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4年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试题(解析版)
展开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50分)
1. 下列说法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观点的是( )
A. 变形虫作为单细胞生物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 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寄生在活细胞里
C.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D. 细胞不同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C
【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由细胞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 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详解】A.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体,它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正确。
CD.生物体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细胞不同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不能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错误,D正确。
故选C。
2. 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组成及结构层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上皮组织
B.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
C. 松树和松鼠的结构层次区别是松树没有系统
D. 草履虫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答案】A
【分析】多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高等动物(或人体)。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个体。
【详解】A.植物的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故A错误。
B.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 ,没有系统,故B正确。
C.松树是植物,和松鼠动物的结构层次区别是松树没有系统,故C正确。
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故D正确。
故选A。
3. 科研人员利用从妊娠末期胎盘中分离出的胚胎干细胞,经过体外细胞培养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加
B. 图中①过程变化最明显的为染色体
C. 经过④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差异
D. 图中④表示细胞分化,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改变
【答案】D
【分析】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据此回答。
【详解】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图中①②③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加,表示细胞分裂,A正确。
B.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一样;所以在①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为染色体,B正确。
CD.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④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D错误。
故选D。
4. 冬虫夏草(如图)是一种中药,由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科昆虫体内形成。从冬虫夏草的形态看,冬虫夏草菌感染的是蝙蝠蛾科昆虫发育(与家蚕发育相似)阶段( )
A. 卵期B. 幼虫期C. 蛹期D. 成虫期
【答案】B
【分析】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是冬虫夏草真菌的菌丝体通过各种方式感染蝙蝠蛾(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属昆虫)的幼虫,以其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能量来源进行寄生生活,经过不断生长发育和分化后,最终菌丝体扭结并形成子座伸出寄主外壳,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虫菌寄生的生物体。
【详解】由分析可知,冬虫夏草菌感染的是蝙蝠蛾科昆虫发育的幼虫阶段,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 2022年北京冬奥会定制版金色“冰墩墩”,是“冰墩墩”和以松、竹、梅为主题编结而成的金色花环构成。关于松、竹、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B. 生殖过程都摆脱了水的限制
C. 都用种子繁殖后代且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D. 松和竹属于裸子植物,梅属于被子植物
【答案】B
【分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详解】AC.松属于裸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其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在外面,没有花、果实,AC错误。
B.松、竹、梅靠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生殖过程都摆脱了水的限制,B正确。
D.竹、梅属于被子植物,其种子有果皮包被,松属于裸子植物,D错误。
故选B。
6. 如图中字母a、b、c、d表示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选项描述错误的是( )
A a可表示恒温B. b可表示用肺呼吸
C. c可表示牙齿有分化D. d可代表卵生
【答案】C
【分析】(1)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2)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详解】A.a表示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正确。
B.b表示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用肺呼吸是这三种动物都具有的,正确。
C.c是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哺乳动物有了牙齿的分化,食性复杂,但是爬行动物没有牙齿分化,错误。
D.d表示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在生殖方式上这两种动物都属于卵生,正确。
故选C。
7. 校园美食节,同学们带来了自制的美食。下列发酵食品的“身份”信息错误的是( )
A. 馒头---酵母菌B. 酸奶---乳酸菌C. 腐乳---霉菌D. 泡菜---醋酸菌
【答案】D
【分析】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A.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故A正确。
BD.制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故B正确,D错误。
C.制作腐乳用到霉菌,故C正确。
故选D。
8. 下列常用的生物学名词中所代表的分类单位最小的是( )
A. 哺乳类B. 猫科动物C. 昆虫类D. 无脊椎动物
【答案】B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哺乳类(在分类单位中属于“纲”这一等级);猫科动物(在分类单位中属于“科”这一等级);昆虫类(在分类单位中属于“纲”这一等级);无脊椎动物(在分类单位中属于“门”这一等级),故以上分类单位中,分类单位最小的是科,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 2023年5月22日是第30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复元生物多样性,其目的是促进支持《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行动。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
A. 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C. 引进外来物种可以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D. 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可以不保留
【答案】B
【分析】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不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本地的生态安全。
【详解】A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生,因此,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物也要进行保护,AD错误。
