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01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02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青年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青年的思想动态也直接映射出社会的前沿思潮。
    从改革之初的迷茫,到满怀对高物质生活、高社会地位的向往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再到对职场的厌倦、对竞争的排斥,到今天寻找化解时代困境的途径,追求世俗眼光之外的人生价值,这一过程展示出青年正走向创新与变革,也从单纯的抱怨走向了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从表面上看,这是青年在面对激烈社会变迁时的应对策略;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些变化展现了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青年集体情绪的形成与其面临的社会挑战有直接联系。虽然在一些时期内,青年的集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还出现了精神内耗的加重、“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等不良现象。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突破困境限制的坚韧品质。当今的青年正在尝试平衡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既希望实现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很看重个人实现、事业和理想。
    “集体情绪”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形式,是指同一世代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相同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政策引导后,形成共同的、持续的、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反应,尤其是对个人发展、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情绪表达。它与群体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瞬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与政策因应——从寻求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的平衡》)
    材料二:
    “精神内耗”不能简单地跟抑郁、焦虑画等号,但可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内耗”状态,没有及时觉察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就很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许多学者都以“疾风暴雨期”来比喻青春期,步入青春期之后,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其内在世界也开始丰富起来,容易产生自我冲突和矛盾心理。许多青少年对周围的一切事情都非常敏感,对师长的言论有自己的判断,对各类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思考。但这也带来了新问题:他们的一些想法未必符合实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自现实的打击会让部分青少年看清自己想法的幼稚性,但也有可能让他们更执着于自己的想法,结果在一次次与现实的碰撞中,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从而陷入自我怀疑,步入精神内耗的循环。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写道:“内耗体质的人,无法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一个人如果分不清这些,就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当成自己的情感。而自我发展的标志,是能够分清你、我需求间的差别,通过这种区分建立边界感,这就是课题分离。如果一些孩子过度看重同伴的想法,为了满足同伴意愿而不断猜测、一味迎合,就会让自己“小心翼翼”,敏感多疑。学会课题分离能帮助人们将认知资源分配在最应关注的问题上,集聚心理能量克服当下面临的压力和困境。
    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即自我渴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目标的过于理想化,使得部分青少年想得太多而行动太少,脑海中的两个“小人”不断斗争,陷入内耗。处于教育内卷的时代,青少年不但承担着沉重的学习压力,还肩负着父母的高期待,但因为自身兴趣、能力的不匹配,他们或许始终无法满足家长的预期,不少孩子会因此被“无用感”包围。旁人可以用100%的专注力完成一件事,而他们先内耗了50%,行动力自然随之降低,而后在恶性循环中变得越来越消极、越来越疲惫。
