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伯乐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2019年9月17—18日西藏林芝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雨。研究表明,深入谷地的季风为该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山谷风影响了降雨的时空变化,使降雨呈现明显的时段特征。如图示意两次强降雨时距地面10米处的风向与风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第一次和第二次强降雨可能出现的时段分别为( )
A. 17日00:00—01:00 18日12:00—13:00B. 17日07:00—08:00 18日12:00—13:00
C. 17日22:00—23:00 18日01:00—02:00D. 17日13:00—14:00 18日00:00—01:00
2. 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阻挡B. 东南风影响C. 气温变化D. 摩擦力作用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西藏林芝发生第一次强降雨时段,该区域主要是季风的影响,距地面十米处的近地面风向由山谷吹向山顶,属于谷风,根据热力循环的原理,应该属于白天时间,故AC错误;右图中显示第二天强降雨,近地面风向发生了变化,风向主要由山峰吹向山谷,根据热力环流属于山风,应发生在晚上,故B错误,D正确。答案选择D。
【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显示该区域谷地主要受季风影响,且左图中显示受东南风影响导致风速较快,右图中显示第二天风速减弱,没有受到东南风的影响,因此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主要是受东南风的影响,故B正确;左图和右图中显示的同一区域,风速在河谷区域有较大差异,因此主要不是受地形阻挡和摩擦力作用,故AD错误;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较低,位于河谷地区温差更小,因此主要不是受到气温变化影响,故C 错误。答案选择B。
【点睛】热力环流--山谷风:1.白天的谷风:白天山坡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升温快,气流沿山坡爬升形成谷风。(垂直方向)白天,相对同海拔的坡面,山谷气温低,气流下沉,补偿谷底沿坡面上升的气流。2.夜晚的山风:夜晚山坡散热快,气温低,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垂直方向)夜晚,相对同海拔的坡面。山谷散热慢,气温高,气流上升,补偿坡面下沉空气。
泥火山,是指泥浆(主要由黏土、岩屑、盐粉等泥土构成)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后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我国大深度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采用声纳探测,在水深5448米至6668米区域发现了多处泥火山,这是首次在俯冲板块交界处发现来自洋壳表层被侵蚀的泥质物质(或泥浆)喷发释放现象。图为马里亚纳海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蛟龙”号下潜过程中可能遭遇“海中断崖”,下列导致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B. 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升高
C. 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D. 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
4. 马里亚纳海沟泥火山的形成过程是( )
①泥质物质沿板块交界处喷出②大量碎屑物质形成③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挤压④洋壳上部岩石被外力侵蚀
A ①②③④B. ③①④②C. ④②③①D. ②③①④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海中断崖”是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浮力忽然变小,急速下沉失速的事故,根据浮力公式F=ρ液gV排可知,浮力大小与海水密度有关,与海水的盐度、温度无关,是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导致的,ABC错,D对。故选D。
【4题详解】
马里亚纳海沟处的泥火山的形成过程主要从外力侵蚀形成黏土、岩屑、盐粉等碎屑物质和板块俯冲导致流体喷出两个过程进行分析。太平洋板块上部岩石长时间被外力侵蚀后变成泥质物质(或泥浆),逐渐形成大量黏土、岩屑、盐粉等碎屑物质;在马里亚纳海沟处,太平洋板块携带着这些物质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后弯曲,引发构造挤压,引发泥质物质沿板块交界处喷出,形成泥火山,故过程应为④②③①,C对,ABD错。故选C。
【点睛】火山是岩浆喷发形成的,由熔岩和火山碎屑组成的地貌景观,通常火山形状为锥形,主要由火山锥、火山口和喷出口组成 。
抛物线形沙丘分布于半荒漠边缘地区或海岸带,主要是由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抛物线形沙丘的形态特征应为( )
A. 迎风坡陡峻而凹进,背风坡平缓而凸出
B. 迎风坡陡峻而凸出,背风坡平缓而凹进
C. 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峻而凸出
D. “迎风坡平缓而凸出,背风坡陡峻而凹进
6. 据图分析,风速最快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7. 该抛物线形沙丘未来的方向移动是( )
A. 西北B. 东北C. 东南D. 西南
【答案】5. C 6. B 7. C
