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分层练习(解析版)-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分层练习(解析版)-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01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分层练习(解析版)-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02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分层练习(解析版)-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精品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精品同步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层,果农说的外人不知道的“宝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下图为土壤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图示演变过程中,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是( )
    A.成土母质B.地貌C.人类活动D.时间
    3.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的主要作用是( )
    ①决定土壤厚度②富集营养成分③决定土壤质地④提供有机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B 2.A 3.C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基岩经风化作用逐渐形成破碎的岩石,随着时间推移,风化的岩石逐渐形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表面逐渐形成腐殖质层,随着腐殖质层的加厚,土壤结构逐渐成熟,故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A正确;地貌、人类活动、时间对土壤形成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BCD错误。故选A。
    3.在平坦的地方,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因此决定土壤厚度的不是生物,①错误;植物可以选择性地吸收元素,储存在体内,并使其随残体的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②正确;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影响土壤的质地,③错误;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④正确。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
    某地理学习小组到郊区进行土壤的野外观测,在观测报告中绘制了土壤肥力影响因素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土壤肥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 )
    A.①为时间B.①为地貌C.②为腐殖质D.②为成土母质
    5.同学们发现从山顶到低平洼地土壤颗粒物存在明显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砾质土-壤土-砂土-黏土B.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
    C.黏土-壤土-砂土-砾质土D.黏土-砂土-壤土-砾质土
    【答案】4.D 5.B
    4.土壤肥力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形成的成土母质中的矿物质和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有机质,由图可知,①为有机质(腐殖质),②为成土母质,D正确,ABC错误。
    5.土壤根据质地不同,从粗到细可以分为砂土、壤土、黏土,而砾质土应该是由颗粒更大的砾石构成的,从山顶到低平洼地,土壤主要随着流水搬运向下运动,而流水的搬运具有分选性,山上流速大的时候留下大颗粒,越往下流速越小,颗粒物也越小,因此颗粒物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的顺序应该是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B正确,ACD错误。
    【点睛】土壤质地: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所占的相对比例,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砂土:透气、透水性强,保肥性能弱,易耕作;壤土: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黏土:透气、透水性差,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宜耕作。
    小张同学在网上购买了海南某地的自然土壤剖面标本,部分标签不小心脱落,需重新贴上。下图为海南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土壤剖面标本中标签缺失的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淀积层B.②为淋溶层C.③为母质层D.④为腐殖质层
    7.④层( )
    A.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B.主要是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C.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D.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答案】6.B 7.B
    6.完整的自然土壤剖面自上而下依次是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故图中①为腐殖质层、②为淋溶层、③为淀积层、④为母质层。故选B。
    7.由上题可知,④为母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是腐殖质层,A错误;母质层主要是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B正确;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是淋溶层,C错误;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是有机层,D错误。故选B。
    果园覆盖栽培(指用生草等有机或地膜等无机材料来覆盖地面)是果树增产措施之一。通过适当的覆盖,能够抑制杂草生长,调节地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结果率,达到增加果实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的目的。完成下面小题。
    8.果农夏季在果树下覆盖发光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湿度
    9.推测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栽培方式是( )
    A.清耕B.白膜覆盖C.黑膜覆盖D.生草覆盖
    【答案】8.C 9.D
    8.夏季温度较高,地温也较高,不用再保持地温,A错误;发光地膜的覆盖不会使地温降低,B错误;发光地膜会对太阳光照有很强的反射作用,果树可以充分地利用反射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使果实色泽更加鲜艳,更加饱满,C正确;发光膜会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太阳辐射的吸收,D错误。故选C。
