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按照教育部新课程方案,学校开设了诸如做饭等生活技能劳动课。小刘同学通过劳动课学会了部分厨艺技能,做了一份丰盛的午餐:馒头、红烧肉和炖豆腐。为了使营养搭配更合理,应增加的食物是( )
A. 鸡腿B. 小米粥
C. 清蒸鲤鱼D. 香菇炒青菜
【答案】D
【解析】
【分析】(1)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2)馒头主要提供糖类,红烧肉主要提供蛋白质和油脂,炖豆腐则主要提供蛋白质和少量无机盐。可以看出,这份午餐在糖类、蛋白质和油脂方面已经有所摄入,但缺乏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摄入。
【详解】A.鸡腿主要提供蛋白质和油脂,不符合需求,A不符合题意。
B.小米粥主要提供糖类,也不符合需求,B不符合题意。
C.清蒸鲤鱼主要提供蛋白质和油脂,同样不符合需求,C不符合题意。
D.香菇炒青菜则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这正是小刘同学午餐中所缺乏的营养素,D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人体缺乏症对应正确是( )
A. 维生素 A———夜盲症B. 维生素 B1———贫血症
C. 生长激素———呆小症D. 铁————大脖子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一旦缺乏就会引起相应的疾病。
【详解】A.夜盲症是由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故A正确。
B.铁是构成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对应的是脚气病,故B错误。
C.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身体矮小,智力正常),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故C错误。
D.身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故D错误。
故选A。
3. 为了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色,2号试管变蓝。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甲、乙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淀粉糊和唾液
B. 步骤丙中的两支试管应放入70℃的热水中保温
C. 该实验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D. 该实验的结论是食物数量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该实验探究的是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因此以暴饮暴食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
【详解】A.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设置了甲和乙两支试管的目的为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淀粉糊的量,A错误。
B.步骤丙中的两支试管应放入37℃的热水中保温,B错误。
C.该实验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C错误。
D.由实验现象可见:食物数量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点是探究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存在单一变量。
4. 如图是某同学用可乐瓶、气球、橡皮塞和玻璃管等材料制作的呼吸系统模型,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气管,②代表支气管,是形成痰的主要部位
B. ③代表的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C. ④代表胸廓,主要由肋骨、胸骨和脊柱组成
D. ⑤代表膈肌,此时处于舒张状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1)图中:①模拟的是气管,②模拟的是支气管,③模拟的是肺,④模拟的是胸廓,⑤模拟的是膈肌。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是痰形成的部位,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3)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肺容积增大;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肺容积缩小。
【详解】A.①代表的气管和②代表的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能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能粘住空气中的小颗粒并起到杀菌的作用,气管和支气管是形成痰的主要部位,故A正确。
B.③代表的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故B正确。
C.④代表胸廓,人体的胸廓是一个近似圆锥形的支架,由脊柱、肋骨和胸骨组成。胸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活动性,以缓冲外力,起着支持、保护胸腹腔脏器的作用,故C正确。
D.⑤代表的是膈肌,图示状态下肺的容积增大,此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故D错误。
故选D。
5. 当阻塞物阻塞咽喉时,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方法施救,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小B. 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大
C. 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D. 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详解】当阻塞物经咽、喉后,堵住气管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阻塞物冲出。随后,气体才能顺利进入肺。
故选C。
【点睛】掌握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6. 饭后漫步在白浪河岸,“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警示标语随处可见。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溺亡,生命之花过早凋零,令人痛心不已。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溺水导致人停止呼吸,可以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进行人工呼吸急救
B. 吸气时胸廓扩大,游泳时水的压力影响了胸廓的扩大导致呼吸困难
C. 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 肺泡处的气体交换使血液中含氧量增加,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答案】A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肺是进行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气体交换。
【详解】A.人工呼吸不是气体扩散的原理,而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外力帮助患者恢复呼吸的一种急救措施,A符合题意。
B.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B不符合题意。
C.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C不符合题意。
D.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肺静脉中流动的是颜色鲜红的动脉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如图是血液的成分概念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④表示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B. 人体出现炎症时,③的数量明显增加
C. ①是血浆,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D. 三种血细胞中,只有②没有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红细胞,③是白细胞,④是血小板。
