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语文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九 古代诗歌阅读(诗)
展开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襆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2024·新课标Ⅰ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摒弃了乐器”错,最后一句“亦把湍流替管弦”并不是说兰亭诸贤摒弃了乐器,而是说他们将湍急的流水声当作管弦之音,即他们把自然的声音当作了音乐。
2.(2024·新课标Ⅰ卷,16)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听泉时间短与长的对比,乍一听仿佛溪水对着门户,听久了觉得屋子就是船;②泉声大小的对比,泉声有时如怒声般壮阔伟岸,有时如细点般清脆圆润。③通过对比营造了一种宁静幽静的环境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泉水和自然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艺术技巧的能力。题干已告知考生使用了对比手法及描写对象(泉声),答题区间要在中间两联。颔联“闻”“听”表明是作者听觉上的对比,颈联“怒声”“细点”是对泉声强弱的对比。答案应包括两点,一是对比分析,什么与什么对比;二是对比描写的效果。
白话译诗 因为喜爱庵前那一脉清澈的泉水,我带着行囊和被褥来此借宿。乍一听那水声,还以为有小溪就在门前流过;但长时间聆听,又怀疑自己的屋子是不是变成了船,正在溪水上荡漾。水声有时变得激越,像怒涛般壮伟;有时又变得细密,如点滴般清脆圆润。你看那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也曾用湍急的流水来替代乐器的声音。
赏析 首联直接点明诗人来到庵前的原因——对那一脉清泉的喜爱。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不仅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颔联通过诗人对泉声的听觉感受,巧妙地描绘出一种错觉。初听时,仿佛溪水就在门前流淌;而长时间聆听,又似乎感觉自己身处一艘荡漾在溪水中的船上。这种错觉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也生动展现了泉声的清澈与悦耳。颈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泉声的多样性和变化性。泉声有时变得激越,如同怒涛般壮伟;有时又变得细密,如同点滴般清脆圆润。这种对泉声变化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和变化性的思考。尾联中,诗人借用王羲之《兰亭序》的典故,将泉声与音乐相提并论。这种比喻不仅巧妙地表达了泉声的美妙,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珍视和推崇,认为它们同样具有艺术的魅力和价值。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对泉声的描绘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和变化性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声的珍视和推崇。
(2024·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作品简介:《雨后为山亭独卧》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诗歌借助独卧所见之景,抒发诗人感慨时光流逝,惭愧老来无法报国、功业无成的情怀。诗歌重在引导考生厚植家国情怀,以时不我待的热情去建功立业。
雨后为山亭独卧
叶梦得①
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注 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
1.(2024·新课标Ⅱ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
B.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
C.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
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与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凭轩”错,“凭”意为倚着、靠着,而根据诗题“雨后为山亭独卧”和首联中的“卧闻刁斗起连营”可知,诗人此时是躺在亭中望月,而非“凭轩”望月。
2.(2024·新课标Ⅱ卷,16)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诗人曾经致力于抗金,有建功立业、忠贞报国的壮志雄心,如今却已白头;面对山河破碎的国家局势,忧心国家命运,内心充满壮志未酬的无奈和遗憾。②诗人听到刁斗声,看到江水、星空等景象,生发孤苦寂寥之感,勾起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心事重重。③诗人为年轻人主动请缨收复失地而自己盛年不再、有心无力感到惭愧。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词语,鉴赏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首先要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和创作背景。在这首诗中,“白头心事”一词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沉的忧思。“白头”通常象征着年老、经历丰富和岁月沧桑。此诗中,诗人可能已步入晚年,回首往昔,心中充满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他的“心事”可能包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无奈。从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看,“白头心事”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境遇密切相关。
叶梦得作为南宋文学家,生活在国家动荡不安、外患频仍的时代。他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可能为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命运而忧心忡忡。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在诗中的“白头心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中的“白头心事”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可能逐渐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对过去的辉煌和荣耀产生了深深的怀念。同时,他也可能对未来充满了期许和无奈,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为国家、为民族做出更多的贡献,但又深知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
最后,诗人回想起年轻时曾有过的豪情壮志和报国之心,但如今却只能无奈地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种内心的挣扎和无奈让诗人感到惭愧和自责。尾联中,儿童请缨的豪情壮志与而今的落寞无奈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所有读者对诗人更加同情。这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感慨无奈,在诗中的“白头心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综上所述,诗人的“白头心事”既包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体现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感慨,以及对壮志难酬的无奈与遗憾。这种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忧思,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得“白头心事”成为诗中一个重要的情感符号。
白话译诗 大雨过后,屋檐下的空气渐渐变得清新;我独自躺在床上,听到营地里刁斗声声,军号连连。我几次抬眼看去,淡淡的月光从窗前悄然流过,又惊讶地见到阴暗处的小虫绕着台阶鸣叫。南江的水波汹涌澎湃,在宁静的夜晚里更显浩渺,而寥寥几颗北斗星,则高高地挂在城楼上。如今我已白发苍苍,心中所虑之事繁多,真惭愧那些少年儿童还在谈论着请缨报国的壮志。
赏析 本诗开篇即描绘出雨后的清新景象,同时引入军营的刁斗声,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宁静而又不失紧张的氛围。雨后的空气清新怡人,与军营的紧张气氛形成鲜明对比,使诗人在宁静中感受到一丝不安。颔联通过月光和虫鸣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亭的静谧。月光轻轻洒过,虫鸣阵阵,这些细微的声音和光影在静夜中显得格外清晰,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敏感和细腻。颈联由近及远,从山亭的局部景色转向更广阔的天地。南江在静夜中波涛汹涌,与山亭的宁静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力量。而高城上的北斗星则象征着时间和历史的流转,暗示了诗人对时事变迁的感慨。尾联“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白头”自指,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感慨。而“惭愧儿童话请缨”则反映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羡慕和自愧不如。这里的“儿童”并非真的指儿童,而是指那些朝气蓬勃、充满斗志的年轻人。他们谈论着请缨报国,而诗人自己却无法像他们那样,这使他感到惭愧和无奈。