B.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故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当地生物的多样性,C错误。
故选B。
10. 与“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出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 秋天植物落叶B. 小麦在阳光下生长
C. 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D. 破壳而出的幼鳄
【答案】C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变异。“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是生物(葵花)能对外界的刺激(太阳)做出反应(向太阳)。
【详解】A.秋天植物落叶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故A错误。
B.小麦在阳光下生长说明生物能够生长,故B错误。
C.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C正确。
D.破壳而出的幼鳄说明生物能繁殖,故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谚语中包含的食物链是:螳螂→蝉→黄雀
B.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除了蝉、螳螂和黄雀还需要增加消费者
C. 生态系统中,螳螂、蝉和黄雀的数量不同,维持在一个动态的平衡
D. 蝉、螳螂和黄雀三者之间是竞争关系
【答案】C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A.谚语包含的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而不是“螳螂→蝉→黄雀”,故A错误。
B.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蝉、螳螂和黄雀是消费者,还需要增加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B错误。
C.“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所以,螳螂比蝉少,黄雀比螳螂少,而不是“螳螂、蝉和黄雀的数量相似”,维持在一个动态的平衡,故C正确。
D.蝉、螳螂和黄雀三者之间是捕食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12. 水稻养蟹(如下图)是高效农业中的一种成功的养殖方式。稻田中的多种害虫成为螃蟹的丰富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农民既节省了化肥和农药,又生产了有机食品。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水稻
B.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C. 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有限度的
D. 如果铅、汞等重金属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含铅或汞量最多的生物是水稻
【答案】D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A.水稻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水稻,故A正确。
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故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该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故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其浓度逐渐增加,在此生态系统中由于螃蟹位于食物链的末端,因而其体内有害物质积聚最多,故D错误。
故选D。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努力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绿化面积变得更大,空气更清新,景色更美。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此相同的是( )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冬种小麦夏种玉米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答案】A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题干中,绿化面积变得更大,空气更清新,景色更美,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详解】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符合题意。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冬种小麦夏种玉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如表是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与③对照,可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B. 分析②与④对照,可以得出该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C. ①还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D. 本实验设计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答案】C
【分析】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A.①与③不能作对照,因为有温度和水分两个变量,故A错误。
B.②与④的变量是光和温度,不能形成对照实验,故B错误。
C.①中在满足外界环境条件的前提下,还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故C正确。
D.本实验设计中探究了温度、水分、光照几个变量,没有探究空气这个变量,所以不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故D错误。
故选C。
15. 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B. 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胚乳
C. 植物体生长所需要物质都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D. 根的生长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和成熟区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
【答案】A
【分析】(1)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2)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详解】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 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A正确;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B错误;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有机物等,根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因此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因此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C错误;根的生长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D错误。
16. 俗话说:樱桃三月花、四月果。有关樱桃开花结果的过程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樱桃花的雌蕊受损也能结果B. 受精卵发育形成樱桃种子
C. 卵细胞产生于花粉中D. 樱桃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答案】D
【分析】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详解】A.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它们与结出的果实和种子有直接关系;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雌蕊中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所以樱桃花的雌蕊受损则不能结果,故A错误。
B.受精卵发育形成樱桃种子中的胚,故B错误。
C.卵细胞产生于雌蕊的子房中,故C错误。
D.樱桃食用部分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故D正确。
故选D。
17. 古人的耕作智慧包罗万象,下列谚语体现了作物需要合理密植的是( )
A. 稀麦稠豆坑死人
B. 清明高粱谷雨谷
C. 柳毛开花,种豆点瓜
D. 五月初一不漏,多种棉花少种豆
【答案】A
【分析】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
【详解】A.小麦适当的增加亩保苗数,以多取胜,大豆则不然,如若大豆提前封垄,田间荫蔽,透光能力很差,充分要合理密植的重要性,A正确。
BD.清明是种植高粱的时候,谷雨种棉花,立夏的时候会种谷子;五月初一不漏,多种棉花少种豆,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D错误。
C.柳毛开花的季节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谷雨前后,气温逐渐升高,雨量也会渐渐增多,正是耕种的好季节,体现非生物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故选A。
