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
展开一、常见地貌类型
1.主要地貌类型、成因及分布
2.地貌的观察
(1)地貌观察的顺序
(2)地貌观察的内容
二、内力作用的表现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三、外力作用及表现形式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甲中字母a、b、c分别表示的外力作用形式。
提示:风化作用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2.说出图甲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对地形的影响。
提示:能量来自地球外部即太阳辐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3.判断图乙、图丙地貌特征相关描述的正误。
(1)图乙地貌为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2)图乙地貌分布在河口处,河流泥沙含量越大,越利于该地貌形成。(√)
(3)图丙地貌的形成与图甲中c有关,常见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4)图丙地貌的岩性相对坚硬,不易被风力侵蚀、搬运。(√)
(5)图乙、图丙两种地貌的形成是图甲中五种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类岩石的形成与特点(连线)
2.岩石圈物质循环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提示:岩石圈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再到岩浆的产生,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2)将物质循环过程中涉及的地质作用连线分类。
(3)判断下列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说法的正误。
①岩石圈物质循环只局限在岩石圈中,不涉及其他圈层。(×)
②岩石圈物质循环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自然景观。(√)
③岩石圈物质循环既形成了自然环境,又形成了矿产资源。(√)
命题视角(一)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演绎法学习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2.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
命题点全训
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增加。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贝加尔湖的地质作用是( )
A.断裂下陷B.岩浆活动
C.板块张裂D.板块碰撞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达8千米,且湖水深度还在增加,说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
解析:1.A 2.C 第1题,贝加尔湖形成于构造山谷地带,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A正确。第2题,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达8千米,湖底沉积泥沙后湖泊深度理应变浅,但贝加尔湖的深度还在不断增加,说明湖盆底部还在下降,C正确。
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3.平顶海山( )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解析:选D 由图中阶段Ⅰ可以判断它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不是地壳的水平运动,A错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是喷出岩,B错误;顶部形态,也就是平顶的形成,观察阶段Ⅱ、Ⅲ,可以看出平顶面积扩大,应该是由外力作用形成,C错误;据图可知平顶海山随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D正确。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宽几十至几百千米。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 )
A.①是岩浆发源地B.②是岩石圈
C.a是板块生长边界D.b是稳定型大陆边缘
5.示意图中的大陆是( )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D.美洲大陆
解析:4.D 5.D 第4题,图中①位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地带,并没有进入软流层,不会是岩浆的发源地;②位于大陆板块以下,已经不属于岩石圈的范围;a为海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b处于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属于稳定型大陆边缘。故选D。第5题,图中大陆的西海岸是海沟,为消亡边界,结合六大板块图可知,亚欧大陆的东侧是消亡边界,非洲大陆西侧及澳大利亚大陆的西侧均与图示不符合,只有美洲大陆西海岸处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符合图示信息。故选D。
命题视角(二)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演绎法学习
一、典型的外力地貌
1.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2.主要的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二、外力作用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判断
1.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2.不同的外力作用在不同的区域形成的地貌
(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
[典例] (2023·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
(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 )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导致山脉高度会持续升高并向西扩展,A正确,C错误;火山不断喷发以及岩浆持续侵入只会让局部地区的海拔变高,无法使山脉整体变高,B、D错误。第(2)题,根据该山脉的纬度范围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挟带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在西坡地形抬升影响下易形成降水,流水对山脉西坡的侵蚀作用比东坡更强烈,如果不考虑内力作用,西坡遭受强烈侵蚀后,山脊线会向东移动,A正确,B错误;东坡为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侵蚀作用较弱,C、D错误。
第(3)题,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该地山脉持续隆升,地表起伏增大,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山脉高度持续增长,说明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而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因为随着山体升高,高差增大,对盛行西风的阻挡加强,降水增多,流水侵蚀作用逐渐加强,且高海拔地区还存在冰川侵蚀与风力侵蚀,在各种外力综合作用下,内外力作用趋于平衡,使山脉高度趋于稳定,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 (1)A (2)A (3)C
命题点全训
题点(一) 风化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新疆东部某雅丹地貌区,环境恶劣,被视为“畏途”。某同学随科考人员在该地研学旅行时,拍摄了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照片(如图所示)。据此完成 1~2题。
1.岩壁上“小蘑菇”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沉积、搬运B.搬运、风化
C.风化、侵蚀D.侵蚀、沉积
2.该雅丹地貌区被视为“畏途”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空气稀薄 ②风沙强劲 ③气候极度干旱
④滑坡分布广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1.C 2.B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是位于新疆的雅丹地貌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较大,风化作用强烈,风力较大,风蚀作用显著,岩壁上“小蘑菇”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侵蚀的结果,C正确。第2题,该雅丹地貌位于新疆东部,海拔不是特别高,空气不稀薄,①错误;该地地表以沙质沉积物为主,风力较大,风沙强劲,②正确;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极度干旱,③正确;该区域降水较少,滑坡等地质灾害较少,④错误。故选B。
题点(二) 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雅丹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读甘肃敦煌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3~4题。
3.雅丹地貌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 )
A.喷出岩B.变质岩
C.侵入岩D.沉积岩
4.据材料推测,雅丹地貌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
①纵向沟槽切割,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 ②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 ③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 ④流水和风力侵蚀,沟槽加宽加深
A.④①③②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解析:3.D 4.C 第3题,读材料可知,雅丹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雅丹地貌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沉积岩。第4题,据材料,雅丹地貌发育先是形成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再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土墩和沟槽且沟槽加宽加深;之后纵向沟槽切割,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最后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故选C。
题点(三) 冰川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2023·海南高考)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右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据此完成5~6题。
5.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6.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 )
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 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
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 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
解析:5.A 6.B 第5题,“羊背石”地貌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而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虽纬度较高,但海拔较低,没有大面积冰川分布;云贵高原纬度较低且平均海拔也不高;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冰川广泛发育,存在冰川侵蚀地貌,A正确。第6题,古冰川发育的厚度与古地理环境的气候、地形条件密切相关,气候寒冷降雪量较大,冰川发育较厚;古冰川作用的规模又与古冰川发育的厚度有关,A、C错误。古冰川是形成于现代冰川之前的冰川,要判断古冰川的形成时间,需要通过相对年代和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测定,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不能直接判断其形成时间,D错误。羊背石的形态与冰川的运动方向密切相关,B正确。
命题视角(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演绎法学习
一、判读技巧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三进一出→岩浆。
(2)一进三出→岩浆岩。
(3)二进二出→变质岩和沉积岩。
2.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压实、固结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熔化,是内力作用。
