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期末]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 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它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下列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认识错误的是( )
A. 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B.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就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C.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D.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答案】B
【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B: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错误但符合题意。ACD:这三个选项是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的正确认识,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 王老师的儿子急需80万元购房首付款,可王老师手头只有100万元的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还有三个月才到期,眼下无法赎回。正在着急之时,一个懂金融的朋友告诉王老师,可以用这100万元银行理财凭证去银行担保贷款以解燃眉之急。这种贷款方式涉及( )
①抵押
②质押
③用益物权
④担保物权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抵押实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用这100万元理财产品去银行担保贷款属于质押,不是抵押,①不符合题意。②:质押实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用这100万元银行理财凭证去银行担保贷款,属于质押,②符合题意。③:用益物权,是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材料中的贷款方式不属于用益物权,③不符合题意。④:担保物权,是与用益物权相对应的他物权,指的是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材料中的贷款方式属于担保物权,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 张某在上班路上丢了一部手机,随后在朋友圈里发布悬赏声明,称若有人拾到该手机并归还,他将以1000元作为酬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张某是发出要约的一方
②悬赏声明属于要约邀请
③张某可随时撤销悬赏声明
④悬赏声明具有法律约束力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张某发出的悬赏声明内容具体明确,属于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张某是发出要约的一方,①④正确。②:张某在朋友圈里发布的悬赏声明内容具体明确,属于要约,不是要约邀请,②错误。③:要约人一旦发出有效要约,如果要撤销或者变更必须依法进行,③错误。故本题选B。
4. 作家黄甲死后留有房屋一间和存款若干,法定继承人为其子黄乙。黄甲生前立有遗嘱,将其存款赠与侄女黄丙。另黄甲生前负有债务,但遗嘱中未提及。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经登记黄乙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B. 黄乙可以继承黄甲作品的著作权
C. 黄丙可以通过遗嘱取得黄甲的存款D. 黄乙对黄甲的债务不负清偿责任
【答案】C
【解析】A:黄甲立有遗嘱,将其存款赠与侄女,所以黄甲的房屋可以按法定继承分配,黄乙作为黄甲的法定继承人可以直接继承黄甲的房屋,A错误。B:黄乙作为黄甲的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黄甲著作权中非人身权的部分,即著作财产权,而著作人身权如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作者本人享有,黄甲不能够继承,B错误。C:遗嘱继承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虽然黄乙是黄甲的儿子,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但黄甲立有遗嘱将其存款赠与侄女黄丙,黄丙可以通过遗嘱取得黄甲的存款,C正确。D:黄乙作为黄甲的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黄甲的房屋,但同时也要对黄甲的债务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负有清偿责任,D错误。故本题选C。
5. 汪某为某公司员工,2022年6月30日劳动合同期满后,继续在该公司工作,但未续签劳动合同。2022年11月30日,公司通过微信向汪某发送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决定于当日解除与汪某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双方发生争议。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汪某在劳动合同到期后继续工作,与该公司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②该公司应当在2022年7月30日前与汪某续签书面劳动合同
③若与公司协商未果,汪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汪某可以在2024年11月30日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汪某为某公司员工,2022年6月30日劳动合同期满后,继续在该公司工作,但未续签劳动合同。本案中汪某在劳动合同到期后继续工作,与该公司形成事实劳动关系,①符合题意。②: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合同。因此该公司应当在2022年7月30日前与汪某续签书面劳动合同,②符合题意。③: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汪某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不符合题意。④: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本案中2022年11月30日,公司通过微信向汪某发送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决定于当日解除与汪某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应当在2023年11月30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6. 我国法律确立了有关市场公平竞争和依法经营的规则。经营者应当像参加体育比赛的运动员那样遵守规则、公平竞争。以下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是( )
①某汽车销售公司为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降低汽车产品售价
②某珠宝公司通过某公众号开展有奖销售活动,进行大肆宣传
③某公司在广告宣传中过分夸大其商品性能
④李某在经营场所擅自使用“某品牌男装”文字、图形及组合商标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某汽车销售公司为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降低汽车产品售价属于正常的销售策略,不属于不正当竞争,①不符合题意。②:某珠宝公司通过某公众号开展有奖销售活动,进行大肆宣传属于正常的商业宣传,不属于不正当竞争,②不符合题意。③: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某公司在广告宣传中过分夸大其商品性能,属于对其商品的性能作虚假的商业宣传,属于不正当竞争,③符合题意。④:经营者利用他人已经建立的商业信誉,通过某种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费者发生误认,这种混淆行为就是典型的“搭便车”。这种行为既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有可能对消费者构成欺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属于不正当竞争。李某在经营场所擅自使用“某品牌男装”文字、图形及组合商标,实施混淆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7. 案例一:某日晚,21岁王某携带刀具等凶器在某中学附近的偏僻处拦住中学生郑某某,采取殴打、威胁、恐吓等手段将郑某的手表和零花钱抢走,后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案例二:李某乘坐司机王某开的出租车,不慎将装有手机和5000元现金的手提包落在了车上,王某的邻居看到王某将该手提包拿回家。第二天,李某找到王某,要求王某归还失物,但王某谎称没有看见,拒绝归还。
