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2023 年秋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八上期中语文试卷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①看一些书法帖,总会暗自哂笑 ——我们以为__(1)__ 的书法作品,传世几百年,盖满收藏
印章的书法名帖, 镌刻于碑柱之上,却原来只是古人生活中的小简,就像现在的短信。
②大名鼎鼎的《韭花帖》,本是杨凝式写给友人的楷书小便条,只是午睡醒来觉得肚子饿了, 忽然发现韭花,食之香极。看此帖,顿时发现艺术和生活的真谛——那书法, 哪里是什么阳春白雪
的东西,只不过是与我们丝丝相连的生活之味罢了。
③帖之于生活,真实、生动,并非,__ 【甲】__(殚精竭虑 殚精竭律)之作, 反而带着一种 天然的欢喜之气。王羲之的《丧乱帖》《姨母帖》《平安帖》《何如帖》,流荡自在, 浑然天成。《何 如帖》 —— 不知你近来身体怎样? “ 何如” 二字潇洒自在。 接着又说回信为何迟了 (2) 是因
为羲之得了感冒,多么好玩呀。
④王献之的《鸭头丸帖》:“ 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十五个字的便条, 不过 是抱怨丸药不好。《快雪时晴帖》,只是说天气,下了雪,又放了睛。短短几字,却看得人心里暖
意顿生。
⑤那平凡的生活, 与书法相交,极为玄妙而又 (3) 。俗世烟火中, 不是每一次用笔都
【乙】 (正襟威坐 正襟危坐)。《肚痛帖》 ——“ 忽肚痛,不可堪。”张旭嗜好饮酒,有“ 张癫”
__
的雅称。他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提笔落墨,一挥而就。那天他肚子疼,不能忍了,便以最放肆
的草书形式提笔写下这六字,令人看后不禁莞尔。
⑥社稷江山何用问? 帖中只实实在在地写着: “ 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 ”怀素 ( \l "bkmark1" 4)
这样的书体,清简如水,没有任何波折:内容连名带姓十四字,表达得足够清晰,书写着笋
____
与茶的新鲜美味。
⑦帖,看得人心里对生活满满的都是爱—— 它这样随心随性,只是低头的那碗饭,天边的那
缕风,只是心中事,身边人呀。
(1) 对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甲、乙处应填的词语的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A .镌刻(juàn) 书法帖(tiè) 殚精竭虑 正襟威坐
B .镌刻(juān) 书法帖(tiě) 殚精竭律 正襟危坐
C .镌刻(juān) 书法帖(tiè) 殚精竭虑 正襟危坐
D .镌刻(juàn) 书法帖(tiē) 殚精竭律 正襟威坐
(2) 根据文段内容,横线处填写四字词语和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1)高深莫测 (2)? (3)兴高采烈 (4)。”
B .(1)肃然起敬 (2), (3)兴高采烈 (4)”。
C .(1)肃然起敬 (2)? (3)意趣盎然 (4)”。
D .(1)高深莫测 (2), (3)意趣盎然 (4)。”
(3) 把第⑥段开头“社稷江山何用问”作为上联,下列各项作为下联最恰当的是—
A .黎民百姓不需谈 B .风花雪月不用管
C .琴棋书画何须论 D .崇山峻岭哪能翻
(4) 根据文章内容及相关书法知识,下列书法作品和书法家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C .
B .
D .
2.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是
春天的青岛之海,是美的。
当寂静的树林悄悄朦胧岀一层鹅黄,当天真的燕子开始娇羞地呃喃,青岛之海,便以她耀眼
的天姿国色,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游人。
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之中,大海如同一册被打开的浅蓝色的诗集,无边无垠,一片蔚蓝。 那天 使般翔飞的海鸥,是诗行;那蝶翅般竞发的船只,是诗行;那自由自在、缓缓涌动的波浪,是诗 行;那于阳光下湛蓝的浪丛辐射出的斑斓的光束,更是诗行…… 这一行行绝美的诗句,怎不令游人
频频驻足,一咏三叹?
