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4可持续发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8105/0-17218072978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4可持续发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08105/0-17218072979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4可持续发展
展开[2024·湖南永州模拟预测]2023年10月17日至19日,湖南省地膜污染防治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现场交流与业务培训会在湖南益阳市举行,旨在推进地膜污染防治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共同守护生态环境。据此完成1~3题。
1.覆盖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
A.避免洪水淹没 B.保温、保水
C.降低成本 D.防止家畜啃食
答案:B
解析:覆盖地膜能够减少地面辐射,减少热量散失,具有保温作用,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具有保水作用,B正确;地膜不能避免洪水淹没,A错误;覆盖地膜会增加成本,C错误;覆盖地膜不能防止家畜啃食,D错误。所以选B。
2.地膜污染直接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污染 B.水资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大气污染
答案:A
解析: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造成土壤污染,A正确;地膜不会导致水资源短缺,B错误;地膜覆盖对于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小,C错误;地膜不会直接导致大气污染,D错误。所以选A。
3.推进地膜污染防治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答案:C
解析:推进地膜污染防治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体现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体现了持续性原则,C正确;没有体现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A、B错误;阶段性原则不是可持续发展原则,D错误。所以选C。
[2024·陕西高三三模]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以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的统称)为原材料,制成可再生物质能锅炉直接燃烧的新型清洁燃料。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缺油少气,但人均能源消费量高,能源长期依赖进口。瑞典人热爱大自然,十分重视环保。目前,瑞典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是生物质成型燃料开发利用的先锋国家。据此完成4~6题。
4.瑞典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高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重工业发达 B.交通运输业发达
C.供暖对能源消耗大 D.能源资源丰富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瑞典的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漫长,故居民取暖消耗大量能源,C正确;瑞典重视保护环境,重工业并不发达,A错误;瑞典的地域面积小,交通运输发达但是并没有很大消耗,B错误;瑞典的能源资源储量不足,依赖进口,D错误。故选C。
5.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优势条件是( )
A.太阳辐射较强 B.森林资源丰富
C.对外交通便利 D.邻近海外市场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到生物质成型燃料以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为原材料,瑞典是欧洲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数据显示其森林覆盖率超过50%,B正确;瑞典地处欧洲,太阳辐射弱,A错误;瑞典对外交通便利,邻近海外市场并不是开发新型能源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6.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影响表现为( )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轻能源进口压力
B.大量砍伐森林,导致环境破坏严重
C.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D.实现废弃物零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A
解析: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减少植被破坏和二氧化碳排放,B、C错误;大力发展生物质能,能够调整消费结构,A正确;不可能实现废弃物零排放,D错误。故选A。
[2024·安徽皖南八校联考]碳中和是指人类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7~9题。
7.为了对中国碳达峰值进行估测,现阶段研究应该侧重于( )
①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
②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程度
③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④未来十年年均GDP增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碳达峰值估测研究。研究侧重于单位GDP碳排放量下降多少以及未来十年年均GDP增速,这样可以估测不同年份碳排放总量,进而估测碳达峰值。故选B。
8.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是( )
A.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B.刺激低碳和零碳等技术创新
C.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
D.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出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产业发展的机遇。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重点是要刺激低碳和零碳等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B正确;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可能破坏森林资源,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会增加能耗,外向型经济不一定是低碳经济,A、C、D错误。
9.加快碳交易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碳交易的价格,也就是“碳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制约“碳价”统一的主要障碍是( )
A.公众节能减排意识淡薄
B.“碳价”过高,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C.碳交易操作程序繁琐
