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前指导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前指导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第1页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前指导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第2页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前指导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前指导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前指导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总体要求,具体题目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坚持的原则:准确,快速,细心,规范。
    2.按顺序做题。审题要求全求细,用笔勾画关键词语,慢审题快做题,明确考查意图和答题角度,审明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3.做题要留下痕迹。在试卷上将需要注意的问题标出来,阅读题一定要勾画文章,以确保在做题过程中目标明确。
    4.答完后,要及时检查,不到最后一秒,坚决不停笔,将阅读题的答案补充完整,争取尽善尽美,绝对不能抬头,东张西望。
    5.书写认真规范,注意字距、行距,字体要端正、清楚,不能连笔,每行字要对齐。
    6.控制好时间,考试时间为两个半小时,基础知识题18分钟左右,作文至少留出50分钟时间。
    7.文面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清晰,分点作答,每一点用画圈的数字表示,如:①;②;③。
    二、具体题目指导:
    (一)易错字音字形:
    liá hōng sǒu xiāng zhù xù
    ( )亮 ( )托 抖( ) ( )嵌 ( )
    ( ) ( ) chéng ( ) ( ) jié ( )
    着落 宽敞 ( )清 棱镜 粗犷 ( )毛 莅临
    ( ) shì chuí qiá cuì jué jué
    咄咄逼人 ( ) 弄 ( )打 ( ) ( )别 取( )
    qí qí dǎ pái huái
    分( ) ( )王 ( )告 ( )
    yīn bì yìn bì ( ) xiā xiā zhuó
    ( ) ( ) 拗 云( ) ( )夜 ( )食
    ( ) kǎi cán kuì
    倜傥 感( ) ( )
    (二)诗歌易错字
    (1) ,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 (3) ,洪波涌起
    (4)杨花落尽子规啼, (5)我寄愁心与明月,
    (6)潮平两岸阔, (7) ,江春入旧年。
    (8)乡书何处达, (9) ,小桥流水人家
    (10)夕阳西下, (11)峨眉山月半轮秋,
    (12)夜发清溪向三峡, (13) ,崔九堂前几度闻。
    (14)正是江南好风景, (15) ,应傍战场开。
    (16) ,受降城外月如霜 (17)不知何处吹芦管,
    (三)诗歌鉴赏
    1.请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简要赏析。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中,作者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四)文言文
    《咏雪》
    文言字词
    ①内集: ②儿女:
    ③讲论文义: ④骤:
    ⑤欣然: ⑥何所似:
    ⑦差可拟: ⑧因:
    翻译
    【原文】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讲论文义④。
    【译文】
    【原文】俄而⑤雪骤⑥,公欣然⑦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⑧?”
    【译文】
    【原文】“撒盐空中差可拟⑩。”“未若⑪柳絮因⑫风起。”
    【译文】
    3.内容理解
    (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哪里看出来?
    (2)“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3分)
    (3)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陈太丘与友期》
    1.文言字词
    ⑴期行: ⑵期日中:
    ⑶舍去: ⑷乃至:
    ⑸时年: ⑹戏:
    ⑺客: ⑻相委而去:委: 。 去:
    (9)顾:
    2.翻译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内容理解
    (1)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2)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五)书法鉴赏
    1.判断下面书法作品属于什么字体,写在作品旁边。


