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水成说”“风成说”等观点争论了100多年。到今天,已故著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先生创立的“新风成说”已基本成为共识。按照新风成说的理论,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建造一个永久性舞台的过程非常相似。
搭建舞台第一步是选地基。黄土高原选中的地基是鄂尔多斯地块,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质单元,而且自形成以来就以稳定著称。建造舞台的第二步是在地基之上砌盖主体结构。那么主体结构的材料从何而来呢?青藏高原隆起后,对大气环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导致东亚大陆季风气候开始形成。从距今300万年开始,因为干旱少雨,年温差、日温差都很大,中亚地区地表物质的物理风化非常强烈,导致岩石破碎,逐渐形成面积广袤的戈壁、沙漠,进而产生了大量粒径小于0.25毫米的颗粒物——这就是用来搭建黄土高原的材料。
地基选好了,建筑材料有了,由谁来开始搭建呢?此时季风作为“建筑师”出马了。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上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地球上会产生沿纬度分布的风带——南北纬30°和赤道间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带,南北纬30°到60°之间的西风带。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后,这就迫使西风带分成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以南向东流动,北支沿青藏高原北缘向东流动,并向南扩展到大约北纬30°左右。它首先经过的是比较干旱的地带,一定的气象条件下,风会把地面的颗粒物吹扬起来,沿着山间低地形成的通道直接输送到今黄土高原地区。在到达黄土高原地区时,风力渐渐减弱,于是粗颗粒先被抛撒下来、然后是粒径中等的颗粒、最后是小颗粒物,所以今天黄土高原上粒径由大到小的沙黄土、黄土、黏黄土由西北向东南(与风的方向相吻合)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辛勤的“建筑师”就这样夜以继日、年复一年地搬运着、抛撒着、堆砌着。直到向南遇到秦岭、向东遇到太行时,它才不得不停止工作。最终,在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块上,一个土层深厚、宽广辽阔的黄土“大舞台”基本成型。
上苍费尽心力打造的黄土高原,又能给人们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呢?从气候条件上看,黄土高原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炎热多暴雨,绝对称不上气候宜人。从自然灾害的角度来看,黄土高原上曾发生过地震、山崩、水旱风沙灾害等等,灾害种类之多、频率之高、危害之大在全国各大地理区中都位居前列。在如此条件下,可为什么黄土高原上的人类活动可以一直追溯到200多万年前?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邦国到王国到帝国一直绵延不绝?
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曾提出文明起源于“挑战——应战”的理论。他认为文明不可能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自然萌芽,而是在面临外界挑战时的不断应战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种挑战不能太过微小,否则激发文明反弹的能量和活力也很小,因此某些文明数千年来都处在停滞发展的阶段,比如非洲、澳大利亚等地的原始部落;挑战也不能过于巨大,以至于超过负荷,这样也会导致文明发展中途停滞或夭折。从这个角度来看,黄土高原正是符合“挑战——应战”理论的绝佳之地。
虽然气候谈不上宜人,黄土高原的气候也并非严酷到无法生存。虽然历经自然灾害侵扰,但黄土高原地域面积广大,东西跨度约11个经度,南北跨度约6个纬度。高原之上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也不存在无法逾越的地理隔绝,所以在环境变化或发生灾害时,人们总有辗转腾挪的空间。
对黄土高原上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农业的起源。在距今约12000~11000多年间,人类文明面临了一场巨大的挑战。当时地球本来处于温暖的间冰期,却猝不及防地发生了一次急剧降温,在短短几十或是十几年间,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7~8℃。在这种急剧的环境变化下,植物大面积死亡,原有的很多动物或灭绝或向南迁徙了,原始人类可以采集到的果实、种子等食物,可捕猎到的猎物,都大量减少,人类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靠天吃饭的采集和渔猎已经濒临绝境,不甘心就此灭亡的人类只能另辟蹊径。于是,在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先民们开始驯化粟、黍,原始的旱作农业就此萌芽。
农业起源了,但只有土层足够深厚,才能让诞生于其上的农耕活动持续进行下去。如果土层太薄,在耕种了几季之后,就会触到基岩层,无法再进行农耕活动。在黄土高原上,这根本不成问题。黄土高原上黄土一般堆积厚度在80至120米,最大厚度超过400米。黄土还具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特性,即“自肥性”。20世纪初美国地质学家庞波里在考察过我国的黄土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中国辽阔的黄土带,几千年来农作物几乎不靠人工施肥就可以年复一年地种植。正是在这类土壤之上,稠密的人口继续不断地生长到它强大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
就这样,黄土高原地区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新石器时代到周秦汉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里人口稠密,农牧业与手工业发达,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陕西西安和其附近的咸阳是西周、秦、西汉、隋、唐五朝的国都所在。但在中华文明的创建过程中,黄土高原从来都不是舒适安逸的“伊甸园”,也不是隔绝一切危机和挑战的“庇护所”,它更像是一个广阔而坚实的“舞台”,让历代以来无数的中华儿女登上它,在一次次面对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活力、积极应战,并锤炼出与众不同的适应能力,最终创造出了世界文明史中独一无二、经久不衰、文明载体始终如一的中华文明!