18. 上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民间有“吃了三月三荠菜煮鸡蛋,不头疼”的说法。小明准备了荠菜煮鸡蛋和牛奶做早餐,从营养搭配上看,你认为增加下列哪种食物更合理( )
A. 豆浆B. 牛排C. 面包D. 火腿肠
【答案】C
【分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
【详解】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小明准备了荠菜煮鸡蛋和牛奶,这两种食物中具有蛋白质和维生素,所以还应该添加糖类食物,即面包,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9. 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在④上形成物像
B. 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C. 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内
D. 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答案】B
【分析】图甲中,①表示角膜,②表示晶状体,③表示玻璃体,④表示视网膜,⑤表示视神经。
图乙中,a表示鼓膜,b表示听小骨,c表示半规管,d表示耳蜗。
【详解】A.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你的眼睛,依次经过①角膜、瞳孔、②晶状体和③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④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A不符合题意。
B.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B符合题意。
C.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a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b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d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C不符合题意。
D.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咽鼓管张开,保持a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 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脖子病、骨质疏松症、侏儒症都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
B. 医院主要通过检验尿液来测定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C. 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
D. 激素的分泌量虽然少,但对人体的调节作用很大
【答案】D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内各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详解】A.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引起的,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缺少钙和维生素D引起的,侏儒症是由于幼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A错误。
B.胰岛素属于大分子有机物,不能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原尿中,所以不能通过尿液检测胰岛素的含量,胰岛素是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液,故应从血液中检测,B错误。
C.幼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C错误。
D.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D。
21. 小龙虾由于肉质鲜美,是夏季餐桌上的常见美食,但有人吃了小龙虾会皮肤奇痒或腹泻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我们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引起的B. 免疫功能过强引起过敏
C. 免疫功能丧失引起过敏D. 预防的主要措施是避免接触小龙虾
【答案】C
【分析】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通常是过敏原)的过度反应,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详解】ABC.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比如有抗原侵入时,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是我们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引起的,故AB正确,C错误。
D.预防过敏的主要措施是避免接触过敏原,故D正确。
故选C。
22. 将某地区100多年间(a-c)桦尺蛾体色和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成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浅色桦尺蛾主动变成了深色B. 桦尺蛾出现深色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C. 据图可知浅色桦尺蛾必定灭绝D. 桦尺蛾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达尔文认为保护色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A错误,D正确。
B.桦尺蛾出现深色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变异,故B错误。
C.浅色桦尺蛾不一定灭绝,故C错误。
故选D。
23.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海洋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氢气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C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详解】①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①正确;②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可见,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②错误;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③正确;④现代地球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了,因为已经不具备当时的条件了,④正确。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4.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延续,生生不息。下列有关生殖和发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其后代的果实主要是接穗的遗传特性
B. 家蚕、蝗虫的发育都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C. 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D. 鸟卵的卵细胞由卵黄膜、卵黄及胚盘组成
【答案】B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两栖动物的雌雄体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详解】A.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故A正确。
B.家蚕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B错误。
C.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故C正确。
D.鸟产下的整个鸟卵并不是一个卵细胞。鸟卵中的卵细胞是由卵黄膜、卵黄和胚盘三部分组成的,故D正确。
故选B。
25. 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嫁接技术能改良荔枝树的品种B. 转基因技术使青霉菌产生青霉素
C. 仿生技术制造了雷达D. 克隆技术可促进优良畜群繁殖
【答案】B
【分析】克隆技术是将一个生物体的细胞或组织,在实验室培育成一个相同新个体的生物技术。如: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应用有拯救物种、器官的移植等。
【详解】A.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嫁接后植物保持接穗的性状,所用可以通过嫁接技术改良荔枝树的品种 ,故A正确。
B.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不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故B错误。
C.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如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故C正确。
D.克隆技术可以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殖,故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题,30、31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50分)
