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71588/0-17237854904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秋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71588/0-17237854904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秋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71588/0-17237854904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秋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1 分)
1.物理考试要开始了, 开始答题前你环顾四周进行估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考物理,心情激动,心跳 1 次的时间约为 0.1 s
B.监考老师在教室巡考,步行速度约为 10 m/s
C.大家静默准备答题,环境噪声大约是 35 dB
D.今天衣服穿少了,感觉挺冷的,体温降到了 26 ℃
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运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落地
3.[2023·江门蓬江区期中改编]甲同学将耳朵贴在长长的注满水的自来水管(钢管)
一端,让另外一位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 甲同学能听到三次敲打声。
三种介质按先后顺序传播到人耳的是( )
A.空气、水、钢管 B.水、空气、钢管
C.水、钢管、空气 D.钢管、水、空气
4.戴眼镜的人佩戴口罩经常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下列实例中与该物态变化相同
的是( )
A.初春,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池塘覆上薄冰
5.2022 年 9 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柯团队的研究取得突破,获得了性能优 异和热稳定性高的超细晶含铜钛合金。金属钛是一种晶体,下列图象中表示金
属钛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 )
6.[2022·深圳龙华区期末]如图所示,其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是( )
A.甲实验中,正在发声喇叭的纸盆上,纸屑在不停地上下跳动
B.乙实验中,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声音逐渐变小
C.丙实验中,牙齿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下端,能听到声音
D.丁实验中,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声音音调不同
7.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 s-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中对图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两同学在 0~10 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v甲 <v乙
B.两同学在 15~20 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v甲 <v乙
C.两同学在 15 s 末相遇,且甲、乙在 0~15 s 的平
均速度相同
D.两同学在 20 s 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
8.在学校运动会期间,小明负责敲鼓为运动员助威。鼓声是由于鼓面 而 产生的,声音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奔跑的运动员听到鼓声是通过
传入耳中的。
9.广府地区有句俗话: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其中凤城指的是顺德。顺德盛产 海鲜,最有名的还是顺德鱼生,一个好的师傅,能把鱼片切成仅 0.5 毫米左右 的厚度, 薄如蝉翼,晶莹剔透,漂亮至极。摆盘时盘中放入冰块,再将鱼片均 匀整齐地覆盖在冰块上, 顺德鱼生就完成了。冰块在 (填物态变化名 称)时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 (填 “升高”
“降低”或“不变 ”),以达到保鲜的效果。
10.[2022·湛江期末]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可发出 不同 的声音。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 球,音叉产生声音的 (前两空均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越大, 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如图丙、丁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 从图形可知,
图 是噪声的波形。
11.[原创]小丽佩戴运动手环练习跑步时,手环记录显示她跑 800 m 所用的时间为 3 min 20 s,则她跑步的平均速度为 m/s;以小丽手腕为参照物,手 环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以 为参照物,小丽是运动
的。
12.[2023·东莞期中改编]小慧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四次记录分别为: 25.86 cm、25.87 cm、25.88 cm、25.38 cm;由此可知小慧使用的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cm,物理课本长度的平均值是 cm 。采用这种多次测量
的方法 (填“能”或“不能”)消除误差。
13.[教材改编题]小明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发现, 课本上有很多有趣的实验在家也能 完成。比如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 用筷子搅拌半分钟(如图甲), 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的温度较低,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 变化名称)形成白霜。他再用纸折成锅,并往里倒水 (如图乙),将装有水的纸
锅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发现纸锅没有燃烧,这个现象说明
; 当水烧干后,纸锅 (填“会”或“不会 ”)
燃烧。 (纸的着火点约 183 ℃ , 酒精灯火焰温度约 400 ℃)
14.[2023·广州增城区期末改编]小明一家驾车旅游,在高速公路上发现了一个交 通指示牌,如图甲所示。图甲中“100”的单位是 ;在遵守交通规则 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所处的位置到广州市最快需要 min。高速公 路上还设有“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监测点安装监控探头,测出车通过两个 监测点时的时间, 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 以此来判断是否超速。 若监测点 A、B 相距 16 km,小明爸爸的车通过两个监测 点时的时间如图乙所示。计算可知, 小明爸爸的车 (填“有”或“没有”)