(摘编自《黄土高原,上苍为中国人特制的舞台》,《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1. 下列对材料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风成说”是一种理论假设,认为风在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B. “建筑师”在文中指南北纬30°到60°之间,由西向东流动,风力逐渐减弱的季风。
C. “另辟蹊径”在文中是指先民们驯化粟、黍,以农耕作为应对生存挑战的新思路。
D. “自肥性”指黄土高原堆积的黄土几乎不靠人工施肥就可保证农作物营养的特性。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藏高原的隆起影响了大气环流方向和季风行进方向,再加上中亚地表物理风化严重,这些都影响了黄土高原地基的稳定。
B. 季风将中亚地区戈壁、沙漠中的地表颗粒物不断输送到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块上,经过漫长岁月堆积,最终形成了黄土高原。
C. 因为风力逐渐减弱,颗粒物按粒径大小被先后抛撒到地面,所以黄土高原土层的底层为大粒径的沙黄土而表层为小粒径的黏黄土。
D. 虽然黄土高原气候不佳、地质灾害频繁,自然条件很差,但人类文明依然此得到发展并绵延不绝,原因在于地域空间广阔。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秦岭、太行山在南边和东边的阻挡,黄土高原的面积会更加宽广,土层会更加深厚,依托土地的农耕文明也会更加发达。
B. 黄土高原上持续的农业活动为人口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因此作者强调农业的起源对黄土高原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
C. 材料最后一段使用“伊甸园”“庇护所”“舞台”等词,突出了黄土高原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形象化的语言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D. 材料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涉及人类文明演进状况,说明揭示自然对人类的影响是《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类文章的选题特色之一。
4. 作者指出“黄土高原正是符合‘挑战——应战’理论的绝佳之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一说法的依据。
5. 材料摘编自《黄土高原,上苍为中国人特制的舞台》一文,作者为什么要强调“特制”一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 B 2. B 3. A
4. ①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也并非严酷到无法生存,环境带来的挑战能恰当地激发文明反弹的力量。
②这里的人民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积极应对生存挑战,发展农业,最终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5. ①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形成条件具有特殊性,是中国所独有的;
②黄土高原为农业起源提供了条件,这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③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给生存与发展提出挑战,对中华儿女精神品性的塑造具有独特意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B.“南北纬30°到60°之间”和“由西向东流动”理解错误,“建筑师”在文中指的是北纬30°到60°之间由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季风。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A.“这些都影响了黄土高原地基的稳定”说法错误,原文中“从距今300万年开始,因为干旱少雨,年温差、日温差都很大,中亚地区地表物质的物理风化非常强烈,导致岩石破碎,逐渐形成面积广袤的戈壁、沙漠,进而产生了大量粒径小于0.25毫米的颗粒物——这就是用来搭建黄土高原的材料”,中亚地表物理风化严重最终导致的大量粒径小于0.25毫米的颗粒物是搭建黄土高原的材料,并非影响了黄土高原地基的稳定。
C.“底层为大粒径的沙黄土而表层为小粒径的黏黄土”错误,沙黄土、黄土、黏黄土由西北向东南带状分布,不是由下到上立体分布;