(2024·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作者简介: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诗风明畅灵活。其词以婉丽见长,也有悲慨时事、渴望收复中原故土的词作。感情浓郁,语意深沉。
次韵①钱逊叔泛舟虹桥
吕本中
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
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一枝栖②。
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
却讶探骊③人不至,清樽画舫倩分题④。
注 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②本句首字原缺。③探骊:这里指精通写诗作文。④分题:诗人聚会,分题目而赋诗。
1.(2024·全国甲卷,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写春水、草色,围绕色彩落笔,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情感氛围。
B.春水新涨,水面辽阔宽广,在波间漂浮的船只显得如同蜉蝣一样细小。
C.斥见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
D.诗歌的尾联写到了“分题”,以此收束,与题目中的“次韵”形成照应。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与艺术特色赏析的能力,重点考查对诗歌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逻辑判断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项“……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错,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缺字一句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缺字表示的事物与斥一起栖息在树枝上;二是该事物像斥一样栖息在树枝上。参照上句中的“比”字,后一种理解符合原意的可能性较大。但无论是哪一种理解,缺字都不可能是“鹏”字。鹏与斥是《庄子·逍遥游》中用来论述“小大之辩”的两个例证,斥是一种小鸟,是可以栖息在树枝之上的;而鹏则庞大得不可思议,它“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无法想象它可以在树枝上栖息。当然,“一枝”也可能是一个比喻,用来表示狭窄的空间,那也同样不是鹏所能栖息的。
2.(2024·全国甲卷,15)请赏析颈联“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中“软”“低”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软”,意为柔软,描绘风,生动传神地写出斜风的温柔和轻柔,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低”,描绘夕照,有夕阳缓慢落下之貌,花朵在夕阳的照射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显得格外美丽,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展现了春天江城的宁静与美好,突出了诗人的闲适与平静。
【解析】本题考查审美鉴赏与评价这一核心素养,考点是炼字,赏鉴语言时要注意词性和语境。“软”和“低”都是形容词,分别描绘斜风和夕照。“软”字用来形容斜风,传达出春风的温柔和轻柔。斜风拂过野桥上的柳条,柳条随风轻轻摇曳,给人一种柔和、舒适的感觉。这个字不仅描绘了春风的特质,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美景中,感受到春风的温暖和柔情。“低”字用来形容夕照,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光线逐渐变低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曲折的栏杆和花朵上,光线柔和而低垂,给人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这个字不仅描绘了夕阳的特质,还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整个景象显得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白话译诗 春天的溪水上涨至半篙深,几乎与河岸平齐,溪水也显得特别绿;二月的江城,草色一片碧绿。小船在广阔的湖面上漂荡,如同蜉蝣一般微小;□(这里“□”是原文中的缺失字,但根据诗意,它可能指的是某种微小的事物或生物,如“我”或“鸟”等)与斥(一种小鸟)一样,都在这一片天地中,各自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野外桥边柳树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条条柔软的线;弯曲的栏杆旁,花朵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但夕阳已经渐渐落下,光线逐渐减弱。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那些擅长寻找珍珠的人(这里指才华出众的人)并没有出现;那么,就让我们在清澈的酒杯和美丽的画船上,各自分享自己的诗作或话题吧。
赏析 开篇即点明时令,以“春涨”和“草色齐”描绘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春水上涨,使得溪面与河岸平齐,一片绿意盎然,而江城的草也在这二月里齐刷刷地生长出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颔联运用两个比喻,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之感。小船在广阔的湖面上漂荡,如同蜉蝣一般微小;而诗人自己也如同斥一样,只能栖息在小小的一枝上。这种渺小感让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景,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颈联继续描绘江城的春日风光。野桥边的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枝条斜斜地摇摆,仿佛在跳着优美的舞蹈;而弯曲的栏杆旁,花朵在夕阳的照射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显得格外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江城的宁静与美好。尾联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闲适。他惊讶于那些擅长寻找珍珠的人(即人才)没有到来,但随即释然了;他邀请朋友们在清澈的酒杯和美丽的画船上分享彼此的诗作或话题,展现出一种超脱与闲适的情怀。
(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 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补注 ①转:反倒,反而。②那:今作“哪”。
思路导图
白话译文 通过注释每个字来研读经典反而会很难,如今人们逢人个个便会提及曾参颜回。
哪知那些隐藏在脱落的皮毛下的观点,并不会相互流传在人们的口耳之间。
禅理要自己亲身参悟和寻求印证才可,仙丹须亲自烧炼并且等待丹药的还转。
“在卖花人的担子上看桃花与李花”,这句话让现在的我回忆起先生鹤山。
鉴赏 这是林希逸对友人关于治学论述的答复。首联主要写诗人对治学方法的态度和认识。首句中,“逐字笺”是研读经典的方法,“学转难”道出了诗人认为用“逐字笺”这种学习方法难以领悟经典真谛的观点。次句写生活中的治学现象,即那些未掌握经典真谛的人,张口闭口都是曾参颜回,做学问流于表面。这两句看似平铺叙事,实则流露出诗人的嘲讽之情。颔联说的是“皮毛”之下的精要思想并不存在于人们口耳流传的话语中。颈联以“参禅”“修仙”为例,以类比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治学观点。诗人认为,求学需要“自参”“亲炼”,亲身治学方可获得学问真谛。尾联引用魏了翁的名言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桃李在卖花担上活力不再,只有亲自到树头枝底才能体会到它们的活泼精神,即研读经典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
1.(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答案】A
【解析】考点: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语言及表达技巧。
A项“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错,“学转难”表明用“逐字笺”的学习方法难以理解经典真谛,且“逢人个个说曾颜”也并非指努力学习圣人之道,而是讽刺当下人们对圣人之道的学习流于表面。
