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中考模拟试题(四)(解析版)
展开1. 初中三年,同学们彼此互相熟悉,甚至能“闻其声,知其人”,这样判断主要依据声音的( )
A. 音色B. 音调 C. 响度D. 声速
【答案】A
【解析】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不同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 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手影形成
C. 筷子“弯折”
D. 激光准直
【答案】C
【解析】“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A.平面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为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手挡住了光的传播而在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手的影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弯折”,看到水中的“筷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
D.激光准直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 “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 “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小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答案】C
【解析】A.雨主要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滴,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正确;
D.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D错误。
故选C。
4. “起火烧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下列与之相同的是( )
A 擦燃火柴B. 围炉烤火C. 钻木取火D. 搓手取暖
【答案】B
【解析】起火烧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A.擦燃火柴,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增加火柴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围炉烤火,人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B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搓手”的方法取暖,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近视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大问题,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B. 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C. 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
D. 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
【答案】B
【解析】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是凸透镜,眼睛看见物体和照相机原理相同,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近视眼是眼轴过长或角膜曲率过高,导致平行光线无法正常聚焦在视网膜上。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晶状体变厚,焦距较短,所以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B正确;
C.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利用凹透镜发散光线的特点,使通过晶状体的光线会聚范围变大,只要配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就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故C错误;
D.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说明近视程度越低,则配戴眼镜的度数越低,故D错误。
故选B。
6. 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天气里常常出现“海陆风”,当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通常( )
A. 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 发生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 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 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答案】D
【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接受相同的太阳辐射能),沙石的温度升高得多,陆面上空空气迅速增温而上升,海面上空的气温相对较冷,冷空气下沉并在近地面流向附近较热的陆面,补充那儿因热空气上升而造成的空缺,形成风。同理,在晚上相同受冷的情况下,陆地的温度低于海洋的温度,从而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故这样形成了海陆风。由图可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则应发生在夜晚,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7. 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_________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_________减弱噪声。
【答案】振动 人耳处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振动产生的。
[2]乘客带上了耳罩,是为了防止声音进入人的耳朵,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8. 吃粽子、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我们闻到艾蒿的清香味儿,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运动;煮熟后,糯米粒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答案】无规则 引力
【解析】[1]我们闻到艾蒿的清香味儿,是因为香味分子在空气中扩散,让我们闻到,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煮熟后,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使糯米粒粘在一起。
9. 阳光照射下,嘉陵江畔树影婆娑、游鱼戏水。其中地面上树影间的光斑是由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游人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答案】直线传播 虚
【解析】[1]地面上树影间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游人看到的水中的鱼,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
10. 北宋史地学家宋敏求在《春明退朝录》中记载:“天圣年间,青州盛冬浓霜,屋瓦皆成百花之状。”这里“百花”状的霜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该过程需要 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北方冬天,我们也能在家里的窗户玻璃上看到这种“花”,该“花”附着在窗户玻璃的 ___________(选填“外侧”或“内侧”)。
【答案】放出 内侧
【解析】[1]“百花”状的霜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该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2]北方冬天,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冰花。
11. 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大部分汽车的发动机是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只有_____冲程对外做功;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人们利用水的循环给它散热降温,主要是因为水的_____大。
【答案】做功 比热容
【解析】[1]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提供动力,其他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2]汽车的散热器可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12. 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 ______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 ______眼。
【答案】会聚 远视
【解析】[1]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其中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物体所成像前移,而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可以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使像向前移动,成在视网膜上,所以用凸透镜制成的镜片可以矫正远视眼。
13. 如图是“天问一号”发射时的情景,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______能转化为火箭的______能。
【答案】内 机械
【解析】[1][2]“天问一号”发射时的情景,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火箭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燃料燃烧经历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14. 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每消耗40kg燃油,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__J,若做的有用功为 3.3×108J,则这辆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___________。(燃油的热值 q=3.3×107J/kg)
【答案】1.32×109 25%
【解析】[1]发动机每消耗40kg燃油,产生的热量是
[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
15. 如图所示,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图乙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
【答案】-42 36.5
