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1
    河南省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2
    河南省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的车轮行过辽阔大地,总能在某些特殊拐点留下难以磨灭的辙痕。打开神州地图,我们可以在历史的天空看见无常的风云变幻,又可以在岁月长河磨洗出文明古国的精神图腾。
    盘点沿革至今与远古传说关联的地名,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与大禹治水的故事关联的特别多。今河南省开封市下辖的禹王台区,因著名古迹禹王台而得名。禹王台又称古侯台,最初与大禹并无关系,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称此台为“吹台”。自元朝以来,开封屡遭黄河水患,到明嘉靖二年(1523年),人们于古台之上建禹王庙,为其供奉香火,才有了“禹王台”这个名称。
    以知名度而论,杭州绝对算得上“顶流”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杭州地名的由来也与大禹有些渊源。杭州古称临安、钱塘、武林、杭城等,但它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名字叫余杭。清嘉庆《余杭县志》记载说“余杭”本为禹杭,因大禹在此治水而得名,后转讹为余杭。不过这种说法存在争议,也有学者认为,“余杭”系百越语地名,和大禹是否在此治水无关。
    打开河南省地图,在洛阳、焦作、新乡这三座城市下辖的区县里,会发现有不少地名皆因3000多年前的一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武王克商之役而诞生。周武王率大军行至黄河北岸一处渡口时,举行了一次具有强烈政治意义的阅兵仪式——“盟津观兵”。武王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带有军演性质,熟悉地形与路线,预先作好部署,以便日后大军渡河北伐;二是约定诸侯在此会盟,约定日期,今后于此会合誓师打响灭商的最后一战。这个影响历史进程的“盟津”究竟在什么位置呢?今天地图上有两处地名与此皆有渊源,一处是河南洛阳市下辖的孟津区,另一处是焦作市下辖的孟州市,相距大约60千米。
    公元前1046年,周军与诸国部落组成联合军,渡过盟津,东进伐纣。如今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下辖的武陟县之名,与这场大进军有关。此地因是周武王进军克商、提牧野之师、兴兹土之地,遂名“武陟”。另有一种说法认为“陟”有登高之意,认为可能是武王进军途中在这里登上一座高山而命名。
    大军向商王都朝歌不断推进,在决战打响之前,周武王作《牧誓》进行全军总动员,随后于朝歌城外的牧野与殷商展开最后决战。当时都城朝歌由内而外的位置分别以城、郭、郊、牧、野来称呼。“牧野”指的是都城郊外的地方。但牧野之战后,人们但凡见到此地名,联想到的却是这场决定商亡周兴的命运之战,以及发生决战的那一片地区,大体相当于今河南省卫辉市。
    灭商后,周武王罢兵西归,我们也跟随武王回师的路线,将目光再转回洛阳地区。与孟津区毗邻、位于洛阳盆地东隅的偃师区,其名同样源于这场战役。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首次载其名之源:“偃师,武王伐纣,回师息戎,遂名偃师焉。”
    西周时,统治者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君主主要是王室亲族与开国的功臣谋士。至今,在中原大地上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古国封邑的名字。比如今天河南省省会郑州与其下辖的新郑市的来历,就都与春秋时期的郑国有关。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是周宣王之弟,最初分封在西周王畿之内的“郑”,就以地名称其国。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在位时,郑桓公身为皇叔,在镐京担任司徒。他眼见“王室将卑,戎狄必昌”,只得替自己家族留一条退路。公元前779年,郑桓公把家族、部属、财产搬到“济、洛、河、颖(济水、洛水、黄河、颖水)之间”,建了一个新邦,仍然称之为“郑”,于是就有了“新郑”这个地名。
    西周王朝还在汉水以北、淮水上游一带设置了随、蔡、蒋、唐、息等诸多同姓封国,“来头最大”的大概是蔡国了。其开国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蔡叔。可惜进入春秋时代以后,蔡国国势不振,先为楚灭,而后幸运地异地复国。这一来一去,就在今天河南省驻马店市留下了“上蔡”“新蔡”两个县名。
    秦统一六国后,改分封设郡县,此后近百年间诞生的一系列地名,绝大多数与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位政治强人有关。今河南省洛阳市下辖的新安县在秦时属战略要地,秦始皇给地名取“安”字,有长治久安之寓意。我们再来看河南省新乡市下辖的获嘉县。仅凭地名,人们恐怕很难想到,它的由来与一场千里之外的叛乱有关。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国宰相吕嘉起兵反汉,后被汉伏波将军路博德诛杀。汉武帝出巡行至汲县新中乡时,正好收到献来的吕嘉首级,武帝大喜,改新中乡为“获嘉县”。
