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在物理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物理的花园”里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丹东冬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0℃B.教室的高度一般约为3m
C.眼保健操的时长约为15minD.某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20m/s
2.《青藏高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描写我国青藏地区美丽景色的歌曲。为什么许多人唱到“高原”的“高”字就唱不上去了呢?这是因为歌曲中“高”字的( )
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美D.节奏快
3.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5∶6,两车速度之比为2∶3,则甲、乙两辆汽车所用时间比值为( )
A.5∶4B.9∶10C.4∶3D.4∶5
5.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 ℃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 ℃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
A.10 ℃B.30 ℃C.50 ℃D.60 ℃
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 )
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
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7.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
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
二、实验题
8.在学习声学时,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通过乒乓球来显示音叉振动,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___(选填“类比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于广口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响铃音逐渐变小。这个现象说明声音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_________;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3)如图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
9.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用温度和室温相同的水给碎冰加热。
(1)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位于碎冰的( )
A.上部B.中部C.底部D.都可以
(2)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到时间段,试管中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_,此时的温度叫作冰的_________。冰属于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实验过程中,如果还想同时得到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的证据,请你对该实验做出改进:_________。
10.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同时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5~10min观察到烧杯中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同时观察到烧杯上方出现“白气”。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根据以上现象和图像,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按规范要求,实验前应先调节铁圈_________(填数字)的高度;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_。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_℃;
(2)水的沸腾是一种____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的汽化现象。水在沸腾时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白气”形成时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观察到气泡如图乙所示,这是水沸腾_________(选填“前”或“时”)的现象。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_;
(5)另外两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6℃和100℃,他们猜想这是由于各组所用温度计刻度有偏差造成的。为验证此猜想,最便捷的方法是用三个小组的温度计_________(选填“依次”或“同时”)测出同一杯热水的温度。
1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方框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_;
(2)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_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3)根据图中信息,段的距离为________cm: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cm/s;
(4)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B、C两点都准确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小车通过段路程的时间过短,不便于测量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当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改变木板的角度,发现小车不能沿木板下滑,小车不能下滑的可能原因是斜面的顺斜程度太_________。
12.小华是一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学生,他发现,校园文艺演出时,坐在观众席前排听到的声音比后排响。开校运动会时,远处看台上的同学为运动员加油时,把双手合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喊话声音更响。那么人听到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针对以上两个情景,小华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听到声音的响度大小与距离声源远近有关;
猜想二:听到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声音是否集中传播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操作甲:使声源响起,在3米处听声音大小。
操作乙:使声源响起,在6米处听声音大小。
操作丙:把喇叭状的物体放在声源前,使声源响起,在6米处听声音大小。
(1)要探究响度大小和距离声源远近的关系,应选择操作_________和_________;
要探究响度大小和声音集中传播的关系,应选择操作_________和_________;
(2)为解决实验器材问题,小华用硬卡纸做了一个喇叭状的号筒来解决让声音集中向某一方向传播的问题。他又从实验室借来了音叉和机械闹钟。用小槌敲击音叉,叉股振动发声。拨动闹铃按钮,机械闹钟的小锤不断敲打铃碗发声。小华应选择_________(选填“音叉”或“机械闹钟”)做声源,理由是_________;
(3)小华通过多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距离声源近,听到的响度大:
结论二:声音集中传播时,听到的响度大。
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清晰听到心脏搏动的声音,这是_________(选填“结论一”或“结论二”)的应用。
三、计算题
1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爸爸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即将到达隧道口时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通过计算判断开车是否超速;
(2)过了隧道,导航提示到下一个服务区还有32km,若以标志牌的速度继续向前匀速行驶,需多少时间到达下一个服务区?
