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中存在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
B.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就会使其失去活性
C.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但空间结构改变也会影响其功能
D. 可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氨基酸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盘区折叠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
【详解】A、内环境中存在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抗体是蛋白质,A正确;
B、蛋白质在某些情况下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不会失去活性,例如:载体蛋白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没有使其失去活性,B错误;
C、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但空间结构改变也会影响其功能,C正确;
D、可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氨基酸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D正确。
故选B。
2. 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一般来说,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甘油、脂肪酸等脂溶性小分子有机物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B. 水分子主要借助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C. 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需要细胞代谢产生的ATP为其供能
D. 胞吞离不开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也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1、有些小分子物质,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如氧和二氧化碳、甘油、乙醇 、苯等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也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像这样,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也叫简单扩散。2、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这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些蛋白质称为转运蛋白。这种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3、大分子物质和细菌、病毒等通过胞吞和胞吐方式出入细胞,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详解】A、有些小分子物质,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如氧和二氧化碳、甘油、乙醇 、苯等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也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像这样,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A正确;
B、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水分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但后来的研究表明,水分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B正确;
C、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若为协助扩散,则不需要细胞代谢产生的ATP为其供能,C错误;
D、当细胞摄取大分子如蛋白质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该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胞吞离不开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也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D正确。
故选C。
3. 如图,abc与abd为不同类型的酶促反应实验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若曲线abc为pH影响酶活性的曲线,c点时酶所含有的肽键数与b点相同
B. 若曲线abc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则b点时酶能够为反应提供最多的活化能
C. 在曲线abd中,若x为底物浓度,y表示反应速率,bd段不再增加可能是受酶浓度的限制
D. 若曲线abd为某一化学反应产物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增加底物含量后b点会往右上方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图:①对于曲线abc,若x轴表示pH,y轴表示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上b点的生物学意义是在最适pH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酶的活性最高)。②对于曲线abd,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y轴表示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bd不再增加的原因是酶浓度的限制(酶的活性)。
【详解】A、若曲线abc为pH影响酶活性的曲线,c点强碱条件下酶变性失活,酶空间结构破坏,但是高温不会破坏肽键,所以肽键数目与b点相同,A正确;
B、酶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只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错误;
C、曲线abd,若x为底物浓度,y可表示反应速率,bd不再增加可能是酶浓度或活性的限制,C正确;
D、若曲线abd为某一化学反应产物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b点后产物不再增加,可能是底物已消耗完,不再有生成物产生,增加底物后b点会往右上方移动,D正确。
故选B。
4. 下列关于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和酶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B. 神经递质和激素都需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
C. 能合成抗体的细胞一般也能合成酶,抗体和酶都是生物大分子
D. 以上物质既不参与构成细胞,也不提供能量,都只起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不起催化作用,也不提供能量,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3、神经递质作为信息分子在神经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4、抗体作为信息分子,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详解】A、酶起作用后一般不被灭活,可重复使用,A错误;
B、神经递质和激素都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但激素的受体不一定都在细胞膜上,也可能在细胞内,如性激素的受体,B错误;
C、活细胞一般都能合成酶,所以能合成抗体的细胞一般也能合成酶,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酶的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蛋白质和RNA都是生物大分子,C正确;
D、以上物质并非都起调节作用,如酶起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C。
5. 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做几个实验时所列举的部分实验试剂、药品以及观察内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组使用50%酒精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液进入细胞
B. 乙组的实验材料不能选用黑藻叶片,因为黑藻叶片细胞的液泡没有颜色
C. 丙组将提取物溶解在2 ml/L NaCl溶液中,滴入二苯胺即可见溶液变蓝色
D. 丁组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1、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所以不同色素可以在滤纸上因扩散速度不同而分开,各种色素分子在滤纸上可形成不同的色素带。
