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到抑郁症,社会上对这一疾病还存在不少误解和轻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矫情”“软弱”“想太多”。实际上,抑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卫生组织披露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患抑郁症人数为9500万。
在当前情况下,出于对疾病的耻感,抑郁症患者自身存在讳疾忌医的情况。减少抑郁症带来的伤害,更重要的是让抑郁症消失在萌芽阶段。抑郁症有两个关键的判断症状: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如果患者或身边的人提前通过各类科普宣传了解到相关知识,那么无论是表面和平的“微笑抑郁”还是更加典型的抑郁症状,都可能更快被发现。在抑郁症面前,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将是患者保护自己、公众保护他人的一道护城河。
此外,营造包容的社会环境、畅通抑郁症的求助与治疗通道同样重要。目前各类心理咨询热线、网站泥沙俱下,有的信息平台更新不及时,有些咨询平台甚至无人应答。预防抑郁症发生,需要畅通咨询、治疗两级渠道,建立权威平台,及时更新信息,将各个正规资源节点汇成线、连成网,惠及每个需要的人。
守望相助,一缕阳光也将照亮心扉。预防抑郁症发生,不仅有关个人,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小到家庭、学校,大到社区、城市,每个人都应该对抑郁症患者给予关心、鼓励和支持。流动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点点善意,将涓滴成河,涌动着支持的温暖,浇灌着生活的希望。
(摘编自魏晓敏、汤剑蕾《凝聚社会力量,关爱抑郁患者》)
材料二:
2023年10月10日,《2023年青少年抑郁防治现状调研报告》在“联合起来,消除病耻”2023世界精神卫生日绿丝带系列活动——“无需抱歉”抑郁青少年艺术作品展上启动,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与渡过抑郁患者社区共同发起。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多维度、异质性精神障碍疾病。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并开展主题宣教活动,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活动。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教授带领团队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调报告》显示,在6—16岁在校学生中,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
“青少年阶段处于抑郁障碍的高发期,当我们无法科学识别的时候,常会将抑郁症状误认为是压力大、不够坚强等生活问题来看待,从而延误了诊疗,错过了最佳干预窗口期。”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副主任王钢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孩子们的快乐成长和美好未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素养的培育,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拥有并保持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经过规范的治疗,抑郁症患者可以恢复情感功能、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功能恢复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家庭职能的恢复,社交技能以及职业技能的恢复等。”《心理健康蓝皮书》副主编陈祉妍教授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需要社会各方给予相应的支持,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支持患病的青少年康复回归。这也是本次我们启动《2023年青少年抑郁防治现状调研报告》项目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对青少年抑郁症预防、治疗和康复现状的调研,了解当下青少年抑郁防治面临的痛点、难点和需求,为进一步构建良好支持环境提出有效建议。”
(摘编自姚倩《<2023年青少年抑郁防治现状调研报告)项目启动》)
材料三:
近年来,因生活环境改变,生活压力增加,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病人数逐年增多。有研究发现,部分抑郁症患者常伴有明显的运动型激越及焦虑症状,发作时可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疾病症状,影响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较男性略高。受怀孕、更年期等生理变化影响,女性患者体内内分泌等系统调整变化幅度大,会造成心理情绪的变化,使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年龄大的患者其本身机体状态较差。生活压力增加,适应能力下降,部分患者还可能受疾病的影响,其心理应激的程度较年轻人更突出,更易发生心理问题。中青年人群在家庭角色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体人群,其收入对家庭生活条件影响较大,甚至影响家庭生活和谐状态,其中收入低下的中青年人群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非在职人员一般较在职人员社交少,与他人沟通不足,缺乏社会支持,与高龄患者相似,非在职人员的心理应激承受能力较差,从而更易受心理刺激因素影响睡眠质量。家族精神病史中,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这类心理疾病也可能存在遗传因素,且后天环境及教育对患者的影响更明显,后天模仿和学习是导致心理疾病发病更多的因素。