    反刍思维是一种慢性习惯,可以经由后天培养。积极的反刍思维分为两种情况:遇到开心的事时,享受快乐;面临烦心的事时,积极应对。一些青少年往往由种种原因诱发消极的反刍思维,在脑海中循环“播放”消极、负面的想法,一遍遍地回想,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懊悔。比如:奋进努力后考试失败的经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被父母忽视、不认可等。消极反刍思维会无限放大个体的焦虑、失败,让它们沉湎于过去的痛苦,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挑战。
    精神内耗者要学习使用观察者心态处理内心的自我冲突,知道自己面对的问题很多都是被允许和接纳的。教育者也要提供相应支持,及时倾听青少年心声,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引导其快速走出寒冷冬季,迎接春日暖阳。
    (摘编自马地那·那司尔吾拉、杨东《“精神内耗”背后的心理动因是什么——以青少年群体为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迷茫到今天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这一过程体现了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B. 从“躺平”“佛系”到“精神内耗”,青年经历了由消极摆烂到努力突破困境限制过程。
    C. 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其成因之一有可能是长时间的精神内耗。
    D. 经过引导和培养,消极的反刍思维有可能转化为积极的反刍思维。
    2. 根据材料,下列不属于“集体情绪”表现的一项是( )(3分)
    A.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感动和鼓舞了无数人。
    B. 脱贫攻坚目标确定后,广大青年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场,珍惜时代机遇、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尽责、在尽责中成长。
    C. 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一次次重大突破,青年们普遍感受到自豪与振奋,为国家的科技实力感到骄傲,还有不少青年立志投身航天事业。
    D.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离不开、回不去、又卷不进的矛盾困境之下,青年人选择了所谓的“躺平”与“佛系”。
    3. 如果你的同学总是困于“精神内耗”,纠结过去的遗憾,担心未来。下列最适合用来劝勉他的诗句是( )(3分)
    A.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C.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D.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4.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青少年群体精神内耗的原因。(4分)
    5. 小丽最近很苦恼,接连几次考试成绩都不如意,小丽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待,感到很自责。最近又和同学发生了一点口角,她在晚上一遍遍复盘,课堂上也很难专心听讲。请你结合材料,给小丽的精神内耗指出破解之道。(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种菜记
    陈毓
    李兰戴上了眼镜,这是她自己做梦都没想到的。在她的认知里,眼镜是那些爱读书、肚子里装满了墨水的人的身体配件,也因此,李兰把自己的好视力归结为读不进书的缘故,她甚至在某个瞬间为自己的好视力自卑过。多年后,当李兰戴上近视眼镜的时候,她心里满是长久的惊讶与不可思议的虚幻感。
    李兰在农科城的农业智慧园上班,再说具体点,是在那儿种菜。
    “上班”也是一个新鲜的词,把农业智慧园里的李兰和十里路之遥的王上村的李兰区分开;可具体到“种菜”这件事,又使两个李兰合而为一。王上村的李兰身上有汗气,脸蛋上有太阳红,风里来雨里去,披星戴月,要平地、点种、除草、护苗、施肥,当然,也有收获。农业智慧园里的李兰穿白大褂,戴白帽子、白手套和口罩,鞋子也要套在靴套里。李兰上班第一天,既紧张又兴奋,出了一脸一身汗,汗水叫她更紧张,一会儿担心弄乱了工装,一会儿又担心热腾腾的自己和身外这个清凉的环境不匹配,好在她藏在层层的包装里,外人轻易看不见。
    李兰是从参加培训的一百多个女工中挑选到这个岗位上的。拿李兰现在的工作和从前在王上村的种菜比,好像比不成。比如,同样是面对种子和土地,现在李兰是把一粒粒被技术员处理过的种子用小小的镊子夹起,投放进一个个有规格的容器中,放种子的位置不能有毫厘之差,放种子的动作经过上岗前千百次的训练。工作日久,熟能生巧,李兰现在起镊子、放种子的动作轻柔,又稳又准。一个个等待李兰放种子的容器自动来到她的面前,被她点种后再缓缓地传送到下一个点位,那里是一个个高大的玻璃箱体,不同种子被归类停当。种子在那里像被某种口令催促,快速发芽、生长,又像训练过的最好的兵阵,整齐一致。
