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江苏省地形以河流淤积成的平原为主,铁路全覆盖,县县通高速公路,综合经济实力在我国处于前列,尤其是受上海辐射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快。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 全省均匀分布B. 东部高于西部
C. 沿海高于沿江D. 南部高于北部
2. 影响江苏省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B. 气候条件
C. 交通运输D. 地形地势
3. 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 )
A. 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 加强经济扶贫,资源优化配置
C. 移民搬迁,优化人口配置
D. 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人口流动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图示为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例颜色越深人口密度越大,由图可知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匀,A错误。整体来看,南部人口稠密,北部和西部人口相对稀疏,D正确。由图可知,江苏省东北部沿海人口密度较小,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结合材料“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在我国处于前列,尤其是受上海辐射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快”,结合江苏省和上海市的位置可知,苏南地区靠近上海,受其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基础设施完善,因此人口更为稠密,A正确。江苏省偏北部有淮河流经,从地理意义角度来看,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方向在气温、降水等方面有差异,但气候并非影响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B错误。结合材料“江苏省地形铁路全覆盖,县县通高速公路”,因此交通运输并非影响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C错误。根据材料“江苏省地形以河流淤积成的平原为主”,因此地形并非影响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差异,故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可以加强经济扶贫,资源优化配置,B正确。其它三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等方面,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适宜,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人类偏好于温暖湿润的环境。社会因素主要有宗教、家庭、历史、文化等方面,政治因素主要体现在政策、战争、军事等方面,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收入等方面。当前自然因素是人口分布的基础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居住外迁或产业外迁引起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改变,造成职住分离,增加了城市通勤成本。下图示意我国某超级城市工作日某时段人口流动方向和数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除中心城区外,住宅区主要集中在该城市的( )
A. 东部和南部B. 南部和西部C. 西部和北部D. 北部和东部
5. 图示时段最可能( )
A. 8:00-9:00B. 12:00-13:00C. 18:00-19:00D. 21:00-22:00
【答案】4. C 5. A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城市西部和北部在工作日时段进城的人口量远大于出城的人口量,结合材料职住分离情况,说明西部和北部居民较多,住宅区规模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读图,该时段进入市中心的客流量远大于离开市中心的客流量,说明该时段应该是上班时间,8:00-9:00符合题意,A正确。故选A。
【点睛】当进入市中心的客流量远大于离开市中心的客流量,说明该时段应该是上班时间;当进入市中心的客流量远小于离开市中心的客流量,说明该时段应该是下班时间。
在全国城镇化如火如荼开展之时,然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却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图为北京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随时间变化的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北京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
A. 大量的城市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外迁往郊区B. 城市中心区人口数量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
C. 郊区的人口数上升,尤其是近郊区明显上升D. 远郊区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持续上升
7. 北京逆城市化进程积极影响有( )
A. 导致中心区的衰落和活力下降B. 能根本上解决北京高房价问题
C. 带动乡村振兴与乡村服务水平D. 城市病让更多富人搬离中心区
【答案】6. C 7. C
【解析】
【6题详解】
图示城市中心区人口数量呈小幅度波动下降,但整体稳定在200万及以上,没有大量人口外迁,A、B错误;图中显示郊区的人口数呈上升状态,尤其是近郊区明显上升,C正确;通过计算得知,远郊区人口年平均增长数量在增多,1994-2006年增加约100万人,2006-2012年增加约200万人,2012-2019年增加约120万人,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北京的逆城市化会使中心区快速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增加活力,不会使中心区衰落,A错误;虽然中心区人口数量整体减少,但是逆城市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高房价问题,B错误;人口由城市迁入乡村,会带动乡村振兴与乡村服务水平,C正确;北京逆城市化与发达国家不一样,北京主要是高房价等原因让更多中低收入者搬离中心区,不是以富人为主,D错误。故选C。