【解析】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抛物线沙丘主要是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的,因此,抛物线形沙丘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其两翼(丘臂)指向上风向,即图的左侧为迎风坡、右侧为背风坡。故图中抛物线形沙丘是西北风吹拂形成,迎风侧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峻而凸出。故选C。
【6题详解】
①处植被阻挡,风速较小;②处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③处迎风坡逐渐抬升使风速变慢;④处是背风坡,风速小。故风速最快的是②,B正确。故选B。
【7题详解】
抛物线形沙丘在西北风的吹拂下,在②处不断侵蚀,④处不断堆积,使沙丘不断向东南移动,C正确。故选C。
【点睛】抛物线形沙丘多是新月形沙丘的变形,是新月形沙丘两个翼角被植被固定后,迎风坡被风力吹蚀而成。在抛物线的迎风坡,会有侵蚀面,所以也称风蚀坑。两个翼角不动,只有迎风面动。所以,翼角就被迎风面“超”了过去。因此,翼角就和迎风面在一侧了。所以,翼角的指向与盛行风向只相反。
森林未分解层凋落物由新鲜凋落物组成,外表无分解痕迹,颜色变化不明显,其持水性能是反映森林水源涵养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图为山西省某生态修复区四种典型人工林相同体积未分解层凋落物在浸水24小时内的持水量和持水率(凋落物持水量与其干重的比值)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浸水24小时后,油松未分解层凋落物持水量最低的原因是( )
A. 油脂性叶片与水排斥B. 针叶分解速率慢C. 针形叶片持水效果差D. 未分解层厚度小
9. 与其它树种相比,下列四种降水情况中刺槐拦蓄效果最好的是( )
A. 持续性强降水B. 持续性阴雨天C. 短时阴雨天D. 短时强降水
10. 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最有利于该区生态恢复的组合是( )
A. 小叶杨—油松B. 小叶杨—刺槐C. 油松—榆树D. 刺槐—榆树
【答案】8. A 9. D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油松叶片为针状,且该植物的叶片、树枝表面含有油性物质,浸水24小时后期持水量最低的原因是由于其表面的油脂与水排斥,水难以浸入油松凋落物,A正确;材料中体现四种植被都是利用未分解的新鲜凋落物进行测试,且外表无分解痕迹,并不是其分解速率慢和未分解层厚度小,BD错误;针形叶片较为狭窄,其持水效果可能较差,但与其油脂性叶片排斥水使其持水量最低相比,其持水效果差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C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据图可知,刺槐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大的持水率,说明在短时强降水的情况下,其拦蓄效果最好,D正确;由于刺槐具有在浸水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很快就达到了最大持水率的特点,故其不适合拦蓄持续性的降水,应选择持水率增长较慢,且持水总量大的树种,AB错误;短时阴雨天产生的径流总量不大,不能使刺槐达到最好的拦蓄效果,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根据之前的分析可知,刺槐具有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持水率的特点,适合拦蓄短时强降水;而小叶杨的持水总量大,持水率增长慢,适合拦截持续性的强降水天气。而该地区位于山西,此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集中的暴雨,且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故应该选择种植小叶杨和刺槐组合来实现当地的水土保持,B正确;油松排斥水分,其持水量和持水率都很低,不适合选择其进行水土保持,AC错误;榆树的持水总量不大,故其不能实现最好的水土保持效果,D错误。故选B。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保塬、护坡、固沟)保塬(平整土地、营造护田林网,建立生态农业体系,发展节水农业)护坡(建设林果基地,修水平梯田,封坡育草)固沟(打坝建库,营造防护林体系)。
云南省建水县羊街村是全国葡萄最早熟产地,葡萄产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用工紧缺问题。葡萄园的“工头”需要到周边乡镇招工,周边乡镇的民工在葡萄园用工高峰期也会自发聚集在羊街中心等待招工,称为“站工”,工头与站工在羊街中心讨价还价,热闹非凡,形成独特的乡-乡人口流动“羊街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乡-乡人口流动“羊街现象”的特点是( )
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②从业人员经济收入稳定③依托熟人社会网络④人员跨省流动比例较高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2. “羊街现象”有利于( )
A 提高招工技术门槛B. 优化葡萄产业升级
C. 促进生产要素流动D.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答案】11. A 12. C
【解析】
【分析】本题以乡-乡人口流动“羊街现象” 为切入点,设置两道小题,涉及人口流动特点和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及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1题详解】
从材料信息得出,周边乡镇的民工在葡萄园用工高峰期在羊街中心等待招工,说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①正确。工头与站工在羊街中心讨价还价,且工作有季节性,说明从业人员经济收入不稳定,②错误。招工范围在周边乡镇,可能是熟人社会网络,③正确。乡-乡人口流动“羊街现象”,说明人员跨省流动比例低,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A。
【12题详解】