二、三个关键点
1.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源于岩浆,因此找准岩浆是基础。
2.从岩浆经过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到形成新的岩浆,各类岩石在熔化前必须经过变质岩这一环节,因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变质岩。
3.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的形成环境中有生物活动,可能含有化石,它保存了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而岩浆岩、变质岩中则不可能含有化石。
命题点全训
题点(一) 区分三类岩石
(2023·浙江6月选考)如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
A.砂砾岩 B.石灰岩
C.石英岩 D.花岗岩
2.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
A.冷湿 B.暖湿
C.冷干 D.暖干
解析: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该景观地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于沉积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C、D错误;图中岩石有颗粒度较大的砾石夹杂在岩层当中,属于砂砾岩,石灰岩没有粗大的砾石,A正确,B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红色地层在形成过程中有铁的氧化过程,反映出当时气温较高;白垩纪受信风、副高控制,故气候较干,故选D。
题点(二) 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图中有箭头方向绘制错误),完成3~4题。
3.图中箭头方向错误的有( )
A.③④⑧B.④⑤⑥
C.①②⑤D.⑥⑦⑧
4.⑧过程包括( )
A.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搬运、堆积、压实、固结
C.变质、风化、侵蚀、沉积
D.冷却、侵蚀、堆积、压实、固结
解析:3.C 4.A 第3题,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因此②错误;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结而成,不能由其他类岩石转化,因此①⑤错误。第4题,出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日晒、雨淋、冻融、生物等作用下风化、崩解破碎,然后经过风、流水或冰川等的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物,A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构建关联图可从整体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1~2 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C 2.B 第1题,裸岩荒漠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沙尘从内蒙古高原到黄土高原,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泥沙从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为流水的搬运作用,d作用形成冲积扇和三角洲,表示流水的沉积作用。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c表示流水对泥沙的搬运作用,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水土流失、泥石流,B正确。
(2023·全国新课标卷)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如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3~4题。
3.形成莲花盆需要( )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 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
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 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
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
解析:3.B 4.B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莲花盆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莲花盆由水底向上发育成盆状或圆盘状,说明水应是自洞顶不断滴落,在薄水层中不断沉积,而不是沿洞壁缓慢渗出,①正确,②错误;莲花盆是在薄水层中发育而成,相对静止的薄水层更有利于发育,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莲花盆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有平整的洞底,利于形成薄水层,且洞顶有一定流量的持续滴水。该溶洞洞穴长达数百米,分布着百余座莲花盆,说明其洞底较平坦,且洞顶有持续的滴水。因此,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的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平坦的河床,B正确。曲折的河道无法形成平整的洞底,A错误;莲花盆的发育不需要过于充足的水汽,且莲花盆发育时地下河早已消失,C错误;丰富的泥沙对莲花盆的形成影响不大,D错误。
下图分别为北京市房山区某山体的局部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在地壳活动稳定的情况下,图中的岩石将( )
A.在①⑥作用下形成丙 B.在②作用下形成丁
C.在③作用下形成岩浆 D.持续沉积而“长高”
6.流动性好的岩浆喷发可形成平坦的台地地貌,此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属于图b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5.D 6.B 第5题,读图可知,甲、乙由岩浆形成,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甲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丙由沉积物形成,属于沉积岩,丁为变质岩。①过程是喷出型岩浆岩受外力侵蚀形成沉积物,结合景观图可知,其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应属于沉积岩,所以不是喷出型岩浆岩受外力侵蚀,A错误;②为变质作用(需要高温、高压条件),③为熔化,均属于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注意题干信息“在地壳活动稳定的情况下”,B、C错误;图中岩石在地壳活动稳定的情况下,持续接受沉积,岩体高度增高,D正确。第6题,流动性好的岩浆喷发形成的是喷出型岩浆岩,结合上题分析可知,B正确。
(2024年1月·河南高考适应性演练)沙粒在被风搬运的过程中,从迎风坡向前运动到背
风坡滑落堆积下来。随着沙粒的不断搬运和堆积,在沙丘内部形成与背风坡倾斜方向一致的斜层理。当风向发生改变时,沿着沙粒前进方向又会形成新的沙丘。如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图示地质地貌发育过程的是( )
A.青藏高原南部 B.内蒙古高原西部
C.德干高原东部 D.巴西高原北部
8.以下风沙沉积层形成最早的是( )
A.S1 B.S2
C.S3 D.S4
9.风沙沉积层S5形成时( )
①风力较强 ②风力较弱 ③风向多变 ④风向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7.B 8.A 9.D 第7题,题图为沙丘地貌的发育过程,沙丘为典型的风力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半干旱的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德干高原东部和巴西高原北部降水均较丰富,不利于沙丘发育,A、C、D错误;内蒙古高原西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最可能出现沙丘地貌发育过程,B正确。第8题,图中S5覆盖在S1—S4之上,说明S5形成时间最晚。S1—S4中,斜层理倾斜方向是一致的,读图可知,S2部分覆盖在S1上,说明S2形成晚于S1,同理S3晚于S2,S4晚于S3。因此选项中风沙沉积层形成最早的是S1,A正确,B、C、D错误。第9题,读图可知,S5沉积层内部斜层理十分一致,说明风向稳定,没有明显变化;S5沉积层顶部较为平坦,没有出现明显的沙丘,说明风力较弱,综上所述,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
(2023·湖北高考)藏色岗日位于羌塘高原(青藏高原主体)中北部。下表示意2006—2015年藏色岗日不同朝向冰川数量和面积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
10.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2006—2015年,该区( )
A.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南朝向小,平均面积较大
B.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北朝向小,平均面积较小
C.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南朝向大,平均面积较小
D.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北朝向大,平均面积较大
11.与其他朝向相比,西南朝向冰川面积增加,原因可能是( )
A.受全球变暖影响较小 B.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C.山地植被覆盖率较高 D.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12.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该区冰川整体上( )
A.保持稳定不变 B.处于退缩状态
C.正向山麓延伸 D.处于扩张状态
解析:10.C 11.D 12.B 第10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2006—2015年,北朝向的冰川面积减少了13.4-12.9=0.5平方千米,退缩率为0.5/13.4≈3.7%;南朝向冰川面积减少了72.9-72.2=0.7平方千米,退缩率为0.7/72.9≈0.9%。相比之下,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更大,从面积上看,北朝向冰川平均面积小于南朝向,故选C。第11题,西南朝向与其他朝向的冰川面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差别不大,A错误;此处位于羌塘高原,人类活动较少,且冰川增加与山地植被覆盖率并无直接关联,B、C错误;受西风影响,西南朝向降水可能较多,冰川面积增加,D正确。第12题,从各个朝向来看,除了西南朝向冰川面积增加外,其他朝向冰川面积均呈减小趋势,说明冰川整体上处于退缩状态,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3.(2022·山东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图1)。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图2)。
(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力和外力作用。
(2)说明图1中水系的演化过程。
(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
解析:第(1)题,大分水岭由板块挤压运动形成,使得其河流水系沿大分水岭向西流动;从图1中可以看到科拉林地垒,说明该地曾在地质时期受断层运动影响,地壳抬升;图中河流自大分水岭向西流动,地势起伏大,流速快,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形成河谷地貌;河底有大量沉积物,说明其还有流水沉积作用。第(2)题,受板块挤压碰撞影响,澳大利亚东侧形成大分水岭,其山脉西部发育多条支流;东部为大分水岭,西部为大自流盆地,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汇集,形成雅斯河;受断层作用影响,地壳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大分水岭以西支流无法注入雅斯河,支流被阻断;被阻断的支流逐渐汇集形成乔治湖,原有古河道及科拉林地垒成为雅斯河上游地区,水系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第(3)题,由于该地处于山地背风坡一侧,降水相对较少,泰勒斯溪下游地区多为季节性河流;受夏季风强弱及山地阻挡影响,该地的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水量的整体变化较大;受季风气候影响,在夏季风较强的时间,该地山地降水较多,形成的河流流量较大,对地下水补给的时间相对较为集中;由于该地的河流受大气降水补给较为明显,降水具有不连续性,故该地的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的特点。
答案:(1)板块运动;断层;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2)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大分水岭,山脉西部发育多条支流;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汇集;地壳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大分水岭以西支流被阻断;被阻断支流汇集成乔治湖,原有古河道和科拉林地垒成为雅斯河上游地区。 (3)多为季节性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时间集中;具有不连续性。