D.“原因在于……”错误,单一化,“人类文明依然在此得到发展并绵延不绝”不仅仅因为“地域空间广阔”,不能忽视人类的主动性。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土层会更加深厚,依托土地的农耕文明也会更加发达”推断不当。如果没有秦岭、太行山的阻挡,黄土高原的土层可能会更薄,农耕文明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由“这种挑战不能太过微小,否则激发文明反弹的能量和活力也很小,因此某些文明数千年来都处在停滞发展的阶段,比如非洲、澳大利亚等地的原始部落;挑战也不能过于巨大,以至于超过负荷,这样也会导致文明发展中途停滞或夭折”“虽然气候谈不上宜人,黄土高原的气候也并非严酷到无法生存……所以在环境变化或发生灾害时,人们总有辗转腾挪的空间”可知,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也并非严酷到无法生存,环境带来的挑战能恰当地激发文明反弹的力量。
由“黄土高原从来都不是舒适安逸的‘伊甸园’,也不是隔绝一切危机和挑战的‘庇护所’,它更像是一个广阔而坚实的‘舞台’,让历代以来无数的中华儿女登上它,在一次次面对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活力、积极应战,并锤炼出与众不同的适应能力,最终创造出了世界文明史中独一无二、经久不衰、文明载体始终如一的中华文明”可知,这里的人民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积极应对生存挑战,发展农业,最终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由“按照新风成说的理论,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建造一个永久性舞台的过程非常相似”“搭建舞台第一步是选地基。黄土高原选中的地基是鄂尔多斯地块,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质单元,而且自形成以来就以稳定著称”“上苍费尽心力打造的黄土高原……”可知,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形成条件具有特殊性,是中国所独有的;
由“对黄土高原上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农业的起源……于是,在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先民们开始驯化粟、黍,原始的旱作农业就此萌芽”“就这样,黄土高原地区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可知,黄土高原为农业起源提供了条件,这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由“黄土高原从来都不是舒适安逸的‘伊甸园’,也不是隔绝一切危机和挑战的‘庇护所’,它更像是一个广阔而坚实的‘舞台’,让历代以来无数的中华儿女登上它,在一次次面对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活力、积极应战,并锤炼出与众不同的适应能力,最终创造出了世界文明史中独一无二、经久不衰、文明载体始终如一的中华文明”可知,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给生存与发展提出挑战,对中华儿女精神品性的塑造具有独特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荣军鞋铺
石钟山
老兵姓吴,一只脚是跛的。吴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那只跛脚就是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纪念。
那一年,军营正门口,马路对面,多了一个修鞋铺,起名“荣军鞋铺”,吴老兵便成了这家鞋铺的主人。店内店外就他一个人,戴着一副花镜,低着头,有一缕花白的头发从额头滑下来,认真又执着地修理堆在眼前的鞋。
鞋大都是对面军营里的军官送来的,那些年部队上只有军官才发皮鞋,4年一双,军官们对鞋都很仔细。有时鞋刚发下来,为了防止鞋底磨损,都来他这里钉掌儿。钉了掌儿的皮鞋,穿在脚上,走起路来不仅有声有色,后背也挺得格外直。
荣军鞋铺的窗子上立了块纸壳,纸壳上标明了钉鞋掌的价格,后掌儿两角,前掌儿七角。春夏秋冬,吴老兵把鞋摊摆在门外,身上系了条黑色围裙,低着头、弓着身子,一丝不苟地钉鞋掌。
午休或傍晚,是荣军鞋铺最热闹的时候,三三两两的军人从军营大门里走出来,轻车熟路地来到吴老兵的鞋铺,把鞋放下,亲切地叫一声:“吴师傅,鞋放这了。”这时,吴老兵会半仰起头,交代一句:“把名字写好。”
凡是来过荣军鞋铺的人都知道,吴师傅有个习惯,总会让来人用纸条把钉鞋人的名字写上,放在鞋窠里,这样不会拿乱。
从大院出来的军官们,有时放下鞋并不急着走,而是立在鞋摊前和吴老兵聊一会儿。久了,便知道修鞋的吴师傅是名老兵,而且参过战。聊到兴致处,吴老兵会说几句当年去朝鲜参战的事,他话不多,三言两语后总是适时打住。军官们把吴老兵的故事连缀起来,慢慢地把吴老兵的经历铺展开来——吴老兵叫吴先发,是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参加过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脚就是在第四次战役中受的伤。回国后,他在锅炉厂上班,退休了,就搞起这个鞋摊。
青年军官们连缀起吴老兵的经历后都啧着嘴,眼神里多了崇敬。再称呼吴师傅时,有的叫班长,有的叫老兵,也有人仍称吴师傅。
吴老兵总是在每晚军营响起音乐时收摊。不用问,此时是九点四十,他知道,再过二十分钟,军营的熄灯号就该吹响了。他把摆在门口的工具,还没来得及修的鞋拿到鞋铺里,用一把铁锁把门锁了,推起立在一旁的自行车,跛着脚上车,影子便遁到了暗夜里。有一天吴老兵来到鞋铺门前,像往常一样开门、搬出工具,却猛然发现了异样,抬眼向对面的军营望去,军营安静得出奇。一夜之间,军营里的军人开拔了。那阵子,电视、收音机里天天播放的都是南部战事(对越反击战)。
