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语文][期末]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期末]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第1页
    [语文][期末]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第2页
    [语文][期末]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期末]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一、积累与运用。(共8题;共25分)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邂逅节气之美”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在展览区,每张展板都由一名“节气小使者”负责内容设计和现场宣讲。请你帮助负责“前言”展板的小使者完成下面准备工作。
    作为农耕社会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参照。行走在二十四节气里,我们会邂逅不同的美。
    节气里有风物之美。四季风物均听节气调遣:它引导着草生木长、杨柳堆烟,它演示了新麦登场、流萤点点【甲】它蕴育出柿红谷黄、露重霜寒,它铺陈开梅花朵朵、风雪漫天。自“立春”始,至“大寒”终,①____,物候流转,不曾停歇。
    节气里有农事之美。辛勤劳作的农家人在“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夏谷子小满薯”“寒露荞麦收到家”等农谚智慧的哺育中,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轮回里,一日一时都不曾虚度。
    节气里有诗词之美。节气,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它是韦应物的“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是( )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苏轼的“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每句诗词的背后都藏着一时的天气【乙】一时的心情和一段动人的故事。
    节气里有哲理之美。比如四“立”,“立”即开始,当立则立,不可迟疑;比如二“分”,“分”即平分,当分则分,不可独占;比如“芒种”,一收一种,种因收果,不劳不获。细细品读节气,你的心胸会②____,你的生命也会澄澈丰盈。
    1. “节气小使者”对文稿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产生了疑问。请帮他指出不正确的一项( )
    A . “应”应读为“yìng” B . “蕴育”应写为“孕育” C . “哺”应读为“bǔ” D . “虚度”应写为“虚渡”
    2. 请帮他确定【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甲】,【乙】、 B . 【甲】;【乙】、 C . 【甲】,【乙】, D . 【甲】;【乙】,
    3. 请帮他确定文中画线处应填入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周而复始 ②大彻大悟 B . ①周而复始 ②豁然开朗 C . ①无穷无尽 ②豁然开朗 D . ①无穷无尽 ②大彻大悟
    4. 在互动区,各个兴趣小组设计了多种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在“评评看”活动中,书法小组的同学请大家欣赏自己的作品。下面是几名同学的点评,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品1】是篆书,字形瘦长,笔画繁复,圆劲有力,“立春”的静中蕴动之感尽在笔下。 B . 【作品2】是草书,字形端正,笔画连绵,结构匀称,“惊蛰”的复苏伸展之感尽在笔下。 C . 【作品3】是隶书,字形宽扁,横画一波三折,气势浑厚,体现了“雨生百谷”的苗壮之感。 D . 【作品4】是楷书,字形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体现了“大寒”节气的凛然之气。
    5. “对对碰”展台有许多打乱的对联。请为“春风吹绿千枝柳”选择对应的下联( )
    A . 夜雨瞒人去润花 B . 南燕双归万户春 C . 时雨催红万树花 D . 旭日光辉照万家
    6. 在“仿仿乐”活动中,创作小组邀请大家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对节气的印象或感受。请你按照示例,仿写句子。
    示例:一个个节气,就像一粒粒珍珠,闪耀在一年四季。
    7. 默写。
    诵读八下课文,我看见了这样的“少年”:满怀着“蒹葭苍苍,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的美好追求;拥有着“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旷达胸襟;展现着“水击三千里,⑤_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的凌云之姿;弘扬着“⑥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的坚贞精神;最可贵的是,“少年”还能长存“安得广厦千万间,⑧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兼爱之心。
    8. 我们读过的书,总在不经意间被唤起。看到下图,你是否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请结合保尔的生平经历,简要诠释这幅图。
    由图我联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45分)(共14题;共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②,枫叶落纷纷。
    【注释】①谢将军: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袁宏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②帆席:船帆。
    9. 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意境辽阔空明,诗人的悠然神远与大自然的空阔邈远融为一体。 B . 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宏大场景。 C .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引发诗人对古今的联想。 D . “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间再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10. 清代王士祯评价这首诗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型,请结合王士祯的评价从抒情角度赏析“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的妙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②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报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③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④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①璞:含玉的石头。②刖:读“yuè”,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③奚:为什么。④理:治理,这里指对璞石进行雕琢。
