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江苏省无锡市2024年中考真题生物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011270/0-17218792902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江苏省无锡市2024年中考真题生物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011270/0-1721879290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江苏省无锡市2024年中考真题生物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011270/0-17218792903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江苏省无锡市2024年中考真题生物试卷
展开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填涂“A”,错误的请在相应题号下填涂“B”)(共10题;共10分)
1.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存环境多种多样。( )
2. 过度密植反而会使作物减产。( )
3. 牙齿能够咬断、撕裂和研磨食物,所以它具有消化作用。( )
4.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循环流动。( )
5. 膈肌将人体的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
6. 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
7. 胃壁的内表面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
8. 桫椤是我国珍稀的草本蕨类植物。( )
9. 颅骨之间的连结都是不活动连结。( )
10. 核污水排海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
二、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题;共40分)
11.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这句诗中的鼠与雀、狐与兔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
A . 仅捕食 B . 仅竞争 C . 合作和捕食 D . 竞争和捕食
12. 某同学为制作生态瓶准备了玻璃瓶、池塘水、螺蛳、小鱼、小虾,他还必须补充的材料是( )
A . 金鱼藻 B . 泥鳅 C . 河沙 D . 增氧泵
13. 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和场所分别是( )
A . 光、叶绿体 B . 无光、叶绿体 C . 光、线粒体 D . 无光、线粒体
14. 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出现作物萎蔫现象,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
A . 移栽植物 B . 大量浇水 C . 减少光照 D . 疏松土壤
15. 我们吃的米饭和面包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
A . 淀粉 B . 脂肪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
16. 一个人在每天摄入800克食物和1200毫升水的情况下,体内各种消化液的分泌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唾液中的相关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 B . 胃液中的相关酶能把食物中的蛋白质彻底分解 C . 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 . 胆汁中含有能把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相关酶
17.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 阳光→草→鼠→鹰 B . 草→鼠→蛇→鹰 C . 蝗虫→青蛙→蛇→鹰 D . 草→蝗虫→青蛙→细菌
18.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
A . 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与降低蒸腾作用没有直接关系 B . 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照,大面积提高作物产量 C . 储存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主要是为了增加氧气、促进呼吸作用 D . 春季早播前松土和覆盖地膜,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9.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 . 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 . 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 . 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 . 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20. 生活在叶上的蚜虫一般都分布在叶脉处,其口器刺入叶脉中的结构是( )
A . 机械组织 B . 分生组织 C . 保护组织 D . 输导组织
21. 太湖水产中的“三白”是指白鱼、白虾、银鱼,这三种生物分别属于( )
A . 鱼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B . 鱼类、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C . 鱼类、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D . 鱼类、节肢动物、鱼类
22. 下列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中,不能用种质库保存种子的方式进行保护的是( )
A . 银杉 B . 玉龙蕨 C . 水松 D . 藤枣
23. 太湖边观察到的白鹭,其独特的喙非常适合捕食浅水中的鱼类和甲壳类,下列图像中对应白鹭的是( )
A . B . C . D .
24. “切脉”是我国传统医学诊断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中医“切脉”的部位一般在( )
A . 颈动脉 B . 腕动脉 C . 桡动脉 D . 肱动脉
25.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20%-30%的脑卒中是由脑出血引起的。某病人因脑出血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凝血块可能压迫的部位是( )
A . 大脑 B . 小脑 C . 神经元 D . 脑干
26.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否为学习行为”时,获得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B . 为了避免偶然性,应该做重复实验 C .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这个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D . 小鼠获取食物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走错的次数越来越少
27. 如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管①管壁厚,弹性大,是动脉 B . 血管②管腔大,管壁薄,是静脉 C . 血管③管壁最薄,管腔最细,是毛细血管 D . 在意外受伤的情况下,血管②破裂最危险
28. 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速率和吸收速率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碳中和即意味着禁止工厂排放二氧化碳 B . 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氧化碳 D . 排放速率和鱼类、鸟类等其他生物无关
29. 猕猴桃果实中有很多籽,其结构基础是在猕猴桃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 )
A . 花粉 B . 子房 C . 胚珠 D . 雌蕊
30. 在某个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引发兔的数量变化。下列曲线中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野兔数量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31. 下列图示中,表示植物嫁接的是( )
A . B . C . D .