吴老兵有个收音机,就放在摊位前,他不仅把音量调到最大,还要竖起耳朵来倾听。手里的活儿已经干完了,他并不收摊,仍旧坐在那儿,跟前只有收音机陪伴着他。日子忽悠一下,三个月过去了。他在一天早晨来到鞋摊前,军营突然又热闹起来,又听到了熟悉的军号,还有士兵列队走过的声音。
吴老兵的脸色又活泛起来。这时,军营里有两个军官直奔他的鞋摊而来,报上姓名,他很快在那一排修好的鞋里找到属于他们的鞋,庄重地递过去。
接下来的日子,又有一些军官陆续来取自己的鞋。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从前,他却发现还有十双鞋没人认领。他从鞋窠里把纸条掏出来,姓名清晰,他找了一块比较大的纸壳,依次把这些人的名字写上,立在摊位显眼的地方,希望鞋的主人早点来把它们取走。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那十双鞋仍没人来认领。一天,团长来了,站在纸壳前依次把那些名字看了,叹了口气,说:“吴师傅,他们都成了烈士。”说完弯下身子把纸壳反转过来。团长他认识,当营长时就到他这儿来钉鞋。他死死盯着团长的脸,虽然已有预感,但还是觉得有些突然。团长又看了眼玻璃窗后那十双摆放整齐的鞋,说:“鞋就放这儿吧,权当留个念想。”
团长走了,他的目光久久收不回来。
从此,每天打开鞋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擦拭那十双鞋,然后把它们又庄重地摆到原处,像展览橱窗。更多时候,他的眼睛先是盯着那没人认领的鞋,随后,眼神定在某一处。
偶然的一天,有两个军官在鞋摊前说起要去南方某省新建的烈士陵园参加纪念仪式……后来军官走了,他的心也不在了,眼神飘飘地定在天边的某一个地方。
后来,儿子成了他的徒弟。鞋摊前一老一少,叮叮当当的钉鞋声,像二重奏。儿子三十几岁,胡茬儿硬硬地扎在脸上的样子,很硬朗,但修鞋的动作却很温柔,这是父亲要求的。
又过了些时日,鞋摊前突然少了父亲。
南方某省的烈士陵园来了一个老人,背着包袱,不时停下来,从鞋窠里拿出纸条在碑上查对着名字,终于对上一个,他把鞋摆放在烈士墓前,冲着那墓说:李大生排长,鞋给你送来了。穿上鞋,脚不冷。
十双鞋,他找了三处墓地,终于都找到了它们的主人,一双双摆好,敬礼。两个月后,他又回到鞋摊前,儿子修鞋的手艺已经很熟练了,他能腾出空来发呆了。他经常抬起眼,望着远处的天际,一望就是半晌,嘴里一遍遍唠叨着:把鞋穿好……
(文章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老兵在军营正门口对面开鞋铺,“认真又执着地修理堆在眼前的鞋”,表现吴老兵的军人情结。
B. 军官们将刚发的皮鞋交给吴老兵钉上鞋掌,表现军人对鞋子的爱惜,体现军人的勤俭节约作风。
C. 吴师傅让修鞋人用纸条写上名字放在鞋窠里的习惯,既体现人物性格特点,也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
D. 吴老兵修鞋的时候就竖起耳朵来倾听收音机,忙完了活,仍然坐着听,这说明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简要介绍吴老兵,既写出了吴老兵身体特征和人生经历,确立了其大致形象,也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B.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吴老兵听到军营的音乐就收摊,“跛脚上车”“遁到暗夜里”,写出了他的凄惨孤独。
C. 小说通过设置“团长”这个人物,来揭开“那十双鞋仍没人来认领”的谜底,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D. 小说借助“吴老兵修鞋”这一核心事件,巧妙地将其过去与现在一系列经历串联起来,使结构浑然一体,主题鲜明且意蕴丰富。
8. 小说开头简介了吴老兵的经历,却又在后文让“青年军官们连缀起吴老兵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 小说中三处画线语句描写了吴老兵的神态,它们各有不同的含意,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
【答案】6. D 7. B
8. ①后文的叙写对开头的简介作了补充,让吴老兵的人生经历更加具体、充实,也使小说的情节更加完整;②借青年军官的连缀侧面写出吴老兵不愿讲述过去经历、不事张扬的性格特点。
9. ①表达了吴老兵对牺牲战士的悲痛之情,同时也勾起他对以往战场惨烈的回忆。②吴老兵已决定到烈士陵园给烈士去送鞋并悼念他们。③吴老兵始终想念着烈士,对他们怀有深深的关爱、崇敬之情。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D.“说明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错误,说明吴老兵对南方战事的关注以及对前方军人的牵挂。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能力。
