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中语文ppt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8.3《琵琶行并序》 高一语文同步公开课精品讲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课件PPT
展开
解题1、 关于歌、行、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即歌行体。《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长篇叙事诗。白居易还有《长恨歌》。2、并序:并:和,加上,附上。序:小序。写在诗歌前面的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内容或作诗缘由。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次年秋,诗人送客浔阳江头,偶遇琵琶女,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小序解读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以左为卑,贬官第二年(状语后置)拟声词,琵琶清脆的声音名作状:在夜里歌女曾经当时对琵琶师的通称嫁商人名作动:摆酒忧郁(状语后置)外调淡泊宁静这贬官降职或流放因此名作动:作歌小序交代 、 、 和 ,琵琶女的身世经历,说明写作的缘起,并为全诗定下了 的感情基调。实际上它概括介绍了下面长诗的基本内容,是理解诗歌必要的背景知识。思考: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梗概凄切伤怀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 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 擢。提升官职。(4)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降级。(5)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 黜。“黜、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9)孝廉。汉代选拔各级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是能尽孝道,做事正直。官职的任免升降走进诗文 理清思路 整体把握诗文按什么顺序写?用七言句概括段意。明确:全诗按时间顺序写。(一)江头送客闻琵琶(二)江上聆听琵琶曲(三)倡女自诉身世苦(四)同病相怜伤迁谪(五)重闻琵琶青衫湿 (七言句要力争表现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情。)一段精妙绝伦的音乐描写(手法 作用)两个主要人物(琵琶女 白居易)在江边的三次闻曲琵琶女与白居易经历的四种相同之处五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内容12345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分析鉴赏第一诗段:江头送客闻琵琶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互文)“惨”!(离愁、沦落)侧面烘托:音乐的美一闻琵琶邀相见一段精妙绝伦的音乐描写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作者在这一段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乐声变化和弹奏效果。请同学们分别找出相关诗句。分析鉴赏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重点探究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除大量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其他的描绘方法?旋律与情绪同步变化示意弦弦掩抑声声思凝绝不通声间歇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嘈嘈如急雨间关莺语花底滑四弦一声如裂帛水浆迸、刀枪鸣低沉抑郁急切喜悦愤激控诉幽愁暗恨激越雄壮作者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音乐?①侧面烘托,从环境、从听者等角度烘托音乐之美。②比喻,化无形音乐为可感形象,生动形象优美。③叠词拟声,使音乐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④曲中含情,用感情演奏描摹音乐。琵琶女以情演曲,作者以情绘声,使人读诗即可感受音乐的声情并茂。两个主要人物第三段:琵琶女自叙身世苦这一段使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请同学们分别找出相关诗句。分析鉴赏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让歌妓富贵子弟随随便便礼物整理出生京城年少成名技艺高超颜值出众当红主播打赏无数生活优越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上个月年纪大了容颜家庭变故年长色衰荣耀不再委身商人婚后冷落独守空船第四段:同病相怜伤迁谪写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分析鉴赏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着重表现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和郁闷心情,先说无音乐,再说听惯了伤感的啼鸣和山歌与村笛之难听。一方面突出处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衬琵琶女演奏的优美绝伦。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四种相同之处"同是天涯沦落人"同在何处?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岁辞帝京幽愁暗恨琵琶女诉身世苦白居易诉谪迁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名满京都的艺人去来江口守空船年长色衰嫁商人才华横溢的诗人谪居卧病浔阳城上书直言遭贬谪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写琵琶女重新弹奏,诗人为之泪下。分析鉴赏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为何“泪湿青衫”?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琵琶女),更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 这“泪”,既是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又是对当时社会抛弃人才的控诉。三、江边三次闻曲:明写,为下文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迁谪意”,揭示诗文主题作铺垫。五处环境描写欣赏第一段:本段的景物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有何作用?“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色调暗淡,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渲染哀伤气氛,情景交融,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做铺垫。第二段:本段的景物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有何作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点明当时的环境气氛,以无声衬有声,说明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出乐曲的引人入胜。找出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分析其作用。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人去船空,孤舟被寒冷的江水萦绕,被清冷的月色笼罩。写出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境。找出描写诗人生活环境的句子,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描写诗人谪居生活环境之恶劣、荒凉,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苦闷、无奈。琵琶行结构思路 独自弹琵琶欣赏琵琶 演奏琵琶感叹世态自述身世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为君翻作琵琶曲却坐促弦弦转急满座重闻皆掩泣诗人琵琶女 送客闻琵琶线 索 明线——琵琶女的身世 暗线——诗人的感受 反映民间的变化 反映朝政的变化同是天下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明 主 旨 抒发了被贬谪的悲苦心情,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不公与扼杀。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