超速。
三、作图题(共 7 分)
15.(1)如图甲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请在图乙中画出同一物体的 v
-t 图象。
(2)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敲击同一个磬,若图 a 为用较大的力敲击磬时磬振动的波
形图,请在图 b 中画出用较小的力敲击磬时磬振动的大致波形图。
(3)小明在探究水沸腾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
小明仅减少水的质量再次实验,请在图中画出大致能体现这次实验的图线。
四、实验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6. (1)如图甲所示,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示数
为 s。
(2)如图丙所示是某同学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 则他的体温为 ℃, 体
温计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3)如图丁所示, 敲击右边的音叉使其发声, 发现左边的乒乓球弹起。 当增大敲击 音叉的力度时,乒乓球弹起的幅度 ,音叉振动的快慢 。利用 乒乓球的弹起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填“转换法”或
“控制变量法” )。
17.小玲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斜面总长为 1 m,她 让小车从斜面最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测出小车到达斜面中点 A 和斜面最底端
的时间分别为 4 s 和 6 s。
(1)小玲利用公式 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中为了测量上半段的平均
速度,在 A 点放置了一金属片,其好处是 。
(2)小玲测得小车上半段和全程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0.5 m 和 1 m,经过计算得上半
段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0.125 m/s 和 0.167 m/s,由此她得出小车在斜面
上做的是 (填“匀速直线”或“变速”)运动。
(3)小军发现, 由于小玲实验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小车的长度, 将会导致测量结果比
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4)小玲又利用刻度尺测量出了小车的长度如图乙所示为 cm,小车全程的
平均速度为 m/s。
18.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把装有初温为 ℃(如图 乙所示)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 ,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
时刻的温度。
(2)等冰全部熔化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丙,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 水沸腾时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3)如图丁所示, 物质在 AB 段处于 态,熔化过程持续了 分钟。
五、计算题(第 19 题 6 分,第 20 题 7 分,共 13 分)
19.[2022·湛江期末]如图表格为简化的武广高铁线上某次高速列车时刻表。求:
站名
自武汉起千米数
到站时刻
离站时刻
武汉
0
始发站
12:45
咸宁北
85
13:09
13:15
岳阳东
215
13:46
13:48
长沙南
362
14:22
14:25
耒阳西
594
15:14
15:16
郴州西
692
15:37
15:39
广州南
1 069
17:02
终点站
(1)岳阳东至广州南的铁路线长及列车运行的时间。
(2)该次列车从岳阳东运行至广州南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小虎乘坐着一艘速度为 10 m/s 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
历时 5 s 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求:
(1)5 s 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2)5 s 内,汽艇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多远?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21.学科素养·科学探究小明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 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三个因素有关。星期天,他做了一次家庭实 验进一步进行验证。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
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 A、B 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 有关。
(2)通过 (填字母)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有 关;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 动速度有关。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相同,进而寻找出另外某
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做 。
(3)实验结束后, 同学们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并及时观察到了现象: 在玻璃板上, 同 时用酒精和水分别涂一个大小相同的圆斑,观察发现酒精圆斑先干了, 从而说 明了其他因素一定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若室内温度为 20 ℃ , 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住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 下列
各图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填选项)。
22.学习了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小华收集到如下的信息: 自行车车胎气打得太足, 在阳光下容易爆裂;铁轨之间要留缝隙,否则天热易变形;加热装满冷水的水 壶,水会从壶口溢出; 乒乓球瘪进去一块, 把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会重新鼓起
来。
(1)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初步得到如下结论:许多物体在温度 (填 “升高”
或“降低”)时,体积会增大,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膨胀。它可以发生在下列
(填选项)状态的物质中。
A.固体、液体 B.液体、气体
C.固体、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2)查阅资料发现: 不同物质的热膨胀程度不同, 这可以用体膨系数β来表示。下