B.“凄惨孤独”错,应是写出了吴老兵对军营生活的留恋,突出强调了老兵的军旅经历。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开头“老兵姓吴,一只脚是跛的。吴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那只跛脚就是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纪念”对吴老兵的经历介绍得较为简单,后面“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参加过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是对“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补充,“脚就是在第四次战役中受的伤”是对“那只跛脚就是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纪念”的补充,并且还交代“回国后,他在锅炉厂上班,退休了,就搞起这个鞋摊”,让吴老兵的人生经历更加具体、充实,也使小说的情节更加完整;
吴老兵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修鞋匠,但是通过青年军官的连缀让读者了解到他更多的人生经历,侧面写出吴老兵不愿讲述过去经历、不事张扬的性格特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
第一处,“没人认领鞋”是牺牲的战士的,他“盯着那没人认领的鞋”表明他对牺牲战士的悲痛之情;“随后,眼神定在某一处”,是他由牺牲的战士想起了以前他参加战争时惨烈的情景,“定”表达出他对过去的回忆投入和专注。
第二处,听到有军官说“要去南方某省新建的烈士陵园参加纪念仪式”后,吴老兵的心也到了南方,“天边的某一个地方”指的就是南方的烈士陵园,“眼神飘飘地定在天边的某一个地方”看出老兵已决定到烈士陵园给烈士去送鞋并悼念他们。
第三处,吴老兵从南方回来后,经常发呆,“望着远处的天际,一望就是半晌”, 可以看出,他的心里终想念着烈士,这句话表达吴老兵对他们的关爱、崇敬之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诛暴禁非存亡继绝而赦无罪则仁广而义大矣。”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公曰:“攻取之数何如?”管子对曰:“毁其备,散其积,夺之食,则无固城矣。”公曰:“然则取之若何?”管子对曰:“假而礼之,厚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公曰:“致天下之精材若何?”管子对曰:“五而六之,九而十之,不可为数。”公曰:“来工若何?”管子对曰:“三倍,不远千里。”桓公曰:“吾已知战胜之器、攻取之数矣。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管子对曰:“用货,察图。”公曰:“野战必胜若何?”管子对曰:“以奇。”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寡人睹其善也,何为其寡也?”管仲对曰:“夫寡,非有国者之患也。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夫牧民不知其疾则民疾,不忧以德则民多怨,惧之以罪则民多诈,止之以力则往者不反。故圣王之牧民也,不在其多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节选自《管子·小问》,有删改)
材料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①之。”
(选自《论语·为政》)
[注]①共:通“拱”,环抱,环绕。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诛A暴B禁C非D存E亡F继G绝H而I赦J无K罪L则M仁N广O而P义Q大R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受鲍叔牙举荐而辅佐齐桓公,使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B. “假而礼之”中的“假”,与《劝学》“善假于物也”的“假”意思相同。
C. “厚而无欺”中的“厚”,与《屈原列传》“厚币委质事楚”的“厚”字词性不同。
D. “牧民”中的“牧”,与《谏太宗十思疏》“思谦冲以自牧”中的“牧”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桓公问如何治而不乱,明察而不受蒙蔽,管仲认为须明确责任而后安排官职;桓公又问如何富国,管仲回答要努力耕种,但在时间上可以灵活调整农时。
B. 桓公询问战胜敌人的武器,管仲认为需选豪杰、聚良器、招巧匠;针对如何攻取敌人,管仲提出烧毁装备、夺取粮食等具体措施。
C. 管仲在回答桓公问题时,顺水推舟,循循而入,依理展开,既展示了国相的才能,又不乏辩士的风采。
D. 桓公苦于民众太少,管仲不但揭露深层原因,而且提出了“信、忠、严、礼”的主张,并希望桓公能“慎而行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问行军袭邑,举错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
(2)昔者天子中立,地方千里,四言者该焉,何为其寡也?
14. 管子和孔子“为政”都强调“德”,但目的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0. DHL 11. B 12. A
13. (1)那么请问出兵袭击城邑时,如何才能预知(安排)举措的先后顺序,不失地形上的优势?
(2)以前天子立于中央,土地方圆千里,只要上述四条具备了,为什么百姓还少呢?
