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古诗词赏析(原卷版)(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古诗词赏析(原卷版)(全国通用)01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古诗词赏析(原卷版)(全国通用)02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古诗词赏析(原卷版)(全国通用)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古诗词赏析(原卷版)(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古诗词赏析(原卷版)(全国通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4·新疆·中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4·新疆·中考真题】
    古诗词赏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车严阵以待的危急形势和紧张气氛。
    B.三四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战争规模大、战斗持续久,正面写出战争的悲壮。
    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招揽贤士的典故,含蓄表达将士们舍身忘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D.这首诗把一场战争高度集中在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构思奇特,想象丰富。
    2.【2022·辽宁阜新·中考真题】
    对下面两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①。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紧随,引申为撇不开。
    A.甲词“燕然未勒”化用“燕然勒功”的典故,指出“归无计”的原因。
    B.乙词用词精炼,上片“碧”“黄”“翠”展现了一幅多彩的秋景图。
    C.两首词都是上片着重写景,下片着重抒情,上片写景为下片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D.两首词都以“泪”作结,泪水中都流露了作者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
    3.【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
    下列对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人夜里醉酒,挑灯看剑,梦回军营,表达了为国征战沙场的渴望。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词人梦见将士们庆祝胜利,在欢快的军乐声中论功行赏的场景。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骑着快马驰骋战场,弓弦的响声如雷声一般,写出了词人梦境中激烈的战斗场面。
    D.这是一首充满“壮”情的词。词人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发出了壮志难酬的慨叹。
    【2024·陕西·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诗歌前两句借事(物)起兴,请简述这两句所记之事。
    5.后两句论史抒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6.【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过友人隐居
    戴叔伦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水声鸣石濑①,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②下饮猿。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注】①石濑:水被石激形成的急流,这里指石潭。②虚:空。
    阅读全诗,梳理内容,完成填空。
    【2024·北京·中考真题】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人描述自己的遭际,将自然环境与生活情景的描写相结合。远看,风卷屋茅,四散飘落;近看,① ,穿竹林而去;屋内是破旧的“布衾”、睡相不好的“娇儿”和连绵的② 。
    8.诗人写被秋风卷走的屋茅用了“三重”,写自己期待的“广厦”用了“千万间”。其中的“三”和“千万”都不是确定的数量,而是言其多。说说这样的用词蕴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江西·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笋
    朱松
    春风吹起箨龙①儿,戢戢②满山人未知。
    急唤苍头③斫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咏新荷
    蔡楠
    朱阑桥下水平池④,四面无风柳自垂。
    疑似水仙⑤吟意⑥懒,碧罗笺⑦卷未题诗。
    [注]①箨(tuò)龙:竹笋的别名。②戢戢(jí):象声词。风吹竹笋声。③苍头:仆人。④水平池:水与池面相平。⑤水仙:水中女神。⑥吟意:吟诗的兴趣。⑦罗:丝织品。笺:精美的纸张,供题诗、写信等用。
    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笋》前两句写出了竹笋在春风中迅速成长的景象。
    B.《新笋》后两句想象仆人冒雨砍笋的情景,流露出担忧之情。
    C.《咏新荷》前两句写新荷的生长环境,后两句写新荷的特点。
    D.《咏新荷》末句把尚未舒展的荷叶,比作卷着的空白绿色罗笺,极富想象力。
    10.从内容或写作技巧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共同点。
    【2024·湖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
    章台①夜思②
    唐末五代时期·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③,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④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章台〕即章华台,在今湖北境内。②该诗选自《唐诗三百首》。③〔楚角〕楚地的号角声。④〔殊〕尚,还。
    这首诗先写“夜”,后写“思”。请结合提示,完成填空题。
    11.批注一:立象尽意。首联、颔联借“清瑟”“孤灯”“ ”“ ”等意象,写尽孤凄悲凉。
    12.批注二:炼字传情。尾联“又”字写出了 。
    【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月夜忆舍弟 【乙】秦州杂诗①(其一)
    杜甫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水落鱼龙②夜,山空鸟鼠③秋。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注释】①秦州:甘肃天水古称。安史之乱后,杜甫弃职携眷西行,客居秦州三个月,写下著名的《秦州杂诗二十首》。【甲】诗也写于秦州。②鱼龙:指鱼龙川,今名北河。③鸟鼠:指鸟鼠山,位于今甘肃渭源县。与“鱼龙”指代秦州境内山水。
    13.安史之乱使杜甫弟兄分散,【甲】诗从 两个感官角度描写了笼罩着悲凉气氛的边地秋夜之景,【乙】诗则借 两个地名来表现秋的肃杀凄凉,暗示秦州也不是乐土。
    14.两首诗创作背景相同,请简要说说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
    15.【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
    赏读《寻南溪常道士》,完成诗歌后面的问题。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①。
    白云依静渚②,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淡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①震痕:古人游山多穿屐,此处指足迹,②渚:水中的小洲。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山路静谧,路上莓苔遍布,可见常道士隐居之处是个少有人来的地方。
    B.颈联诗人并没写出雨后松林的具体颜色,反而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C.尾联有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痕迹,诗人陶醉于美景物我两忘。
    D.从全诗看,诗人寻找常道士未能如愿,只得借欣赏美景慰藉失落惆怅的心情。