A .选文中的“娇羞地呢喃”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形象地表现了初春时青岛之海的天真与娇羞。
B .作者把“大海” 比喻成“被打开的浅蓝色的诗集” ,生动地写出了在春风的欧拂下, 蔚蓝色的大海
广阔无边的景象。
C .作者反复运用“那…… ,是诗行” 的句式,构成排比,强调了海面上海鸥翔飞、船只竞发、波浪
涌动、光束斑斓的绝美景象带给人的美好感受。
D .结尾“ 怎不令游人频频驻足,一咏三叹” 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里青
岛之海的美的强烈的赞叹之情。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调查, “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
极其混乱造成的。
B .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 .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 .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
贡献。
4. 下列作家作品知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使至塞上》 ——王维——字摩诘—— 号摩诘居士——唐代
B .《渡荆门送别》 ——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
C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宋代
D .《记承天寺夜游》 —— 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宋代
5. 根据下面新闻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 15 字)
(新华社北京讯)中国航天员的“大厨” 日前透露,神舟九号飞船上的食品更加丰富,更加个性
化,航天员能在太空中第一次吃上真正的“炒菜”。
据报道,航天员中心航天食品营养代谢研究室主任陈斌说,与神五、神六、神七飞行相比, 神九航天员将承担更加严峻的低压环境考验,食品尽量不能产生气体,否则会增加净化负担。因 此,在食材的选择上,比较容易产生气体的豆类和奶类不合适,肉和蛋白质就比较好。神五、神 六、神七航天员以流体食物为主,而此次神九任务体力消耗大,食品特别强调高能量,航天员可
以在太空中第一次吃上真正的“炒菜” 了。
6. 默写。
(1) 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2)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3) 《庭中有奇树》中写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感慨天长地远的句子是: , 。
(4)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峡》中 “ , 良多趣味” 一句, 一字一景,隐含了作者对三峡美景的赞
叹之情; 《与朱元思书》通过写“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表达出作者归隐
林泉、寄情山水的愿望; 《黄鹤楼》中 “ ?烟波江上使人愁”抒发了诗人的怀乡之情,李白
的《渡荆门送别》中“ , ”也表达了同样的感情。
7. 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西湖早春图,如春水初涨、莺争暖树、 ─、─、草没马蹄、
绿杨沙堤等,抒发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
(2) 请从后三联中任选一副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8. 下面是清代著名篆刻家赵之谦篆刻的一字,请你写出一句含有该字的古诗词。
9.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面小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寻 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 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i 欣然起行—
ii 念无与为乐者—
iii 积水空明—
(2) 翻译语句。
i 相与步于中庭
ii 盖竹柏影也
(3) 你从最后一句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10. 名著阅读: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 “ 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 吃? ”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 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
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 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1) 以上文段出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描写的人物是 (人名)。
(2) 《水浒传》中义薄云天的英雄很多,请你举出一位能体现这种“ 义气” 的英雄人物,并用一个
相关事例加以佐证。
1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三小题。
【材料一】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为“弈” ,至今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