2. (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头树梢上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
(评分细则:翻译句子3分,翻译出重点词2分,基本照抄原句1分,引用不得分;直译翻译第一句1分,第二句说出“到枝头树梢去看”1分,“看花的活的精神”1分,意思对即可)
②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走马观花、随波逐流、浮于表面、皮毛等都对),要认真研读经典(体现亲自、自己钻研的意思即可,深入研读挖掘、自参、亲炼等也可;但是刻苦、脚踏实地、务实不得分),才能得到深刻感悟(参悟真谛、有所体悟、见真精神等表达收获的都可)。
(评分细则:不能……,要……,才能……。三句每句1分,顺序可更换)
【解析】考点: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歌主题。
解答该题,首先要明确魏了翁名言的表层含义,然后结合本诗的主题阐述其深层含义。接着把握本诗尾联的内容并结合诗歌的主题来谈自己的理解。“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是说大家在肩挑的担子上观看鲜花,在喧闹的酒楼上欣赏音乐,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绽放的盛况,也不可能体会到丝竹管弦的精妙。结合诗歌的标题“答友人论学”可知,此处用“看桃李”来喻指做学问,以“树头枝底”来喻指学问的本源,诗人以此说明要想获得学问的真谛需要回归本源,这就如同观赏桃李,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美,但离开“树头枝底”,便没有了活力,唯有到树头枝底才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状态。
(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湖上晚归
林 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 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补注 ①归思:归家的念头。②望中:视野之中。③浑:简直。④见避:避我(“见”为偏指)。
思路导图
白话译诗 卧枕船舷,归家途中思绪逐渐清晰;举目四望,怕不是进到了蓬瀛仙境。
桥横水面,花木映水,已是满眼秋色;寺庙背倚云峰,正值傍晚雨后初晴。
翠鸟扑打湿羽飞走,像是见到人后回避;红荷芬芳香气缭绕,好似以此热情相迎。
依稀渐渐靠近隐居的茅草屋,林萝间能隐隐听到鸡犬之声。
鉴赏 标题“湖上晚归”点明时间、地点、事件、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
首联,写诗人在湖上游赏一天,傍晚归来,神思清爽,随意地枕靠在船舷上,十分惬意;水上烟雾迷蒙,穿行水上,如同来到了蓬莱仙境一般。颔联,写小桥、流水、泛黄的秋叶,高高矗立的山寺、云峰,都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傍晚的西湖一派祥和、静谧和悠然的景象。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归来的水鸟,翠绿色的羽毛还是湿湿的,似乎怕见人,见到诗人便匆忙地飞远躲避;水中红莲婀娜柔美,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乎在热情欢迎诗人的归来。尾联,写诗人欣赏着一路的美景,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居住之地,林中栖息的鸡、狗发出隐隐的叫声,让人感觉到生活的安然。
这首诗在写景上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翠”“红”等表示颜色的词语的使用,给画面增添了生机。整首诗描绘出一幅祥和、悠然、绚丽多姿的画面,营造出清远宁静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愉悦闲适的心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所写景色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是诗人喜恬淡、慕自然性情的体现。
1.(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答案】C
【解析】考点: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语言及表达技巧。
C项“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错。“鸡犬林萝隐隐声”意思是鸡鸣、犬吠之声在林萝间隐隐传出,与“湖上晚归”的诗题相呼应,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并没有被破坏,心情也一直是恬淡安宁的。
2.(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引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②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6分。关注到诗人的心态,能结合景物展开分析,找到二者的关联,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赏析借景抒情技巧。
本题需要通过鉴赏诗歌来印证王国维的观点,因此首先需要对王国维的这一观点进行翻译与解释,其次需要通过对诗歌进行具体分析来印证这一观点,最后要对这一观点在诗歌中的体现进行总结归纳。
①“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是指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事物,一切事物都会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②本诗主要描写的是诗人乘船归家途中所遇风景,可联系颔联所展现的景物悠然的状态,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③本诗颈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由此可想到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并分析诗人赋予景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①)
杜甫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②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③。
共说总戎云鸟阵④,不妨游子芰荷衣。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762年,严武入朝,杜甫送行至绵州。其后,成都发生兵乱,杜甫流亡至梓州。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节度使,再次镇守成都。②乌皮几:包着黑皮的小桌。③息机:熄灭用世之心。④总戎:主帅。云鸟阵:一种作战的阵法。
1.(2023·北京卷,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锦官城西”句写诗人在成都生计微薄,感慨世事之艰难。
B.“乌皮几”句,诗人借“乌皮几”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C.“昔去”句,诗人叙写昔日离开成都,担忧乱兵入城骚扰。
D.“今来”句写诗人回到成都后,看到兵戈扰攘、物是人非。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看到兵戈扰攘、物是人非”错,原句是“今来已恐邻人非”,一个“恐”字写出诗人的担忧,而不是“看到”。
故选D。
2.(2023·北京卷,1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一般只有中间两联对仗,而此诗四联皆对,属对精切,律法谨严
B.诗人借众人的评价,从侧面称赞严郑公的才能,语言得体而蕴藉有味。
C.此诗尾联在语意上与第一句中的“生事微”前后呼应,可谓章法井然。
D.末句化用《离骚》典故,借芰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四联皆对”错,诗歌首联“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没有对仗,“锦官城西”是偏正结构,“乌皮几在”是主谓结构;“生事微”是主谓结构,“还思归”是偏正+动宾结构。
C.“在语意上与第一句中的‘生事微’前后呼应”错,第一句是说自己在锦官城西的生计艰难,而尾联是说渴望回到草堂隐居,没有形成呼应。
D.“借芰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错,这里的“芰荷衣”应指隐者衣,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只求能安稳活着,“甘息机”的心态。
故选B。
3.(2023·北京卷,14)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蕴。此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一联有哪些内涵。
【答案】对战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的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与隐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大意是,惶恐置身天地更怀念古代的太平日子,反思战乱过程便甘愿息灭机心不入世。
“更怀古”,怀念的是古代太平的日子,更表达出对当下战乱的厌恶,战乱不仅让杜甫这样的百姓流离失所,战战兢兢生活,担心随时失去生命,更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破坏,由此看出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的担忧。
