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基因组测序研究在媒体里热闹地反复出现,让这样一些数字为普通公众所熟悉:人与果蝇共享60%的遗传信息,与老鼠的相似度是80%,与黑猩猩的相似度约为98.5%,两个人之间的基因最多相差1.5%,所以黑猩猩与人的相似程度令人惊讶。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
A.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类人猿
B.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C. 黑猩猩将来可能成为人类
D.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1)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分析比较DNA和蛋白质的差异。
(2)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的方法。
【详解】A.题文没有提及类人猿,则不能得出人类和黑猩猩共同祖先是类人猿,同时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等)与人类的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A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文内容,不能得出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同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森林古猿的一支,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进化为古人类,古人类在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而成为现代人;另一支仍旧生活在森林环境中的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为黑猩猩等现代类人猿,可见人类不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B不符合题意。
C.题文只是描述了黑猩猩与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别,不能得出黑猩猩将来可能成为人类,同时基于目前的科学理解和观察,黑猩猩在未来演化成人类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甚至是不可能的,C不符合题意。
D.由题意可知,人与果蝇共享60%的遗传信息,与老鼠的相似度是80%,与黑猩猩的相似度约为98.5%,这说明说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人类和黑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D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有关试管婴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婴儿就是克隆人
B. 试管婴儿是在实验室的试管中长大的
C. 试管婴儿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D. 试管婴儿是利用人工的方法在体外完成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答案】D
【解析】
【分析】试管婴儿又该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属于现代辅助生育技。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也就是说试管婴儿经过取卵——受精——植入三部曲,最后还是要在母亲子宫内发育成熟直至分娩。
【详解】A.试管婴儿是通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诞生的婴儿,它属于有性生殖的方式。而克隆人是通过无性繁殖方式,将生物体某个细胞经过一定的培养处理后,得到的与原来生物体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生物个体。两者在生殖方式和原理上存在本质区别,A错误。
B.试管婴儿在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确实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但一旦胚胎形成并发育到一定程度,就会被移植到母体的子宫内,继续发育直至出生。因此,试管婴儿并不是在试管中长大的,B错误。
C.试管婴儿技术中,精子和卵子在体外通过人工方式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受精卵再经过培养和筛选,然后移植到母体的子宫内,进行正常的妊娠过程。因此,试管婴儿同样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C错误。
D.试管婴儿技术的主要过程包括:首先,通过人工方式获取卵子和精子;然后,在实验室条件下使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接着,受精卵在体外进行早期胚胎发育;最后,将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胚胎移植到母体的子宫内,进行正常的妊娠和分娩过程,D正确。
故选D。
3. “告别童年,青春启航”,青春期是人生最重要最美好的时期。现在的我们正处于青春期,以下关于青春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男孩和女孩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完全相同
B. 青春期生殖器官开始形成,分泌性激素,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C. 青春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
D. 青春期女孩来月经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
【答案】C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详解】A.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因此男生的青春期一般比女生晚两年,A错误。
B.生殖器官在出生前就已经形成了,青春期时,这些器官开始成熟并发挥功能,如分泌性激素,导致第二性征的出现和发展,B错误。
C.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可见,青春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C正确。
D.月经是女性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现象,标志着生殖系统的成熟,没有任何羞耻可言,D错误。
故选C。
4. 合理膳食有利健康,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
A. 食物缺铁→血红蛋白不足→运输氧气能力降低→能量供应不足、头晕
B. 过量淀粉食物→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吸收、转化成脂肪引起肥胖
C. 食物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分泌不足→甲状腺腺体体积减小
D. 食物中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儿童易患佝偻病、中老年易患骨质疏松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2)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3)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A.血红蛋白的作用是运输氧气,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会使人患贫血症。可见,食物缺铁→血红蛋白不足→运输氧气能力降低→能量供应不足、头晕,该推理合理,A不符合题意。
B.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摄取的多余的糖类在体内可以转变成脂肪,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起来。可见,过量淀粉食物→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吸收、转化成脂肪引起肥胖,该推理合理,B不符合题意。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 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 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可见,食物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分泌不足→甲状腺腺体体积增大 (不是减小),该推理不合理,C符合题意。
D.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可见,食物中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儿童易患佝偻病、中老年易患骨质疏松症,该推理合理,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B. 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 食物中的淀粉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的场所是小肠
