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05 正确使用修辞(讲义)-【夯实基础】
展开高考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常见的修辞方法是高考大纲中规定的九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这九种常见的修辞方法,除要求正确运用外还要求掌握其特点和表达作用。另外,在我们学习课文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一些修辞手法,我们也需要了解,比如说通感、反语、双关等。
复习任务
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理解其特征及作用、效果,不仅要有对其概念的准确理解,更要在具体的语境中综合判断,深度分析,全面赏析。
修辞手法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考查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设题,如近三年全国卷题;二是间接考查,放在仿写、句式效果比较,以及古诗鉴赏和文学阅读中,这类题也很多。不过,近几年高考单独设题直接考查,凸显了其重要性。
就修辞手法本身考查而言,重点是常用的九种修辞手法,重点中的重点是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考查题型有选择题,更多的是主观题。2021年主观题只考了一种修辞手法,2022年变为把两种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2023年考查修辞方法和表达效果。
考情一览
知识讲解
一)答题模板
修辞手法
比喻
1)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特点: 包含本体和喻体,一般含有“像””是”如””仿佛””“好像”等词语。
3) 构成必需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 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5) 种类:
注意:有的句子里有“像”,但是不是比喻句。例:他看起来像七八岁的样子。
比喻强调的是两个不同类的事物和相似点。
比拟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2)特点:把物人格化,把不具备人动作和情感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情感的样子
3)作用: 赋予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和动作,使具体的物人格化,达到生动形象、表意丰富的效果。
4)种类:拟人和拟物
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让它们具有人的声情笑貌。(一定要有人的动作、语言、情态或心理)
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使其具有某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如:接着,便飞出了六岁的侄儿宏儿。
注意:区别比喻和比拟
①比拟是仿照拟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被比拟的事物),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②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3.借代
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要素: 本体、代体、相关性(只出现代体)
3)作用: 以简代繁: 以实代虚: 以奇代凡; 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种类:
5)注意: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且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
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4.夸张
1)概念: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一种修辞手法。
2)特点: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有意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
3)作用:突出特征,引起联想效果,给人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4)种类:
注意:运用夸张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真实感。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此句的夸张有失真实。
②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此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③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格来表现。
④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
对偶
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2)特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上下两句词性相对、意思相近或相反。
3)作用: 语言简练,整齐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
4)种类:
排比
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特点: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
作用:句式整齐,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言气势,便于抒情,加强表达效果。
种类:
从结构上,排比可分为四类:
①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构成排比。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余秋雨《上海人》)
②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③单句排比。例如: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季羡林《八十述怀》)
④复句排比。例如: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周大新《向上的台阶》)
排比与对偶的不同点
不同点一:对称性与并列式。对偶有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有三个及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而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对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不同点二:词语的重字与避重有别。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示语,使语句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句是不能重字的。
不闻点三:对偶以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反复
概念:指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者段落等。
特点:某个词语或某个句子重复出现。
作用: 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抒情强烈,增强文章的气势,富有感染力; 让文章的脉络层次更清晰。
分类: 词语反复,词组反复,语段反复。
设问
概念: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手法。
特点:为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自问自答
作用:① 自问自答,引人注意;②启发思考;③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4)分类:
①一问一答式。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②几问一答式。例如: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了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峻青《乡音》)
反问
概念: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特点: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不需要回答。
作用: 态度鲜明; 加强语气,抒情强烈。
分类:
①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例: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②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例: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5)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①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②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然后自己回答;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思想,答在问中。
10.反语
1)概念: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
2)特点: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
3)作用:比直白的表达更有力,语气更强烈,情感更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鲜明。
4)模板: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显得幽默风趣,讽刺了...,流露出作者...的感情。
5)种类
①讽刺反语:为实现强烈的批评、抨击等目的而运用的反语。
例如: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拿来主义》)
②风趣反语:为达到风趣、幽默等轻松愉快的效果而运用的反语。
例如:几个女人有点儿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荷花淀》)
11.通感
1)概念: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2)特点: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3)作用:可以让作者将文字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真实,并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为文章增添光彩。
4)种类:由听觉移到视觉;由听觉移到味觉;由视觉移到味觉;由视觉移到听觉;由视觉移到触觉;由视觉移到嗅觉;由嗅觉移到听觉;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
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12.双关
1)概念
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
2)种类
(1)谐音双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
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刘禹锡《竹枝词》)
(2)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
例如:玉带林(林黛玉)中挂,金簪雪(薛宝钗)里埋。(《红楼梦》)
3)作用
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年份
卷别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2023
新高考Ⅰ卷
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
的不同。
比喻
新高考Ⅱ卷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排比
全国
乙卷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后,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排比、反复
2022
新高考Ⅰ卷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设问、排比
新高考Ⅱ卷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比拟、排比
全国
甲卷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借代、比喻
2021
新高考Ⅰ卷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对偶
全国
甲卷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拟人
2020
新高考Ⅰ卷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比喻
新高考Ⅱ卷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比喻
种类
分析构成
表达效果
比喻
把……比作……,二者在……相似;哪类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
把……人格化,将……物写成……人;把人拟作……物,写出了人的……(物性)
生动形象,印象鲜明,表意丰富
借代
用……代指……,属于……借代
突出特征,语言简练,引人联想
夸张
……词把……扩大/缩小/超前
突出特征,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对偶
上句……(词)与下句……(词)相对,两词在什么词性或什么内容相对;属于……种对
节奏鲜明,语言简练,抒情酣畅
排比
连续使用……词语/句子,构成排比
增强气势,结构紧凑,抒情强烈
反复
……词语、句子,连续/间隔反复
强调内容,加强语气,强化感情
设问
提出……问题,做出……(回答)
强调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
……(某句)使用了反问手法,强烈地表达了……(意愿)
加强语气,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比喻的种类
本体
喻词
喻体
例句
明 喻
有
像、似、仿佛、犹如等
有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暗 喻
有
是、成了、变成、成为等
有
那些细碎的往事,当时只是寻常,如今却全变成钻石一样晶莹纯粹的回忆。
借 喻
无
无
有
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 (蓬草 = 凌乱的头发 )
博 喻
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喻体共同比方一个本体
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种类
例句
部分代整体
孤帆远影碧空尽。 吟罢低眉无写处。
具体代抽象
他高烧三天,一点食物都没沾牙。
特征代本体
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专名代泛指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材料代本体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作者、产地代本体
我建议大家多读点鲁迅。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结果带原因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种
类
扩大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
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缩小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
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的老栓缩小了一半。
超前夸张
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例:看见这鲜绿的麦苗,就嗅出了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按
内
容
分
正对
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
例: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反对
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
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流水对
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按
形
式
工对
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
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宽对
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例: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按
结
构
成分对偶
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各个成分符合对仗要求。
例: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
句子与句基本符合对仗要求子。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08 扩写和压缩(讲义)-【夯实基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08 扩写和压缩(讲义)-【夯实基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清需要填充的内容的位置,发挥想象,合理拓展,替换重组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06 简明、连贯、得体(讲义)-【夯实基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06 简明、连贯、得体(讲义)-【夯实基础】,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掌握语言简明的方法,掌握语言得体的要求及得体要领,调整语序法,防止重复,删除多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05 正确使用修辞(对点练习)(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05 正确使用修辞(对点练习)(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05正确使用修辞对点练习教师版doc、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05正确使用修辞对点练习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