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期末]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92745/0-17213429024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期末]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92745/0-17213429024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期末]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92745/0-17213429025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期末]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1.在下列科学家中,对发现电子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
A.牛顿 B.卢瑟福 C.汤姆孙 D.爱因斯坦
2.氢原子由原子核和一个电子构成,图1中氢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C.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D.太阳是恒星,在宇宙中的位置固定不变
4.如图2所示,把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P,若把4块同样的砖一起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 ( )
A. P B.2P C.3P D.4P
5.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将刀刃磨锋利的目的是 (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6.连通器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图3所示的连通器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两边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
7.如图4所示,小明用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后倒置过来,放开压纸片的手,水和纸片不掉下来,这是因为 ( )
A.纸片太轻 B.杯中水太少 C.纸片粘住了杯子 D.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
8.如图5所示为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₈和Pc,则 ( )
A.PA
A.风筝 B.热气球 C.飞机 D.火箭
1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中,小明按如图6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₁、F₂、F₃、F₄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F₁-F₂=F₃-F₄ B.F₁-F₄=F₂-F₃
C.F₄-F₁=F₃-F₂ D.F₄-F₁=F₂-F₃
11.如图7所示,用盐水选种时,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盐水,把种子倒入盐水中,漂浮的是次种,沉入容器底的是良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次种所受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
B.良种所受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
C.所用盐水的密度要大于每个种子的密度
D.若要选出更饱满种子,需要往盐水中加入适当的盐
12.如图8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忽略杠杆和滑轮的自重及摩擦,提起同一重物时,最小力的是 ( )
A. F₁ B. F₂ C. F₃ D. F₄
13.两台机械所做的总功之比为2∶1,机械效率之比为3∶4,则它们所做的有用功之比为( )
A.2:1 B.3:4 C.3:2 D.8:2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3分,共 9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粉笔捏碎后变成粉末,说明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
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破镜难重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
15.校运会上,小明参加田径400米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令枪响前,处于静止的小明所受的支持力与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明匀速经过弯道时,他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C.冲线后,小明不能立刻停下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D.小明坐下休息时,他不再具有惯性
16.小明和爸爸玩推箱子游戏,他们在相同水平地面上同时水平推相同的箱子匀速运动相同的路程,结果小明先到达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明推箱子的速度大于爸爸推箱子的速度
B.小明对箱子的推力大于爸爸对箱子的推力
C.小明对箱子做的功大于爸爸对箱子做的功
D.小明对箱子做功的功率大于爸爸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7.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中,没有确定形状和体积的是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当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 。
18.“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的清风能翻书,是清风使书本上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导致书本上表面的压强 。
19.在探究浮力方向的实验中:将一个气球用细线系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再把容器放在倾角为a的斜面上,发现:细线沿竖直方向,如图9所示,在斜面倾角缓慢变小过程中,细线与水面的夹角 ;剪断细线,气球向上运动;这实验表明浮力的方向是 。
20.如图10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景,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推动木块滑行一段距离,通过比较木块滑行的距离可探究 (选填“钢球”或“木块”)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21.如图11所示,滑雪运动员(未使用雪杖)由A点滑到C点,其重力势能 ;在 B点的速度大小 在 D 点的速度大小。
22.如图12甲所示,A、B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为0.4m。将B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柱体,并将该柱体叠放在A上。叠放后,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随截取高度h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12乙所示。则A的重力为 N,将B全部叠放在A上时,A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八年级 物理 试卷 第3页 (共6页)四、作图题(共4分)
23.(1)图13甲中,物体在两个力F₁、F₂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力F₂;
(2)生活中的剪刀可看作杠杆。如图13乙所示,以O为支点,画出用剪刀剪物体时动力F₁的力臂L₁,并在A 点画出阻力 F₂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4小题, 24题5分, 25题6分, 26题7分, 27题7分, 共25分)
24.小明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采用如图14所示的装置,将弹簧一端与墙壁相连,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其自由端位于O点,用手向左推动木块压缩弹簧自由端至A处(木块与弹簧不相连),松手后,木块将在水平而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木块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停止时位置如图所示。
(1)每次都将弹簧自由端压缩到 A 点,静止后才释放木块的目的是使木块每次经过 O 点时 ;
(2)为了改变阻力的大小,需要在水平面上先后铺上毛巾和棉布,铺上的毛巾或棉布时要铺在水平面上的 (选填“AO段”、 “O点右侧”或“整个A点右侧”);