【点睛】逆城市化广义上来说是城市化后期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向大都市的小城镇、非大都市区或远方较小的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中国大城市逆城市化主要是中心区房价升高,郊区房价相对较低;伴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居住在郊区并不会对人们的出行和工作带来影响。
乳制品行业因其本身存在区域性限制,发展早期往往局限于当地营销。但在后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并购则成为最佳的选择。下图为M乳业发展壮大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乳制品行业存在区域性限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原料B. 交通C. 市场D. 技术
9. M乳业连续多次并购主要是为了( )
①减少企业的生产投资②稳定上游的供应链③增强产品多元化格局④减少产品运输费用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答案】8. A 9. B
【解析】
【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乳制品行业具有区域性限制,主要是由于乳制品原料(如牛奶等)具有区域性,故A正确;交通条件、市场和技术都能影响乳制品行业,但是对区域性限制不大,且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故BCD错误。答案选择A。
【9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M乳业多次并购将加大企业的投资,导致资金压力变大,故A错误;多次并购可以使得产业不再单一,逐渐多元化生产,增强和稳定上游产业供应链条,故②和③正确;图中显示该企业所并购企业跨度大,因此所产生的产品运输费用增多,故④错误。②③正确,答案选择B。
【点睛】工业集聚指的是若干工业企业或同类生产活动集中于一定地域或地点的现象。这种集聚的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降低生产成本。工业集聚可以使企业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如水、电、路等,缩短交通运输线和工程管网,节省基建投资,从而降低生产、生活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企业之间的地理接近便于协作和信息交流,可以综合利用原料、燃料等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工业集聚可以加快企业生产、管理及其他环节的活动效率,支持有效的市场传播和信息传播,拉动服务业发展,扩大相关产业范围。 ③增强竞争力。集聚使得行业间的竞争力增强,企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 ④促进规模效益。通过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工业集聚有助于获得规模效益,提高经济效益。
在线旅游企业在经历高速发展之后,单一互联网平台依赖导致的经营短板日益显现。自2017年起,某在线旅游企业致力于向“店商+电商”旅游新零售模式转变。目前,该企业在上海市共有线下门店96家,在上海市中心区与传统旅行社门店错位分布,而在上海市郊区则同传统旅行社门店相对集聚布局。图示意该企业线下门店和传统旅行社门店数量随与上海市中心距离变化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企业开启的旅游新零售模式有利于( )
A. 提高用户服务体验B.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C. 提升物流配送速度D. 保障游客旅游安全
11. 该企业线下门店在上海市中心区与传统旅行社门店错位分布,主要是为了( )
A. 降低地租成本B. 扩大店铺规模C. 避开激烈竞争D. 减少重复投资
12. 该企业线下门店在上海市郊区同传统旅行社门店相对集聚布局,主要是因为郊区( )
A 市场潜力较大B. 人流量分布集中C. 客户来源分散D. 交通通达度较高
【答案】10. A 11. C 12. B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单一互联网平台依赖导致的经营短板日益显现,旅游新零售模式将网络与线下门店结合,能够提高用户服务体验,A正确;加大线下门店铺设力度,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B错误;旅游新零售模式与物流配送、保障游客旅游安全关系较小,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该企业线下门店在上海市中心区与传统旅行社门店错位分布无法降低地租成本,A错误。是否邻近传统旅行社门店布局,与该企业店铺规模和重复投资没有必然联系,B、D错误。传统旅行社起步早,已经积累了相对稳定的客源,与传统旅行社门店错位分布,可以避开激烈竞争,C正确。故选C。
【12题详解】
郊区由于建成区范围较小,人流量、基础设施往往相对集中,客户来源相对集中。该企业线下门店在上海市郊区和传统旅行社门店相对集聚布局,能够共享基础设施和市场资源,B正确,C错误。与中心区相比,郊区市场潜力较小,A错误。交通通达度会影响该企业线下门店和传统旅行社门店的区位选择,但不是二者在郊区相对集聚布局的主要原因,且郊区交通通达度不如中心区,D错误。故选B。
【点睛】在市场因素中,人口规模尤为重要,此外,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也是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市场因素。
西北干旱绿洲地区因砂质土壤和较高的气温,在采用天然灌渠灌溉时,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较低。该地居民因地制宜对灌渠进行改造,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下图示意西北某绿洲区改造前后的灌渠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直接影响当地地下潜水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地表径流B. 蒸发C. 地下径流D. 下渗
14. 该地改造灌渠使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表现在( )
①蒸发量减少②灌渠周边植物吸水作用增强③灌渠水流流速变慢,耗水量减少④下渗水量减少