    那种整齐也叫李兰惊讶,惊讶这些发生和她有关。她想,幸好从她手中出来的是小小青苗。青苗分叶抽枝,长成一棵棵菜。李兰偶尔停手看向那边,隔着巨大的玻璃,她看得清每一棵菜,但又像双胞胎孩子一样难以区分,菜们该碧绿碧绿,该红红,该紫紫,开花结果,呈现菜的众生相。一棵辣椒苗上的辣椒串可以收获一笼,西红柿一串一串沉甸甸地悬垂。枝蔓甚至伸展到了天花板上。李兰凭借在王上村种菜的经验,识得几样菜品。但此刻眼前的西红柿,颠覆了李兰认为西红柿只有青和红的概念,她不知道自己点种的小小容器里,还能结出黄的、白的、带花纹的、不带花纹的各种新奇的西红柿。它们各有品种名字,可李兰哪里记得住。她看着陌生的西红柿,引不起味觉上的共鸣,毕竟那些果实一开始总是和她隔着一层玻璃的距离。
    直到有一次,李兰偶然走到一列售卖给来农业智慧园观光的游客的果品摊前,买了一盒自己种的西红柿,咀嚼之后,她惊讶地得出结论:“挺好吃。”想到自己以前在王上村种的西红柿,那时她也给西红柿分类,大的、圈的、红的、品相好的,是要卖的,价格会定高;小的、不那么圆与红的,就便宜一点卖;样子不好看的、开裂的,她则带回家,熬一大锅西红柿酱,蘸馒头拌面条裹米饭,有时候一天的饭食里都有西红柿。此刻刚吃过盒子里工艺品般的西红柿,李兰才意识到自己忘了洗西红柿。不过,它们从种子开始,就没见过风雨雷电,没有飞蝶蛲虫咬,没有外界的一粒尘埃一滴泥水,甚至连播种者李兰侍弄它们的时候都戴手套、口罩、帽子,这样种出的西红柿还需要清洗吗?李兰再一次感到迷茫。
    李兰看见自己端西红柿盒子的手,手指纤细,很白。李兰的脸也变白了,她的脸很少晒到太阳,她工作的地方和那些植物一样,风吹不着雨淋不了,太阳也晒不到。植物凭借昼夜不熄的灯光的照耀快速长大,李兰在这样的地方跟着变白变纤细。李兰在变白变纤细的时候也变近视了,于是戴上了眼镜。
    戴上了眼镜的李兰用发小的话说,是文文弱弱的,像是有一肚子墨水的样子。戴眼镜的李兰走到毗邻农业智慧园的一块花地边,这是园区新辟的,将原有的油菜地改种了波斯菊。波斯菊花朵繁密,在团团花簇中,李兰看清了几棵旺长的油菜苗,正闪耀着黑亮的属于油菜的光芒。细雨霏霏,油菜苗得雨露滋润,散发出带着微微苦味的清香。李兰蹲在油菜苗边,取下眼镜,低头深呼吸,仰脸大吐气,那样子,很像是一个肺被闷久了的人。
    (原载2023年11月13日《文艺报》)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眼镜出现在开头和结尾,使小说叙事首尾圆合。李兰戴上了近视眼镜,她深深地感到眼镜使自己更有涵养。
    B. 文中说李兰的工作与从前在王上村种菜“比不成”,表达了在高科技农业面前,李兰感到改变传统落后种菜方式的需要。
    C. 李兰在变白、变纤细,也在变近视;菜不是沐浴阳光,而是接受灯光:这些反映了作者对科技农业思考与困惑。
    D. 李兰购买并品尝了自己种的西红柿后,觉得“挺好吃”,这使她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从戴眼镜的变化到种菜流程的不同,文中多次将李兰在智慧园种菜与她在王上村种菜对比,体现了作者对两种农业方式的思考。
    B. 文章倒数第二段从李兰的视角写她身体上的变化,表达了对智慧农业带来农村工作环境的改变的赞美之情。
    C. 文中用动作描写呈现了智慧园种菜的过程,还描写了蔬菜成熟的场景以及李兰品尝西红柿的感受,展示了高科技农业的发展状况。
    D. 文中写出了李兰到智慧园工作之后,从紧张兴奋到惊讶、迷茫的变化过程,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
    8. 文章结尾说李兰“很像是一个肺被闷久了的人”,文中有多处地方体现了李兰工作中的“闷”,请找出并概括相关描述。(4分)
    你的学习小组要编写语文读本中的一个单元,请从《哦,香雪》《风景谈》中选择一篇和本文组成单元,并从人文主题和文学体裁的角度给出组合的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2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①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C. 夫晋,何厌之有 厌:讨厌
    D. 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
    B. 夜缒而出,见秦伯 朝济而夕设版焉
    C. 行李之往来 臣之壮也
    D. 以乱易整,不武 以其无礼于晋
    12. 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吾不能早用子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3. 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一样的是( )(2分)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 一羽之不举
    D. 不拘于时,学于余
    14. 下列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代指对方秦穆公,表恭敬。同义的词语还有“视事”“下车”等。
    B.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因郑国在秦国东面,所以自称为“东道主”;今天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C. “行李”,出行的人,这里指外交使臣;今指旅行出行时携带的衣物等生活用品。
