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解析版).docx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01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02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03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01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02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6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原卷版docx、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8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试卷共25道小题,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清晨,同学们( )地与朝霞相伴,与水波粼粼的池塘相依,向碧绿的菜畦问好,响亮的早读声与树枝上的鸟鸣声互相应和着,(甲);中午,①不少同学去办公室造访老师,②课堂上还一知半解的问题一一向老师请教,直到弄懂;自习课,在黄晕的灯光下,校园更显静谧,同学们fèn bǐ jí shū,孜孜不倦,(乙)③教室里洋溢着青春奋斗,(丙);放学了,女孩们( )地从教室出来了,她们也想卖弄自己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那歌声悠扬、柔和,让人yóu rán ér shēng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感觉。④她们和歌声渐渐地远去,消散在夜幕中。
    1. 下列对文中两个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qí hèB. qí héC. wā hèD. wā hé
    2. 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奋笔疾书 油然而生B. 奋笔急书 油然而生
    C. 奋笔疾书 油然而升D. 奋笔急书 油然而升
    3.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精神矍铄 呼来喝去B. 精神抖擞 呼来喝去
    C. 精神矍铄 呼朋引伴D. 精神抖擞 呼朋引伴
    4. 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①处修改为“不少同学去办公室访问老师”。
    B. ②处修改为“课堂上问题一一向老师请教,直到弄懂”。
    C. ③处修改为“教室里洋溢着青春奋斗的氛围”。
    D. ④处修改为“她们渐渐地远去,歌声消散在夜幕中”。
    5. 下面语句适合放回文段的哪个位置?请选出( )
    “班里好学的氛围早已酝酿着,弥漫着(,)”
    A. 甲B. 乙C. 丙
    【答案】1. A 2. A 3. D 4. D 5.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菜畦(qí):指菜地。
    应和(hè):应声唱和,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fèn bǐ jí shū(奋笔疾书):快速地挥笔书写。
    yóu rán ér shēng(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第一空:
    精神矍铄:指老人富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这里是说同学们精神饱满,所以应该用“精神抖擞”。
    第二空:
    呼来喝去:呼之即来,喝之即去。形容随意驱使。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这里是说放学了,女孩们招引同伴一起从教室里出来。所以应该用“呼朋引伴”。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①处用词不当,应将“造访”改成“拜访”。
    B.②处语序不当,将“一一”和“向老师”对换位置。
    C.③处成分残缺,在“奋斗”后加“的气息”。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分析所给句子,“班里好学的氛围早已酝酿着,弥漫着”指的是学习氛围。(甲)处联系“响亮的早读声与树枝上的鸟鸣声互相应和着”可知,描写的是清晨美好的景色;(乙)处联系“同学们奋笔疾书,孜孜不倦”可知,描写的是浓厚的学习氛围;(丙)处联系“教室里洋溢着青春奋斗的气息”可知,描写的是奋斗气息。所以应放回文段(乙)处。
    故选B。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B. 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谦称自己的弟弟为“舍弟”,尊称对方的见解为“高见”,谦称自己的家为“寒舍”。
    C.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迁。《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D.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司马迁写的是《史记》;
    故选C。
    7.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 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C. 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D. 秋风把地上折扇形的黄叶吹了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偷偷地”把小草人格化,是拟人;
    B.“已经化了妆”“莅临”把雨人格化,是拟人;
    C.虽然有“仿佛”,但没有明显的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本句没有修辞;
    D.“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把黄叶比作黄蝴蝶,是比喻;
    故选C。
