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昆明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数学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昆明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政治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昆明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昆明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昆明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2024昆明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龙泉印泥是中国三大印泥瑰宝之一,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藕丝印泥需经30多道工艺手工精细制作而成,制成后的藕丝印泥价比黄金。下图示意藕丝印泥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龙泉藕丝印泥“价比黄金”的主要原因是( )
①原料种类多②市场需求大③品质精良④制作成本高
A. ①②B. ②⑧C. ③④D. ①④
2. 为传承龙泉藕丝印泥工艺,以下措施合理是( )
A. 寻找替代原料B. 推广机械加工C. 精简制作工序D. 培育专业人才
负电价是指当电力市场在特定时段内供大于求时,发电企业为保证自己的发电量,出现电价低于零的现象。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人均屋顶太阳能用户较多的国家,集中分布在南部和东南部,2021年以来该国陆续阶段性出现负电价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澳大利亚南部、东南部屋顶安装太阳能多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 气候较为干燥B. 人口密度较大C. 电力需求较小D. 煤炭资源较少
4. 该国负电价主要出现在( )
A. 冷锋过境时B. 反气旋控制时C. 暖锋过境时D. 气旋控制时
5. 发电企业采用负电价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使多余电量消纳B. 拓展电力消费市场
C. 推动电动汽车普及D. 推广新能源的使用
2010~2020年是某市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用此期间该市老年人口与中青年人口的迁移情况作为基本指标,可将该市存在的人口老龄化空间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如下图),这四种类型的空间分布有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市外围乡村分布的人口老龄化空间模式主要为( )
A. 集聚老化型B. 自然老化型C. 集聚稳定型D. 存留老化型
7. 该市中心城区部分街道出现集聚老化型原因最可能是( )
A. 商业规模较大B. 就业机会多C. 公共服务完善D. 教育水平高
荷兰境内地势低洼,水网密布,易受洪涝侵扰。下图为荷兰某城市的一社区新型排水模式(a)和常规排水模式(b)对比图,新型排水模式中的洼地沿社区道路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与常规排水模式相比,新型排水模式的优点为( )
①错峰排水②减少蒸发③水资源循环利用④增加水循环量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9. 除缓解城市内涝外,洼地沿社区道路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 集约利用土地B. 降低暴雨频率C. 方便居民取水D. 美化道路景观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主要来源于植物凋落物,是土壤微生物分解的产物,土壤黏粒(土壤颗粒中最细小的部分)能吸附可溶性有机碳。科研人员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了受潮汐影响的盐地碱蓬湿地、受潮汐影响的咸水芦苇湿地、淡水芦苇湿地和非淹水芦苇湿地为研究样地,于不同年份的不同季节分别在四地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其DOC含量(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关于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土壤DOC含量最高B. 丁地土壤DOC随时间变化差异最大
C. 四地土壤DOC含量在时间2最低D. 四地土壤DOC含量在时间1差异最小
11. 影响四地土壤DOC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大气降水②水体运动③土壤盐度④成土母质
A. ③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2. 乙对应的研究样地是( )
A. 潮汐影响的盐地碱蓬湿地B. 淡水芦苇湿地
C. 潮汐影响咸水芦苇湿地D. 非淹水芦苇湿地
城区二氧化氮主要由交通尾气排放产生,高空二氧化氮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下图为某地夏季一日内近地面二氧化氮与高空臭氧平均浓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臭氧浓度日变化幅度小于二氧化氮B. 臭氧浓度的高峰值与太阳光照有关
C. 二氧化氮浓度最高值出现18点D. 二氧化氮和臭氧浓度昼夜变化相同
14. 二氧化氢浓度白天低于夜晚的主要原因是( )
A. 白天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小于夜晚B. 白天植被吸收二氧化氮多于夜晚
C. 白天近地面垂直气流扩散强于夜晚D. 白天二氧化氮受降水影响沉降量大
石棚是建造于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的天文观测台。我国北方的析木石棚(如下图)是石棚中的典型代表,由巨大的花岗岩石板搭建而成,其入口正好面对冬至日的日出方向入口外侧设置石板条①②。在冬、夏至日,上方盖石的投影正好落在石板条①②上缘,先民通过观测盖石日影来辨别节气变化,以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析木石棚入口朝向( )
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
16. 析木石棚所在地区的纬度最接近( )
A. 40°NB. 45°NC. 50°ND. 55°N