案例三:某日城管部门执法人员巡查时发现某酒店厨余垃圾分类不规范,责令其整改。该酒店未按期整改,被城管部门处以5000元罚款,酒店不服起诉。
以上案例适用诉讼类型正确的是( )
A. 案例一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三适用行政诉讼
B. 案例一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行政诉讼,案例三适用民事诉讼
C. 案例一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三适用行政诉讼
D. 案例一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二适用行政诉讼,案例三适用刑事诉讼
【答案】C
【解析】ABCD:案例一: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21岁王某携带刀具等凶器在某中学附近的偏僻处拦住中学生郑某某,采取殴打、威胁、恐吓等手段将郑某的手表和零花钱抢走,后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本案适用刑事诉讼。案例二: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李某乘坐司机王某开的出租车,不慎将装有手机和5000元现金的手提包落在了车上,王某的邻居看到王某将该手提包拿回家。第二天,李某找到王某,要求王某归还失物,但王某谎称没有看见,拒绝归还。本案适用民事诉讼。案例三: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某日城管部门执法人员巡查时发现某酒店厨余垃圾分类不规范,责令其整改。该酒店未按期整改,被城管部门处以5000元罚款,酒店不服起诉。本案适用行政诉讼,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8. 2019年以来,柴某、苑某、韩某、卢某等四人生产、销售“洛糖丹”“平糖霸王”等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经某市检察院提起公诉,2022年1月至9月,该市法院先后一审判处柴某等人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至十年六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同时,法院判决禁止被告苑某、韩某、卢某在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三年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本案中( )
①需要经过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阶段
②柴某等人作为行政相对人可以依法委托诉讼代理人
③检察机关需要向法庭出示柴某等四人的犯罪证据
④四人如对判决结果不服,有权在10日内提起上诉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要需要经过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阶段,检察院提起公诉,故该案件属于刑事诉讼,刑事公诉案件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侦查阶段、提起公诉阶段和审判阶段,①错误。②:材料案件属于刑事诉讼,而不是行政诉讼,不存在行政相对人,②错误。③: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本案属于刑事公诉案件,公诉案件中检察机关需要向法庭出示柴某等四人的犯罪证据,③正确。④: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0日和5日。本案属于刑事诉讼,四人如对判决结果不服,有权在10日内提起上诉,④正确。故本题选D。
9. 和平是白天鹅的翅膀,是翅膀掠过宁静的湖水,是水底映出的云影;和平是开向四方的门,是门里圆桌上斟满的红酒,是酒上照耀的灯……这段话主要运用了( )
A. 抽象思维,它是运用语词表达和平
B. 抽象思维,它概括了和平的共同属性
C. 形象思维,它以想象的具体形象形容和平
D. 感觉而不是思维,它使人直接感受到和平的情景
【答案】C
【解析】C:材料通过联想、想象等思维形式对和平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是以感性形象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属于形象思维,符合形象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特点,故C入选。AB:材料体现的是形象思维,选项A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感觉是形象思维的思维形式,故D错误。故本题选C。
10. 小梁说:“爸爸到救灾物品分发点领取了大米、猪肉、化肥等物品,今天我们全家可以美美地吃一顿了!”小梁这句话的错误在于( )
A. 缺少主项和谓项B. 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
C. 量项和联项使用不准确D. 判断的“量”和“质”不统一
【答案】B
【解析】B:猪肉可以吃,化肥不能吃,这个判断中的概念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成误解,B符合题意。A:我们全家是主项,吃一顿饭是谓项,并未缺少,A不合题意。C:全家是量相,可以是联项,使用准确,C不合题意。D:该判断的“量”和“质”是统一的,是全称肯定判断,排除D。故本题选B。
11. “小明并非既会打羽毛球又会打篮球。”根据以上表述,下列各项中断定必然为真的是( )
A. 如果小明不会打篮球,那么他一定会打羽毛球
B. 如果小明会打篮球,那么他一定不会打羽毛球
C. 小明既不会打羽毛球,也不会打篮球
D. 小明会打羽毛球,但不会打篮球
【答案】B
【解析】B:相容选言判断是选言判断的一种。断定几种事物情况中至有一种存在,题干中“小明并非既会打羽毛球又会打篮球。”等价于“小明或者不会打羽毛球,或者不会打篮球”。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根据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规则,B正确。A:根据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否定肯定式规则,如果小明不会打篮球,不能推出他一定打羽毛球,A错误。C:根据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断定几种情况中至少有一种存在,不存在既不会打羽毛球,也不会打篮球的情况,C错误。D:根据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小明或者不会打羽毛球,或者不会打篮球”,小明会打羽毛球,也可能不会打羽毛球,D错误。故本题选B。
12. 对一座城市而言,资源禀赋是孕育成长的物质基础,也是决定发展状态的关键因素。然而,这一“源动力”并非无限,贪大求全就会顾此失彼。近年来,北京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这有力地说明,减量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高质量发展。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在“贪大求全就会顾此失彼”这一判断中,其前一种情况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②“资源禀赋是孕育成长的物质基础,也是决定发展状态的关键因素”是关系判断
③对“这一‘源动力’并非无限”进行换质推理的真实结论是“这一‘源动力’是有限的”
④“减量发展”与“高质量发展”这组概念是属种关系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贪大求全就会顾此失彼”这一判断,是如果贪大求全,就会故此失彼,前一种情况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①入选。②: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是关系判断,“资源禀赋是孕育成长的物质基础,也是决定发展状态的关键因素”是联言判断,②不选。③:对“这一‘源动力’并非无限”进行换质推理的真实结论是“这一‘源动力’是有限的”,③入选。④:减量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高质量发展,这两个概念,并不是属种关系,而是交叉关系,④不选。故本题选B。