    D. “版”,本义是“筑土墙用的夹板”,“设版”即修筑防御工事;今天的“版”是指印刷书刊、图画的底。
    15.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夜缒而出”点出郑国局势之严峻;秦、晋兵临城下,围困郑国,只能“夜缒”。
    B. 烛之武说辞巧妙之处在于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使秦君易于入耳。
    C. 烛之武从地理位置、历史事实等角度阐述了抗击晋国的主张,有很强的说服力。
    D. 面对突变的形势,晋文公毅然决定撤军回师,表现出清醒的理智和果决的判断。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温词前两句将眉喻为山、鬓喻为云、腮喻为雪,写出了女主人公待起未起的娇懒情态,生动形象,十分别致。
    李词善于描写主人公精致典雅的生活,“宝押”“绣帘”暗示她内心富足,“银筝初试合琵琶”则体现其才情。
    李词下阕的“芳草天涯”“数尽归鸦”等句,渲染出凄迷、晦暗、寂寞的氛围,不同于上阙的艳丽之感。
    两首词都是以女子闺怨为题材的婉约词,风格委婉曲折、含蓄蕴藉,在细节处微露情思,有言外之致。
    两首词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有相同之处,试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9.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双关来赞美姑娘。
    (2)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
    (3) 温庭筠《菩萨蛮》中化用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写女子容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湖北的春运期间,一场 A 的暴雪让原本繁忙的高铁线路陷入了停滞。一列列原本满载着归心似箭的乘客的列车,不得不停在铁轨上,等待风雪的过去。乘客的回家梦陡然被冰冻,抱怨和失望如漫天大雪纷纷扬扬。然而,就在这冰天雪地的绝望荒原上,一列列绿皮火车却迎着风雪向他们奔驰而来。这是来自“春天”的火车,“换乘”他们回家的梦,融化他们冰冻的心。乘客们不禁感慨道:“雪中送炭,无比温暖!”这不仅仅是对那一列列绿皮火车的赞美,更是对在这场考验中每一个 B 的铁路工作人员的致敬。
    当高铁列车因为暴雪而无法正常运行时,绿皮火车成为了春运的主力。它穿越风雪,驶过山川,将人们带回家。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绿皮火车成为春运的象征,同时也引发了(甲)。
    ①此事件的出现,②让人们重新审视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问题。③高铁的出现,④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⑤并且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高铁票价昂贵,让很多人 C ;高铁的速度过快,让人们忽略了沿途的风景;高铁的车厢里,人们低头玩手机,彼此之间的交流变得疏远。而绿皮火车,则是一种传统的交通工具。它的票价相对便宜,让更多的人能够承担得起;它的速度适中,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欣赏沿途的美景;它的车厢里,人们相互交流,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经历。绿皮火车,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同时也成为人们对传统生活的回忆。
    在现代化的浪潮下,我们是否应该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珍视?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绿皮火车(乙),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坚守和奉献,代表着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维护。
    为什么高铁上的人很安静,而火车上的人却是叽叽喳喳的?有这样一个高赞的回答:因为高铁坐的是“儿女”,火车坐的是“父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铁很快,快的让你记不起邻座的样子,火车很慢,慢到你可以听一个人讲完他的一生。
    20. 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加点的“而”与“他虽然年纪小,而思维成熟”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
    B. 加点的“则”与“如果不努力学习,则会落后”中的“则”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C. 加点的“也”与“即使老师不在,我们也要努力学习”中的“也”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 加点的“与”与“一个人的学识与能力同等重要”中的“与”意义和用法相同。