“甘息机”表面意思是熄灭入世之心。但对于杜甫这样的人来说,真的甘心做一个隐士,过自己的太平日子吗?不见得,因此这里的“甘息机”,一方面可见出战乱对杜甫心态的打击,另一方面也可视作无奈之语,并非不想入世,并非不想有所作为,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壮志难酬的隐痛跃然纸上。
(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 别
[唐]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2022·新高考Ⅱ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答案】B
【解析】“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错。三、四句的意思是,那里的美景一直为世人所称道,你到了蜀中地区也一定会说风景很美。诗中并没有谈到友人的风采。
2.(2022·新高考Ⅱ卷,16)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想象,“君到南中自称美”是想象友人到“南中”后称赞那里的美景,暗含对朋友的思念之情。②直抒胸臆,“飒飒芦花复益愁”直接表达了送别朋友时愈来愈浓的离愁别绪。③借景抒情,尾联描写了诗人目送友人的船帆渐行渐远,唯见茫茫长江水在夕阳之下滚滚流去的苍茫寂寥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解析】友人从寻阳五溪出发,曲折向上便到了巫山。那里的胜景人所共知,诗人想象友人见到那里的美景一定会感到惊讶,这里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暗含对友人的思念。送别友人是在秋天八月,自古以来秋天就给人以凄凉之感,看着身边被秋风吹着的芦花,更添离别之愁。“复益愁”直接抒发了这种愁绪,这是直抒胸臆的写法。友人的船渐行渐远,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只剩长江水空自奔流,诗人触景生情,感到愈发愁苦凄凉,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 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鉴赏】《画眉鸟》:前两句写画眉鸟在林间百啭千声、尽情歌唱、自由飞翔的情景,展现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后两句将大自然中的画眉鸟与被关进装饰华丽的笼中的画眉鸟进行对比,写出了笼中画眉鸟的悲哀。这画眉鸟实际上就是诗人的写照。诗人进入官场,就变得不自由了,不能畅所欲言了。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画眉禽》:这首诗写诗人在公事之余,听到画眉鸟的叫声,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千山万壑之中,胸怀尽显开阔,怡然自乐。诗人通过画眉鸟的啼叫,衬托了自己闲适的心情,表达了自己向往自然的超脱不凡的志趣。
1.(2022·全国甲卷,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答案】A
【解析】“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错,文诗是以人物的主观感受,从侧面来描写画眉鸟的。
2.(2022·全国甲卷,15)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欧诗中的画眉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诗歌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诗中画眉鸟的鸣叫声烘托出轻松的气氛,有助于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 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为一层,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抒写了诗人与唐少府的志同道合、心心相印。首联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诗人与唐少府是患难之交。颔联虽平白如话,却情感真挚,意味深长,着重言明朋友知心不在早晚,彼此心心相印才是友情的重要基础。后四句为一层,扣住诗题写饯别,情景交融。颈联状写白下驿的送别之景,上句点明送别时间,下句突出路途之遥远,暗含惜别之情。尾联直叙送行人的心理活动,寄托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无限期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失落与怅惘。
1.(2022·全国乙卷,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答案】A
【解析】“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错。由诗题中“白下驿”“饯”可知,此诗为送别友人所作;“唐少府”即送别对象。颔联“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意为“如果两个人心意相通,何必在乎相识相知的早晚呢”,可推知诗人与友人虽相识不久,但二人的情谊却很深厚。
2.(2022·全国乙卷,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直抒胸臆的方法来排遣离愁。“海内”两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襟怀,而“无为在歧路”的“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诗人自己排遣离愁情怀的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②本诗通过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方法来排遣离愁。颈联的“浦楼”两句实写饯别时凄清的场景,夕阳西下,余晖笼罩着水边酒楼,一路风烟;尾联的“去去”两句虚写友人要去的地方在日边,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担忧之情。
【解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样。此联写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大意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别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襟。“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情怀的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这是属于直接抒情。《白下驿饯唐少府》中,颈联“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的大意是落日余晖笼罩着水边酒楼,乡村的道路上风吹烟飘。此联实写了诗人与友人的饯别场景,借凄清之景抒发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尾联“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的大意是走哪条路离开呢?长安就在太阳边上。此联是诗人想象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写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长安,路程就像到天边那么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担忧之情。
(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楼 前
[中唐]王建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
过勤政楼
[晚唐]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
注 ①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②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
鉴赏 《楼前》:首句点明勤政楼修建的时间。第二句叙事,“每年”说明庆祝玄宗寿辰活动的频繁,“三日”表示每年祝寿活动持续时间之久。作者将“勤政楼”和“作千秋”排在一起,通过矛盾对照,辛辣地嘲讽了唐玄宗修建此楼后的名实不符和言行不一。第三、四句承接第二句,以马厩里的老马曾接受过舞蹈训练,因此一听到音乐就要举头起舞的细节描写,从侧面揭露了祝寿活动的穷奢极欲。
《过勤政楼》:首句说佳节空在,是总论,第二句抓住“承露丝囊”这个千秋节最有代表性的物品来进一步补衬,使得“名空在”三字更加具体。后两句移情于景,感昔伤今。以紫苔的滋长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令人回味。这首诗是作者在极度感伤之下写成的,全诗却不着一个“悲”字。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今日之衰,实际上使人缅怀的是当年之盛;后两句写的是今日紫苔之盛,实际上使人愈加感到“勤政楼”今日之衰。一衰一盛,一盛一衰,对比鲜明,文气跌宕有致,读来回味无穷。
1.(2022·浙江卷,19)这两首诗中都写到的________和________,寄寓鉴戒之意。
【答案】勤政楼 千秋节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楼前》提及“勤政楼”“千秋”,《过勤政楼》也提及“勤政楼”“千秋佳节”。唐玄宗修建“勤政楼”的初心与他设立“千秋节”大肆庆贺的奢侈形成对比,提及二者强调了历史的教训和作者的良苦用心,寄寓了鉴戒之意。
