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语言策略与技能课时9语言连贯之语句衔接——保持一致,代入恰当
展开课堂讲义
复习任务 能够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句子,做到语言连贯。
考情微观
知识图要
活动一 掌握语言连贯的要求
一、保持话题、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对象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从句子连贯的角度看,保持主语前后一致最重要。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 ),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A.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
B.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
C.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
D.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
答案 C
解析 从上文来看,语段的陈述对象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A、B、D三项的主语都是“小岛”,C项的主语是“巨龙”,所以从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来看,A、B、D三项与上文衔接不紧密,应排除。故选C。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是水袖长卷,是袅袅幽香,是万种风情,她把激荡的浪花涌向了这片土地上繁衍的子民,像美妙的音符叮当作响,相伴左右。富春江的款款江水像一条蓝幽幽的飘带,缠绕山间林舍之间,流淌,闪烁,移转,歌舞;( ),隐隐绰绰,如梦如幻,宛如西子,婀娜中有矜持,蕴藉间现动人。
A.而淡淡的雾霭把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笼罩起来,映入于宽阔的江水中
B.而淡淡的雾霭笼罩了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映入宽阔的江水中
C.而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为淡淡的雾霭所笼罩,遂映入宽阔的江水之中
D.而被淡淡的雾霭笼罩的两岸青山、房舍、田畴、绿树,映入宽阔的江水中
答案 D
解析 A、B两项的主语与下文的主语不一致。C项略显文言句式,语体不合,且选项内部分句的关系不合逻辑。故选D。
二、保持结构、句式的一致性
句式是指句子的形式,即句子内部的语言结构。句式一致包括句子成分相同、词性色彩一致、关联词搭配得当等。句式一致既有利于保持话题统一、主语一致,又有利于体现内容上的承接关系,使语言衔接更严密。具体要求表现在:
(1)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性,也就失去了连贯性。
(2)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合说还是分说,也会涉及连贯问题。
(3)复句中,分句与分句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注意不到这一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方兴未艾的网络剧期待名监制、名导演、名演员等优质影视制作力量加入,以丰富网络剧的创作资源和发展可能性,( ),继续推进网络剧的精品化之路。
A.让更多有潜力的人能得到引导帮扶,施展才华
B.引导帮扶更多有潜力的人施展才华
C.更多有潜力的人会得到引导帮扶并施展才华
D.通过引导帮扶,更多有潜力的人能施展才华
答案 B
解析 根据瞻前顾后的原则,括号前后两个分句“丰富……”“继续推进……”都是动宾结构,由此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只有B项的句式结构与前后文一致,故选B。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答案 D
解析 由下文可知,此处的主语应当是“石头”,排除A、C两项。D项的表述方式更能强调阳光和雨露的作用,这正与下文的叙述相契合。故选D。
三、保持顺序的合理性
连贯的句子之间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遵循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1.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东四牌楼是四条大街的交叉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________,是一望无际的。
eq \b\lc\{\rc\ (\a\vs4\al\c1(①所以商店林立,市容繁盛,②所以市容繁盛,商店林立))
eq \b\lc\{\rc\ (\a\vs4\al\c1(③不是一亩两亩,也不是一株两株,④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两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1)中两句的排序,①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2)中,④与句末的“一望无际”形成由小到大的逻辑顺序。故选B。
2.(2021·天津)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时间的各项性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
B.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
C.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
D.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
答案 D
解析 此处是说时间带给人们的感受。从程度上看,应先说“切肤之痛”,再说“无能为力”;先说“飞速流逝”,再说“永不复返”。故选D。
四、保持语言形式上的衔接与呼应
(1)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可以连接分句,也可以连接句子或段落。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可以使语言连接紧密,语意表达连贯。
(2)巧妙使用意义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所谓意义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包括序数词、表时间或空间的一组词、表比较的词、相同词语、同义词语、代词、同义句子、顶真句子等。恰当使用这类词语或句子,可以使语言前后贯通,语意自然顺畅。
