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阅读。(共55分)
1.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搭子
①“饭搭子”“游戏搭子”“健身搭子”……这段时间,“搭子社交”的相关话题引发网友讨论关注。只要兴趣一致,不必十分相熟,只要节奏合拍,就能结伴出行。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6%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生活里有“搭子”,68.9%的受访青年认为找“搭子”是踏出社交舒适圈,寻求新型社交模式的勇敢一步。
②“搭子”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指“对某件事有共同兴趣的人”,可引申为“合伙者”吃饭遛娃、旅游健身……只要是能结伴做的事,就可以“搭”,堪称“只有想不到,没有‘搭不到”。
③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找“搭子”?上述调查显示,年轻人找“搭子”的原因从大到小排序是:兴趣相投,做某件事会有更好体验;做事情想要有人陪或者分担成本;能扩大个人社交圈;彼此有边界感,情感负担小;可以互相激励、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还有年轻人找“搭子”是因为在生活当中与自己完全契合的人比较少,能够找到人随时随地一起做某件事很难。原来是熟人社会,现在是网络社会,不管爱好有多么偏门,都能在网上找到有相似兴趣之人。
④从深层次看,“搭子社交”的参与者情感负担小,是这种社交形式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同事、同学、亲友、恋人等人际关系明显不同,“搭子”之间的关系具有临时性和浅层次的特点,参与者责任压力小,交往起来轻松,能互相陪伴,暂时予以心理慰藉。比如有网友说,她与“搭子”的交流仅限于美食,从不过问对方的成绩和未来的就业方向,不会因成绩高低产生不必要的攀比,即使产生矛盾,大不了断掉这段关系寻找新“搭子”。当固定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带来麻烦与不安时,“搭子”的意义就显现出来。
⑤“搭子社交”盛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可满足年轻人喜欢精准社交、追求高效社交的诉求。这些年,一些年轻人认为,要精准社交不要无效社交,不要浪费时间去进行表面看似和谐的社交活动。然而,人又是社会性动物,完全脱离社交不现实,故他们追求精准社交而不是逃离社交、无效社交。“搭子社交”就满足了这种主张,让年轻人的人际关系变得简单。
⑥于是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想找什么“搭子”,直奔主题,一切遵从本心,一切出于自愿。在复杂又快节奏的生活中,在工作和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搭子社交”降低了年轻人的社交时间、精力和情感成本。
⑦有调查分析认为,如今社交工具不断升级,不少年轻人却在“社交降级”,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现象,越来越愿意“享受”独居独处,依靠手机建构和维护自己的社交网络,在虚拟世界越陷越深。相较之下,在“搭子社交”中,年轻人从孤独里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社会去更多地接触和感知外部世界的表现,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方向。
⑧当然,从长远看,年轻人也不能仅有“搭子社交”,每个人都应当有现实中的深度人际交往,应当有可以托付心事及其他重要事项的“亲密伙伴”。既有质量也有分量、既有深度也有厚度的人际交往,才是我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一些年轻人和“搭子”的关系可能逐渐加深,使临时伙伴关系提升为亲密伙伴关系,这自然是更好的结局。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搭子”是指对某件事有共同兴趣的人。
B. 找“搭子”是踏出社交舒适圈,寻求新型社交的一种必然途径。
C. “搭子”的关系是临时性、浅层次的,年轻人随时可以舍“旧”寻“新”。
D. 年轻人找“搭子”,往往遵从本心,出于自愿。“搭子”也可转化为亲密的关系。
(2)下列不属于年轻人“搭子社交”盛行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相较于固定而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带来麻烦、不安,“搭子社交”情感负担小。
B. 参与者责任压力小,能在相互陪伴中轻松交往,暂时得到心理慰藉。
C. 年轻人喜欢精准社交,追求高效社交,希望人际关系变得简单。
D. 在快节奏、压力大的生活中,年轻人深陷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3)请结合最后两段,简要概括作者对年轻人“搭子社交”所持的观点。
2.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一支烟的故事——给儿子
毕飞宇
亲爱的孩子:
①你一直讨厌我抽烟,我也十分渴望戒烟,可是,我一直都没有做到,很惭愧。
②今天就给你讲讲我抽烟的事,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③1983年,十九岁的那一年,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