32.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该诗句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
A . 求偶 B . 筑巢 C . 哺育 D . 产卵
33. 下列胎儿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的途径,正确的排序是( )
A . 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 . 脐带→母体→胎盘→胎儿 C . 胎盘→母体→脐带→胎儿 D .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34. 下图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某阶段示意图,其中的①表示( )
A . 细胞核 B . 基因 C . DNA D . 染色体
35.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
A . 古代生物的化石 B . 形态解剖学上的证据 C . 胚胎学上的证据 D . 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
36. 病毒感染后治愈者的血清,输入同一病毒感染的患者体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血清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是( )
A . 疫苗 B . 外毒素 C . 抗体 D . 抗原
37. 器官移植成功后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 B . 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C . 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 D . 免疫的本质是识别自己、排除异己
38. 外出聚餐时提倡使用公筷,尽量做到“一菜一筷”,使用公筷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 . 消灭病原体 B . 控制传染源 C . 切断传播途径 D . 保护易感人群
39. 人工呼吸是一种急救措施,在于帮助呼吸停止的患者进行被动呼吸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口对口吹气 ②清除口鼻异物 ③仰卧于坚实平面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②③① D . ③②①
40. 下列各项中,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 . 风能 B . 汽油 C . 煤炭 D . 石油
41. “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蝉的( )
A . 内骨骼 B . 外骨骼 C . 表皮 D . 皮肤
42. 下列血液的成分和结构中,在人体出现急性炎症后,数量明显增多的是( )
A .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血红蛋白
43. 下面几种植物中,宜选作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材料的是( )
A . 雪松 B . 仙人掌 C . 天竺葵 D . 睡莲
44. 下列有关色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色盲是一种遗传病 B . 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 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D . 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其父亲
45. 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标号3所指的结构是( )
A . 感受器 B . 传入神经 C . 神经中枢 D . 效应器
46. 在绿色开花植物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
A . 叶 B . 果实 C . 花 D . 种子
47. 下列人体激素中,与血糖调节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甲状腺激素 B . 胰岛素 C . 生长激素 D . 雄性激素
48. 狼与兔属于哺乳纲,狼与虎属于食肉目,狼与狐属于犬科,狼与狗属于犬属,则与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 兔 B . 虎 C . 狐 D . 狗
49. 下图为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①号试管 B . ①和②号试管对照,可以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 放在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D . 滴加碘液后,③号试管变蓝,①和②号试管不变蓝
50. 下列有关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环境光线较暗时,使用反光镜凹面对光 ②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目镜
③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④视野中带黑边的圆圈,为口腔上皮细胞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三、识图作答题(本题共30分,每空1分)(共6题;共30分)
51. 下图是无锡市某果农实现立体种养的部分生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如图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 图中能直接利用太阳能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消费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具有捕食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组即可)
(4) 在果园中放养蜜蜂,可以获取蜂蜜,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蜜蜂在自然界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2. 下图1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图2为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字母A-F表示结构或部位,①-④表示血液或细胞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 图2中,外界与F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3) 图2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血液中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细胞内,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
53. 鸟类有多种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鸟类相关内容时,用吸管、皮筋、大气球、小气球、红/蓝细线等材料制作了一个鸟类的呼吸模型。下图1到图3分别是家鸽的外形、肌肉以及呼吸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如图1,家鸽身体呈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减少飞行的阻力。
(2) 如图2,附着在胸骨上发达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可驱动双翼上下扇动,利于飞行。
(3) 图3模拟鸟类呼吸的模型中,大气球模拟的是鸟类呼吸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小气球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储存大量空气,能辅助呼吸。向吸管中鼓入新鲜空气,发现大小气球均鼓起,松开后发现小气球中的气体通过大气球进入吸管并排出,这一过程模拟了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4. 如图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 图中的A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C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胎儿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
55. 如图是与人体免疫相关的概念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 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抗体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项措施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6. 农业技术人员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防治农业害虫,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 曲线a呈上升趋势,表示害虫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从而使害虫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在此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个体一般具有一些微小的____________________,即产生耐药性。
(2) 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使用杀虫剂I若干年后,某些害虫还能生存下来,这种适应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 在使用杀虫剂后,新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个体重新适应环境,从而害虫数量会再次增多。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0分,每空1分)(共2题;共10分)
57. 下图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示意,请据图回答:
(1)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上述操作过程,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B的操作是在洁净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C的操作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一侧滴一滴碘液,目的是使细胞的部分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
58. 在课后服务活动中,某班同学为了测定食物中的能量,选择核桃仁、花生仁、黄豆和大米进行探究,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此回答:
(1)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中,食物被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剩下的灰烬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表格中,①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克。
(5) 因为实验过程中有能量损失,所以实验测定的能量比食物实际含有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五、分析说明题(本题共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题;共10分)
59. 黄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常见的黄瓜大多为栽培型黄瓜,是由野生型黄瓜培育而来,其花的类型如图甲所示。野生型黄瓜的果实细胞中含苦味素,苦味可以减少害虫啃食,与栽培型黄瓜相比,二者不同器官内苦味素的相对含量如图乙所示。
(1) 图甲中黄瓜的花是单性花,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黄瓜的花大且有黄色的花冠可推测黄瓜的传粉主要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为媒介。
(2) 在黄瓜的杂交实验和育种过程中,常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控制花粉的种类和数量,与梨花相比,黄瓜的人工授粉过程可省去的关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黄瓜育苗时,全光照条件下蒸腾作用强,水分利用效率低,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黄瓜的苦味素存在于叶或果实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中,据图乙分析,与野生型黄瓜相比,栽培型黄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发现,野外自然生长的黄瓜植株中大多叶和果实均带有苦味,请从生物进化角度解释其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照充足的上层叶片中含有更多的叶绿体。某同学摘取黄瓜植株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结果如图。
为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采取的A、B两种叶片应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推测A叶片是上层叶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评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唾液
胃液
肠液
胆汁
胰液
分泌量/毫升
1500
2000
1500
500
1500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分37秒
1分40秒
54秒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食物名称
核桃仁
花生仁
黄豆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①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30
22
14
13
阅卷人
得分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生物中考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生物中考试卷,共9页。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生物中考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生物中考试卷,共9页。
[生物]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届中考生物真题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届中考生物真题试卷(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