(3)恰当使用过渡性词语或句子。从一个意思转到另一个意思,从一个事件转到另一个事件,从一个场面转到另一个场面等,需要适当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句子甚或段落,以避免文章的生涩、不流畅。
(4)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与呼应。词语的呼应包括语序的呼应、语义的呼应、语言的和谐、词语的重现、词语的省略等;句子的呼应包括句式的调整、句式的统一、句子的首尾相接、句子的移位等。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 ),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
A.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B.确实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C.不仅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D.或者说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答案 C
解析 原文句意是递进关系,能体现这层关系并能与“而且”关联的是C项。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eq \b\lc\{\rc\ (\a\vs4\al\c1(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 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 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eq \b\lc\{\rc\ (\a\vs4\al\c1(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 装订等技术活儿。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 过这些活儿,连见也没见过。,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 装订等技术活儿。这些活儿他们过去不但, 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粗读①句与②句,意思上并无太大差别,但是②句里,“远处看”看到的是“宝塔”“坐落在山顶上”,作谓语的动词“看”与“宝塔”衔接紧密,而且这样表达,陈述对象都是“宝塔”,非常畅达。虽然③句和④句的意思相同,但是③句强调的是“他们”怎么样,而④句则把“这些活儿”放在句首作复指成分,这就使得句间的衔接紧密顺畅。
活动二 掌握语句衔接题的答题要领
语句衔接题是一种高频常规题型,答好这种题型要做到:
1.读语段
首先读懂语段,明了大意,明确语段话题是什么,括号前后的内容是什么,有何内在联系。
2.析选句
析选句,了解选句表述的内容是什么,是否合常理,明显不合常理的即排除。把握选句的主语(或前一分句)是什么,宾语(或后一分句)是什么,句式有何特点。
3.入语境
把选句放入原文括号内,看看话题是否一致,如选句的表述和语段的话题(强调点)相悖,即排除。然后看选句是否承上启下,选句的主语(或前一分句)是否承接括号前的内容,选句的宾语(或后一分句)是否引起括号后的内容。前后句式、照应是否一致。
1.(2021·新高考Ⅰ)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
A.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B.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
C.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D.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答案 A
解析 材料从南极雪变色现象说起,介绍了变色的原因。从括号前后内容来看,括号内的句子应为对前面雪变色现象的分析,并能引出“雪衣藻”这一后文叙述对象;A、B两项的叙述对象是“雪变色”,C、D两项的叙述对象是“雪衣藻”,因此排除C、D两项。再比较A、B两项,前者说“雪变色是……的结果”,后者说“雪变色是因为……”,前者与括号前的句子衔接更紧密。由此确定答案为A。
2.(2020·全国Ⅱ)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 ),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
A.由于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
B.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这是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的
C.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
D.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比较困难
答案 C
解析 文中括号前语境提供了商代早、中期青铜器上的铭文,但句末用句号。括号后用逗号,后文语境为“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即所选句子与后文要连接得住,语气上要贯通。结合所给选项,再依据后文语境文字,可以看出,括号及后文语境合到一起是一个表因果的句子,阐述了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的观点及理由,且这个观点是相较于青铜器铭文而言的。四个选项,语序差异最大,两项没用关联词,一项用了一半关联词(“由于”),只有一项用了一组关联词“由于……所以”。综合起来看,从衔接连贯的角度看,不管是括号内的句子内部还是括号句子与后文语境的衔接,只有C项最为恰当。
随堂练习
1.(2021·全国甲)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饪。通过自己动手,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厨艺,还能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增加对食物的敬畏和感情,从而减少食物浪费,进一步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A.劳动者在幕后辛勤付出,才做出了一道道家常菜
B.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都承载于一道道家常菜
C.一道家常菜,通常承载着劳动者在幕后的辛勤付出
D.一道家常菜,劳动者在幕后通常有着辛勤的付出
答案 C
解析 根据后文衔接的“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饪”可见,这些程序繁琐而辛苦,故“辛苦”应该放在后句与之衔接,排除A、B两项。D项中途易辙,“一道家常菜”后没有谓语,主语偷换成“劳动者”,排除。故选C。