【详解】A.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所以图中④表示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故A正确。
B.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所以人体出现炎症时,③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故B正确。
C.①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故C正确。
D.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③白细胞有细胞核,②红细胞和④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故D错误。
故选D。
8. 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是右心房B. 体循环比肺循环先进行
C. 体循环的顺序是b→①→②→dD. ③是下腔静脉,流动的是静脉血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室、d右心房、①主动脉、②上、下腔静脉、③肺动脉、④肺静脉。
【详解】A.图中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室、d右心房,A错误。
B.体循环比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B错误。
C.体循环的路线为:b左心室→①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②上、下腔静脉→d右心房,C正确。
D.③是肺动脉,流动的是静脉血,D错误。
故选C。
9. 有人认为食用经过深加工的槟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为探究不同浓度的槟榔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是否有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将不同槟榔片浸入等量的50ml清水。所得以下数据说明( )
A. 槟榔浸出液浓度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高时有抑制作用
B. 6片以下浓度的槟榔浸出液对水蚤是没有任何危害
C. 清水组只是实验组之一,最不适宜水蚤生存
D. 水蚤心率随槟榔浸出液浓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探究实验主要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根据表格中槟榔浸出液浓度不同,即变量是槟榔浸出液浓度,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不同槟榔浸出液浓度下,水蚤的心率不同。
【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槟榔浸出液浓度分别是0片(清水)、2片、4片、6片、8片,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5、45、30、23、0 (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槟榔浸出液浓度的影响,低浓度的槟榔浸出液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低浓度的槟榔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槟榔浸出液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因此高浓度的槟榔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因此可得出结论低浓度的槟榔浸出液对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槟榔浸出液对心率有抑制作用。
故选A。
10. 2021年6月14日是第十八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禁止献血
B. 某患者失血过多,输血时被刺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
C. 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D.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为O型血患者输入A型血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详解】A.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健康等条件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属于患者,故禁止其献血,A正确。
B.日常采血、输血都是静脉,是因为静脉在皮下分布较浅,且管腔大、血流慢、管壁薄且易止血,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正确。
D.O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可以输给O型、A型、B型、AB型,但不能为O型血患者输入A型血,D错误。
故选D。
11. 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结构[4]和结构[5]构成肾小体
B. 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正常值,问题可能是B功能异常
C. 结构[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从结构[3]流出的液体是尿液
D. 血液透析治疗模拟的是人体内的A生理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1入球小动脉、2肾静脉、3收集管、4肾小球、5肾小囊,A、B过程分别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详解】A.4肾小球、5肾小囊构成肾小体,与肾小管共同构成肾单位,A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若尿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的通透性过大,使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滤过,从而随尿排出,可见,如果尿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正常值,问题可能是A肾小球过滤作用功能异常,B错误。
C.当血液流经4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5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3流出的液体是尿液,C正确。
D.通过血液透析,达到了排出代谢废物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D正确。
故选B。
12. 据2023年1月5 日《南方都市报》报道,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有高达1.2 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如果发展至重症需透析或进行肾脏移植。下列有关泌尿系统的保健知识,正确的是( )
A. 冬天可以少喝水,少排尿,有利于健康
B. 经常憋尿可以省出更多的学习时间
C. 有尿意要及时排尿
D. 慢性肾病多喝水可减缓病情不用医治
【答案】C
【解析】
【分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
【详解】A.排尿能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所以人每天都要保证充足的饮水,才有利于健康,故A错误。
B.短时间憋尿或者偶尔一次憋尿,对身体的伤害不大,但是经常憋尿对身体构成的危害比较明显。经常憋尿有可能对膀胱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还有可能诱发膀胱炎或者泌尿系统感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建议经常憋尿,故B错误。
C.人体内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尿液在肾脏内形成之后,通过输尿管将尿液输送到膀胱里暂时储存,但是膀胱的储尿量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积尿太多,会使膀胱过度膨胀而影响正常功能,所以有尿意要及时排尿,故C正确。
D.慢性肾病患者病情持续时间长,病情进展缓慢,目前来说,慢性肾病一般是不可以治愈的,但是能够通过积极有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如果不医治,那么很容易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故D错误。
故选C。