2.(2022·浙江卷,20)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情感不同:①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感慨玄宗的骄奢淫乐,言外自见;②杜诗借眼前紫苔,表达昔盛今衰的悲叹。
(2)写法不同:①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的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②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意滋蔓,寓情于景,营造悲凉氛围。
(2022·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书喜
【南宋】陆游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
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亭鼓不闻知盗息,社钱易敛庆秋成。
天公不负书生眼,留向人间看太平。
【注】作此诗时陆游乡居山阴,时年74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雨过天晴,土地湿润,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农人忙于春耕的情景。
B.颈联写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因此人们才能踊跃交纳社钱来举办祭祀活动。
C.整首诗语言平易明畅、生动自然,又不乏用词上的精心锤炼,富有表现力。
D.该诗风格不同于陆游金戈铁马式的爱国诗作,体现出诗人多样的诗歌风貌。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颔联。
(3)诗题为“书喜”,请结合全诗指出诗人因何而喜。
【答案】(1)B
(2)“暗”与“鸣”视听结合,从多角度展现了农民劳动、丰收的情景,使诗歌层次丰富;“阴阴”“轧轧”运用叠字加以修饰,使诗歌朗朗上口;颔联“桑麻暗”和“机杼鸣”动静结合,生动展现了农家丰收之景与农民劳动之勤。这里所描写的夏日景象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所以运用了虚写。
(3)风调雨顺,春耕得时;桑麻茂盛,织机繁忙;社会安定,丰收可待;暮年岁月,欣逢太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因此人们才能踊跃交纳社钱”说法有误。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是说明社会安定没有强盗,而人们踊跃交纳社钱来举办祭祀活动的原因则是“秋成”,即秋天粮食收获丰厚。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句的能力。
根据诗歌首联“地绵万里尽春耕”可知,诗人写作的时间正当春耕时节。而这时草木初长,显然不可能是“阴阴阡陌桑麻暗”的。所以诗歌颔联中,作者是通过想象虚写了夏日的景象。
在作者所描绘的景象中,前句“阴阴阡陌桑麻暗”描写所见的田野风光,“暗”表现了因浓密而显幽暗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对景物的静态描写;后句“轧轧房栊机杼鸣”则描写了路人能听见的农妇劳作、织机繁忙的情景,“机杼鸣”也是动态描写的体现,所以颔联采用了视听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
此外,诗句在描写时,分别采用了“阴阴”和“轧轧”这两个叠字来加以修饰,“阴阴”尽显阡陌因草木浓密而变暗的旺盛生机,“轧轧”表示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声音。两组叠字,既强化了景物的特色,也使得诗歌朗朗上口。而诗人之所以极力想象这一景象,正是为了展现农家丰收之景与农民劳动之勤,从而也为颈联秋收丰厚做下铺垫。
(3)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诗歌首联中,“雨足郊原正得睛”以“足”修饰“雨”,以“正得”修饰“晴”,这说明春天的雨天和晴天都是如此的恰到好处,没有因此产生天灾。而正因如此,农人们才能及时展开并忙于春耕。所以,在首联中,可以看到诗人因风调雨顺,春耕得时的喜悦之情。
诗歌颔联中,诗人想象了夏日因耕种得时而“桑麻暗”的景象,并想象此时辛勤的农人们,虽农活不忙,却还是勤劳的织布的场景。此处,诗人不仅为桑麻茂盛,织机繁忙而喜悦,也喜爱着这些辛勤淳朴的农民百姓。
诗歌颈联是对秋日丰收场景的描写。“亭鼓不闻知盗息”说明社会安定没有强盗,以至于亭中示警的鼓声也止息了。而“社钱易敛庆秋成”则充分说明农人秋收丰厚,家家都有余粮或余钱,因此才能很容易地缴足社钱,以举办祭祀活动。所以,从这里可看到诗人为社会安定,丰收可待的欣喜。
诗歌尾联中,诗人感叹说“天公不负书生眼,留向人间看太平”。这里的“书生”指的是诗人自己,而结合诗歌注释“作此诗时陆游乡居山阴,时年74岁”可知,此时诗人已是暮年。在战乱不止的南宋,诗人在暮年还能有幸看到“太平”景象,这足以感到“喜”。所以,尾联蕴含了诗人在暮年岁月,欣逢太平的喜悦之情。
(2022·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城中闲游[注]
[唐]刘禹锡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
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
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
斜阳众客散,空锁一园春。
注 本诗作于使人被贬归来,闲居洛阳时。
1.(2022·上海卷,12)以下古代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
A.《古诗源》 B.《乐府诗集》
C.《唐宋近体诗选》 D.《万首唐人绝句》
【答案】C
2.(2022·上海卷,13)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
A.深沉哀怨 B.清雅委婉
C.瑰奇明丽 D.高古淡远
【答案】B
3.(2022·上海卷,14)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题中“闲游”所寄寓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被贬归来,春日闲游城中。首颔二联,写池台主人身居要津,却无暇欣赏美景,对比自己投闲置散的处境,暗含自嘲;颈联写诗人流连园景,透露出他的闲情和一丝寂寞;尾联借斜阳客散、春色空锁,暗寓诗人怀才不遇、遭受冷落的不平和无奈。
(2022·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病柏①
杜甫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②。
出非不得地③,蟠据亦高大。
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鸱鸮志意满④,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静求元精理⑤,浩荡难倚赖。
【注】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②中路:中途。③出:生长。④鸱鸮:猫头鹰。⑤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
1.(2022·北京卷,1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六句写柏树枝繁叶茂、高大轩昂之态,表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B.“岂知”两句写柏的衰败,“岁寒”两句写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
C.“客从何乡来”两句,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
D.这首诗在结尾两句抒发胸臆,表达了世事无常、难以意料的感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错误,“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两句是说,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外乡人从此经过,久立于树前长吁讶然。他是感慨盛衰无常,不是思乡。
故选C。
2.(2022·北京卷,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善用比兴手法,此诗中的病柏与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相同的寄托。
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运用转笔形成了诗意的转折,其色调也从明朗转为黯淡。
C.杜甫借物抒怀,用柏树的“蟠据亦高大”之姿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
D.此诗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现实不满,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可谓沉郁顿挫。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A.“有相同的寄托”错误,此诗以“病柏”为核心意象,通过描写“柏”之形象、际遇抒写人之命运、感慨,咏物抒怀,情感深沉。而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乐观的襟怀。寄托不同。
C.“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错误,“蟠据亦高大”是形容衰时之柏,“得地”“盘据”承“千年根”,此柏不是所出非地,也不是生长浅薄,却变得枝枯叶燥,了无生机,隐喻家国衰落。