    丰富多彩的神州地名里,三国这个时代自然也有巨大贡献,例如今河南省许昌市下辖的魏都区和建安区。前者是1986年2月设立的,命名由来也比较好理解,曹丕称帝后,定都洛阳,又设了4个陪都,曾经曹操王霸之业的“起飞点”许昌就是其中之一。至于建安区,是2016年11月才改的名,意在纪念许昌建安文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
    唐时,武则天称帝后曾驾临嵩山,并亲登太室山封中岳之神,她将少室山下的阳城县改为“登封县”,年号改为“万岁登封”,这个称谓一直沿用到今河南省登封市。河南省灵宝市之名也是唐玄宗因个人崇信道教,喜得“灵符”后御赐。从远古到现代,留在神州版图上一个个别具一格的地名,可以说是几千年风雨中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的见证。这些名称从诞生到演变乃至含义发生变化,折射出的也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中国人所追求的道德标准与人文精神。
    (摘编自国家人文地理《华夏青史的地理印记》)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禹王台”的原名为“吹台”,后来人们为表达对大禹治理水患的感激之情而在其上建庙,自此改称。
    B.武王会盟诸侯的所在地“盟津”之名逐渐演化为“孟津”,地域范围也划分为现在的孟津区和孟州市。
    C.武王伐纣后,“牧野”这一地名由专指变成了泛指,其指代的地域范围也比决战打响前的所指缩小了。
    D.新安县会对军事战争有重大影响,秦始皇用“安”取名,寄予自己希望此地安宁、江山永固的理想。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孟津、孟州出师,途经武陟,战于牧野,西归偃师,这些地名反映了武王伐纣的行军路线。
    B.“郑”与“新郑”、“上蔡”与“新蔡”这两组地名命名的源头一致,每组地名在时间上前后相继。
    C.曹操的帝王霸业从许昌开始,不断发展兴盛,后来曹丕继位,将许昌设为魏国的五都之一。
    D.地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政治内涵,中国人追求的道德标准与人文精神可以从中找到出处。
    3.“也有学者认为,‘余杭’系百越语地名,和大禹是否在此治水无关。”下面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此观点的一项是( )
    A.通过溯源发现,与大禹相关的地名,大多是源于人们对英雄的崇拜怀念之情,当地并不是大禹治水之处。
    B.夏禹生活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较低下,交通闭塞,禹不可能同时活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处地区。
    C.记载说“余杭”本为禹杭的《余杭县志》成书于清朝嘉庆年间,出现的时间远远晚于大禹治水发生的时间。
    D.远古时代的夏部落联盟活动地区,大致西至今河南西部和陕西南部,东至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交界地。
    4.下面表格空缺处内容填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禹王台B.重大历史事件
    C.帝王命名D.武则天登太室山封中岳之神
    5.文本在讲述地名文化时,是如何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趣、言之有物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被时光镀亮
    熊红久
    母亲回忆说,一九六七年初春,下了一场大雪。半夜时分,她肚子突然剧痛,有早产迹象。父亲赶忙叫了一辆马车,把她从六连送往十几公里外的团部医院。在离医院还有一公里时,随着一次车轮的腾空,我迫不及待地从母体里冲了出来,并把第一声啼哭,匆忙而嘹亮地留在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一个叫塔斯尔海的地方。
    退休之后的母亲,有了更多闲暇的时间,就像当年用一瓢瓢井水育活菜苗一样,如今用一天天闲置的时光,润活那些沉寂已久的往事。所以,许多我都模糊了的细节,她竟能描述得细致入微,其状态已十分接近业务娴熟的仓管员在清点积压的库存品。这让我常常觉得,我只是把她的身体接到了城市,而她的魂魄被更多的故事羁绊住了,滞留在生活了四十多年的连队里。顺着母亲的回忆,我很快就能追上那些行将逃离的细节。
    打记事起,我们一家就一直居住在用土块垒起的平房内。这些屋子,是父亲和他的军垦战友们,一桶水一锹泥,亲手在沙尘肆虐的荒漠中建造出来的。家都靠在一起,积木一样摆放成了连队西南侧的第一排平房。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操着各式的口音杂居在一起,就像一块田地里生长的多种作物,虽神态各异,却相互依存。
    在缺滋少味的岁月里,我们这些孩子会走进玉米地,拔起一根根被称为“甜秆”的外形酷似甘蔗的玉米秆,从中嚼出些许糖的韵味,唤醒被粗茶淡饭挫钝的味蕾,也因此毁坏了不少庄稼。我们也会走向荒野,从荆棘丛中采摘一些鲜艳的浆果,再一枚枚仔细品尝,也总能寻找到几粒酸甜可口的惊喜。但这些都不足以与真正的糖果抗衡。当接到通知,每家派人到连部办公室领取过年配给的水果糖时,我觉得自己的整个身心,一下就被甜味抓走了。