2.(2021·全国乙)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A.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B.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答案 A
解析 括号前的内容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写互联网对社会交往的作用,即提高了社会交往效率。括号后的内容讨论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由此可以判断,括号内的内容要承接前文的社会交往,据此可排除C、D两项。分析A、B两项,“社会交往”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属于并列关系,不属于递进关系,排除B项。故选A。
巩固训练
一、高考题组
1.(2021·新高考Ⅱ)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最早的太空餐是让人望而却步的“牙膏”:宇航员从管子里面挤出半流体的食物,不需要咀嚼便直接咽下去,没有咀嚼的快感,没有多样的选择,首代宇航员的饮食条件相当艰苦。然而,吃货的生产力不可低估,很快,( )。如今,宇航员们已能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各种餐具,与地面用餐相当接近。
A.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并且还有咖啡杯和煎锅
B.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甚至还有咖啡杯和煎锅
C.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而且包括咖啡杯和煎锅
D.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还包括咖啡杯和煎锅
答案 B
解析 语境强调的是人们的创造力,应保持“人们就发明了……”的句子结构,排除C、D两项;“还有咖啡杯和煎锅”与前文形成语意递进,句首应用表递进的连词,而“并且”表并列,排除A项。故选B。
2.(2020·全国Ⅲ)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互为一体,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
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
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
答案 A
解析 文段论述的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关系,联系后文“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按照连贯的陈述对象与角度一致的原则,再分析要选填的句子。要填的句子陈述的是传承中华文化和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的关系,上下文语句的陈述对象是“中华文化”,即“中华文化”在前,对应要填的句子的陈述对象也应该是“传承中华文化”,排除C、D两项。再根据后文“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可知,传承中华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本条件,排除B项。故选A。
3.(2020·新高考Ⅱ)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
A.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
B.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
C.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国际风筝节
D.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国际风筝节
答案 B
解析 括号出现在“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句前,中间以逗号分隔,可见两个句子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且后半句以“吸引着”这一动词引领,照应后面“专家、爱好者及游人”这组宾语,按语法基本结构,括号内应当填写一个名词性短语作为主语,才能顺畅。四个选项语意、句式大体相同,但细致研究分析就会发现,A、C两项都是主谓宾结构完整的句子,不能独立作主语,所以排除。B、D两项均以“国际风筝节”为中心词,且都由“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和“山东潍坊”共同组成该中心词的定语,只是顺序不同。B项“山东潍坊”与“国际风筝节”直接连用,可以看作一个完整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引出后半句中的谓语“吸引着”,语意连贯顺畅。D项则把“山东潍坊”放在开头,由于本词的名词属性,加之紧随其后的“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看似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主谓结构,读者看到“36届”后面的“的”才能明白,这是一个长长的定语,在理解句子的时候容易失误。且后半句“前来”一词应对应明确的地点位置,中心词如果只剩下“国际风筝节”则位置信息不明确,表意不清晰。故答案为B。
4.(2019·全国Ⅰ)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焕发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为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答案 D
解析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是一个转折句,前面补充的分句必须要:①与它的内容相反或相对;②与它所述内容对象相一致。四个选项都是复句,内容均是说“古琴音量小是缺点”,与转折句“这是特点”内容相对,都符合①的要求。要与转折句构成连贯,且表述恰当,关键要看复句的第二分句与转折句内容是否相关相连。A项第二分句“这是很多人的看法”,讲的是“看法”,与转折句“这是特点”所述不一致。B项第二分句“为很多人所批评”,讲的是“批评”,与转折句“这是特点”也不一致。C项第二分句“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与转折句“这是特点”所述内容对象也不一致。D项第二分句“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与“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在陈述“古琴音量小”这一问题对象上,形成相对的观点,两个句子衔接顺畅自然。故选D。