26. 以下是小华同学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图丙是显微镜构造图。([]填标号)
(1)该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步骤C滴加__________,若不小心滴加清水,细胞会_________(选填“皱缩”或“膨胀”),若观察时,视野中的左上方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图甲中作步骤________出现问题,应该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___移动,便于观察标本。当物象比较模糊,为使物象更清晰,需要调节丙图中[___]。
(2)与洋葱内表皮细胞相比,乙图中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3)乙图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 ]________中,若小华同学是一名男生,乙图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生理盐水 ②. 膨胀 ③. d ④. 右下方 ⑤. ③
(2)①. 液泡 ②. 细胞壁
(3)①. ②细胞核 ②. 44条常染色体+XY 或 22对常染色体+XY
【分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c滴→a刮→涂→d盖→b染。观图可知:乙图中①是细胞膜、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质;丙图中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反光镜。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c滴→刮→a涂→d盖→b染,其中c中应滴加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形态,若不小心滴加清水,细胞会吸水膨胀。盖盖玻片时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因此,视野中看到了气泡,最可能是d盖盖玻片时操作有误。视野下的像是倒立的像,若观察时,视野中的左上方出现气泡,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将气泡移出视野。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利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③细准焦螺旋。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为洋葱内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与洋葱内表皮细胞相比,乙图中少了液泡、细胞壁。
(3)乙图中②细胞核中具有遗传物质,若小华同学是一名男生,乙图的染色体组成为 22对常染色体+XY。
27. 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小烧杯。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可见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通过玉米叶片上的__________散失出来的。
(2)将装置内0点至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图。分析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内植物主要进行________作用;玉米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
(3)若在装置的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用来探究“玉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__________(填“明亮”或者“黑暗”)的环境中。
(4)若用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往小烧杯内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其对照实验装置中的小烧杯内应加入_________。
【答案】(1)气孔 (2)①. 呼吸 ②. 大于
(3)黑暗 (4)30ml清水
【分析】(1)玉米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通道,它们允许水分从植物体内蒸发到大气中。当装置放在阳光下,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分,形成蒸腾作用,这些水分在钟罩内壁上凝结成小水珠。因此,这些小水珠是通过玉米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出来的。
(2)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在0点到6点没有阳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植物仍然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所以它们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并释放二氧化碳。根据题干曲线图可知,在一天24小时内,二氧化碳的总体浓度是下降的,这证明了玉米植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
(3)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为了探究玉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我们需要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在黑暗环境中,光合作用不会发生,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到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应将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4)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唯一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给密闭空间中的植物创造缺少二氧化碳的环境;而清水不能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清水组密闭空间中的植物周围具有许多二氧化碳。所以,实验组中,小烧杯内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故对照实验装置中的小烧杯内应加入30ml清水。
28. 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将开启,我国运动健儿们正在刻苦训练,积极备战,争取为国争光。下图表示某运动员体内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①②③表示肾单位的三个部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每天训练需要补充优质谷类和蛋白质和新鲜的蔬菜水果,这些物质消化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其中蛋白质消化成_______________才能被吸收,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填“A”或“B”或“C”或“D”)。
(2)该运动员呼吸时,吸入的氧气通过图甲进入血液,经由________(填血管名称)流回心脏B,该血管中流的是__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运动员产生的代谢废物经肾脏排出,主要经历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_______和[ ]_________重吸收两个生理过程。([]填序号)
(4)当观看我国运动员夺得冠军时热血沸腾,我们激动得手舞足蹈,这是人体______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①. 小肠 ②. 氨基酸 ③. A
(2)①. 肺静脉 ②. 动脉血
(3)①. 过滤 ②. ③肾小管
(4)神经
【分析】图示表示人体部分代谢(呼吸、泌尿、循环)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关系图,图中字母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甲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乙图表示肾单位结构图,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
(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所以运动员每天训练需要补充优质谷类和蛋白质和新鲜的蔬菜水果,这些物质消化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其中蛋白质必须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小肠吸收,最先随下腔静脉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
(2)该运动员呼吸时,吸入的氧气通过图甲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氧气随肺静脉流回B左心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废物的排出离不开尿液的形成过程,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③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