    2.写出下列字体的特征:
    (1)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题材是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于1927 年出版。共收入10 篇作品。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思想: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五猖会》
    主题: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 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又痛苦的感受,指斥了强 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形象:父亲:严厉、传统封建思想、爱子
    《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主题: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 书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 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 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
    形象:他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思想却也开明,对爱玩 的孩子们并不严加斥责,刚正、质朴、博学。
    参考答案
    一、具体题目指导:
    (一)易错字音字形:
    liá hōng sǒu wǎn xiāng zhuó chang zhù
    嘹亮 烘托 抖擞 清脆 宛转 镶嵌 着落 宽敞 贮蓄
    chéng léng guǎng jié lì
    澄清 棱镜 粗犷 睫毛 静谧 化妆 莅临 吝啬
    xī lì lín lí duō
    淅沥 淋漓 咄咄逼人 沉寂 侍弄 捶打 憔悴 诀别
    qí qí dǎ pái huái
    取决 烂漫 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 分歧 岐王 祷告 徘徊
    yīn bì yìn bì ǎ
    荫蔽 荫庇 拗 云霄 宵夜 啄食 倜傥 绅士 人声鼎沸
    niǎn hùn shèng
    感慨 搓捻 惭愧 混为一谈 油然而生 美不胜收
    (二)诗歌易错字
    东临碣石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 海日生残夜 归雁洛阳边 枯藤老树昏鸦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思君不见下渝州
    岐王宅里寻常见 落花时节又逢君 遥怜故园菊 回乐烽前沙似雪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三)诗歌鉴赏
    1.请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简要赏析。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伟的抱负。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象征飘零之感,子规象征离别之痛。诗人借用这两种意象,既点明是暮春季节,又营造了凄凉的氛围,抒发了诗人的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为全诗奠定伤感的基调,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中,作者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示例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示例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③: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写法: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巧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同情、思念与关切之情。
    ★修辞:①运用拟人修辞,把明月人格化,诗人拜托明月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②抒发诗人对友人的同情、思念与关切之情。
    ★“愁”的妙处: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切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懑不平,有深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4.展开想象,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顺风中,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景: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赏析:“生”“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夜将尽未尽之时,冬去春来的变化,透出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
    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修辞:运用典故和设问,,诗人在自问自答中借用“归雁传书”来抒发思乡之情。
    ★意象:鸿雁。旧谓鸿雁可以传书,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7.鉴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
    秋日的黄昏中,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古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乌鸦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袅袅。古道上,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走。
    从抒情方式和思想感情两方面赏析“断肠人在天涯”。
    ①直抒胸臆。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断肠”二字为全曲之眼,直接抒发天涯游子长期漂泊他乡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四)文言文
    《咏雪》
    文言字词
    ①内集:家庭聚会。 ②儿女:子侄辈。
    ③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④骤:急,紧。
    ⑤欣然:高兴的样子。 ⑥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⑦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⑧因:趁、乘。
    翻译
    【原文】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讲论文义④。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原文】俄而⑤雪骤⑥,公欣然⑦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⑧?”
    【译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原文】“撒盐空中差可拟⑩。”“未若⑪柳絮因⑫风起。”
    【译文】“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3.内容理解
    (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哪里看出来?
    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内集”“欣然”“大笑”可看出。
    (2)“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3分)
    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作者虽没表态,却在后面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就暗示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咏雪》中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陈太丘与友期》
    1.文言字词
    ⑴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⑵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⑶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⑷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⑸时年:当时的年龄
    ⑹戏:玩耍。
    ⑺客:客人,指朋友。
    ⑻相委而去:丢下我离开了。 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9)顾:回头看。
    2.翻译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3)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内容理解
    (1)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2)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五)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考点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一般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内容上:1. 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2. 分析其如何起到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或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的作用。(注:语段的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的思想意义等,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结构上:1. 首段:(1)开门见山,开篇点题;(2)统摄全篇,领起下文;(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4)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等。
    2. 尾段:(1)总结全文,深化、升华主旨,含蓄深刻;(2)呼应前文或文章标题,使结构严谨;(3)卒章显志(篇末点题),画龙点睛;(4)承接上文,启发联想,暗示、点明或揭示主旨等;(5)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等。
    3. 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考点2:段落能否删去:
    (1)①不能。②理由:该段在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是××,在内容上与上下文有着××的联系。③所以不能删去。(视具体情况也可加上“如果删去,则××”)
    (2)①能。②理由:文章内容写的是××,本段内容写的是××,与文章内容联系不大(无关)/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情感)是××,而本段体现的是××;③去掉后行文更简洁,内容更集中/本段内容表达的主题与文章主题思想(情感)无关(相悖);④所以可以/应该删去。
    考点3: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明手法+析作用+表情感)
    (1)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的感情。
    (2)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强化语势。增添语言的旋律美。
    考点4:加点词语
    1. 理解特定语句的含义:①表层含义(句子本身的含义);②深层含义(联系文章中心、思想感情等分析)。
    2. 分析特定语句的表达效果或作用:根据语句特点可从句子本身或结构上的作用、对文章故事情节或内容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3. 从特定角度(或选择角度)赏析特定段落语句:①点明具体的角度(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句式特点等);②作用(注意结合语句或文段内容分析;切记作用既有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描写方法等本身带给句子的表达效果,还有句子对体现、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感情的作用)。考点5:标题
    1. 拟写标题:①对文章主要内容、思想情感等进行高度概括;②所拟标题应简洁、凝练、概括、鲜明。
    2. 理解标题含义:①表层含义(标题中特殊词语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②深层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③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综合分析。
    3. 标题作用(妙处):(1)作用: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引起读者兴趣等。(2)妙处:①揣摩标题含义;②分析表达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委婉含蓄;奠定情感基调;揭示文章主题;引起阅读兴趣等)。
    考点6:环境或景物描写语段: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或渲染××的气氛(营造××的氛围),奠定××的基调;(2)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3)表现(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4)暗示社会环境;(5)设置××的背景,烘托人物形象;(6)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7)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8)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书法临写鉴赏
    分类
    篇目名称
    内容及主题
    《狗 ·猫 · 鼠》
    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 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以议论为中心,穿 插 童 年 时 的 生 活 经历和感受,讽刺 和批判旧道德。
    《二十四孝图》
    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 谓“孝道”的批判。
    《五猖会》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 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又痛苦的感受,指斥了强 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通过回忆少年时 期的生活经历,表
    达对旧日美好的 眷恋及对生活中 一些事情的反感。
    《无常》
    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 常”形象,说明“无常”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 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 的裁判是在阴间” 。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 “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
    《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 书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 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 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
    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两位“名医” 的行医态度、作风、如何开方等种种,揭示了这些人巫 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
    忆叙作者为了寻找“别一类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 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 种种弊端与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 气”。作者也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时的兴奋心情和不 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 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阿长与 〈山海经〉》
    通过记叙“我”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了 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是心地善良、乐于 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 旧社会劳动妇女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 激、怀念和祝愿之情。
    在回忆往事时,歌 颂了普通人身上 的朴实、善良。
    《藤野先生》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在仙台学医 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 出地记述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情、没有民族偏 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与敬佩之 情。
    《范爱农》
    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 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 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 作者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 国者的同情与悼念。

    相关试卷

    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典之美,文学之约,现实之思,心灵之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文默写 练习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文默写 练习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文默写,理解性默写,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