“羊街现象”有利于乡-乡人口流动,劳动力属于生产要素,故C正确。未涉及招工技术门槛信息,A排除。“羊街现象”能解决用工紧缺问题,对优化葡萄产业升级影响不大。B排除。“羊街现象”是一种人口流动,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流动是人口在地区之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根据人口流动的时间,可以把人口流动划分为:(1)长期人口流动。即离开户口登计地在1年以上,在外寄居,而户口仍留在原地。(2)暂时人口流动。指离开户口登记地1天以上、1年以下,在外寄居或停留,而户口仍在原地。(3)周期性人口流动。即有规律地定期离开户口登记地和返回户口登记地。(4)往返性人口流动。一般指早出晚归,不在外过夜的人口流动(如城市职工的上下班等),又称为钟摆式人口流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构成主体为乡城人口流动,其发生过程既深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研究人员用图层结构示意我国乡城人口流动的发展层次现状(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乡村人口进入M。圈层的主导因素是( )
A. 经济B. 交通C. 文化D. 政策
14. 图示乡城人口流动( )
A. 户籍迁移使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剧B. 家庭化迁移缓解了城市人口老龄化
C. 非家庭化迁移减轻了乡村老龄化D. 兼业化加剧了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
15. 乡城人口流动中反向流动,可能( )
A. 制约小城镇发展B. 造成乡村住房紧张
C. 使城市人才短缺D. 改善乡村产业结构
【答案】13 D 14. B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M0层乡村人口实现了市民化,其特点是户籍已迁,而我国流动人口户籍的迁移主要由政府政策决定,因此乡村进入M圈层的主导因素是政策,而经济、交通和文化虽会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根据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流动人口的主力为青壮年劳动力,若实现家庭化迁移,迁移人口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及其子女,故家庭化迁移能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A错误,B正确;兼业化劳动力就近获顾务农和经商务工,不会加剧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人口反向流动主要是在城市经商务工的乡村人口回流到原籍故乡,这部分人员在外大多获取了生产技能并实现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回乡后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可能性较大,能改善乡村产业结构,会促进小城镇的发展,A错误,D正确;在城市经商务工又回流到原籍故乡的人口中大部分原来就有住房,不会造成乡村住房紧张,B错误;人口反向流动主要是在城市经商务工的乡村人口回流到原籍故乡,会使得城市人才部分流失,但占比较小,不会到人才短缺的程度,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推动乡村劳动人口不断流向城市使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故乡城流动是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体,占比最高;逆城市化是指当城市化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城市化速度就会放慢,甚至出现逆向流动人口超过正向流动人口的现象,我国目前整体上仍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期,逆城市化现象不突出,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应最小。
耕地零租金流转是一种土地经营者不用支付租金的流转形式。耕地零租金流转已经成为山区普遍存在的现象。耕地零租金流转制约了耕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得耕地未能从低效率人手中流转到高效率人手中,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下表示意我国不同区域村庄耕地流转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6. 东南山地丘陵区、西南山区耕地流转率的地区差异主要取决于( )
A. 气候条件B. 土壤条件C. 市场条件D. 技术条件
17. 西北黄土高原区耕地零租金流转比例大,主要是因为西北黄土高原区( )
A. 土地生产力低B. 农户资金短缺
C. 耕地规模有限D. 农产品品种少
18. 为保证耕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建议( )
①培育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②提高山区农业现代化水平
③促进连片地块均匀分割④禁止村组内部自愿互换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6. C 17. A 18. A
【解析】
【16题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东南山地丘陵区的耕地流转率是21.93%,西南山区的耕地流转率是14.67%,东南山地丘陵区的耕地流转率高的原因是东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市场条件较好,C正确;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属于自然条件,对耕地流转的影响不大,AB错误;东南地区的技术条件较好,但技术不是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D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西北黄土高原区耕地零租金流转比例高达43.25%,主要是因为西北黄土高原区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燥,不宜发展耕作,土地的生产力低,故耕地往往零租金流转,A正确;耕地租金可以作为农户的经济收入,故农户资金短缺不是耕地零租金流转比例大的原因,B错误;耕地规模有限和农产品品种少不影响耕地零租金流转比例,C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