13. 关于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 表皮的生发层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能产生新细胞
B. 皮肤被划破后感到疼痛,说明已伤及生发层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C. 真皮内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
D. 真皮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参与体温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详解】A.表皮的生发层中有生发层细胞,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对皮肤有修复和再生的功能,A正确。
B.皮肤有表皮和真皮组成,真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若划伤伤及到真皮,人就会感觉到疼痛。生发层中没有感觉神经末梢,B错误。
C.在皮肤的真皮中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有弹性,可以经受挤压和摩擦,C正确。
D.真皮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不但能够给皮肤送来营养,还能够调节体温。天热时,毛细血管膨胀,血流量增加,散失更多的热量;天冷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D正确。
故选B。
14. 某青蛙养殖厂为了缩短蝌蚪发育为成蛙的周期,常给蝌蚪喂食含有某种激素的饲料.“某种激素”是指( )
A. 甲状腺激素B. 生长激素C. 性激素D. 胰岛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A符合题意;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发育,维持其成熟状态;促进第二性征出现;激发性欲,维持性功能;故C不符合题意;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故D不符合题意。
15. 听见“向左看齐”的口令时,同学们的头便迅速向左看齐,这是一个典型的反射现象,其反射弧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⑤是效应器,指的是引起转头运动的骨骼肌
B. 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①→⑤
C. ②代表传入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构成
D.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所示:①传出神经、②传入神经、③感受器、④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详解】A.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因此⑤是效应器,指的是引起转头运动的骨骼肌,A正确。
B.完成反射的反射弧是:③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④大脑皮层神经中枢→①传出神经→⑤效应器,B正确。
C.②传入神经,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都是由神经纤维构成的,C正确。
D.这个反射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D。
16. 哺乳动物和鸟类对于辣椒素的不同反应,在于辣椒素能与哺乳动物体内一种叫TRPV1的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使动物感觉到一种灼烧的痛觉,而鸟类体内则缺少这种结合受体。人体内也广泛分布着TRPV1受体,辣椒素能刺激舌、唇、手以及消化道的部位。人体内的TRPV1受体对应反射弧中的结构以及人体内产生“灼烧的痛觉”的部位分别是( )
A. 感受器,大脑皮层B. 传入神经,舌
C. 效应器,唇D. 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人体内的TRPV1受体对应反射弧中的结构是感受器,人体内产生“灼烧的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7.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醉酒后说话不清晰,说明酒精麻醉了大脑
B. 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
C. “红灯停,绿灯行”是非条件反射
D. 植物人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感觉和运动,说明其脑干没有受到损伤
【答案】C
【解析】
【分析】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就叫体液调节。如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
【详解】A.大脑皮层中有特有的语言中枢,人醉酒后说话不清晰,说明酒精麻醉了大脑,A正确。
B.人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激素也起一定的作用,B正确。
C.“红灯停,绿灯行”是人对文字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C错误。
D.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植物人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感觉和运动,说明其脑干没受到了损伤,D正确。
故选C。
18. 下列四幅图所示的是人体的免疫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和图丙属于第一道防线B. 图甲和图乙属于第一道防线
C. 图乙和图丙属于第二道防线D. 图丙和图丁属于第二道防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甲为皮肤具有保护作用,图乙溶菌酶,图丙是是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扫作用,图丁是吞噬细胞。
【详解】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图甲皮肤的保护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图乙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图丙是是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扫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图丁体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可见A正确。
故选A。
19. 下面有关生命的健康与安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并及时拨打120
B. 发现有人因溺水而突然停止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急救时应每分钟吹气 16—18 次
C. 大静脉出血时,可用指压法压迫伤口的近心端
D. 非处方药可以由患者自我诊断后购买和使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1)对溺水、触电、煤气中毒导致呼吸暂停者,应马上拨打“120”,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血管有三种: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应该在近心端进行止血、包扎急救。
(3)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再拨打120急救电话,A正确;
B、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B正确;
C、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C错误;
D、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急救方法及安全用药常识的认识,难度不大。
20.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众生的地球”(EarthfrAll)。下列有关做法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 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B. 将大片森林和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C.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D. 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既要考虑短期效应,更要考虑长远影响。