(3)某一时刻,小明观察到车上速度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假如以此速度行驶6min,求汽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14.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保持速度不变继续向前匀速直线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知己)求:
(1)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所用时间;
(2)汽车的行驶速度。
四、填空题
15.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__min_________ s。
16.站在路边的小明看到a、b两个气球正在升空,如图甲所示,过一会儿看到的场景如图乙所示。在此过程中,以a为参照物,b向_______运动:以b为参照物,a向_________运动,树向_______运动。(均选填“上”或“下”)
17.如图所示,古琴演奏家正在演奏名曲《高山流水》。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_产生的,经_________传播到聆听者耳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声的_________不同。
18.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离不开地球上的水循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成云中的小水滴,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严寒,急剧降温,会_________成微小的冰晶,冰晶聚集起来就形成雪花。(填物态变化名称)
19.小明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这就做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性质工作的,小明将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入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图_________所反映的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
20.某次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座大桥,用时116s,已知列车全长420m。则该大桥长_________m,坐在列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该大桥的时间为_________s。
21.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
22.2023年10月3日杭州亚运会上中国队米接力男女双双夺冠。在比赛过程中,观众是用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大小的方法来判断哪个国家队运动员跑的快的,而终点裁判员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哪个国家队的运动员跑的快的。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交接棒,不浪费时间,提高比赛成绩。
五、多选题
2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空中的声速是340m/sB.教室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C.汽车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信息D.小提琴和二胡能发出音色相同的声音
24.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在手上涂抹酒精,过了一会儿,酒精消失,手感到凉凉的.根据以上证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A.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B.酒精蒸发需要吸热
C.酒精温度越高,蒸发越快D.酒精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2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5 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 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均为3 m/s
C.5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4 s时,甲在乙后方3 m处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丹东在我国辽宁省,属于东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7℃,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的长度一般约为9m,宽度大约7m,高度一般约为3m,故B符合题意;
C.眼保健操的时长较短,约为5分钟,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大约为15s,速度大约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B
解析:许多人唱到“高原”的“高”字就唱不上去了,是因为歌曲中“高”字的音调高,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A(×)发射塔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B(×)火箭发射时不断远离发射塔,所以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C(√)火箭相对于舱内的航天员位置不变,所以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舱内的航天员随火箭一起远离发射塔,所以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4.答案:A
解析:
5.答案:B
解析: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才能熔化.金属勺放入15 ℃的水中没有熔化,说明该金属的熔点不低于15 ℃;金属勺放入45 ℃的水中逐渐熔化,说明该金属的熔点低于45 ℃.综合可得该金属的熔点高于或等于15 ℃且低于45 ℃,故选B.
6.答案:D
解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响度相同;振动的快慢变低了,即频率变低,则听到的声音音调变低。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答案:C
解析:A、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时需要吸热的性质,故A错误;
B、冰袋冷敷是利用冰袋中的冰熔化吸热,故B错误;
C、蒸汽熨烫是利用水蒸气遇冷液化时会放出热量,故C正确;
D、干冰保鲜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来保证食物等处于低温环境中,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1)振动;转换法;(2)不能;D;(3)能量
解析:(1)如图甲所示,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探究实验过程中,通过乒乓球来显示音叉的现象,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
(2)如图乙所示,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不变,响度变小、,用抽气筒简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将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而是通过推理判断出真空不能传声,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
9.答案:(1)B;(2)固液共存;熔点;晶体;(3)见解析
解析:(1)测量试管中碎冰的温度,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B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由图知在到时间段,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物质的熔点,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这也说明了冰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
(3)在冰熔化过程中,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又继续熔化,说明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10.答案:(1)2;相平;94;(2)剧烈;不变;(3)放出;(4)时;不正确;(5)同时
解析:(1)要根据酒精灯外焰确定铁圈高度,所以实验前应先调节铁圈2。
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水的温度为94℃.
(2)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时大量气泡上,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3)“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放出热量。
(4)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由小变大,水沸腾前,气泡上升,由大变小,故如图乙所示现象,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不正确,因为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5)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同时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
11.答案:(1);(2)加速;(3)40.0;50.0;(4)偏大;(5)较小;小
解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用刻度尺测量路程和秒表测量时间,通过速度公式计算出平均速度,即。
(2)根据题意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做加速运动。
(3)根据图中信息,AB段的距离为
BC段的路程
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
小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0cm,所以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50.0cm/s.