二、非选择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8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柬埔寨德崇富南运河(如下图)将开工建设。该运河连接了金边港和白马港,全长180千米,可通航3000吨级货船(相当于我国长江武汉下游的航道等级),并配建11座跨河桥梁,整体工程将贯彻生态施工理念,预计历时4年。该运河建成后,将改变柬埔寨长期以来货物从越南海港进出口的现状,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
(1)简述金边港成为德崇富南运河起止点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2)评价德崇富南运河的施工条件。
(3)针对该运河开凿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提出合理利用的措施。
(4)说明该运河的建设对于柬埔寨自然资源安全的意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约2.8亿年前,青藏高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6500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之后持续隆升。青藏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较为普遍,高海拔区(3500~5000m)喀斯特地貌相较于中海拔区(1000~3500m藏东南)在地貌类型、发育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和中海拔区地表典型喀斯特地貌形态。
(1)说明青藏高原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
(2)与中海拔区相比,指出高海拔区地表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局部近岸海域某月相关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示意图。多年观测显示,图中甲海域在海水运动和海底地形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上升流,对该海域的水文特征和生物资源会产生显著影响。
(1)描述左图所示海域在海面以下10米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简析甲海域上升流的形成机制。
(3)分析上升流对浙江近岸海域鱼类资源的影响。
昆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龙泉印泥是中国三大印泥瑰宝之一,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藕丝印泥需经30多道工艺手工精细制作而成,制成后的藕丝印泥价比黄金。下图示意藕丝印泥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龙泉藕丝印泥“价比黄金”的主要原因是( )
①原料种类多②市场需求大③品质精良④制作成本高
A. ①②B. ②⑧C. ③④D. ①④
2. 为传承龙泉藕丝印泥工艺,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
A. 寻找替代原料B. 推广机械加工C. 精简制作工序D. 培育专业人才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龙泉印泥是中国三大印泥瑰宝之一,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品质精良,其中的藕丝印泥需经30多道工艺手工精细制作而成,制作成本高,因此龙泉藕丝印泥“价比黄金”,③④正确;与原料种类多关系不大,①错误;龙泉藕丝印泥价格昂贵,市场需求小,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藕丝印泥原料珍贵,需经30多道工艺手工精细制作而成,寻找替代原料、推广机械加工、精简制作工序会使龙泉藕丝印泥品质下降,ABC错误,培育专业人才,传承手工技艺才能传承龙泉藕丝印泥工艺,D正确。故选D。
【点睛】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原料、燃料、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方面及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资金、管理经验、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进行分析。
负电价是指当电力市场在特定时段内供大于求时,发电企业为保证自己的发电量,出现电价低于零的现象。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人均屋顶太阳能用户较多的国家,集中分布在南部和东南部,2021年以来该国陆续阶段性出现负电价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澳大利亚南部、东南部屋顶安装太阳能多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 气候较为干燥B. 人口密度较大C. 电力需求较小D. 煤炭资源较少
4. 该国负电价主要出现在( )
A. 冷锋过境时B. 反气旋控制时C. 暖锋过境时D. 气旋控制时
5. 发电企业采用负电价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使多余电量消纳B. 拓展电力消费市场
C. 推动电动汽车普及D. 推广新能源的使用
【答案】3. B 4. B 5.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众多,对电力需求相对较高,故其太阳能屋顶安装数量相对较多,B正确,C错误;澳大利亚南部、东南部主要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并不干燥,A错误;南部、东南部屋顶安装太阳能数量多,与该地区煤炭资源数量关系不大,并非煤炭越少太阳能安装越多,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材料提及“负电价是当电力市场在特定时段内供大于求时”,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人均屋顶太阳能用户较多的国家,负电价是在电力供大于求时,故其发电量相对较大,太阳能发电量较大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故其降水会相对较少,应以晴天为主,选项中反气旋控制多数为晴天,冷锋、暖锋、气旋多数天气以阴雨天为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在特定时段内发电企业供大于求时,为保证自己的发电量,出现电价低于零的现象,故负电价有利于鼓励居民用电,使多余电量及时消纳,缓解电网压力,A正确;特定时间采取负电价,旨在解决特定时间存在的问题,并非拓展市场、普及电车、推广新能源,BCD错误。故选A。
【点睛】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机组角度来看,由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力难以存储,在低负荷高发电时期,往往就会出现电力供应大于需求的情况,如果不以低电价乃至负电价向市场报价,将有弃电的风险。