D. 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详解】A.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内经过胃蛋白酶的作用,一部分被水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所有蛋白质都被水解成多肽,多肽再在肠肽酶的作用下最后水解成氨基酸,因此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A错误。
B.肝脏分泌的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能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促进脂肪的消化,B错误。
C.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淀粉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C正确。
D.大肠不具有消化功能,但大肠可以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D错误。
故选C。
6. 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 小肠长5~6米
B.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 小肠壁内有肠腺
D.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有肠腺,可产生消化液,有利于消化。
【详解】AB.小肠长5~6米,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吸收面积大,AB正确。
C.小肠壁内有肠腺,肠腺能分泌小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与吸收营养物质无关,C错误。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D正确。
故选C。
7. 下列有关健康饮食的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便于消化
B. 牙龈易出血,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
C. 大量运动时,需要消耗能量,应多吃含维生素多的食物
D. 吃草莓、圣女果时,要用盐水浸泡、冲洗,以减少农药残留
【答案】C
【解析】
【分析】关注健康饮食,牢记平衡膳食宝塔,合理饮食,购买食品时认清厂家、厂址、生产日期,不买“三无”产品。
【详解】A.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可以帮助消化,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并且维生素C多储存在蔬菜水果等食品里,B不符合题意。
C.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主要存在于谷物、糖、块根等食物中,C符合题意。
D.水果蔬菜等因有农药残留,所以要用盐水浸泡、冲洗后才能食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C。
8.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依据的,原因是( )
A. 保存体力,利于消化
B. 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C. 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
D. 有利于保护声带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详解】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下图是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 ①是静脉,将血液送回心脏
B. ②是毛细血管,其内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C. ③是动脉,管内血液流动速度快
D. 献血时医生一般在①中进行抽血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可知, 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
【详解】A.①是动脉,由心脏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由主干到分支,管壁厚,弹性大,血液速度最快,A错误。
B.②是毛细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
C.③是静脉,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由分支到主干,管壁薄,管腔最大,血流速度慢,C错误。
D.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③静脉血管,D错误。
故选B。
10. 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是左心室,其壁最厚
B. ①是右心房,与②不相通
C. ②和③之间有相通的房室瓣
D. 心脏壁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图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详解】A.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④是左心室,运送血液路线长,其壁最厚,A正确。
B.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①右心房与②右心室相通,B错误。
C.②右心室和①右心房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②右心室和③左心房之间不相通,没有瓣膜,C错误。
D.心脏的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D错误。
故选A。
11. 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 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B型血的人可以缓慢输入少量AB型血
C. 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输入少量0型血
D.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成分输血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
【答案】B
【解析】
【分析】ABO输血血型: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A型,可以输给A型、AB型;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B型,可以输给B型、AB型;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A型、B型、O型,可以输给AB型;O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可以输给O型、A型、B型、AB型。
【详解】A.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故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B型血的人可以缓慢而少量地输入O型血,不能输入AB型血,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输入少量O型血,故C正确。
D.成分输血可根据病人的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故D正确。
故选B。
12. 身处火灾现场时,以下做法及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失火现场空气污浊,应当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是为了最大程度过滤有害气体和粉尘
B. 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可防止呼吸道被烫伤
C. 火灾发生时烟气不断上升,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D. 呼吸道能清洁、温暖、湿润吸入的空气,因此不需要用湿布捂住口鼻
【答案】D
【解析】
【分析】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这些污染物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如引起急性中毒和死亡、慢性中毒等,另外还有致畸变的作用。
【详解】A.失火现场空气污浊,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是为了最大程度过滤有害气体和粉尘,A正确。
B.火灾烟气一旦吸入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可防止呼吸道被烫伤,B正确。
C.火灾发生时烟气不断.上升,因此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C正确。