(摘编自陈丽芳、蔡幼红《新昌县中青年人群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等披露的相关数据表示,近十年来全球尤其是中国抑郁症患者增速较快。
B.材料二中王钢副主任强调,青少年常将抑郁症状误认为是生活问题,从而错过了最佳干预窗口期。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要关爱抑郁症患者,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D.材料三认为生理变化、年龄偏大、收入低下、非在职人员、有家族精神病史等都是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的因素。
2.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上对这抑郁症一疾病还存在不少误解和轻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矫情”“软弱”“想太多”。实际上,抑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
B.及早发现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这两个关键的判断症状,有可能帮助我们让抑郁症消失在萌芽阶段。
C.受心理情绪、生理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要远远高于男性。
D.一个人受制于遗传因素就增加了得抑郁症的可能性,但是否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三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着眼于关爱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从预防抑郁症发生的必要性、可行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三第1段,主要分析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以及女性抑郁症发生率较高的原因。
C.材料一使用具体数字更有说服力,运用“护城河”“泥沙俱下”等比喻使说理形象化。
D.材料三第2段采用对比、类比等多种论证方法,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不同成因。
4.《2023年青少年抑郁防治现状调研报告》启动的目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
5.抑郁症的存在伴随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美国在1840年心理疾病普查时,首次将抑郁症列为七大心理疾病之一。那么,如何减少抑郁症带来的伤害?请依据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破路
孙犁
黄昏时候,李佩钟【注】站在十字路口,送走那些出征的战士。他们是第一次去作战,一个紧跟一个,急急地走着,举手向女县长告别。将军高庆山在最后拉着一匹马,沉静地走着。李佩钟望着他走尽了东大街,走出了东城门,才转身回到了县政府。夜晚,她一个人在这大院落里,在南窗台点起一支红蜡烛。她好像听见了寒风里夜晚行军的脚步,看见霜雪在他们的面前飞搅。想到骑在马上的将军也不会想到爱情,她振作自己,在一张纸上,描画破路拆城的计划。
她一个人在夜晚工作。在这样的夜晚,有的母亲正在拍哄着怀里的孩子;有的妻子,正把头靠近她的丈夫。想到这些,很长时间,李佩钟心里不能安定,拿起笔来又放下。她听着院里的一棵老槐树发出的冬天的风的响声,她把想念引到那走在征途上的人们,她必定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眼望着蜡烛的火苗,女人的青春的一种苦恼,时时刻刻在心里腾起,她努力把它克服,像春雨打掉浮在天空的尘埃。
她在一张从学校带出来的图画纸上,设计着农民破路的图样。她用修得尖尖的铅笔,细心地描画,好像一个女学生在宿舍里抱着竹绷子做绣工。
现在是严冬腊月,冰雪封冻着平原,从她们这一代青年起,今后经历的冬天是残酷战斗的季节。她想,不过几天,农民们就要抱着火热的心肠,背着大镐铁铲,破路拆城,用一切力量,阻止进犯的敌人。这是历史的工程,她竟是一个设计人。在工作里,她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充满了高尚的希望。
隔着五尺砖墙,县政府的东邻,是一个小印刷厂。半夜里,那架人摇的机器,正在哗哗地响动,工人们印刷着动员会编的抗日小报纸。李佩钟想:等她把图样设计好,再加上一个说明,就可以在小报上登载。
机器的响声停止了,接着是工人们的嘈杂。不久,那个印刷厂的负责人,细高个子秃头顶的老崔,跳墙跑到她的屋里来。
“你们出了什么事?”李佩钟停下工作转身问,“半夜三更跑来做什么?”
“李同志,你这里该安一个岗,”秃头老崔说,“这么大院子,一个人就不害怕?”