2010~2020年是某市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用此期间该市老年人口与中青年人口的迁移情况作为基本指标,可将该市存在的人口老龄化空间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如下图),这四种类型的空间分布有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市外围乡村分布的人口老龄化空间模式主要为( )
A. 集聚老化型B. 自然老化型C. 集聚稳定型D. 存留老化型
7. 该市中心城区部分街道出现集聚老化型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商业规模较大B. 就业机会多C. 公共服务完善D. 教育水平高
【答案】6. D 7. C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人口老龄化空间模式为切入点,设置两道小题,涉及人口迁移和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及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6题详解】
从图片信息分析各种老龄化的特征。集聚老化型,数量相同的老年人口和中青年人口在特定区域高度集聚且老龄化程度较高。自然老化型这种模式下老龄化按照自然规律发展,没有特殊的因素来延缓老龄化进程。集聚稳定型,中青年人口迁移人口远高于老年人口,能够对老龄化程度起到延缓作用。存留老化型模式下中青年人口流出,区域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该市外围乡村的经济发展程度较低,青年人口流出,区域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故属于存留老龄化,D正确,排除ABC选项。故选D。
【7题详解】
集聚老化型是数量相同的老年人口和中青年人口在特定区域高度集聚且老龄化程度较高。该市中心城区部分街道出现集聚老化型的原因可能是公共服务完善,C正确。商业规模较大对集聚老龄化影响小,A排除。就业机会多,教育水平高,对老年人口和中青年人口迁移影响小,排除BD。故选C。
【点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有利的影响: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对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影响:造成了人才外流。对迁入地有利的影响: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利的影响: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荷兰境内地势低洼,水网密布,易受洪涝侵扰。下图为荷兰某城市的一社区新型排水模式(a)和常规排水模式(b)对比图,新型排水模式中的洼地沿社区道路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与常规排水模式相比,新型排水模式的优点为( )
①错峰排水②减少蒸发③水资源循环利用④增加水循环量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9. 除缓解城市内涝外,洼地沿社区道路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 集约利用土地B. 降低暴雨频率C. 方便居民取水D. 美化道路景观
【答案】8. A 9. A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常规排水模式是直接排水,新型排水模式是通过洼地、绿地与景观结合的蓄水池滞留、存蓄雨水,回收利用,再排水,能够错峰排水、进行水资源回收,循环利用,①③正确;在绿地中存水会增加蒸发量,②错误,不会影响水循环量,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洼地沿社区道路布局可减少对其他土地的占用,可以集约利用土地,A正确;洼地布局不会影响暴雨频率,B错误;洼地积水不能直接作为生活用水,C错误;对美化道路景观帮助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主要来源于植物凋落物,是土壤微生物分解的产物,土壤黏粒(土壤颗粒中最细小的部分)能吸附可溶性有机碳。科研人员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了受潮汐影响的盐地碱蓬湿地、受潮汐影响的咸水芦苇湿地、淡水芦苇湿地和非淹水芦苇湿地为研究样地,于不同年份的不同季节分别在四地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其DOC含量(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关于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土壤DOC含量最高B. 丁地土壤DOC随时间变化差异最大
C. 四地土壤DOC含量在时间2最低D. 四地土壤DOC含量在时间1差异最小
11. 影响四地土壤DOC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大气降水②水体运动③土壤盐度④成土母质
A. ③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2. 乙对应的研究样地是( )
A. 潮汐影响的盐地碱蓬湿地B. 淡水芦苇湿地
C. 潮汐影响的咸水芦苇湿地D. 非淹水芦苇湿地
【答案】10. D 11. C 12. D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从图中来看,不同时间土壤DOC含量会发生变化,但乙地在三个时间里含量最高,A错误;丁地时间1和时间2变化较小,与时间3变化也并非最大,乙地时间1与时间2变化较大,B错误;甲、乙两地土壤DOC含量在时间1最低,C错误;整体来看,四地土壤DOC含量在时间1时差异最小,时间2和时间3相对差异较大,D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材料提及,“科研人员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了受潮汐影响的盐地碱蓬湿地、受潮汐影响的咸水芦苇湿地、淡水芦苇湿地和非淹水芦苇湿地为研究样地”,四地中有受潮汐影响、淡水芦苇、非淹水芦苇不同样地,其水体运动情况不同,②正确;四地中有盐地、咸水、淡水,其土壤盐度不同,③正确;四地均来自黄河三角洲,其大气降水较为接近,①错误;从材料中并不能获取成土母质的相关情况,排除④。②③正确,故选C。
【12题详解】
乙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数量相对较多,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主要来源于植物凋落物,是土壤微生物分解的产物。受潮汐影响,盐地碱蓬和咸水芦苇植被相对较少,凋落物数量相对较少,AC错误;淡水芦苇湿地受水源冲刷影响,故与淡水芦苇湿地相比,非淹水湿地其植物凋落物被微生物分解的部分更容易堆积下来,D正确,B错误。故选D。