    连部外面排着长队,每家大人身后都跟着几个孩子,每一张笑脸,都养活着一个春天。睡觉时,我都会将那一粒牵肠挂肚的甜蜜压在枕头底下,不时用手触摸,直到入梦。第二天醒来,又迅速抓在手中。
    长大后,胃开始拒绝甜味,不等吃完一粒糖就开始泛酸,这或许是小时候求之不得而造成的物极必反的结果。所以,对甜蜜的回忆,总是搁浅在童年里。
    现在享受着冬日里暖气和阳光的我,还常常会想起那间墙壁斑驳的老屋,以及土块垒起的火墙和被煤炭烧红的铁皮炉子。天刚暗下来,我们兄妹三个就会拥围在炉边,大人们会在炉子上放置一块四方铁皮,然后将瓜子平摊其上,用小火慢慢烘烤,父亲一边翻动瓜子一边讲着故事,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惹得我们刨根问底。长大后才意识到,父亲编讲的故事既不曲折又不精彩,但当时却足以让我们痴迷其中。
    每年的清明,我都会起个大早,带上母亲准备好的祭品,到塔斯尔海公墓——一群兵团老军垦们最后的归宿。这是一片简易的没有经过任何修整的荒地,地面上拱起了大大小小几百座坟茔,其中一块,便有父亲。每每到此,我都会肃穆凝视,从一条条形态各异的墓碑上,读到一个个消亡的名字,这些真实的名字啊,曾经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书写着生命的顽强与艰辛。
    我也时常想通过镜子在自己的面部寻找到父亲的影子,因为见到我的老人们都说我和父亲像极了,但最终我看到的还是自己。为什么其他人轻而易举能发现的东西,我却费尽周折也一无所获?想想如今的我,已经活过了父亲的年龄,暗暗觉得自己赢了,到底赢了什么,却无法说清。
    我跪在清明里,对着墓碑自言自语,讲述我的现在。墓碑上记载不了曾经的辉煌和失落、荣耀和名街。一堆黄土,两串数字,涵盖了每一个复杂的人生。这一刻,豁然顿悟,清明,是通过这些亡灵来冲刷我们内心欲念的——除了出生和死亡的数字,什么都带不走。过去·与现在、生者与逝者、往事与未来,都在此交汇,一个带着痛的节日,也应该带着醒。
    不知道父亲在另一个世界的活法。按时间推算,你也算是这片土地的老人了,但我想,你是留有遗憾的,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围绕在身边慢慢长大,就像园子里刚出苗的青菜,等不到成熟,就离开了,把成长交给了孩子们自己。尤其是,没有留给儿子一个在你老时帮你点烟的机会,逢年过节时帮你倒酒的机会。每年来看你一次,父亲,我把原本应该与你分享的瓜果酒肉,摆放在墓前,我看着碑文上你长不大的年龄,我已超过你很多了,如果现在你站出来,我们应该更像一对兄弟。我找不到你老去的样子。你没有把老年展示给儿子,一如你没有看到我现在的成年。但我们确实拥有过你,有过一个真切爱我们又让我们无限怀念的父亲,就像一件不曾享用就弄丢的珍宝。
    烟火散尽,我直起身,伫立在清明里,面对墓碑,感到找回了许多以前丢失的东西。就像我现在这样,面对父亲,面对清明,我看到了自己透明的灵魂。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幼时不懂事的“我”拔玉米杆、采浆果以品尝甜味,毁坏了不少庄稼,成年后的“我”常追悔莫及。
    B.幼时糖果数量少又难得到,造成“我”成年后对糖果极为排斥,只能在童年的回忆中品味甜味。
    C.受年龄和阅历限制,“我”幼时没有意识到父亲编讲的故事既不曲折也不精彩,才会痴迷其中。
    D.成年后的“我”在清明时祭奠父辈,对时间、生死、得失等有了新的领悟,灵魂也变得更为纯净。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的回忆和“我”的回忆交错出现,成为文本的明暗双线,将过去与现在交织为一体,增添了往事的厚重感。
    B.文本善于从生活中取材,用“田地里的作物”“园子里的青菜”比喻人,既充满乡土气息,又具有着质朴的美感。
    C.我们一家早年的生活情状是军垦人员一代人生活的缩影,以点带面地折射了特定时期人们生活的艰辛与顽强。
    D.在叙述往事、描写祭奠情形时穿插的议论和抒情语句,多以成人的眼光审视成长过程中的隐痛,平实而深刻。
    8.文本以“被时光镀亮”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文本结尾部分提到父亲时改为以“你”相称,请结合文本说明这样改称的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故贤者劝赏而不见子胥之祸,不肖者少罪而不见伛剖背①,盲者处平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古之人曰:“其心难知,喜怒难中也。”故以表示目,以鼓语耳,以法教心。君人者释三易之数而行一难知之心,如此,则怒积于上而怨积于下。以积怒而御积怨,则两危矣。明主之表易见,故约立;其教易知,故言用;其法易为,故令行。三者立而上无私心,则下得循法而治,望表而动,随绳而斫,因攒而缝。如此,则上无私威之毒,而下无愚拙之诛。故上居明而少怒,下尽忠而少罪。
    (节选自《韩非子·用人》)
    材料二:
    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言于襄子曰:“中牟有士曰胆胥己,请见之。”襄子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曰:“意者君耳而未之目邪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非晋国之故。”襄子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遂不复问,而以为中大夫。襄子何为?任人,则贤者毕力。