    8. 古诗文填空。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作者既写景又点名时令,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2)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海日生残夜 ②. 江春入旧年 ③. 学而不思则罔 ④.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生、罔、殆。
    9. 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参与,我校预开展以“规范汉字书写,领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下面是七(3)班同学们深入调查的结论,请你从中概括中学生提笔忘字的原因。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成了人们离不开的工具。用电脑打字时,许多学生都是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拼音和汉字是互为独立的两个体系。即使有人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也不需要知道汉字的所有笔画和笔序,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再一笔一划地书写汉字。许多学生多数时间沉溺于网络,生活中的大部分信息和知识基本上来自网络,而用于看书的时间非常少,所以才会在提笔写字时忘记了要写的字。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这样的原因,你认为中学生该如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1)原因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打字多采用拼音输入法。 ②. 原因二: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看书时间非常少。 ③. (2)多动笔书写作业,不要沉溺网络,上课认真做好笔记,规范书写汉字。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材料,了解文中所说的中学生使用文字的情况,抓住关键词“电脑书写”“读书少”来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提出建议的能力。可以结合实际写出具体做法,如规范书写汉字,不要沉溺网络等。
    二、阅读与鉴赏(共42分)
    (一)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 小语和佼佼对两首诗的内容进行讨论,请你指出不合适的一项( )。
    A. 【甲】诗中“杨花”这一意象点名了时令为暮春时节。
    B. 【甲】诗中的“龙标”“五溪”“夜郎”都仅仅指地名。
    C. 【乙】诗中作者夜晚登城远望,只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
    D. 【乙】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
    11. “唐诗有声,音韵传情”。两诗画线句都借声传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0. B 11. 示例:【甲】诗中子规的(哀切)啼声,寄寓着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悲痛之情;【乙】诗中(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之情。
    【解析】
    【10题详解】
    B.“龙标”不仅指地名,题目中的“龙标”是地名,是王昌龄被贬的地方。诗中的“龙标”指的是王昌龄,因为被贬为龙标尉,故称之。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故选B。
    【11题详解】
    考查诗句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首句点明时令,在杨花落尽,子规哀鸣的时节,我的友人被贬到了偏远的龙标,诗人内心凄切悲伤。又闻子规即杜鹃“不如归去”的哀鸣,心中的愁苦不觉又浓了几分。
    不知何处吹芦管: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这句诗以声传情,将守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融入呜咽的芦笛声中。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政》
    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乙】
    普①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②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③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④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注]①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②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③箧:书柜、书箱。④薨:古代指诸侯、丞相等去世。
    12.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 普少习吏事
    B. 逝者如斯夫 处决如流
    C. 曲肱而枕之 读之竟日
    D. 可以为师矣 太祖常劝以读书
    13. 翻译下列句子。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14.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既 薨 家 人 发 箧 视 之 则 《论语》二 十 篇 也
    15. (1)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甲文,说说赵普为什么乐于读《论语》。
    __________
    【答案】12. B 13. (1)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像浮云一样。