    9.植物残骸等受微生物作用会转化为有机质,因此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可采取生草覆盖的栽培方式,D正确;清耕及覆膜种植并不能提升土壤有机质,排除ABC选项。
    【点睛】清耕是在果树生长季节多次进行浅耕除草,保持果园地面干净的一种土壤管理制度。
    雷州半岛徐闻县是我国著名的“菠萝之乡”,尤其是曲界镇龙门村的菠萝,甜度高,清脆口。当地果农说他们村有外人不知道的“宝藏”,在砖红色土壤下面是黢黑的泥土。专家考证该地在数万年前因火山喷发形成了小而圆形的火山口湖,后淤积成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10.果农说的外人不知道的“宝藏”是( )
    A.砖红壤B.泥炭C.黑土D.火山灰
    11.黢黑的泥土的特点是( )
    A.黏性大,含水量丰富B.黏性大,含水量少
    C.黏性小,含水量丰富D.黏性小,含水量少
    12.该地砖红色土壤的形成基础主要是( )
    A.花岗岩;全年高温多雨B.玄武岩;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C.花岗岩: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D.玄武岩;全年高温多雨
    【答案】10.B 11.A 12.B
    10.从材料信息可知,外人不知道的“宝藏”是指地下的土壤,砖红色土壤应该是砖红壤,当地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所以“宝藏”不应该是砖红壤,A项错误;黑土是温带湿润草原形成的土壤,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排除黑土,C项错误;在古火山口的凹陷中蓄水成湖,湖里的动植物残骸大量沉积,经微生物分解,形成了黑色或暗褐色的泥炭,湖中的主要物质不是火山灰,B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B项。
    11.数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凹陷蓄水成湖,湖里的动植物残骸大量沉积,经微生物分解,形成了黑色或暗褐色的泥炭层,且上面有砖红色土壤覆盖,黏性大,含水量丰富,A正确,BCD错误。故选A项。
    12.砖红色土壤应该是砖红壤,结合数万年前的火山喷发,说明当地土壤是在玄武岩(火山喷出岩)基础上形成的,排除AC;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正确,D错误。故选B项。
    【点睛】砖红壤分布地区: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气候密切相关。读“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温较南方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C.植被生长量大于南方低山丘陵区D.成土母质矿物养分多
    14.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除了气候外,还有( )
    A.地质B.岩石C.生物D.成土母质
    【答案】13.A 14.C
    13.根据材料可知,低山丘陵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温密切相关,相比于南方低山丘陵区而言,东北平原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A正确;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残体,其含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这些残体积累量的大小,与成土母质关系不大,D错误;地形平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热条件更好,植被生长量更大,C错误。故选A。
    14.2.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残体,因此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除了气候外,还与生物有关,而与地质、岩石、成土母质关系不大。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或控制土壤形成〈方向和强度)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成土因素和人为成土因素。前者包括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水文和时间(年龄);后者指人类的耕垦、施肥和灌溉等活动。
    提升综合练
    华西雨屏区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降水丰富。以该区紫色土坡耕地(玉米)为对照,可发现退耕20年后柳杉纯林、柳杉一光皮桦混交林、慈竹林和茶园土壤pH值发生变化,酸性增加。图为华西雨屏区植被恢复后紫色土酸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华西雨屏区土壤酸化最严重的人工林是( )
    A.慈竹林B.茶园
    C.混交林D.柳杉纯林
    2.华西雨屏区植被恢复进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最显著的土层是( )
    A.0~10厘米B.20~30厘米
    C.30~40厘米D.40~50厘米
    3.华西雨屏区土壤酸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植被吸收养分加速B.土壤保肥能力下降
    C.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D.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
    【答案】1.D 2.A 3.B
    1.如果pH值大于7以上就属于碱性的,小于7以下的就属于酸性的。图中柳杉纯林PH值最低,是土壤酸化最严重的人工林,D正确,ABC错。故选D。
    2.据图可知,凋落物分解形成腐殖质,腐殖质主要分布在0-10cm层次,因此华西雨屏区植被恢复进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最显著的土层是0-10厘米,A正确。其他层次提升不如0-10厘米显著,BCD错误。故选A。
    3.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中养分发生化学变化,粘性增大,土壤板结现象加重,板结的土壤会使作物根系伸展困难,不利于植被吸收养分,A错;结合图中信息,土壤酸化,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减小,对盐基阳离子和 NH4+ 的吸持能力减弱,土壤保肥能力减小,B正确;土壤酸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适宜的微生态环境,分解有机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受到抑制,C错;综上所述,土壤酸化导致植被吸收养分减少,土壤保肥能力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D错。故本题选B。
    【点睛】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土壤酸化的原因有:降水量的淋溶作用强烈,传统农业措施如施石灰、烧火粪、施有机肥等的缺失,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等。
    藏北青南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严寒,多大风天气且持续时间长,自东向西由高寒草甸向高寒草原、荒漠草原转变。由于长期受风蚀影响,表土粗化现象明显,地表砾石、粗砂粒显著增加,生态环境脆弱。下图示意藏北青南高原区四个采样点0~60厘米土壤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4.荒漠草原的土壤剖面为( )