14. ①管子强调德,是为了治理百姓,并能减少百姓的怨恨;②孔子强调德,是要求君王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榜样,使民心归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惩罚暴国,禁止恶行,使覆亡之国复存,斩绝之嗣得续,并赦免无辜的罪人,那就是大仁大义了。
“诛暴禁非”“存亡继绝”,句式对称,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DH两处断开;
“而赦无罪”,动宾结构,句意完整,L处断开。
故DHL三处需要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通“嘉”,嘉奖、赞许。/假借。句意:嘉奖并且以礼招待他。/善于借助外物啊。
C.正确。动词,厚待。/形容词,丰厚的。句意:厚待而不欺骗他。/用丰厚的礼物和人质讨好楚国。
D.正确。统治、治理。/养,此处引申为“约束”。句意:凡治理人民。/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在时间上可以灵活调整农时”错,原文“力地而动于时”,是合于农时,而不是调整改变。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行军”,出兵;“错”,同“措”,举措;“若何”,怎样、如何。
(2)“地方”,土地方圆;“该”,具备;“何为”,宾语前置,为什么。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不忧以德则民多怨”“礼也者,民美之”可知,管子强调德,是为了治理百姓,并能减少百姓的怨恨;
由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知,孔子强调德,是要求君王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榜样,使民心归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桓公问管仲说:“怎样才能做到治而不乱,明察是非而不受蒙蔽呢?”管仲回答说:“分清责任来安排官职,就可以做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了。”桓公说:“请问怎样才能使国家富裕起来?”管仲回答说:“努力耕种土地而合于农时,就一定能使国家富裕了。”桓公又问说:“我想要施行大仁大义,使天下人获利,怎么做才可以呢?”管仲回答说:“惩罚暴国,禁止恶行,使覆亡之国复存,斩绝之嗣得续,并赦免无辜的罪人,那就是大仁大义了。”桓公说:“请问关于胜敌的武器问题?”管仲回答说:“选取天下的才能出众的人,收集天下的精材,招请天下的良工巧匠,就有胜敌的武器了。”桓公说:“攻取敌人的策略如何?”管仲回答说:“摧毁他们的设备,消散他们的积蓄,夺取他们的粮食,就没有什么坚固城池可守的了。”桓公说:“那么如何选取豪杰之士呢?”管仲回答说:“嘉奖并且以礼招待他,厚待而不欺骗他,那么天下的豪杰之士就来了。”桓公说:“收集天下的精材怎么办?”管仲回答说;“价值五的给六,价值九的给十,不可在价钱上限其定数。”桓公说:“招请良工巧匠怎么办?”管仲回答说:“出三倍的工钱,他们就不远千里而来。”桓公说:“我已经听明白关于胜敌的武器和攻取敌人的策略了,那么请问出兵袭击城邑时,如何才能预知(安排)举措的先后顺序,不失地形上的优势?”管仲回答说:“要花钱收买耳目,要了解敌国地图。”桓公说:“怎样才能保持野战必胜呢?”管仲回答说:“运用奇兵。”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要厚施德惠,不用刑罚恐吓,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以前天子立于中央,土地方圆千里,只要上述四条具备了,为什么百姓还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问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
材料二:
孔子说:“用道德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所有的星辰都会环绕着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释】岐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南,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交代了创作的缘由,诗人将要前往岐亭,友人在东禅庄院送别自己,有感而发,写作此诗。
B. 首联“十日”既写出春寒时间之长,内心的凄苦,又写出春天到来的迅疾,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C. 颔联运用叠词,视听结合,“决决”写山谷中流冰融化的声音,“青青”写出春天新生野草的颜色。
D. 颈联“数亩荒园”“半瓶浊酒”既写出诗人当时谪居黄州的困境,也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
16. 清代汪师韩评价这首诗的尾联说:“含蕴无穷”。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以“去年今日”,暗写今年今日仍为路上行人,感叹谪居时间之长;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将梅花人格化,明写梅花欲断魂,实写自己内心的悲苦;③化用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揭示自己“路上行人”的身份,流露出自己被贬的悲愤、痛苦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也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错误,这里只是写自己生活的困苦,以及与友人深厚的情谊。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
本诗从题目上看可知,诗人将要前往岐亭,友人在东禅庄院为自己送别,而尾联“去年今日关山路”写到去年今日自己走在关山道路,从而可知,自己谪居时间之长。
尾联中“细雨梅花正断魂”,写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断魂”一词将梅花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并且寓情于景,写梅花的正断魂,实际上是写自己,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悲苦。
尾联“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是写清明时节的情景,化用了杜牧《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诗句,从而揭示出自己“路上行人”的身份,而自己也正是“欲断魂”,从而写出自己被贬的悲愤、痛苦之情。
(三)名言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月光照进树林,点染着春江月夜的奇异之花;“__________”将思妇、游子、诗人之情交织一片,月光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余音袅袅。
(3)古人诗词中常用叠词,摹写声音或描绘形状, 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故不积跬步 ②. 无以至千里 ③. 月照花林皆似霰 ④. 落月摇情满江树 ⑤. 无边落木萧萧下 ⑥. 不尽长江滚滚来(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跬”“至”“霰”“萧”“涓”“蜻蜓”“荻”“瑟”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题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月31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虎年春晚。舞者以绚烂之身,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许多网友刷屏直呼:“美哭了!太震撼!”