14.(2024年1月·广西高考适应性演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岩溶区泥盆纪、石炭纪地层上覆有少量三叠纪末的沉积地层,缺失二叠纪地层,在厚厚的石灰岩地层上发育了壮美秀丽的喀斯特峰丛和峰林地貌。下图为该岩溶区及其周边地貌示意图。研究表明,该岩溶区自泥盆纪以来沉积环境总体稳定,直到三叠纪中期才抬升成为陆地,且不存在地形倒置。整片地区的喀斯特地貌近乎同时开始发育,受来自不同岩石类型区域的水体溶蚀能力差异影响,最终在不同区域形成了峰丛和峰林地貌,被称为“同时异态”。
(1)指出图中喀斯特峰丛、峰林的分布与褶皱构造的对应关系。
(2)推测该岩溶区三叠纪末的沉积地层直接覆盖于石炭纪地层之上的原因。
(3)比较岩溶区内不同区域地表水体的溶蚀能力差异并分析原因。
(4)分析该岩溶区喀斯特地貌“同时异态”的形成过程。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峰丛分布地区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且峰丛覆盖的范围较大,连片分布;峰林所在地区的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构造,且峰林覆盖的范围较小。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以及材料信息可知,石炭纪和三叠纪之间为二叠纪;根据材料信息“研究表明,该岩溶区自泥盆纪以来沉积环境总体稳定,直到三叠纪中期才抬升成为陆地,且不存在地形倒置”可知,二叠纪时期至三叠纪中期,该地为河口地貌,但是地壳发生抬升,导致不再接受海相沉积;三叠纪中期,该地出露地表,形成陆地,开始接受陆相沉积;二叠纪时期至三叠纪中期,该地位于海平面附近,受到河水和海浪的侵蚀作用,导致对应的地层缺失,使得三叠纪中期形成的陆相沉积岩直接上覆在石炭纪地层之上。第(3)题,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可知,背斜处为峰丛地貌,向斜处为峰林地貌,峰丛地貌所在区域地表水体的溶蚀能力较弱,峰林地貌所在区域地表水体的溶蚀能力较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背斜岩层向两侧倾斜,是良好的排水构造,水体易流失,向斜岩层向中间倾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水体易汇聚。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背斜所在点位地势较高,地表水体易流失,向斜所在点位地势较低,地表水体易汇聚;背斜不易储水,水体的流动性较强,二氧化碳易排出,水体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较少,溶蚀能力较弱,向斜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溶解量较多,溶蚀能力较强。第(4)题,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发生地壳抬升,由海洋演变为陆地,海相沉积岩出露地表,开始遭受流水侵蚀;由于岩性不同,抗侵蚀能力不同,可溶性的石灰岩抗侵蚀能力较差,被流水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抗侵蚀能力较强的非可溶性岩石没有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岩层遭受水平挤压作用,发生弯曲变形、断裂,形成褶皱和断层。根据分析可知,背斜处水体溶蚀能力较差,喀斯特地貌发育较慢,形成峰丛地貌;向斜处水体溶蚀能力较强,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快,形成峰林地貌;断层处发育河流,河流流经的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整体侵蚀发育更快。
参考答案:(1)峰丛主要位于背斜,覆盖范围较大且连片;峰林主要位于向斜,覆盖范围较小。
(2)二叠纪到三叠纪中期,岩溶区地壳处于抬升状态,且处于河口(近岸)环境,不再接受海相沉积,三叠纪中期形成陆地后,开始接受陆相沉积;二叠纪到三叠纪中期的岩层因位于当时的海平面附近,受河水与海浪的侵蚀作用,导致对应地层缺失,随后三叠纪末期的地层直接覆盖在石炭纪地层上。
(3)差异:背斜区域(峰丛所在区域)地表水体溶蚀能力较弱,向斜区域(峰林所在区域)地表水体溶蚀能力较强。
原因:背斜岩层向两侧倾斜,水体易流失,而向斜岩层向中间倾斜,地下水易汇聚;背斜拱起,地势较高,水体流出,而向斜凹陷,地势较低,易汇水,水量更大;背斜不易储水,水体流动性强,二氧化碳不易饱和,溶蚀能力弱,而向斜处水体二氧化碳溶解量多,溶蚀能力强。
(4)区域整体地壳抬升,同时成为陆地,同时开始遭受流水溶蚀;由于岩性不同,可溶性石灰岩区域发育喀斯特地貌,非可溶性砂岩区域未发育典型喀斯特地貌;受水平挤压作用,形成褶皱和断层,向斜处水体溶蚀能力强,溶蚀进展快,形成峰林,背斜处水体溶蚀能力弱,溶蚀进展慢,形成峰丛;河流经过的区域周边因流水切割,整体侵蚀更快。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1.褶皱与地貌
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理由。
(2)图中岩层1~6的新老关系,依次为1、2、3、4、5、6(由老到新)。
(3)A的地貌类型是背斜谷,其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B的地貌类型是向斜山,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因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
(4)良好的储水构造是eq \a\vs4\al(B);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是eq \a\vs4\al(A);有泉水出露的是eq \a\vs4\al(C);适合开挖隧道的是eq \a\vs4\al(A)。(填字母)
2.断层与地貌
(1)断层:在过强的压力或张力作用下,岩体发生断裂,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
(2)类型与地貌: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产生的地貌各不相同。
二、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
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补全板块名称。
(2)板块之间有哪两类边界类型?图2中,海沟、海岭分别属于哪一类边界?
提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海沟属于消亡边界,海岭属于生长边界。
(3)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
(4)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2.板块运动与地貌(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现象)
(1)为什么地中海面积在缩小,而红海面积在扩大?
提示:地中海面积在缩小是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红海面积在扩大是因为其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2)为什么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多火山、地震?
提示: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为什么非洲大陆地势起伏较小,而美洲大陆西海岸地势起伏大?
提示:非洲大陆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美洲大陆西海岸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命题视角(一) 褶皱与断层及其相应的地貌
演绎法学习
一、褶皱和断层的比较
二、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
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在背斜建隧道
[典例] (2021·河北高考)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背斜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
A.水平挤压B.水平拉张
C.垂向挤压D.垂向拉张
(2)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
A.F1~F4疏导性能好
B.F1~F4延伸到地表
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
D.F1~F4断至含油层
[解题指导]
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根据材料“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背斜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可知,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应为地壳水平运动而非垂直运动。
2.从图中获取信息
[答案] (1)A (2)D
命题点全训
题点(一) 褶皱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
如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A.向斜、背斜、断层
B.断层、向斜、背斜
C.背斜、向斜、断层
D.背斜、断层、向斜
2.丁处山岭的形成原因是( )
A.沿背斜顶部裂隙侵蚀而成
B.因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C.因背斜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D.沿向斜槽部裂隙侵蚀而成
解析:1.C 2.B 第1题,根据岩层的形态判断,甲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乙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丙处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是断层构造。第2题,丁处山岭是向斜构造,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图中向斜槽部无裂隙。
题点(二) 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
油气聚集是指油气在地层圈闭构造中积聚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下图示意某油气藏附近地质构造剖面,其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且①~⑥为生油岩(指富含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生油岩上覆砂岩和砾岩。据此完成3~4题。
3.最可能成为油气藏的地点是( )
A.Ⅰ、ⅡB.Ⅱ、Ⅲ
C.Ⅲ、ⅣD.Ⅳ、Ⅴ
4.该地( )
A.阴影部分地层相对左侧下降
B.大致为背斜地质构造
C.甲处岩体可能是花岗岩
D.辉绿岩形成早于生油岩
解析:3.D 4.A 第3题,油气在地层圈闭构造中才能积聚形成油气藏。图中Ⅰ处上覆砂砾岩层,通气透水性较强,因此油气易挥发;Ⅱ处于断层附近,油气资源易沿裂隙流失;Ⅲ处位置太深。Ⅳ和Ⅴ上覆辉绿岩,与下部岩层形成圈闭构造,有利于油气富集,D项正确。第4题,根据相同岩层的位置可知,阴影部分地层相对左侧高度降低,因此为下降岩块,A项正确。图中存在两处断层构造,辉绿岩穿过的岩层形态为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B项错误。甲处为靠近岩浆活动的位置,原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应为变质岩,C项错误。生油岩应为沉积岩层,形成较早,后期岩浆侵入结晶形成辉绿岩,D项错误。
命题视角(二) 板块运动与地貌
演绎法学习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
命题点全训
下图为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的宏观地形是( )
A.海岭B.海沟
C.地堑D.裂谷
2.下列板块边界,最符合图示的是(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解析:1.B 2.D 第1题,甲地在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交界带上,是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俯冲形成的海沟;海岭是海底火山;地堑是岩层相对两侧岩层下降形成的凹陷带;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凹陷带。故B正确。第2题,图示是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俯冲,大陆地壳被抬升形成山地。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是陆上山脉和海岭,与图示不符;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形成的是岛弧链,与图示不符;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是海岭,与图示不符;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了安第斯山脉,与图示相符。故D正确。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
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
4.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3.D 4.C 第3题,读图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可知,图示区域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阿留申群岛位于美洲板块一侧,是美洲板块抬升形成的,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一侧,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的。故选D。第4题,据上题分析可知,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形成海沟,与大洋板块相邻的大陆板块抬升,在海洋中会形成岛弧,在陆地上会形成山脉,③④正确;海岭和裂谷是板块相离运动形成的,①②错误。故选C。