    A.①B.②C.③D.④
    5.表土粗化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增加生物多样性B.提高土壤的肥力
    C.增大地表的温差D.提高植被覆盖率
    【答案】4.D 5.C
    4.荒漠草原由于降水少,淋溶作用弱,淋溶层发育不典型甚至缺失。图中④地淋溶层厚度最薄,同时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薄,因此最可能为荒漠草原土壤剖面。故选D。
    5.表土粗化使地表砾石、粗砂粒增加,会使表土质地发生变化,土壤肥力下降,B错误;同时土壤肥力低导致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A、D错误;地表植被减少,砾石、粗砂粒增加,比热容变小,升温降温快,地表温差增大,C正确。
    在我国古代,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体现了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我国东北黑土( )
    A.腐殖质丰富B.属砂土质地
    C.土壤剖面结构不分层D.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高
    7.改良我国南方红壤以满足耕作需要的合理措施是( )
    A.井排井灌B.施农家肥
    C.喷灌滴灌D.开垦梯田
    【答案】6.A 7.B
    6.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弱,因此腐殖质丰富,A正确;我国东北黑土并不属于砂土质地,B错误;我国东北黑土土壤结构分层明显,C错误;东北地区降水较多,蒸发较弱,因此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并不高,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
    7.由于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湿热、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比较低,因此,应增施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B正确;井排井灌和喷灌滴灌的目的都是治理土地盐碱化,南方地区降水较多,一般不会出现土地盐碱化,A、C错误;开垦梯田的目的在于改善地势坡度,不属于改良红壤的措施,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
    【点睛】黑土是中国东北重要的农业土壤,重要的商品粮、豆基地,耕垦历史短,多实行一年一熟制,适种春小麦、玉米、大豆、谷子、马铃薯、甜菜等旱作物,地形低平有水源处也可辟为水稻田。因地形平缓,土地连片,适于大型机械耕作。
    土壤容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疏松多孔,土壤容重较小。土壤容重可以反映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程度。图示意我国大兴安岭某地不同植被下不同深度土壤容重(单位:g·cm-³)。完成下面小题。

    8.该地不同树种对土壤作用不同的主要表现是( )
    A.白桦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上下一致
    B.樟子松林较白桦林根系长,土壤容重大
    C.樟子松林土壤孔隙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
    D.樟子松白桦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9.对该地土壤改良作用最好的是( )
    A.樟子松白桦混交林B.针叶林
    C.樟子松林 D.白桦林
    10.下列关于不同地区土壤容重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荒漠土小于长白山森林土
    B.长白山森林土大于华北平原棕壤
    C.南方红壤大于东北黑土
    D.内蒙古草原土大于南方红壤
    【答案】8.D 9.A 10.C
    8.结合材料,土壤容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疏松多孔,土壤容重小,根据图中信息,白桦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上下不一致,A错误;樟子松林较白桦林根系长,土壤容重小,B错误;根据图中信息,樟子松林的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樟子松林土壤孔隙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小,C错误;根据材料,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疏松多孔,土壤容重较小。根据图中信息,樟子松白桦混交林土壤容重小,说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D正确,故D选项正确。
    9.读图可知,樟子松白桦混交林土壤容重最低,有机质含量最高,说明其对土壤改良作用最好。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10.根据材料,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疏松多孔,土壤容重较小。我国南方红壤由于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质黏重,土壤容重高,而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容重小,C正确;西北荒漠土有机质含量低,长白山森林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所以西北荒漠土容重大于长白山森林土,A错误;长白山森林土,纬度较高,枯枝落叶多,分解慢,比华北平原棕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容重较小,B错误;我国南方红壤由于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内蒙古草原土,有机质分解慢,有机质相对较高,所以内蒙古草原土小于南方红壤,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
    相关试卷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50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优秀课时作业</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层,果农说的外人不知道的“宝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50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测试题</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黑土进行观察,最容易观察的是,黑土呈现黑色是,下列对黑土说法正确的是,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图示区域,发育成熟的土壤最下层是,理想土壤组成物质中比重最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精品巩固练习,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练习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分层练习(解析版)-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