    11. 阅读两篇古文后,小华对文言词语进行了以下推断,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成语“吉人天相”中的“相”意思是“保佑、帮助”之意,与“厉王使玉人相之”中的“相”意义不同。 B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的“之”的用法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这与“奉而献之厉王”中的“之”字意义相同。 C . “安”的本义是“安宁,安定”,而“安求其能千里也”和“安得广厦千万间”中的“安”是疑问代词。 D . “策之不以其道”中的“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用法,“用马鞭驱赶”的意思,“而刖其左足”中的“刖”也是这种用法。
    12. 小华阅读【乙】文时发现有一个句子标点符号不太清晰,有碍于理解,请你选择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帮助他( )
    A .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B .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C .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D .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13. 小华在阅读中对下面这两个句子不太理解,请你帮他翻译出来。
    ①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14. 小华认为《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而《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样的,但是具体哪里不同却说不上来,请你帮他解答疑难。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①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民居、宫殿、园林、坛庙和寺观等。
    ②建筑起源于人的居住需要,因而,民居几乎是和人类的文明同时发展起来的,它是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广泛,形式最基本的建筑样式,是宫殿、坛庙等建筑类型的基础和源泉。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由于各地区降水、地势、日照等自然环境和宗教习俗等人文环境各不相同,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例如最常见的合院式几居,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中心为院。干栏式八居,是在竹木拉底架上建筑的一种下部架空、高出地面的房屋。六居式民居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上,这里的土壤呈垂直节理结构,不易塌陷,适合挖洞居住。除此之外还有土楼式民居(如福建二室楼)、毡包式民居(如蒙古包)、碉楼式民居(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区)等。
    【材料二】
    ①北京四合院采取中陆对称方式布局、一户一宅,适合于以家族为中心的团聚式生活。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比其它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院落宽敞,可以在院内植树鲜花,饲鸟养鱼,早受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四合院的裴修、政体、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蕴含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②苏派民居主要集中在中国江南地区。通常平地布局,开敞、通透。建筑风格简约、精致,注重细节和空间的利用。房屋多为两层或三层,采用白墙灰瓦,与周围的环境相互映衬。注重借景、对景和障景等手法的运用,使房屋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因中的植物和山水被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③徽派民居多见于安徽、江西地区。通常依山而建,四周高培围护,形成高深的天井。山墙往往高出屋面。随屋面坡度做成阶梯状,其初衰是为防火,故称封火墙,又称马头墙,高墙上开窗较小。
    ④川西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以木桩或石为支撑,上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坨、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⑤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墙体很厚,结构坚固,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大多成圆形,往往数十户同位一楼,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传统。
    ⑥陕北窑洞大多依山而筑,占地少,建造成本低廉。窑洞隔音、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素有“神仙洞”的美誉。
    【材料三】
    ①拙政园位于苏州,最早为御史王献臣解官回乡后建造的私家宅园。
    ②拙政园占地面仅78亩,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以水池为中心,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因荷而得名的“远奋堂”为中部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尺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荷花”元素,表达了园林主人洁身自好、孤高不群的品格。西部水池呈曲尺形,回廊起伏,水波倒映,别有情趣,拙政园的整个环境虽由人做,自然野趣却十分突出,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
    【材料四】
    ①建筑的审美评价,可以分为三大层次:可居、可观、可悟。一幢建筑物落成,相当长时间内不倒塌。在空间大小、通风、采光等方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称为可居。在满足可居需求的前提下,外观悦目,给人以愉悦感受,称为可观。所谓可悟,是在可居、可观的前提下达到的一种更高的境界,是建筑意象引发人思考与感悟的境界。如果一座建筑能够让人心灵震撼或者沉潜,就达到了可悟的境界。
    15. 下面对中国传统建筑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传统建筑类型多样,民居、园林是其中两种重要类型,民居的形成先于园林。 B . 我国民居类型丰富,人们生活其中,长久以来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C . 北京四合院属于合院式民居,川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民居,蒙古包属于毡包式民居。 D . “远香堂”因荷花命名,为拙玫园中部的主要建筑,依水而建,是夏日赏荷的佳处。
    16. 请结合材料二判断甲乙丙三幅图分别属于哪一种民居。
    17. 以上材料中涉及了多种中国传统民居,你认为最理想的是哪一种?请结合材料说说理由。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①很浓很浓的夜,黏稠的黑暗缠绕着我们小心翼翼的脚步,已记不清要和姐姐去哪里,只记得长长的风里流淌着看不见的寒冷。忽然在某个瞬间,月亮便挣脱了云层,点亮了我们的影子,也点亮了不远处迎面而来的比我们更小的两个身影。
    ②那两个孩子更是小心翼翼地走着,女孩手里捧着一只很大的碗,更小些的男孩轻轻地用手虚护着。快到近前,我对姐姐说:“那个碗里有个月亮!”姐姐仔细看了看,笑:“那是粥里的鸡蛋!”
