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歌曲导入带入诗境,初读识字理解诗意,祭祀祭奠拜祭,笔画数,乃父乃兄乃至,品读古诗感悟诗情,补充资料感悟情怀,爱国之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听了这首歌,你想起了哪些精忠报国的仁人志士呢?
“示儿”指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陆游的诗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自学生字。尝试标注节律和重音。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不懂的地方作好批注。
观察 察觉 明察秋毫
仍然 仍旧 仍是
元:同“原”,本来。 但: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同:统一。 王师:宋朝的军队。北定:平定北方。中原: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们的父亲。
句意: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只是悲痛不能活着看到国家统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句意:等到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家祭时一定不要忘记告诉你们的父亲。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死观?陆游临死前真的了无牵挂吗?你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你们从诗句中读出了陆游的什么感情?他悲的是什么?
北宋宣和六年(1124)十月,金太宗下诏侵宋。同年十二月,徽宗向南逃窜。同月下旬,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是为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军占领开封城;靖康二年(1127),金俘获徽宗、钦宗。三月下旬,金军先后两次将皇室直系宗族及后、妃等四百七十多人全部押送回金,北宋灭亡。淮河以北的地区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偏安江南,只剩半壁江山,所以称南宋。
从国土沦陷那天起,南宋百姓就在苦苦等待朝廷的军队能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父老乡亲。可是,南宋朝廷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秦桧做宰相,一味向金人屈膝求和。陆游写这首《示儿》的时候,九州破碎已整整84年了。
结合背景资料谈一谈:平常人临死时,会有对生命的留恋、对家人的不舍,而陆游临死前心里最记挂的是什么?
为南宋朝廷未收复失地而悲;为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而悲;为金人对国人的蹂躏而悲;为朝廷当权者贪生怕死而悲……
尽管对朝廷当权者和军队贪生怕死、苟且偷生感到悲愤,可诗人依然对他们寄予了怎样的希望?如果有“王师北定中原日”之时,那么你可能会看到怎样的画面?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的诗眼为“悲”,诗人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为无法亲眼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而“悲”。正是因为对国家“爱之深”,才有这般的“悲之切”。
48岁,陆游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观大散关图有感》 53岁,壮志难酬,写下了“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 61岁,写下了郁愤之辞:“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书愤》 67岁,从军边关,他高唱:“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68岁,缠绵病榻,他写下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85岁,他写下了临终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背诵并默写《示儿》。2.完成《分层作业》对应练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学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引出诗题了解背景,初读古诗理解诗意,亥时己亥年,笔画数,上中下,聚焦诗句体会诗情,“万马齐喑究可哀”,痛惜之情,爱国之心,己亥杂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题临安邸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旧联结揭示题目,《题临安邸》,初读古诗理解诗意,聚焦词句体悟诗情,生西湖歌舞几时休,嘲讽愤怒,比较阅读延伸拓展,满江红宋岳飞,青山楼外楼,题临安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示儿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朗读要求,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爱国之情至死不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