“一忙,什么也就忘了。”李佩钟笑着说。
“我是来问问你,有这么一件东西没有?”秃头老崔用手比划着,“我们那机器上有一块呢子,老朽得不能用了,没有它机器就不能转动,报就出不来,宣传工作就完不成任务,这是抗战工作的重大损失!找这么一小块呢子,要在北京天津,像烂纸一样,到处可以捡到,可是在这个小小的县城,真比讨换金刚钻还费劲,有钱哪里去买?我想了半天,满城里就许你有这个东西,因为你上过洋学!”
“什么呢子?”他说了那么多,李佩钟并没有听明白。
“就是做衣服用的那个毛呢!”秃头老崔说。
“毛呢衣服可以不可以?”李佩钟说着站起来,从床底下扯出一个包袱打开,抖出一件大红的毛呢外氅来。
“真算我走运!”秃头老崔拍着巴掌说,“画眉张变戏法,假神仙倒搬运,也来不了这么快!太好了。只是这不可惜了儿的吗?这是十成新的衣裳呀!就算是你大方,我也下不得手把它割成碎块,去裹那油黑的滚子呀!你再找块别的吧,最好是布头布尾!”
“别的没有,就只这件。”李佩钟笑着说,“你就是这么婆婆妈妈的,既是用着它,就算没糟蹋,有什么可惜的?再说,放着我也不穿,还不是叫虫儿咬了?快拿去吧,别假张支了!”
她把衣服扔在秃头老崔的怀里。
秃头老崔赶紧接住,还翻过来翻过去用手摸着,赞叹地说:“真是抗日高于一切,这身衣裳,拿到北京,也能换五袋洋面!”
李佩钟说:“这个时候,你还是面儿面儿的,别叫面儿糊涂了你的心。这是我结婚那年做的,结过婚不顺当,也就没穿过,抗战了,大家全是粗布棉衣,谁还穿这个!我是拿来夜晚压风的。”
“那我回头给你送一条棉被来。”秃头老崔说,“用不了这么多,有一个袖子也就够了,太可惜!”
“你扯去一个袖子,我留着它还做什么用?全拿去吧,你放着使个长远!”
李佩钟说着,就又去画她的图样。
“你这样热心,我也就不能再说什么了。”秃头老崔怀抱着大衣恭敬地说,“我要代表我们工厂,代表抗日小报广大的读者群众,向你致谢:因为李同志的模范行为,我们的机器就又转动起来了。”
秃头老崔走了以后,李佩钟的图样画成了,她计划:在全县纵横的车行大道两旁,每隔五尺,刨一个壕坑,五尺宽,三尺深。她想,这样就可以使敌人的汽车寸步难行。
她放下铅笔,细心地看着自己的工作成绩,蜡烛烧过了一半,火苗跳动。她闭着眼睛休息了一下,身上感到一种像被亲人抚慰般的轻轻的舒快。睁开眼睛,从窗纸的小破口,她看见有一个很大的流星斜过天空坠落了,像泻下了一摊水银,照着全院明亮。
(节选自《风云初记》,有删改)
【注】李佩钟念过师范,后为封建家庭所迫,嫁给了地主的儿子田耀武,她内心极度痛苦,于是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投身革命,从地主的儿媳妇、乡绅的女儿成长为革命的中坚力量。选文中她主要抓抗日动员会工作。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佩钟送走出征的战士后,想象出征士兵夜晚行军的情形,想到将军高庆山,想到别人家的温馨,内心感到很苦恼。
B.现在是冰雪封冻的严冬腊月,她们这一代青年今后的冬天都“是残酷战斗的季节”,这暗示了抗日斗争工作的艰巨。
C.想到自己是破路拆城这一历史工程的“设计人”,李佩钟“忘记了自己的痛苦”,说明她已暂时摆脱了情感上的纠结。
D.老崔向李佩钟讨要一小块毛呢,却拿到了整件大衣,老崔对毛呢大衣的赞叹从侧面表现了李佩钟不计小我的大局观。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没有描写前线的硝烟战场,而是通过后方抗战的生活片段,来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
B.小说以“破路”为题,并以此为线索,围绕这一事件讲述故事,因而情节紧凑,形象鲜明。
C.“像春雨打掉浮在天空的尘埃”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李佩钟克服苦恼的决心。
D.“贡献毛呢大衣”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话完成,对话语言充满个性色彩,富于乡土气息。
8.有人说:“女性形象一直是孙犁小说的描写重点,作者深入她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中反映时代的风云变幻。”请结合文本对李佩钟形象的塑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孙犁的《风云初记》具有鲜明的“诗化小说”特色,请结合选文最后一段简要赏析其诗意美。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0.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平定A海内B放C逐蛮夷D日E月F所照G莫H不宾服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即《诗经》,其按照诗歌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卜筮,古代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
C.“非其相反”与“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反”的含义不同。
D.“语皆道古以害今”与“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两句中“道”的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提议禁止私学,有敢相互谈论《诗》《书》的处死,知情不报的官员与罪犯同罪等,获得了秦始皇的支持。
B.周青臣极力赞扬秦始皇的功绩,他认为当下百姓们都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的忧扰,这样的伟业可以流传万世。
C.淳于越认为秦始皇虽拥有天下,但秦始皇的子弟却是普通百姓,一旦出现乱臣贼子,国家会陷入危急情况。