    ③这姐弟俩是给父亲送饭,父亲夜里看守瓜地,他们家生活拮据,可是那一碗稀粥里的鸡蛋,却让我的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温暖。我凑过去,仔细向碗里看了看,大声对姐姐说:“除了鸡蛋,还真有一个月亮哪!“姐姐和那对小姐弟便都向碗里望去,那个月亮正在碗里轻轻地荡漾着。我们都笑了,笑声洒落在路上,联结着我们相隔越来越远的身影。我不停地回头看,看他们慢慢地走进月光下的那片瓜园。我还记得余下的路程,我和姐姐四处找月亮,路旁的小小池塘,经过的小河,甚至彼此的眼睛里。寻找的过程,快乐便莅临了这个夜晚。
    ④多年以后,当那个夜晚一次次穿过重重的岁月在心底重现,才明白彼时的光阴与月夜,是多么清澈无忧。而在成长的岁月中,在生活的变迁里,依然与月亮同行的夜晚,却缺少了曾经的风致,又平添了许多的苍凉。
    ⑤十二岁的某个冬夜,大雪初停,我和父母从十多里外的镇上回来,穿过相邻的村子后,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雪野在月光下醒着,随着断断续续的风,一会儿朦胧,一会儿清晰,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家乡的村庄还亮着几点灯火。走在旷野里,我才注意到天上的月亮是那么圆,如一只柔波流淌的眼。我急切地寻找着大地上那条熟悉的河,本来就很瘦的小河,在冰封雪盖之下完全隐藏进了冬天,只有细看的时候,才能捕捉到它隐隐约约的身影。
    ⑥父亲和母亲边走边说着一些事,我跟在他们身后踩着他们的脚印,一步步接近着村庄。一想到家里旺旺的火炉,滚热的火坑,还有姐姐们等待的神情,便觉得北风雪原都不再寒冷。月亮把我们的影子倾斜着重叠在一起,父母的声音被一团团白气裹挟着从我耳边划过。抬头,看到月光正爬在他们的帽子上肩上背上,身影便越发生动起来。
    ⑦如今回望那个遥远的明月照雪的夜晚,生命中便会生长出丛丛簇簇的眷恋。在那样纯净的心里,即使寒冬的月夜,留下的依然是温暖的记忆。总是想着,如果没有变迁,没有离散,那么无论圆缺,月亮就总会如一颗少年的心般柔软吧。
    ⑧隔着数不清的日月流年,那年中秋的月亮依然会弥漫过来。一家人从亲戚家看完电视出来时,月亮早已爬上来了。乡村的月亮总是离人那么近,我们边走边讨论刚刚看的电视剧,它就一直跟着听着。月光下,我看到有个孩子爬着梯子去屋檐下掏麻雀窝,看到一驾马车响着铃铛从下道颠颠儿地跑过去,听到一户人家里传来喝酒划拳的声音,听到谁家的女孩在唱《十五的月亮》。这个夜晚,村庄是醒着的。
    ⑨还未到院门,花豹早已从墙头上跳出来,和它的影子一起奔跑在铺满月光的土路上。花豹在我们身畔上蹿下跳,一缕风掠过去,它咚停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月亮,然后继续揪欢儿。院子里一片阔然,除了花豹,禽畜们早已悠然入梦。关上房门,把花豹和月亮也关在了门外。
    ⑩现在偶尔夜里回来,关上门的瞬间,常常会有利那的错觉,仿佛门外有着娴静的月和活泼的狗。多么希望在这个夜里生长一个梦,梦里牵着月亮的手,一步一步走回追远的岁月和村庄。
    ——选自《包利民散文精选集》,有改动
    18. 请根据示例,将选文所写的三个生活片段补充完整。
    ①很浓很浓的夜里,我与姐姐碰到一对给父亲送饭的姐弟,发现碗里有一个“月亮”,我们都很开心。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分析选文第①段划线语句的作用。
    20. 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加点词的妙处。
    这个夜晚,村庄是醒着的。
    21. 文中第④⑦⑩段是记叙中穿插的议论和抒情,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的目的。
    22. 请你为本文拟写一个题目,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样拟写的理由。
    三、写作。(共1题;共50分)
    23. 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我们承欢膝下,享受亲情;与书籍相伴的日子,我们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我们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②不允许写诗歌,其他文体不限。题号



    评分
    阅卷人
    得分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相关试卷

    [语文][期末]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无答案),共9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请将新闻稿标题补充完整,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丽家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