我国科考队员寻找青藏高原隆起的证据,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发现了蛇绿岩,它是海洋洋底的古老岩石,是原生火成岩,可以作为洋盆、古缝合线及古俯冲带存在的直接标志。随后科考队员在几百千米的雅鲁藏布江两岸都发现了这种蛇绿岩的分布,为青藏高原的隆起找到了直接的证据。下图示意蛇绿岩对青藏高原隆起的指示作用。据此完成5~6题。
5.蛇绿岩出露地表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岩浆活动、板块的挤压、地壳的抬升
B.岩浆活动、地壳的抬升、板块的挤压
C.地壳的抬升、岩浆活动、板块的挤压
D.板块的挤压、岩浆活动、地壳的抬升
6.科考队员发现了蛇绿岩后,继续沿雅鲁藏布江两岸考察,方法和目的是( )
A.沿江考察,证明雅鲁藏布江谷地属于印度洋板块
B.沿雅鲁藏布江谷地,发现地势低洼,证明可能是张裂拉伸的结果
C.走走停停,寻找证据,恰好沿江找到这种蛇绿岩
D.分纵向和横向考察,证明蛇绿岩呈线性分布,是古俯冲带存在的表现
解析:5.A 6.D 第5题,材料信息表明,蛇绿岩是海洋洋底的原生火成岩,说明首先在海底出现岩浆活动,冷凝形成蛇绿岩,后经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导致地壳隆起抬升,蛇绿岩出露地表。材料信息表明,蛇绿岩在海底生成,不是地壳抬升和板块挤压后形成;地壳的抬升是板块挤压的结果。第6题,材料信息表明,寻找青藏高原隆起的证据,是本次考察的目的,如果在雅鲁藏布江两岸通过纵向和横向考察,证明蛇绿岩呈线性分布,则更有利于证明古缝合线及古俯冲带的存在。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甲处( )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
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
解析:1.B 2.A 第1题,化石是保存在沉积岩中的动植物遗体或遗迹。读图可知,①是沉积物;③是大理岩,属变质岩;④是花岗岩,属岩浆岩,都不可能找到化石。②是砂岩,属沉积岩,可能找到化石。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甲处岩层受挤压下凹形成向斜,A正确。甲处岩层没有发生断裂错位,B错误。甲处岩石为砾岩,是沉积岩,C、D错误。
重庆地区地下水热资源丰富,上涌的温泉热水中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及有益化学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碳酸盐岩是重庆地区主要的热储层,富含蒸发盐类、天青石矿和溶解性较强的氟、硼、溴以及可溶性硅酸盐类;碳酸盐岩出露区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沿背斜两翼深循环,获得来自深处的热流加热后上升汇集(如图),汇集处温泉钻井初期多自流热水。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温泉最可能位于( )
A.向斜槽部 B.背斜顶部
C.向斜两翼 D.背斜两翼
4.与虚线内地下水流向一致的是( )
A.岩层走向B.地表海拔
C.盛行风向D.岩浆流向
解析:3.A 4.A 第3题,根据材料中“汇集处温泉钻井初期多自流热水”及图示地下水的流向,可以判断图中温泉多位于向斜槽部(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槽部压力大,有助于自流温泉出现)。故选A。第4题,地下水的流向受地下含水层走向的影响,因此岩层走向与地下水流向一致。故选A。
某地质研究小组在一处被铲平的矿区地面进行地质调查,得到下表数据,经分析确定该地段为褶皱构造。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段中部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6.该地段的地壳曾受到( )
A.朝向西南、东北方向的水平拉伸
B.来自西南、东北方向的水平挤压
C.朝向西北、东南方向的水平拉伸
D.来自西北、东南方向的水平挤压
解析:5.B 6.D 第5题,材料信息表明,经分析确定该地段为褶皱构造,而地垒和地堑为断层构造,因此排除C、D。表中数据表明,e地段岩石年龄最年轻,向两侧逐渐变老,由此判断该地段中部的地质构造是向斜,A错误,B正确。第6题,根据表中数据信息判断,西北、东南为该地向斜的两翼,则向斜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由此判断,该地段的地壳曾受到来自西北、东南方向的水平挤压力,B错误,D正确。水平方向拉伸不会形成褶皱,排除A、C。
读世界某地区及周围海域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处海水幽深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
B.地壳下沉运动剧烈,海水深度大幅增加
C.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分离扩张,大陆板块向陆推移
D.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向下俯冲
8.图示岛屿多山地、丘陵,其推断依据是( )
A.地处板块交界处,褶皱构造发育
B.地壳沉降,层理构造显著
C.降水丰富,河流下切作用强烈
D.地壳活跃,多地震、火山
解析:7.D 8.A 第7题,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甲处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大陆、大洋板块相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幽深的海沟。第8题,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图示岛屿位于东南亚地区,因地处板块交界处,褶皱构造发育,所以多山地、丘陵。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侵蚀地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河流三段河谷AA′、BB′、CC′的位置与三幅剖面图,它们的对应关系分别是AA′对应Ⅰ,BB′对应Ⅱ,CC′对应Ⅲ。
2.河流在不同发育阶段的侵蚀类型、地貌特点。
(1)初期:以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岸壁较陡,横剖面呈“V”形。
(2)中期:下切侵蚀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道更为弯曲,河谷逐渐开阔。
(3)后期:以侧蚀作用为主(沉积作用显著),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形。
二、河流堆积地貌
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北半球,(平直的)河流右岸易发生侵蚀,左岸易发生堆积;南半球相反。
2.连线。
3.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4.图2中在A岸适宜建港口;在B岸适宜挖沙。(填字母)
命题视角(一)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演绎法学习
一、河流侵蚀地貌及形成
1.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流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图:
2.河谷的发育过程
二、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
三、地貌成因类题目思考方向和答题术语
[典例] (2017·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
[解题指导]
[答案] (1)C (2)B (3)B
命题点全训
题点(一) “蛇曲”的形成分析
“蛇曲”地貌是被河流冲刷所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貌,主要分布在开阔平坦且基底松软的河段,但黄河中游河段却在高山陡崖之间斗折蛇行,回环往复,发育出了密集的“蛇曲”地貌。下图示意山西省永和县黄河“蛇曲”群的位置与景观。该区域内有多条东西向裂隙,两岸高出河面数十米的崖壁上,有明显的流水水平侵蚀痕迹。读图完成1~2 题。
1.与开阔平坦之地的“蛇曲”相比,此处形成“蛇曲”河道的关键是( )
A.黄河中游的岩层松软
B.中游水量丰沛,冲刷能力强
C.多条东西向裂隙发育
D.继承了古河道的原始形态
2.黄河中游永和县“蛇曲”群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①地壳运动抬升 ②流水沿裂隙流动侵蚀 ③地壳运动岩层多处断裂 ④河水侵蚀下切
A.①③④②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解析:1.C 2.C 第1题,蛇曲主要分布在开阔平坦且基底松软的河段,此处形成“蛇曲”河道与开阔平坦之地的“蛇曲”不同,排除A;黄河中游水量并不丰沛,排除B;黄河中游河段在高山陡崖之间斗折蛇行,回环往复,应是多条东西向裂隙发育,利于侵蚀,C正确;古河道的原始形态不是原因,排除D。第2题,黄河中游永和县蛇曲群由多条东西向裂隙发育形成,故首先应是地壳运动岩层多处断裂,然后流水沿裂隙流动侵蚀,使河道加宽,随后地壳运动抬升,水流速度加快,河水侵蚀下切形成;故形成过程依次为③②①④。
题点(二)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与特征分析
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前缘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
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 ②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 ③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4.图中河流( )
①分汊多 ②易改道 ③流量不稳定 ④多为地下暗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图中扇三角洲( )
A.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
B.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
C.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
D.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小变大
解析:3.D 4.A 5.C 第3题,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早期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后期自下而上由大到小,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后退缩,说明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D对。第4题,由于沉积严重,现有河汊易淤浅,流量减少,直至淤塞改道,所以流量不稳定,易改道。第5题,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A错;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B错;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C对;流水沉积作用,先沉积大的再沉积小的,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D错。
命题视角(二) 河流阶地
演绎法学习
一、概念与结构
因河谷底部的河流下切而被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貌,称为河流阶地。其结构组成如下图所示:
二、成因分析
1.内力作用
地壳抬升使得该地区河流海拔突然升高,在侵蚀基准面没变的情况下,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就会剧增,导致阶地面露出、阶地坡形成。之后地壳间歇性地抬升,河流继续侵蚀、堆积过程,就出现多级阶地。(多级阶地以最新露出水面,即洪水位上第一级阶地为一级阶地,从下往上递增。一般来说,最上一级的阶地年代最老)
2.外力作用
水流的侧蚀加宽了河道,使得流速变慢,河流挟带的沉积物就在河床发生沉积,在水底堆积满一层沉积物。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地壳抬升或者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剧增,这层堆积物被水流切开,形成阶地坡。水流继续往下侵蚀,两侧的堆积物就完全露出水面,高过洪水位,形成阶地面。然后河流继续重复侧蚀、堆积、下切侵蚀等过程,形成下一个阶地。(侵蚀基准面是河流下切侵蚀到最低点的水平面,一般以海平面为准,局部地区以湖泊、河流汇水口、堤坝等基面为准)
三、研究意义
阶地是聚落选址的理想场所;有利于寻找矿产与合理布局建筑;河流阶地的特征可以反映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形成。
[典例] (2022·广东高考)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1)~(2)题。
(1)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
(2)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
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
C.侵蚀—淤积平衡D.持续不断侵蚀
