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试题卷上规定的位置,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准考生号,并核对条码上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选择题时,请将选出的答案填涂在指定位置。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本试卷共7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姓名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
命题人:杨勇 校对人:铁中高一地理备课组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
试卷说明:试卷共二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型(1-24题48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型(25-27题52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沈阳某高中的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测得赤道的长度约为 80厘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地球仪的比例尺大约为( )
A. 一百万分之一B. 五百万分之一C. 四千万分之一D. 五千万分之一
2. 若某同学在图中眼睛处观察,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图中的( )
A. B. C. D.
3. 在该制作的地球仪上,从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大约为( )
A. 10 厘米B. 20 厘米C. 40 厘米D. 80 厘米
日本和英国分别是亚欧大陆东、西两侧海洋上的岛国,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但两者的区域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4. 下列关于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相似性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处中纬度,气候比较湿润B. 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
C. 河网密布,流量平稳,航运价值高D. 气候南北差异显著
5. 下列关于日本和英国产业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英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B. 日本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
C. 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D. 英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
垦殖指数指某地域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水稻和小麦是中国、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下表为2019年两国的水稻、小麦生产数据和垦殖指数表。完成下面小题。
6. 对中印两国粮食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的稻谷单产低于印度B. 中国的粮食自给率高于印度
C. 印度的小麦单产高于中国D. 印度的粮食增产潜力低于中国
7. 中国、印度两国的垦殖指数差异,主要取决于( )
A. 土壤、植被B. 垦殖历史
C. 地形、气候D. 农业科技
苏伊士运河(如下图)于1869年修筑通航,其地理位置优越,是世界繁忙的航线之一。2021年3月23日至3月29日,一艘巨型货轮搁浅苏伊士运河对全球贸易影响巨大,由此反映出全球贸易的脆弱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苏伊士运河地处( )
A. 欧洲与亚洲交界处B. 欧洲与非洲交界处C. 亚洲与北美洲交界处D. 非洲与亚洲交界处
9. 苏伊士运河堵塞对全球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 人口流动减少B. 巴拿马运河运量大增
C. 欧洲石油价格上涨D. 中欧班列运量下降
10. 材料中“全球贸易的脆弱性”是指( )
A. 全球贸易枢纽通道单一B. 运河泥沙淤塞严重
C. 贸易品种单一D. 运河周边地区地缘政治复杂
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 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
A. 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B. 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C. 沿岸寒流使空气湿度较大D. 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
12. 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原因,错误的是:
A. 抵御烈日暴晒B. 防止疾病传播C. 夜间保持体温D. 防止蚊虫叮咬
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即下图中甲国的必和必拓公司、力拓集团和乙国的淡水河谷公司)控制着全球大部分的铁矿石资源,以他们为代表的铁矿石供应商,每年都要与以中国宝钢集团、日本新日铁和欧盟钢厂为代表的铁矿石需求方进行谈判,来判定下一年度双方交易的铁矿石价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淡水河谷公司距中国上海宝山钢铁厂最近B. 必和必拓公司位于淡水河谷公司的东南
C. 甲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D. 对森林是保护还是开发为乙国面临的两难选择
14. 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B. 甲国除大量出口铁矿石外,还大量出口羊毛和玉米
C. 乙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且人口集中于少数大城市
D. 乙国有著名的潘帕斯草原,畜牧业特别发达
秘鲁安第斯山脉圣谷的古印加梯田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大多是在陡峭的山坡上,利用大块的石头垒成2~5米高的石墙,然后填上碎石和渣土,最后覆盖一层1米左右厚度的肥沃细土。现如今,当地农民仍然在古老的梯田上耕种,但是粮食不能自给。下图示意古印加文明分布区及古印加梯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古印加梯田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
A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B. 靠近海洋,降水丰富
C. 山坡平缓,利于开垦D. 冰雪融水,水源充足
