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 )
A.开采铁矿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
C.生产化肥、农药D.人工养殖家禽
2.下列现象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节约用电,人走灯灭B.上菜市场、超市用塑料袋盛东西
C.节日庆典应大量燃放鞭炮D.到学校餐厅吃饭用一次性饭盒
3.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有( )
①自然资源种类少,数量有限
②人均占有量很少,且人口仍在增长
③许多资源利用、管理不当,破坏、浪费现象严重
④人均占有量多,但破坏、浪费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完整且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样样丰富B.人均资源量多
C.人均资源量不足D.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中国人口多,给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B.从资源总量来看,中国地大物博
C.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财力、物力可观
D.中国人多,人多好办事
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富降水
B.阶梯交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D.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读漫画,羊说“请你们嘴下留情吧”,完成下面小题。
7.该图揭示的问题是( )
A.乱砍乱伐B.草场超载C.草场污染D.浪费资源
8.在我国,该漫画所揭示的问题表现比较严重的是( )
A.华北平原B.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
9.下列是四位同学的对话,其中错误的是( )
A.甲:我们学习用的书本和纸张,原料来自森林木材
B.乙: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
C.丙:我们家冰箱、电视等用的电是核电
D.丁:我们写字用的铅笔芯是用矿产资源石墨制作的
10.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
A.合理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B.寻找新的替代品,全部代替
C.极大限度的加以利用,雁过拔毛D.十分珍惜和节约,不准浪费一丝一毫
11.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
12.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下面的做法哪些可取并且是你能做到的( )
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②不购买使用一次性餐具
③少吃少喝,以节约粮食资源
④直接参与生产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
13.3月22日~28日是我国第22届“中国水周”,其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下列不属于家庭节约用水的是( )
A.推广节水器具B.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C.污水处理,达标排放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1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海分布B.沿长江分布C.沿黄河分布D.沿京广铁路分布
15.目前人类利用的大量淡水资源是( )
A.海洋水B.冰川水
C.雪山融化水D.江河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
A.煤炭资源B.森林资源C.土地资源D.石油资源
17.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⑤
18.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为严重的是( )
A.西北和东北B.西北和华北C.东北和华北D.西南和西北
19.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耕地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热量C.降水D.土壤
20.某地设计公路路面有以下三种方案,其中最不利于水资源利用的是( )
A.
B.
C.
21.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粮食、蔬菜、棉花等来源于( )
A.林业B.渔业C.种植业D.畜牧业
22.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A.热量、水源充足B.面积广大,地势平坦
C.气候温暖、湿润D.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2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有(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区内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著名的侨乡
④交通便利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4.从全国范围看,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丘陵B.非季风区的盆地、丘陵
C.北方地区的高原、山地D.西北地区有水源的河谷、绿洲
25.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 )
①青藏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
③塔里木盆地
④准噶尔盆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6.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l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27.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蒙古族草原牧民大多居住的是蒙古包
B.南方地区人民可以随时观赏冰雕艺术
C.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
D.阿拉伯人往往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头巾
28.欧洲西部气候深受海洋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三面环海,海岸线平直
②海岸线曲折,许多海湾深入陆地
③河网稠密,河流大多注入海洋
④山脉位于南北两侧,利于海洋气流深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9.俄罗斯被认为是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平原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B.欧洲部分交通网更密集
C.欧洲部分矿产资源更丰富D.人口,经济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
30.2022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四川省共接待游客5349.76万人次,同比增长14.5%,实现旅游总收入316.45亿元,同比增长24.5%。下列旅游资源不属于四川省的是( )
A.川剧变脸B.傣族泼水节C.峨眉山D.都江堰
31.对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少,以旱地为主
B.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
C.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资源不足,以草地、荒漠为主
D.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地的生产力较高
3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耕地、林地面积比重较大B.我国对于草场的利用很合理
C.“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D.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小
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不同地区在水、土资源的配置上也不协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少水少B.北方地少水多C.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多水少
34.针对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的差异,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和规划,我国正在建设的巨大工程是( )
A.南水北调工程B.长江三峡工程
C.黄河小浪底工程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35.防治草场退化的重要措施有( )
①科学养畜
②建设人工草场
③培养优良牧草
④划区轮流放牧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6.下列客货的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
A.从云南运鲜花到上海——航空B.从拉萨护送重伤员到北京——铁路
C.从广东运香蕉到云南——海运D.从内蒙古运煤到昆明——河运
37.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沿海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妈祖文化不太盛行的是( )
A.上海B.台湾C.福建D.贵州
38.下列诗词描述南方地区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39.我国南方地区旧式民居的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屋顶坡度大,注意通风防雨。这是因为( )
A.我国南方居民喜欢清凉B.我国南方河流众多
C.我国南方居民区都在平原上D.我国南方气候夏季炎热多雨
40.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人口稀疏区和人口稠密区的分界线
二、材料分析题
41.读材料回答问题。
整个南水北调工程一期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______季节多,_______季节少;从试卷中的饼形图来看,水资源空间分布________方多,_________方少。
(2)_________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三、综合读图题
4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A、B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秦岭—______,以它们为界可分为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
