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
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下图示意干洁空气的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 A 代表( )
A. 氮气B. 氧气C. 氢气D. 臭氧
2.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 资源枯竭B. 水土流失C. 臭氧层破坏D. 全球变暖
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边界的比利牛斯山脉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是欧洲西南部最大的山脉,山顶有冰川分布,南坡和北坡都发育了较完整的自然带谱。该山脉南北两侧气候存在明显差异,南侧大部分地区比北侧降水少。下图为比利牛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北坡相比,比利牛斯山脉南坡( )
A. 自然带数目较少B. 基带土壤水分多.
C. 落叶林带下限低D. 雪线位置较高
4. 与北侧相比,比利牛斯山脉南侧大部分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不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B. 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短D. 地势东高西低
如下图为某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5. 由图中数据可知( )
A. 该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衡B. 外来移民人口数量超过本国人口数量
C. 该国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 移民缓解了该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6. 导致外来人口迁入该国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老龄化B. 家庭因素C. 政治因素D. 经济因素
7. 该国可能是( )
A. 中国B. 巴西C. 德国D. 泰国
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桌村,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上图中水渠利用率较高的时间可能是( )
A. 1-2月B. 4-5月C. 7-8月D. 10-11月
9. 水坝建成后可以( )
①增加水渠流量②提高水渠入口水位③增加水坝上游流速④增加水坝下游河道淤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结构图,该地的石堰梯田具有“叠石相次,包土成田”的特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石堰梯田最可能位于( )
A. 山西省B. 江西省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 云南省
11. 推测石堰梯田所在地的环境特点( )
A. 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B. 降水相对较少,以旱作农业为主
C. 荒漠分布广,畜牧业分布在山麓D. 河网纵横密布,航运价值高
12. 关于该遗产景观所在地的正确叙述是( )
A. 山上的森林和灌丛,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B. 田埂上的经济树种,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
C. 民居多以石为建材,主要原因是防潮防湿D. 景观所在地的河流,主要补给是冰雪融水
日光温室(下图)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一种农业设施,太阳光通过前墙透入,前屋朝向与前屋面角会影响采光性能。当太阳光线的入射角不超过40°时,日光温室透光率较大且变化不大,采光性能较好。青海省西宁市(36°37'N,101°47'E)的日光温室通常会在夜晚覆盖一层毛毡,在白天合适的时段揭开透光。下表为西宁市冬至日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为保证冬季采光性能,西宁日光温室最适宜的朝向是( )
A 南偏东50°左右B. 南偏东10°左右
C. 南偏西50°左右D. 南偏西10°左右
14. 为保证冬至日正午前后各2小时范围内的采光性能,西宁日光温室的前屋面角应接近( )
A. 16°B. 24°C. 32°D. 40°
海水“跃层”是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的水层。夏季,黄海海水在水深20米左右的地方,水温突然降低到10°C以下,垂直温差可达到20°C,出现了一个延伸至海底的巨大冷水团,图一示意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研究证明,黄海冷水团与“跃层”同步消长,每年春季开始形成,夏季达到最盛,秋季开始衰退,冬季消失,其范围与超前其6个月的风速相关。下图二示意25米层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变化与超前6个月的风速对照(经向风,北为正、南为负;纬向风,西为正、东为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25m层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的变化( )
A. 与冬季西北风相关B. 与冬季东南风相关
C. 与夏季东南风相关D. 与夏季西北风相关
16. 黄海“跃层”夏季最盛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 气温高,降水多,表层增温减盐B. 暖流势力强,对黄海的影响更大
C. 盛行东南季风,与低纬度海水交换多D. 沿岸盛行离岸风,使深层冷海水上泛
二、综合题
17. 【选修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化学需氧量(COD)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一般利用化学氧化剂将废水中可氧化的物质(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来表示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反映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COD值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污染越重。下图为2022年各地区化学需氧量排放情况。