(4)夺得冠军时我们热血沸腾,激动得手舞足蹈。这是人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这是人体神经和激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29.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小平将烤干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为A组,将湿润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为B组。
(1)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2)小平继续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请帮设计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霉菌容易传播,这是因为其产生的_____________轻而小、易飘散。
(4)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两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②. 水分
(2)将湿润的面包放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冰箱中 (3)孢子
(4)①. 烤干 ②. 低温保存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1)A组是烤干的面包片,B组是湿润的面包片。可见,这两组的唯一变量是水分,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故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2)小平要继续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唯一变量是温度,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所以,设计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的设计是:将湿润的面包放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冰箱中。
(3)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可见,霉菌产生的孢子轻而小、易飘散。
(4)通过小平的实验可知,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是烤干、低温保存。烤干可以减少食品中的水分,使霉菌难以生长;低温可以减缓霉菌的生长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0.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带领的海水稻研究团队为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带领“海水稻”团队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亩产量超过八百公斤。海水稻稻壳顶端有的有芒,有的无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为研究海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
(1)“海水稻”通过根的 选择性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细胞中的 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成熟区、细胞膜B. 伸长区、细胞膜
C. 成熟区、细胞壁D. 根冠、细胞壁
(2)水稻的有芒和无芒在生物学上属于一对________。根据实验一判断,水稻的有芒是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实验二中子代有芒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占后代的几率为_________。(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
(3)2022年10月12号“天宫课堂”第三期首次展示空间站植物研究项目的科学实验操作,进一步展现我们国家的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强大科研能力。此次实验的绿植空间实验样品水稻是两种代表植物之一。试分析水稻作为代表植物的原因_____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答案】(1)A (2)①. 相对性状 ②. 显性 ③. Aa ④. 50%
(3)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意思对均可)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在植物细胞中,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所以“海水稻”通过根的成熟区选择性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细胞中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生物体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水稻的有芒和无芒在生物学上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由图中实验一可知,有芒和有芒的亲代生出的子一代中既有有芒,又有无芒,说明有芒是显性性状,而无芒是隐性性状。实验二中亲代是有芒和无芒的组合,其中无芒的基因型为aa,所以其子代有芒个体中有来自无芒亲代的一个基因a,所以实验二中子代有芒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占后代的几率为50%,遗传图解为:
(3)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我们的日常生活所食离不开水稻,所以可以用作代表植物。
31. 自21世纪以来,由于医药产业的进步及抗生素滥用,抗生素耐药早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面临的医疗难题。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每年约8万吨抗生素被应用于畜牧养殖,占全国总抗生素用量的52%。约40%—90%的兽用抗生素会以原体或代谢物形式随粪尿排出体外,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风险。
材料二:当细菌死亡时,它们会破裂并留下DNA。这让活细菌能够收集这些基因并使其发挥作用。例如,如果一个死亡的细菌碰巧含有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基因,那么一个活的细菌可以将这些基因捕获并获得它们的能力。
(1)环境中的抗生素含量剧增,将大量杀死或抑制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从而影响动植物遗体的分解,破坏生态系统的________循环。
(2)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近年来出现了各种抗生素杀不死的“超级细菌”,这是抗生素长期对细菌进行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资料二中,一个活细菌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病获得抗生素耐药性,这可能与细菌的____________直接裸露在细胞质中有关。
【答案】(1)①. 分解者 ②. 物质
(2)选择 (3)DNA
【分析】滥用抗生素使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变异,有的变异为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有的变异为不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有抗药性的细菌经过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就会在活下来,因此在细菌耐药性产生的过程中是抗生素对耐药性细菌定向选择的结果。
(1)抗生素能杀死细菌,所以环境中的抗生素含量剧增,将大量杀死或抑制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从而影响动植物遗体的分解,破坏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按照达尔文的理论,细菌个体中存在着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异,在抗生素使用时,耐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其耐药变异遗传给后代;随着抗生素的频繁使用(滥用),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这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的结果。
(3)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结构,但其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域,且DNA直接裸露于细胞质中,资料二中,一个活细菌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病获得抗生素耐药性,这可能与细菌的DNA直接裸露在细胞质中有关。
装置
种子数
温度
光照
水
实验结果
①
20粒
25°C
充足
适量
18粒萌发
②
20粒
0°C
充足
适量
0粒萌发
③
20粒
0°C
充足
充足
2粒萌发
④
20粒
25°C
无光
适量
17粒萌发
实验一
实验二
亲代
有芒×有芒
有芒×无芒
后代
有芒无芒
有芒无芒
[生物]2024年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三)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2024年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三)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