    21. 请在文中ABC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2. 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3. 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4. 高铁与绿皮火车,引发我们许多的感悟,请以“高铁是……,火车是……”为句式,在文中(1)(2)后的横线上分别填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字数基本相同,内容符合文意。(4分)
    四、写作(60分)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中常有这样的困惑:一方面提倡我们要合群入众,另一方面又鼓励我们要超群出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于都二中高三复学考试语文答案
    1.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B 选项有两处错误:“从‘躺平 ’‘佛系 ’到‘精 神内耗 ’”错,原文并没有说这几种情绪孰先孰后;“消极摆烂 ”错,结合材料一第 3 段“但纵观整个发 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其实,‘佛系 ’与‘躺平 ’更多是一种自我 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可知,“佛系 ”“躺平 ”并非消极摆烂。
    2.A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概念的理解能力。结合材料一第 4 段“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 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瞬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 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 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 ”可知,群体情绪是针对某一突发或历史事件的瞬时爆发出的情感, 集体情绪是持续时间长的整体心理 ”,可以判断:A.“感动中国 2023 年度人物盛典 ”播出是某一突发事件,瞬时间感动无数人,属于群体情绪;B.脱贫攻坚不是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维持时间长,属于 集体情绪;C. 中国的航天事业维持时间长,不是某一突发或历史事件,属于集体情绪。D.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持续时间长,是一个世代的整体心理,属于集体情绪。
    3.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题干要求劝勉同学不要困于“精神内耗 ”,纠结 过去,担心未来,即劝勉他要把握现在。A.人生是既定的,何必成天叹息哀愁,带有强烈的“宿命感 ”, 不适合。B.劝慰人不要失去希望,说不定下一个转角就会出现新的契机,不适合。C.劝人不要纠结过去 的人事,应该抓住当下的美好时光,适合。D.劝人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不适合。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作答时,要围绕题干“青少年群体精神内耗的原 因 ”进行信息筛选。
    ①自我意识高涨,对周围事物敏感。②未能实现课题分离,分不清他我需求。
    ③目标过于理想化,想得多行动少。④消极的反刍思维,放大焦虑和失败。(每点 1 分)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材料提出的精神内耗背后的 心理动因,及应对精神内耗的策略,筛选概括出针对小丽的精神内耗的破解之道。
    ①以观察者心态看待问题,正视内心的自我冲突,接纳自我的不完美。
    ②调整思维,积极反刍,适当降低目标,学会分清他我需求,不过分看重父母和他人期待。
    ③教育者提供支持,给予其包容与关爱,及时倾听其心声,帮助其调整状态。(每点 2 分)
    6.C 解析:A. “她深深地感到眼镜使自己更有涵养 ”于文无据。B.“李兰感到改变传统落后种菜方式 的需要 ”曲解文意。 由“拿李兰现在的工作和从前在王上村的种菜比,好像比不成。比如,同样是面对 种子和土地,现在李兰是把一粒粒被技术员处理过的种子用小小的镊子夹起,投放进一个个有规格的容 器中,放种子的位置不能有毫厘之差,放种子的动作经过上岗前千百次的训练”可知,只是比较两种种 菜方式不同,并没有感到改变传统落后种菜方式的需要。李兰更多的是迷茫。D.“这使她对自己的工作 更有信心了”错,过度解读。由“直到有一次,李兰偶然走到一列售卖给来农业智慧园观光的游客的果 品摊前……李兰再一次感到迷茫”可知,文中没有表示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了。
    7.B 解析:“赞美之情 ”解读有误。由“李兰蹲在油菜苗边,取下眼镜...很像是一个肺被闷久了的人”可知,文本表达出了人物内心的迷惘与困惑。