【解析】[1]甲图中,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20”在“30”的上方,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示数为-42℃。
[1]乙图中,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体温计的读数为36.5℃。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6. 室内有一吸顶灯S,人从平面镜MN中能够看到吸顶灯。请在图中画出人眼A经平面镜MN看到吸顶灯完整光路图。
【答案】
【解析】人眼A经平面镜MN看到吸顶灯,是由于吸顶灯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浸入人的眼睛,作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连接S′A与镜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17. 请根据图中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答案】
【解析】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过焦点,说明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据此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先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下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8. 小飞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飞按图甲安装好器材,点燃蜡烛,调整______、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缩小、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35cm处,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又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42cm处,小飞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正立的像,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烛焰的像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完成实验后,小飞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白色硬纸板ENF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平面镜,法线ON垂直镜面,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点,反射光线沿OB射出,如图丙所示,把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平面内。
【答案】(1)烛焰 (2)倒立 右 变小 (3)同一
【解析】(1)[1]实验前,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35cm处,此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又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4]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42cm处,小飞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正立的像,此时物距小于f,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可知,烛焰的像变小。
(3)[5]把纸板NOF向后折,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和反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不相同,这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19. 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一处错误是______;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状态,此过程中温度______,内能______;
(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_____标准大气压;
(5)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试管中的水一直没有沸腾,原因是______;
(6)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7)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行的办法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温度计B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 (2)晶体 (3)固液共存 不变 增加 (4)95 低于 (5)不能吸热 (6)液化 (7)减少水的质量
【解析】(1)[1]由图可知,图甲中的温度计B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存在错误,因为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会使得温度计所测水温偏高。
(2)[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因此冰是晶体。
(3)[3][4][5]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为0℃,温度不变,但持续加热,因此内能增加。
(4)[6][7]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为95℃;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因此当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5)[8]水沸腾时要满足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由于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则试管中的水虽然可以到达沸点,但无法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因此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6)[9]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小水珠。
(7)[10]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行的办法有: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0. 许多家庭为了让棉毛织物免受虫蚁的危害,常常在衣柜里放一些樟脑丸。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没有了,还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请结合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回答:樟脑丸变小的原因,这属于什么现象?
(2)为什么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夏天的气味总比冬天的浓?
【答案】见解析
【解析】(1)樟脑吸收热量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2)闻到樟脑丸气味,是樟脑气体进入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夏天比冬天的温度高,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所以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夏天的气味总比冬天的浓。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1. 如图所示为某种固体酒精炉,固体酒精炉比液体酒精炉使用时更安全。为了测定该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在炉中放入40g的固体酒精,当固体酒精燃烧完后,锅中1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了70℃。已知固体酒精的热值为,水的比热容是。
(1)若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小明测得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是多大?
【答案】(1);(2);(3)
【解析】解:(1)若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为
(2)水吸收的热量为
(3)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为
答:(1)若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为;
(2)水吸收的热量为;
(3)小明测得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为。
22. 如图,是一款无人驾驶汽车以某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一段距离后,消耗汽油4kg。汽油机的效率为30%,那么,在这段运动过程中,[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水的比热容为2×103J/(kg•℃)]求:
(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假设该汽车在这次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带走的能量占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4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这些废气的能量全部被初温20℃,质量200kg的水吸收,水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3)如果汽油机的效率不变,汽车匀速运动时的受到阻力为900N,消耗4kg汽油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答案】(1)1.8×108J;(2)80℃;(3)60km
【解析】(1)4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m=4.5×107J/kg×4kg=1.8×108J
(2)由题可知废气的能量
Q=Q放η1=1.8×108J×42%=7.56×107J
即水吸收的热量
Q吸=Q=7.56×107J
由Q吸=cmΔt可知水升高的温度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而
T=90℃+20℃=110℃
110℃>100℃,因此水实际升高的温度
Δt′=100℃-20℃=80℃
(3)已知汽油机的效率为η=30%,由可知,汽车做的有用功
W=Q放η=1.8×108J×30%=5.4×107J
汽车匀速运动时的受到阻力与汽车的牵引力是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汽车的牵引力
F=f=900N
根据W=Fs可知汽车通过的路程
答:(1)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8×108J;
(2)水升高的温度是80℃;
(3)如果汽油机的效率不变,汽车匀速运动时的受到阻力为900N,消耗4kg汽油汽车通过的路程是60km。
精品解析: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