    (2)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他)像流水一样处理完了。
    14. 既 薨 /家 人 发 箧 视 之/ 则 《论 语》 二 十 篇 也
    15. ①. 温故知新 ②. 不亦乐乎、富贵浮云、不舍昼夜等等,手不释卷 ③. 因为《论语》中能读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也有养成良好品德修养的方法。让赵普懂得珍惜时光……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温习、复习/动词,熟悉;
    B.动词,都是“好像”的意思;
    C.代词,指胳膊/代词,书;
    D.介词,凭借/介词,拿,用;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语:
    (1)不义:不正当的手段;于:对于;如:好像;
    (2)及:等到;次日:第二天;处决:处理。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既薨”点明了时间。“家人发箧视之”是家人的举动。“则《论语》二十篇也”是家人视之的结果。故可断句为: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15题详解】
    (1)本题考查成语。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到一个成语即可。
    示例:甲文:温故知新: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
    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富贵浮云:指富贵利禄变幻无常,不足看重。
    不舍昼夜:日夜不停、持续不断。
    乙文:手不释卷:手总是拿着书。形容读书勤奋,用功好学或读书入迷。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甲文,可以看出《论语》中的内容涉及到学习的方法、做人的修养等多个方面。再根据乙文中的“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可见他一读书就沉浸在书中,一读一整天,就像甲文《论语》中说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自己有自己的乐趣,赵普的乐趣都在书里了。“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可以看出赵普读书有很大的效果,正如甲文中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可以带来这么大的便利,自然就乐于去读,也因为乐于读书,才一读一整天,读书效果更明显。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知识、技艺等)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这其中也有着乐趣。而通过干不正当的事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
    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强行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可以强行夺去他的志向。”
    乙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二)非文学性文本阅读(共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蛋白蛋黄都要吃
    ①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因而很多人不敢吃鸡蛋黄,尤其是血脂和血压异常的朋友,吃鸡蛋往往把蛋黄丢弃,只吃蛋清。
    ②事实上,蛋清与蛋黄相比,营养差远了,丢弃蛋黄只吃蛋清是非常浪费的吃法。即使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蛋黄,适量即可。
    ③蛋黄是蛋类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集中部位,并且富含磷脂和胆碱,其脂肪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蛋黄是鸡蛋的精髓,对健康十分有益。蛋黄中还含有甜菜碱、叶黄素、叶酸等营养保健成分。适量食用蛋黄,与其他食物营养成分合理搭配,有利于降低心脏病的危险,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变性等病症。
    ④蛋黄有一个小优点,不管用什么方法烹调,其营养成分变化都很小,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有人认为,蛋黄煎煮熟透会破坏其营养成分,这完全是多余的担心。
    ⑤蛋黄最受争议的一点是其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经检测100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有1510毫克左右。但是,科学证据表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明显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也不会成为引起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一般人群而言,每天吃1个鸡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没有关联。
    ⑥已经确诊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鸡蛋,包括蛋黄。考虑到风险因素,关键是要掌握好蛋黄的食用量,而不该完全舍弃吃鸡蛋。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具有调节和控制血胆固醇的作用。就是说鸡蛋黄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同时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胆固醇效用。相比蛋黄,高胆固醇患者更应该控制的食物是猪脑、牛脑等食物。猪脑、牛脑中胆固醇含量是鸡蛋黄的2倍。