《只此青绿》编导周莉亚、韩真介绍,创作灵感来源于《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在18岁时用半年时间画成的传世名画,从整体画面来看,画家采用了大青绿敷色,画面清新,湖山清旷,有春天① 之意却无春天的嚣噪,大有“清风徐来,② ”之意。远观画面静止不动,凝固了千年前的一瞬间,近看却③ ,细节生动。主创团队从《千里江山图》中的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即使历经千年在幽暗的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这一细节处提炼出“青绿”的意象。
春晚里的片段是将《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色抽离出来,抽象成一位女性人物形象,这一段群舞是在表达群山层峦叠嶂的概念。舞者的头饰像是《千里江山图》中的山石;女主开篇第一个造型双袖下垂,像是山的纹理,也似是山间瀑布;舞者们集体慢慢转身时,仿佛一座山峰迎面而来;当她们缓慢出脚重心下移,仿佛山峦在动……该选段为观众呈上视觉盛宴的同时,让观众了解《千里江山图》,展现出作品追寻中华文明根脉的意义。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横线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欣欣向荣;②水波不兴;③生机盎然
19. 《千里江山图》中的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历经千年,即使在幽暗的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主创团队正是从这--细节处提炼出“青绿”的意象。
20. 构成:本体为舞者头饰、女主双袖下垂的造型,喻体分别为山石和山的纹理、山间瀑布,本体和喻体外形相似。效果:形象生动,使读者生发联想,更易理解舞蹈与《千里江山图》的关系。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大青绿敷色,画面清新,湖山清旷”可知,此处形容春意,可用“欣欣向荣”。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势繁盛。
第二空,文中的语境是形容画面所表现的情景平静安详,同时根据前文“清风徐来”可知,苏轼《赤壁赋》中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所以应填入“水波不兴”。水波不兴:指没有涟漪和波纹。形容十分平静。
第三空,从前文“远观画面静止不动,凝固了千年前的一瞬间”,通过转折连词“但”可知,此处填入内容与前面的内容相反,应是表现画面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填入“生机盎然”。 生机盎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题目要求将长句改写成短句。长句变短句的方法就是先把句子的主干抽取出来独立成句,然后将长句的修饰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的分句,或者单独成句,如果修饰成分里面还有修饰成分,就依次把它抽取出来独立成句。
本题中,句子的主干是“主创团队正是从这一细节处提炼出‘青绿’的意象”,可作为其中一个短句。而“《千里江山图》中的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即使历经千年”独立成句,可以改写为“《千里江山图》中的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历经千年”。“在幽暗的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独立成句,可以改写为“即使在幽暗的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然后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调整各个短句的顺序。
故可以将句子改写为:《千里江山图》中的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历经千年,即使在幽暗的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主创团队正是从这一细节处提炼出“青绿”的意象。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共用了两组比喻,其中将“舞者头饰”比喻为 “山石”,将“女主双袖下垂的造型”比喻为“山的纹理、山间瀑布”。其中本体为舞者头饰、女主双袖下垂的造型,喻体分别为山石和山的纹理、山间瀑布。之所以可以构成比喻句,就是利用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外形相似性。正是运用了比喻句,让句意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舞蹈与绘画本是两种艺术形式,用舞蹈来表现绘画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但正是通过比喻,使读者生发联想,更易理解舞蹈与《千里江山图》的关系。
(二)语言文字运用题Ⅱ(本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火爆全网。它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长期积累。ChatGPT不仅能够写诗、写代码、写文案,甚至能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其出色的表现,既让人赞叹,也不禁让人担心机器将会取代人工。
其实, ① 。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只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机械重复的话语、“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给人的感受实在是一言难尽。相较而言,ChatGPT能更聪明地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面对各式各样的要求,ChatGPT并未表现出捉襟见肘的窘态,反而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hatGPT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但它的横空出世还是让人有点措手不及。有人忧心忡忡,认为人工智能迟早会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但这恰恰说明,很多文字工作不是思想的创新,而是材料的堆砌。随着机器自身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因此, ② , 不如聚焦自身思想的创新,让机器当好人类的“秘书”。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如果缺乏创新,一味跟风模仿,文化产品就会同质化、低端化,很可能败下阵来。文化从业者应该意识到,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让自己的创作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1. 请将上面画线句改写成两句话,一句体现因果关系,一句使用设问。可适当增删词语,但句子要保持连贯。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①文化产品因为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
②如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不败下阵来?只有创新!