【详解】A.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A正确。
B.将大片森林和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会破坏森林和沼泽地的环境,使生活在森林和沼泽地的生物因失去家园而减少,甚至灭绝,B错误。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能够节约资源,防止能源的浪费,C正确。
D.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这样做既节能又环保,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30分)
21. 现代人们面临的许多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与生活方式相关。如果人体摄入的热量过多而消耗的过少,可能引起超重或肥胖。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才是我们的健康生活方式,下面图一为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二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示意图,图三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合理膳食要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谷类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参与淀粉的初步化学性消化的消化液是图一中结构[ ]______分泌的,其消化曲线是图二中的______(选填“X”“Y”或“W”)。
(2)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应多吃一些瘦肉和奶制品,这些食品可提供丰富的______,其初步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为图一的[ ]______。
(3)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三中______层食物(填字母)。
(4)参与 W 曲线代表的成分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
【答案】(1) ①. ①唾液腺 ②. X
(2) ①. 蛋白质 ②. ⑤胃
(3)d (4)胆汁、肠液、胰液
【解析】
【分析】题图一中:①是唾液腺,②是口腔,③是食道,④是肝脏,⑤是胃,⑥是胰腺,⑦是大肠,⑧是小肠,⑨是肛门。
图二中: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W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
图三可知,平衡膳食宝塔的e层中含糖类丰富的食物,d层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的蔬菜和水果类,c层和b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食物,a层含有脂肪多的食物。
【小问1详解】
谷类主要是淀粉。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结合分析可知,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淀粉,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消化该物质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参与淀粉初步化学性消化的唾液是图一中的①唾液腺分泌的。
【小问2详解】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多吃一些肉类和奶制品,这些食品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首先在⑤胃内进行初步消化,胃内含有的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问3详解】
维生素C的作用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平衡膳食宝塔中的d层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因此,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三中d层食物。
【小问4详解】
图二中的W在小肠内消化,所以W代表脂肪的消化曲线,脂肪(油脂)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2. 2024年 4 月 23 日菏泽市小学教育联盟活动在曹县召开。曹县一实小学生表演的《游大美曹县·品汉服文化》情景剧拉开了序幕,小演员上台走秀时,呼吸频率和深度迅速增加,血流速度加快。结合人体呼吸系统图,以及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中,1,2,3,4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______,对吸入的空气具有______的作用。
(2)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吸入的氧气会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
(3)曲线ABC段表示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状态。在C点时,肺内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 ①. 呼吸道 ②. 清洁、湿润、温暖
(2) ①. 5肺 ②. 左心房
(3) ①. 吸气 ②. 收缩 ③. 等于
【解析】
【分析】(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左图1鼻腔、2咽、3喉、4气管、5肺。
(2)右图是某人在1个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曲线C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
【小问1详解】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1鼻腔、2咽、3喉、4气管、支气管,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小问2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外界吸入的氧气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流动肺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小问3详解】
图示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曲线CD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肋间外肌舒张,胸骨肋骨下移、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胸廓容积缩小。ABC是吸气过程,CDE是呼气过程。因此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中的C,C点还是呼气开始的一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0,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气也不呼气。
23. 如图表示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参加比赛时部分系统和器官间的关系示意图,Ⅰ至Ⅳ代表心脏四个腔;1至5 代表与心脏相连的血管;A、B、C、D 代表身体部分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的心脏收缩有力,图一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______;1——5血管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是______(填数字)。
(2)运动员早上喝了一杯牛奶,牛奶被消化分解后的营养物质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图二心脏中“?”处有______,这种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器官A、B、C中,有些结构的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与其完成物质交换或物质通过的功能相适应,这些结构包括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4)如果D代表运动员的骨骼肌,肌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随血液运输到C排出体外,至少要经过心脏______次。