    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者之船骥也。释父兄与子弟,非疏之也;任庖人钓者与仇人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数矣。故小臣伊尹、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听,而天下知齐、秦之霸也。岂特船骥哉?
    夫成王霸者固有人,亡国者亦有人。桀用干辛,纣用恶来,宋用唐鞅,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审分览》)
    【注】①伛剖背,像驼背人那样受无辜的刑罚。②攒,通“钻”,指锥孔。
    10.材料二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意者A君耳B而未之C目邪D为中E大夫F若此G其易也H非晋国之故。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指险境,与成语“危言危行”中“危”字的含义不同。
    B.御,指统治,与《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中“御”的含义不同。
    C.举,指举荐,与《鸿门宴》“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中“举”字的含义相同。
    D.骥,指骏马,与成语“按图索骥”中“骥”字的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明的君王设定奖赏、惩罚时会考虑实际,如此才能让君臣之间的关系和谐。
    B.韩非子认为君王的评判标准、教导、法制都明了易行,他就能够做到没有私心。
    C.赵襄子越过直接考察而任命胆胥己为中大夫,是因为他了解任登的为人、品格。
    D.厨师伊尹和钓鱼者吕尚都是身份卑微却有才能的人,能够帮助君王建功立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则上无私威之毒,而下无愚拙之诛。
    (2)管夷吾、百里奚听,而天下知齐、秦之霸也。
    14.两则材料在“用人”方面的主张各有何侧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呈小村①
    文天祥
    万里飘零命羽轻,归来喜有故人迎。
    雷潜九地声元在,月暗千山魄再明。
    疑是仓公②回已死,恍如羊祜③说前生。
    夜阑相对真成梦,清酒浩歌双剑横。
    【注】①小村,即刘沐,原是文天祥的邻居和好友。文天祥在被元军押往北方途中逃出,回到南方,揭起抗元旗帜。德祐二年,诗人由南剑州进兵汀州,见刘沐等从江西起兵来迎,遂赋此诗。②仓公,汉代名医,医术高超,与扁鹊并称。③羊祜,晋代名将。他在五岁时,令乳母从桑树中探得邻人李氏亡儿所玩的金环。
    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运用比兴手法,以一片羽毛起兴,形象地概括了诗人九死一生的艰难身世。
    B.“故人”指诗题的“小村”,“喜”字写出了诗人此刻的激动心情,和首句构成对比。
    C.五、六两句连用典故,表达了自己被拘得脱、重获自由后恍如隔世的复杂心情。
    D.把剑横拿,是要作战的姿态。再加上纵酒高歌,显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悲壮意气。
    16.本诗与《过零丁洋》都是文天祥的爱国诗篇,但诗人对国家形势的认知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7.补全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释了自己对唯独此山以钟命名的疑虑,否定了唐代李渤的观点。(2)在同样抒写遭遇的不平之慨后李白在《行路》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对光明未来的展望照在《拟行路雕(其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自己徘徊不前、如鲠在喉、难以言表的哀痛。(3)自古以来,人们常常在诗文中表达着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或表现百姓生活
    富足,或描写烟火气浓浓,或叙写民俗热闹非凡,或描绘水稻丰收在望,或勾画草木茂盛、流水潺潺,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是否有过风雪之夜匆匆赶路的经历?或者,你是否曾经独自行走在异乡的星空下?夜色茫茫,山路迢迢,看不见一个人影,只有天上的星斗伴着你默默前行……就在你十分疲惫、孤独,甚至有些①___________的时候,偶尔抬起头来望向远处,忽然,远方的山脚下,闪烁出一豆微弱的灯火,哪怕看上去是那么遥远,但它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明亮和温暖。它让你②___________,奋然前行,同时也给你带来许多的遐想
    那也许是正在燃着的温暖的灶火吧?哦,有小小的山垮、小小的村落,橘黄色的灯火里,或许还会有一位慈祥的母亲,正在揭开热气腾腾的盖帘,饭菜香扑鼻而来……或者是有一个小小的读书郎,正俯身在小小的饭桌上做功课?哦,也许还会是小小的姐弟兄妹几个,正支着双手捧着小脸,在听妈妈或外婆讲故事吧?