“ 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 “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这说明,早在四千年以前,就有关于围棋的传说了。
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围棋就逐渐传播开来,并已相当普及了。三国两晋时期,围棋发展兴
盛。梁朝的沈约在《棋品序》中说: “汉魏名贤,高品间出, 晋宋盛土,逸思争流” 。可见当时围棋
兴盛,高手辈出。宋代张拟撰写的《棋经十三篇》,是一部流传很广的系统论述棋艺的著作,充满 了朴素的辩证道理,对我国围棋理论及实践都有较大的影响。元朝,出现了围棋棋艺集大成著作 《玄玄棋经》,收录了班固的《弈旨》、刘仲甫的《棋诀》等专门理论著述,还收录了许多围棋的 死活研究和定式基本图型。明代,围棋活动更为广泛,知名棋手屡见于史籍。明末著名国手过百 龄,不但棋艺精湛,还著有《官子谱》 《三子谱》 《四子谱》,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进入清代以后, 围棋有了划时代的进展,达到我国古代围棋的顶峰。无论是棋手的数量,还是棋艺水平,都是空 前的。 康熙年间出生的范西屏和施定庵,就是当时棋坛上并峙的双峰。“当湖(即浙江平湖) 十局” 即他们对弈的杰作, 历来被视为珍品。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运昌盛,棋风盛行,更造就出以聂卫
平、马晓春为代表的新一代风流人物。
围棋在汉代就已传播到朝鲜半岛,《北史·百济传》 中,有“百济之国…… 尤尚弈棋”的记载。从 汉代开始,中国多次向东南亚地区大规模移民,也带去了围棋;唐代中日文化交流活跃, 日本十 余次派遣“遣唐使” ,将围棋带回了日本;郑和下西洋时, 曾经见到当地流行围棋。 可见围棋影响之
深远。
今天,围棋这种古老的棋类活动又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各种围棋软件和网站纷纷出现, 人 们在网上就能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围棋爱好者对弈。 李世石、柯洁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一时
成为热门新闻。科技,让围棋这朵思维之花绽放出更夺目的光彩。
【材料二】
围棋,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圆的,
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 所谓“地方而静”。围棋棋盘有 361 个交叉点,表示农历的 361 天。 棋盘分为四部分,就是四季;每一个部分都有 90 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季度三个月的 90 天。棋 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围棋别名很多, 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和智慧。古代 称围棋作“弈”,现在下围棋还叫对弈。 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给它起了个方圆的别名。 根据棋子的 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乌。鹭鸶是白颜色的鸟,乌鸦是黑颜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围棋 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围棋又叫忘 忧,下棋可以忘怀忧虑,这一点围棋爱好者一定都能理解。围棋还叫烂柯,这是个神话故事:东 晋的时候,有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回家路上看见两个童子在下围棋,于是樵夫就在旁边观看。当 樵夫想离开的时候,他身旁砍柴斧子的木柄都烂掉了。等樵夫回到家,已过了很多代。围棋还叫 木野狐,仿佛是木头的野狐狸,人一旦迷住就逃不了了。 总之围棋的别名太多了,充分体现了中
国的文化。
——摘自《围棋与东方智慧》
【材料三】
围棋术语介绍:
气:在棋盘上与棋子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叫作“气” ,单独一个棋子的气数不超过四气,但两个
或两个以上相连的棋子则可以有四气以上。气越多, 生命力越强,对周围的影响力(威力)越大。
提:如果一颗棋子没有气了, 就要拿离棋盘。提吃对方的棋子, 称为“提子”。
打吃:也叫“叫吃” ,指一方落子后,对方的某个子或某些子仅剩一口气,如果置之不理, 下一
手就会被提子,这手棋就被称为“打吃”。
(1) 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体现出来的围棋的特点。
(2) 围棋还有一个别称叫“手谈” ,请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个别称的理解。
(3) 观察下面的图片,结合【材料三】,找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白棋“2”共有两气。
B .黑棋“1”这手棋叫作“打吃”。
C .连着的六颗黑棋一共有七气。
D .靠右的两颗白棋若连上最下的白棋“2”,就不会被“提子”。
12. 阅读《对饮》完成小题。
对饮
非鱼
①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②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掰下来一根, 锥子一样,在手心里扎一下,凉凉的, 痒痒的, 咬在嘴里, 嘎嘣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
味。