[解题指导] 第(1)题,该河段的地质构造情况应该相差不大,A错误;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加深河床,但不会使河床抬升,B错误;由图可知,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为平滑的斜坡,地形差异不大,C错误;由材料可知,该河段近几十年来,有湖泊发育,推断应当为滑坡、泥石流搬运的物质堵塞河道导致不同河段河床泥沙淤积变多,河床抬升,形成阶梯状的形态,D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河床的海拔不断升高,河床不断变浅,说明从2007年开始,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导致河床堆积物变多,河床变浅,A正确;侵蚀大于淤积,会导致河床加深,B错误;侵蚀—淤积平衡,河床的深度应该维持不变,C错误;持续不断侵蚀会导致河床加深,D错误。
[答案] (1)D (2)A
命题点全训
(2024·浙江1月选考)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据此完成1~2题。
1.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 )
A.T1抬升速率最大 B.T2抬升幅度最大
C.T3下沉速率最小 D.T4下沉幅度最小
2.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 )
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
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
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
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
解析:1.A 2.D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1阶地1.1万年抬升了30 m,T2阶地2.4万年抬升了35 m,T3阶地5.5万年抬升了50 m,T4阶地40万年抬升了50 m,T1抬升速率最大,A正确;T3、T4阶地抬升幅度最大,B、C、D错误。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2阶地没有沉积物,可能是其形成之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沉积物被侵蚀冲走,D正确;曲流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应形成沉积物,A错误;阶地形成时以河流下蚀作用为主,B错误;风力侵蚀搬运能力较弱,不会向上搬运砂砾,C错误。
(2023·辽宁高考)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运动抬升时,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似于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阶地按从下到上(由新到老)依次命名为T1、T2……青衣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流入四川盆地。下图为青衣江沿线各阶地不同时期的河流下切速率(单位:毫米/年)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毛家坝T5、T4、T3阶地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速率的变化是( )
A.不断加快 B.不断减慢
C.先变慢,后变快 D.先变快,后变慢
4.影响栗子坪和阳坪现有阶地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
A.河谷陡缓 B.海拔高低
C.流量大小 D.基岩软硬
5.各时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所在地随时间( )
A.往四川盆地方向变化
B.往青藏高原方向变化
C.由东西往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变化
D.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往东西变化
解析:3.D 4.D 5.A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T1到T7阶地依次变老,T6~T5时期为T5阶地形成过程,此时河流下切速率较慢;T5~T4时期为T4阶地形成过程,此时河流下切速率较快;T4~T3时期为T3阶地形成过程,此时河流下切速率较慢,所以河流下切速率的变化是先变快,后变慢。第4题,栗子坪阶地数量较少,阳坪阶地数量较多,说明两地河流下切程度不同,主要原因是基岩软硬程度不同,栗子坪基岩较硬,河流下切作用较弱,阳坪基岩较软,河流下切作用较强,D正确;河流侵蚀作用受河谷陡缓影响较小,A错误;由上游至下游,海拔由高到低,流量随河段的收支变化而呈一定的稳定状况,而图示大岗顶、雅安、阳坪三地形成的阶地数量没有统一的变化趋势,说明海拔和流量并不是区域之间现有阶地数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B、C错误。第5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T1到T7阶地依次变老。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各时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所在地随时间向下游方向推移,青衣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流入四川盆地,所以各时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所在地随时间往四川盆地方向变化,A正确,B、C、D错误。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拦门沙是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河口区( )
A.径流量大,来沙量多 B.河流的堆积作用强
C.海水侵蚀作用强 D.盐度低,水位高
2.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
A.外坡受侵蚀 B.高度降低
C.向外海推移 D.体积增大
3.对河口拦门沙进行整治,产生的影响有( )
A.利于海水自净 B.增强航行安全
C.阻碍鱼类洄游 D.不利泄沙排洪
解析:1.C 2.A 3.B 第1题,甲时期的沙坎位置更偏向外海,说明河流径流作用更强,内侧粗泥沙为陆地径流流水侵蚀形成,外侧细泥沙为沉积形成,故沙坎向外海移动,而乙时期,沙坎离海岸近,且外侧为细泥沙,表明径流作用小于海流作用,证明河流流量减少,因此河流的堆积作用弱,带来泥沙减少,A、B错误;海流增强,海水的侵蚀作用较强,C正确;河口受海水影响更明显,盐度上升,D错误。第2题,从图中可读出,由甲到乙时期,拦门沙向内陆推移,高度升高,外坡由细泥沙变为粗泥沙,说明海水作用强,外坡受侵蚀,体积减小,A正确。第3题,整治拦门沙能够增强航行安全。
读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米等深线变化图,完成4~5题。
4.2004—2007年等深线位置不断变化,原因最可能是( )
A.上游过度砍伐植被 B.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
C.中游围湖造田 D.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
5.2014年2月,长江口遭受较长时间的咸潮影响。下列应对咸潮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B.申请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流量
C.在入海口修建拦海大坝
D.投放化学药剂降低海水盐度
解析:4.B 5.B 第4题,影响河底深度的因素是泥沙的淤积程度,泥沙淤积越少,等深线数值越大。看图可知,5米等深线越来越靠近陆地(沙洲)部分,说明泥沙淤积越来越少,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可拦蓄泥沙,使下游泥沙淤积减少,故选B。第5题,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水量可以减轻咸潮影响。其他三项措施均不合理。
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在洪水期才被河水淹没的河流滩地。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的河漫滩河床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
A.山区河流落差较大的河段
B.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
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段
D.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
7.图中所示河段的流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8.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图中流水沉积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6.D 7.B 8.C 第6题,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地势平坦的河段流水沉积作用强烈,河流滩地枯水期出露,洪水期被淹没,D正确。第7题,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北岸受到泥沙淤积,南岸受到流水侵蚀,读材料可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故选B。第8题,若图中河床各处的岩性相同,根据河床形态,河道中水深的一侧,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河道中水浅的一侧水流速度缓慢,侵蚀作用弱,以堆积作用为主,由图可知,水流沉积作用最明显的位置为丙,故选C。
金沙江金江街段位于金沙江中游。下图为金沙江该河段河流阶地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示河段的河流流向最可能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北向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南向西北
10.图示河流阶地形成之前,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内力作用是( )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地震 D.岩浆活动
解析:9.A 10.D 第9题,图中箭头与河道垂直,指向东北方向,说明河道呈西北—东南方向。读图可知,该河段河流西南岸的堆积地貌较对岸少,且河岸较陡,说明河流侧蚀作用显著,据此可判断,河流流向最可能为自西北流向东南。第10题,读图可知,金沙江该河段的基岩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河流阶地形成之前,最可能发生过岩浆活动。
二、非选择题
11.(2023·广东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风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区。巴音河在宗务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积的冲洪积扇。2015年12月,当地对该区域巴音河出山口长约4千米的河道进行了硬化。图1示意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图2示意图1中P1、P2两点之间的水文地质剖面。
(1)分析图1中布赫特山西南麓山前区域发育较大面积沙丘的主要成因。
(2)如图2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且在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请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3)指出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对其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沙丘发育原因类问题需要从沙丘的沙源、动力因素、阻挡因素三方面考虑。结合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可以看出,布赫特山以西地区冲积平原广布,细粒碎屑物质丰富,可为沙丘提供沙源;该地处于盛行西风带,细粒碎屑物质受盛行西风搬运,形成风沙流;受西北—东南走向的布赫特山脉阻挡,风力挟带的沉积物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减速并堆积在山前。第(2)题,结合材料要求,从地质构造角度进行分析。含水层较厚的原因与该位置的向斜地质构造相关,向下凹陷的向斜利于冲洪积物堆积;加上周围的断层加剧凹陷,进一步增加冲洪积物堆积厚度,地下水淤积导致含水层明显增厚。地下水在河道以南溢出的原因与该位置的背斜地质构造相关,德南隆起是背斜构造,向上凸起的背斜可以阻挡地下水水平运动,抬升地下水位,当地下水运动至河道南侧断层处时,可通过断层形成的通道溢出地表。第(3)题,河道硬化对其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主要从下渗作用的变化角度分析。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使得该段河流下渗量减少,加大了向下游的径流量;下游河流水量增大,下游河段下渗量增大,导致地下水位抬升。
答案:(1)布赫特山以西地区细粒碎屑物质丰富;细粒碎屑物质受盛行西风搬运,形成风沙流;受西北—东南走向的布赫特山脉阻挡,细粒碎屑物质堆积在山前,并逐渐发育为沙丘。
(2)含水层较厚的原因:此区域为向斜构造,利于冲洪积物堆积;断层加剧凹陷,进一步增加冲洪积物堆积厚度,导致含水层明显增厚。
地下水在河道以南溢出的原因:德南隆起是背斜构造,阻挡地下水水平运动,抬升地下水位;地下水通过河道南侧断层处形成的通道,溢出地表。
(3)影响:造成地下水水位抬升。理由:该段硬化河道减少了出山口区河水下渗,加大了向下游的径流量,导致下游河段下渗量增大。
12.(2022·湖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
(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
(2)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