④我们宿舍里有八个同班同学,其中有两个是瘾君子。他们有一个习惯,掏出香烟的时候总喜欢“打一圈”,也就是每个人都送一支。这是中国人在交际上的一个坏习惯,吸烟的人不“打一圈”就不足以证明他们的慷慨。我呢,那时候刚刚开始我的集体生活,其实还很脆弱。我完全可以勇敢地谢绝,但是,考虑到日后的人际,我犯了一个错:我接受了。这是一个糟糕的开始,许多糟糕的开始都是由不敢坚持做自己开始的。
⑤但人也是需要妥协的,在许多并不涉及原则的问题上,不坚持做自己其实也不是很严重的事情。我的问题在于,我在不敢坚持做自己的同时又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虚荣。其实,所谓的“打一圈”是一个十分虚假的慷慨,如果当事人得不到回报,他也就不会再“打”了。我的虚荣就在这里,人家都“请”了我好几回了,我怎么可以不“回请”呢?虚荣心逼着我在还没有上瘾的时候就不停地买烟去了。
⑥不要怕犯错,孩子,犯错永远都不是一件大事情。可有一件事情你要记住:学会用正确的方法面对自己的错,尤其不能用错上加错的方式去纠正自己的错。
⑦我抽烟怎么就上瘾了的呢?这是我下面要对你说的。
⑧因为校内禁烟,白天不能抽,我的香烟并不能随身携带。放在哪里呢?放在枕头边上。终于有那么一天,你爷爷,也就是我的爸爸,来扬州开会来了。在会议的间隙,他来看望我。当你的爷爷坐在我的床沿和我聊天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我枕边的香烟,藏起来已经来不及了。以我对你爷爷的了解,他一定是看见了,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你知道的,你爷爷也吸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赞成他的儿子去吸烟——他会如何处理我吸烟这件事呢?我如坐针毡,一直在等,很怕。
⑨十几分钟就这样过去了,我很焦躁。十几分钟之后,你爷爷掏出了香烟,抽出来一根,在犹豫。最终,他并没有把香烟送到嘴边去,而是放在了桌面上,就在我的面前,一半在桌子上,一半是悬空的。孩子,我特别希望你注意这个细节:你爷爷并没有把香烟送到你爸爸的手上,而是放在了桌子上。后来你爸爸就把香烟拿起来了,是你爷爷亲手帮你爸爸点上的。
⑩现在,我想把我当时的心理感受尽可能准确地告诉你。在你爷爷帮你爸爸点烟的时候,你爸爸差点就哭了,他费了好大劲才忍住了眼泪。你爸爸认定了这个场景是一个感人的仪式——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了,他男人的身份彻底被确认了。
⑪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判。
⑫我们先说别的,你也知道的,作为你的爸爸,我批评过你,但是,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爸爸几乎没有在外人面前批评过你。你有你的尊严,爸爸没有权利在你的伙伴面前剥夺它。同样,你爷爷再不赞成我抽烟,考虑到当时的特殊环境,他也不可能当着那么多同学呵斥他的儿子。我希望你能懂得这一点,做了父亲的男人就是这样,在公共环境里,如何和自己的儿子相处,他的举动和他真实的想法其实有出入,甚至很矛盾。这里头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做父亲的总是维护自己的儿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儿子的举动就一定恰当。
⑬我想清清楚楚地告诉你,父爱就是父爱,母爱就是母爱,无论它们多么宝贵,它们都不足以构成人生的逻辑依据。
⑭我最想和你交流的部分其实就在这里,是我真实的心情。我说过,在你爷爷帮你爸爸点烟的时候,你爸爸差一点就哭了。那个瞬间的确是动人的,我终生难忘。就一般的情形而言,人们时常有一个误判,认定了感人的场景里就一定存在着价值观上的正当性。生活不是这样的,孩子,不是。人都有情感,尤其在亲人之间,有时候,最动人的温情往往会带来一种错觉:我们一起做了最正确的事情。你爸爸把你爷爷的点烟当作了他的成人礼,这其实是你爸爸的一厢情愿。如果你爷爷知道你爸爸当时的内心活动,他不会那么做的,绝对不会。一个男孩到底有没有长成为一个男人,一支香烟无论怎样也承载不起。是你爸爸夸张了。夸张所造成的后果是这样的:爸爸到现在也没能戒掉香烟。
⑮孩子,爸爸最享受的事情就是和你交流。囿于当年的特殊环境,你爷爷和你爸爸交流得不算很好,你和爸爸的环境比当年好太多了,我们可以交流得更加充分,不是吗?附带告诉你,爸爸一定会给你一个具备清晰表达能力的成人礼。
⑯祝你快乐!
飞宇
2014年5月26日于香港
(1)第⑥段中作者教育孩子“尤其不能用错上加错的方式去纠正自己的错”,请结合①~⑤段简要概括作者读大学时在抽烟这件事上是如何错上加错的。
(2)第⑪段,作者说“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判”,读⑧~⑭段,说说作者的判断是什么,多年后的他是根据什么说自己“误判”了。
(3)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第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文章最后说“爸爸一定会给你一个具备清晰表达能力的成人礼”,这里面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教育观念。
3. 阅读《海底两万里》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①“啊!”尼德嚷嚷起来,“不只一头鲸,有十头,有二十头,成群结队!可我毫无办法!手脚都被捆住啦!”
②“可是,尼德朋友,”康塞尔道,“何不请求尼摩船长恩准让您捕猎呢?……”
③康塞尔话音未落,尼德•兰就从盖板口哧溜进舱连忙去找尼摩船长。不一会儿,两个人一起登上了平台。
④尼摩船长观察着鲸群,它们在离鹦鹉螺号一海里海面上嬉戏玩闹。
⑤“这是南长须鲸,”船长说,“够大队捕鲸船发大财了。”
⑥“嗯!好,先生,”加拿大人请求道,“我能不能去捕猎它们,哪怕只是过过瘾,为了不至于忘记我的鱼叉手本行?”