简述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特点。针对上述特点,提出可行建议。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葛藤,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在老一辈人记忆里“堪比人参”。而现在,葛藤在国际上有了一个不太体面的新身份——第一个被编进外来物种名册的植物。葛藤于1876年首次在美国的费城百年博览会上出现,随后被推广用于抑制水土流失。但之后因为它生长太迅速,长得遍地都是,一棵葛藤可以分出60个分杈,它的分杈可以全方位出击,覆盖方圆几十千米之广。
分析葛藤入侵对美国本地树木的危害,并提出解决措施。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河流经肃北县,敦煌市,是这两个地区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被称为肃北、敦煌的“母亲河”。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党河干流的流向并说出其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
(2)近年来,敦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对月牙泉,莫高窟的影响。
(3)肃北县和敦煌市协作开发利用党河流域,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试分析说明两县市在利用保护水资源上的具体做法。北京时间
9:00
10:00
11:00
12:00
太阳高度角
6°
15°
23°
28°
北京时间
13:00
14:00
15:00
16:00
太阳高度角
30°
29°
25°
18°
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
一、单选题
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下图示意干洁空气的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 A 代表( )
A. 氮气B. 氧气C. 氢气D. 臭氧
2.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发环境问题是( )
A. 资源枯竭B. 水土流失C. 臭氧层破坏D. 全球变暖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杂质组成,干洁空气中氮气占比约78%,氧气占比约21%。其他气体占比较少,约占1%,A应为氮气,B为氧气,C为其他气体,因此A选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会加强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导致全球温度升高,气候变暖,D正确;温室气体浓度升高与资源枯竭、水土流失、臭氧层破坏无关,ABC错误。故选D。
【点睛】从近地面到高空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较稳定,天气现象少,利于飞机飞行;高层大气中有电离层,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边界的比利牛斯山脉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是欧洲西南部最大的山脉,山顶有冰川分布,南坡和北坡都发育了较完整的自然带谱。该山脉南北两侧气候存在明显差异,南侧大部分地区比北侧降水少。下图为比利牛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北坡相比,比利牛斯山脉南坡( )
A. 自然带数目较少B. 基带土壤水分多.
C. 落叶林带下限低D. 雪线位置较高
4. 与北侧相比,比利牛斯山脉南侧大部分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不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B. 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短D. 地势东高西低
【答案】3 D 4. B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比利牛斯山脉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界线,南坡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所以基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北坡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所以基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南坡自然带是从亚热带到冰雪带,北坡是从温带到冰雪带,且由材料可知,南、北坡自然带谱均较完整,南坡自然带数目较多,A项错误;南坡基带气温高,降水少,所以基带土壤水分少,B项错误;南坡落叶林分布在常绿林以上,所以下限较高,C项错误;南坡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少,雪线位置较高,D项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比利牛斯山脉南侧和北侧都会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A项错误;南侧纬度较低,所以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B项正确;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C项错误;根据图示河流流向判断,南侧地势西高东低,D项错误。故选B。
【点睛】雪线,常年积雪带的下界,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坡度、坡向等条件。
如下图为某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5. 由图中数据可知( )
A. 该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衡B. 外来移民人口数量超过本国人口数量
C. 该国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 移民缓解了该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6. 导致外来人口迁入该国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老龄化B. 家庭因素C. 政治因素D. 经济因素
7. 该国可能是( )
A. 中国B. 巴西C. 德国D. 泰国
【答案】5 D 6. D 7. C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5题详解】
从图中读不出该国男女性别比,无法判断性别比例是否失衡;图中数据为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无法判断人口数量的多少;该国老年人比例为16.3%,没有超过青年人口;从图中看迁入该国的老年人比例远小于青年人,因此移发缓解了该国人口老龄化趋势,D正确。