③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亲撵回家的。 大哥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 露出精瘦 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 沥沥拉拉甩着水珠,他跑起来的样子像被敲了腿的狗,两条腿一撇一 撇的。 我大笑着喊娘:“你的亲狗娃又闯祸了。 ”父亲拎着一根棍子, 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三天不
打,你皮又痒了不是?ℽ
④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父亲把那扇四处走风的破窗敲得咣 咣响,对着里面喊:“有本事你死里面!”娘站在檐下, 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就呵呵地笑:
“又咋了?你们爷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⑤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坏了!大冬天跳水库, 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 ”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 立马换了哭腔:“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 棉裤湿了, 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 ” 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 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我一直玩着冰挂, 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
几指头。
⑥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 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他经 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 父亲手边有啥,抄起来就向大哥抡过去。我有
时候真怕他把大哥打死了, 因为大哥在外面挂了彩,回来还要再受二次伤。
⑦大哥在父亲的棍棒下, 并没有成长为他希望的乖娃,而是长得和他越来越像。从脸上浓密
的胡须,到宽厚的手掌,甚至说话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大哥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像父亲一样容 易发怒,敢跟父亲叫板了。但父亲动手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争吵。两个声若洪钟的
男人,在屋里对吼起来,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⑧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好,总会想起这些故事。
⑨阳光从落地窗户上照进来,新打扫过的屋子散发着清新的味道。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
我给父亲送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提前聚在大哥家,有一种喧嚣的幸福。
⑩我问父亲:“ 你怎么从小只打大哥, 不打二哥三哥?”父亲背对着阳光,我看不清他确切的
表情。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 一声不吭。
⑪我想问大哥,他说:“ 好了, 爹该洗澡了。 ”大哥把父亲从沙发上搀起来,我看着两个背影
一模一样的男人, 慢慢地走向浴室。
⑫这个场景,如同饭棚麦草上一排排的冰挂,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让我想哭。从什 么时候起,这两个暴躁易怒的父子变得如此沉默寡言,我竟没有发现。也许是从娘去世后,也许
是从大哥成家后,也许更早。
⑬我站在浴室门口, 看着玻璃花纹上映出的橘黄的灯光, 还有蒸腾缭绕的水雾,我特别想知 道, 六十岁的大哥给八十三岁的父亲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三个月,
父亲也同样在心脏的位置,放置过起搏器。
⑭水声停了。大哥说:“ 搓搓背吧,省得背痒。”父亲没有回答,浴室里安静下来。 一会儿, 我听见搓澡巾擦过皮肤的声音, 很慢,沙沙沙的,像叶子落在地上, 或者像细小的雨落在脸上。
大哥问: “重不重?”父亲说:“还行。”
⑮浴室里重新安静下来。父亲咳嗽了一声, 似乎想说什么, 迟疑了一下,又咳嗽了几声。大 哥说:“ 是不是太热了, 不舒服?”父亲说:“ 你,伤口, 还疼不疼? ”大哥说:“ 不疼了。 ”父亲说:
“有病了,就注意点儿。”
⑯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眼前出现的却是他们挥舞着手臂,瞪大眼睛,大吼着, 谁也不听谁的
吵架的情景。门开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又搀扶着出来。
⑰父亲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他眯着眼睛,说:“ 四妞,今年拿的啥酒? ”我说:
“三十年西凤。”他说:“ 晚上打开,我和你大哥少喝点儿。”
⑱那个晚上, 餐桌上出现了多年前熟悉的一幕。
⑲父亲和大哥,他们几乎不说一句话,两个人默默地倒一点儿酒,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
脆的声音, 然后一饮而尽。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 2022 年第 10 期,有删改)
(1)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有关父亲和大哥的四个场景。请把下面的场景补充完整。
场景一:大哥被父亲追打
场景二: 大哥和父亲叫板
场景三: ①—
场景四: ②—
(2) 文中的父亲和大哥各是怎样的人?