(3)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金沙江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金沙江干热河谷段晴天多,降水少,山谷与山坡温差较大,山谷风显著;冬春季节,金沙江干热河谷山坡地表干燥、植被稀疏,升温更快;植被稀疏,摩擦力小,谷风势力较强。第(2)题,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判断依据,可从风力搬运作用和风力沉积作用的一般规律、沉积物的相对位置以及元素或矿物组成等方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古堰塞湖沉积物和黄土状物质相邻分布;由材料“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可知,谷风从谷底吹向山坡,风力搬运方向符合从古堰塞湖到坡地,黄土状物质平均粒径较小,符合风力沉积特征;另外,黄土状物质的组成元素和矿物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似,则是这一结论的又一重要依据。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若回答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减小,可从沉积物来源减少、动力条件(谷风)减弱等方面分析;若回答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增大,可从沉积物质增多、谷风势力增强等角度分析。
答案:(1)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节晴天多,山谷和山坡的气温差异显著,山谷风环流势力强;山坡地表干燥,植被稀疏,升温更快;山坡植被稀疏,摩擦力小,谷风势力强。
(2)谷风从谷底吹向山坡,风力搬运方向符合从古堰塞湖到坡地;黄土状物质平均粒径较小,符合风力沉积的特征;黄土状物质的组成元素和矿物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似;古堰塞湖沉积物和黄土状物质相邻分布。
(3)可能减小:水电站蓄水后,淹没区域增加,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减少;大气湿度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抑制起沙。或可能增大:水电站蓄水后,谷风势力增强;水位抬升,流速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加强。
第四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一、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判断正误)
(1)在山区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铁路运输量大,运行平稳。(×)
(2)山区交通线要避开河谷地带,避免洪水和泥石流对交通线路的威胁。(×)
(3)在山区交通线往往呈现迂回前进,或呈“之”字形。(√)
(4)平原地区的交通线一般呈网状分布。(√)
(5)湖北省兴山县古(夫)昭(君桥) 高速公路有4千米建在了峡谷溪流中,目的是保护山体生态环境。(√)
二、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图1为我国大城市分布图。图2中A、B两聚落分别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大尺度看,我国大城市主要位于哪一级阶梯上?主要位于什么地形?
提示:我国大城市主要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主要位于平原地区。
(2)A聚落位于华北平原,聚落呈eq \a\vs4\al(团)状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该地位于河流较eq \a\vs4\al(少)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
(3)B聚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聚落呈eq \a\vs4\al(带)状。该地位于河网密度较eq \a\vs4\al(大)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伸展。
(4)由图可知,地表形态主要影响聚落的分布、形态等。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简述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生活、供水、航运)。
提示: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的分布产生怎样的影响?
提示:平原地区:聚落一般沿河呈线状分布。山区及河谷区: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三、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命题视角(一)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演绎法学习
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时,可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
(1)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等。
(2)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居民点、运营效率、少占耕地等。具体如下图所示:
命题点全训
题点(一) 地形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2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解析:1.B 2.A 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早期铁路明显沿河谷地区分布,主要是由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铁路修建及运营,B对。第2题,该区域铁路建设的目的主要是运输原木,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林木资源丰富,人口较少,本地需求量小,主要向外运输,A正确。
题点(二) 探寻山区交通线建设的转变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如图),尽量取最短距离。据此完成3~4题。
3.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
A.气候因素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D.工业分布
4.现在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3.C 4.A 第3题,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是因为山区坡陡,公路要沿着等高线延伸方向修建,这样可使线路坡度较缓,安全性较高。第4题,高速公路突出高速,要尽量走直线。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可遇山挖隧道、遇沟建桥,使道路尽量沿直线延伸;汽车性能的改善与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关系不大;逢山开道、遇沟建桥成本更高,投资更多。
命题视角(二)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演绎法学习
1.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间接影响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地表形态发育的条件,间接加速或延缓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
命题点全训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有人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变外环式梯田为内环式梯田。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一个个凹地,降雨时雨水汇集到梯田底部,形成一个个微型湖泊,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于梯田底部,从而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久而久之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下图示意外环式梯田和内环式梯田景观。读图,完成1~2题。
1.与外环式梯田相比,内环式梯田的好处是( )
A.修建梯田的工程量较小
B.可改变当地的气候,增加水资源量
C.可使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的肥力提高
D.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
2.为了缓解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状况,从2002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都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有效地控制了黄河下游河床增高的趋势。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示意调水调沙前(实线)后(虚线)黄河下游河床变化的是( )
解析:1.D 2.B 第1题,内环式梯田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从而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故D项正确。第2题,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进行调水调沙,可以增加黄河下游的水量,加快河水的流速,从而使河水的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因此,黄河的河床会逐渐下降;且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黄河南岸侵蚀作用强于北岸,南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坡度较陡,北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坡度较缓。结合图示可知,B项正确。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据此完成3~4题。
3.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
4.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
解析:3.C 4.B 山区坡度大,肥料易随水流走。水平梯田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还可以增加耕地面积。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高原(石灰岩广布)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了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计划修建一条由周边地区通往P地的公路。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貌类型为( )
A.冲积扇 B.三角洲
C.黄土地貌 D.天坑
2.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发育有瀑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图中该条由周围地区通往P地的公路,最合理的线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D 2.A 3.B 第1题,由等高线内低外高可知,其地形大致呈盆状,同时此地是位于我国石灰岩广布的某高原,故最有可能是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在喀斯特地貌中,这种地形叫做天坑,D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四地都位于陡崖附近,但是只有甲地的等高线向高处凸,说明甲地位于山谷中,可能有河流发育,容易形成瀑布,故选A。第3题,在山地修公路应当优先考虑鞍部,其次考虑修在山脊沿线,而山谷不适合修建公路。线路③④均在山谷沿线,容易受到河流影响,不适宜修公路,故C、D错误;线路①所经过的地区部分为山谷,另外一部分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也不适合修建公路,故A错误;线路②位于山脊沿线,山脊沿线适宜修建公路,故选B。
京昆高速雅安—西昌段,由四川盆地向横断山区攀升,设计速度80千米/时,被称作“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公路沿途设有多个避险车道。图a为雅西高速某路段示意图,图b为雅西高速某路段车道图片。据此完成4~6题。
4.雅西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时,主要是因为沿线( )
A.城镇密、行人多 B.气候干、风沙多
C.地势险、雨雾多 D.旅游景点多
5.在某一路段设置避险车道,主要是因为该路段( )
A.桥隧相连 B.道路弯又窄
C.路面凹凸不平 D.坡道长又陡
6.图中甘海子隧道呈螺旋状攀升是为了( )
A.以长度换取高度 B.供野生动物自由穿行
C.避开自然断裂带 D.沿途居民出行方便
解析:4.C 5.D 6.A 第4题,雅西高速公路位于四川盆地向横断山区攀升地带,该路段所处地区地势起伏大,地势险峻,同时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雨雾多,C正确。第5题,由景观图可知,避险车道是在公路有坡度的地方增设的车道,避险车道坡度很大,可使刹车失灵的车被迫减速停止前行。设置避险车道说明该路段坡道陡而长,易出现刹车失灵失控的情况,D正确。第6题,可结合盘山公路的设计原理解答本题。该段公路所在地区地势起伏大,陡坡处可修建螺旋攀升道路以降低坡度,即通过增加长度来降低坡度,A正确。