【6题详解】
从图中看,迁入该国的人口以青年为主,可知导致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D正确。
【7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国老年人比例为16.3%,人口老龄化严重,最可能是发达国家德国,C正确。
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桌村,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上图中水渠利用率较高的时间可能是( )
A. 1-2月B. 4-5月C. 7-8月D. 10-11月
9. 水坝建成后可以( )
①增加水渠流量②提高水渠入口水位③增加水坝上游流速④增加水坝下游河道淤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8. B 9. C
【解析】
【8题详解】
7—8月鄱阳湖平原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正处于伏旱,且农作物播种面积大,需水量大,水渠利用率较高,B正确;10-11月、1-2月处于秋冬时节,农作物处于收获时期,越冬农作物播种面积相对较小,需水量相对较小,AD错;相比于4-5月而言,7-8月气温更高,蒸发更大,且又受伏旱的影响,需水量更大,水渠利用率更高,C错。故选B。
【9题详解】
修建水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灌溉,其主要作用是阻挡上游来水,抬高水渠入口处水位,增加水渠流量,①②正确;由于水坝对水坝上游河段来水的阻挡作用,水坝上游流速降低,泥沙沉积量增大,水坝下游河道淤积情况减弱,③④错。故选A。
【点睛】调动水坝对上下游水文特征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抓住时间信息“7-8月”和地点信息“鄱阳湖平原”等,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判断即可。
下图为我国某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结构图,该地的石堰梯田具有“叠石相次,包土成田”的特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石堰梯田最可能位于( )
A. 山西省B. 江西省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 云南省
11. 推测石堰梯田所在地的环境特点( )
A. 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B. 降水相对较少,以旱作农业为主
C. 荒漠分布广,畜牧业分布在山麓D. 河网纵横密布,航运价值高
12. 关于该遗产景观所在地的正确叙述是( )
A. 山上的森林和灌丛,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B. 田埂上的经济树种,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
C. 民居多以石为建材,主要原因是防潮防湿D. 景观所在地的河流,主要补给是冰雪融水
【答案】10. A 11. B 12. A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地的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属温带地区,A正确。主要农作物是谷子和玉米,属于旱作农业,降水相对较少,故B、D错误。而新疆农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植被带为荒漠,C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山西省属于暖温带,两年三熟,A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山西降水相对较少,图中农作物为旱作农业,B正确。山西没有广布荒漠,C错误。河网纵横密布,是南方地区的特点,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该地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坡度大,易发生水土流失,故山上的森林和灌丛起到的作用是保持水土,A正确。同理,田埂上经济树种的生态功能也是保持水土,使石堰梯田更加坚固,不易被洪水冲垮,同时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B错误。民居多以石为材,主要是就地取材,而非防潮防湿,且当地气候并不潮湿,C错误。河流位于季风气候区,河流的补给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D错误。故选A。
【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悉我国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和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表现形式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日光温室(下图)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一种农业设施,太阳光通过前墙透入,前屋朝向与前屋面角会影响采光性能。当太阳光线的入射角不超过40°时,日光温室透光率较大且变化不大,采光性能较好。青海省西宁市(36°37'N,101°47'E)的日光温室通常会在夜晚覆盖一层毛毡,在白天合适的时段揭开透光。下表为西宁市冬至日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为保证冬季的采光性能,西宁日光温室最适宜的朝向是( )
A. 南偏东50°左右B. 南偏东10°左右
C. 南偏西50°左右D. 南偏西10°左右
14. 为保证冬至日正午前后各2小时范围内的采光性能,西宁日光温室的前屋面角应接近( )
A. 16°B. 24°C. 32°D. 40°
【答案】13. D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要保证采光性能好,应该让题目图中所指的入射角越小越好。西宁市(36°37'N,101°47'E)在北回归线以北,白天太阳始终在南半个天空,所以温室应该朝向正南,这样可以保证获得最大太阳辐射。西宁与北京时间相差约1个小时,由表格数据可知,冬至日正午西宁太阳高度接近30°,即13:00的太阳高度角,以13:00为界,冬至日上半天太阳高度角整体小于下半天,所以下半天太阳辐射较强,应该在正南朝向的基础上向西稍作偏转。比较四个选项,D较符合。故选D。
【14题详解】
冬至日正午前后两小时,根据地方时的计算,西宁正午时刻是北京时间13:20左右,前后两小时是从北京时间11:20到15:20之间,冬至日西宁太阳高度H=90-(23.5+36.5)=30°,从表中信息可知,太阳高度角在23°----30°之间,如下图可知,入射角、太阳高度角和前屋面角之间存在的关系为:∠1+∠2+H=90°,为保证冬至日正午前后各2小时范围内的采光性能,且符合“当太阳光线的入射角不超过40°时,日光温室透光率较大且变化不大,采光性能较好。”的条件下,西宁日光温室的前屋面角最大应取临界条件:40°+∠2+23°=90°,得出∠2>27°;前屋面角最小取临界条件:40°+∠2+30°=90°,得出∠2>20°,所以前屋面角应该>27°,C选项32最接近符合条件的值,故选C。