【18题详解】
培育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利于耕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①正确;提高山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利于耕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②正确;促进连片地块均匀分割,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不利于耕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③错误;禁止村组内部自愿互换,不利于耕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选A。
【点睛】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我国A公司成立于1986年,先后涉及电表、电能设备、家电、投资等多个领域,2019年该公司空调业进驻泰国罗勇现代化工业园。近年来,A公司推出“网批模式”(实现“工厂-零售商-消费者”的垂直零售模式)和线上直卖形式。A公司将继续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并致力于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9. A公司进驻泰国罗勇工业园的主要原因是( )
A. 科技水平高B. 扩大国际市场C. 产业基础好D. 劳动力成本低
20. 该企业实行“网批模式”,可以( )
A. 降低生产成本B. 提升物流仓储效率
C. 延长销售链条D. 减少零售商数量
21. 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A公司宜( )
①重视标准化产品生产②挖掘消费者深层需求③提高代理加工订单数量④IT化管理、数字化决策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19. B 20. B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泰国为发展中国家,该国生产空调的技术水平有限,A错误;泰国位于热带,全年高温,且该国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消费能力增强,A公司空调业进驻泰国罗勇工业园,说明该国对空调的需求量较大,市场前景广阔,故其主要是为了扩大国际市场,B正确;泰国产业基础不如中国,C错误;虽然该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可降低空调生产成本,但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获取利润,故劳动力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发展措施。网批模式通过工厂直营的方式,直接将产品发送给零售商,零售商面对的是消费者,故零售商需要维持一定数量的货源库存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零售商应从工厂批量订货,而多个经销商从工厂订货,有利于使工厂及时去库存,减少工厂产品的库存时间,同时消费者也能够立刻在零售商处收到产品,有助于提升物流仓储效率,B正确;该模式主要针对于产品的流通和销售,对生产成本影响不大,A错误;由于销售链条上仅有工厂、零售商、消费者,说明销售链条比传统代理模式缩短,C错误;减小零售商数量不利于该模式的应用,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发展措施。“中国智造”主要发展侧重于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A公司应挖掘消费者深层需求,提供消费者更加需要的,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②正确;重视标准化产品生产,虽然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对于产品的技术水平影响不大,①错误;提高代理加工订单数量,仅仅增加了产品的产量,且代理加工多集中在产品的“制造”上,技术含量不高,不利于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③错误;IT化管理、数字化决策,基于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和决策,提高了该公司管理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有利于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④正确。故选D。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区位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等;社会经济因素涵盖市场、运输、劳动力、政策、科技等方面。
罗斯海新站坐落于恩克斯堡岛,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3个常年考察站。新站局地常年受风向和风速较为稳定的“下降风”影响,东部离岸水域形成终年无冰或少冰的冰间湖。该站主体为南十字星造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内部各功能区集中布局、彼此衔接。下图示意我国罗斯海新站位置及其主体造型。完成下面小题。
22. 罗斯海新站下降风的风向及其影响因素分别是( )
A. 偏东风大气环流B. 偏东风地形
C. 偏西风大气环流D. 偏西风地形
23. 罗斯海新站各功能区集中布局、彼此衔接,其主要目的是( )
A. 节省建设投资B. 便于工作与生活
C. 提高建设效率D. 减少对环境干扰