【点睛】湿地是重要的碳转化场所,湿地土壤碳库的源、汇转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土壤碳库变化主要发生在活性碳库中,土壤活性有机碳是指土壤中稳定性差、周转速率快、易矿化分解,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来说活性较高的那部分有机碳,其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易氧化有机碳(EOC)是其重要的表征指标。
城区二氧化氮主要由交通尾气排放产生,高空二氧化氮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下图为某地夏季一日内近地面二氧化氮与高空臭氧平均浓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臭氧浓度日变化幅度小于二氧化氮B. 臭氧浓度的高峰值与太阳光照有关
C. 二氧化氮浓度最高值出现在18点D. 二氧化氮和臭氧浓度昼夜变化相同
14. 二氧化氢浓度白天低于夜晚的主要原因是( )
A. 白天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小于夜晚B. 白天植被吸收二氧化氮多于夜晚
C. 白天近地面垂直气流扩散强于夜晚D. 白天二氧化氮受降水影响沉降量大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臭氧浓度日变化大于二氧化氮浓度,A错误;臭氧浓度高峰值出现在午后,与太阳光照有关,B正确;二氧化氮浓度最高值出现在0点左右,C错误;二氧化氮浓度白天低,晚上高,臭氧浓度白天高,晚上低,二者昼夜变化不同,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城区二氧化氮主要由交通尾气排放产生,白天交通量大于晚上,排放更多,A错误;植被吸收能力白天与晚上差异不大,B错误;白天近地面气温高,垂直气流扩散强于晚上,导致二氧化氮浓度白天低于夜晚,C正确;白天不一定降水多于晚上,D错误,故选C。
【点睛】臭氧作用与危害:作用:位于平流层中的臭氧可以强烈吸收紫外线,防止紫外线对人体造成伤害。危害:在近地面的臭氧,既是一种温室气体,也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能够加剧温室效应,降低大气能见度,腐蚀植被树木,损害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
石棚是建造于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的天文观测台。我国北方的析木石棚(如下图)是石棚中的典型代表,由巨大的花岗岩石板搭建而成,其入口正好面对冬至日的日出方向入口外侧设置石板条①②。在冬、夏至日,上方盖石的投影正好落在石板条①②上缘,先民通过观测盖石日影来辨别节气变化,以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析木石棚入口朝向( )
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
16. 析木石棚所在地区的纬度最接近( )
A. 40°NB. 45°NC. 50°ND. 55°N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我国北方的析木石棚入口正好面对冬至日的日出方向,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日出东南,因此析木石棚入口朝向东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2.6°,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纬度为23°26′。析木石棚所在地区的纬度数=90°-72.6°+23°26′,最接近40°N,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①在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②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③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二、非选择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8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柬埔寨德崇富南运河(如下图)将开工建设。该运河连接了金边港和白马港,全长180千米,可通航3000吨级货船(相当于我国长江武汉下游的航道等级),并配建11座跨河桥梁,整体工程将贯彻生态施工理念,预计历时4年。该运河建成后,将改变柬埔寨长期以来货物从越南海港进出口的现状,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
(1)简述金边港成为德崇富南运河起止点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2)评价德崇富南运河的施工条件。
(3)针对该运河开凿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提出合理利用的措施。
(4)说明该运河的建设对于柬埔寨自然资源安全的意义。
【答案】(1)连接湄公河、铁路和海港,可实现河海陆联运;依托该国首都金边市,客货流需求量大;位于柬埔寨相对发达的中心地区,经济腹地广阔。
(2)有利:利用天然河道,缩短需开凿的运河长度;途经地区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中国企业承建,提供技术支持;中柬友好,政府扶持力度大。 不利:运河通航等级高,辅助设施多,工程量大;全年高温,雨季洪涝多发,增加施工难度。
(3)就地用于运河两岸的防洪护坡工程;作为沿线基础设施的建筑材料;在沿海地区进行合理的填海造陆;渣土中的可利用土壤用于农业和绿化。
(4)减轻对越南海港的依赖,保障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供应稳定;推动海运发展充分利用本国海洋空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利用。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柬埔寨德崇富南运河为材料,考查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该运河连接了金边港和白马港,连接湄公河、铁路和海港,可实现河海陆联运,交通便利;依托该国首都金边市,经济发展较好,客货流需求量大;位于柬埔寨相对发达的中心地区,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腹地广阔。
【小问2详解】
有利:利用天然河道,缩短需开凿的运河长度,建设成本低;途经地区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建设难度小;中国企业承建,基础建设经验丰富,提供技术支持;中柬友好,有“一带一路”政策支持,政府扶持力度大。 不利:该运河连接了金边港和白马港,全长180千米,可通航3000吨级货船(相当于我国长江武汉下游的航道等级),运河通航等级高,辅助设施多,工程量大;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雨季洪涝多发,增加施工难度。
【小问3详解】