D.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失火现场空气太过污浊,呼吸道不能够很好的对空气进行处理,需要用湿布捂住口和鼻,D错误。
故选D。
13. 血浆成分中,一定不是从消化道吸收来的是( )
A. 无机盐B. 血浆蛋白C. 氨基酸D. 维生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浆的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余主要是溶解在水中的各种物质,包括从消化道吸收来的各种营养成分、细胞排出的废物。
【详解】血浆是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约占91%~92%,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约3%,血浆蛋白约占7%。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需要在消化道内被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可见血浆蛋白一定不是从消化道吸收来的。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下列有关呼吸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气管壁上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使空气保持清洁、湿润
B. 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
C. 咽是食物和气体共同的通道,也是痰的形成场所
D. 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气体能顺畅地到达肺部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其内表面的纤毛和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
【详解】A.气管壁上的腺细胞确实能分泌黏液,这种黏液的主要作用就是湿润和清洁气体。黏液能够粘附吸入空气中的异物,如灰尘、细菌等,并通过咳嗽的方式将这些异物以痰的形式排出,从而保证空气的清洁。同时,黏液还能使气管内保持湿润,有利于气体的流通,A正确。
B.鼻腔黏膜里存在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当外部的空气进入鼻腔时,通常会和鼻腔上面的毛细血管接触。由于毛细血管里面流动着机体的一部分血液,而血液在人体里面具有一定的温度,所以会传递给空气,使鼻腔内的空气变得温暖,B正确。
C.咽是食物和气体共同的通道,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形成的,C错误。
D.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这样可以使空气顺畅地通过,保证气体的畅通。这些骨或软骨支架不仅支撑了呼吸道的结构,还有助于防止呼吸道在吸气时过度扩张,从而保持呼吸道的稳定性和通畅性,D正确。
故选C。
15. 图一是人血细胞形态示意图,图二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液由图一中1、2、3组成
B. 长期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后的初期,图一血液中1数量会增多
C. 图一血细胞中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具有吞噬作用的是3
D. 中医通过“切脉”可以知晓病情,“切脉”的血管类型与③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一中,1是红细胞、2是白细胞、3是血小板。
图二中,①是毛细血管、②是动脉、③是静脉。
【详解】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图一中,1是红细胞、2是白细胞、3是血小板;它们仅组成血细胞,A错误。
B.长期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后的初期,为适应缺氧的环境,图一血液中1红细胞数量会增多,B正确。
C.血细胞中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具有吞噬作用的是2白细胞,3是血小板,C错误。
D.中医的脉诊就是通过“切脉”掌握脉象,诊断出身体的某种疾病。这里的选择的“脉”是指②动脉(桡动脉),它的结构与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功能相适应。③是静脉,D错误。
故选B。
16. 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列生活方式中,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是( )
①不抽烟 ②适量运动 ③经常检查身体 ④多吃高糖分的食物 ⑤多吃高脂肪食物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④⑤D. ②③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心血管疾病是现代入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详解】①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长期吸烟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不抽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①正确。
②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②正确。
③经常检查身体,这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③正确。
④多吃高糖分的食物,会增加患肥胖、糖尿病的风险,而肥胖、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④错误。
⑤多吃高脂肪食物,这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⑤错误。
故选A。
17. 如图为健康人体肾单位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a为肾小球
B. 结构a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C. 重吸收后,血液中尿素的含量升高
D. 重吸收后,结构a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由图可知,结构a是肾小管。
【详解】A.肾小球具有过滤(滤过)功能,由图可知,结构a具有重吸收功能,故结构a是肾小管,A错误。
B.血液经肾小球的过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滤出,因此结构a肾小管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B错误。
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因此重吸收后,血液中尿素的含量不会升高,C错误。
D.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因此重吸收后,结构a中葡萄糖浓度降低,D正确。
故选D。
18. 下列有关肾小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
B. 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
C. 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D. 肾小球中的液体是尿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与肾小管相通。
【详解】ABC.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ABC正确。
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 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而不是在肾小球中形成尿液,D错误。
故选D。
19. 很多医护人员在忙碌时都经历过痛苦的憋尿过程,憋尿主要影响到储存尿液的器官是( )
A. 膀胱B. 肾脏C. 输尿管D. 尿道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的,不同的器官担负着不同的功能。尿液形成和排出体外的路线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详解】A.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当尿液到达一定量的时候,在大脑的指挥下通过尿道排出体外,因此憋尿主要影响到储存尿液的器官是膀胱,故A符合题意。
B.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脏能够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因此憋尿主要影响的不是肾脏,故B不符合题意。
C.输尿管的功能是把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不能储存尿液,因此憋尿主要影响的不是输尿管,故C不符合题意。
D.尿道的主要功能是排出尿液,不能储存尿液,因此憋尿主要影响的不是尿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 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作用很大