(3) 第⑦段和第⑲段都有— 句“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请简要分析这句 话在这两段中的意思有何不同。
(4) 本文对人物语言描写生动活泼、自然通俗,请你从③④段中任选一句简要赏析。
13.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励志,善良,勤劳,勇敢…… 带给我们温暖、 希望或鼓舞…… 沉淀在心里,比春雨更滋润,比春风更温柔。请以“春风十里不如你” 为题,写一篇
记叙文。
题目二:假如你乘坐宇宙飞船到达了外空某星球,请以“ 当飞船舱门打开的那一刻,我被眼前所看 到的一切惊呆了” 为文章的开头,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叙事完整、 情节生动、 主题积极鲜明、情
感健康美好的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 ①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②字数不少于 600; ③不要出现学校、班级或师生姓名等实名
信息。
答案
1. 【答案】
(1) C
(2) D
(3) A
(4) B
【解析】
(1) A,应改为镌刻(juàn)、正襟危坐; B 应为书法帖(tiè)、殚精竭虑; C 正确; D 应为镌刻 (juān)、书法帖(tiè)、殚精竭虑、正襟危坐。
(2) 第一问, “ 高深莫测” 一般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感觉。 “肃然起敬” 一般用来形容对某人 做了某事之后的敬意。所以书法应用高深莫测来形容。第二问,虽然有疑问词,但并没有疑问的语
气,所以不该用句号,而是逗号。
(3) 对联分上下两联,上联和下联字数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上下联语义相关。 “社稷江
山”应对“黎民百姓” ,“何用问”应对“不需谈”。
(4) 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的理解。根据第六段对怀素书法字体的介绍: “ 这样的书体,清简如水,
没有任何波” ,可知 B 项书法作品和书法家搭配不当。
2. 【答案】A
【解析】选文第②段中的“娇羞地呢喃”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赋予燕子人的动作和情感, 写出 了春燕的天真活泼及声音的动听。故 A 项说法错误。其余三项正确。
3. 【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 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
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析】A .语意重复,去掉“造成的”;
B .缺少主语, 去掉“使”;
C .句式杂糅,改为“让人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 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
句的发生。
4. 【答案】C
【解析】C.白居易是唐代诗人。所以应将“宋代” 改为“唐代。
5. 【答案】神九航天员可首次在太空吃炒菜。
【解析】这道压缩语段题的新闻主干很短,注意导语里面的提示,再结合正文加以补充。神九航天
员(何人)可首次(注意文尾的“第一次” ,这是个关键信息)在太空(何地)吃炒菜(何事)。
6. 【答案】
(1) 徙倚欲何依
(2) 萧关逢候骑
(3)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4) 清荣峻茂;窥谷忘反;日暮乡关何处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 【答案】
(1) 燕啄新泥;乱花迷眼
(2) 以颔联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地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
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解析】
(1) 此题考查诗中景物的特点,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 《钱塘湖春行》 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从诗中“ 水面初平” 、“ 几处早莺” 、“谁家新燕”可 知, 这是钱塘湖早春时候的景色。诗句中还有“ 争暖树”“ 啄春泥”“乱花”“迷人眼”“ 浅草”“没马蹄” ,具
体表现初春到来的气息。据此提炼四字短语即可。
(2)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 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 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 的情感。示例: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绘的景象是:早春的野外生机勃勃,在多 个地方,早出的黄莺们唱着歌, 上下翻飞, 正在争抢着朝阳的树枝, 刚从南方飞回的燕子,不知来
自谁家,在精神抖擞地啄衔春泥, 它们正忙着筑巢。
8. 【答案】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君问
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解析】 写出含有“秋” 的古诗词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示例: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 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
《秋风辞》 。
9. 【答案】
(1) i 高兴的样子
ii 想到
iii 形容水的澄澈
(2) i (我们) 一起在院子中散步。
ii 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3) 最后一句体现了作者微妙又复杂的心境, 既有被贬谪的失意、悲凉和落寞,又有与知音赏月
的欣喜,以及漫步的悠闲。
【解析】
(1) i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
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
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识记“欣然(高兴的样子)、念(考虑,想到) ℽ
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2) i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 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以下关键 词语的意思: “相与”,共同、 一起; “于”,在; “ 中庭” ,庭院里; “盖” ,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
示肯定,相当于“大概” ,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3) 本题考查句子含义及作者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不可只停留于字面意思,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的经历与文章的主旨,方能较全面的把握作者的情感。本文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 幽微,但又随缘自适、 自我排遣,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与“ 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