(3)分析实验现象可知: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由此得出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 (选填“改变”或“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5.(1)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5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拉力大小;当小卡片处于平衡状态时,用剪刀从卡片中间剪开,剪开后的卡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知:二力平衡时,两个力作用在 上;
八年级 物理 试卷 第4页 (共6页) (2)如图15乙所示是小明用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此时测量的是液体向 方向的压强,其大小可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 来反映。
(3)小明在探究“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一块厚泡沫、三个相同的铁钉和三个金属块(质量: m₁=m₀
A.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D.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1)探究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6所示。则物体P的重力为 N,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为 N;
(2)对比b、c、d三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 有关;对比 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
(3)已知水的密度 ρ*=1.0×10³kg/m³,由实验数据算出:物体P的密度为 kg/m³; e图中盐水密度为 kg/m³。
2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实验中,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为0.5N的钩码。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17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
(2)调好平衡后,小明完成一次如图17乙所示实验操作,记录的数据为动力 F₁=1.5N,,动力臂L₁=0.08m, 阻力 F₂=2N, 阻力臂. L₂=0.06m,他由此马上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他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 (选填“是”或“否”)
(3)若保持如图17乙所示的两个悬挂点位置不变,将两侧钩码各取下一个,则杠杆 端会下沉;
(4)小明撤去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 点竖直向拉,如图17丙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行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 N;
八年级 物理 试卷 第5页 (共6页) (5)杆秤是我国古老的衡量工具,如今仍然被人们使用。小明根据探究结果用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杆制成了如图17丁所示的杆秤,提纽固定在 D点,托盘挂在C 点,不放重物,提起提纽,秤砣移至E点时,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将E点记为零刻度线,请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杆秤E点右边的刻度应 (选填“均匀”或“非均匀”)的;经测试发现:这个杆称能称物体的最大质量太小,要扩大它的量程,可采取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28题6分,29题8分,30题10分,共24分,请写出重要的演算步骤、必要的公式和文字说明,只写答案的不得分)
28.一辆质量为 1.2×10³kg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2m²。求:
(1)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大小;
(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9.工人用如图18甲所示的滑轮组和箱子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量变化的图象如图18乙所示,滑轮和钢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
求:(1)工人用200N的拉力将建材匀速提升了5m,则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少J?
(2)动滑轮和箱子的重力是多少 N?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运送建材的重力是多少 N?
30.边长是 10cm的正方体木块A和金属球B用细线连接后刚好悬浮在水中,如图 19甲所示;把细线剪断,待A和B静止后,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高度是4cm,金属球 B沉底,如图19乙所示,已知木块A和金属球B的体积相等。
求: (1)木块A悬浮时,水对木块A底部的压强;
(2)木块A的密度;
(3)金属球B的重力大小。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A
【解析】由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知,带正电的原子核位置原子中心,带负电的电子绕原子核作轨道运动。
3.【答案】B
【解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发现中子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A 错误,B 正确;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恒星也是运动的. CD错误
4.【答案】A
【解析】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砖块的重力,设一块砖的重力为G,其底面积为S.
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P=FS=GS;
把4块同样的砖按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砖对地面的压力为F' =4G,此时的受力面积为4S.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P'=F'S'=P
5.【答案】C
【解析】将刀刃磨锋利后与刀刃不锋利时对比,刀刃与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积变小,由压强公式知.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积变小,压强增大,有利于劈开受力物体,故C 正确。
6.【答案】C
【解析】连通器装有同一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两边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7.【答案】D
【解析】 “水也不会流出来”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能支持纸片和杯内的水,故D正确, ABC 错误。
8.【答案】B
【解析】液体的压强P=ρgh.其中h的大小是以液面为参考的。由题可知: hA=hC
【解析】A、风筝是利用风产生的升力升空的。故 A错误;
B、热气球是通过改变气体的密度改变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实现升降的,故B正确;
C、飞机是利用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有压强差,产生向上的力升空的,故C错误;
D、火箭是利用喷出的燃气的反作用力升空的,故 D错误。
10.【答案】D
【解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由称重法可得:浮力 F=F₂-F₃,排开水的重力( Gₙ=F₄-F₁,所以D 正确。
11.【答案】D
【解析】AB、次种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良种下沉,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故AB错误;
C、若所用盐水的密度大于所有种子的密度,所有种子都漂浮,无法选种,故C 错误;
D、更饱满种子的密度更大.若要选出更饱满种子,则需要往盐水中加入适当的盐,增大盐水的密度,增大种子所受的浮力,不够饱满的种子将上浮,故D 正确。
12.【答案】A
【解析】A、F₁×4L=G×L;算得 F₁=G/4;B、F₂=G; C、F₃=G/2; D、F₄=G/3
13.【答案】C
【解析】由 η=W梯形we×100%可得 W4m1/Wmn=η,WB/η2WD=3:2
14.【答案】BC