16. 古印加梯田修建石墙的目的是( )
A. 通风透光,改善局部气候B. 保持水土,累积土壤厚度
C. 铺设道路,便于居民通行D. 减缓坡度,加快地表径流
17. 当地的农民仍然在古老的梯田上耕种,但是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
A. 耕地资源减少B. 灌溉水源减少C. 耕作技术落后D. 生态环境破坏
由于玉米与大豆轮作,美国大豆主产区正好覆盖玉米主产区。玉米的化肥使用量通常是大豆的4倍以上。2019年以来,国际局势动荡,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影响了原有种植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18. 美国玉米与大豆轮作的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人地矛盾B. 抑制杂草生长
C. 提高复种指数D. 提高土壤肥力
19. 2019年以来,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得益于( )
A. 灌溉设施完善B. 国际市场扩大
C. 成本优势扩大D. 技术水平提高
下图示意某农产品在我国的部分优势生产区(阴影部分)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该农产品最可能为( )
A. 棉花B. 稻米C. 柑橘D. 甜菜
21. 造成该农产品在甲、乙地区分布特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 劳动力、气候B. 地形、土壤C. 交通线、市场D. 水源、地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完成下面小题。
22. 我国在近年来的产业链布局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是( )
A. 产业升级B. 增加就业C. 科技创新D. 经济增效
23. 推测我国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产业链布局的重点任务是( )
A. 改造传统产业B. 扶持服务产业
C. 助推农村产业D. 培育新兴产业
24. 我国在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 )
①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②用好新型生产工具
③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④专一开拓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市场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 区域内甲城市的降水统计数据表。
(1)指出图示区域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
(2)归纳甲城市降水量的特征。
(3)分析地形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浙江、江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土地面积约2052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4%,人口、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区域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下图为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常住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千米)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分布特点。
(2)分析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推测长江经济带内人口迁移的方向。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2月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
下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景观图片。
材料二:作为拉美地区重要矿业大国的智利,非电力能源却比较短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产量较低。铜工业是智利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品主要出口到国际市场。下图示意智利铜矿分布。
材料三:智利地处南半球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近年来,智利计划在其国土南部建大型风电站,以带动发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1)描述火地群岛的地理位置特征。
(2)分析智利北部地区发展铜冶炼工业的不利条件。
(3)评价智利在其南部建大型风电站的自然条件。国家
水稻
小麦
垦殖指数
种植面积
总产量
种植面积
总产量
中国
4.45亿亩
210亿吨
3.57亿亩
1.23亿吨
13.5%
印度
6.60亿亩
1.10亿吨
4.50亿亩
1.02亿吨
57.0%
月份(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26
33
37
28
21
8
6
2
4
26
22
25
按秘密级事项管理
2023-2024学年度(下)沈阳市五校协作体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试题卷上规定的位置,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准考生号,并核对条码上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选择题时,请将选出的答案填涂在指定位置。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本试卷共7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姓名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
命题人:杨勇 校对人:铁中高一地理备课组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
试卷说明:试卷共二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型(1-24题48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型(25-27题52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沈阳某高中的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测得赤道的长度约为 80厘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地球仪的比例尺大约为( )
A. 一百万分之一B. 五百万分之一C. 四千万分之一D. 五千万分之一
2. 若某同学在图中眼睛处观察,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图中的( )
