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漫步于中华人物长廊,从古至今,群星闪耀:两弹元勋(xūn)邓稼先以“鞠躬尽悴,死而后已”的精神诠释了中国男儿的责任和担当;闻一多先生锲(qì)而不舍,研究学问,反对独裁,慷概淋漓;志愿军战士奔赴朝鲜,创造了可歌可泣(lì)的英雄事迹……我们不仅要追求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更要看到无数貌似微不足到的小人物闪现的人性光彩:《山海经》仅是一部刻印粗拙(zhuó)的本子,却寄寓着长妈妈对迅哥儿最纯粹的爱;《台阶》中的父亲为砌高高的台阶,吃苦耐劳了一辈子而毫无怨言……这样的光辉引导我们务实、向善、求美,抵达更高的人生境界。
②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激发阅读、提升素养的作用。当一个人徘徊在十字路口,或深陷于人生低谷,那些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可以让人获得勇毅前行的力量。
1. 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勋(xūn)B. 锲(qì)而不舍C. 可歌可泣(lì)D. 粗拙(zhuó)
2. 上面语段中画线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鞠躬尽悴B. 慷概淋漓C. 微不足到D. 耐人寻味
3.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提升素养、激发阅读的作用。
B.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激发阅读兴趣、提升素养的作用。
C.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激发阅读兴趣、升华素养的作用。
D.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激发阅读、提升文学素养的作用。
【答案】1. A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B.锲(qì)而不舍——qiè;
C.可歌可泣(lì)——qì;
D.粗拙(zhuó)——zhuō;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A.鞠躬尽悴——鞠躬尽瘁;
B.慷概淋漓——慷慨淋漓;
C.微不足到——微不足道;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
②段画线句“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起到激发阅读、提升素养的作用”的语病是宾语残缺,应在“阅读”加“兴趣”;
故选B。
4. 下面对《骆驼祥子》中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最大的渴望是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B. 祥子之所以被称为“骆驼祥子”,是因为他具有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的精神。
C. 祥子卖掉赖以生存的车,埋葬了因为难产而死的虎妞。
D. 三起三落,祥子买车的愿望终成泡影,正直善良的祥子最终堕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B.不正确。祥子之所以被称为“骆驼祥子”,是因为:军阀混战,祥子出城的时候遇上乱兵,车也丢了,人也被抓壮丁。后来祥子瞅准机会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元。祥子逃出来就病了。也许在昏迷中人们听见他老是叨叨骆驼,于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而非“是因为他具有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的精神”。
故选B。
5.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学校的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小美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与,她想跟老师说明情况,于是她这样对老师说:
A. “老师,我今天难受,不想参加活动了!”
B. “老师,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活动了,告诉你一声。”
C. “老师,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活动了,希望您谅解。”
D. “老师,我身体不舒服,我妈说不让我参加活动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A.“不想参加活动了”,自己随心所欲,没有请老师允许的意思,对老师不礼貌,不得体。
B.“告诉你一声”,缺乏对老师应有的尊重,不得体。
D.“我妈说不让我参加活动了”只是把妈妈的决定知会老师一下,没有请老师允许的意思,对老师不礼貌,不得体。
故选C。
6.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
②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
③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
④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⑤他原来是炮兵连的。
A. ④⑤②③①B. ③④②⑤①C. ③①⑤④②D. ④⑤①③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③句引出了人物马玉祥,应为首句;
④句承接③句,对马玉祥的外貌进行描写;
②句承接④句继续写他的外貌,“不过”转折,指出他稍微疲劳,眼里红丝未退净;
⑤句介绍他原来是炮兵连的;
①句讲述有一天夜里发生的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放在最后;
故排序为:③④②⑤①。
故选B。
7. 按教材原文填空。
古人常常托物言志,借事说理,所以有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意义。《陋室铭》中就以类比方式,引出“斯是陋室,(1)__________”的主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2)__________,(3)__________”以“落花”“春泥”为喻,表达了诗人虽脱离官场辞官后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之意;《游山西村》写景中寓含哲理,被后人广泛引用的诗句是“(4)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望岳》中既表现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更具有衍生意义的句子是“(5)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6)__________”传递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则用“(7)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提示我们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答案】 ①. 惟吾德馨 ②.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③.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⑤. 会当凌绝顶 ⑥.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⑦. 政入万山围子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惟、馨、作、疑、凌、自、政、围”等字的正确书写。