该地雨季洪涝灾害多发,渣土可就地用于运河两岸的防洪护坡工程;作为沿线基础设施的建筑材料,降低建设成本;在沿海地区进行合理的填海造陆,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渣土中的可利用土壤用于农业和绿化,提高渣土资源利用率。
【小问4详解】
该运河建成后,将改变柬埔寨长期以来货物从越南海港进出口的现状,减轻对越南海港的依赖,保障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供应稳定;推动海运发展充分利用本国海洋空间资源,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准确掌握全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保护信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利用。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约2.8亿年前,青藏高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6500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之后持续隆升。青藏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较为普遍,高海拔区(3500~5000m)喀斯特地貌相较于中海拔区(1000~3500m藏东南)在地貌类型、发育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和中海拔区地表典型喀斯特地貌形态。
(1)说明青藏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2)与中海拔区相比,指出高海拔区地表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原因。
【答案】(1)约 2.8亿年前,青藏高原是温暖湿润的海洋,经沉积作用形成可溶性岩石;板块挤压,青藏高原隆起,可溶性岩石出露;受风化剥蚀、流水作用以及冰川作用的影响,形成不同类型的喀斯特地貌。
(2)特征:喀斯特地貌类型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地表有石灰岩碎石堆积。原因:高海拔区风化剥蚀、冰川作用更强。
【解析】
【分析】本题以青藏高原为背景材料,涉及地貌形成过程、喀斯特地貌特征及原因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约2.8亿年前,青藏高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是温暖湿润的海洋,经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6500万年前,板块挤压,青藏高原隆起,之后持续隆升,可溶性岩石出露地表;出露地表的可溶性岩石之后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包括风化剥蚀、流水作用以及冰川作用的影响,形成不同类型的喀斯特地貌。
【小问2详解】
高海拔区昼夜温差比中海拔区更大,风化剥蚀更强;中海拔区没有冰川,而高海拔区有冰川,冰川作用更强,高差更大,岩石更破碎。因此与中海拔区相比,高海拔区喀斯特地貌类型多样,地形高差较大;由于冰川对岩体的侵蚀力更强,形成较多的冰碛物,使地表有石灰岩碎石堆积。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局部近岸海域某月相关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示意图。多年观测显示,图中甲海域在海水运动和海底地形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上升流,对该海域的水文特征和生物资源会产生显著影响。
(1)描述左图所示海域在海面以下10米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简析甲海域上升流的形成机制。
(3)分析上升流对浙江近岸海域鱼类资源的影响。
【答案】(1)整体呈现南高北低;有一低温水舌,由北向南延伸;局部地区出现封闭的低温和高温中心。
(2)日本暖流分支北上,与南下沿岸寒流相遇,冷暖水团密度不同,暖水团因密度小而上升;外海底层向岸运动的海水,在甲处沿海底地形爬升,形成上升流。
(3)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众多;上升流两侧海水性质差异大,冷水性和暖水性鱼类在此集聚,鱼种类较多;该海域上升流的强度有季节变化,导致鱼的种类和数量季节变化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水运动图文为背景材料,涉及海水的性质上升流的成因、对鱼类资源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海面以下10米层等温线可知,南部数值最大,北部数值小,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甲地附近海域有一低温水舌,水温低于26℃,由北向南延伸;局部地区出现封闭的低温和高温中心高温中心大于28℃,低温中心低于24℃。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该区域纬度位于28°N-32°N之间,经度位于120°N-124°N之间,属于东海,图中甲海域在海水运动和海底地形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上升流。该区域海水运动主要有日本暖流和南下沿岸寒流,日本暖流分支北上,与南下沿岸寒流相遇,冷暖水团密度不同,暖水团因密度小而上升;读等深线可知,甲处坡度增大,外海底层向岸运动的海水,在甲处沿海底地形爬升,形成上升流。
【小问3详解】
在上升流区域内,底层营养盐被带到表层,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众多,吸引鱼类聚集;上升流两侧有寒流和暖流,海水性质差异大,冷水性和暖水性鱼类在此集聚,鱼种类较多;受冬夏季风影响,该海域上升流的强度有季节变化,水温也存在季节变化,导致鱼的种类和数量季节变化大。
2024钦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钦州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4%和5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南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南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据图可知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能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宁德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宁德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回答第Ⅱ卷时,使用0, 1964年前,巴萨卡湖为, 区域内种植园主要种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