D.李斯认为五帝、三代能够因时而变地治理国家,因此秦始皇既应该效法三代旧事,也需要根据时代而有所改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2)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14.请根据本文和《谏逐客书》,简要评价李斯。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茶
归有光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素洁,乃与夷叔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描绘了山茶花独特的深绿叶,第二句又进一步表现其盛开的景象。
B.“而非”承接前句“虽具”构成语意的转折,“亦自”又强化这种意味。
C.山茶花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凋谢,“当春风”表现了其坚韧且悠然。
D.山茶与梅花象征着相同之人,诗人将它们与先贤地位和价值相提并论。
16.“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中“往往”和“偏”二字,传递了山茶花花品的多重意蕴。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将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______”一句和成语“方枘圆凿”的意思相同,“______”一句和孔子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相同。
(3)古人常在诗词中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用来抒发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感慨,如唐诗宋词中的“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5月5日迎来立夏,此时节,春深迟暮,绿肥红瘦,南风习习,夏日初长。感知到立夏之美,古代的文人墨客写下大量的古诗词,在他们的笔下,立夏如少女般动人,充满了无限的柔情。
立夏的感觉是从风开始的,初夏的风最是动人,有一点微醺,“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有一点温热,“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有一点不羁,“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立夏时节,并不炎热,一阵雨来,一阵风过,带着惬意的舒朗。这样的天气,最适宜万物生长,“b”。如果说初夏有味道,少不了酸酸甜甜的梅子,“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如果说初夏有颜色,短不了的樱桃,“午醉醒来一面风。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
“c”,大自然的景物宣告:春,留不住,那激艳动人的春光,正在远去,初夏即将登场。“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初夏时节,虽然没有春天的,但自有它的悠悠风情,“夏浅胜春最可人”。是时候跟夏天说声“你好”了,它会推门而入,与你我撞个满怀。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诗句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①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②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
③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A.a①b③c②B.a②b①c③C.a③b②c①D.a③b①c②
20.文中画框的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对咸菜的喜爱藏在中国人的饮食基因里。②一开始咸菜的出现是为了防止蔬菜在贮藏期内不会变质,③弥补蔬菜的季节性不足。④由于保存不便和物资紧缺等各种因素影响的原因,⑤许多长辈从小没有太多的新鲜蔬菜可供随时选择,⑥只能吃咸菜,⑦形成了喜食咸菜的口味习惯。⑧但是传闻现在食用咸莱致癌却屡屡出现,⑨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A_______:第一种是采用醋酸菌发酵得到的咸菜,属于生物发酵,这种咸菜带有相对比较浓郁的酸味,常常被大家称为酸菜;第二种腌渍原理和第一种相似,都属于生物发酵。这种发酵过程中所用到的菌种为乳酸菌,其咸菜口味带有清新的酸味;第三种腌渍方式我们都比较熟悉,主要采用盐来进行腌渍,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很流行。
咸菜中确实可能存在致癌物质,但不能以偏概全。咸菜中的致癌物质其实是亚硝酸盐,然而并非咸菜都含有此物质。前两种腌渍方式并不会产生亚硝酸盐,B_______,但是其仅仅在腌渍的第二天到第十天会大量存在。简言之,腌渍后两天以内食用或是半个月后食用的咸菜,其含有的亚硝酸盐含量往往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21.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六、材料作文
23.完成作文。
一条小鱼对另一条年老的鱼说:“我很想去大海。”
“大海?”年老的鱼说,“你就在海里呢!”