【点睛】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海水“跃层”是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的水层。夏季,黄海海水在水深20米左右的地方,水温突然降低到10°C以下,垂直温差可达到20°C,出现了一个延伸至海底的巨大冷水团,图一示意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研究证明,黄海冷水团与“跃层”同步消长,每年春季开始形成,夏季达到最盛,秋季开始衰退,冬季消失,其范围与超前其6个月的风速相关。下图二示意25米层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变化与超前6个月的风速对照(经向风,北为正、南为负;纬向风,西为正、东为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25m层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的变化( )
A. 与冬季西北风相关B. 与冬季东南风相关
C. 与夏季东南风相关D. 与夏季西北风相关
16. 黄海“跃层”夏季最盛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 气温高,降水多,表层增温减盐B. 暖流势力强,对黄海的影响更大
C. 盛行东南季风,与低纬度海水交换多D. 沿岸盛行离岸风,使深层冷海水上泛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经向风,北为正,南为负;纬向风,西为正,东为负。那么由数据图可以看到经向风和纬向风都为负,得出风向为东南,根据图中水温可以判断黄海此时为夏季,而风向为超前其6个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海水“跃层”是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在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海洋表层水温的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夏季太阳辐射更强,表层水温更高。“跃层”是海水在垂直方向出现突变,是密度突然变低的情况,而影响海水密度的诸多因素中,淡水注入越多,盐度越低,海水密度越低,出现跃层最盛,而该地降水集中在夏季,A正确。流经黄海的沿岸流是寒流,B错误。夏季的东南季风对我国洋流影响较小,C错误。夏季沿岸盛行东南季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向岸风,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我国的季风: 1.源地:冬季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蒙古国的蒙古高原一带。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2.风向:冬季风:偏北(东北或西北)夏季风︰偏南(东南或西南)。3.性质: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4.对气候的影响:冬季风:寒冷干燥,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风︰温暖湿润,为东部地区带来降水形成雨季。
二、综合题
17. 【选修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化学需氧量(COD)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一般利用化学氧化剂将废水中可氧化的物质(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来表示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反映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COD值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污染越重。下图为2022年各地区化学需氧量排放情况。
简述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特点。针对上述特点,提出可行建议。
【答案】特点:排放量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排放量多于西部;主要集中在农业源和生活源,来源相对集中。
建议: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化肥农业的使用,减少农业源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技术投入,提高水资源的理由效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之后再排放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2022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情况为材料,涉及水污染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22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的排放量多于西部地区;河南湖南等农业大省排放量较大,且各省的排放物主要来自农业源和工业源。
可行建议: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农业的使用,减少农业污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减少农业源污染物的排放;工业生产中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将各种来源的污水集中处理达标之后再排放等。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葛藤,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在老一辈人记忆里“堪比人参”。而现在,葛藤在国际上有了一个不太体面的新身份——第一个被编进外来物种名册的植物。葛藤于1876年首次在美国的费城百年博览会上出现,随后被推广用于抑制水土流失。但之后因为它生长太迅速,长得遍地都是,一棵葛藤可以分出60个分杈,它的分杈可以全方位出击,覆盖方圆几十千米之广。
分析葛藤入侵对美国本地树木的危害,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危害:生长太过迅速,蔓延速度快、而积广,影响其他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侵占其它植物的生存空间。措施:割除葛藤,补栽速生树种;利用葛藤叶子发展养殖业,利用葛藤发展藤编业等,抑制葛藤蔓延;发展葛藤制药产业。