    遥望着闪烁在远山脚下那一豆橘黄色的灯火,你可能会③___________地沉浸在这样一种温柔的感情里,把茫茫夜色和弥漫的风雪抛在脑后,踩在脚下,振作起来继续前行……啊,毕竟,毕竟是灯火在前啊!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句子中的“过”与文中加粗的“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
    B.我问了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想打听打听。
    C.这时,我习惯地转过头去,看看后边阵地。
    D.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
    20.文中画框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灯火在前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要防沙治沙,就应该多植树”“将沙漠变为森林”……近年来,社会上持类似观点的人有不少,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树治沙”“沙变土”并不是绝对的正确命题。沙漠的成因决定了什么样的沙漠能治、需要治;至于怎么治,A________。
    ①和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作用下形成的荒漠化土地不同,天然的沙漠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地质环境长期演变的结果,②造成沙漠环境中植被低矮稀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缺水引起的。③沙漠地区不缺土壤,风沙土本身就是一种土壤类型。④我国干旱区大面积地分布着沙漠和戈壁,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仅靠天然降水无法支撑大量树木生长。⑤大面积或高密度种树会降低地下水,耗光土壤水分,导致沙漠生态系统崩溃。
    科学研究早已证明,B________,才有可能治理和需要治理,治理方式也并不局限于种树,应该乔灌草结合。荒漠化治理应该“以水定绿”,即C________。而对于天然的沙漠戈壁,保持其原始状态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让在其中生存的动植物不被打扰,才是最好的选择。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2.文中第二自然段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些观点并不绝对正确,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这样认为,有的人就接受了。但也有人会去甄别、勘误,从而有了新的收获。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人们为表达对大禹治理水患的感激之情”有误,应该是表达饱受水患之苦的百姓祈求庇佑的心愿;B.“地域范围也划分为现在的孟津区和孟州市”有误,文本原意是“现在的孟津区和孟州市都有可能是当时的盟津”;C.“‘牧野’这一地名由专指变成了泛指”有误,应该是由泛指变成了专指。故选D。
    2.答案:D
    解析:“中国人追求的道德标准与人文精神可以从中找到出处”有误,原文是指可以从地名的发展变化中看出中国人追求的道德标准与人文精神,不能据此认为这些道德标准与人文精神就出自地名。故选D。
    3.答案:A
    解析:不能由“……大多是源于人们对英雄的崇拜怀念之情,当地并不是大禹治水之处”断定所有地方都是这种情况,余杭还是有可能是因大禹在当地治水而命名的,所以不适合充当论据;BD.主要从事件本身推断,以大禹以及夏部落联盟的活跃范围作为论据支撑观点;C.“‘余杭’本为禹杭”的说法出现时间非常晚,可能是出于后人杜撰,可作为论据支撑观点。故选A。
    4.答案:C
    解析:“帝王命名”错误。“魏都区”的得名来源是后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纪念。故选C。
    5.答案:①以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分类讲述地名得名的内在历史,能让读者建立更为清晰立体的历史通感;②以讲故事的口吻讲述史实,语言生动风趣;③讲述地名文化时,引用典籍,举例丰富,内容充实。
    解析:“言之有序”指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文章共有13段,第1段,先总说地名是岁月长河磨洗出文明古国的精神图腾;第2~12段,以时间为序,分类讲述地名得名的内在历史;第13段总结,地名不仅是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的见证,也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中国人所追求的道德标准与人文精神。故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能让读者建立更为清晰立体的历史通感;“言之有趣”指文章的语言富有趣味。从“盘点沿革至今与远古传说关联的地名,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与大禹治水的故事关联的特别多”“曾经曹操王霸之业的‘起飞点’许昌就是其中之一”等处来看,作者以讲故事的口吻讲述史实,语言生动风趣;“言之有物”指文章的内容充实丰富。如“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首次载其名之源:‘偃师,武王伐纣,回师息戎,遂名偃师焉。’”“大军向商王都朝歌不断推进,在决战打响之前,周武王作《牧誓》进行全军总动员,随后于朝歌城外的牧野与殷商展开最后决战。当时都城朝歌由内而外的位置分别以城、郭、郊、牧、野来称呼”,讲述地名文化时,引用典籍,举例丰富,内容充实。
    6.答案:D
