,定值电阻支路的I2不会减小,只会不变。
(3) I1增大时,I2不变,则I总会增大。
电压U(V)
注意串联要分压
U总= U1+U2 (U总不会改变大小)
(1)串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2) 串联分压时,U1和U2分担电源电压, R1增大时, U1分压会增大,由于U总为电源电压不变, 所以U2减小。
U总= U1 = U2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所以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表不管测什么用电器的电压,其示数不变)
电阻R(Ω)
R 总= R1+R2
(1)串联总电阻比任意一个分电阻都大(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导体长度);
(2)串联分电阻中有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随之增大。
R总= EQ \F(R1R2,R1+R2)
(1)并联总电阻比任意一个分电阻都小(相当于增加导体横截面积);
(2)并联分电阻中有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随之增大。
求电流I(A)
I= EQ \F(U,R) 串联还可以利用I总= I1 = I2 ; 并联还可以利用I总= I1+I2
求电压U(V)
U = IR 串联还可以利用U总 = U1+U2 ; 并联还可以利用U总= U1 = U2
求电阻R(Ω)
R = EQ \F(U,I) 串联还可以利用R总= R1+R2 ; 并联用R总= EQ \F(R1R2,R1+R2) 只求R总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比例式1
I 1 :I 2 = 1 :1
U1 :U2 = 1 :1
比例式2
eq \f(U1,U2) == eq \f(R1,R2) (串联时电阻大的分压多)
串联时电压之比都等于电阻的正比
eq \f(I1,I2) == eq \f(R2, R1) (并联时电阻大的分流小)
并联时电流之比都等于电阻的反比
F=GF=
2
(G+G 动)F=2G+G 动
1
W 总=FS=GhW 总=FS=
2
1
(G+G 动)×2h=(G+G 动)hW 总=FS=(2G+G 动)×
2
1
h=(2G+G 动)h
2
W有Gh
η==
W总Gh
2
F
=
F 1 h
η==
W总
=
W总F 2h2F
η==
W总FhF
Gh2G
W有
W有GhG
GhG
W有
η===
如果是实际情况(要考虑绳重和摩擦)
则
W有
*100%η=
W总
Gh
=
(G + G动)h
G
=
G + G动
W有
η==
W总
2Gh (2G + G动)h
2G
=
2G + G动
W 有=GhW 有=Gh
S=2hS=3h
11
F=(G+G 动)F=
23
1
(G+G 动)
1
W 总=FS=
2
(G+G 动)×2h=(G+G 动)hW 总=FS=
3
(G+G 动)×3h=(G+G 动)h
W有
η==
W总
Gh
(G + G动)h
G
=
G + G动
W有
η==
W总
Gh
(G + G动)h
G
=
G + G动
说明: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物重相同时,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
的绕法无关。
η==
W有
Gh
1.G 不变,G 动越大,η越小
2.G 动不变,G 越大,η越大
W总(G + G动)hG + G动
=
G
=
1
1 G动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 G)
G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动滑轮重力相同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物重相同时,动滑轮重力越小,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如果是实际情况(要考虑绳重和摩擦)
则
η==
W有
GhG
W有GhG
W总F 2h2F
=
η==
W总F 3h3F
=
通用公式
S=nh
W 有=GhW 总=FS=Fnh=nFh
W有
η==
W总
GhG
=
FnhnF
G
变形得 G=nFηF=
nη
第二类:竖直方向上使用滑轮或者滑轮组提起水中的物体的机械效率的计算方(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法 空中+水中竖直向上模型
1
F=(G-F 浮+G 动)
2
S=2h
W 有=(G-F 浮)h
1
W 总=FS=
2
(G+G 动-F 浮)×2h=(G+G 动-F 浮)h
W有
η==
W总
h(G - F 浮 )(G + G动 - F浮)h
G - F浮
=
G + G动 - F浮
2F
=
F2h
W有 (G - F浮)hG - F浮
η==
W总
如果是实际情况(要考虑绳重和摩擦)则
11
F=(G-F 浮+G 动)F=
23
(G-F 浮+G 动)
S=2hS=3h
W 有=(G-F 浮)hW 有=(G-F 浮)h
1
W 总=FS=
2
1
(G+G 动-F 浮)×2h=(G+G 动-F 浮)hW 总=FS=
3
(G+G 动-F 浮)×3h=(G+G 动-F 浮)h
W有
η==
W总
(G - F 浮 )h (G + G动 - F浮)h
G - F浮
=
G + G动 - F浮
W有
η==
W总
(G - F 浮 )h (G + G动 - F浮)h
G - F浮
=
G + G动 - F浮
3F
=
F3h
η==
W总
2F
=
F2h
W有 (G - F浮)hG - F浮
W有 (G - F浮)hG - F浮
η==
W总
如果是实际情况(要考虑绳重和摩擦)则
第三类:水平方向使用滑轮或者滑轮组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v 绳
物体重力 G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f物体移动的距离 s 物物体的速度 v 物
W 有=fS 物W 有=fS 物W 有=fS 物
1
S=S 物S=2S 物S=S 物
2
11
W 总=FSW 总=FS=F×2S 物=2FS 物W 总=FS=F×
2
S 物=
2
FS 物
η= W有 = fS物 = fη= W有 =
fS物
fW有
= η==
fS物= 2f
W总FSF
W总2FS物2F
W总1 FSF
2物
W 有=fS 物W 有=fS 物
S=2S 物S=3S 物
W 总=FS=F×2S 物=2FS 物W 总=FS=F×3S 物=3FS 物
W有
η==
fS物
fW有
=η==
fS 物 = f
W总2FS物2FW总3FS物3F
第四类:斜面方向使用滑轮或者滑轮组
W有
η=×100%
W总
W 有=G物h斜
W 总=F牵S斜
W无=fS 斜 W 总=W 有+W无
求汽车效率专题
W有
η=×100%
W总
W有=F牵S车(电动汽车或电瓶车或烧汽油、柴油的车等烧油的机械)
W总 =W电 UIt =Pt(电动汽车或电瓶车)
Q放= mq=vq(烧汽油、柴油的车)
W额=Q=I 2R内t(电动汽车)(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求烧水的效率专题
W有
η=×100%
W总
W有=Q吸 = c m △t(水吸的热)
W总 = UIt= pt =I 2Rt = U2t/R(用电烧水)(纯电阻)
W总=Q放= mq=vq(烧天然气等燃料)
W额=W无=W 总-W 有
相关教案
2024物理八下人教版公式汇总教案:
这是一份2024物理八下人教版公式汇总教案,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初中物理八九年级考点精细总结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八九年级考点精细总结教案,共1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乐音及三个特征,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的利用,惯性和惯性定律,二力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