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③④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据图可知,原始灌渠为泥质土挡灌渠,灌渠下部为砂质耕地,水流易下渗,灌渠处地下潜水位偏高;改良后灌渠为水泥--体渠槽,水流较难下渗,因此灌渠处地下潜水位明显变低。故直接影响当地地下潜水位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与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灌渠宽度变窄,水面面积变小,蒸发量减少,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①正确;受水泥材质渠槽的影响,周边植物不容易吸收灌渠水,②错;灌渠宽度变窄,水流流速加快,③错;据图可知,灌渠改造后变为水泥一体渠槽,下渗水量减少,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下渗的因素分析:1、地面性质:硬化地面,如水泥地不利于下渗;沙质土壤利于下渗;2、地表坡度:坡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3、植被状况:植被越茂密,越利于下渗;4、降水强度:降水强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5、降水持续时间:降水时间持续越长,越利于下渗。
钦州湾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以南,水域面积约400平方千米,盐度空间分布不均且季节差异明显。下图示意钦州湾夏季(a)和冬季(b)海水表层盐度空间分布(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四地夏季和冬季盐度差异最大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16. 丙附近海域各季节盐度均较高主要是由于( )
A. 温度高蒸发量大B. 海洋影响降水多
C. 与外海交换频繁D. 纬度低光照较强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对比两图的盐度分布可知,甲夏季盐度(不到2‰)较冬季(接近16‰)低得多,而乙(夏季约21‰,冬季约23‰)、丙(夏季约30‰,冬季约27.5‰)、丁(夏季约20‰,冬季约26‰)冬夏盐度差异均较甲小得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丙靠近外海,与外海海水交换频繁,盐度较高,而其它点与外海盐度交换更少,受入海径流影响更大,因此丙附近海域各季节盐度均较高,C正确;四地温度均较高,A错误;降水多会使海水盐度降低,B错误;丙丁纬度差异小,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量、蒸发量、入海径流量、海域封闭程度、结冰融冰。
二、综合题(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村位于江西省北部,20世纪80年代,当地从事双季稻生产。那时农民以水调温,早春育秧对稻田进行日排夜灌。如今,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工作劳动力减少,但水田并未荒芜,部分水田北种植大户承包,依然种植水稻。下图为M村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与乙处相比,图中甲处各田块之间的相对高差较大。
(1)早春育秧,农民通过稻田的日排夜灌来调节温度。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相较于乙处,从排灌条件说明甲处更适合作为育秧田块的原因。
(3)分析当前M村水田未荒芜的社会经济原因。
(4)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说明当前M村水稻生产特点的变化。
【答案】(1)与水体相比,土壤比热小,吸热、放热更快;白天排水使土壤裸露,加快升温,促进秧苗的生长发育;夜晚灌水,利于保持夜间稻田温度,防止低温冷害。
(2)田块间相对高差大,排灌水速度更快;靠近水库,灌溉水源更充足。
(3)土地流转到承包户手中;机械化水平提高,弥补劳动力不足;种粮补贴、耕地保护等政策支持
(4)承包户种植或土地流转,出现种粮大户,生产规模扩大,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流失,商品率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
【解析】
【分析】本题以江西省北部双季稻生产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早春昼夜温差较大,与水体相比,土壤比热小,白天吸热较快、晚上放热更快;白天太阳辐射强,排水使土壤裸露,有利于太阳辐射照射点,加快点升温,促进秧苗的生长发育;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土壤放热更快,此时灌水,利于保持夜间稻田温度,防止低温冷害。
【小问2详解】
据材料信息可知,与乙处相比,图中甲处各田块之间的相对高差较大,因此排灌水的速度更快;读图可知,甲地靠近水库,灌溉水源更充足;甲地离村落较远,可减少家禽啄食稻种和秧苗,减少稻谷和秧苗的损失。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水田集中分布,利于承包户承包,因此土地流转到承包户手中;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国家种粮补贴、耕地保护等政策支持,水稻种植户积极性高。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水稻生产特点的变化可从生产规模、机械化、商品率和科技水平等角度来分析。人口流失,出现承包户种植或土地流转,出现种粮大户,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力减少,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流失,本村粮食需求下降,商品率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种植技术更先进。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莆田市制鞋历史悠久,自20世纪初期就开始以手纳布鞋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制鞋业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商人来莆田投资办鞋厂,莆田逐渐成为享誉中外的“中国鞋城”,并为国外名牌运动鞋代工,以外向型出口为主。据统计,莆田目前有4200多家制鞋企业,从业人员约50万人。随着电商的快速崛起,莆田鞋业已经逐步向品牌经营过渡,做优做强更多龙头企业。下图示意莆田地理位置。
(1)简述20世纪80年代莆田承接台湾制鞋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说明莆田承接制鞋产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3)指出目前莆田制鞋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