⑦“何苦呢,”尼摩船长答道,“只是为了摧毁而捕猎!我们船又不造鲸油。”
⑧“可是,先生,”加拿大人又说,“在红海,您却允许我们去追捕一只儒艮!”
⑨“当时是为了给船员提供新鲜肉食。可在这里,只是为杀而杀。我深知,这是人类的一种特权,但我不允许把杀戮当消遣。屠杀南长须鲸与消灭格陵兰长须鲸一样,兰师傅,您的同类都是在滥杀无辜和善良的动物,都犯下了罪行,理应受到谴责。正是你们的滥捕滥杀,致使巴芬湾鲸濒临灭绝,您的同类将毁灭一个有用的物种。还是让这些倒霉的鲸类动物过过太平日子吧!它们的天敌已经够多的了,抹香鲸、箭鱼、锯鳐,且不用说你们又参与了大屠杀。”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2)请根据选段内容,概括尼摩船长的个性特点。(两点即可)
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写夜深人静,诗人独自登上江楼思绪茫茫。
B. 第二句写登楼所见,一片澄明清丽的景象。
C. 第三句写作者翘首等待相约同来赏月的朋友到来。
D.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物是人非感慨。
5.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①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注释】①环谒:四处拜见。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一乡秀才观之(整个,全)
B.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成)
C. 稍稍宾客其父(把……当做宾客)
D. 从先人还家(自从)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其名
D.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其名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仲永家世代以种田为业,他五岁之前,不认识笔、墨、纸、砚等。
B. 方仲永自写了第一首诗后,才气迸发,诗作的文采道理都值得品读。
C. 方仲永名声在外后,他每天四处拜见、结交同乡人,获取钱财,不愿学习。
D. 方仲永在差不多二十岁的时候,已经普通得和一般人没什么区别了。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②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二、表达。(共15分)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①据媒体报道,在不少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中,非遗文化唱起了主角。或让孩子体验舞龙项目,或与孩子一道剪纸、做灯笼,还有的是让孩子观赏木偶戏,甚至有学校把非遗传承人请进学校,与孩子零距离交流,这场精神大餐不可谓不丰盛!
②非遗文化迎开学,并非新鲜事,但今年开学季的这波阵仗更大,也更让人印象深刻。非遗文化迎开学,意义深远。对于孩子来说,无论看非遗表演,还是动手制作非遗产品,都能提升对非遗的亲近感,乃至爱上非遗。而经过老师【A】非遗传承人讲解【B】还可让孩子生发出使命感【C】从小就立下传承非遗文化的志向【D】做一名“小小非遗传承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无论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保护好。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非遗传承后继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也是熏陶出来的。让非遗文化进校园,走进孩子心灵,孩子也许就能成长为非遗传承人,甚至不知不觉爱上非遗。
④此前,中国航天推出的“天宫课堂”,就在不少孩子心中成功播撒下科学的种子,照亮了孩子们梦想的天空。如今,很多学校在按下仪式感满满的“开学键”时,不约而同把非遗项目迎进校园,让非遗传承人亮出绝活,展现非遗魅力,效果同样可期。
⑤当然,不能指望非遗文化在“开学第一课”站上“C位”,就能收获无数“拥趸”;也不能奢望非遗文化一亮像,就能让孩子从此爱上非遗。做好非遗传承这项工作需要技巧、耐心,需要找到精准的切入点和久久为功。由此,才能更好_______非遗文化的系统性保护,_______传承的使命,_______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_______文化自信。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熏陶(xūn)B. 播撒C. 奢望(shē)D. 亮像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实践 履行 满足 增加
B. 实现 履行 满足 增强
C. 实现 承担 达成 增强
D. 实践 承担 达成 增加
(3)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而经过老师【A】非遗传承人讲解【B】还可让孩子生发出使命感【C】从小就立下传承非遗文化的志向【D】做一名“小小非遗传承人”。
A. 、B. ,C. 。D. ,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让非遗文化进校园,走进孩子心灵,孩子也许就能成长为非遗传承人,甚至不知不觉爱上非遗。
A. 让非遗文化走进孩子心灵,进校园,也许就能让孩子成长为非遗传承人,甚至不知不觉爱上非遗。
B. 让非遗文化进校园,走进孩子心灵,也许就能让孩子成长为非遗传承人,不知不觉甚至爱上非遗。
C. 让非遗文化走进孩子心灵,进校园,孩子也许就不知不觉爱上非遗,甚至成长为非遗传承人。
D. 让非遗文化进校园,走进孩子心灵,也许就能让孩子不知不觉爱上非遗,甚至成长为非遗传承人。
(5)将“保护非遗,关键在于后继有人”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 第②段结尾B. 第③段开头C. 第③段结尾D. 第④段开头
三、作文。(共50分)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旅程,成长是一场精彩的历险记。有时我们难免会犯错,其实错误并不可怕,正确面对错误,反而会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快速成长。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等3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等3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等3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等3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