D.“也有对未来的希望”错误,全诗以“病柏”为核心意象,通过描写“柏”之形象、际遇抒写人之命运、感慨,咏物抒怀,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没有对未来的希望。
故选B。
3.(2022·北京卷,13)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答案】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病柏、丹凤、鸱鸮三种意象。
②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征了唐朝从强盛到衰落的沧桑巨变;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摈斥在外;鸱鸮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国运时局的忧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和意蕴的能力。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病柏、丹凤、鸱鸮三种意象。
“病柏”:“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写柏的盛时,它“势尊严”,“状耸翠”,“干奇古”,“气阴森”,诗人用四句即生动地刻画出柏树的不凡。柏树的形象象征着强盛时的唐王朝。“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来了个“突转”,谁又能料到这植根深厚而悠远的“古柏,却半道变了“颜色”呢?于“王朝”而言就是衰落了。“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形容衰时之柏枝枯叶燥,了无生机。柏从繁盛到干枯象征唐朝从强盛到衰落。
“丹凤”:“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因为大树将枯,“将九雏”的凤凰无枝可憩,只能上下盘旋,哀哀其鸣。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摈斥在外。
“鸱鸮”:“鸱鸮志意满,养子穿穴内”而对于恶鸟鸱鸮而言,则正中下怀,它们志得意满地率领众子孙穿穴打洞,立身其中。鸱鸮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
这首咏物诗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有着强烈的象征色彩:它把国家比作一棵原本枝繁叶茂、现已病入膏肓的柏树,把能臣志士比作“哀翔其外”的凤凰,又把宵小之辈比作穿穴而居的恶鸟鸱鸮。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 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答案】B
【解析】“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错。“一衣带水”的意思是像一条衣带那样窄的水面,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湓浦曾闻似衣带”意即“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表现的是湓水的蜿蜒之美,并非表现朋友之间的情谊。
2.(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②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
(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错误,由颔联“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可知,作者认为无论是出仕朝廷,为官一方,还是成为平民百姓,躬耕陇亩,都要事国以忠,事亲以孝,并没有在两种方式中做出比较选择。
故选C。
2.(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诗人借助这两句对子孙提出要求:诗书无涯,发奋读书;法乎先圣,修身立事;心怀家国,永存社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的能力。
从题干来看,考生要理解“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的用意。
首先分析诗歌的标题。诗歌标题是“示儿子”,可见这是一首教导儿子的诗歌。
然后理解题干中两句诗意思,进一步分析诗人这样的用意。
“道在六经宁有尽”意思是“天下大道,都在《六经》等书里,学贯古今,取法先圣,学习知识,哪里有尽头”,诗人在此指出《六经》的意义,包含天下大道,这是要求儿孙能够熟读《六经》,发奋阅读,“宁有尽”是说没有尽头,这是让儿孙不能停止不前,这是让儿孙不要自满,要谦虚以待。
“熟读周公七月诗”意思是“切记一定要熟记背诵周公的七月诗啊”,周公为国为家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诗人要求儿孙好好学习周公的七月诗,勤俭耕种,发奋读书,报效家国,这是让儿孙学习先圣,心怀国家。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 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要。
1.(2021·全国甲卷,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答案】C
2.(2021·全国甲卷,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2021·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①]]
苏 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③]。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①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②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③华颠:头发花白。
1.(2021·北京卷,1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
B.“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
C.“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
D.“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答案】A
【解析】“幽僻而苍凉”错误,根据“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可知,作者认为此地风光无限,可以寄托自己的余生,此地并非“幽僻而苍凉”;另外,诗歌第三、四句并未写景。
2.(2021·北京卷,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B.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
C.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
D.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
【答案】D
【解析】A项“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错,本诗写的是作者被贬惠州后的生活与心情,被贬并不是远离官场。B项本诗并没有表达对劳作的热爱。C项陶诗与这首和陶诗都不是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
3.(2021·北京卷,14)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前两句侧重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②后两句侧重写诗人的超然态度,说明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
(2020·新高考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 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2020·新高考全国I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答案】B
【解析】此诗是杜甫赠别友人郑炼之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B项“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意思是“手拿着您的诗篇拜读以度时日,想到此次分别深感不安和震惊”。“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分析错误,不是“日后陪伴”而是“现在正在拜读”。
2.(2020·新高考全国I卷,16)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颈联承“念此别”说从此别后,我在峨眉,君在岘首,地阔天高,何时会面。郑炼赴襄阳,而杜甫在蜀地,诗人看似是写两地之山,实则是表示两人分隔异地。同时通过写两座山的不同之景,互文见义写出相隔之远,突出牵挂之深,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2020·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赵伯鱼(节选)
韩 驹①
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③。