(2)填表:比较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农业地理特征差异。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43.2022年11月,世界杯足球赛将在阿拉伯半岛的卡塔尔举办。读“阿拉伯半岛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杯足球赛大多在夏季举办,本届世界杯在冬季举办的主要原因是____。
(2)卡塔尔举办世界杯的资金主要通过销售____(能源)获得,该能源在中东地区集中分布在____及其沿岸地区。
(3)去卡塔尔的运动员会发现当地的居民大多信仰____教。
(4)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水资源匮乏。请你为当地缓解水资源紧张提一条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人工养殖珍珠并没有经过生产过程,属于农业生产过程;开采铁矿、加工雪米饼、生产化肥农药均属于工业生产过程。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工业生产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A项,出门随手关灯是节约用电的好方法。故A项正确。B项,塑料袋降解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会污染土地,燃烧导致大气污染,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塑料袋。故B项错误。C项,大量放鞭炮会造成空气污染。故C项错误。D项,一次性饭盒的制造需要大量的原料、人力和物力,并且利用率不高,浪费资源。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3.答案:B
解析: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总量大、配套程度较高的资源大国之一,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很少,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同时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生产中存在管理不当,破坏、浪费现象,故选项②③正确。故选B。
4.答案:D
解析:我国的很多自然资源的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较多,人均占有量很小,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故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故选:D。
5.答案:A
解析:从温总理的话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它给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的相关知识。D项,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平原地区相对较少,所以并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A项,我国的地势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富降水。故A项正确。B项,阶梯交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已经在阶梯交界处修建了多个水利工程。故B项正确。C项,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如长江等。故C项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表述有误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D。
7.答案:B
解析:读漫画可知,图中反映的是羊多草少,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故该图揭示的是草场超载问题,B正确;此漫画并不能揭示乱砍滥伐、草场污染、浪费资源等问题,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C
解析:该漫画反映的是我国草原牧区草场超载问题,西北地区草场范围最广,降水少,气候干旱,草场资源超载,易产生土地荒漠化,C正确;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主要以耕作业为主,A错误;D错误;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属于高寒牧场,相比青藏地区,西北地区草场资源超载问题更加严重,B错误。故选C。
9.答案:C
解析:目前用于书写、印刷、包装的纸仍主要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原料来自森林木材,A正确;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提供了条件,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B正确;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的电力主要是火电和水电,故我们家冰箱、电视等用的电是核电是错误的,C错误;铅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的,D正确;故选C。
10.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因此应合理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1.答案:B
解析:我国耕地的分布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故①是南方地区、为水田,②是东北地区、为旱地;我国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故③为林地;草地的分布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故④为草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答案:D
解析: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活中只要注意,就能很好地做好,D正确。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这种做法过于极端,不符合题意;④我们现在是学生,以学习为主,不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C
解析:水资源紧张,主要是利用的不合理和严重的污染造成的;人人都应节约用水,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我们可以: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用洗涤剂和清洁剂。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主要指的是企业用水,对污染以后的水要进行处理才可以排放;故选项C为企业行为,ABD为家庭节约用水行为。故选:C。
14.答案:A
解析: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分别是:长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故选A。
15.答案:D
解析:目前,人类利用的大量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故D正确。海洋水不能直接饮用,冰川水和雪山融化水较难利用,排除ABC,故选D。
16.答案:B
解析:课本的主要使用树木为原料制作而成的,需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因此课本循环使用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故B正确;与煤炭资源、土地资源、石油资源无关,排除ACD,故选B。
17.答案:B
解析: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课本的原材料是森林,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①东北、②西南的边远山区,④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故B①②④正确;⑤西北地区和③青藏地区气候干旱,林地很少,主要为草地,故③⑤错误,即ACD错误,故选B。
18.答案:B
解析: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特别是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故选:B。
19.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北方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南方主要耕地类型为水田,两者耕地类型差异是由于季风的影响,我国南方降水丰富,北方降水较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考查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要利用好路面的水,只有让路面高于两侧绿地,路面积水才能流到绿地中,这样既解决了路面积水问题,又使绿地得到浇灌。所以三种公路路面方案,其中最不利于水资源利用的是A,最有利于水资源利用的是C。故选:A。
21.答案:C
解析:种植业是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粮食、蔬菜、棉花、油料等来源于种植业。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渔业泛指以各种手段以取得鱼一类生长在水中动植物的一类行业。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
2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西藏牧区、新疆牧区和青海牧区,其中内蒙古牧区属于温带草原牧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属于高寒牧场,新疆牧区属于山地牧场,所以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有广阔的天然草场。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3.答案:B
解析: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是地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与城市多,消费市场广阔;故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
2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土地资源。A项,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地区,这些地方水源充足,地形平坦,适合农耕。故A项正确。B项,我国的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小,水资源不足,盆地、丘陵地区主要是戈壁沙漠。故B项错误。C项,北方地区的高原和山地主要是草地和林地。故C项错误。D项,西北地区有水源的河谷、绿洲虽然有耕地分布,但所占比重小。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5.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土地资源的概况。根据所学知识,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和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因深处内陆,气候干旱,以沙漠为主,草地面积小。故本题应选择①②,正确答案为A。