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宁县境内的野王村行政村,蒲河经五道弯曲贯穿全村而过,村中整体地貌呈“S”形分布,各自然村星罗棋布,被蒲河分割包围自成一体。野王村整体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傍山依水,水依山而娇美,山傍水而奇险。如图为野王村“S”形地貌局部图。据此完成7~9题。
7.穿越野王村而过的蒲河蜿蜒曲折,其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侧蚀作用 B.流水下切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
8.河流对自然村落形成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
①深厚肥沃的土壤 ②便利发达的航运 ③较高的平坦地形 ④充足的水源供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野王村的各自然村落一般坐落在( )
A.河流凸岸 B.河流凹岸
C.河流阶地 D.河流两岸
解析:7.A 8.B 9.A 第7题,穿越野王村的蒲河蜿蜒曲折,其主要原因是流水对河床的侧蚀作用,A正确。第8题,河流的侵蚀与沉积为自然村落的建设提供了平坦的地形,并为村落的生存提供了水源。B正确。第9题,河流凸岸即沉积岸,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肥沃,便于农耕,节省建筑投资。A正确。
第五节 用动态演变的视角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综合思维)
命题视角(一)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典题感悟] (2021·天津等级考)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D.①④③②
(2)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 )
A.水热条件较差B.岩石的可溶性低
C.地表植被茂密D.地质构造较复杂
[解析] 第(1)题,砂岩、页岩、石灰岩均为沉积岩,一般而言,越向下,沉积岩形成的时间越早。由图中信息可知,①处发生断层且该处地层最上层为石灰岩,其他几处中石灰岩均位于最下层,因此该处应该是最老的岩层;④处地层最上层为页岩,位于石灰岩岩层之上,③处位于砂岩岩层之下,所以④处较①处岩层新、较③处岩层老;②处黄土地层位于最上层,形成时间最晚。故A、B、C错误,D正确。第(2)题,岩溶地貌主要是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华北某地,因此与西南地区相比,该地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地水热条件较差,不利于岩溶地貌的形成,A正确;由于两地是同类岩层,因此岩石的可溶性无差异,B错误;地表植被茂密与否对岩溶地貌形成的影响较小,C错误;岩溶地貌的发育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关系较小,D错误。
[答案] (1)D (2)A
[技法指导]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
一般沉积岩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
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
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变质岩的形成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
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2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
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即看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Ⅰ的存在以及图2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针对训练]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A.①B.②
C.③D.④
2.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解析: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①河谷下半部有石灰岩分布,溶蚀作用下易形成溶洞等喀斯特地貌,A对。第2题,图示甲处断层被花岗岩切断,说明断层在花岗岩之前形成,而且花岗岩连续完整,没有出现断裂,说明花岗岩形成后断层没有活动,A、B错;断层上面还覆盖有砂砾岩和砂岩,且断层带上没有发育成明显的河谷,说明断层对现代河谷下切影响较小,C错;砂砾岩、砂岩和断层之间发育了侵蚀面,说明断层形成时间比侵蚀面早,D对。
下图为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断层①②与岩层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③②④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
4.图中( )
A.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B.乙处物质直接来源于地表
C.丙处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D.丁处岩石由岩浆冷却形成
解析:3.A 4.B 第3题,断层①左侧只有花岗岩,而右侧花岗岩形成时间早于各沉积岩层,说明断层①出现早。③岩层处发生明显位移,说明岩层③形成后被断层②切断,再有上方岩层④沉积。第4题,图示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乙处物质直接来源于地表,丙处位于向斜构造的顶部,丁处岩石先由外力沉积后因变质作用形成。
命题视角(二) 冲淤平衡原理的应用
[典题感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2)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解析] 第(1)题,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含沙量低→主要发生在春季→4—6月份水位上升、河床加深→侵蚀为主。第(2)题,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集中→河流含沙量高→8月水位下降、河床变浅→淤积为主。
[答案] (1)特征:深度增加。原因: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2)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思维建模]
1.冲淤平衡:冲淤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河段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挟沙力,下泄的沙量与进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现象。河床的冲淤是由于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力不平衡而引起的。来沙量大于水流挟沙力,河床淤积;反之冲刷。由于流域来水来沙条件经常变化,河床处于不断冲淤的过程之中,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
2.冲淤平衡关系
3.冲淤原理的应用
(1)应用:冲淤平衡原理可用于分析河床、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形态的变化,河道的演变,海岸线的变化等。
(2)河流不同部位的冲淤表现
[针对训练]
深泓点是指河流断面的最深处,其海拔变化能反映河床的冲淤情况。黄河某河段几乎无支流汇入,河道宽浅。初春时上游来水受冰坝阻挡,导致该河段水位上涨,形成凌汛。下图示意某年3月17日至30日该河段S处在凌汛洪峰前后流量与深泓点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2.该时段,S处河床在流量下降过程中( )
A.持续发生淤积B.先冲刷后淤积
C.先淤积后冲刷D.持续发生冲刷
解析:1.B 2.C 第1题,黄河凌汛发生的时间为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河段为兰州以下至内蒙古河口和下游旧孟津以下河段,是河流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故本题选B。第2题,读图,当流量下降时,深泓点海拔先升高后降低,深泓点海拔升高,以沉积作用为主,深泓点海拔降低,以侵蚀作用为主,S处河床在流量下降过程中先淤积后冲刷,故该题选C。
河段的冲淤量是输入沙量和输出沙量的差值。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按水文站可划分为三段:石—巴河段、巴—三河段、三—头河段。这些河段冲刷的临界水沙条件大致为洪水期平均流量>2 000米3/秒,含沙量<10千克/米3。河道的冲淤调整主要发生在汛期,1987年以来,上述河段汛期水沙量占全年比例均大幅减小。图甲为黄河干流内蒙古段示意图,图乙为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多年平均冲淤量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3~5题。
3.推断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冲淤量达到最大的年份大致是( )
A.1979年B.1989年
C.1999年D.2009年
4.1973—2017年黄河干流内蒙古段( )
A.石—巴河段冲淤状况与水沙量关联明显
B.巴—三河段先淤积后冲刷
C.三—头河段冲淤变化与汛期流量呈正相关
D.全河段先冲后淤最后平衡
5.影响石—巴河段冲淤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河道采沙增加B.河段落差较大
C.水利枢纽建设D.河流补给减少
解析:3.D 4.D 5.C 第3题,河段的冲淤量是输入沙量和输出沙量的差值。通过计算可知,2010—2017年大致为0,说明冲淤达到平衡,故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冲淤量达到最大的年份大致是2009年。故选D。第4题,这些河段冲刷的临界水沙条件大致为洪水期平均流量>2 000米3/秒,含沙量<10千克/米3,从图中可以看出,1973—2017年黄河干流内蒙古段石—巴河段冲淤明显,说明其与水沙量关联小,A错误;巴—三河段先冲刷后淤积再冲刷,B错误;三—头河段冲淤明显小于全河段冲淤量,说明与汛期流量不呈正相关,C错误;全河段先冲后淤最后平衡,D正确。第5题,石—巴河段冲淤量为正值,说明淤积严重。河道采沙增加、河段落差较大、河流补给减少都会使淤积量减少,A、B、D错误;水利枢纽建设使水流速度减慢,淤积量增加,C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3.第一次褶皱形成于( )
A.断层乙形成之前 B.岩层甲形成之后
C.断层乙形成之后 D.岩层丙形成之后
解析:1.B 2.B 3.A 第1题,沉积岩位置越往下形成时间越早。乙处岩层有明显位移,图示地质构造中,乙断层形成最早。断层形成后,受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再有沉积层形成,然后岩浆侵入,形成丙岩层。此后又受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再有新的沉积层甲形成,B正确。第2题,沉积岩层在形成时是水平岩层,图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乙断层形成前,岩层倾斜,说明有褶皱形成。甲岩层附近岩层也是倾斜的,说明上覆沉积岩层形成后,又受挤压,形成褶皱。图示形成褶皱次数是2次,B正确。第3题,据上题分析可知,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乙—丙—甲,乙断层形成前,岩层倾斜,说明乙断层破坏了已经发生褶皱的、倾斜的岩层,因此第一次褶皱形成于断层乙形成之前,A正确。
新龙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西部雅砻江河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该地貌经长期内外力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化而形成(下图为其形成过程图),是高原藏区独有的高寒丹霞地貌地质遗迹,远远望去,雄伟壮观。据此完成4~6题。
4.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该处地壳运动的整体方向为( )
A.先上升再下降 B.先下降再上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
5.成景阶段峡谷和方山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岩层厚度差异 B.沉积物质差异
C.地壳运动差异 D.外力侵蚀差异
6.该处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外力作用有( )
①流水侵蚀 ②冻蚀作用 ③雨水淋溶 ④冰川堆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4.B 5.D 6.A 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丹霞地貌的形成分为成岩、造山、成景三个阶段。成岩阶段红色碎屑堆积,堆积发生在低地,该时期(或之前)地壳下降;造山阶段地壳上升形成山地(高地);成景阶段主要为外力作用阶段。故选B。第5题,对比造山和成景阶段的图示可知,成景峡谷处发生断层,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方山处岩层虽有断裂但基本完整,相比较不易被侵蚀。地表形态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但是该题设问针对成景阶段,主要为外力侵蚀的差异。D正确。第6题,结合信息“新龙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西部雅砻江河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可知,该处受到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冻蚀作用。雨水淋溶是将表层土壤中盐分物质淋溶至下层;此处地貌以侵蚀为主,没有堆积作用。A正确。