小鱼很惊讶:“可是这里只有水啊!”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对此的理解,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近十年来全球尤其是中国抑郁症患者增速较快”错误,原文只是提到了“我国患抑郁症人数为9500万”,并未提到中国增速较快。B.“青少年常将抑郁症状误认为是生活问题”错误,原文是“当我们无法科学识别的时候,常会将抑郁症状误认为是压力大、不够坚强等生活问题来看待”,此处的“我们”指的是社会大众。C.“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材料一“惠及每个需要的人”,是从关爱社会上所有的抑郁症患者出发的;材料二“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活动”,是从关爱青少年的角度出发的,两则材料的出发点和针对性不同。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C“远远高于”说法错误,原文是“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较男性略高”,是“略高”。
故选C。
3.答案:A
解析:A.“材料一着眼于关爱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错,材料一先说全球及我国抑郁症患者增多,然后分析如何让抑郁症消失在萌芽阶段,接着指出要营造包容的社会环境、畅通抑郁症的求助与治疗通道,最后说明预防抑郁症发生意义重大,每个人都应该关爱、帮助抑郁症患者。可见材料一针对的是“抑郁症患者”,并没有特别提到关爱“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故选A。
4.答案:①了解当下青少年抑郁防治面临的痛点、难点和需求,为进一步构建良好支持环境提出有效建议。②引起人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培育﹐帮助他们拥有并保持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③希望社会各方给予相应的支持,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支持患病的青少年康复回归。
解析:根据“这也是本次我们启动《2023年青少年抑郁防治现状调研报告》项目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对青少年抑郁症预防、治疗和康复现状的调研,了解当下青少年抑郁防治面临的痛点、难点和需求,为进一步构建良好支持环境提出有效建议”可知,启动这个项目是为了了解当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要以便更好地提出有效建议。
根据“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副主任王钢强调,‘我们要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素养的培育,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拥有并保持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可知,作为项目发起单位之一,王钢副主任的话体现出项目启动的目的:引起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培育的关注,帮助他们拥有并保持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心态。
根据“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需要社会各方给予相应的支持,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支持患病的青少年康复回归。这也是本次我们启动《2023年青少年抑郁防治现状调研报告》项目的初衷”可知,这个项目启动的初衷是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帮助患病青少年康复回归。
5.答案:①抑郁症患者不要讳疾忌医,要及早治疗,让抑郁症消失在萌芽阶段。②在抑郁症面前,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以自保或保护他人。③社会需要理解和重视抑郁症,抛弃误解和轻视,对抑郁症患者给予关心、鼓励和支持。
解析:根据“出于对疾病的耻感,抑郁症患者自身也存在讳疾忌医的情况。减少抑郁症带来的伤害,更重要的是让抑郁症消失在萌芽阶段”可知,要减少抑郁症带来的伤害就要抛弃对抑郁症的耻感,及早就医,在萌芽阶段就让抑郁症消失。
根据“在抑郁症面前,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将是患者保护自己、公众保护他人的一道护城河”可知,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保护自己或他人,减少抑郁症带来的伤害。
根据“说到抑郁症,社会上对这一疾病还存在不少误解和轻视”“我们无法科学识别的时候,常会将抑郁症状误认为是压力大、不够坚强等生活问题来看待”以及“每个人都应该对抑郁症患者给予关心、鼓励和支持”“需要社会各方给予相应的支持,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支持患病的青少年康复回归”可知,要减少抑郁症带来的伤害,首先要正确认识这一疾病,抛弃误解和轻视,并且给予抑郁症患者支持、帮助和鼓励。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今后的冬天都‘是残酷战斗的季节”错误。原文“今后经历的冬天是残酷战斗的季节”,是指抗战时期的冬天,不是指所有的冬天。