鄙夷与讽刺。“ 闲人” 是指清闲的人,意味复杂,一指闲适之情, 二指赏月的欣喜,三指贬谪的悲
凉,四指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据此分析可作答。
选自《东坡志林》 作者: 苏轼 年代: 北宋
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 1083 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 ,(我)脱下衣服准备睡 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 (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 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 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 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
有月光? (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0. 【答案】
(1) 《水浒传》;林冲
(2) 示例:鲁达就是一位有义气的英雄人物,如他义救金氏父女,拳打镇关西。(或:武松就是有
义气的英雄人物,如他为替施恩夺回店铺,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
【解析】
(1) 根据语段内容,可知此语段出自施耐庵《水浒传》 中的《风雪山神庙》 一节。语段中描写的
人物是豹子头林冲。
(2) 《水浒传》 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 但在“义”这一点却是相同的。 武松替施恩夺回店铺是 “义”,
宋江私放晁盖是“义”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11. 【答案】
(1) 两则材料体现出的围棋特点有: 历史悠久,名家辈出,相关著作很多,与现代科技结合, 影
响深远,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2) 下围棋时,对弈双方均默不作声,仅靠手指在棋盘上运筹棋子, 如同手语交谈一般。
(3) D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掌握。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细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可 知材料一第一段介绍了围棋的历史悠久,第二段介绍了围棋了名家和著作, 第三段介绍了围棋对周 边国家的影响,第四段介绍了围棋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根据材料二的首句可知,这则材料介绍了围
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2)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手谈”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用手谈话的意思。 结合材料二的内容
可知,在对弈过程中, 双方棋手是不说话的,只是靠手指在棋盘上运筹棋子。就像是用手在说话一
样。
(3)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 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 D.有误,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可知靠右的两颗
白棋如果连上最下的白棋“2” ,“气”依然没超过四气,所以还是会被提子。故选 D。
12. 【答案】
(1) 示例: ①大哥给父亲洗澡; ②父亲和大哥对饮。
(2) 要点:父亲是一个脾气暴躁但关心儿子的人;儿子年轻时叛逆、脾气暴躁,但也很孝顺父亲。 (3) 要点:第⑦段中的这句话强调的是他们对吼的激烈,在第⑲段中则着重表现了父子之间脉脉 的温情。
(4) 示例一:“三天不打,你皮又痒了不是?” 写出了父亲认为大哥调皮需要管教, “皮痒” 意味着要
挨揍,是民间俗话,源自生活,所以生动活泼、 自然通俗。
示例二:“又咋了?你们爷俩就是反贴的门神。”母亲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
父子俩对立的状态。“ 门神”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用来做为喻体,通俗易懂, 自然贴切。
【解析】
(1) 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 再进行概括, 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 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阅读文段, 分析主要内容,可知第十一到十六段写的是大哥给父亲洗澡,第
十七到十九段写的是父亲和大哥对饮。
(2) 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时,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 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 的精神或品质。根据文中父亲追打儿子,可知父亲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根据父子俩洗澡时,父亲 关心地问儿子的伤口情况,可知父亲是一个关心儿子的人。根据大哥常被父亲追着打,可知大哥年
轻时叛逆、脾气暴躁;根据大哥给父亲洗澡,可知大哥是一个孝顺的人。
(3) 此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上下文 的内容来理解句子即可。找出两句的异同。相同点:父亲和大哥完全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忽略了 其他人。 不同点:第⑦段中强调的是两个脾气暴躁的人对吼的激烈,第⑲段则着重表现了几十年 后父亲和大哥之间脉脉的温情。
(4)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 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方面从运用的写作手 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示例一:第三段“三天不打, 你皮又痒了不是?ℽ ,这句话运用“ 皮痒”这个民间俗语, 自然通俗,表现了父亲认为大哥调皮需要 管教。示例二:第四段“又咋了?你们爷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这句话将“父子俩” 比作是“ 门神” ,形
象生动地写出了这父子俩对立的状态,通俗易懂, 自然贴切。
13. 【答案】 略。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12页。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阅读,作⽂,附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阅读,作⽂,附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