B. 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甲亢
C. 激素是由体内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D. 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可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详解】A.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作用很大,A正确。
B.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巨人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甲亢,B错误。
C.激素是由体内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C正确。
D.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可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D正确。
故选B。
21.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但对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B.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
C.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身体消瘦,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D. 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侏儒症或巨人症
【答案】C
【解析】
【分析】(1)人的腺体有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由导管排出,不进入血液;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不同激素有着不同作用。激素在人体内必须维持在适当的水平,若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一些激素分泌异常症状。
【详解】A.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故A正确。
B.胰岛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能够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维持血糖稳定。因此,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故B正确。
C.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成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食量大增而身体而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故C错误。
D.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故D正确。
故选C。
22. 日本政府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引发了全球的强烈关注和谴责。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环境理念的是( )
A. 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生物发生变异
B. 放射性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
C. 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洋流扩散至全球海域
D. 核污水不会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会随着洋流扩散至全球海域,可能会导致生物发生变异,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详解】A.放射性物质会导致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生物产生变异,A不符合题意。
B.放射性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从而传递给人类,B不符合题意。
C.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流动的,所以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洋流扩散至全球海域,C不符合题意。
D.核污水会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影响,D符合题意。
故选D。
2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更高要求。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开发清洁能源,逐步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
B. 对濒临灭绝及珍稀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
C. 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D. 保护绿色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维护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既要考虑短期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影响。
【详解】A.开发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能够减少有害气体排出,减少大气污染,A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不符合题意。
C.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符合“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保护绿色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维护生物圈的碳—氧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a是感受器,能接受c传来的神经冲动并做出反应
B. b是效应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C. d能将来自e的神经冲动传至b,引起反射
D. c是传出神经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在如图反射弧中传递的过程是:外界刺激→a感受器→c传入神经→e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b效应器。
【详解】A.a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A错误。
B.b是效应器,能接受d传出神经传递的神经传递并作出反应,B错误。
C.d传出神经能将来自e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b效应器,引起反射,C正确。
D.c是传入神经,由感觉神经纤维组成,D错误。
故选C。
25. 下面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对有关实验中选择实验试剂及用具的叙述,请将错误的一项找出来( )
A.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时要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B. 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
C. 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应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
D.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当光线较暗应选择凹面镜和大光圈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中,应当选择显微镜观察。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详解】A.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时,使用的是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不是放大镜,A错误。
B.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因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可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而后能见到溶液变浑浊,B正确。