A. B. C. D.
3. 在该制作的地球仪上,从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大约为( )
A. 10 厘米B. 20 厘米C. 40 厘米D. 80 厘米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仪的赤道长度为80厘米,其实地距离约为4万千米,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80厘米:4万千米=80厘米:4000000000厘米=1:50000000,比例尺为五千万分之一,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由图可知,眼睛在北半球某纬度高空看地球,其对应的图是A,A正确; B是在赤道高空垂直看地球,B错误;CD是在极点高空看地球,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北极点到赤道之间间隔90°纬度,是1/4个大圆周长;根据材料,该地球仪上赤道的长度约为80厘米,因此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1/4×80cm≈20cm,B正确。故选B。
【点睛】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日本和英国分别是亚欧大陆东、西两侧海洋上的岛国,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但两者的区域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4. 下列关于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相似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处中纬度,气候比较湿润B. 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
C. 河网密布,流量平稳,航运价值高D. 气候南北差异显著
5. 下列关于日本和英国产业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英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B. 日本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
C. 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D. 英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
【答案】4. A 5. C
【解析】
【4题详解】
日本和英国都是地处中纬度的岛国,受海洋水汽影响显著,气候比较湿润,A正确。日本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而英国森林覆盖率比较低,仅占国土面积的1/9,其植物种类也比较少,B错误。日本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航运价值不高,C错误。日本跨越纬度范围比较大,南北差异显著,但英国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南北差异并不明显,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英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AD错误;日本人多地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B错误;两国沿海均有世界著名渔场,渔业资源丰富,C正确。故选C。
【点睛】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垦殖指数指某地域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水稻和小麦是中国、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下表为2019年两国的水稻、小麦生产数据和垦殖指数表。完成下面小题。
6. 对中印两国粮食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的稻谷单产低于印度B. 中国的粮食自给率高于印度
C. 印度的小麦单产高于中国D. 印度的粮食增产潜力低于中国
7. 中国、印度两国的垦殖指数差异,主要取决于( )
A. 土壤、植被B. 垦殖历史
C. 地形、气候D. 农业科技
【答案】6. B 7. C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单产=总产量/种植面积,中国的稻谷单产高于印度,A正确;中国和印度总人口相差不大,中国粮食总产量远高于印度,中国的粮食自给率高于印度,B正确;印度的小麦单产低于中国,C错误;印度垦殖指数高,印度的粮食增产潜力高于中国,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垦殖指数指某地域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印度平原面积广,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资源充足,中国山区面积广,故中国、印度两国的垦殖指数差异,主要取决于地形、气候,C正确;土壤、植被、垦殖历史、农业科技的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以2019年中印两国的水稻、小麦生产数据和垦殖指数表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苏伊士运河(如下图)于1869年修筑通航,其地理位置优越,是世界繁忙的航线之一。2021年3月23日至3月29日,一艘巨型货轮搁浅苏伊士运河对全球贸易影响巨大,由此反映出全球贸易的脆弱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苏伊士运河地处( )
A. 欧洲与亚洲交界处B. 欧洲与非洲交界处C. 亚洲与北美洲交界处D. 非洲与亚洲交界处
9. 苏伊士运河堵塞对全球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 人口流动减少B. 巴拿马运河运量大增
C. 欧洲石油价格上涨D. 中欧班列运量下降
10. 材料中“全球贸易的脆弱性”是指( )
A. 全球贸易枢纽通道单一B. 运河泥沙淤塞严重
C. 贸易品种单一D. 运河周边地区地缘政治复杂
【答案】8. D 9. C 10. A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苏伊士运河位于非洲与亚洲西奈半岛结合部,属于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故苏伊士运河地处非洲和亚洲交界处,ABC错误,D项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在全球人口范围内的人口流动,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为航空运输,苏伊士运河的水运主要是货物运输,故苏伊士运河的堵塞对人口流动影响不大,A错误;苏伊士运河主要沟通的是印度洋及大西洋,而巴拿马运河主要沟通的是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堵塞并不会使巴拿马运河运量增加,B错误;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最多的是从波斯湾沿岸到欧洲西部的石油,所以苏伊士运河的堵塞最有可能造成欧洲石油价格上涨,C正确;中国到欧洲的班列主要是第二亚欧大陆桥,属于铁路运输,苏伊士运河对中欧班列运量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2021年3月23日至3月29日,一艘巨型货轮搁浅苏伊士运河对全球贸易影响巨大,由此反映出全球贸易的脆弱性”可知,因苏伊士运河的堵塞,导致对全球贸易影响巨大,说明对苏伊士运河的依赖较大,反映出全球贸易枢纽通道单一,A正确;全球贸易的脆弱性主要是因为运河淤塞之后反映出来,说明运输依赖苏伊士运河,运河泥沙淤积严重是导致运河堵塞的原因,而不能反映出全球贸易的脆弱性,B错误;全球贸易品种从原料、燃料到初级产品农产品及工业制成品等多种多样,贸易品种并不单一,C错误;运河周边地区属于埃及,同属于一个国家,地缘政治并不复杂,D错误。故选A。