辽河三角洲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泥沙沉积而成。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辽河三角洲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河口湾)—浅海—三角洲的沉积演化过程。读辽河三角洲区域图,完成7~8题。
7.在河道(湖沼)至浅海沉积演变阶段,该区域海岸线的整体变化过程是( )
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C.向北移
D.向南移
8.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导致海退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平面上升 ②泥沙沉积速度加快 ③海平面下降 ④地壳变动频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7.C 8.B 第7题,河道(湖沼)至浅海沉积演变阶段,该区域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河口湾)—浅海的过程,说明海岸线不断后退,结合图中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最大海侵范围可以看出,海岸线整体向北移,故选C。第8题,泥沙沉积速度加快,海平面下降,均可能出现海退,②③正确,故选B。地貌类型
成因
主要分布区
喀斯特
地貌
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溶蚀作用
有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的湿润地区
石钟乳、石幔、石帘、石笋、石柱
淀积作用
河流
地貌
“V”形河谷
流水侵蚀
河流上游
冲积扇、三角洲
流水堆积
河流中下游
风沙
地貌
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雅丹地貌
风力侵蚀
干旱、半干旱地区
沙丘、黄土堆积
风力堆积
海岸
地貌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
海蚀拱桥、海蚀柱
海浪侵蚀
沿海地区
海滩、沙坝
海浪堆积
内容
应用
高度
绝对高度
划分地貌的主要依据
相对高度
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坡
坡度
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影响生产和生活
坡向
阴坡和阳坡
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差异大,影响植物的生长
迎风坡和背风坡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
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结果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系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项目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
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貌
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脉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塑造地表形态
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举例
岩浆运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
区域
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
干旱、半干旱地区
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高山地区
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区
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地貌形态
外力作用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
风化作用
山谷中的碎石
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
坡面的沟壑纵横
流水的侵蚀作用
峰林和溶洞
流水的溶蚀作用
沙丘
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
海边的嶙峋沿岸
主要为海浪的侵蚀作用
冰川朝向
2006年
2015年
数量/条
面积/km2
数量/条
面积/km2
西北
18
22.3
19
21.9
北
12
13.4
12
12.9
东北
13
89.6
13
87.9
东
12
64.5
13
63.6
东南
5
9.4
5
9.1
南
5
72.9
5
72.2
西南
6
8.0
6
8.2
西
11
22.0
11
21.8
名称
判断理由
A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eq \a\vs4\al(老),两翼岩层新
B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eq \a\vs4\al(老)
C断层
岩层不连续并有明显位移
地质构造
岩层运动
方向示意
地表形态
实例
地垒
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华山、庐山、泰山
地堑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
项目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
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判断
方法
从岩层形态上判断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判断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构
造
地
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
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向斜
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
地下水出露成泉
煤矿
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
油、气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避开断层
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
隧道避开向斜
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
隧道选在背斜
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
项目
张裂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对地貌的
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图示
地点
a
b
c
d
e
f
g
h
y
检测方向
西北―→东南
岩石年龄/百万年
680
760
520
450
290
300
490
570
670
项目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分布
山前
河流中下游
河口地区
形成
机制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搬运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相连形成三角洲平原
地貌
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地势平坦、宽广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图示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侵
蚀
地
貌
河谷、沟谷、峡谷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形成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石灰岩在含有CO2的流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蚀而形成的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
风挟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
堆
积
地
貌
河流冲积扇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挟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河口三角洲
河流挟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风力堆积地貌
风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堆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
冰川堆积地貌
冰川挟带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
地形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
平原
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较小
水源充足的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
山地
地面坡度大,不适合大面积耕作
①海拔低、水热条件好的地方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②海拔高、水热条件不足的高原地区发展高寒农牧业
项目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原因
运输
方式
首先是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①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线
路
走向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在山地地区交通运输建设选线一般应按地形大势来确定路线走向的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③保证工程施工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
线
网
密
度
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山地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运营量,增加经济效益
人类活动
产生影响
丘陵地区修建梯田
减缓流水的侵蚀作用
修筑堤坝
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从而改变下游河道的侵蚀、堆积过程及其形态,并改变和影响冲积平原的发展方向
填海造陆、建设人工岛、修筑海堤
改变了海岸线的形态,形成了新的人工地貌
工程建设中挖方或填方
会人为造成陡坡或洼地
采石、采矿
会改变地表形态
堆放矸石、废矿石
会形成人造高地等
人类活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破坏植被
会加速地表侵蚀
植树种草
能降低地表侵蚀的速度
大量引用河水
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使河流侵蚀、沉积状况发生改变
营造防护林
会抑制风沙的侵蚀与沉积,减缓甚至终止风沙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河床演变
河道输沙不平衡是河床演变的根本原因。冲淤作用导致流程方向上河床高程的变化称纵向变形,其影响河床的深浅;与水流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变形,则称横向变形,其影响河床的宽度变化及河流在平面上的摆动。溯源侵蚀使河床变长,下蚀使河床变深,侧蚀使河床变宽,堆积使河床变浅、变窄
河口河床
受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响,两者的强弱此消彼长。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枯水期,以潮流、海浪(顶托)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同时也引起了海岸线进退变化
河口海底
丰水期,流水作用强,注入海底泥沙多,海底以堆积为主;枯水期,流水作用弱,注入海底泥沙少,海底以侵蚀为主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4讲课时34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4讲课时34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共1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地貌演变: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地貌演变,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试题,试题分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地貌的观察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地貌的观察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常见地貌类型,地貌的观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