26.答案:C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1月0℃等温线、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800mm年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一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故选C。
27.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等的影响。B项,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这种温度条件不采取额外的降温措施,是难以欣赏冰雕的。故B项叙述不正确。A项,蒙古族草原牧民以游牧为生,蒙古包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游牧民族居住。故A项叙述正确。C项,黄土高原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因此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故C项叙述正确。D项,阿拉伯人是指西亚和北非地区讲阿拉伯语的居民,他们的传统服装为白长衫、粗毛呢斗篷、黑色灯笼裤,戴白布或方格布的盖头或缠头。故D项叙述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B。
28.答案:C
解析:欧洲西部海岸线曲线,许多海湾深入陆地,①错误,②正确;河网稠密,河流大多注入海洋,但这是气候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形成气候的原因,③错误;欧洲西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分别分布于南北两侧,利于海洋气流深入,④正确;故答案选②④的组合,即选C。
29.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俄罗斯的人口、城市和经济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是俄罗斯被认为是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俄罗斯的两大平原分别在欧洲和亚洲部分;欧洲交通网更稠密是因为人口和城市集中,所以不是主要原因;亚洲部分面积更广大,矿产资源更丰富。故选D。
30.答案:B
解析:我国各地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既有名山大川,也有名胜古迹,还有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其中峨眉山、都江堰是四川省的著名景观,川剧变脸是四川省的地方特色;傣族泼水节是云南傣族的节日。故选:B。
31.答案:D
解析:我国北方地势较低,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少,主要以旱地为主,故A描述正确。我国南方多丘陵、山地,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气候地区,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故B描述正确。我国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水资源不足,以草地、荒漠为主,故C项描述正确。我国青藏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地形主要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耕地资源匮乏,降水稀少,故D项描述有误。故选D。
32.答案:C
解析: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我国对于草场的利用不合理,容易导致土地沙化。故选C。
33.答案:D
解析: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方地多水少,即北方耕地面积多,水资源少,D对。A、B、C错。故选D。
34.答案:A
解析:我国正在建设的巨大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即将南方水资源通过地表径流,引到北方地区,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A对。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与解决南北方水资源差异无关,B、C、D错。故选A。
35.答案:D
解析:我国西部地区草场退化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虫鼠危害,人为的过度放牧,过度垦荒造成的;在此基础上相应的治理措施是: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实行圈养、培养优质牧草、科学养畜、开展灭鼠灭虫运动等方式,故题目中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故选D。
36.答案:A
解析:鲜花易死亡、变质,从云南运鲜花到上海的运输方式应选择航空运送;重伤员的救治需要及时、迅速,从拉萨护送重伤员到北京应选择航空运送;云南不濒临海洋,不适宜用海运;煤有专门的运煤干线,从内蒙古运煤到昆明应选择铁路运送。故选:A。
37.答案:D
解析: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沿海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位于我国沿海,妈祖文化盛行,而贵州省位于内陆地区,妈祖文化不太盛行。故选:D。
38.答案:C
解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的是位于北方地区的泰山,故不符合题意;“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描写的是位于北方地区的黄河,故不符合题意;“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写了诗人居住在南方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故符合题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描写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色,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39.答案:D
解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我国南方地区旧式民居的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屋顶坡度大,注意通风防雨。这是因为我国南方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故本题选D。
4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的相关知识。C项,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故C项正确。A项,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第斯山脉一线。故A项错误。B项,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重合。故B项错误。D项,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41.答案:(1)夏秋;冬春;南;北
(2)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解析:(1)读图可知,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降水量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从空间分布看南方多、北方少,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北方占比20%。
(2)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国家实施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42.答案:(1)淮河
(2)旱地;水田;小麦;甘蔗
解析:(1)读图可知,A是位于陕西省南部的秦岭,B是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淮河;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为花生,糖料作物为甜菜;秦岭-淮河以南为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耕地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位于亚热带,热量充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油料作物为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糖料作物为甘蔗。
43.答案:(1)夏季气温过高,不适宜户外运动,冬季气候较凉爽或温和
(2)石油;波斯湾
(3)伊斯兰
(4)海水淡化或节水农业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或节约用水等。
解析:(1)卡塔尔属于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过高,不适宜户外运动,只有在每年11、12月时气候较凉爽,适合举行体育赛事。
(2)卡塔尔是西亚地区的产油国之一,这里最丰富的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卡塔尔主要通过销售石油来筹集举办世界杯的资金,该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3)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4)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水资源十分匮乏,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措施主要有发展节水农业、海水淡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
地区项目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北方地区
(A)
一年一熟
(C)
花生
甜菜
南方地区
(B)
一年两熟
水稻
油菜
(D)
昆明市官渡区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昆明市官渡区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临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临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山东省临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淮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淮阳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