C.只有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大腿股四头肌的肌腱和肌肉内的感受器才能接受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大腿上肌肉收缩,使小腿前伸,表现为小腿突然跳起(膝跳反射),C正确。
D.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若显微镜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应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D正确。
故选A。
【点睛】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掌握不同实验所采用的试剂和用具。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生物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们繁衍后代的方式又各不相同。下图是与人类生殖有关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中填序号。
(1)研究古人类起源的最直接证据是______。
(2)图中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_____],它不仅能产生______,还能分泌性激素,与青春期出现的第二性征有关。
(3)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______,后又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______上。生活在母体内的胎儿,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是通过______(填结构名称)和脐带从母体获取的。
【答案】(1)化石 (2) ①. ③ ②. 卵细胞##生殖细胞
(3) ①. 胚泡 ②. 子宫内膜 ③. 胎盘
【解析】
【分析】图2中,①输卵管,②子宫,③卵巢,④阴道。
【小问1详解】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研究古人类起源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
【小问2详解】
③是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与青春期出现的第二性征有关。
【小问3详解】
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游动进入子宫,进而进入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早期的胚胎),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这就是怀孕的开始。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和脐带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27.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每个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七样必需品,它们都与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有关,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米”指解决我们温饱问题的粮食。小麦、水稻等谷类是我们常吃的粮食,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______(填序号)内被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消化成______,才能被细胞吸收。
(2)“油”指用于烹调的食用油(脂肪)。消化脂肪的消化液包括肠液、胰液和图中______分泌的胆汁。
(3)"盐"除指食盐外,还包括含钙、铁等的无机盐。儿童饮食中若长期缺少含______的无机盐,则易患佝偻病。患佝偻病的儿童除了应多吃富含该无机盐的食物外,还需补充适量的维生素______。
(4)各种营养物质主要被图中的[ ]______吸收,然后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处。
【答案】(1) ①. ① ②. 葡萄糖
(2)③##肝脏##③肝脏
(3) ①. 钙 ②. D
(4)⑥小肠
【解析】
【分析】如图中,①口腔,②食道,③肝脏,④胃,⑤胰腺,⑥小肠。
【小问1详解】
淀粉在①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小问2详解】
③是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小问3详解】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和钙时,儿童易引起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因此,儿童饮食中若长期缺少含钙的无机盐,则易患佝偻病;患佝偻病的儿童除了应多吃富含该无机盐的食物外,还需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
【小问4详解】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弯曲盘绕在腹腔内,小肠长5-6米,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含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胆汁,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因此,各种营养物质主要被图中的⑥小肠吸收,然后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处。
28. 如图为人体血液的组成成分示意图及显微镜下观察到人的血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一中的①表示的是 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运载 ________和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2)图一中表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是 _____(填序号)。在白细胞和血小板中,没有细胞核的是 ________。
(3)血液的颜色主要由图二中的 _____(填序号)决定。该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原因是其富含 _________。如果人体有炎症,图二中的⑤________数量会增多。
(4)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的作用有运输、_______和保护作用。
【答案】(1) ①. 血浆 ②. 血细胞
(2) ①. ② ②. 血小板
(3) ①. ④ ②. 血红蛋白 ③. 白细胞
(4)防御
【解析】
【分析】分析图:图一中:①血浆,②白细胞和血小板,③红细胞;图二中:④红细胞,⑤白细胞,⑥血小板。
【小问1详解】
血液放入装有几滴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容器中,轻轻摇动,静置一段时间出现分层现象。图一中的①血浆呈淡黄色,是半透明的液体,其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
【小问2详解】
在图一中,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就是②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小问3详解】
血液的颜色主要由图二中的④红细胞决定的,红细胞中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具有输送氧的功能,原因是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⑤是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图二中的⑤白细胞数量会增多。
【小问4详解】
血液中的血浆和红细胞有运输功能,白细胞和血小板有防御和保护功能,由此可见,血液的作用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
29. 图一是人体呼吸运动模拟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根据④运动方向判断甲处于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胸廓容积____(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____(填“高于”或“低于”)外界大气压。
(2)图一中,处于乙状态时,膈肌____(填“收缩”或“舒张”),此时处于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
(3)如果用图二中的a和b代表两种气体,其中a代表____,b代表____。
(4)图二中血液从[4]端流到[5]端,其成分变化是____气体含量减少。
【答案】(1) ①. 吸气 ②. 扩大 ③. 低于
(2) ①. 舒张 ②. 呼气
(3) ①. 二氧化碳##CO2 ②. 氧气##O2
(4)二氧化碳##CO2
【解析】
【分析】图一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肺、③模拟胸廓、④模拟膈肌。图甲表示吸气,乙表示呼气。图二:a表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气体是氧气。c表示吸气,d表示呼气,4肺动脉,5肺静脉。