【点睛】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输到欧洲西部主要采用海运,其航线先后经过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 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
A. 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B. 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C. 沿岸寒流使空气湿度较大D. 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
12. 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原因,错误的是:
A. 抵御烈日暴晒B. 防止疾病传播C. 夜间保持体温D. 防止蚊虫叮咬
【答案】11. B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比亚国土主要位于20-30°S附近的非洲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其西部沿海地带有本格拉寒流流经,使得沙漠气候向沿海地带延伸。降水少,河流数量少且流量小,入海河流也极少,且沙漠地带土壤贫瘠,A错误。寒流流经,使沿岸空气湿度降低,C错误。纬度低,气温高,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强,植物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快,不利于“多肉植物”生长,光照只是植物生长的一个要素,在沙漠地区不是主导因素,D错误。寒流的降温作用使得夜间气温下降更大,水汽更容易受冷凝结成水滴,给“多肉植物”提供水分,B正确。故选B。
【12题详解】
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这样做的原因可以从抵御烈日暴晒、防止蚊虫叮咬,夜间保持体温,但不能防止疾病传播。故选B。
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即下图中甲国的必和必拓公司、力拓集团和乙国的淡水河谷公司)控制着全球大部分的铁矿石资源,以他们为代表的铁矿石供应商,每年都要与以中国宝钢集团、日本新日铁和欧盟钢厂为代表的铁矿石需求方进行谈判,来判定下一年度双方交易的铁矿石价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淡水河谷公司距中国上海宝山钢铁厂最近B. 必和必拓公司位于淡水河谷公司的东南
C. 甲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D. 对森林是保护还是开发为乙国面临的两难选择
14. 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B. 甲国除大量出口铁矿石外,还大量出口羊毛和玉米
C. 乙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且人口集中于少数大城市
D. 乙国有著名的潘帕斯草原,畜牧业特别发达
【答案】13. D 14. C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淡水河谷位于巴西,力拓与必和必拓位于澳大利亚,距离上海最近的是力拓公司,A错误;必和必拓公司位于淡水河谷公司的西南方,B错误;甲国为澳大利亚,已经是发达国家,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主要在发展中国家,C错误;结合地图可知乙图为巴西,热带雨林广布,该地区的森林开发与保护是巴西面临的两难抉择,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甲国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A错误;玉米并不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农业作物;B错误;乙国为巴西,巴西人口多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之中,城市内人口高度密集,C正确;潘帕斯草原分布在阿根廷,乙国为巴西,D错误;故选C。
【点睛】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国家,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采矿业为主要工业部门,矿产大量出口,煤铁矿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机械、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农业高度现代化、机械化,大规模农场经营,农畜产品产量高,并大量出口,羊毛产量出口居世界之首,肉类、小麦产量和出口量亦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五大粮食出口国之一。巴西农业的地区差异很大,北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的工业生产方式很落后,依然为自然的焚林开地,不断迁移的模式,属于粗放型农业。而南部地区则为大规模的种植园农业,商品化程度高,是集约型农业。巴西工业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政府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巴西的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秘鲁安第斯山脉圣谷的古印加梯田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大多是在陡峭的山坡上,利用大块的石头垒成2~5米高的石墙,然后填上碎石和渣土,最后覆盖一层1米左右厚度的肥沃细土。现如今,当地农民仍然在古老的梯田上耕种,但是粮食不能自给。下图示意古印加文明分布区及古印加梯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古印加梯田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
A.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B. 靠近海洋,降水丰富
C. 山坡平缓,利于开垦D. 冰雪融水,水源充足
16. 古印加梯田修建石墙的目的是( )
A. 通风透光,改善局部气候B. 保持水土,累积土壤厚度
C. 铺设道路,便于居民通行D. 减缓坡度,加快地表径流
17. 当地的农民仍然在古老的梯田上耕种,但是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
A. 耕地资源减少B. 灌溉水源减少C. 耕作技术落后D. 生态环境破坏