(4)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则路程不变,时间偏小,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5)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小较小的坡度。
因为斜面的顺斜程度太小了,所以小车不能沿木板下滑。
12.答案:(1)甲;乙;乙;丙;(2)机械闹钟;因机械闹钟的发声是连续的且响度大小恒定,不随时间变化,所以应选择机械闹钟;(3)结论二
解析:(1)探究响度大小和距离声源远近的关系,应控制除距离外其他因素保特不变,所以应选择甲和乙进行实验,
探究响度大小和声音集中传播的关系,应控制距离不变,比较声音集中传播和发散传播时的响度变化情况,所以应选择乙和丙进行实验。
(2)机械周钟的发声是连续的且响度大小恒定,不随时间变化,所以应选择机械闹钟。
(3)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清晰听到心脏搏动的声音,是将心脏搏动的声音通过听诊器集中传输到医生耳朵,使声音不向外扩散,所以属于结论二的应用。
13.答案:(1)不超速;(2)0.4h;(3)4km
解析:(1)这辆车匀速通过该隧道的时间
这辆车匀速通过该隧道的路程
这辆车通过该隧道的速度是
根据标志可知,隧道限速,因为
所以,不超速;
(2)标志牌的速度是
导航提示到下一个服务区的距离
由得,到下一个服务区的时间
(3)如图乙可知,速度是
行驶的时间是
由得,汽车通过的距离是
14.答案:(1)4s;(2)10m/s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声音走过的路程
由得,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所用时间
(2)车走过的路程
根据题意可知,车经过的时间等于声音走过的路程,还等于原来路程的4倍,即
所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15.答案:1;3.00;5;37.5
解析:图甲所示,该刻度尺的一大格是1cm,中间有10小格,每一小格是1mm,即分度值是1mm:物体的左边与0.00cm对齐,右边与3.0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是
如图乙所示,内部的分针在5分钟到6分钟之间,偏向6分钟这一边,所以,分钟是5分钟,外圈的秒是37.5秒,所以秒表的示数为5min37.5s。
16.答案:上;下;下
解析:根据图形可知,以a为参照物,b的位置不断变化,速度也比a快,所以相对来说是向上运动。
根据图形可知,以b为参照物,a和树的位置不断变化,相对来说是向下运动。
17.答案:振动;空气;响度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声,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聆听者耳中的。
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所以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18.答案:液化;凝华
解析: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温度变低,导致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
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
19.答案:热胀冷缩;丙
解析:温度的高低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由温度变化会引起液体的体积的改变,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温度越高,液体体积越大,液柱越长,故在乙、丙所示,图丙所反映的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
20.答案:3060;102
解析:由,可知列车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
由于
则桥长
坐在列车上的乘客通过该大桥的时间为
21.答案:吸收;凝固
解析:液态氮迅速汽化的过程中会从周围(包括酸奶)吸取大量的热量,使得酸奶温度降低而凝固成块。
22.答案:相同路程比时间;静止
解析:终点裁判通过秒表记录运动员跑完全程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快慢,故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交接棒时,为了交接棒顺利完成,需要保持相对静止,防止相对速度过大,棒子掉落浪费时间。
23.答案:BC
解析:A.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真空中的声速是0,故A错误;
B.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汽车倒车雷达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正确;
D.小提琴和二胡的结构和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C。
24.答案:AB
解析:A(√)在手上涂抹酒精,过了一会儿,酒精消失,说明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
B(√)酒精从液态变成气态,需要吸热,有致冷作用,因此手感到凉凉的.
C(×)要得出酒精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需要控制酒精的表面积和酒精表面的空气流速相同,使温度变化.
D(×)要得出酒精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的结论,需要控制酒精的温度和酒精的表面积相同,使酒精表面空气流速变化.
25.答案:BD
解析:3~5 s内乙的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乙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0~5 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由可知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都是,故B正确;5 s时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静止,则二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甲、乙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4 s时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说明甲在乙的后方,乙的路程为15 m,甲的路程,故甲在乙后方3 m处,故D正确。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作图题,填空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作图题,填空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评估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评估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