    8. ①工作时的穿戴“闷”。穿白大褂,戴白帽子、白手套和口罩,鞋子也要套在靴套里,李兰藏在层层 的包装里,外人轻易看不见。②西红柿等菜是“ 闷 ”在容器里的。种子在有规格的容器中,点种后被传送到玻璃箱体,这些菜在售卖之前不经风雨雷电、尘埃泥水,未与外界有任何接触。③工作环境“ 闷 ”。李兰工作的地方和那些植物一样,风吹不着雨淋不了,太阳也晒不到。 (每点 2 分,任意两点给 4 分)
    9. 我选《哦,香雪》。
    ①人文主题上:本文写了李兰由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变的故事,《哦,香雪》围绕着“一分钟 ”,展示 了开放与封闭、文明与蒙昧的巨大反差。这两篇文章都通过讲述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蜕变 中的阵痛和喜悦,引发读者思考变化的意义、价值和影响。
    ②文学体裁上:这两篇文章都是小说,本文描写了李兰从紧张兴奋到惊讶迷茫的心理变化,《哦,香雪》描绘了八十年代初社会变革给山村少女精神世界带来的变化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两篇小说都细致入微地 描绘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波澜,结合时代背景,引起读者共鸣。(人文主题 3 分:本文主题 1 分,《哦, 香雪》主题 1 分,共通点 1 分;文学体裁 3 分,答对“小说 ”给 1 分,分析言之成理 2 分。)
    或:我选《风景谈》。
    ①人文主题上:本文写了李兰在王上村种菜改到智慧园种菜的故事,《风景谈》描绘了六幅和谐优美、寓意深邃的风景画,富于生活的情趣和新生活中所闪现出的诗情画意,赞美了抗日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两篇文章都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述,表达对社会状态的深入思考和领悟。
    ②文学体裁上:本文是小说,描绘了农业智慧园的蔬菜欣欣向荣的生长状态和丰收场景。《风景谈》是散 文,文中描绘的画面构成景物与人的比较,突出了画面的美感,全文充实内美,神韵悠然,组合有序。 这两篇文章虽是不同体裁,但都有颇具画面感的情景描述,语言生动凝练,将这两篇文章放在一个单元 阅读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学语言的多样性。
    (人文主题 3 分:本文主题 1 分,《风景谈》主题 1 分,共通点 1 分;文学体裁 3 分,答对“小说 ”“散文 ”各给 1 分,分析言之成理 1 分。)
    C 11.C 12.A 13.C 14.A 15.C
    16.(1)他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后,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亲过得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封、肆、阙、焉,句意)
    (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因、敝、与、易,句意)
    17.B 【解析】B.并非暗示其内心富足,而是写其豪华的居处。
    18.①动作描写:温词写主人公早晨懒懒打扮、精心慢慢梳洗,刻画出女子慵懒、倦怠的形象。李发人归来的寂寞惆词写主人公试弹琵琶、精心梳妆、闲静地倚靠栏杆、遍数归鸦,刻画出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寂寞惆怅的形象。
    ②衬托:温词写主人公身穿新贴绣的罗袄,图案竟是鹧鸪双双,反衬女子内心的孤独寂寞(或身穿新贴绣的罗袄,上面绣着金鹧鸪,衬托出女子的精致秀美)。李词写主人公居处有“宝押”“绣帘”,豪华优雅,衬托出女子的端庄、典雅、美丽。
    (本题两首词均有正衬和反衬,若从其他例句赏析, 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19.(1)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2)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3)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
    20.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辨析词语的能力。A.不同,“而 ”,连词,表因果;连词,表转折。B. 不同,“则 ”,连词,表对比;连词,表因果。C.不同,“也 ”,副词,表示同样;副词,和“ 即使 ”搭配,表让步。D.相同,两个“与 ”都是连词。故选 A。
    21. 突如其来 恪尽职守 望而却步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 处,根据“原本繁忙的高铁线路陷入了停滞 ”可知,这场“暴雪 ”来得太意外,可填“突如其来”。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B 处,突出铁路工作人员冒着风雪坚守在岗位上的高贵精神和品质,可填“恪尽职守”。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C 处, 根据“高铁票价昂贵 ”,可知高铁票价不便宜,很多人不能承担得起。可填“望而却步 ”。望而却步:看 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