【答案】15. D 16. B 17. C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古印加文明分布区可看出,虽然当地纬度较低,但海拔较高,气温并不高,A错误;古印加梯田分布海拔较高,为高原山地气候,且西部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水并不丰富,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秘鲁安第斯山脉圣谷的古印加梯田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大多是在陡峭的山坡上,梯田主要分布在陡峭的山坡上,C错误;古印加梯田周围有高山分布,有冰雪融水补给,水源充足,D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大多是在陡峭的山坡上,利用大块的石头垒成2~5米高的石墙,然后填上碎石和渣土,最后覆盖一层1米左右厚度的肥沃细土。可知古印加梯田修建石墙主要是为了拦住碎石、渣土和肥沃的细土,是为了保持水土,累积土壤厚度,B正确;利用大块的石头垒成2~5米高的石墙,石墙太高,并不能通风透光,改善局部气候,A错误;2~5米高的石墙并不适合铺设道路,且主要是为了填土发展种植,并不是改善道路,C错误;利用大块的石头垒成2~5米高的石墙,石墙太高,不利于减缓坡度,且就算是减缓坡度之后也应该是减慢地表径流,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现如今,当地农民仍然在古老的梯田上耕种,说明当地开发少,耕地资源并没有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减少,A错误;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地下水补给,补给水源比较稳定,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当地农民仍然在古老的梯田上耕种,说明耕作技术落后,产量低,C正确;当地农民仍然在古老的梯田上耕种,梯田有利于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D错误。故选C。
【点睛】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进行分析。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降水、热量、光照、昼夜温差、水热组合)水源、土壤及自然灾害;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冷藏保鲜技术、种植经验等方面。
由于玉米与大豆轮作,美国大豆主产区正好覆盖玉米主产区。玉米的化肥使用量通常是大豆的4倍以上。2019年以来,国际局势动荡,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影响了原有种植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18. 美国玉米与大豆轮作的主要目的是( )
A. 缓解人地矛盾B. 抑制杂草生长
C. 提高复种指数D. 提高土壤肥力
19. 2019年以来,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得益于( )
A. 灌溉设施完善B. 国际市场扩大
C. 成本优势扩大D. 技术水平提高
【答案】18. D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材料,玉米的化肥使用量通常是大豆的4倍以上。大豆为豆科植物,能固氮,可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减少玉米种植时化肥的使用量,D正确;美国地广人稀,人地矛盾并不突出,A错误;只是进行轮作,并不能抑制杂草生长,B错误;轮作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主要受热量条件制约,C错误,所以选D。
【19题详解】
美国农业的灌溉设施相当完善,并不是2019年以来才完善,A错误;国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量变化短时间内变化是不大的,B错误;美国农业高度机械化,种植规模大,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C正确;美国农业的技术水平一直很高,2019年以来,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不是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D错误,所以选C。
【点睛】美国大豆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区西南部及周围地区(艾奥瓦、依利诺斯、明尼苏达、印地安那四个州的大豆面积占全国的44%,产量占48%)。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160~200天,春夏两季气温高,湿度大,年降水量为520~650毫米;并且地势低平,肥沃的草原黑钙土,土层深厚,这种自然条件极有利于大豆的生长。不过美国大豆优势最大的地方在于都是大范围农场化的种植,机械化收割,节省成本,比中国的小农式的种植效率高了许多。
下图示意某农产品在我国的部分优势生产区(阴影部分)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该农产品最可能为( )
A. 棉花B. 稻米C. 柑橘D. 甜菜
21. 造成该农产品在甲、乙地区分布特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 劳动力、气候B. 地形、土壤C. 交通线、市场D. 水源、地形
【答案】20. A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读图该农产品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和新疆南部地区,稻米的优势产区在我国南方地区,柑橘为亚热带农作物,甜菜喜温凉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的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华北和新疆南部为暖温带,气候干旱,光照强,适合棉花的种植,BCD错误,A正确。
【21题详解】
读图棉花在新疆分布呈点状,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所以棉花主要分布在绿洲、山麓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源为影响棉花分布的主要因素;华北地区棉花分布呈片状,华北地区平原面积广阔,适宜大面积种植,地形为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D正确。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科技: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化肥(促进了农业的产出)、良种(使单产量提高)冷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完成下面小题。
22. 我国在近年来产业链布局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是( )
A. 产业升级B. 增加就业C. 科技创新D. 经济增效
23. 推测我国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产业链布局的重点任务是( )
A. 改造传统产业B. 扶持服务产业
C. 助推农村产业D. 培育新兴产业
24. 我国在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 )