(5分)综合性学习。
8. 学校要以“天下国家”为题组织主题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写对联】
(1)运用对联知识,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工工整整的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中。
忠肝义胆 显 英雄本色 表 保家卫国 赤子之心
上联:
下联:
【绘图标】
(2)有同学根据“家”的甲骨文字形和“国”的金文字形,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一个图标,请你解说其中的创意和内涵。
【答案】(1)①保家卫国显英雄本色 ②忠肝义胆表赤子之心
(2)示例:创意在于巧妙结合了“家”字和“国”字的古文字形态,既契合了活动本身,又传递出家国并存,家中有国,国中有家的讯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体现出家国情怀,又具审美价值,极具文化内涵。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对联。首先要把握对联的基本要求。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二声);其次,上下联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且结构相称、内容相关。
“忠肝义胆”与“保家卫国”同为并列短语。“显”与“表”同为动词。“英雄本色”与“赤子之心”同为偏正短语。分析语义可知,保家卫国者可称英雄。忠肝义胆表露出来的是赤子之心。再根据上联末字为三声或四声,下联末字为一声或二声可拟写对联为:保家卫国显英雄本色,忠肝义胆表赤子之心。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看图可知,活动图标巧妙的把“家”与“国”两个古文字融为一体。“家”的上半部分包住了“国”的内部结构。契合了本次活动“天下国家”的主题。又传达出家国共存,家中有国,国中有家的内涵。从这个标识的构图中可以得出家与国相互依存,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体现了一种家国情怀。同时构图完美和谐,具有审美价值。以两个古文字组成,又有文化内涵。
二、阅读(40分)
(一)(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
【乙】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⑥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韩诗外传》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终止的样子。④喧:因分心而遗忘。⑤引:拿来。⑥裂:割断。
9.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②即更刮目相待( )
③能复续乎(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B. 卿今/当/涂掌事
C. 卿/今/当涂掌事D. 卿/今当/涂掌事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12. 选文中孙权劝学和孟母诫子后,吕蒙和孟子分别有怎样的变化?
【答案】9. ①. 推托 ②. 另,另外 ③. 接,连接 10. C
11. (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
12. 示例:吕蒙读书后,才干谋略大有长进,得到鲁肃的高度赞赏;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能够做到学习时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①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
②句意:就要另外拭目相看。更:另,另外。
③句意:还能再继续织下去吗?续:接,连接。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你现在当权管事了。“卿”作主语,其后断开,“今”表时间状语,“当涂掌事”作谓语部分。故断句为:卿/今/当涂掌事。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字词:
(1)“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罢了。
(2)“辍然”:突然终止的样子。“乃”:于是,就。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甲文中“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吕蒙读书后,才干谋略有了极大的长进,令鲁肃大为惊讶并高度赞赏。
由乙文中“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可知,孟子在孟母的告诫之后,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能够专心学习了。
【点睛】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另外拭目相看,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又继续背诵下去。他的母亲知道他因分心而遗忘了,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他的母亲拿来刀子割断了她织的布,说:“这布割断了,还能再继续织下去吗?”用这种方法来告诫他。从这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了。
(二)(10分)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爆火出圈”的哈尔滨
①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如约而至,开园不到3小时,便吸引4万人流。人头攒动的中央大街,游人如织的太阳岛雪博会,“公主王子云集”的索菲亚大教堂……一时间,哈尔滨火爆出圈。这让未曾踏足过的人们心生向往,哈尔滨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
②哈尔滨,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地处松辽平原的松花江中游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元旦期间,平均气温就低至﹣20℃。这里河网密布,雪是常客。每当冷空气南下与暖空气交汇,哈尔滨便成了童话般的冰雪之国,积雪深度超0.6米,松花江结的冰厚度超1米,丰富的自然冰雪资源,为冰雪活动提供了完美的天然舞台。
③哈尔滨的文化多元而丰富,它既有浓厚的东北特色,又有浓郁的欧洲风情。哈尔滨的美食是东北菜的代表,以烧烤、火锅、炖菜、糖醋等为主,营养丰富,适合寒冷的气候。哈尔滨的建筑集中了中、俄、法、德等多种建筑风格,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哈尔滨的音乐是哈尔滨的文化名片,为中国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④哈尔滨这座百年之城的每个角落,都沉淀下古老的艺术,也激荡出时代的活力。
(摘自新华视点,有删改)
13. 材料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艺术活力四个方面,展现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14. 材料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爆火”事件开头,作用是什么?
15. 为什么说哈尔滨的文化多元而丰富?