【答案】(1) ①. Ⅳ左心室 ②. 1、3、5
(2)Ⅰ→Ⅲ→Ⅱ→Ⅳ (3) ①. 房室瓣##瓣膜 ②. 小肠绒毛、肺泡、毛细血管、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4)2##两
【解析】
【分析】图一Ⅰ是右心房,Ⅱ是左心房, Ⅲ是右心室, Ⅳ是左心室,1是上腔静脉,2是肺静脉,3是下腔静脉,4是主动脉,5是肺动脉,图二A是肺,B是小肠,C是肾脏。
【小问1详解】
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向心室,需要的压力较小,而心室需要把血液从心室压向全身,需要的压力较大,所以心室的壁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经过的路径比较长,需要的压力大,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经过的路径比较短,需要的压力较小。所以心脏壁最厚的是Ⅳ左心室。
一般来说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但并不是所有的动脉内都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不是所有的静脉内都流静脉血,如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流静脉血的血管是1,3,5。
【小问2详解】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牛奶被消化分解后的营养物质随血液循环的路线为:小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牛奶被消化分解后的营养物质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Ⅰ→ Ⅲ→ Ⅱ→Ⅳ。
【小问3详解】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动脉开),能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所以图二心脏中“?”处有房室瓣。
图二A肺中: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进入扩散;B小肠中: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壁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C肾脏中: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毛细血管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壁构成,肾小囊内壁也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都有利于滤过作用,肾小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重吸收功能。
【小问4详解】
据血液循环途径可知,肌细胞产生的尿素随血液运输到肾脏排出体外的途径是:尿素→四肢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一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所以肌细胞形成的尿素分子至少要经过心脏2次才能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24. 为创建绿色文明校园,激发学生“呵护树苗,美化环境”的生态意识,3月 12 日,某校学生举行了植树节“树苗挂牌”主题活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分工有序,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活动,收获了知识,锻炼了技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学们在辨认小树苗树种时,小树苗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中[ ]______和D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 ]______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同学们能够听懂老师讲解的辨认树种相关知识,这与⑥中特定的______有关。
(3)挂牌过程中,小明的手指不小心被尖锐的东西扎了一下,手迅速缩回来,然后感觉到疼痛,则完成缩手动作的反射弧是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如果 H处受损,还能否感觉到疼痛?______(填“能”或“否”)。
(4)活动间隙,小红同学为大家献上了优美的古典舞,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是图中的[ ]______。
【答案】(1) ①. A晶状体 ②. ⑥大脑皮层
(2)语言中枢 (3) ①. E→F→G→H→I ②. 能
(4)⑦小脑
【解析】
【分析】图中:A是晶状体、B是视网膜、C是视神经、D是玻璃体、①是外耳道、②是鼓膜、③是听小骨、④是耳蜗、⑤是听神经、⑥是大脑皮层、⑦是小脑、⑧是脑干、E是感受器、F是传入神经、G是神经中枢、H是传出神经、I是效应器。
【小问1详解】
小树苗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A晶状体和D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B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C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小问2详解】
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是人能对抽象的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这与人类的⑥大脑皮层中具有语言中枢有关。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见,接受声音的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所以,同学们能够听懂老师讲解的辨认树种相关知识,这与⑥大脑皮层中特定的语言中枢有关。
【小问3详解】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其反射途径是:E感受器→F传入神经→G神经中枢→H传出神经→I效应器。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如果H处受损,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但可以感觉到疼痛。
【小问4详解】
⑦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故活动间隙,小红同学为大家献上一场优美古典舞,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是图中⑦小脑。
25. 春季开学以来,各地季节性流感呈现上升趋势,一些学校、托育机构出现了甲流病毒感染引起的集中发热,你了解甲流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流属于传染病,传染病具有______和流行性的特点。
(2)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途径。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属于抗原,可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______,获得______免疫。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人体接种疫苗属于______。
(3)健康人、甲流病人、甲流病人的飞沫、甲流病毒分别属于______。
①传染源 ②传染病 ③病原体 ④传播途径 ⑤易感人群
A. ④③②①B. ⑤①③④
C. ⑤②③④D. ⑤①④③
【答案】(1)传染性 (2) ①. 抗体 ②. 特异性 ③. 保护易感人群 (3)D
【解析】
【分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小问1详解】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甲流属于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小问2详解】
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疫苗可以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小问3详解】
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健康人、甲流病人、甲流病人的飞沫、甲流病毒分别属于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
故选D。槟榔浸出液浓度
0片(清水)
2片
4片
6片
8片
每10秒的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