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烛光里的科举制度——明清科举考试用烛研究 课件--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展开科举会场、官员及匠人补给、宴饮活动等方面。
蜡烛是科举考试中主要的照明用具。
从用烛场合来看,考试宴会、考试场地、包括官员住宿方面也需备烛,用烛资费着实是科考一笔不小开支。
《宛署杂记》载科举考试与蜡烛相关账目表(明代)
按官员等级、役匠的需求给烛,等级愈高的官员或需求越大的匠人给烛越多。
唐代举人应试是白天进行,至暮答题不完可给烛三条,三条蜡烛为后世科举考试给烛数量奠定范本。后唐改行昼试,因为昼试时间过短,考生“视晷(guǐ)刻而惟畏稽迟”,不足以让考生发挥出才学,便失“取人之道”,今宜改为夜试“以三条烛为限”。(科举取士的目的在于笼络良才,若考生才学因时间过短而未能发挥,便失去科考取士之意义。)
终宋一代,其科考实行禁烛的政策,但由于禁烛力度不够,继烛现象时有发生。实行“禁烛”亦是审时度势推行的政策。一来考试时间在白天可极大减少考试作弊的几率,二来限制考试时间归根到底有利于考试公平,对比唐及五代时期,宋代在保障科考公平上更近一步,体现科举制在宋代的改进。
明代的科举考生用烛制度:
明代科考既传承前代的规则,又有所发展。科举考试亦白天进行。若考生“晚未纳卷,给烛三枝”。明中期,礼部奏“旧例就试之日,举人黎明入场,黄昏纳卷有未毕者,给烛三枝,烛进,文不成者扶出,今士子比昔倍蓗,中间多有故意延至暮夜,请烛之时抄写换易,或有弃烛于席舍中,而他出因而误事者,最为可虑。宜于四更时搜出入,黎明散题,申时稿不完者扶出,若至黄昏有誊真一篇或篇半未毕者,给与烛”。
不至于时间太短而才学发挥不出来
清代的科举考生用烛制度:
清前期,统治者对科举考生用烛并未给予过多重视,故较少有与之相关的律令、条文见诸史籍。乾隆时期,考生用烛由官府统一供给,但需交纳烛价,不是无偿给予。因此蜡烛在古代考试中不仅具有照明的作用,还兼备计时的功能,所以清代科考强调蜡烛的质量、规格,并对此有要求,也应是清政府出于对保障科考顺利与公平等方面的目的。清代乡会试皆为三场,头场给考生蜡烛四条,二三场分别给烛三条,似也表明头场考试的重要性。
乾隆十一年,清政府在考生用烛的规定方面并非一成不变,若考生在乡试中自带蜡烛也被允许,但必须接受检验以防止作弊。这一举动十分契合乾隆皇帝在科考方面的原则。乾隆时期还对乡会试给烛的方式、所给蜡烛的规格、质量有所调整及要求。(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对科考纪律的重视以及对考生的关怀。)乾隆时期是清代规范科举考生用烛的关键时期。
从科场用烛方面来看,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用烛量大,可以看出明清两代蜡烛产业的繁荣。但清代科场用烛比明代用烛更加程序化、规制化,也说明清代的进步和发展。 从科考考生用烛方面来看,从唐代到明代,科举考生用烛的制度不断与时俱进,从中也能看出科举考试在管理方面的发展规律。 虽然统治者对科考管理方面不断改进,但是只是改变了外在形式,没有触及到实质性的问题,不能唤醒人们的觉醒意识。 因此,蜡烛不仅是科举制发展的参与者,更重要的是,它是科举制从顶峰走向没落的见证者。
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这是一份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间坐标,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拓展延伸,谏议制度,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二轮:专题五:辉煌与迟滞——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这是一份大二轮:专题五:辉煌与迟滞——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共1页。
专题06 明清衰落-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06 明清衰落-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谢谢聆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