故选B。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围绕这一事件讲述故事”错误,李佩钟设计“破路计划”只是贯穿了小说的始终,但小说并没有“围绕这一事件讲述故事”。
故选B。
8.答案:①李佩钟是一个摆脱了旧家庭羁绊、走上革命道路的青年女干部形象,她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对她的描写细致入微,既写出了她情感世界的矛盾与纠结,也写出了她对敌斗争的刚毅与坚决;
②李佩钟是千万抗日战士中的一个,也是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作者对李佩钟形象的塑造,特别关注她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灵,表现人物的性格,写出了战争年代的风云变幻和百姓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李佩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女性,由注释“李佩钟念过师范,后为封建家庭所迫,嫁给了地主的儿子田耀武,她内心极度痛苦,于是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投身革命,从地主的儿媳妇、乡绅的女儿成长为革命的中坚力量。选文中她主要抓抗日动员会工作”可知,她竭力摆脱旧意识羁绊,并走上革命道路,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如原文对她的描写“她好像听见了寒风里夜晚行军的脚步,看见霜雪在他们的面前飞搅。想到骑在马上的将军也不会想到爱情,她振作自己,在一张纸上,描画破路拆城的计划“她一个人在夜晚工作。在这样的夜晚,有的母亲正在拍哄着里的孩子;有的妻子,正把头靠近她的丈夫。想到这些,很长时间,李佩钟心里不能安定,拿起笔来又放下,她听着院里的一棵老槐树发出的冬天的风的响声,她把想念引到那走在征途上的人们,她必定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她情感世界的矛盾与纠结,又写出了她对敌斗争的刚毅与坚决。
李佩钟的人物形象具有代表性。她是千万抗日战士中的一个,也是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如原文对她细致入微地刻画“她振作自己,在一张纸上,描画破路拆城的计划“她把衣服扔在秃头老崔的怀里”“因为李同志的模范行为,我们的机器就又转动起来了“她闭着眼睛休息了一下,身上感到一种像被亲人抚慰般的轻轻的舒快。睁开眼睛,从窗纸的小破口,她看见有一个很大的流星斜过天空坠落了,像泻下了一摊水银,照着全院明亮”。小说对李佩钟形象的塑造,特别关注她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灵,表现人物的性格,书写出战争年代的风云变幻以及战争年代百姓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9.答案:①“蜡烛烧过了一半,火苗跳动”,渲染了温馨、宁静的气氛,营造了一种富有诗意的画面美;
②“感到一种像被亲人抚慰般的轻轻的舒快”,运用心理细节描写,表现了亲情的美好与珍贵,充满了诗意美;
③“像泻下了一摊水银”,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流星划过天空的景象,含蓄蕴藉,富有浪漫气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由原文“蜡烛烧过了一半,火苗跳动”,形容蜡烛的火苗跳动着,在夜晚营造出了温馨宁静的气氛,读者可以依据这句话想象出诗意的画面,即一烛火,一个人,一个温暖的屋子,表达了青年女干部青春诗意的美。
由原文“她闭着眼睛休息了一下,身上感到一种像被亲人抚慰般的轻轻的舒快”,运用了通感心理描绘,表达了人物舒适惬意的内心世界,展现出蕴藏在人物心灵的微动的诗意。由原文“睁开眼睛,从窗纸的小破口,她看见有一个很大的流星斜过天空坠落了,像泻下了一摊水银,照着全院明亮”,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屋外世界的诗意美,暗含美好愿望的流星划过天空,作者以屋外的景物描写,加上主观的认识,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富有浪漫气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10.答案:BD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平定天下,驱走蛮夷,日月能够照耀到的地方,没有不臣服于陛下的。
“海内“蛮夷”都是名词,分别做“平定“放逐”的宾语,“海内”“蛮夷”后停顿,BD处断开。
“莫”,无定指代词,没有人。“不宾服”是谓语,二者结合结构完整,“莫”前应停顿,G处断开。
故选BDG。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
C.正确。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不同。/翻转、反复。句意:并非故意要不同。/成名翻来覆去自言自语。D.错误。称道。/取道。句意:议论都是称道古代非难。/当今取道芷阳从小路出行。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因此秦始皇既应该效法三代旧事,也需要根据时代而有所改变”错误。原文“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意思是“而且淳于越说的只是三代的旧事,哪里值得效法呢?”由此可见,李斯并不认为秦始皇应该效法三代旧事。