    解析:A项,“成年后的‘我’常追悔莫及”感情程度过重;B项,“幼时糖果数量少又难得到,造成‘我’成年后对糖果极为排斥”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或许”;C项,“我”痴迷于父亲的故事,也有喜爱当时家庭氛围的因素
    7.答案:A
    解析:“成为文本的明暗双线”表述有误,没有构成“明暗双线”
    8.答案:①制造悬念。题目没有明确“被时光镀亮”的对象及原因,能吸引读者思考。②揭示内容。该题目说明文章选材紧扣和“时光”有关的往事回忆。③点明主旨。往事在时间的推移中并不褪色,邻里情、友情、亲情等人生感悟历经时间的洗礼而更加深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从表达的效果或读者的角度来看,以“被时光镀亮”为题,设置了悬念,很容以引发读者思考“‘被时光镀亮’的对象及原因”,激发阅读的兴趣。
    从文本内容来看,母亲的回忆和“我”的回忆交错出现,“打记事起,我们一家就一直居住在用土块垒起的平房内··”,以“被时光镀亮”为题,说明文章选材紧扣和“时光”有关的往事回忆。
    从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以叙述往事为主,记叙了我们一家早年的生活情状,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操着各式的口音杂居在一起”,吃着“连部办公室领取过年配给的水果糖”,听着“父亲编讲的故事”,邻里情、友情、亲情充实着“我”的记忆。这些往事在时间的推移中并不褪色,且历经时间的洗礼而更加深沉。
    9.答案:①当时“我”是跪在墓碑前对着父亲吐露心声的,用“你”相称是与父亲对话的需要。②清明祭奠时,“我”对父亲的思念不可遏制,用“你”相称是这种亲密情感的自然流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叙述人称作用的能力。
    文本结尾部分提到父亲时改为以“你”相称,由“我跪在清明里,对着墓碑自言自语,讲述我的现在”“烟火散尽,我直起身,伫立在清明里,面对墓碑”可知,“我”是跪在墓碑前对着父亲吐露心声的,用“你”相称是与父亲对话的需要。
    清明祭奠,“我”身为儿子对父亲充满了思念,“尤其是,没有留给儿子一个在你老时帮你点烟的机会,逢年过节时帮你倒酒的机会”“但我们确实拥有过你,有过一个真切爱我们又让我们无限怀念的父亲,就像一件不曾享用就弄丢的珍宝”,字里行间对父亲的思念不可遏制,用“你”相称是这种亲密情感的自然流露。
    10.答案:DFH
    11.答案:C
    解析:A项,“危”的意思分别为“险境”和“正直”;B项,“御”的意思分别为“统治”和“阻挡、抵挡”;C项,“举”的意思分别为“提拔”和“举起”;D项,“骥”的意思都为“骏马”
    12.答案:B
    解析:“他就能够做到没有私心”有误。根据原文,三方面与无私心并举,并非指君王做到三方面,就没有私心
    13.答案:(1)像这样,那么君主就不会有滥施淫威的凶狠,而臣下也不会因愚蠢笨拙(不会迎合君主)而受惩罚。
    (2)管夷吾、百里奚被听从(被重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要成就霸业了。
    解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英明君主设立臣民通过努力可以得到的奖赏,设立百姓可以避免的惩罚。所以有德才的人勉励立功受赏而不会遇到伍子胥那样的灾祸,无德才的人可以少犯罪而不会像驼背人那样受无辜的刑罚,眼瞎的人处在平坦的地方而不会遇到深涧,愚痴的人保持安静的生活而不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像这样,君主和臣下之间的恩情就结下了。古人说:“人心难知,人的喜怒难以猜中。”所以用表给眼睛提示,用鼓来给耳朵定音,用法给人心做规范。做君主的人放弃以上三种简单易行的方
    法而依难以实行的主观意图来办事,这样,就会使君主积下愤怒而臣子积下怨恨。以积怒的君主统治积怨的臣子,那么君主和臣子两者都危险。英明君主的标记使人容易看见,所以就能确立信约;他的教导使人容易明白,所以他的话能被遵用;他的法令容易实行,所以命令能得到执行。“表”“教”“法”三者既已确立而君主又没有私心,那么臣下就可以遵循法制来处理政事,看着标记而行动,随着绳墨来砍削,根据锥孔而上针缝线。像这样,那么君主就不会有滥施淫威的凶狠,而臣下也不会因愚蠢笨拙(不会迎合君主)而受惩罚。因此君主可以处在明智的地位而不积怒,臣下也可竭尽忠诚而无罪。
    材料二:
    赵襄子当政之时,用任登当中车令。他在上呈全年的账簿时,向襄子推荐道:“中牟有个人叫胆胥已,请您召见他。”襄子召见胆胥己并让他当中大夫。相国说:“我料想您只耳闻并没亲见过他吧!当中大夫,竟是这样容易吗?这不是晋国的成法。”襄子说:“我提拔任登时,已经耳闻并且亲眼见到他的情况了。任登所举荐的人,我如果还要耳闻并且亲眼见到这人的实际情况,这样,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人就无尽无休了。”于是就不再询问,而让胆胥己当了中大夫。襄子还需做什么呢?他只是任用人,那么贤德的人就把力量全部献出来了。
    君主的弊病,一定是委任人官职却不让他做事,让他做事却与不了解他的人议论他。横渡长江的人靠的是船,到远处去的人靠的是千里马,成就王霸之业的人靠的是贤才。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类,这些人就是成就王霸之业的人的船和千里马啊。不任用父兄与子弟,并不是疏远他们;任用厨师、钓鱼的人与仇人、奴仆,并不是偏爱他们。保住国家、建立功名的原则要求君主不得不这样啊。这就如同卓越的工匠建筑宫室一样,测量一下宫室的大小就知道需要的木材了,估量一下工程的大小就知道需要的人数了。所以小臣伊尹、吕尚被重用,天下人就知道殷、周要成就王业了;管夷吾、百里类被重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要成就霸业了。他们哪只是船和千里马啊?
    成就王业霸业的当然要有人,亡国的也要有人。桀重用干辛,纣重用恶来,宋国重用唐鞅,齐国重用苏秦,因而天下人就知道他们要灭亡了。不任用贤人却想要建立功业,这就好像在夏至这一天却想让夜长,射鱼时冲着天却想射中一样。舜、禹对此尚且办不到,更何况平庸的君主呢?
    14.答案:①材料一主张制定合理的奖惩法规,依法度用人。②材料二主张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15.答案:A