    ⑦胆固醇属于脂类,人体各组织中皆含有胆固醇,它是许多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及胆汁酸的前题,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胆汁酸是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必需条件。胆固醇在体内还可以转变成多种激素。
    ⑧人体内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是内源性的,由人体肝脏自己产生,占人体胆固醇总量的70%-80%,是人体胆固醇的主要来源;另一种是外源性的,经膳食摄入,占人体胆固醇总量的20%-30%。膳食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因遗传和代谢状态等个人因素,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有人胆固醇摄入量高反而会抑制自身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体内总胆固醇并不会升高;有人可能长期素食,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但未必不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当然,患有慢性病或高胆固醇、高血脂症的人日常仍需注意胆固醇的膳食摄入量。
    ⑨中国膳食居民指南推荐成人每周蛋类摄入量为280-350克,吃鸡蛋不要丢弃蛋黄。这个量平均到每天即每天摄入量为40-50克,大约1个鸡蛋。
    ⑩对于健康成年人,建议大家每天吃1个完整鸡蛋,这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鸡蛋对人体的营养贡献,远远大于它“可能”带来的“高胆固醇”风险。
    ⑪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每周吃鸡蛋不要超过3个,大约隔天吃一个比较合适,或者每天吃半个也不错。对于患有高胆固醇的人,不吃鸡蛋未必能降低胆固醇,吃鸡蛋也未必一定加重症状。至今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鸡蛋中的胆固醇会对血清中的胆固醇造成明显影响。
    (有改动)
    16. 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用煎、煮、蒸、炒等方式加工鸡蛋,蛋黄营养成分差别不大。
    B. 科学证明适量摄入蛋黄绝对不会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
    C. 长期素食者,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不会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
    D. 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可以随便吃鸡蛋,包括蛋黄。
    17. 写出一种你最爱吃的食物并说明理由。
    【答案】16. A 17. 示例:我最爱吃的食物是:鸡腿/鸡腿又香又嫩的,酸梅/酸梅又甜又酸的,排骨/排骨又咸又香的,鱼/鱼又鲜又美,菠菜/菠菜软软的,生菜/生菜脆脆的,饼干/饼干香脆的,酸奶/酸奶开胃的,果汁/果汁美味的,苹果/苹果健康的,西瓜/西瓜解渴的,小番茄/小番茄酸酸的,这些东西都很好吃,你们喜欢吗?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辨析。本题可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对即可作答。
    B.依据③段“科学证据表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明显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也不会成为引起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可知,本项“绝对不会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表述太绝对;
    C.依据⑧段“有人可能长期素食,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但未必不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可知,本项“不会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表述绝对;
    D.依据⑪段“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每周吃鸡蛋不要超过3个,大约隔天吃一个比较合适,或者每天吃半个也不错”可知,本项“可以随便吃鸡蛋,包括蛋黄”错误;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开放性回答。选择一种自己最爱吃的食物,然后表述理由即可。
    示例:我最喜欢吃烤鸭,烤鸭整个样子红红的,看起来一定很好吃,然后切成薄片,有酱,还有大葱,还有去了皮的黄瓜,还有蔬菜,把蔬菜卷起来里面放上可口的大葱,再把开胃的黄瓜还有一片儿好吃的烤鸭卷起来,我吃一口,真是美味可口。
    (三)文学性文本阅读(共14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开在回家的路上
    ①立春了!天亮堂起来了!一条条树枝上那么多春天的眼睛。紫藤还在盘算着如何艳压群芳,春梅已悄悄冒出满身红蕾,早开了一朵两朵,和迎春一起撬开冬天的壳。
    ②在寒冷的日子里盼春,于料峭的日子里寻春,那些花不是花,芽也不是芽,而是温暖的感觉,明亮的化身,使人在黯淡的日子里保持着爱和希望。
    ③“明天回家吃炸糖糕吧。”母亲打来电话说。回家,回家。走在松软的田间小路上,一大片素净的蓝色小花突然出现在我的脚边,星星般灿烂!春天才掀开一角,它们已迫不及待抖落出一地春天。不,每朵小花都是一个盛开的春天。一种我从未注意过的花,竟齐刷刷开在我回家的路边!忙查“识花君”,是婆婆纳。再看一眼这明媚朴实的婆婆纳,不禁想起母亲纺织的老粗布。
    ④去年春天,听说村口来了一家印染花布的,母亲赶忙把她年轻时熬夜织成的最后一卷白粗布从箱底搬出来,请人印染上花色,反复洗晒晾干,捶平整,做好的十几个床单全分给了我和弟媳。那些粗布床单,冬暖夏凉,越铺越柔软。可惜,年轻的时候,我不懂。记得20年前我出嫁时,母亲问我要不要这种老粗布,我一口回绝说,只喜欢洋气的花洋布。就像从前,吃住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不知道我是生活在幸福里的人。