【小问1详解】
图中,甲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表示吸气。吸气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小问2详解】
乙图表示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此时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是呼气过程。
【小问3详解】
图二中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可判断a表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b表示的气体是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
【小问4详解】
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30.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图一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二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鼠的肾脏切片,下表是科研人员研究退烧药A对肾脏功能影响的相关实验处理及结果呈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排出人体产生的废物,图一中b处的血液与a处的血液成分相比,主要减少了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物质)。
(2)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小分子毒素,人在大量运动或食用了大量肉类食品后,血液中的肌酐含量会增加。在肾脏内,肌酐随血液流经图一所示的[ ]______时,肌酐经滤过作用进入[ ]______中,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对肌酐基本无______作用,所以肌酐随尿液排出体外,使得血浆中肌酐含量_______,因此血浆中的肌酐含量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3)为研究退烧药A对肾脏功能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处理方式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研究者选取小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成2组。表中横线处的处理方式是:______。。
②科研人员在一段时间后检测了小鼠血浆中的肌酐含最,结果如上表所示。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
【答案】(1)尿素、氧气
(2) ①. 1肾小球 ②. 2肾小囊 ③. 重吸收 ④. 降低
(3) ①. 每天注射0.2mL生理盐水 ②. 退烧药A对肾功能起抑制作用
【解析】
【分析】(1)尿液的形成经过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酸等就会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就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其余的成分形成了尿液。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那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那组就是对照组。
(3)由图可以看出,图一中的a是入球小动脉,b是肾静脉,h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是肾小球,2是肾小囊,3是肾小管。
【小问1详解】
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它是由图一中的1肾小球、2肾小囊和3肾小管组成的。图中血液通过肾动脉进入a入球小动脉,经1肾小球和2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素等代谢废物随尿液排出体外; 同时,肾脏的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进入血液。因此,图一中b肾静脉处的血液与a入球小动脉的血液成分相比,主要减少了的成分有尿素、氧 气、营养物质等。
【小问2详解】
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小分子毒素,能够过滤到肾小囊内,但是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在肾脏内,肌酐随血液流经图一所示的1肾小球时,肌酐经1肾小球和2肾小囊内壁滤过作用进入2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3肾小管时,肾小管对肌酐基本无重吸收作用,所以肌酐随尿液排出体外,使得血浆中肌酐含量降低,因此血浆中的肌酐含量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小问3详解】
①在一组对照实验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并且适宜。该实验是研究“退烧药A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变量是“退烧药A(物质A)”。表格中的实验组为:每天注射0.2mL,用生理盐水配制的物质A溶液;因此表中对照组横线处的处理方式是:每天注射0.2mL生理盐水。
②科研人员在一段时间后检测了小鼠血浆中的肌酐含量,结合表格数据可知:实验组小鼠血浆中的肌酐含量(92.27 μml/L)明显高于对照组(67.07 μml/L)。因此,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退烧药A对肾功能起抑制作用。
31. 过大年抢红包成为一种喜庆、欢快的活动,人们目不转睛,指尖飞舞,精准快速抢红包。请分析回答:
(1)抢红包整个过程离不开脑和眼耳等器官的参与。当红包出现时,人体要通过眼球的睫状体调节[ ]___的曲度来看清手机上的字。长时间看手机易患近视,需要佩戴___镜来矫正。
(2)当看到红包出现时,人们会快速的抢红包,此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径是___(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3)当人们听到“金币撒落”的提示音会迅速拿出手机来抢红包,这一反射属于___反射,完成这一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其中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图丙中的[ ]___。
(4)抢到红包的瞬间,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这是___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饮酒过量的人在抢红包过程中手眼不协调,主要是酒精麻痹了图乙脑中的[ ]___。
【答案】(1) ①. 3晶状体 ②. 凹透
(2)5→6→A→g→c→d→e
(3) ①. 条件 ②. 反射弧 ③. ③耳蜗
(4) ①. 神经系统 ②. B小脑
【解析】
【分析】分析图可知:图甲中1角膜、2瞳孔、3晶状体、4玻璃体、5视网膜、6视神经。图乙:A大脑、B小脑。图丙:①鼓膜、②鼓室、③耳蜗、④听神经。图丁: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f上行传导神经、g下行传导神经。
【小问1详解】
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当红包出现时,人体要通过调节3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手机上的字,最终在B大脑皮层形成视觉。长时间看手机易患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小问2详解】
人们迅速拿出手机来抢红包,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属于复杂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此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径是:5视网膜→6视神经→A大脑视觉中枢→g下行传导神经→c脊髓中的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
【小问3详解】
听到“金币撒落”的提示音会迅速拿出手机来抢红包,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属于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其中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图丙中的③耳蜗。
【小问4详解】
抢到红包的瞬间,情绪激动、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饮酒过量的人在抢红包过程中会出现手眼不协调,主要是酒精麻痹了图一脑中的B小脑。组别
处理方式
血浆中肌酐含量(μml/L)
对照组
______
67.07
实验组
每天注射0.2mL,用生理盐水配制的物质A溶液
92.27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共9页。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