    22.第一处:④“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改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或“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 第二处: ⑤“并且 ”改为“但是 ”。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和④句出现了“中途易辙”的问题,同时考虑到⑤句“带来了一些问题”的主语是“高铁的出现”,故在④前加“使”或“让”;⑤句,关联词使用不当,“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和前文是转折关系,可以将“并且”改为“但是”。
    23.甲:人们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乙: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处,此处是过渡句,“同时 ”已经照应了前文,该填的 内容是总括后文具体的思考,结合后文“现代交通工具 ”“对传统生活的回忆 ”“在现代化的浪潮下 ”等 内容,可总结为引发的是对“传统与现代 ”的思考。所以此处可以填:人们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乙处, 根据“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可知此处是递进关系,可用“不仅 ”和“更 ”搭配;根据前文“而绿皮火车, 则是一种传统的交通工具 ”,可知绿皮火车本质上是交通工具。所以此处可以填: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
    24.(1)高铁是理想 火车是归途 (2)高铁是中国速度 火车是中国温度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的能力。句式上,此处两个分号处的句子,和前文“高铁坐的是‘儿女 ’,火车坐的是‘父母 ’”形成并列,应该用“高铁是…… ,火车是…… ”的句式续写。 内容上, 前文的“女儿 ”“父母 ”并列、对应,回顾、照应了高铁和火车分别象征的“现代与传统 ”,巧妙而意蕴 深刻。续写时,可在“女儿 ”“父母 ”的基础上,用“理想 ”“归途 ”,进一步指向高铁和火车的归所,即 “高铁是理想,火车是归途 ”。而后再进行升华,指出高铁象征的是中国速度,而火车则蕴藉着中国温度, 即“高铁是中国速度,火车是中国温度。
    25.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试题围绕“合群”与“超群”,展现了人们在社交方面的疑问。这其中,“合群”意为跟大家关系融洽,合得来;或者结成团体,互助合作。这里的“入众”来自佛教用语,即与众共同起居,结合前后文,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相处。一个人在社会上不可以离开群众,一定要和大家相处,这是因为与周围人群相处融洽,这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自身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但是“合群”不能以丧失自我为代价,正因如此,材料又提出了“超群出众”,指超过众人。当所在的群体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或者平庸之辈,而我们志存高远,必然会与周围人不同。此时,学会超群出众,接受甚至享受“孤独”,反而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必备心理素质,能够促使我们成功。当处在群体之中,人就容易被群体同化,而保持自己的个性,持有独立见解就显得尤为可贵。而材料中的某些人,之所以产生疑惑,是只看到了字面意义上的矛盾,而没有理解两个概念应该是不同层面的要求。
    材料引导考生关注人与群体的二元复杂关系,以理性的眼光审视自我与群体的关系。写作时,考生应当把握好材料中两种观点的内涵、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与思考。写作时,可以先给出观点:内心保持自己的方向,与周围人搞好关系。然后,结合现实生活说明,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合群/与哪些人合群,又该在什么时候超群/针对哪些人超群。比如,针对“合群”,可以说个人需要融入群体当中,与众为伍、与众同行,贡献个人的才智,开展团队合作,群体携手并进,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如航天科研团队,正是因为集合了一代代优秀的青年才俊,齐心协力共同研发,才能取得“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祝融”飞火,“羲和”逐日等一系列进展。论述“超群”,则要说明虽然人多力量大,但力量大并不意味着选择的方向、群体的理想追求、群体的精神信念等完全一致,所以个人需要保持独立的精神,适当超群。
    立意:1.既要超群又要合群,两者并不矛盾 2.肯定合群入众,注重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建立、处 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3.肯定超群出众,肯定自我价值追求
    例:1.与众同行,不惧超群。
    2.合群路上,保持独立。
    3.滴水融大海,大海自扬帆。