5.(2019·全国Ⅱ)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
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答案 B
解析 首先分析四个选项表述的内容,A、B两项的表述对象为“这其中尺度的把握”,C、D两项的表述对象为“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联系选文语境,结合下文“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由此句开头的“也”以及动词“造就”可以明确,前面的两个表述对象貌似都是准确的;但是联系上文“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就可以明确这里想要表达的应该是“画家应该对中国文化把握好尺度,其中这尺度的把握体现了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由此可知,C、D两项本末倒置。也可以思考四个选项所提供的重要短语“尺度的把握”与“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由此明确“尺度的把握”与“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词语的关系上看,动词“体现”与下文“造就”,词性相同,结构相似,衔接最恰当。故选B。
6.(2019·全国Ⅲ)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制约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
A.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
B.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
C.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
D.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
答案 C
解析 补写的句子在语境中是因果关系的结果部分。根据语境,补写的句子主语是“人们”,应使用主动句。A、B两项采用了被动句,主语是“月球的正面”,与语境表达不连贯,故排除。D项“观察月球”的立足点应是“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人们”语言累赘,说法不妥,故排除。综上所述,选C。
7.(2018·全国Ⅰ)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 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应有尽有,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准确把握上下文所给各句的语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比较所给选项之间的表述差异,三是权衡上下文与选项的语意衔接关系。题目所要补写的是“对不熟悉的人而言”后续的句子,这个句子是“人”作主语,紧接着是“人”的行为才能使语句连贯。A项讲的是“实验室”,与“人”的行为无关,接上句是不连贯的。B项描述“大洋一号”的情况,与“人”的行为同样无关,接上句也是不连贯的。C项“走进‘大洋一号’”是“人”的行为,接着打了个比方——“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文段后紧接着说“大洋一号”的各种实验室,强调实验室之多、之全,该项接上句、联下句都是合适的,所以C项恰当。D项“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也是“人”的行为,接上句是恰当的;“会分辨不出方向”突出的是方位,与下文说各种实验室齐备,“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的句意不连贯。故选C。
8.(2018·全国Ⅱ)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寿终正寝了。
A.当代戏曲的发展,为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要点有两个。一是要对四个句子本身进行比较,尤其是句式。四个句子从陈述对象即主语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组:A、B两项的主语是“当代戏曲的发展”,C、D两项的主语是“创新精神的缺失”。从谓语部分的主动句、被动句方面看,也可以分为两组:A、B两项为被动句,C、D两项为主动句。在主动句一组中,C项采用动宾结构,语意简洁明了;D项采用介宾短语和动宾结构,语法结构完整,但在简明上不如前者。二是要看补写句子的上下文语境,尤其是上下句子的主语、句式、句意等。括号前面是“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根据主语一致原则,先排除A、B两项;再看表述方式,C项简洁,突出了“缺失”造成的后果,排除D项。故选C。
9.(2018·全国Ⅲ)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应特别注意语段和所填句子的叙述主体、句式特点,以及同下文的衔接是否顺畅。A项“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的表述不合语言规范。B项的主语是“它们”,D项的主语是“上一代”,均同上文的叙述主体“迁徙的方向感”不一致。故选C。
二、模拟题组
1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然而,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风口上,强化用户人脸信息保护,会不会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此次司法解释,很好地实现了两者平衡。一方面,在依法保护自然人人脸信息的同时,明确规定了使用人脸识别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实现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充分考量人脸识别技术的积极作用,明确不溯及既往的基本规则,以规范促应用,实现惩戒侵权和鼓励数字科技发展之间的平衡。( )。
A.可以说,既有利于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这一司法解释的最大亮点
B.可以说,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是这一司法解释的最大亮点
C.可以说,这一司法解释既有利于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又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D.可以说,这一司法解释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答案 D
解析 所填句子强调“司法解释”的作用,“司法解释”应该作主语,排除A、B两项;从逻辑顺序上说,应先说“当事人”,再说“数字经济”,排除C项。故选D。