(4)说明电商平台对莆田制鞋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距台湾省较近,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土地价格低;水陆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出口;制鞋业基础条件好。
(2)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增强了对外交流与协作。
(3)注重生产环节,产品附加值低;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人才;为国外名牌运动鞋代工,自主品牌少,品牌意识薄弱;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优势丧失;环境污染严重等。
(4)使销售渠道多元化,拓展市场范围,有利于扩大制鞋产业的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了产品的销售成本;利于产品的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快速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设计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莆田市制鞋业为背景背,涉及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承接制鞋产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电商平台对莆田制鞋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地理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莆田承接台湾制鞋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可从地理位置、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交通、产业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据图及所学知识可知,莆田距离台湾省较近,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商人来莆田投资办鞋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地理位置优越;20世纪80年代,适逢改革开放,有政策支持;制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20世纪80年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价格较低,生产成本低;位于沿海地区,海运条件便利,有利于产品外销;由材料可知,莆田市制鞋历史悠久,其制鞋的基础条件好。
【小问2详解】
莆田市通过承接制鞋产业,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莆田通过承接制鞋产业,为国外名牌运动鞋代加工,增强了当地对外的交流与协作。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可知,莆田成为享誉中外的“中国鞋城”,为国外名牌运动鞋代工,以外向型出口为主,目前其制鞋企业众多,可推出当地的制鞋厂注重生产环节,其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而对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的重视程度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人才,缺少当地知名的国际品牌,品牌意识薄弱,市场营销意识薄弱,营销渠道相对单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优势逐渐丧失,生产成本升高。大量企业在此集聚,易使环境污染加重。
【小问4详解】
电商平台对莆田制鞋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宣传品牌、扩大影响力、降低销售成本等方面分析。电商平台对莆田制鞋产业的发展,使得入驻的各类自主或代理品牌多,使销售渠道多元化,拓展市场范围,有利于扩大制鞋产业的生产规模;电子商务的发展,降低了产品的流通成本;通过互联网销售平台,产品销售范围扩大,有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互联网销售平台,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有利于快速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设计等。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之间,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经数十年治理,毛乌素沙地风沙活动骤减。沙柳是当地主要的治沙植物,研究发现,随沙柳的生长,沙地土壤发生明显的改善。图1示意毛乌素沙地土壤颗粒组成随沙柳生长年限的变化。图2示意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生物循环)。
(1)要对比沙柳生长前后土壤的变化,科研人员需先在野外进行实地观察,然后取样本回实验室作进一步分析。请指出在野外观察时需记录的土壤特征要素。
(2)据图1概括沙地土壤颗粒组成随沙柳生长年限的变化特征。
(3)从生物循环角度说明沙柳生长对土壤表层营养元素的富集过程。
【答案】(1)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
(2)粗砂含量减少;中砂含量减少;细砂含量增加。
(3)沙柳选择性吸收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储存在体内,随着残体的分解,营养元素释放到土壤表层。
【解析】
【分析】本题以毛乌素沙地土壤颗粒组成随沙柳生长年限的变化表以及生物循环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野外观测土壤的要素、土壤的影响因素、生物循环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在野外可以直接观察土壤的颜色,对土壤颗粒质量百分比的变化分析需要对土壤质地进行分析观测,另外还需要对土壤剖面构造进行观测记录,以详细分析土壤结构。
【小问2详解】
据图示信息可知,粗砂和中砂质量百分比不断下降,说明粗砂、中砂含量减少;而细砂质量百分比不断上升,说明细砂含量增加。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沙柳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元素,来源分别是分散在其周围的成土母质、水和大气,把这些营养元素储存在体内,随着沙柳的生长凋落,残体的分解,营养元素释放到土壤表层,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