    ⑤“过了冬至,一天长一线,你瞧这条线又向北移了一指宽。”每年冬至一到,母亲常常指着地上的房檐影子说。爽朗的话语里充满无限的希冀和温暖,怕冷的我立即觉得春天就要来了。
    ⑥“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每当我发了新书,母亲总是放下手中的活儿,坐下来,翻着课本,轻声读上一阵子。那种如饥似渴的沉醉使一旁幼小的我对读书充满莫名的亲近感和神圣感。小学三年级就被迫辍学的母亲把美丽的读书梦传给了我。
    ⑦花盆里的指甲草从泥里钻出两片圆圆的子叶。看着,盼着……终于茎叶间开出了紫的、红的花。母亲采几朵最新鲜的花儿配了白矾,于碗底的凹槽里捣成花泥,敷在我的指甲上,再用扁豆角叶子包好,白线缠紧。这样连染五六次,我的指甲便红得发紫,到学校比红夺冠的骄傲至今历历在目。
    ⑧与母亲同框的一幕幕,像许多落地生根的画,每一幅,都如春天般明亮而温暖。
    ⑨母亲是从外县远嫁过来的。老实巴交的父亲一贫如洗,母亲硬是把一个荒凉的家园变成了美丽的花园。我的伙伴丽说:“你们家的欢笑和明朗全是你娘带来的。”没错。我们家之所以成为一个家,我之所以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的童年,全靠活成了一束光的母亲。
    ⑩长大后,我在村子里教书,中午常回家吃饭。“今天咋没听见你们学校的上课铃响?”有天吃饭的时候,母亲突然问我。我心里咯噔一声,说:“改点儿了,还没来得及调整。”原来还一直在牵挂着我,就像我一直牵挂着她一样。
    ⑪临走,母亲很自然地用手捏了捏我的自行车轮胎,然后拿来打气管打气。我立在那里,像个上学将走的孩童。“看这链子干的,你蹬着不沉呐?”母亲又拿来机油瓶子,用一根鸡毛沾满油,轻触着链子,另一只手缓缓转动脚蹬子。油一滴一滴渗进去,两三圈后,车链子变得油亮亮的。我蹬上充满气、膏过油的自行车,一缕风吹过耳边,飞向白云朵朵的蓝天。
    ⑫母亲七十多了,可不曾见她闲过。每次回家,儿时的大院子依然一派生机。康乃馨满盆子红,两丛大月季花开得灿灿的。青葱的小菜园里,母亲在浇水。叫一声:“娘!”“哎……”母亲应了一声。一颗心,便有了安处。
    ⑬儿子高考后的一天,母亲塞给我一个小包,悄悄说:“这是5000块钱,给孩子上大学用。”我心里一惊,饱经风霜的母亲哪儿来的钱?这钱不过是我平时给的零用钱加上每月一百多块的养老金,她舍不得花,一分一分从牙缝儿里省下来的罢了。
    ⑭母亲就这样生活了一辈子,她的生活态度和美好品质始终感染着我,引领着我迈向朴素真实的生活。
    ⑮回家的路是世界上最美的路。伴着一路的光和暖,女儿又回到了母亲身边。走进厨房,一盆热腾腾的糖糕刚刚炸好,“快吃吧!”甜蜜的童年时光又回来了。
    ⑯浅浅的春雨过后,红梅落了。玉兰推开门扉,“哗”的一声,杏花、桃花一树一树全开了。而我再无心赏春,一颗盼春、寻春的心早已被那片蓝色的婆婆纳占满。春色愈来愈浓,可怎么浓得过那片素净的小花——那是母亲的一片心啊。
    (文/侯腊梅,有删改)
    18. 梳理本文行文思路,将下面的框架图补充完整。
    19. “春天”为什么会“开在回家的路上”?
    20.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首段中加点词语表达效果。
    21.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2. 文章回忆了母亲日常生活的多件小事,其中哪一件事打动了你?又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写出来。(不得抄袭文中的内容,要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答案】18. 路遇小花;品味母爱;歌颂母亲(三处意思接近即可)
    19. 回家的田间小路上开满了婆婆纳;在回家的路上,“我”回想起成长过程中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以及她的生活态度和美好品质对“我”的感染,感到如春天般明亮而温暖。(须答两个方面)
    20. “盘算”指心里算计或筹划;“撬开”指把棍棒等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扳或压另一头,使东西移动或分开。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其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紫藤的蓄势待放和梅花、迎春花不畏严寒早早开放的样子。
    21. 表达了对母亲朴实、勤劳的品质和乐观、优雅的生活态度的赞扬;也表达了对母亲带给“我”的积极影响的感恩之情,体现了“我”将继承母亲的优点,像她一样真实朴素而乐观地过好自己的生活的决心。
    22. 示例:文中的母亲在“我”发新书时总是放下活儿读书的情节打动了我,这种对书的热爱和她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让人感动。这让我想起我的母亲,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她从来都以身作则,让我明白要勤奋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和概括。
    “描绘春景,奠定情感基调”对应第①段;
    第一空。结合第②段“在寒冷的日子里盼春,于料峭的日子里寻春,那些花不是花,芽也不是芽,而是温暖的感觉,明亮的化身,使人在黯淡的日子里保持着爱和希望”,可概括为:路遇小花;
    第二空。结合题干“回忆往事”可定位到第④到⑬段,结合第⑨段“我们家之所以成为一个家,我之所以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的童年,全靠活成了一束光的母亲”,可概括为:品味母爱;
    第三空。结合题干“点明主旨”可定位到第⑭段,结合第⑭段,“母亲就这样生活了一辈子,她的生活态度和美好品质始终感染着我,引领着我迈向朴素真实的生活”,可概括为:歌颂母亲,点明主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第③段“走在松软的田间小路上,一大片素净的蓝色小花突然出现在我的脚边,星星般灿烂!春天才掀开一角,它们已迫不及待抖落出一地春天。不,每朵小花都是一个盛开的春天。一种我从未注意过的花,竟齐刷刷开在我回家的路边!忙查‘识花君’,是婆婆纳”分析,立春了,回家的田间小路上开满了婆婆纳;结合第⑨段“我们家之所以成为一个家,我之所以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的童年,全靠活成了一束光的母亲”、第⑭段“母亲就这样生活了一辈子,她的生活态度和美好品质始终感染着我,引领着我迈向朴素真实的生活”分析,在回家的路上,“我”回想起成长过程中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以及她的生活态度和美好品质对“我”的感染,感到如春天般明亮而温暖。