2、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详解】A、苏丹III染液使脂肪染成橘黄色,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浮色,A错误;
B、选用黑藻叶片作为质壁分离实验材料的优点除其叶片小而薄外,细胞内有大而清晰的叶绿体,B错误;
C、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才能变蓝色,C错误;
D、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D正确。
故选D。
6. 下列关于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不是都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B. 黑光灯诱捕法与诱虫器采集小动物的原理均是利用了动物的趋光性
C. 应在患者的家系中调查某种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D. 标记物脱落会导致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标记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将这些个体进行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理论计算公式: N=M×n/m。标记重捕法是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之一,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
【详解】A、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的取样调查,而单叶植物蔓生,较难分辨是一株还是多株,统计起来麻烦,所以不适合样方法,A正确;
B、昆虫的黑光灯诱捕法采用紫外线光吸引昆虫,利用的原理是昆虫的趋光性。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诱虫器是在土样上方用灯光照射,利用的原理是土壤中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B错误;
C、患者的家系中能够获知上下代之间的关系,推测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C正确;
D、标记物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捞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减少,导致计算的总数变大,因此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D正确。
故选B。
7.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改变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
B.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重新组合
C. 只有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种群没有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就不会进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详解】A、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上碱基的增添、替换或缺失,会改变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A正确;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可以因为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换而重组,B错误;
C、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
D、就算没有可遗传变异,种群存在迁入和迁出使基因频率改变也可能发生进化,D错误。
故选A。
8.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相关传递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需在RNA聚合酶作用下以每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子链
B. 过程Ⅱ中合成的RNA,其碱基组成和排列顺序与非模板链相同
C. 酶2和酶3都可作用于磷酸二酯键,酶1可催化形成氢键
D. 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既发生过程Ⅰ,也发生过程Ⅱ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过程ⅠDNA复制过程,酶2为解旋酶,酶1为DNA聚合酶,图Ⅱ为转录过程,酶3为RNA聚合酶。
【详解】A、过程Ⅰ为复制过程,需在DNA聚合酶作用下以每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子链,A错误;
B、过程Ⅱ中合成的RNA,其碱基组成和排列顺序与非模板链有差异,其差异表现在转录出的RNA中含有碱基U,而非模板链中含有的碱基是T,B错误;
C、酶2为解旋酶,其作用部位氢键,酶3为RNA聚合酶,其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酶1是DNA聚合酶,其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C错误;
D、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细胞中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此时细胞中既发生过程Ⅰ(DNA复制),也发生过程Ⅱ(转录),D正确。
故选D。
9. 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若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该基因的传递顺序是I3→Ⅱ2→Ⅲ1
B. 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隐性纯合子一定不患病
C. 若该病是显性遗传病,患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D. 若Ⅱ1为杂合子,Ⅱ1与Ⅱ2再生一个孩子,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2
【答案】B
【解析】
【分析】伴Y遗传具有传男不传女的特征。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必患病。
【详解】A、根据Y染色体的传递规律,Y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只能来自父亲,所以若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该基因的传递顺序是I3→Ⅱ2→Ⅲ1,A正确;
B、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隐性纯合子可能患病,比如假设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代表致病基因,则I3、I4基因型分别为aa、Aa,Ⅱ2基因型为aa,当Ⅱ1基因型为Aa,则Ⅲ1为aa,患病,所以隐性纯合子可能患病,B错误;
C、若该病是显性遗传病,假设患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A代表致病基因,则Ⅲ1基因型为XAY,根据X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则其母亲一定患病,由图可知其母亲未患病,故假设不成立,所以患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
D、若Ⅱ1为杂合子,则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用a代表致病基因,假设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1(Aa)与Ⅱ2(aa)再生一个孩子,孩子患病(aa)的概率是1/2×1=1/2,假设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1(XAXa)与Ⅱ2(XaY)再生一个孩子,孩子患病(XaXa+XaY)的概率是1/2×1/2+1/2×1/2=1/2,D正确。
故选B。
10. 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下列关于此过程内环境发生变化及调节的推断错误的是( )
A. 运动时,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
B. 出汗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口渴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D. 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大量出汗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到刺激后,迅速将信息传递到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后,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详解】A、运动时,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A正确;