1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世界科技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正进入以原始创新、基础研究为主的自立自强阶段,( )。
A.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决定原始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因素
B.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原始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定性因素
C.而天下英才被聚而用之,是决定原始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因素
D.而天下英才被聚而用之,是原始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 B
解析 前文“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强调“聚英才”,所以“聚天下英才”应放在句首,排除C、D两项;语境强调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决定科技发展,排除A项。故选B。
1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说大巴山圆弧是一张弓,前河就是搭在弦上的箭。大巴山圆弧是地壳运动中南北板块挤压的结果。( )。于是,那些千奇百怪的褶皱,像大自然鬼斧神工打造的岩画或者壁画,就一幅一幅地挂在大峡谷那些绝壁上。于是,百里大峡谷就成为百里展线,成为百里画廊,成为雄甲天下的“褶皱博物馆”。
A.前河经年累月地流,把深藏地壳之下的那些三明治或者千层饼状的层理,手术刀样拦腰剖开大巴山,完整地袒露开来
B.深藏地壳之下的那些三明治或者千层饼状的层理,被手术刀样拦腰剖开大巴山且经年累月地流的前河完整地袒露开来
C.前河经年累月地流,手术刀样拦腰剖开大巴山,把深藏地壳之下的那些三明治或者千层饼状的层理,完整地袒露开来
D.深藏地壳之下的那些三明治或者千层饼状的层理,被经年累月地流的前河手术刀样拦腰剖开大巴山后,完整地袒露开来
答案 C
解析 根据陈述主语的一致性与前后呼应衔接,前面提到大巴山与前河是弓和箭的关系,接着说“大巴山圆弧是地壳运动中南北板块挤压的结果”,承接前面的关系,所填句子的主语应该是“前河”,排除B、D两项;后面“于是”表明前面是原因,应用“把”字句突出前河的作用,排除A项。故选C。
1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到京剧行当中的老生,大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很多有血有肉的人物。不论是《空城计》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还是《四郎探母》中精明强干的杨四郎,亦或是《打渔杀家》中特立独行的肖恩,他们都是京剧老生行当的代表性角色。无论您想到的是哪位人物的形象,那标志性的胡须想必都少不了。这就是老生也叫“须生”的由来。
老生胡子的颜色相沿成习,一般是根据角色的年龄而定:壮年角色戴黑色胡子,中老年角色戴黪色胡子,老年角色戴白色胡子。是不是年老的角色就是老生呢?也不一定,比如诸葛亮实际上比周瑜的年龄要小,但为了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京剧中诸葛亮是老生,周瑜是小生。京剧老生的人物扮相要贴合人物的身份、经历,同时还要兼顾形象色彩上的搭配。( )。所以有说法是“宁穿破,不穿错”。
A.如果角色上半身穿红蟒,下半身就不能穿黑彩裤
B.如果角色下半身穿黑彩裤,上半身就不能穿红蟒
C.红蟒如果穿在角色上半身,下半身就不能穿黑彩裤
D.如果角色上半身穿红蟒,黑彩裤就不能穿在下半身
答案 A
解析 括号前面的句子谈“兼顾形象色彩上的搭配”,括号中的句子要与之呼应。A项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谈色彩搭配,衔接恰当。B项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不符合表达习惯。C项第一个分句另立主语“红蟒”,与上下文语句不衔接。D项第二个分句另立主语“黑彩裤”,与上文不衔接。年份卷别
题干表述
命题特点
2021新高考Ⅰ、
2020新高考Ⅱ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语言连贯考查总体特点:
①考查的频率“高”(或“热”)。无论采用何种题型,连贯题从未“缺席”过全国卷。
②考查的题型“活”。或用客观题,或用主观题;或用复位题,或用补写题,或同时用两种题型。
③考查的重点“显”。虽然题点、题型在变,但有一个重点很突出,那就是情境补句。该题型近5年来,除2018年暂缺外,都是必考题。
④考查的趋势“综”。单独设题的可能性有,但很小,更多的是命题趋向综合性、情境化,即提供一个语段,与词语、病句、修辞等一起考查,尤其是情境补句题,不大可能再单独设题了,更多的是与其他考点综合考查。
(2)语句衔接考查特点:
①所选句子或为语段中完整的一句,或为语段中完整句子的一部分。
②与上下文高度衔接,几乎都有“过渡”性质。
③采用单选题型,与词语、病句等一同考查。
2018—2020全国Ⅰ、Ⅱ、Ⅲ
2021全国甲、乙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语言策略与技能课时17掌握语句扩展与语言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要求——关注情境,满足要求: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语言策略与技能课时17掌握语句扩展与语言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要求——关注情境,满足要求,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理解基本要求,熟悉语句扩展的主要题型,语言鲜明——爱憎分明,语言生动——栩栩如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语言策略与技能课时15保持语言得体——看准对象,因境设辞: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语言策略与技能课时15保持语言得体——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语体的不同风格,敬辞,注意遣词,敬谦得体,注重语体,符合要求,不改原意,转述得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语言策略与技能课时10语言连贯之语句补写——精读语段,精确推导: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语言策略与技能课时10语言连贯之语句补写——精读语段,精确推导,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三步),高考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