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
【注】①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②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③参:领悟,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④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1.(2020·新高考全国Ⅱ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
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
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
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鉴赏能力。
B项,“劝诫”说法错误,根据诗句“果可畏”可知充满了嘉许、赞赏,并没有劝诫的意思。
故选B。
2. (2020·新高考全国Ⅱ卷,16)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②然后“一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句内容的能力。
由“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可知作者认为学诗要像初学禅一样,在未开悟的时候,要“遍参诸方”,多琢磨,以诸多前人为师,“遍”、“诸”字强调要下苦功,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
由“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可知作者强调“悟”,在学习前人之后要有自己对诗歌艺术真旨领悟,“一朝悟罢”,一旦领悟到,“信手拈出皆成章”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诗也就学成了。
(2020·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2020·全国I卷,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答案】A
【解析】“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说法错误。“见寄”的意思是“寄给我”,这说明皮日休与作者有诗文往来,并非“与外界不通音讯”。
2.(2020·全国I卷,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诗歌的标题传递了重要信息:“奉和”谓作诗词与别人相唱和,“次韵”指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袭美抱疾杜门”说明好友皮日休因病闭门在家。因此,这是一首写给病中好友皮日休以表达关切之情的应和诗。诗歌的首联交代与友人春季欢饮的约定未能实现,因此,描写春色的诗篇也没能完成,诗句中透露出愿望未能达成的遗憾之情。颔联化用屈原的诗句,用兰花、蕙草为喻,说明自己辛勤教学,培养了许多贤才,但也渴望到山间去领略美好的春色。后两联重在安慰友人要宽心静养。尾联再次用典,借沈约重瞳之典,鼓励友人战胜眼疾,而最末句更是用“不怕江花不满枝”的灿烂图景来鼓励友人要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苦 笋
陆 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 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2020·全国Ⅲ卷,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答案】C
【解析】“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分析错误。“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的意思是“我看到苦笋想到了魏征美好的品行,就管束儿童不要过多挖取苦笋”。
2.(2020·全国Ⅲ卷,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这是一首托物抒怀诗,借歌咏苦笋告诉人们做人应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由物及人,找出苦笋、魏征二者的相似点进行分析,组织语言作答即可。如:苦笋“苦节乃与生俱生”,口感苦涩,一些人不喜欢;魏征常常“犯颜直谏”,其言行常令人难以接受。“极知耿介种性别”意思是“深知苦笋耿介的性格与别的品种不同”,苦笋象征耿介性格,魏征方正不阿,二者相似。
(2020·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①,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 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2020·全国Ⅱ卷,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答案】B
【解析】A项是就诗歌整体内容来说的,正确。B项“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不正确。前四句是说自古以来一个人的功名往往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历史从来都是难以说清的,即便是在当时也是非难辨,在遥远的后世就更是如此了。亦即“湮没无闻”是不正确的。C项是对颔联的理解,意思是当时的人尚且难以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记不准确,后世更是众说纷纭,看不清历史真相了,正确。D项是对颈联的理解,表达的是诗人对读史的态度,正确。
2.(2020·全国Ⅱ卷,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2)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解析】本诗的题目“读史”,启发我们思考怎样阅读历史,怎样评判历代高贤。首联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一个人的功名往往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颔联从史事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哀:在当时,高贤们已受到误解,而后来更是众说纷纭,以假乱真,使高贤们的事迹失真。颈联侧重感叹史书本末倒置,使高贤精神难现,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师,也无法描绘出人的精神。尾联指出史书不过是旧纸堆而已,并不能真正表现出历代高贤的品格。所以,历史虽说是客观的记录,但是一旦成文,它就不再是纯客观的了,而是带有主观色彩,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距。这首诗的主题昭示了对书本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书本是前人经验、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但是,书本又不都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而是有真伪之别,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善于区别,批判地继承,以怀疑的理性目光去分辨、去吸收,不能盲从。
(2020·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 饷田:到田间送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答案】B
【解析】“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说法错误。根据颔联中的“庭果烂”“稻熟”和尾联中的到田间送饭可推知,这是收获的农忙时节,而不是“农闲时节”,也自然没有“慵懒闲散”之意。
(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解析】颈联前一句写农人为准备社日的祭祀活动而忙于酿造美酒。“社”,人们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这句呈现出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后一句写远处传来的捣衣砧声送走了落日余晖,显现出傍晚农村祥和的氛围。
(3)“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示例二)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诗句,对比探究“数声”和“一声”哪一个更好及营造意境的不同作用。“数声”直言笛声多,牧童的笛声伴着晚归的农人,多而热闹,和颈联中的“酿酒迎新社”的热闹、喜悦形成呼应,也和首联绿植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的宁静优美环境形成动静结合的效果。“一声”极言笛声少,傍晚牧童归来,一声笛声打破了乡村的寂静,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清幽,有利于营造宁静和谐的乡村氛围。
(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2020·浙江卷,19)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______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_______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