24. 罗斯海新站址的优势条件有( )
①夏季气温较高②后勤可达性高
③积雪不易堆积④风能太阳能丰富
A. ①②B. ①④
C. ②③D. ③④
【答案】22. B 23. B 24. C
【解析】
【22题详解】
罗斯海新站下降风是由于南极山脉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压,而周围是海洋,气温相对高,形成低压,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因此影响因素为地形。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山脉的北侧,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为偏东风、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针对当地高寒、强风等特殊的恶劣环境,建筑采用了集中式形态,各功能区集中布局、彼此衔接,考察队员生活、工作、交流等日常活动完全可以在一体式主楼里进行,除必要的野外工作,可以做到足不出户,B正确;而节省建设投资、提高建设效率和减少对环境干扰均不是各功能区集中布局、彼此衔接的主要目的,AC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较高,夏季气温和太阳能没有明显优势,①④错误;位于太平洋南部海域,便于物资补给,后勤可达性高,②正确;靠近山地,地势起伏更大,积雪不易堆积,③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太平洋扇区,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丽水市城市风廊及配套设施项目于2023年开工,其中包含新建一座特大桥梁(暂名水东二桥)。桥梁选址于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附近,单跨过溪。下图为水东二桥项目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水东二桥单跨过溪的主要原因是( )
A. 建设大桥的预算有限B. 减少对沿线生态破坏
C. 预留运动训练的空间D. 缩短桥梁的施工时间
26. 该项目建成后产生的交通影响是( )
A.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B. 有效提升区域板块价值
C. 丰富丽水交通运输类型D. 缩短两岸居民来往时间
【答案】25. C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由材料“桥梁选址于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附近”可知,该段溪流承担水上运动训练需要,减少桥墩有利于预留运动训练的空间,故C正确;单跨过溪桥梁技术要求较高,成本并不比其他类型大桥低、施工时间也并不比其他类型大桥短,AD错误;桥墩的减少确实有利于减少对水域环境的破坏,但是并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故选C。
【26题详解】
由水东二桥项目位置示意图可知,该项目建成后有利于主城区与水东区域的联系,缩短城东、水东居民来往的通行时间,D正确;该桥位于城市内部,无法起到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的作用,A错误;题干要求是产生的交通影响,B项不符合;桥梁在该市比较常见,并未丰富交通运输类型,C错误。故选D。
【点睛】水东二桥的修建可以缓解假期/上班高峰期时段水东大桥、紫金大桥的通行压力,缩短城东、水东居民来往的通行时间;生活方面可共享水东、城东区域的生活配套,保障两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区域价值是拉近水东与城区的距离,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补充完善路网管网,提升整体交通水平和污水收集水平,提升区域板块价值,加快城市一体化发展步伐。
6月10日高考刚刚结束,小明随父母外出自驾旅行。出发当日行驶在一南北向水平乡间小路时,对向汽车风挡玻璃反光(该车风挡玻璃与地面夹角为55°,反射光与地面平行),此时手机显示时间为12:16。下图为汽车玻璃反光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此时小明一家驾车行驶的方向和区域最可能位于( )
A. 向北,菏泽市(35°N,116°E)B. 向南,菏泽市(35°N,116°E)
C. 向北,北京市(40°N,116°E)D. 向南,北京市(40°N,116°E)
28. 出发10天后同样情况再次出现,而钟表显示时间为11:40,则其位置位于出发地( )
A. 东北B. 西北C. 东南D. 西南
【答案】27. C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6月10日,太阳直射点在20°N附近;此时手机显示时间(北京时间,120°E经线地方时)是12时16分,是正午前后;菏泽与北京都在北回归线(23°26′N)以北,正午太阳常年位于正南方;小明一家在南北向车道行驶,发现正对面小客车风挡玻璃反射的阳光刚好进入眼帘,说明车辆向北行驶,此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是正午时刻。据图中玻璃与地面夹角是55°(根据内错角相等,反射光与玻璃所成的锐角也为55°)、太阳光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或太阳光与汽车玻璃所成的锐角等于反射光与汽车玻璃所成的锐角),可得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光与反射光的夹角,即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是70°,由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得出当地纬度是40°N;而此刻当地地方时12时,显示北京时间为12:16,所以该地的经度为116°E,故该地为北京,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8题详解】