①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②用好新型生产工具
③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④专一开拓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市场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22. C 23. D 24. A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因此,我国在近年来的产业链布局中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其核心是科技创新,C正确;产业升级也需要技术,增加就业、经济增效是影响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所以,我国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是其重点任务,D正确。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我国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服务产业、助推农村产业都要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实现,ABC错误;故选D。
【24题详解】
我国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开拓新质生产力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点睛】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即新的高水平现代化生产力(新类型、新结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生产力),是以前没有的新的生产力种类和结构,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 区域内甲城市的降水统计数据表。
(1)指出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
(2)归纳甲城市降水量的特征。
(3)分析地形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1)盆地、山地为主;特点:①分布不均;②集中分布在山前冲积扇边缘的绿洲;③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沿河分布)。
(2)降水总量少;季节分配不均;6~9月少(夏季少),其他月份多(冬春季节多/其他季节多)。
(3)高山可阻挡北方冷空气入侵,冬季寒潮、低温冻害较少;高山冰川广布,夏季气温升高,大量冰川和积雪融水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盆地内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规模化种植(利于发展种植业);地势起伏较大,适合多种农业类型布局。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锡尔河附近甲城市的气候统计数据表和盆地等高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城市区位、降水特点、盐滩形成原因、气温特点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小问1详解】
由图等高线可知,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且等高线较密集,地形为山地为主,东北部分布有山脉,西南有阿赖山脉,西南部为盆地和河谷地带,主要地形类型以盆地、山地为主。城市分布呈现出分布不均的特征;城市比较集中分布在山前冲积扇边缘的绿洲等地形较平坦的地区;城市分布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沿河分布),便于获取水资源。
【小问2详解】
由表格可知,甲城市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年降水量较少,气候较干旱;6~9月降水少(夏季少),其他季节降水较多,季节分配不均;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问3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盆地四周多高山,高山可阻挡北方冷空气入侵,冬季寒潮、低温造成冻害较少,利于农业发展;盆地四周多高山,高山冰川广布,夏季气温升高,大量冰川和积雪融水农业提供灌溉水源,水资源较充足;据等高线分析,盆地内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规模化种植(利于发展种植业);总体地势起伏较大,水热变化大,适合多种农业类型布局。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浙江、江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土地面积约205.2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4%,人口、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区域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下图为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常住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千米)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分布特点。
(2)分析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推测长江经济带内人口迁移的方向。
【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衡;自西向东人口密度呈增大趋势;云南省人口密度最小,上海市人口密度最大。
(2)长江经济带西部多山地、高原,开发难度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密度小;中部分布有面积较大的平原,自然条件较好,开发难度小,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居中;东部为长江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口容量大,人口密度大。
(3)从省内看,由乡村、中小城镇向大城市迁移;从省际看,由西部省市向东部省市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迁移。
【解析】
【分析】该题以长江经济带相关人口及经济相关信息为载体,设置三个小题,涉及人口分布特点描述、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人口迁移的方向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对区域发展的了解,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可从三个方面回答,分布均衡状况:空间分布不均衡;分布递变规律:自西向东人口密度呈增大趋势;分布重点强调:云南省人口密度最小,上海市人口密度最大。
【小问2详解】