B、出汗时,大量水分流失,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
C、口渴时,大脑皮层兴奋,使人产生渴觉,C正确;
D、饮水后,细胞外液中水分增加,渗透压下降,D正确。故选B。
11. 某研究小组发现;番茄中低浓度油菜素内酯(BR)可促进气孔张开,但高浓度BR可通过促进脱落酸(ABA)的合成而诱导气孔关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R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抑制种子萌发
B. 高浓度BR促进脱落酸(ABA)的合成有利于番茄植株抵抗干旱
C. 若番茄在低浓度BR情况下,则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可能会减弱
D. BR和ABA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共同调控番茄叶片气孔的开闭
【答案】B
【解析】
【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BR 作为植物激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促进维管束分化、促进花粉管伸长而保持雄性育性、加速组织衰老、促进根的横向发育、顶端优势的维持、促进种子萌发等生理作用。
【详解】A、BR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但是不能抑制种子萌发,A错误;
B、高浓度BR促进脱落酸(ABA)的合成而诱导气孔关闭,减弱蒸腾作用有利于番茄植株抵抗干旱,B正确;
C、若番茄在低浓度BR情况下可促进气孔张开,则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可能会增强,C错误;
D、在番茄中低浓度BR可促进气孔张开,但高浓度BR可通过促进ABA的合成从而诱导气孔关闭,所以对于番茄二者不完全是协同作用,D错误。
故选B。
12. 如图表示某鱼类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种群密度小于a时,种群将趋向于灭亡
B. 当种群密度在a~b时,种群数量呈现S形增长
C. 种群密度达到b时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大产量
D. 种群过密或过疏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S型(形)曲线中,种群数量增长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种群的增长率在增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加快;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
【详解】A、当种群密度小于a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持续减少并趋向于灭亡,A正确;
B、a~b点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直至b点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呈现S形(型)增长,B正确;
C、b点出生率=死亡率,约为该种群的K值,此时捕捞可获得一次性效益,但要持续获得最大产量,应在K/2之后捕捞,并保证捕捞后的剩余量在K/2,C错误;
D、种群密度过密时,种内竞争会加剧,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增长;种群密度过疏时,个体可能会因为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导致出生率下降,从而抑制种群增长,D正确。
故选C。
13. 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化感物质),对其他植物(同种或异种)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该现象在生态学中被称为“他感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措施属于生物防治
B. 水稻连作减产可能是化感物质导致的结果
C. 粘液瘤病毒引进澳大利亚后毒力逐渐减弱原因是他感作用
D. 生产实践中可分离某些引起他感作用的物质用作除草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他感作用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化感物质),对其他植物(同种或异种)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他感作用是一种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的体现。
【详解】A、利用生物体内产生的物质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繁殖等属于生物防治,A正确;
B、水稻连作(同一土地同一植物连续种植)会造成减产,是因为化感物质导致的结果,B正确;
C、人们为了减少野兔的数量而从南美洲引入粘液瘤病毒,若干年后粘液瘤病毒毒力减小是因为病毒和野兔协同进化,而且他感作用的概念提出是针对植物,C错误;
D、依据他感作用现象可利用化感物质杀死某些杂草,因此可作为除草剂,D正确。
故选C。
14.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高海拔原始云、冷杉林中,喜食松萝、嫩叶,也食昆虫等。云南白马雪山等多个自然保护区建立后,经过40多年的努力,滇金丝猴的数量增至近4000只。下列与滇金丝猴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食物链“昆虫→滇金丝猴”中,滇金丝猴位于第二营养级
B. 滇金丝猴和云、冷杉等动植物共同构成了森林生物群落
C. 可用基于声音等特征的个体识别技术调查其种群数量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滇金丝猴最有效的易地保护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群落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的集合。保护生物多样性由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立法保护、建立种子库和精子库等措施。
【详解】A、食物链必需以生产者开头,A错误;
B、生物群落应包含动植物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B错误;
C、可用基于声音等特征的个体识别技术调查其种群数量,C正确;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
故选C。
15. 为实现对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出西藏濒危牛种,突破了高原牛种体细胞克隆技术难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西藏濒危牛身体某一部位上取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即可完成发育进程
②体细胞核移植比胚胎细胞核移植难度大是因为体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胚胎细胞的高
③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④对濒危牛的桑葚胚或囊胚进行胚胎分割后培养可获得多个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后代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详解】①从西藏濒危牛身体某一部位上取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构成重构胚,用物理成化学方法(如电刺激、Ca2+载体、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①错误;
②因为体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胚胎细胞的高,故体细胞核移植比胚胎细胞核移植难度大,②正确;
③进行胚胎移植前,不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因为受体不会对来自供体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③错误;
④对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移植后,可获得多个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后代,④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炎热的夏季中午,某些植物有“午休”的现象,这类植物白天大部分时间的净光合速率和光照强度以及温度间均呈正相关,但在中午光照强度和温度最高的时间段,净光合速率会出现一个低谷。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叶肉细胞自身物质组成角度分析,它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
(2)有些植物的“午休”现象是由于中午气孔开度下降,导致胞间CO2浓度______,使净光合速率降低,产生这种“午休”的原因属于“气孔因素限制”;有些植物中午气孔开度并没有下降,而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午休”现象,产生这种“午休”的原因统称为“非气孔因素限制”,如由于温度较高,导致____________大于光合速率增加量。
