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展开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纸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纸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 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 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
C 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D. 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
2. 图示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图空白处适合填写的是
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赵州桥
3. 这种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这种制度,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是( )
A. 分封制B. 察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科举制
4. 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二个王朝灭亡的共同政策因素是( )
A. 实行残暴统治B. 加强中央集权
C. 实行民族压迫D. 加强文化专制
5.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 严惩贪官污吏B. 提倡节俭C. 善于纳谏D. 重视农业生产
6. 有记载描述唐朝的农业工具时说,“如纺车,经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此处描述的是( )
A. 翻车B. 筒车C. 曲辕犁D. 秧马
7. 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 )
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
8. “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是( )
A. 朝鲜B. 阿拉伯帝国C. 日本D. 东罗马帝国
9. “此后,盛唐气象已一去不复返,唐人的心态变得不再昂扬,也不再那么自信,往日的繁华已成追忆,盛唐的诗篇也已无法唱响。”这主要源于
A. 七国之乱B. 八王之乱
C. 安史之乱D. 黄巢起义
10.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907年,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南北朝时期D. 五代十国时期
11. 宋太祖赵匡胤接受大臣赵普“制其钱谷”的建议,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增强中央掌控权力。为此,在地方设置了( )
A. 尚书省B. 门下省C. 节度使D. 转运使
12. 宋初,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与当地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共同治理地方事务。其目的是( )
A. 分散地方长官权力B. 收归军事指挥权C. 增强地方长官势力D. 分割宰相行政权
13. 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推进变法。其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 实现富国强兵,摆脱统治危机
C. 打击官僚地主,抑制土地兼并D. 实行休养生息,发展社会经济
14. 油条是一种传统美食,它起源于南宋的临安,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这样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另一个历史人物的同情和肯定,这个历史人物是( )
A. 房玄龄B. 文天祥C. 杜如晦D. 岳飞
15.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A. 定窑B. 汝窑C. 景德镇D. 哥窑
16.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图中的三幅文物图片共同反映了北宋( )
A. 生产工具先进B. 商业贸易的兴盛
C. 手工业技术先进D. 科技领先世界
17. 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谚语有“苏湖熟,天下足”;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发达,在当时居世界领先地位,东南地区成为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等反映的现象是( )
A. 北方地区战乱频繁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 政治中心逐渐南移D. 经济重心南移
18. “骏马凌风,拓土开疆成一统:弯弓挽月,擎天立柱启蒙元。”据材料可知,成吉思汗的功绩是( )
A. 统一蒙古B. 建立元朝C. 消灭南宋D. 统一全国
19.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了
A. 行省制B. 郡县制C. 三省六部制D. 分封制
20. 元朝为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设立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军民各项事务。元朝宣政院直接管辖的地区是( )
A. 新疆B. 台湾C. 蒙古D. 西藏
21. 北宋都城开封的文化娱乐夜市十分兴盛,有多种类型,酒楼茶舍里有艺人演唱、讲史;瓦肆勾栏中有杂剧表演。这说明宋代
A. 海外贸易活跃B. 市民生活丰富C. 科技交通发达D. 史学研究斐然
22. 他是山东济南人,生活在南宋,曾力主抗金,但南宋统治者的苟安,最终迫使他把自己的爱国抱负和满腔忧愤倾注在词作之间,他继承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他”是( )
A. 马致远B. 关汉卿C. 辛弃疾D. 李清照
23. 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写过60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 《窦娥冤》B. 《资治通鉴》C. 《史记》D. 《如梦令》
24.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 火药的运用B.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 指南针的运用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5. “过去我们有许多,许多世界之最,四大发明有口皆碑,有口皆碑……”一曲《中华美》唱出了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四大发明中,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朝代之一,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太宗时期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唐太宗时期敢于进谏著名大臣是谁?
材料二: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一系列改革:……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臣名称?(一位即可)唐朝进入鼎盛时期被称为什么?依据材料一、二,列举唐朝兴盛的原因?(一项即可)
材料三:唐朝时期,……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店铺林立。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反映唐朝时期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朝都城的名称?
材料四: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4)依据材料四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被誉为“诗圣”的唐朝著名诗人的名称?
材料五: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依据材料五概括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写出唐朝时期与印度交往的著名事例。
(6)综上所述表明了唐朝时期社会发展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27.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唐太宗时,……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唐蕃和亲的典型事例?
材料二: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政权,与宋朝并立。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图示①处政权的建立者?写出北宋与①政权订立盟约被称为什么?图示②处政权的名称?西夏政权的建立民族?宋朝在与其他民族政权交往的过程中,屡屡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与宋朝实行什么政策有关?
材料三: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时民族交融的表现?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指的是哪个民族?建立元朝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材料四: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民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材料四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特点?
统治者
秦始皇
隋炀帝
政策
对农民征收服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地征调民力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等
奢侈无度,征发大批的劳动力,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等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4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