    评分标准:1.基准分 44-45 分。2.无标题扣 2 分。3.字数不足 50 字扣 1 分,3 分封顶。4.每一个错别字 扣 1 分,重复的不计,3 分封顶。 5.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6.全篇套作的,35 分以下。
    评分参考:50+:在标准行文基础上,立意深刻,思辨性强。另外,论据丰富,论证充分,有文采,有亮点。
    48+:在标准行文基础上,思想有启发性,立意有深度,思辨性强,说理透彻。
    45+:立意观点清晰;说理清晰;有适量辩证。
    40-44:只选择“合群 ”或“超群 ”其一谈,无任何思辩;说理不充分,语言口水话。 35-36-40:立意不清、低幼。
    30-35:偏题。
    35以下:价值观不正。
    例文分析: 入乎其中,拔乎其萃
    人生中常有这样的困惑:一方面提倡我们要合群入众,另一方面又鼓励我们要超群出众。(引:最为常用的材料作文开篇法,可直接引用材料,也可用哲理性话语引入。)入众与出众似乎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两者不可得兼。其实是被这两个概念的表面意思所迷惑,深究一下不难发现, 出众与入众指向的是人的 不同的两个维度,入众是人的社会性需求,而出众则是人自我价值实现。(提:提炼材料中的关键词,辨析关键词的内涵,为后面观点的确立做铺垫。)在心理层面人既有个人价值追求的需要,希望自己超群出 众,又有他人认同的需要,需要合群入众。既要入乎其中,又要拔乎其萃。(立: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一定要明确,对关键词要有全面的呼应。)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难以脱离群体的影响而独立存在。(分论点的提法,问题意识,此段要论述的问 题是为什么要合群入众?论点要抓住问题的核心,社会性其实是我的回答,社会与群众是有概念的变化 的,显然社会性更好论述,素材也多。)马克思就把人称作一种社会性存在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 稿》中,马克思又把“社会的人 ”看作“真正的人 ”,由此可见合群入众对于个体重要性。(这就是大家最 关注的素材,有没有高级与平庸的区别呢?还是有的,但关键不是材料的特殊性,而是对观点的切合度。)
    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独行虽速但众行更远。作为个体,我们渴望通过满足他人的期望来得到他人的认 同以此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入众就如同单飞的大雁终于回归了雁阵,离群的马儿又回到了迁徙的马 群。(分析其实的在进行逻辑的梳理,只是把梳理的过程用文学性的语言进行表述,体现了写作者特色 与文字功力。)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人类天生是社会性的动物。入乎其中,在社会中完成自我的实现, 不亦说乎!(段末的回扣很重要,要有点题的意识。可以借用名言,自然而有深度。)
    个体在追求其社会性存在之外,人人又在寻求属于自己独有的一种优越感。这一优越感赋予生命以 意义,与众不同才能定义自我的存在,不然我们就成了森林里的一棵树,其实仔细观察每棵树也是独一 无二的。拔乎其萃,是个体的自卑与超越。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一再告诫我们,人的一生很短暂, 生命很脆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完善自己,绝不能放弃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个体生命的伟 大之处正在于此,不断的进行自我的超越。正如康德所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 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这根会思想的苇草,正是因其思想性让他拥有了独特的光芒,思想性是个体超越性的至高最求,拔乎其 萃,我成了果壳里的国王。(此段的分析可以参考第二段,分析的背后其实就是构件型作文的核心观念, 文章是由不同的构件组成,就像乐高的积木,构件是有着专用性的特点,掌握了不同的构件,在一定的结构之下,议论文的写作应该成为高效而高分的过程。)
    入乎其中,拔乎其萃。入众与出众间展现的是自我的超越与社会性需求的一体两面的独特性,也正 是这一独特性最终定义了与众不同,又相互协作的个体。(结尾既是总结,也是再一次的点题,不要忘了点题。)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①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鹃鸪。
    【注】①小山:一种眉妆。 ②押:镇帘之物。
    浪淘沙 [宋]李莱老
    宝押②绣帘斜,莺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柳色春罗裁袖小,双戴桃花。
    芳草满天涯,流水韶华。晚风杨柳绿交加。闲倚阑干无藉在,数尽归鸦。
    相关试卷

    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全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全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