故选D。
13.答案:(1)做事不效仿古法却能够长久的,我从未听说过。
(2)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都由陛下统一颁布,百姓在家就努力务农做工,读书人就应学习法律刑禁。
14.答案:①敢于直言进谏,《谏逐客书》开篇就提出自己的意见:逐客是不对的。本文中李斯也直言效法古代是不好的。
②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谏逐客书》中李斯详细阐述了“客之功”,本文中李斯则具体分析了效法古代的弊端。
③提议的刑罚施行过于极端,本文中李斯提议“焚书”,违法者处罚严厉,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①由《谏逐客书》开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原文“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感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创建”可看出,李斯敢于直言进谏。《谏逐客书》开篇就提出自己的意见:逐客是不对的。本文中李斯也直言效法古代是不好的。
②由《谏逐客书》“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原文“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可看出,李斯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谏逐客书》中李斯详细阐述了“客之功”,本文中李斯则具体分析了效法古代的弊端。
③由原文“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可看出,李斯提议的刑罚施行过于极端,本文中李斯提议“焚书”,违法者处罚严厉,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山茶花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凋谢”错误。岁寒年末时节的花儿没有比它更晚凋谢的,它也是凌寒迎春最早开放的,并不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凋谢”。
故选C。
16.答案:①端庄高雅,有富贵姿,而没有妖冶容。②有坚贞的品质,开在白雪中,岁寒而不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山茶花蕴含着奇特的气质,往往开红花,指山茶花常常开出鲜红的花朵,如火如血,显得十分艳丽。虽有牡丹一样雍容富贵的姿容,却不似牡丹随风摇曳的轻佻妖冶。
山茶花总是开出鲜艳的红花,还偏偏在皑皑白雪之中。偏在白雪中,指山茶花偏爱在冰雪覆盖的环境中绽放,不畏寒冷,反而更加显得傲然挺立,有坚贞的品质,岁寒而不凋。
17.答案:(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②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③示例: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解析:
18.答案:A.亭亭玉立(婀娜多姿)B.鲜红欲滴,红润剔透,晶莹剔透C.万紫千红、缤纷绚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由“立夏如少女般动人”可知,此处是在说立夏有少女般姿态,可填“亭亭玉立”或“婀娜多姿”等。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婀娜多姿:形容女性轻盈柔美。
B处,“初夏有颜色“几颗樱桃叶底红”,可填有关于红色的成语,“鲜红欲滴,红润剔透,晶莹剔透”皆可。鲜红欲滴:形容植物色彩鲜艳,美丽。红润剔透:色红而有光泽,透亮。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
C处,由“芳菲歇去……夏木阴阴”可知,此处是在说春天百花盛开,万紫千红,故可填“万紫千红“缤纷绚丽”等。万紫千红:多指繁盛的春色,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缤纷绚丽:种类繁多的色彩耀眼而华丽。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a处,从后文表述“绿肥红瘦,南风习习”,可推②句与之相符,故a对应②。
b处,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意思为:骄阳之下,田间地头,翠绿的麦穗开始微微泛黄;新雨过后,园中树木,诱人的黄梅透出阵阵芳香,正合前文的“万物生长”之态,故b对应1。
c处。“花尽蜜蜂稀”应和了后文的“春,留不住”,故c对应③。
故选B。
20.答案:拟人,将“夏天”拟人化,“推门而入”“撞个满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的热烈、活泼,给作者带来惊喜,表达作者对夏天无限的喜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跟夏天说声‘你好””把夏天人格化,“推门而入”“撞个满怀”,赋予其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的热烈、活泼,表达作者对夏天突然而至的惊喜和对夏天无限的喜爱。