13. 2024年1月1日起,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配套民法典,引入遗产管理人制度。遗产管理人,是指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对被继承人的财产进行妥善保存和管理分配的主体。对“遗产管理人”这一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使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揭示了“遗产管理人”的外延
②“遗产管理人”是被定义项,“主体”是其属概念
③“遗产”二字前后出现了两次,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④“遗产管理人”与“人”的外延存在相容关系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定义法是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定义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遗产管理人”这一概念,使用了“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揭示了“遗产管理人”的内涵,①说法错误。②:“遗产管理人”是被定义项,“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对被继承人的财产进行妥善保存和管理分配的主体”是定义项,“主体”是其属概念,②符合题意。③:尽管“遗产”二字前后出现两次,但该语句是对“遗产管理人”而不是对“遗产”下定义,因此该定义并没有犯“循环定义”的错误,③说法错误。④:“遗产管理人”与“人”在外延之间的关系是种属关系,属于相容关系,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4.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
A. 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发展创造条件B. 积极促成质变,达到人们期望的状态
C. 坚持折中思维,适应事物的现存状态D. 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答案】B
【解析】B:“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意思是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这启示我们条件成熟时要积极促成质变,达到人们期望的状态,B符合题意。ACD:材料强调的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而不是反映“重视量的积累,为发展创造条件”、“坚持折中思维,适应事物的现存状态”、“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等,A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15. 有人认为,一个人从A点走到B点,要先走完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总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的1/2……如此循环下去,永远不能走到B点。这种观点( )
A. 用动态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客观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
B. 展现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形成了对逻辑规则的完整认识
C. 既肯定一切又否定一切,阐释了“扬弃”的深刻意蕴和学说价值
D. 看到了事物变化的渐进性,但是没有认识到事物变化的飞跃性
【答案】D
【解析】A: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永远不能走到B点”意味着题中观点并未客观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A排除。B: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展现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形成了对逻辑规则的完整认识”说法欠妥,B排除。C: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又是统一的,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C错误。D:“如此循环下去”意味着一定一点地走下去,看到了事物变化的渐进性,“永远不能走到B点”意味着不能实现事物地质变,没有认识到事物变化的飞跃性,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6. 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算力已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而数据中心是承载算力的物理实体,目前,我国各类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产生大量数据的东部地区,但提供数据的企业面临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问题,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具有能源丰富低廉、土地充裕、气候适宜等优势。基于此,我国启动建设“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总体布局。这一布局( )
①建立在对东、西部现状分析与综合基础上
②立足于西部的发展,促进东西部协调联动
③说明综合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综合的先导
④为我国算力发展绘制了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我国各类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产生大量数据的东部地区,但提供数据的企业面临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问题,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具有能源丰富低廉、土地充裕、气候适宜等优势。基于此,我国启动建设“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总体布局。这一布局建立在对东、西部现状分析与综合基础上,为我国算力发展绘制了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①④符合题意。②:立足整体,“东数西算”工程立足于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总体布局,而不是立足于西部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
近年来北京市法院在对案件的调研中发现,家庭教育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部分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成长不上心、不尽心,致使子女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甚至出现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的行为;二是存在“不会管”问题,部分家长教育理念落后,教养未成年子女方式失当,方法严厉粗暴,动辄对子女实施体罚、家庭暴力;三是少数离婚的父母只顾自己的利益诉求,推卸家庭教育责任与义务,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子女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如果你是一名法官,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针对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对家长进行劝诫。