22. ①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
②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与其担心被替代)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选用句式的能力。
根据“因果关系”的要求首先找到原句中存在因果的相关内容,即“一味跟风模仿”是因,“会同质化、低端化”是果,故得出“文化产品因为一味跟风模仿所以会同质化、低端化”。
设问句子要注意有问有答的形式,将余下的句子信息“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如果缺乏创新”“很可能败下阵来”,可以提炼出“缺乏创新”“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可能败下阵来”,故可以将结果“如何在人工智能这个‘竞争者’面前不败下阵来”作为设问句,将条件 “只有创新”作为回答。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下文写了“比如……”,可知本空的内容应为本段的前半部分的中心句。结合下文写了“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可知,本段先写了不同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说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被我们经常使用,所故填写“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
第二空。结合下文“不如聚焦自身思想的创新,让机器当好人类的‘秘书’”可知,机器只是人类的“秘书”,那么就不必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还要注意与“不如” 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应该是“与其”,故填写“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或者“与其担心被替代”。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日,由penAI开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能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甚至能写文章,做翻译,写代码,功能十分强大,引发强烈关注。有人说,人工智能会取代很多劳动者,导致很多行业的人失业。
对人工智能你有何看法?你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该如何自处?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所思所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莫因“智能”遮望眼
毋容置疑,chatGPT的横空出世给世人心理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静言思之,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思维的衍生物,我们无需杞人忧天。理性地利用它,就不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和痛苦。
发展是事物存在的必然,人工智能的出现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从功能上看,它们似乎比寻常人要聪明厉害得多。但是,从本源上审视,它们只是人类智慧发展的产物,它们只是人类制造的东西,只会按照先期设定的程序完成既定的工作。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无所不能,其实如果没有人类的程序设定,它们只是一个静态的、毫无生命的东西。
既然是人类智慧发展的产物,那么面对这些高科技产品,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它们,让它们很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服务。放眼现实,不论是蛟龙探海,还是神舟问天,人类正是充分地利用这些人工智能,才完成那些人类现阶段无法完成的既复杂又危险的工作。
从刀耕火种到轰隆隆的蒸汽机,再到现在的高科技,看似简单的形式演变,实际其中或轻或重地渗透着人类的智慧。而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人工智能成为了其中的生力军。而它们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的程式,也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手工生产的低效带来的是物质的匮乏,而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不仅解放了人类的手脚,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完成了许多人类双手无法完成的高尖端的工作。
面对神通广大的人工智能,人们大有谈“智能”色变的惊悚感。之所以产生这种感觉,源于人工智能已经以无孔不入的强大渗透力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本应该由人完成的工作完全由人工智能机器代替。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人类的手脚有朝一日会成为一种摆件。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纵使再神通广大的人工智能设备,它们都是在人类设计的程序中工作的,都是在人脑的控制下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一旦失去人的操作,一切设备都会瘫痪。
诚然,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面对人工智能,我们既要看到它在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的积极重要,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们存在的先天不足。只有科学理性地对待,才能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双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综合分析情境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它由两句话组成。从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上看,第一句话提出一个具体的现象——聊天机器人通过程序设定可以做复杂的语言(口头交际和书面表达)方面的工作,而且功能强大,因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第二句话是由这一事件引出的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人类造成影响的思考。显而易见,两句话的关系是按照由具体到抽象、从事实到道理的逻辑关系呈现的。把两句话的内容放在一起分析,针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现实可以进行的思考:人工智能发展的积极意义是什么,人类面对人工智能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根据情境材料谈及的问题,情境任务提出了两个思考的问题。“如何看法和如何自处”,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针对这一点,“结合生活实际和所思所想”,把“你”的理解和观点表达出来。
厘清了“情境”的内容和任务,写作时可以首先根据材料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人工智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继之说明我们该怎样科学理性的利用人工智能。为了把道理阐述的深刻全面,还可以从反面论述拒绝人工智能或一味臣服人工智能的弊端。最后加以总结,指出正确认识和利用人工智能对我们的价值和意义。
立意:
1.以“智”提“能”,为生活添彩。
2.莫让“智能”湮没了“自能”。
3.理性应对智能发展,科学运用服务生活。
4.假“智能”双翼,人生扶摇遨寰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期中试卷pdf、高二期中试卷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