面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些固体、液体在接近室温时的体膨系数:
熔点
660
1 300~1 400
1 083
β/℃-1
7.2×10-5
3.6×10-5
4.2×10-5
β/℃-1
75×10-5
49×10-5
18×10-5
物质
乙醇
甘油
水银
铝 钢 铜
物质
①由表格看出,金属的熔点越 (填“高”或“低”),体膨系数就越小。 ②一般来讲, 固体的体膨系数远比液体的体膨系数 (填“大”或“小”)。 (3)小华放学回家时发现水泥路面上被切割出了一条条的缝隙, 结合自己探究热胀
冷缩得到的信息,马上明白了缝隙是防止水泥路面在 (填“夏天”或
“冬天”)由于体积变大而损坏。
(4)现代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你认为能把钢筋和混凝土结合使用的原
因之一是它们的体膨系数 (填“大致相同”或“有较大差异 ”)。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加湿器
超声波加湿器以体积小、 静音、加湿均匀而深受用户喜爱。超声波加湿器 原理是什么呢? 某款超声波加湿器利用超声波振子每分钟向水箱中发射 900 万次高频振荡波,将水打散成直径为 3~5 微米的细小水雾颗粒。加湿器加湿 效果如何呢? 物理学中将某一温度下, 空气中蒸汽压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 压的比值叫做该温度下的空气相对湿度,得数以百分数表示。 研究发现: 相对 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为此人们设计了“干湿球湿度计 ”测定空气中的相对 湿度。 干湿球湿度计是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玻璃泡裸露的称 为干球温度计,用湿棉布包裹住的称为湿球温度计。已知部分室温下的相对湿
度表如表所示。
干湿球湿度计示数差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62%
66%
68%
74%
80%
82%
83%
85%
90%
91%
92%
93%
71%
74%
76%
79%
15
18
21
24
4 ℃
2 ℃
3 ℃
1 ℃
(1)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高频振荡的原理制作而成的, 该款加湿器产生的超 声波频率为 Hz;加湿器工作时,喷出的水雾最终使空气湿度增大的原
因是水雾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
(2)关于加湿器和干湿球湿度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正常工作时,加湿器的响度约为 70 dB
B.加湿器喷口外的白雾是液化形成的
C.干湿球湿度计示数差越小,表示当时空气越干燥
D.包裹湿球温度计玻璃泡的棉布不能用酒精沾湿
(3)如图所示的干湿球湿度计玻璃泡部分已被遮挡,由图可推测湿球温度计是 填(“A”或“B ”)。根据两温度计的示数,对照湿度表可知:此时空
气中的相对湿度为 。
(4)某天中午,小明看到干球温度计的示数为 26 ℃,湿球温度计示数为 21 ℃。 到了晚上,小明看到干球温度计的示数为 15 ℃,湿球温度计示数为 10 ℃。 由此可判断: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
答案
1.C 2.B 3.D
4.B 点拨:镜片模糊是液化现象;选项中A 对应的物态变化是熔化, B 是液化,
C 是凝华, D 是凝固,故选 B。
5.C 点拨:晶体凝固的特点是温度不变,继续放热,故选C。
6.A 7.C
8.振动;波;空气
9.熔化;吸收;不变
10.音调;响度;丁
s
11.4;静止;地面 点拨: t=3 min 20 s=200 s,s=800 m,由此可得, v=t=
800 m
200 s=4 m/s;以小丽手腕为参照物,手环相对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手环是静止的;小丽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丽
是运动的。
12.0.1;25.87;不能 点拨:测量数据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才是分 度值,所以分度值是 0.1 cm;25.8 cm 是准确值,最后一位是估读值,所以应
去掉 25.38 cm 这个错误值,则物理课本的平均值:
25.86 cm+25.87 cm+25.88 cm
3 =25.87 cm ;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13.凝华;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达不到纸的着火点;会
14.km/h;36;没有 点拨:我国交通指示牌上所使用的速度标识的单位为 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最大速度为 100 km/h。由图甲可知,从交通指示牌
s s 60 km
所处的位置到广州市的距离为 60 km。由公式 v=t得 t=v=100 km/h =0.6 h
=36 min;监测点 A、B 相距 16 km,由图乙可知,从监测点 A 到监测点 B 所用
s′
t′
的时间为 12 min,小明爸爸的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是 v ′ =—=
16 km
12
=80 km/h<100 km/h,所以没有超速。
60 h
15.解: (1)如图所示。
(2) 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
16. (1)1.10;188 (2)37.4;可以
(3)增大;不变;转换法
s
t
17. (1)v=-;便于测量时间
(2)变速 (3)偏大 (4)4.00;0.16
18. (1)-4;均匀受热;慢
(2)吸收;不变
(3)固; 5
19. (1)由列车时刻表知:岳阳东至广州南的铁路线长 s=1 069 km-215 km=
854 km。
194
列车运行时间为 t=17:02-13:48=3 h 14 min=-60 h。
s 854 km
(2)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v=t= 194 ≈264.1 km/h。
60
─h
s
20.解: (1)由公式 v=t得 5 s 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为 s 声 =v 声 t=340 m/s
×
5 s=1 700 m。
s
(2)由公式 v=t得 5 s 内汽艇行驶的路程为 s 汽 =v 汽 t=10 m/s×5 s=50 m。
s +s 1 700 m+50 m
(3)小虎向山崖喊时汽艇距离山崖 s0 = 声 2 汽 = 2 =875 m,所以
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距离为 s=s -s =875 m-50 m=825 m。
0 汽
21. (1)表面积
(2)A、C;A、D;控制变量法
(3)液体种类; B
22. (1)升高; D (2)①高 ②小
(3)夏天 (4)大致相同
23. (1)150 000;汽化 (2)D (3)B;76% (4)小于
苏科版物理九上 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物理九上 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物理九上 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这是一份鲁科版物理九上 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苏科版): 这是一份2024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评价试卷(附答案苏科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