    解析:“运用比兴手法,以一片羽毛起兴”有误,只有“比喻”,没有“兴”
    16.答案:①《过零丁洋》通过“山河破碎风飘絮”表明,诗人认为南宋江山破碎、社稷飘摇,国势已不可挽回。②《呈小村》三、四句认为地下运行的
    雷火终会破土而出、声贯九霄,暂时被山峰遮掩的月亮必会再度照耀四方,诗人以此表明南宋国势就如雷火和月亮,虽陷入低迷,依然还有斗争的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过零丁洋》中的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南宋王朝面临的危机。诗人借用飘摇的柳絮象征破碎的山河,形象地勾勒出国势岌岌可危的画面。这不仅是对南宋江山的一次深刻写照,更是对当时社会动荡、民族危亡的沉痛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国家的未来感到绝望,认为国势已不可挽回。
    而在《呈小村》这首诗中,诗人则通过描绘雷火和月亮的意象,传达出对南宋国势的另一种看法。诗中三、四句写道:“地底雷火终破土,月华再照四方时。”这两句诗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南宋国势的坚定信念。诗人认为,虽然雷火暂时被山峰遮掩,但其力量终会破土而出,声贯九霄;同样,虽然月亮暂时被乌云遮蔽,但其光芒必会再度照耀四方。这种比喻不仅富有象征意义,而且充满了希望和斗志。
    通过这两首诗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面对国家危机时的不同心态。在《过零丁洋》中,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悲观失望;而在《呈小村》中,诗人则展现了对国家复兴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期待。这种心态的转变,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所具备的坚定立场和崇高情怀。
    17.答案:(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3)示例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示例二: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示例三: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示例四: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示例五: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8.答案:①心灰意冷②心驰神往③情不自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与语境“疲惫、孤独”相适,且程度更深,可用“心灰意冷”。“心灰意冷”,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形容失望已极,失去了进取之心。
    第②空,语境强调“一豆微弱的灯火”可以让独行在异乡的行人感受温暖并心生向往,可用“心驰神往”。“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
    第③空,语境指遥望一豆橘黄色的灯火,行人可能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可用“情不自禁”。“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19.答案:B
    解析:A项,“过门”组合在一起表示女子出嫁到男家;B项,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C项,用在动词后,表示调转方向;D项,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
    20.答案:①原句将“啊”字放在句首,有利于抒发行人夜间见到灯火时惊异、赞叹的心情;②原句“毕竟”的连用及“是”都能有力地强调灯火在前对行人继续前行起到的激励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作答此种题型,首先需要比较原句与改句的不同,然后从修辞、句式等角度分析。
    原句把叹词“啊”字放在句首,直接抒情,把行人夜间见到灯火时惊异、赞叹的心情抒发的淋漓尽致。“毕竟,毕竟是灯火在前啊”,两个“毕竟”的连用以及“是”,强调灯火在前对行人继续前行起到的激励作用。
    21.答案:A,应遵循科学规律;B,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化土地;C,恢复的植被不能超出水资源承载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根据“沙漠的成因决定了什么样的沙漠能治、需要治;至于怎么治”可知,此处应表达治沙应当遵循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故此处可填“应遵循科学规律”。
    B.根据“才有可能治理和需要治理”可知,自然形成的沙漠是不需要治理的,而那些因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沙漠才可能需要治理,故此处可填“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化土地”。
    C.根据“荒漠化治理应该“以水定绿”,即”可知,在治理荒漠化的土地时要依据当地水源的多少来合理恢复植被的多少,故此处可填“恢复的植被不能超出水资源承载力”。
    22.答案:②造成沙漠环境中植被低矮稀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缺水;④我国干旱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⑤大面积或高密度种树会降低地下水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与“由….引起的”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一般删“引起的”。
