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64902/0-17235943851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64902/0-17235943852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64902/0-17235943852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及反思
展开铁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 教学设计
所选教材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 化学·必修第一册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程时长
40分钟
教材分析
地位:本节课的内容位于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的第二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
铁是高中学习中唯一的一种过渡元素的代表,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它与我们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承前:在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第二章《钠及其化合物》学习基础上,铁及其化合物是本章节学习的第二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通过本章的学习,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扩展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并深化学习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内容,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启后: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有助于形成多角度研究元素性质的思路,为后续铝单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对于强化学生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变化角度认识物质性质及其转化的意识和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节内容的学习既有对新知识的认知,又有对已有知识与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因此它在教材知识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中,学生元素价态观、物质分类观和认知模型观等观念构建的重要环节,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学情分析
前在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过部分铁的化合物的知识,知道了一些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这些物质。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前面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障碍点
学生在制备氢氧化亚铁的理解和实验设计上存在困难。
发展水平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铁的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知道了在制备氢氧化亚铁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成氢氧化铁。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进行适度的推理,建立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通过观看铁的化合物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通过对于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通过对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的学习,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铁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氢氧化亚铁的性质与制备。
教学难点
氢氧化亚铁的性质与制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引入新课
【图片展示】:丹霞地貌。
观看图片,聆听并思考:丹霞地貌的岩层为什么呈红色?
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求欲,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本节课的主题上。
环节二
新课讲授
【环节一】:铁的氧化物:
播放能够体现铁的氧化物物理性质的图片
认真观看图片,并分析、总结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环节二】:铁的氢氧化物:
1.铁的氢氧化物:播放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图片。
听课,思考并总结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物理性质。
通过氢氧化亚铁的颜色变化,引起学生思考。
环节二
新课讲授
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播放制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实验。
观看实验视频,并总结实验现象:当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之后产生了红褐色的Fe(OH)3沉淀;当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之后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灰绿色过一段时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观看过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现象,了解氢氧化亚铁的性质,并总结出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注意事项。
环节三
课堂巩固与小结
巩固联系本节课的内容,依据板书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总结, 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倾听、整理、思考、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梳理与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环节四
作业布置
课下完成
课后对本节知识进行整理和消化。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氯气的性质
铁的氧化物
铁的氢氧化物
Fe(OH)3、Fe(OH)2 的制备
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共8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3-2,实验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3-2,实验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