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开头段中,“紫藤还在盘算着如何艳压群芳,春梅已悄悄冒出满身红蕾,早开了一朵两朵,和迎春一起撬开冬天的壳”,写了紫藤、春梅、迎春等花朵迎接春天的情景。“盘算”原指心里算计或筹划,对事情的经过或结果进行仔细而从容的反复思考。“撬开”指用杠棒或尖利的工具借助支点拨动而打开东西。紫藤“盘算”、春梅“撬开”,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以人的心理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静候春天、蓄势待放的样子和春梅满身红蕾,开了一朵两朵,和迎春不畏严寒早早开放的样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第⑭段“母亲就这样生活了一辈子,她的生活态度和美好品质始终感染着我,引领着我迈向朴素真实的生活”,是对母亲的评价。“母亲就这样生活了一辈子”表达了对母亲朴实、勤劳的品质和乐观、优雅的生活态度的赞扬;“她的生活态度和美好品质始终感染着我”写出母亲带给“我”的积极影响;结合第⑨段中“我们家之所以成为一个家,我之所以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的童年,全靠活成了一束光的母亲”分析,表达了对母亲带给“我”的积极影响的感恩之情;“引领着我迈向朴素真实的生活”也体现了“我”将继承母亲的优点,像她一样真实朴素而乐观地过好自己的生活的决心。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写出文中打动自己的情节,并说说自己的联想和感悟即可。示例:儿子高考后的一天,母亲塞给“我”5000块钱,让“我”给孩子上大学用,这一情节令我感动。母亲饱经风霜,几乎没有收入,这5000块钱不过是“我”平时给的零用钱加上每月一百多块的养老金积攒的,对她来说不啻一笔巨款。这让我想起我妈妈省吃俭用,从不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为了我买学习资料和上辅导班等,却不惜一切代价。我从中明白了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爱,宁可苦了自己,也要为子女付出全部。
    (四)名著阅读(7分)
    23.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其实每一个父亲都是爱孩子的,不管严厉还是和蔼。上面的语段选自①_____(作者)的散文集②_____(书名)里的选文③_____(篇名)。文中所读的书是④_____(书名)。从文中“⑤_____”(文中句子)我们能读出作者当时那种失望、痛苦以及作者当时就父亲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不理解之情。
    (2)下列对《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前半部分写阿长的粗鄙,是为了突出后半部分阿长对“我”的无私关爱。
    B. 《二十四孝图》写的是鲁迅从最早得到的画图本子中,知道了“孝”是艰难的,以此告诫读者“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C. 《五猖会》写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文中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与儿子的隔膜,以及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D. 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写了他“仇猫”的原因:残忍,一副媚态,吵到了自己,以为吃了“我”的隐鼠。
    【答案】(1) ①. 鲁迅(或周树人) ②. 《朝花夕拾》 ③. 《五猖会》 ④. 《鉴略》 ⑤.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2)B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根据选文中父亲强迫我背书的情节可知,选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五猖会》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鉴略》,这严重影响了“我”看赛会的心情,“我”当时的心情是对父亲要求“我”背书的忐忑、担心,对父亲不顾及我的心理的无奈和厌烦。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再结合“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一句描写,可知对父亲要求“我”背书的扫兴、无奈和痛苦。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B.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本项“知道了‘孝’是艰难的,以此告诫读者‘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有误;
    故选B。
    三、表达与写作(56分)
    24.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新学期,新学校,新同学,小慈参加班级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活动。同学们对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方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
