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精选易错点20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__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翻译教师版
展开★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
文言文翻译题是文言文重点考题。解答翻译题时,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两个“要点”。一个“原则”,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两个“要点”:一是有强烈的采分点意识,即明确考题赋分词或句式;二是切实掌握并运用好翻译“6字诀”。
★易错原因——
不会运用6字诀,即:留、删、换、补、调、变。
(2023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材料一:
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答案】
我的群臣没有不对我有骄傲轻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间的礼节,因此把他放在前面。
(2)请允许我大体说说一隅之见,先生您细察一下它是否真实。
【解析】
第(1)题关键词语有"骄侮""是以""先"等。"骄侮"有"骄傲轻慢"的意思。"是以"即"以是",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翻译成"因此",这在中学文言文课文中很常见,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等等。"先",本为方位词,表示"前面",在文句中带有宾语"之",明显是作动词用,联系到文段前面说"高赫为赏首",指奖赏群臣时把高赫放在第一个,直译就是"把他放在前面"。另外"无有不骄侮之意者",翻译时应该注意其中的双重否定及结构的层次关系。
第(2)题关键词语有"请""一隅""审""信"等。"请"现代汉语常见义项是"请求",而文言文中通常表示要求对方允许实施某一动作行为,相当于"请允许"的意义,文句中的"请"当作如此翻译。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中的"请问其目","请"是这个意思,现代汉语"请问"中的"请",也是这个意思,因此考生应该不会陌生。"一隅"指一个角落,亦泛指事物的一个方面,引申有"片面"的意思。"审"有"详细考察"的意思。"信"当翻译为"真实"。
留字诀:原封不动保留一些专有名词。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
如:
译句: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译文:如此劳苦功高,却没有封侯的奖赏。(保留“劳苦功高”)
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如:
译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做太守。(保留“庆历四年”“滕子京”“巴陵”)
删字诀:删掉句中的衬字、虚词(发语词、主谓之间助词、凑足音节助词)
①文言语句中某些句首语气词、音节助词,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可删去不译。
如:
译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译文: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可以删去)
②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与文言助词对应时,可以删去不译。
如:
译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译文: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删去不译)
换字诀:换掉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单音节词、词类活用词。
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将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如:
译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
译文:率领疲惫的士兵,指挥几百人的队伍,调转过来攻打秦朝。(替换的词语:“率”“疲弊”“卒”“将”“众”“转”“攻”)
②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
如:
译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译文:何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渔樵”“侣”“友”是活用词语,需要替换为活用后的词语)
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
如:
译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博学”是古今异义词,需要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
④ 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
如:
译句: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译文: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距、内”皆为通假字,需要替换为“拒、纳”的意思)
调字诀:将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换为现代汉语语序句。
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
如:
译句: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译文:阴历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会集。(“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需要调整语序)
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
如:
译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译文:有一个会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唱和。(“客有吹洞箫者”需要调整语序)
③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
如:
译句: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文:你不聪明到了极点!(两个分句需要调整语序)
④ 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如:
译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鸿门宴》)
译文:本来是一代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而今安在哉”需要调整语序)
补字诀:补充句中的省略部分(主语、宾语、介词、代词等)。
①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要补充出来。
如:
译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译文:军中没有什么可用来助兴的,请让我用舞剑来助兴吧。(“剑舞”后省略宾语“为乐”)
②省略的介词“于”要补充出来。
如:
译句: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文: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文中省略的两个“于”在翻译时要补充出来)
③判断句要补充判断词。
如:
译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生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者,……也”类型的判断句,翻译时要补出判断词“是”)
变字诀:将句的借代词与修辞句用同语义词句变换出来。
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
如:
译句: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译文:自认为关中的险要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是子子孙孙称帝为王的万代基业了。(“金城千里”,可译为“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
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即可。
如:
译句: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
译文: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前来告辞。(“杯杓”代指“饮酒”)
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即可。
如:
译句: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文:(我)到了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愿再嫁了。(“夺母志”是母亲再嫁的委婉说法)
一、(2021·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答案】
(1)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怎么办呢?