【解析】
【分析】以生物入侵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产生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解决措施,难度较低。从材料提取主要信息作为依据总结出葛藤入侵对当地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危害;解决措施可从生物习性入手,提出措施抑制其生长;同时把入侵生物变成可为人类利用的产品。
【详解】分析葛藤入侵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从葛藤繁殖能力强、传播速度快、侵占当地原有生物生存空间、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等角度入手。解决葛藤入侵的措施,可从抑制其疯长,如割除蔓延葛藤,采用速生树抑制其生长;同时把葛藤变“废”为“宝”,从材料得知葛藤可入药,可以作为制药产业的原料;还可作为藤蔓使用,发展藤编业等。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答案】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纬度约44°N,夏季气温高。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气温较高。
【解析】
【分析】考查区域气候成因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说明索契的气候、地形等特征符合茶树的生长习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索契纬度较高,从地带性规律看,该地应该为温带地区,其夏季气温高,适宜茶树生长;从图中等高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索契北部为山地,冬季时能有效的阻挡来自北方(亚欧大陆北部)的寒冷空气的侵袭,加上黑海海水的调节作用,使得该地气温具有亚热带的特征。该地西临黑海,东为山地,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为充足。因此形成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
【点睛】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河流经肃北县,敦煌市,是这两个地区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被称为肃北、敦煌的“母亲河”。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党河干流的流向并说出其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
(2)近年来,敦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对月牙泉,莫高窟的影响。
(3)肃北县和敦煌市协作开发利用党河流域,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试分析说明两县市在利用保护水资源上的具体做法。
【答案】(1)流向:总体由东南流向西北(或先由东南流向西北,再由西南流向东北)。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较大,冬季流量小)(时间变化);从上游到下游流量先增大,后减少(空间变化)。
(2)原因: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增多,使水资源量不断减少,植被不断破环;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等自然原因导致气候越来越干旱。影响:敦煌水资源短缺,气候恶化,使月牙泉面临萎缩,干涸威胁;风沙侵蚀危及莫高窟文物。
(3)两县市都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行污水处理;协调好上、下游地区的用水;肃北县位于河流上游,着重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质;敦煌市位于河流下游,着重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农业生产规模,发展节水农业,工业用水循环再利用。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西北地区党河干流流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风沙活动的危害,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本小问是两个问题,第一,河流从高处往低处流,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党河总体由东南流向西北(或先由东南流向西北,再由西南流向东北)。第二,河流流量变化分为时间变化(季节和年际变化)和空间变化。时间变化:由于受季风影响小,年际变化不明显,不回答。该地主要受冰雪融水和山地抬升夏季风形成的地形雨补给,因此夏季降水多,温度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冬季反之。空间变化:该地上游支流多,人口城市少,河流流量大,下游支流少,人类生产生活大量引水灌溉,河流流量少。
【小问2详解】
本小问是两个问题,第一,由材料可知党河是肃北县和敦煌市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量引水会导致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断流,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地区性环境问题离不开全球环境,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异常等造成干旱加剧。第二问,月牙泉是湖泊,缺水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盐度升高,生物多样性减少;缺水加剧土地荒漠化,风沙加剧,风沙会侵蚀莫高窟壁画。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必须上中下游统筹协调用水,才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因此首先从节流的角度,两地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其次上游的肃北县,地形起伏较大,重在保护植被,涵养水源,保护水质;下游的敦煌市重在工农业生产生活节约,循环用水。
北京时间
9:00
10:00
11:00
12:00
太阳高度角
6°
15°
23°
28°
北京时间
13:00
14:00
15:00
16:00
太阳高度角
30°
29°
25°
18°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