小明一家出发后10天,即6月20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直射北回归线附近;若需出现同样情况,即正午太阳高度角应保持一致,则该地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应与北京与20°N的纬度差保持一致,该地应位于北京以北;该地地方时的12时,钟表显示时间(北京时间,120°E经线地方时)为11:40,可知当地经度是125°E。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该地应位于北京(原出发地)的东北方向,故选A。
【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
大同盆地几乎全部被第四纪沉积物覆盖,第四纪沉积物的基底为新生代玄武岩。下图示意位于大同盆地西缘的口泉山断裂切割新生代玄武岩,f1(盆地与山体的分界线)、f2(低坡度山体与高坡度山体的分界线)为口泉山断裂的分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中( )
A. 低坡度山体为地堑构造B. 冲积扇形成于f2断裂后
C. 高坡度山体为向斜构造D. 冲沟形成于f1断裂后
30. 低坡度山体的运动特点最可能是( )
A. 上升运动并有右行错移B. 上升运动并有左行错移
C. 下陷运动并有右行错移D. 下陷运动并有左行错移
【答案】29. B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地堑构造两侧岩块相对上升,图示低坡度山体西北侧岩块相对上升,东南侧岩块则相对下降,A错误;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f2断裂形成前,冲积扇所在位置并非山口处,f2断裂形成后,冲积扇所在位置位于低坡度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河流摆脱侧向束缚,铺散沉积,B正确;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高坡度山体是向上隆起的,C错误;冲沟被f1断裂改向,说明冲沟形成于f1断裂前,D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口泉山断裂的两条分支既有垂直运动,又有水平错位运动,低坡度山体脱离于高坡度山体,有下陷趋势,低坡度山体冲沟均右行错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垒构造是地壳中被两侧倾向相反的正(或偶尔为逆)断层所界定,中间断盘上升形成的槽形断块构造。这种构造的纵向延伸可以达到数百千米。地垒的形成与地壳的水平拉伸作用有关,通常与地堑构造交替出现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遇冷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21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31. 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32. 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
①瑞典东南部形成降雪;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暴雪;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答案】31. D 32. D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美国五大湖地区的大湖效应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大湖效应的成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知识点,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31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大湖效应是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的湖面后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暖湿的暖空气上升,爬升到湿冷的冷空气上部,随高度的增大慢慢冷却成云致雨(雪),因而大湖效应产生的降水(降雪)是暖锋造成的,①错误;材料“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而不是结冰的湖面,②错误;未结冰的五大湖面为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使经过湖面的冷空气转化为暖湿的暖空气,③正确;“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冬季吹过五大湖的冷空气主要是西北风,因此五大湖“向风的湖岸”为东南岸,湖泊的东岸、南岸降雪量大,④正确,故选D。
【3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形成“大湖效应”的条件是:冷空气经过大面积的未结冰水域,在向风岸形成降水。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吹过波罗的海时,干冷的空气从暖湿的洋面上获得了水蒸气和热能,在瑞典的东南部沿海地带形成降雪,即“大湖效应”,①正确;内蒙古高原地区缺少大面积水域,干冷的天气无法从水面获得水汽和热量,内蒙古的降雪原理和大湖效应不同,②错误;西北风在吹向山东半岛时,先经过了较为暖湿的渤海,在山东半岛北部(山东半岛中部为丘陵山地,沿海低平)抬升形成大量降雪,③正确;苏必利尔湖的向风岸为东南岸,④错误;故选D。
【点睛】天气系统中的冷锋和暖锋形成原理不同。冷锋是冷气团势力强大,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从而形成大风、降水天气。暖锋是暖气团势力强大,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爬升到冷气团上面,从而形成连续性降水的天气。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最集中的分布区域。近年来,库区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由传统的粮作方式向果林生态生产方式转型,库区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步提高。图示意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转型。完成下面小题。