16. 有人认为,哈尔滨这波“突然爆火”是偶然现象,有人说它能“持续很久”,结合你的了解,说出你的观点并简单的说明理由。
【答案】13. ①. 地理位置 ②. 自然环境 ③. 文化特色
14. 材料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爆火”事件开头,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引出说明对象“哈尔滨。
15. 它既有浓厚的东北特色,又有浓郁的欧洲风情。
16.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②段“哈尔滨,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地处松辽平原的松花江中游地区”可得:地理位置;
结合②段“冬季寒冷而漫长,元旦期间,平均气温就低至﹣20℃。这里河网密布,雪是常客。每当冷空气南下与暖空气交汇,哈尔滨便成了童话般的冰雪之国,积雪深度超0.6米,松花江结的冰厚度超1米,丰富的自然冰雪资源,为冰雪活动提供了完美的天然舞台”可知,元旦期间平均气温低至﹣20℃的哈尔滨河网密布、雪常光顾,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汇使其成为冰雪之国,丰富的自然冰雪资源为冰雪活动提供了天然舞台。据此可得:自然环境;
结合③段“哈尔滨的文化多元而丰富,它既有浓厚的东北特色,又有浓郁的欧洲风情”可得:文化特色。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结合①段“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如约而至,开园不到3小时,便吸引4万人流。人头攒动的中央大街,游人如织的太阳岛雪博会,‘公主王子云集’的索菲亚大教堂……一时间,哈尔滨火爆出圈。这让未曾踏足过的人们心生向往,哈尔滨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可知,通过描述冰雪节开园不到3小时便吸引4万人流的盛况,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好奇和兴趣,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爆火”事件开头,为后文介绍哈尔滨的气候、自然冰雪资源、多元文化等内容做铺垫,自然而然地引出关于哈尔滨这座城市的详细介绍。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爆火”事件开头,突出了哈尔滨当下的受欢迎程度,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哈尔滨的“爆火出圈”,从而更想了解这座城市“爆火”的原因和其独特之处。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③段“哈尔滨的文化多元而丰富,它既有浓厚的东北特色,又有浓郁的欧洲风情”“哈尔滨的美食是东北菜的代表,以烧烤、火锅、炖菜、糖醋等为主,营养丰富,适合寒冷的气候。哈尔滨的建筑集中了中、俄、法、德等多种建筑风格,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可知,哈尔滨文化多元丰富,其美食具有东北特色,建筑融合多国风格形成独特的“博物馆”,据此可知,哈尔滨的文化多元而丰富的原因是:它既有浓厚的东北特色,又有浓郁的欧洲风情。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观表达。作答此题,首先需要综合文章中对哈尔滨的介绍,分析其爆火的原因是基于短期的因素还是具有长期的吸引力。然后结合自己对哈尔滨的了解,考虑其独特的资源、文化等方面是否能够持续吸引游客和保持热度。
示例:我认为哈尔滨的爆火并非偶然现象,且能够持续很久。首先,哈尔滨拥有独特的自然冰雪资源。文章中提到哈尔滨冬季寒冷漫长,河网密布,积雪深厚,松花江冰层厚,为冰雪活动提供了天然舞台。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其他很多地方无法比拟的,且不会因时间改变而消失,每年冬季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其次,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哈尔滨既有浓厚的东北特色,美食营养丰富适合当地气候,建筑融合多国风格形成独特景观,音乐也极具影响力。这些文化元素丰富多样,能够不断吸引人们来探索和体验。此外,哈尔滨具有城市的底蕴和活力。哈尔滨是百年之城,沉淀了古老的艺术,同时又能激荡出时代的活力,具有持久的魅力。综上所述,哈尔滨凭借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以及不断展现出的城市活力,其爆火并非偶然,且能够长期保持热度。
(三)(18分)
阅读《老王》选段,完成各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⑪“早埋了。”
⑫“呀,他什么时候……”
⑬“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⑭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⑮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7. 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字概括。
18. 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老王什么性格?