根据题目要求,要分析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就要把握影响人口分布的关键因素,有自然条件,也有经济发展方面的条件。自然方面:长江经济带西部多山地、高原,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环境承载力小,所以人口密度小,而中部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开发难度小,经济较发达,环境承载力较大,人口密度居中。在东部,为长江下游地区,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环境承载力高,人口容量大,人口密度自然也大。
【小问3详解】
要确定长江经济带内人口迁移的方向就必须要知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现阶段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积极因素,也就是人口迁移的推拉力原理。长江经济带的地区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即长江口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基础雄厚,城市等级较高,为经济发展龙头,拉力作用明显,而长江流域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靠后,所以引起的人口迁移方向便是由乡村、中小城镇向大城市迁移、由西部省市向东部省市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迁移。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2月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
下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景观图片。
材料二:作为拉美地区重要矿业大国的智利,非电力能源却比较短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产量较低。铜工业是智利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品主要出口到国际市场。下图示意智利铜矿分布。
材料三:智利地处南半球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近年来,智利计划在其国土南部建大型风电站,以带动发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1)描述火地群岛的地理位置特征。
(2)分析智利北部地区发展铜冶炼工业的不利条件。
(3)评价智利在其南部建大型风电站的自然条件。
【答案】(1)位于南半球,西半球;地处中纬度,南温带;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地处南美大陆南部;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大陆相望。
(2)智利北部地区地处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能源缺乏;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当地市场狭小。(3点即可)
(3)利:位于西风带,风向稳定且强劲,风力资源丰富;海域广阔,陆地未利用地多,建设风电站的面积大;弊:自然条件恶劣,风电站建设和运营难度大;生态脆弱,环境保护难度大。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智利”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工业区位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地理位置的特点描述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方面分析。半球位置:读图可知,火地群岛位于50°S附近,70°W附近,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纬度位置:地处中纬度,南温带;海陆位置: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地处南美大陆南部;相邻位置: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大陆相望。
【小问2详解】
智利北部地区发展铜冶炼工业的不利条件是:读图可知,智利北部地区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终年高温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读题干“作为拉美地区重要矿业大国的智利,非电力能源却比较短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产量较低。”可知,智利北部能源缺乏,不利于铜冶炼工业这种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发展;智利北部海拔高,多6000多米的高山,故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智利属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狭小,需要大量出口。
【小问3详解】
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去分析:有利条件:图示智利南部位于南纬40°到60°之间,常年盛行西风,风向稳定且风力强劲,风力资源丰富; 智利西侧为面积广阔的太平洋,海域广阔,陆地未利用面积大,能够建设风电站的面积大;该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不利条件:但由于南部沿海风力大,降水多,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风电站建设和运营难度大;该地生态环境脆弱,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难度大。
国家
水稻
小麦
垦殖指数
种植面积
总产量
种植面积
总产量
中国
4.45亿亩
2.10亿吨
3.57亿亩
1.23亿吨
13.5%
印度
6.60亿亩
1.10亿吨
4.50亿亩
1.02亿吨
57.0%
月份(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26
33
37
28
21
8
6
2
4
26
22
25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省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省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辽宁省沈阳市省重点中学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高二地理试题详解参考答案docx、辽宁省沈阳市省重点中学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高二地理试题详解参考答案pdf、辽宁省沈阳市省重点中学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高二地理期末试题docx、辽宁省沈阳市省重点中学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高二地理期末试题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