【答案】感伤 达观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两首诗突出表现的情感,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其中的关键意象和词句分析概括。《秋江送别》前两句写“归舟归骑”仿佛列成队,江水南北两岸思念的人遥遥相望;后两句写谁能说波涛汹涌的大江仅是一条水流,早觉得两岸已是两乡。从“归舟”“归骑”“互相望”“谁谓”“是两乡”可读出其中充满感伤情绪。《送柴侍御》前两句点出两地相近,“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之感;后两句写两地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两地竟成“一乡”,从中可读出诗人达观的情怀。且第二处提示“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联系其中表达的旷达乐观情怀,不难得出答案。
2.(2020·浙江卷,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
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
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解析】题目要求比较两首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翻新脱妙”这一写法的妙处。先看《秋江送别》的后两句,意象并不明确,是隐藏在句子中的。而由于离别,诗人认为江水也不再是一个小区域,成了故乡和异乡的分界线,这是化近为远,突出离别之后心理距离会随着分离而趋于遥远。在抒情方式上,通过议论直接表达自己对于离别的感伤之情。再看《送柴侍御》后两句,将“青山”“明月”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置于最前面,青山象征思念,明月则暗示友情。在空间上,风雨相同,两地竟成“一乡”,是化远为近,表达了离别也无法让彼此的心理距离更遥远,相比于传统写法,这是一种更为新颖的表达。且两句一肯定一反诘,反复致意,更有余韵。综合上述分析,可从意象、抒情方式和空间三个方面,分条比较作答。
(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①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 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1.(2020·江苏卷,9)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
【解析】首先读懂诗歌内容。这是前任常州知州王安石写给新任知州沈康的诗,向沈康介绍现在常州的整体情况,特别是这里的民生现状和自然条件。答案主体部分在颔联和尾联,颔联的“沟塍半废田畴薄”“市井贫”说明农业状况惨淡,百姓生活艰难困苦。“厨传相仍”表明官吏治理不在政事而只是注重迎来送往、官场逢迎。尾联补充说明自己对常州最难忘怀的是“荆溪两岸”的自然春光。作答时注意根据不同的主体对象,分角度加以概括。
2.(2020·江苏卷,10)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旨在分析后两联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但要注意局部情感不能脱离主旨,要立足于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本诗是作者写给沈康这个新任常州知州的,除了告知其常州的民生现状和自然条件外,还有前任对继任者的多种复杂情绪,如考虑到常州百姓的贫苦生活,希望沈康能够凭借其卓越才能把常州治理好;最后就是直抒自己对常州的情感,有对自身治理常州不尽如人意的失落与惆怅,还有对常州秀美风光的喜爱与留恋等情感。
(2020·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寄东鲁二稚子①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②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①这首诗作于金陵。②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2020·北京卷,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B.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C.这首诗叙事朴实,语言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堪称“天然去雕饰”。
D.这首诗展现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风格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等的综合鉴赏能力。
B项,“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错。“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他想象到了自己一双小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时不知有谁来抚摩其背,爱怜他们。想到这里,又不由得心烦意乱,肝肠忧煎。可见这是李白当下的想象,并非“追忆”。
故选B。
2.(2020·北京卷,15)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
B.诗人先感慨“谁种龟阴田”,最后又说“因之汶阳川”,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
C.“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这两句由金陵酒楼引发东鲁家园之思,过渡巧妙。
D.“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情感等的鉴赏能力。
A项,“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错。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是表达离家日久,对家人特别是一双儿女十分想念。
B项,“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理解错误。“谁种龟阴田”是看到吴地春蚕结茧,想到东鲁家中春天的农事,想到家中那龟山北面的田园不知由谁来耕种。“因之汶阳川”是自己暂时无法回家,无奈之下,只能取出一块洁白的绢素,写上自己无尽的怀念,寄给远在汶阳川(今山东泰安西南一带)的家人。并非表达归隐田园的志向。
C项,“金陵酒楼”错。“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是说诗人的心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的虚幻境界,想象出一连串生动的景象:山东任城的酒楼;酒楼东边一棵枝叶葱茏的桃树;女儿平阳在桃树下折花;折花时忽然想念起父亲,泪如泉涌;小儿子伯禽,和姐姐平阳一起在桃树下玩耍。“酒楼”并非金陵的,是家乡的酒楼。
故选D。
3.(2020·北京卷,16)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答案】①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②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象征。③桃树是抒情的线索,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的儿女。④桃树是构造意境的要素,酒楼春景、娇女流泪、儿女行走,这些画面都包含桃树,形成优美的意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及其作用的能力。
这首诗中的“桃树”有其象征意义。“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象征。
从诗歌结构来看,“桃树”是抒情的线索,“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的儿女。
从诗歌意境来看,“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桃树与酒楼构成优美的春景;“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桃花与女儿因思念“我”而流泪,构成一幅美丽又忧伤的图画;“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桃树下一双儿女行走,画面优美。总之,桃树在诗歌意境的塑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专题07 古代诗歌阅读(诗)(教师卷)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古代诗歌阅读(诗)(教师卷)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古代诗歌阅读(诗)(学生卷)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古代诗歌阅读(诗)(学生卷)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语文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一0 古代诗歌阅读(词): 这是一份2024语文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一0 古代诗歌阅读(词),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