(3)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甲的“午休”属于“气孔因素限制”,并且导致中午气孔开度下降的原因是高温而非强光照。
①本实验的观察和检测指标分别是______。
②完善实验步骤:
A.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植物甲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B.甲组在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强度下培养,乙组在______下培养,丙组在______下培养;
C.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每组植物相关生理指标。
③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
【答案】(1)含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 ①. 下降(降低) ②. 呼吸速率增加量
(3) ①. 气孔开度和净光合速率 ②. 高温和适宜光照强度 ③. 适宜温度和强光照 ④. 甲组和丙组的气孔开度和净光合速率大致相同,且均高于乙组 (前后要对应)
【解析】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①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②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③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小问1详解】
叶肉细胞含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
【小问2详解】
有些植物具有“光合午休”现象,是由于中午温度过高,植物为避免水分过度蒸腾作用而散失,气孔开度下降,导致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而抑制了净光合作用,且抑制作用大于较高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净光合带来的促进作用,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结合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有些植物中午气孔开度并没有下降,但是也会出现午休现象,其原因可能是温度较高,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酶的活性都发生变化,导致呼吸速率增加量大于光合速率增加量。
【小问3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和光照强度,因变量为气孔开度和净光合速率,且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故可设计实验步骤如下:将该植物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在正常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作为对照,乙组在高温和适宜光照强度下培养,丙组在适宜温度和高光照强度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三组的气孔开度和净光合速率。因为是验证性实验,要符合假设:植物甲的午休是气孔因素限制的,并且导致中午气孔开度下降的原因是高温而非强光照,因此甲组和丙组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开度大致相同,乙组的气孔开度和净光合速率均明显低于甲组和丙组。
17. 某种昆虫的黑体和黄体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圆翅和锯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两基因型相同的亲本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黑体圆翅∶黑体锯翅∶黄体圆翅∶黄体锯翅=6∶2∶3∶1.假设在杂交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互换、染色体变异及表观遗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有研究表明,a基因是由A基因突变而来,基因突变是指__________。
(2)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上述两对基因在遗传上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F1中黑体圆翅昆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将F1中的黑体锯翅昆虫与黄体圆翅昆虫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
【答案】(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 ①. 遵循 ②. F1中黑体∶黄体=2∶1,圆翅∶锯翅=3∶1,
(3) ①. AaDD、AaDd ②. 黑体圆翅∶黑体锯翅∶黄体圆翅∶黄体锯翅=2∶1∶2∶1
【解析】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小问2详解】
由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黑体圆翅∶黑体锯翅∶黄体圆翅∶黄体锯翅=6∶2∶3∶1,即黑体:黄体=2:1,圆翅:锯翅=3:1,由此可判断上述两对基因在遗传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3详解】
由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黑体圆翅∶黑体锯翅∶黄体圆翅∶黄体锯翅=6∶2∶3∶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为AaDd,且F1中黑体:黄体=2:1,说明A基因纯合致死,故F1中黑体圆翅昆虫的基因型是AaDD、AaDd;F1中的黑体锯翅昆虫(Aadd)与黄体圆翅昆虫(1/3aaDD、2/3aaDd)自由交配,则子代黑体:黄体=1:1;子代锯翅比例为2/3×1/2=1/3,即圆翅:锯翅=2:1,因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黑体圆翅∶黑体锯翅∶黄体圆翅∶黄体锯翅=2∶1∶2∶1。
18. 研究表明,鸢尾素(蛋白类激素)可加快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还可以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激素调节的特点除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答出1点)。
(2)在研究鸢尾素生理作用时可采用__________(填“饲喂”或“注射”)外源鸢尾素的方法,不采用另外一种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请你提出一种鸢尾素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假说: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为验证物质X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a.取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
b.甲组灌胃适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物质,乙组灌胃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两组小鼠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含量。
②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物质X可通过影响__________来影响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答案】(1)通过体液运输、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
(2) ①. 注射 ②. 鸢尾素是蛋白类激素,在消化道内会被分解失去作用 ③. 鸢尾素能促进胰岛素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鸢尾素能促进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合成、鸢尾素能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内信号的转导
(3) ①. 等量的生理盐水 ②. 鸢尾素含量和PI3K含量
【解析】
【分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2、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小问1详解】
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小问2详解】