21.答案:(1)语句②:“防止……不会”将“不会”删去。
(2)语句④:删去“原因”。
(3)语句⑧:“传闻现在食用咸菜致癌”修改为“食用咸菜致癌的传闻现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句式杂糅,“目的是为了”句式杂糅,“目
的..…”和“是为了”的杂糅,可删掉“目的”。
③搭配不当,“改善不足”动宾不搭配,将“改善”修改为“弥补”,或在句末添加“的情况”。
③语序不当,“出现”的主语应是“传闻”,且“现在”修饰“出现”,将“传闻现在食用咸菜致癌”修改为“食用咸菜致癌的传闻现在”。
22.答案:A.咸菜的腌渍方式主要有三种
B.虽然第三种方式会产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根据“咸菜的腌渍方式主要有三种”,前文说到了第一种,后文“都属于生物发酵”,此处可填:腌渍原理和第一种相似。
B.根据“咸菜中的致癌物质其实是亚硝酸盐“前两种腌渍方式并不会产生亚硝酸盐”,可见咸菜并不都含有亚硝酸盐,此处可填:并非咸菜都含有此物质。
23.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这则材料通过小鱼与年老鱼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我们常常身处自己所追求的环境中,却由于缺乏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理解,而未能察觉。小鱼想要去大海,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身处大海之中,这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有时会因为盲目和无知而忽略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这里的“大海”可能是目标、理想,也可能是亲情、友情,也可能是温暖、善良等等。因而材料启发人们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认知能力,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实现自己的目标。换个角度说,小鱼对大海的渴望,实际上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然而,它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其实已经满足了它的需求。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
人们在追求梦想时,如何面对内心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当小鱼在意识到自己就在大海中后,可能会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新的认识和珍惜,从而鼓励人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和事,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认真做好当下的事,努力过好眼前的生活。
写作时学生可以从材料中的对话出发,先明确立意,比如:学会珍惜与感恩。第一部分:阐述珍惜的意义。一条小鱼渴望大海,却未察觉自己已然身处其中。这种盲目和无知,不正是我们有时面对生活的写照吗?因而我们要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亲情、友情、爱情等,来说明珍惜的重要性。同时,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故事来增强说服力。第二部分:分析感恩的价值。可以讨论感恩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样,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和名人故事来支持这一观点。第三部分:结合材料,阐述小鱼在意识到自己就在大海中后,可能会如何珍惜和感恩自己的生活环境。这部分可以发挥想象,将小鱼的故事与珍惜与感恩的主题相结合,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结尾总结全文,强调珍惜与感恩的重要性。可以写:“正如小鱼在意识到自己就在大海中后,开始珍惜和感恩自己的生活环境一样,我们也应该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分美好,感恩遇到的每一个人和事。因为,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存在,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
立意:1.不让盲目和无知遮蔽了双眼。
2.平衡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矛盾。
3.珍惜拥有,感恩当下。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益阳安化县两校联考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益阳安化县两校联考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