33. 土地撂荒主要出现在( )
A. 高海拔坡耕地B. 低海拔耕作区
C. 聚落周边地区D. 经济林下部区
34. 农业生态系统的转型过程中,三峡库区( )
A. 山坡水土流失不断加剧B. 农户经济活动方式更单一
C. 坡耕地的规模不断扩大D. 聚落更可能向低海拔聚集
35.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转型主要是为了( )
A. 种植结构转型B. 土地功能转变
C. 生态环境改善D. 纯农生计转变
【答案】33. A 34. D 35. C
【解析】
【33题详解】
从地区分布上看,缺乏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山区坡耕地撂荒现象较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的低地严重,聚落周边地区一般开发较多,撂荒较少,经济林下部区与高海拔坡耕地相比开发条件更优,故高海拔坡耕地撂荒现象更多,A正确,排除BCD。故选A。
【34题详解】
材料提及库区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库区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应减弱,同时农户经济活动明显增多,AB错误;由传统的粮作方式向果林生态生产方式转型,坡耕地规模下降,C错误;种植结构转型,生态环境好转,人居环境改善,山上发展林果业,聚落可能会向低海拔地区聚集,D正确。故选D。
【35题详解】
由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且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最集中的分布区域,而库区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就是为缓解生态环境,促进人居环境改善,改善该地区区域环境,并非单纯只为种植结构改善、生计改善,C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C。
【点睛】以农户与坡耕地等系统要素为代表的三峡库区传统农业生态系统正在发生转型,其中坡耕地多由生产功能主导向生态与经济功能并重转变,农户生计方式趋于多样化,聚落系统生态活力逐渐增强,且农业生态系统转型的变化范围基本由高海拔山地区域向河谷平坝区迁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36.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TOD”城市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布局模式。公共设施及商业网点集中分布在公共轨道交通站点周围,形成生产生活功能齐全的城市片区,有效治理了“大城市病”。日本东京“TOD”城市模式发展起步早,形成了独具东京特色的“接驳错位”模式。下图示意传统“TOD”模式(a)和东京“TOD”模式(b)下的城市布局形态。
(1)解释“TOD”城市模式在治理“大城市病”中发挥的作用。
(2)与传统“TOD”城市模式相比,分析东京“接驳错位”模式对城市片区的影响。
【答案】(1)集约公共设施,预留绿地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公共设施和商业网点集中,功能齐全,利于人们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综合,缓解交通堵塞,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站点以步行街道连接,并沿街布局商业网点,延长了乘客换乘时间,并将其转化为消费时间,促进了城市商业经济发展;延长乘客换乘时间,降低了城市交通枢纽的换乘效率。
【解析】
【分析】本题以传统“TOD”模式(a)和东京“TOD”模式(b)下的城市布局形态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城市病的治理措施、城市交通拥挤的治理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大城市病体现为城市绿地面积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压力大,环境污染较严重,交通拥挤等问题,而“TOD”城市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布局模式,公共设施及商业网点集中分布在公共轨道交通站点周围,公共设施和商业网点集中,功能齐全,利于人们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公共设施和商业网点集中,集约使用了城市公共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可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以公共交通为主导,自行车、轨道交通、步行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综合,缓解交通堵塞,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小问2详解】
“接驳错位”设置了大量步行街道,站点以步行街道连接,并沿街布局商业网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步行街,既延长了乘客换乘时间,也将其转化为消费时间,十分巧妙的利用人们闲暇时间购物,从而促进了城市商业经济发展;原来枯燥的等公共交通的时间被利用,从而延长乘客换乘时间,降低了城市交通枢纽的换乘效率。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跨城通勤是指工作日往返于不同城市工作和居住的行为。《2021长三角跨城通勤报告》显示,苏州市是流入上海市域及中心城区跨城通勤人群的主要居住地,通勤规模占到了总量的93.07%和96.02%。从苏州至上海是跨城通勤主体,苏沪之间是典型的单向通勤。长距离的跨城通勤是个人权衡职业收入、家庭和社会、通勤成本之后的最佳经济决策,但都市圈内大规模跨城通勤应控制在合理规模。
材料二 下图是“苏州-上海跨城通勤人口主要居住地分布示意图”。
(1)简析苏州-上海跨城通勤规模大的原因。
(2)请从交通的角度,简述为应对跨城通勤规模继续扩大的现象,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规划?