鸢尾素属于蛋白类激素,研究鸢尾素生理作用时可采用注射外源鸢尾素的方法,不采用饲喂法的原因是是鸢尾素是蛋白类激素,在消化道内会被分解失去作用。鸢尾素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假说:鸢尾素能促进胰岛素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鸢尾素能促进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合成、鸢尾素能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内信号的转导。
【小问3详解】
要验证青物质X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自变量是物质X有无,因变量是鸢尾素含量和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观测指标PT3K的含量)。
实验步骤为:a、取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
b、甲组灌胃适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物质,乙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两组小鼠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含量。
甲组鸢尾素(相对值)和PT3K(相对值)的含量均较高,说明物质X可通过影响鸢尾素含量和PI3K含量来影响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草原灌丛化成为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灌丛化不仅会降低草原的生产功能(牧草产量),同时也会影响水源涵养、碳固定、防风固沙、养分循环等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2)能量流动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锡林郭勒草原引入了柠条锦鸡儿来遏制荒漠化进程,引入时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原理。研究柠条锦鸡儿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填两个)。
(5)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请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②. 间接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4) ①. 整体 ②. 柠条锦鸡儿植株的高度、出现的频率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5)加强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积极开发新能源,倡导绿色出行等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1)生态系统的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输入、能量传递、能量散失的过程。
小问1详解】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灌丛化不仅会降低草原的生产功能(牧草产量),同时也会影响水源涵养、碳固定、防风固沙、养分循环等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小问2详解】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其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的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小问3详解】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基础,且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主要机制。
【小问4详解】
锡林郭勒草原引入了柠条锦鸡儿来遏制荒漠化进程,引入时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柠条锦鸡儿作为一种植物,在研究柠条锦鸡儿的生态位时,通常需要研究柠条锦鸡儿植株的高度、出现的频率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小问5详解】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的是减少碳排放,尽快实现“碳中和”,即尽快实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因此我们的做法是应该设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因此采取的措施为加强植树造林,且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注意物种的选择,同时还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积极开发新能源,并同时倡导绿色出行等。
20. 下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耐盐杂种植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使用的酶是________,过程②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具体方法有_______(答2种),从杂种细胞到幼芽的过程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
(2)过程④选择培养时需要的条件是____。
(3)若甲植物(2N=18),乙植物(4N=32),则目的植株_________(填“可育”或“不可育”),原因是_________。
(4)甲植物能产生次生代谢物——紫草宁,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在植物细胞中含量低、难提取、难体外合成,可通过______生产,以获得次生代谢物。
【答案】(1) ①.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②. 电融合法、离心法、PEG诱导法、高Ca2+—高pH融合法 ③. 植物组织培养
(2)高盐环境 (3) ①. 可育 ②. 目的植株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正常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
(4)细胞产物工厂化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过程①是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过程②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过程③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④是在高盐环境中筛选目的植株。
【小问1详解】
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过程①是去除细胞壁,以获得原生质体,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使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其中物理法包括电融合法、离心法等,化学法包括PEG诱导法、高Ca2+—高pH融合法;从杂种细胞到幼芽的过程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小问2详解】
图中所示为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耐盐杂种植株,因此过程④选择培养时需要的条件是高盐环境。
【小问3详解】
若甲植物(2N=18),乙植物(4N=32),由于目的植株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正常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是可育的。
【小问4详解】
由于植物细胞的次生代谢物含量很低,从植物组织提取会大量破坏植物资源,有些产物又不能或难以通过化学合成途径得到,因此人们期望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来获得目标产物,这个过程就是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以获得次生代谢物。组别
实验名称
试剂和药品
观察内容
甲
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
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等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乙
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0.3 g/mL蔗糖溶液、蒸馏水等
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丙
DNA的提取和鉴定
2 ml/L NaCl溶液、二苯胺试剂等
提取物鉴定的现象
丁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光合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鸢尾素(相对值)
PT3K(相对值)
甲
0.578
0.586
乙
0.396
0.343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卷原卷版docx、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