(2)燕国不去援救魏国,魏王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
【解析】
(1)“岁”,年;“熟”,有收成,丰收;“行”,跋涉;“助”,援助;“奈何”,怎么办。
(2)“折节”,屈服于别人;“以”,把;“与”,送给;“去”,离开。
参考译文:
孟尝君又北上拜见了燕王,说:“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希望大王救魏国。”燕王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怎么办呢?”孟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将给国家带来好处。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他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燕王还是没有答应。孟尝君说:“臣下献上好的计策给大王,大王却不采用臣下忠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了,恐怕天下将有大的变化了。”燕王说:“您说的大的变化,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尝君说:“秦国攻打魏国,然而燕国却不去援救魏国,魏国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又西借秦国的军队,再依靠赵国的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国,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会自己跋涉几千里去帮助人吗?好处会出燕国的南门而盼望援军吗?那么对于四国军队来说道路与乡里很近,补给给养又很容易。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王说:“您走吧,寡人听您的了。”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魏王大喜,说:“您借燕国、赵国的军队多而且快。”秦王很害怕,割让土地同魏国讲和。魏国于是归还了燕国、赵国的军队并且封赏了孟尝君。
二、(2023下安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二月,定卫所官军及将帅将兵之法。有事征伐,诏总兵官佩将印领之,既旋,则上所佩将印于朝。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专擅。丙辰,禁宦官预政典兵。上曰:“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二年秋,命吏部定内侍诸司官制。上曰:“古时此辈所治,止于酒浆醯醢,司服守祧。驭之之道,但当使之畏法,不可使之有功。有功则骄恣,畏法则检束。”冬十月,诏天下郡县立学。上谕中书省臣曰:“朕谓教化之道,学校为本。今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八年春,诏天下闾里皆立社学,延师儒教子弟,有司以时程督,谕曰:“致治在于善俗,善俗在于教化。教化行,虽闾阎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事征伐,诏总兵官佩将印领之,既旋,则上所佩将印于朝。
(2)教化行,虽闾阎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
【答案】
如果发生战事,就诏令总兵官佩带将印领兵出征,回来之后,就将所佩将印上交朝廷。
(2)教化得到推行,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使他们成为君子;教化被荒废,即使是中等才能的人也可能堕落为小人。
【解析】
(1)“有事”,战争的委婉说法;“佩”,佩戴;“既”,已经,……之后;“旋”,回来;“上”,上交。
(2)“行”,(被)推行;“虽”,即使;“闾阎”,普通人;“废”,被荒废;“中材”,中等才能;“或”,可能;“坠”,堕落。
参考译文:
二月,确定卫所的官军及将帅带兵的方法。如果发生战事,就诏令总兵官佩带将印领兵出征,回来之后,就将所佩将印上交朝廷。调兵遣将的权力都出自朝廷,大臣不得独断专行。丙辰,禁止宦官干预政事、掌管军队。皇上说:“汉唐两朝的末年,朝政都被宦官所蛀蚀败坏。”二年秋,皇上命令吏部确定内侍各职司的官制。皇上说:“古代这些人所做的事,只是治办酒水醋酱,管管衣服,守守宗庙罢了。驾驭他们的方法,只应让他们畏法度,而不能使他们有功劳。有功劳就会使他们滋生高傲放纵之心,畏法度就会让他们检点约束自己的行为。”冬十月,下诏让天下郡县兴办学校。皇上对中书省大臣说:“我认为治国的要务,要以教化为先。教化的方法,要以学校为本。现在京师虽然设有太学,但各地的办学之风并不兴盛,应该让各郡县都创办学校。”八年春,下诏让天下乡里都创立社学,延聘老师来教导学生,有关部门按时监督,皇上下旨说:“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关键在于改善风俗;要想改善风俗,关键在施行教化。教化得到推行,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使他们成为君子;教化被荒废,即使是中等才能的人也可能堕落为小人。”
三、(2020·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答案】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
【解析】“犹”,副词,还、仍然;“以”,动词,认为;“所司”,有司,指主管的官吏;“趣”,通“促”,催促;“破”,破亡。
参考译文:左光斗死后,赃物追查还未结束。魏忠贤命令抚按严厉追缴,拘捕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四人。长兄左光霁因被牵连治罪而死,母亲因哭泣儿子悲伤而死。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追查不力,上疏催促他们力办,因此最终使左光斗家破人亡。魏忠贤被杀后,朝廷追赐左光斗为右都御使,录用了他的一个儿子。福王时,追加谥号为“忠毅”。