D.各地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差异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制约碳交易价格统一的障碍。由于各地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差异大,“碳价”很难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设定,毕竟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经济影响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D正确。公众节能减排意识淡薄、“碳价”过高和碳交易操作程序繁琐,可能会影响碳交易的实施,并不是制约“碳价”统一的主要障碍,A、B、C错误。
[2024·辽宁葫芦岛高三一模]党中央认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其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下表为四个国家农业相关指标的数据。据此完成10~11题。
10.根据表格数据推测,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
A.耕地单位面积产量最低
B.粮食人均产量最低
C.人均耕地面积最低
D.农业劳动生产率最低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状况。根据表格数据无法推测耕地单位面积产量、粮食人均产量、人均耕地面积,A、B、C错误。各国农业就业人数与耕地面积之比可衡量农业生产劳动率,计算可得:中国1亩地以上的农业就业人数最多,故农业劳动生产率最低,D正确。故选D。
11.针对表格数据反映的农业问题,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A.多途径增加粮食进口,保障粮食安全
B.大规模开发未利用土地,增加耕地面积
C.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吸引农业劳动力
D.全面开展精耕细作,提高农产品单产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粮食进口,会对国内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冲击,不利于国家将粮食安全立足于国内的国策实施,A错误。大规模开发未利用土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B错误。表格中我国农业劳动力多,说明城镇化发展还不能吸收更多农村劳动力,因此需大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吸引更多农业劳动力,C正确。农产品单产的提高主要依靠提升科技水平,而不是主要依靠精耕细作,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
12.[2024·广东江门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荷兰(如图)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食品出口国,而其国土面积大约是美国的1/230。“精准农作”是利用卫星数据,掌控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在正确时间、正确环境条件下对特定作物采取正确的温室培育方法。所使用的水、肥料、杀虫剂等远低于一般在土壤或室外耕作的方式。
南荷兰省的韦斯特兰地区(填海造陆所成),当地80%的耕地笼罩在高大的温室玻璃中;温室采用双层玻璃屋顶,其特殊涂料能扩散透进温室的光线。主要的农作物番茄垂直分层种在可控性强的矿物棉里(无土栽培),藤能长到13至14米,产出约33串番茄。温室通过LED生长灯,调节色泽、鲜度、营养成分。采用地热能、工业区的温室气体维持恒温状态。雨水储存在一个地下沙层;以虫治虫。
(1)结合所学知识,请推测“精准农作”如何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6分)
(2)韦斯特兰地区温室种植番茄,通过何种措施克服了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6分)
(3)结合气候知识,分析当地温室要用特殊涂料扩散阳光的原因。(6分)
(4)结合材料,说明荷兰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4分)
答案:(1)对农作物的根部进行喷灌、滴灌,温室减少蒸发,节约水资源;对关键生长期的根部进行施肥,利用叶子制作绿肥,节约肥料;对受虫害的地方,进行精准杀虫,减少害虫的进入,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利用监控设备,减少劳动力的投入。(任答三点得分)
(2)纬度高,热量少,用温室维持恒温;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多,光照少,用LED生长灯增加光照;采用垂直分层,增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填海造陆,土壤短缺、肥力差,用矿物棉进行无土栽培。(任答三点得分)
(3)温带海洋性气候,雨天多,光照少;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冬半年日照时间短;用特殊涂料扩散阳光可以改变光照的角度,尽量使每片叶子都能接收到阳光照射。
(4)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生产绿色食品。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精准农作的好处。据材料可知,“精准农作”是利用卫星数据,掌控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在正确时间、环境条件下对特定作物采取正确的温室培育方法。所使用的水、肥料、杀虫剂等,远低于一般在土壤或室外耕作的方式。对农作物进行喷灌、滴灌,温室还能减少蒸发量,节约水资源;在农作物的关键生长期对根部进行施肥,利用叶子制作无污染的绿肥,节约肥料;对受虫害的地方,进行精准杀虫,温室也能减少害虫的进入,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利用高科技设备,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第(2)题,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读图可知,当地纬度高,热量不足,利用温室可增加热量,保持恒温;当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多,晴天少,用LED生长灯可以增加光照;利用垂直分层可以增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填海造的陆地,土壤肥力较差,用矿物棉进行无土栽培。第(3)题,本题考查新材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荷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晴天少,日照时长较短。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冬半年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用特殊涂料扩散阳光可以改变光照的角度,尽量使每片叶子都能接收到阳光的照射。第(4)题,本题考查荷兰农业对中国的启示。加大科技投入,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提升科学素养,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生产绿色健康食品。
耕地面积(亿亩)
农业就业人数(万人)
中国
20.24
20 990
日本
0.70
227
韩国
0.27
129
美国
25.04
234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7非洲: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7非洲,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