    请你也参与其中,对网络交友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表达得体,8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网上交友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可以广交四海和全世界的朋友。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与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二]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弊。网上的朋友互相之间不熟悉,很难有真心话说。而且网络上人员鱼龙混杂,网上所说的与现实生活中呈现的往往会有差距。如果把握不好,我们甚至还有可能上当受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作答时,首先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用事实或道理来阐述互联网交友的利或弊论述自己的观点。可肯定,可否定,可兼而有之。可以说网络交友有利有弊——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友圈。但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有时候处理不当,还有可能上当受骗。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能自圆其说即可。
    25. 文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过往让人难以忘怀,或是亲情,或是友情,或是某一瞬间的心动与温暖。这些美好的记忆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伴随我们成长,因为他们曾经的陪伴,我们才会感觉到成长的路上阳光多于阴雨,温暖多于寒冷。
    请以“忘不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字左右。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答案】例文:
    忘不了那双眼睛
    那双眼睛,永远都是那么的美丽,透着温柔,充满着期待的光。那双眼睛,好像一直注视着我,在暗中鼓励着我。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双眼,那目光。
    那双眼的主人,从我成长起,就看着我,她教我走路、说话,与我一起玩耍,注视着我的,永远都是那么温柔而充满笑意的眼睛和目光。
    后来,上了学,进入校园那一刻,那个目光在注视我,一直陪伴我学习、考试和玩耍。
    一次,考试考砸了,在40多人中垫了底,她那深褐色的眼中第一次对我流露出了愤怒与失望,她看着卷子,手微微颤抖,“你怎么会考得这么差呢!那个某某某都考了99分,你好好学吧!”她的声音也在颤抖,失望的情绪不禁流露出来。或许是为了监督我的学习,她在我写作业时就坐在我的身边,用那严厉却又有几分慈祥的眼注视着我,这一看,就看到了我小学毕业。
    还有一次,我不小心磕破了小半张脸,右脸颊上全都是殷红的血,去医务室刚抹完碘酒,她就来了,她那深邃的眼中流出来不尽的担忧。一见到我,便抱起迷茫的我飞奔着去了医院,“医生,您看看,这能长好吧?”她的声音无比焦虑,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八度,“不会留疤吧?”这时,那眼中的焦急,也无法再掩饰。记得过了一阵,我脸上的伤好了,一点也看不出曾经磕过,她的眼中是前所未有的欣喜,几乎快要跳起来。
    那双眼睛,曾在亲人去世时哀伤,曾在我受伤时担忧,也曾在我取得成就时快乐,还曾在我考砸时愤怒。那双眼睛,就是心灵的窗口,一望,不需言语,便能理解饱含的情感。那双眼睛,慈祥而又温和,大且美丽,深褐色的眼中总会闪过我的影子。没错,那双眼睛的主人就是妈妈。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双眼,那目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立意。“忘不了________”这个题目缺少宾语也缺少主语,因此可以添加主语“谁”,这样,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确定这个主语是“谁”,从而确定文章是采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来写作。添加“宾语”,即忘不了“什么”。从题目提示语来看,这个“什么”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忘不了春花夏雨秋林冬雪四季美景,忘不了师长以及亲朋好友的鼓励与关爱,忘不了挑灯攻读、刻苦拼搏的幸福过往,忘不了那一抹微笑,那一个坚强的背影,忘不了那刻骨的感动,也忘不了遭遇的挫折,失败的泪光……既可以是关于“人”的,比如亲人、同学、老师、陌生人等,也可以是关于“物”的,比如书本、老宅、某条河流等,还可以是某些抽象的东西,比如情感、理想、追求等等。为什么忘不了呢?一定是对自己有着深刻记忆和影响的,是刻入骨髓里的。所以,要在文中揭示出“忘不了”的这些人或事对人的影响:他(她、它)应该能启迪着人的思想,提升着人的聪明才智,影响着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励着人不畏艰难险阻努力前行等等。
    其次,构思选材。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抒情散文。要力求写出完整而生动的事件过程,或是事物的细致深刻的特点,尤其要注意运用一些细节描写以加深对这些“忘不了”的人和事或物的认识和理解。在作文结尾时,要能运用适当的抒情议论句来揭示文章的主旨,从而揭示出“忘不了”的原因。可选素材参考:家乡是一个温暖的字眼,它的热度与离开家乡的空间距离和时间年份成正比,越是离得远,越是离得久,对家乡就越思念。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永远忘不了的诗文创作的主题。无论是名垂千古的作家、诗人、文豪,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凡夫俗子,思乡之情都会根深蒂固。描写故乡之景,表达爱乡之情,赞美故乡之人,抒发离乡之苦等等都可入文。他不能写,不能说,只能坐在轮椅上思想,属于他的世界很小很小;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理论、大爆炸等理论,思想在广袤的时空上遨游,解开了宇宙之谜,属于他的世界又很大很大。他的《时间简史》,让我们在威严的科学面前发出会心的微笑。霍金,向宇宙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力量,是人们永远也“忘不了”的一位科学奇人。
    描绘春景,奠定情感基调

    (1) ,引发回忆

    回忆往事,(2)

    (3)
    点明
    主旨

    再绘春天景象,深化主题
    相关试卷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

    福建省漳州名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名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