四、(2023·浙江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君子之仕,以任事必观其势,以达志,必尽其情,以振法,必归于厚。其刚也似柔,其直也近佞,其严也以为宽也。若是所谓忠恕之术,推而行之,无古今也。夫诵《诗》三百而可以授之政者,非徒以博物洽闻之故也。盖涵濡于《三百篇》中,而其气味与之相入,则和平之情见,而慈祥恺悌之政流矣。(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涵濡于《三百篇》中,而其气味与之相入,则和平之情见
【答案】(因为)在诗三百中接受浸润滋养,一个人的志趣就会与之相投,平和的性情得以显现。
【解析】“涵濡”,浸润滋养;“气味”,志趣;“相入”,相投;“见”,通“现”,显现。
参考译文:君子做官,如果是担当职务,就一定会观察事态的发展趋向;如果是推行志向,就一定会极尽自己的情感智慧;如果重振法纪,就一定致力于使(民心)归于仁厚。这样说来,刚正也就像柔和,正直近乎机巧,严厉也就成了一种宽容。如此便是所谓的忠恕之道,推行开来,便无古今的差别。吟诵诗三百,是可以传授给他为政之道的,而不只是通过(学习)诗三百来辨识事物增广见闻的缘故啊。(因为)在诗三百中接受浸润滋养,一个人的志趣就会与之相投,平和的性情得以显现。平和宽仁的政策就会流传开来了。
五、(2023·湖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旧制,节度使领军职者居上,(高)琼以(潘)美旧臣,表请居其下,从之。戍兵有以廪食陈腐哗言者,琼知之,一日,出巡诸营,士卒方聚食,因取其饭自啖之,谓众曰:“今边鄙无警,尔等坐饱甘丰,宜知幸也。”众言遂息。(节选自《宋史·高琼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边鄙无警,尔等坐饱甘丰,宜知幸也。
参考答案:如今边境没有警报,你们坐在这里饱食着丰盛鲜美的食物,应该知道这是幸运的。
解析:“甘丰”是形象化的说法,用甘甜、丰盛来表现饭食的质量之高,可以翻译为“丰盛鲜美的食物”。
参考译文:
旧制规定,节度使兼任军职者处在上位,而高琼却因为潘美是老臣,特上表请求让自己位居其下,(他的请求)被允许。当时守兵中有人因为仓廪粮米陈腐而谣言惑众,高琼知道后,某一天出巡各营,士兵正在聚餐,他因此取饭自吃,并对众人说:“如今边境没有警报,你们坐在这里饱食着丰盛鲜美的食物,应该知道这是幸运的。”众人的议论于是平息。
六、(2023·江苏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1)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文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2)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节选自《广清碑传集》,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
(2)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参考答案:
(1)先生出身于世代显贵的家族,自幼不喜欢纨绔子弟的习气,读书崇尚古风,把名利看得微不足道。
(2)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解析:(1)替换词语:第二个“生”、喜、习、好、声利。关键句式:“先生生世族”是省略句,要补充出省略的介词“于”
(2)替换词语:出、誓、以、污。关键句式:“不以一钱自污”为宾语前置句,需要调整语序为“不以一钱污自”
参考译文:
先生姓梁,名熙,字缉,皙次是他的别号。先生出身于世代显贵的家族,自幼不喜欢纨绔子弟的习气,读书崇尚古风,把名利看得微不足道。在诗歌方面特别喜欢陶渊明,年少时就写出诗句:“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辈们都感到吃惊诧异。先生十三岁被补荐为诸生第一名,文名很大。
先生通过了顺治三年举行的乡试,又过了十年考中进士。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他爱民如子,政绩位居西安第一。先生在咸宁做官半年,回朝后又做了云南道监察御史。
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8文言文阅读之词语题__不会进行上下文推断学生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8文言文阅读之词语题__不会进行上下文推断学生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会从汉字构造角度推断实词含义,不会运用组词联想法推断实词含义,不会根据文本的语境推断实词含义,不会根据句子的语法推断实词含义,不会迁移到课本文句推断实词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8文言文阅读之词语题__不会进行上下文推断教师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8文言文阅读之词语题__不会进行上下文推断教师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会从汉字构造角度推断实词含义,不会运用组词联想法推断实词含义,不会根据文本的语境推断实词含义,不会根据句子的语法推断实词含义,不会迁移到课本文句推断实词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7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__当断不断不该断却断学生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7文言文阅读之断句题__当断不断不该断却断学生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能识别句中的短语结构,不能识别出句中的修辞,看修辞,明确句子的相似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