【答案】①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必须履行监护职责,保护未成年子女人身安全、健康和财产权益。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无过错侵权责任)。③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权利。有权对子女进行必要的约束、引导、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但家暴子女是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法律责任。④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不得以离婚为由推卸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与义务。
18. 2024年初夏里,与气温一起回升的是澎湃的消费热情。
【司法优化消费环境】
2024年5月9日,杨女士在网上预定了张某经营某文化旅游公司的民宿。杨女士认为入住体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于是在网上根据实际体验对张某所经营的民宿打出了三星评价,后张某反复多次不分昼夜打电话与杨女士进行交涉,要求其更改评论,双方因此在电话里发生争执。杨女士认为遭受到了滋扰,遂将三星评价改为一星评价。之后,张某在大众点评等网站公布了杨女士的一些个人信息,用“恶意引导、为人不厚道”、“口出狂言、邀人恶性跟评,属于明目张胆胡作非为”等回复杨女士,双方沟通未果,杨女士将张某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张某向杨女士公开道歉,赔偿杨女士精神损害抚慰金和律师费,驳回张某全部反诉请求。
(1)结合案情,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法院作出如此判决的理由。
【用法维护自身权利】
2024年6月,孔某至某餐饮公司用餐时,服务员告知要通过手机扫码方式进行点餐并结账。孔某发现,按照商家设置的扫码点餐流程,必须先关注商家的微信公众号,并授权商家获取消费者的微信昵称、头像、地区、性别、手机号码等信息后,才能进行线上点餐,否则无法进行线上点餐,由此,孔某认为自己的正当权益被侵犯,遂将该餐饮公司诉至法院。
(2)有人说,诉讼是维权的最佳途径,孔某通过诉讼,一定能维权成功。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答案】(1)①张某反复多次不分昼夜打电话与杨女士进行交涉严重干扰了杨女士的私人生活安宁,侵害了杨女士的隐私权。②杨女士作为消费者有对张某提供的服务进行消费后评价的权利,且杨女士根据实际情况评价,并无故意恶评行为。③张某在大众点评网等网站使用大量侮辱诽谤性语言对杨女士进行回复,侵犯了杨女士的名誉权。④法院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具有司法借鉴意义。据此,法院判决张某向杨女士公开道歉,赔偿杨女士精神损害抚慰金和律师费。
(2)①诉讼是维权的最后途径,但是并不一定是最佳途径。因为诉讼与其他维权方式相比,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发生纠纷后,当事人可以根据纠纷情况和自己的需要,选择调解、仲裁等成本较低的方式维权。②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是打官司的关键砝码,如果孔某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就可能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③另外,在诉讼中孔某还要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为诉讼做好充足准备。诉讼可以维权,但不一定成功。
19. 立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特征和新需求,提高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效能,将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2024年5月4日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数字经济正以新技术、新主体和新模式为内在驱动因素助力乡村振兴。在新技术方面,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有效融合,正在改变和优化传统资源配置模式,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机遇;在新主体方面,新型实体企业在着力推动技术创新、主动接触多元市场主体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在新模式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数字经济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乡村振兴发展质效。
结合材料,说数字经济赋能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特征的。
【答案】(1)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努力把握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规律,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2)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必将以新技术、新主体和新模式为内在驱动因素助力乡村振兴,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3)在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有效提升乡村振兴发展质效,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26日,王某通过在线系统与某银行签订45万金融借款合同,后因种种原因,无法按期还款。王某逾期还款后,某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其逾期情况。王某于近期发现其个人征信报告中有关于逾期未还款的不良信用记录。王某遂将某银行告上法院,原告王某主张其本人未到现场,与该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不成立,不良征信记录应该由某银行负责申请撤销。
在庭审抗辩中,被告某银行认为双方有往来相关合同的数据电文,及王某签订确认书,签订的合同成立。原告逾期还款造成自身不良征信记录,应自行承担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原告主张借款合同不成立的意见法院不予采信。支持被告抗辩的请求,遂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涉案合同成立、有效。
【相关链接】
《民法典》中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一条: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1)结合材料并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分别说明人民法院支持被告抗辩请求,对原告主张的意见法院不予采信的推理过程。
(2)结合材料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人民法院判决涉案合同有效的理由。
【答案】(1)根据题中民法典的规定,如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那么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前件真、后件一定真的规则,涉案的合同成立。人民法院支持被告抗辩请求。
原告王某的主张与被告某银行的抗辩构成逻辑上的矛盾关系。依据矛盾律,二者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因此,人民法院对原告主张借款合同不成立的意见不予采信。
(2)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内容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在本案中,王某与某银行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主体适格;从借款合同内容及王某签订的确认书看,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故人民法院作出了题中的判决。
[政治][期末]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政治][期末]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共13页。
[政治]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政治]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两部分, 2023年陈某与谢某登记结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