【答案】(1)地理位置邻近;快速轨道和高速铁路交通便捷,通勤时间和成本较低;上海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上海地租昂贵,居住成本较高;
(2)强化城际与市内公共交通设施的快速衔接,降低换乘时间;加强苏沪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增强城际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开通了工作日高峰期从苏州城区到上海中心城区的直达动车组。
【解析】
【分析】本题以“苏州-上海跨城通勤人口主要居住地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设置2小题,涉及人口流动、交通发展对职住分离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跨城通勤要考虑时通勤成本、居住成本。读图可知,苏州与上海在地理位置相邻,距离近,通勤所需要时间短;有铁路与轨道交通相连,交通便捷,成本相对较低;上海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但上海房价高、居住成本较高,而苏州居住成本相对更低。
【小问2详解】
强化城际与市内公共交通设施快速衔接,降低换乘时间,提高通行效率;加强苏沪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增加班次,增强城际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开通工作日高峰期从苏州城区到上海中心城区的直达动车组,减少中间换乘时间。
3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汕头市位于北回归线上,当地有一座名为“自然之门”的北回归线纪念塔,塔顶圆球有一个小孔,在每年特定日期,太阳光会垂直从小孔照射到塔底地面,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游玩。有多次前来游的游客发现,不同月份当地路灯开关时间不同(日落后开灯,日出后关灯)。下图为汕头“自然之门”纪念塔景观图。
(1)指出游客打卡太阳光透过小孔直射地面的日期和当日汕头日出日落的方位。
(2)比较游客打卡当日和国庆节当地路灯开关灯时刻变化,并说明原因。
(3)有多次来到此地游玩的游客发现,一年中“自然之门”的影子长短不同。请帮这位游客总结一年中该地影长变化规律。
【答案】(1)日期:6月22日(前后)。方位: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2)变化:国庆节时,当地路灯开灯时刻提前;关灯时刻推迟。
原因: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当地昼更短、夜更长。
(3)自春分日至夏至日,影子渐短;夏至日最短,正午立杆无影;自夏至日至冬至日,影子渐长;自冬至日至春分日,影子渐短。
【解析】
【分析】本题以汕头“自然之门”纪念塔景观图,涉及太阳方位、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广东省汕头市位于北回归线上,塔顶圆球有一个小孔,在每年特定日期,太阳光会垂直从小孔照射到塔底地面,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为90°,故日期为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汕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小问2详解】
当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地昼长夜短,故当地路灯开灯时刻推后;关灯时刻提前。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当地昼短夜长,路灯开灯时刻提前;关灯时刻推迟。
【小问3详解】
该地影长变化是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春分日至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影子渐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影子最短,正午立杆无影;夏至日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影子渐长;冬至日至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影子渐短。
区域
调查村庄数量/个
耕地流转率/%
耕地零租金流转比例/%
北方土石山区
80
17.05
11.06
西北黄土高原区
80
7.26
42.25
东南山地丘陵区
212
21.93
18.17
西南山区
196
14.67
23.12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