19.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0.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21. 揣摩加点词语的好处。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22.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23.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A.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B.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24. 说说第⑮段划线句的含义。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答案】17. ①. 苦 ②. 善
18. 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
19. 运用了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通过对老王的“面色”与“眼睛”的刻画,写出了他面容的恐怖(或:骇人),突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
20. “镶嵌”本意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此处用夸张手法表现出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瘦弱无力的病态。
21. 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的数不完。
22. A句好。“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23.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运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运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愧作。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①段“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老依无依无靠,一只眼睛瞎了,另一个眼睛也有疾病,生活艰苦,勉强度日,可概括为:苦。
根据②段“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和③段“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老王临去世前一天,送我香油和鸡蛋,可概括为:善。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⑮段“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联系原文可知,“我们”尊重老王,经常照顾老王的生意,帮助过老王。老王感激作者一家人对他的好,因此,去世前到“我”家来,还带来香油和鸡蛋,特地来感谢“我”这些年对他的照顾。可见老王知恩图报、淳朴善良。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
根据①段画线句“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描写的是老王的“面色”与“眼睛”,可知运用了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结合本段下文“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知,刻画了老王面容的恐怖(或:骇人),突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①段“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的加点词“镶嵌”本义是: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本段下文“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知,这里用夸张手法,刻画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瘦弱无力的病态,突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含义。
③段“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句中“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和“记忆里多得数不完”前后看似矛盾,“十个还是二十个”是数的清的,后面又说“多得数不完”,结合老王生活贫困,不可能送“多得数不完”的鸡蛋和⑥段“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可知,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说明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真挚的谢意,体现了他的善良,这种情谊是无价的,是不能用数量来衡量的;蕴含着“我”对老王真诚谢意的理解和谢意。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句A和句B的区别是,对“我”“笑”的描写,句A用的是“强笑”,句B用的“笑着”。“强笑”意思是勉强笑着,结合①段“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知,“我”看到老王在身体病重的情况下来送香油和鸡蛋感谢,“我”的内心充满酸楚和感动,生动想象地写出了“我”见到老王时的内心感受,而“笑着”则平淡无奇,表现不出这些内容。因此A句更好。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⑮段画线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中的“幸运的人”是指作者自己,“不幸者”是指老王。“幸”与“不幸”是相对而言的,“我”生活条件相对较好,身体健康;而老王生活艰苦,身体状态恶劣,相比之下,“我”感觉自己是幸运的。这种认知表现了“我”对“不幸者”的关爱,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结合⑩段“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和⑬段“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可知,这里回想起来与老王的交往,感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愧作。
三、作文(50分)
25. 按要求完成下面半命题作文。
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翻越老山界的一幕让我们赞叹;临终前的老王给杨绛一家送来香油与鸡蛋的一幕让我们动容;小桃树在暴风雨中不屈抗争的一幕让我们震撼……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一幕幕,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力量,给我们启示……
请以“使我_________那一幕”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例文:
使我难以忘怀的那一幕
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总有一些画面,如激昂的乐章,扣人心弦。而有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难以忘怀。
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仿佛要把一切都烤焦。我走在街头,心情烦闷,因为刚刚经历了一场考试的失利。
突然,一阵悠扬的二胡声传入我的耳中。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盲人老者坐在街角,身旁放着一个破旧的碗,他正专注地拉着二胡。那二胡声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老者的沧桑与不幸。我不禁停下脚步,静静地聆听。老者的演奏虽然技巧不算高超,但却充满了情感。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可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执着。
这时,一个小女孩跑了过来,她手里拿着一个冰淇淋,小心翼翼地放到老者的碗里,说:“爷爷,您吃冰淇淋,可甜啦!”老者停下演奏,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他用粗糙的手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说:“谢谢你,小姑娘。”
这一幕,让我的心猛地一颤。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小女孩的善良和老者的坚强形成了一幅无比动人的画面。他们一个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一个是饱经风霜的老人,却在这一刻传递出了最真挚的情感。我站在那里,久久不能动弹。考试失利的阴霾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我被这一幕深深地感动着。小女孩的善良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老者的坚强让我明白了生活的不易。
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都会想起那一幕。它让我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有勇气去面对,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那一幕,成为了我心中永恒的风景,难以忘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使我_________的那一幕”,关键词是“那一幕”,这意味着要聚焦于一个特定的场景或瞬间。“使我”则强调这一幕对“我”的影响。横线处可填入的词语如“感动”“难忘”“成长”“深思”等等,从而明确这一幕带给自己的具体感受或作用。立意上,可以通过描绘这难忘的一幕,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美好的赞颂、从挫折中获得的力量等积极向上的主题。
第二,选材构思:本题适合写成记叙文。可以选择家庭生活中的一幕,比如父母为了家庭辛苦工作的场景,使我“懂得感恩”。比如,深夜看到父亲还在灯光下工作,额头上的汗珠清晰可见,手上的文件堆积如山,但他依然专注认真,这一幕让我懂得了他的付出和承担,也明白了家庭责任的重量。也可以是校园里的一幕,比如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克服困难,使我“感受到友情的珍贵”。比如,在运动会上,一位同学不小心摔倒受伤,其他同学毫不犹豫地放弃比赛,纷纷跑过去搀扶照顾,那齐心协力、关心他人的一幕,让我深深感受到同学之间真挚的情谊。还可以是社会上的一幕,比如陌生人之间的善举,使我“相信善良”。总之,在选材时,要注重选取具体、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感受,展现这一幕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