    (2)诗人在“望自然”的同时也在“望自我”。请结合“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一联,谈谈你的理解。
    【2024·广西·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写出风吹茅屋、茅草纷飞的情形。
    B.诗人称呼“南村群童”为“盗贼”,表明了他对群童的痛恨。
    C.“俄顷”两句借描写狂风停息的情景,营造深夜恬静的氛围。
    D.“娇儿恶卧踏里裂”写出了孩子睡相不好、蹬破被里的情状。
    17.这首诗交织着诗人的种种痛苦和强烈的渴望,请根据诗歌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①(其一)
    清·王士禛
    日暮东塘正落潮,孤蓬泊处雨潇潇。
    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吴枫第几桥。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其二)
    清·王士禛
    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注】:①西樵、礼吉为王士禛两位兄长的别号。
    1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暮东塘正落潮”,诗人傍晚泊船东塘,既点明时间和地点,同时也渲染了凄清的氛围。
    B.“孤蓬泊处”与“万里送行舟”都写到了客行之船,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书写离别。
    C.“潇潇”与“萧条”,一写夜雨,一写枫叶,都通过描写萧索之景来抒发感怀,寄情深远。
    D.两首诗都写到寒山寺的钟声,诗人夜半难眠,钟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又更添夜的清寒。
    19.这两首诗寄寓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云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序文中“不觉”,表明词人知道紧张狼狈于事无补,所以淡然面对不期而至的风雨。
    B.“穿林打叶声”从听觉角度描绘雨骤风急,“莫听”则写出词人不为风雨所动的洒脱。
    C.“料峭”与“微冷”,突出词人现实感受到的寒意,也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D.“山头斜照却相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相迎”赋予山头斜阳人的动作和情态。
    21.词中的“谁怕”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两位作者的人生经历,简要分析两个词语所表达情感的不同之处。
    22.【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诗句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的人生态度最为接近的是哪一项?( )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里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这个古老的风俗在本诗颈联有所体现,请描绘这一联的画面。
    23.【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春江渺茫,正好行船。诗人的心情是为友人行船便利而高兴,还是为友人离开太快而不舍?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2)请简要赏析“日暮征帆何处泊”一句。
    24.【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回答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明月”在诗中扮演什么角色?
    【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5.这首诗中,诗人用“ ”“ ”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26.小语的爸爸创业失败,心情沮丧。小语引用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安慰爸爸。请你说说小语引用这两句诗的用意。
    27.【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中的“见南山”可否改为“望南山”?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江苏南通·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泥山①
    张謇
    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曛。
    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
    轩②槛诗龛敞,蔬苔庙祝③耘。
    便期肩一䦆④,种药与锄云。
    [注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②轩:即新绿轩,当地人大多在此读书。③庙祝:寺庙里主持祭礼的人。④䦆(jué):一种农具。
    28.颔联“寺从山侧见”中的“见”,小南同学读作“jiàn”,小通同学读作“xiàn”,你认为哪种读音更贴合诗意?请将你的理解与同学分享。
    29.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看叶①
    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累举不第归隐之后晚年的作品。
    3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色彩来指代鲜花,“红紫”其实指的是花。
    B.“始宜携杖向池塘”一句借助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位年迈蹒跚、行动不便的老者形象。
    C.这首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展现了真切的生活、表现了丰富的情趣,令人回味无穷。
    D.诗人以独特的视角、直白的笔法,表达了自己在累举不第之后而被迫归隐的人生感悟。
    31.这首诗撷取自然界普通素材表现了深刻的哲理,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2022·内蒙古·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次”是停宿的意思。诗人于春夏之交,泊船北固山下。
    B.开头两句中,“客路”“行舟”二词,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C.三、四两句写所见景色,江水与两岸齐平,风正帆悬,意境开阔。
    D.最后两句,运用设问,一问一答,引起读者对诗人情感的关注。
    33.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蕴含的哲理。
    【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4.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5.作者是如何描绘出猎“壮观”场面的?请从善用夸张,巧用动词等角度,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眼前景
    友人隐居处的环境
    景象
    特点
    思考:诗歌中“ ”最能体现意境。
    庭院外
    清溪绕门而过、 、藤萝掩映着林间小屋
    宁静清幽
    庭院内
    林鹿栖息庭院、猿猴下树饮水
    心中情
    结尾以用典、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 之情。
    相关试卷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4 散文阅读(原卷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4 散文阅读(原卷版)(全国通用),共30页。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3 小说阅读(原卷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3 小说阅读(原卷版)(全国通用),共31页。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古诗词赏析(解析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古诗词赏析(解析版)(全国通用),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4·新疆·中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古诗词赏析(原卷版)(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