    ④语序不当,“大面积”不能作状语修饰“分布着”,它是“沙漠和戈壁”的定语,应将其移到“沙漠和戈壁”的前面,并将“地”改为“的”。
    ⑤搭配不当,“降低”与“地下水”搭配不当,应将“地下水”改为“地下水位”。
    23.答案:
    学会理性思考,不盲目接受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信息。如何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避免被误导,就需要我们学会理性思考,不盲目接受。理性思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判断。
    理性思考意味着我们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就像园丁在花园里挑选花朵一样,我们需要仔细甄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健康养生的谣言,比如某种食物可以治愈所有疾病。面对这样的信息,我们不能盲目相信,而应该通过查阅权威资料、咨询专家等方式进行验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保护自己的健康和权益。
    理性思考还意味着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如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他人的观点,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在职场中,我们可能会听到同事对某个项目的不同看法。这时,我们不能盲目跟从他人的意见,而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推动项目的成功。
    理性思考也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地否定他人的观点,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不能仅仅接受教材上的说法,而应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等方式,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见解。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理性思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帮助我们避开陷阱和误区。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思考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学会理性思考,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世界中立足。
    然而,理性思考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和智慧。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勇于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理性思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总之,学会理性思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通过筛选和甄别信息、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式,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避免盲目接受和随波逐流。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理性思考点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吧!
    解析:材料解析:材料共两句话,分别是“有的人”与“也有人”对待“有些观点并不绝对正确”的不同方式。第一句指出,虽然“有些观点并不绝对正确”,但是“有的人就接受了”。写作时要深入思考,既然这些观点并不绝对正确,为什么“有的人就接受了”?影响我们认识事物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会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造成什么影响?第二句指出,“但也有人会去甄别、勘误,从而有了新的收获”。“但”,显示了两种人对待“有些观点”的迥异,而“甄别、勘误、新的收获”等也暗示了命题人的情感倾向,只有敢于“甄别、勘误”,方能有新的收获。
    参考立意: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这样认为,有的人就接受了”出发,立意为“学会理性思辨:不盲目‘这样认为’,也不轻易‘接受’”;也可从“也有人会去甄别、勘误,从而有了新的收获”出发,立意为“甄别与勘误:开启新知的钥匙”,强调甄别、勘误的重要意义,倡导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事物。
    表格名称:河南省地名得名来源对比表
    地名
    A
    偃师
    魏都区
    登封县
    得名来源
    远古传说
    B
    C
    纪念帝王个人行为
    关涉事件
    大禹治水
    武王伐纣
    曹丕设陪都
    D
    相关试卷

    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pdf、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