【解析】A.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粒子是分子或原子。粉笔的粉末不是分子或原子,所以粉笔变成粉末不能说明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故A 错误;
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B正确;
C.花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 正确;
D.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故 D 错误;
15.【答案】AC
【解析】A、小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力有支持力和重力.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所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A 正确;
B、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过弯道时,小明做曲线运动,所以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B错误;
CD、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属性之一,一切物体均具有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但惯性是阻碍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小明冲线后想停下。惯性阻碍小明速度变小,所以速度不能马上变为零,不能立刻停下,故C 正确.D 错误。
16.【答案】AD
【解析】A.箱子运动相同的路程,小明先到达终点.由 v=S/t 可知,小明推箱子的速度比爸爸的大,故A正确;
B.小明和爸爸在相同水平地面上水平向右匀速推动相同的箱子。箱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相等,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小明和爸爸对箱子的推力相等。故 B 错误;
C.小明和爸爸对箱子的推力以及箱子运动路程都相等。由W=Fs知。两人对箱子做的功相等。故C 错误;
D.两人对箱子做的功相等。小明用的时间少。由P=w/t 可知。小明对箱子做功的功率大.故 D 正确。
17.【答案】气体 弱
18.【答案】变大 变小
19.【答案】不变 竖直向上
【解析】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所以悬线始终保持在竖直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始终为90⁰.所以夹角大小不变。
20.【答案】钢球 质量
【解析】本实验的主体是钢球,该实验通过比较木块被推动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用到了转换法;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质量不同的钢球推动木块做功不同,所以实验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1.【答案】变小 大于
【解析】运动员由B点滑到C点,所处位置高度变低,所以其重力势能变小;运动员滑行过程中受到摩擦力作用,其机械能不断减小,由于运动员在B、D 两点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等,所运动员在B点的动能大于在 D的动能,故在 B点的速度大小大于在 D 点的速度大小。
22.【答案】192 1875
【解析】物体A 的底面积为: SA=0.4m2=0.16m2.由图乙可知,没有叠加B时,A 对地面的压强为1200Pa, 根据F=PS 可得, 此时A 对地面的压力为 FA=PASB=1200Pa×0.16m2=192N因为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所以: GA=FA=192N
由图乙可知.当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0.3m时.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0.则说明物体 B的高度为0.3m,物体B为正方体,可得其边长为0.3m,则物体B的底面积为: SB=0.3m2=0.09m2.同理可得 GB=FB=108N
当B 全部叠放在 A 的上方中央时,A 对地面的压力 F=GA+GB=300N
对地面的压强 P=F/SA=300N÷0.16m2=1875Pa
23.【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 (1)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F₂的大小与F₁的大小是相同的.方向是相反的.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也在同一条直线上,故F₂的示意图如示;
(2)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3)确定阻力的方向:阻力为弹力,画一条于剪刀的接触面垂直的带头的线段,即为阻力示意图。
24. 【答案】(1)速度大小相同 (2)O点右侧 (3)慢 做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
【解析】 (1)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要使物体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小明每次都将弹簧压缩到A点释放木块的目的是保证木块每次经过O点时速度大小相同;
(2)实验探究的是木块过O点后,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故毛巾或棉布应铺在水平面上的O点右侧;
(3)分析实验现象可知,木块在木板面上所受的阻力最小,滑行最远,说明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5.【答案】(1) 钩码数量 同一物体 (2)上 高度差 (3) 高度 m₂
【解析】 (1)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两个定滑轮挂上钩码.使得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改变钩码的数量就可以改变作用在小卡片上两个力的大小;剪成两部分的卡片分别向相反运动,说明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能相互平衡,故一对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压强计的探头是由空金属盒蒙上橡皮膜构成的。由图乙可以看到此时压强计橡皮膜向下.所以测量的是液体向上方向的压强;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压强计橡皮膜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所以此时压强大小可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
(3)在该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比较铁钉进入泡沫的深度来间接比较金属块重力势能的大小。由图可知, a、b中金属块的质量相同,高度不同,铁钉进入泡沫的深度不同,所以可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关系,得到的结论为:在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图中铁块m₂对应的钉进入泡沫的深度最深。则铁块 m₂的重力势能较大。
26.【答案】(1)4.8 2 (2) 排开液体的体积 d、e(或“c、e”) 大 (3)2.4×10³ 1.2.×10³
【解析】 (1)比较图a、d实验,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 F=G-Fκ=4.8N-2.8N=2N
(2)由图可知:b、c、d三次实验中.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但c、d两次实验浮力大小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没有确定性的关系;b、c两次实验中,物体P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浮力大小也不相同,c、d两次实验物体P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大小也相同,所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没有确定性的关系;要探究浮力与液体密有关,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由图可知:
c、d、c三次实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水(d或c)与盐水密度不同.盐水密度大.物体P受到的浮力大。
(3) 由图d可得 Fn=ρ衣gVn解得: Vₙ=2×10⁻⁴m³;物体P的体积: V=Vₚ=2×10⁻⁴m³;图a可得物体P的质量: m=G/V=0.48kg; 所以物体P的密度: ρ=m/V=2.4×10ˢkg/m³;在图e中盐水中,P 所受的浮力F/s=4.8N—2.4N=2.4N又因为 F'n=ρ棱水gVn解得 ρ∞4=12.×108kg/m3
27.【答案】(1)平衡 左 (2)否 (3)右 (4)2 (5)均匀 将托盘悬挂点 C 处挂钩适当向右移、将提纽固定点D 适当向左移或换一个质量较大的秤砣(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解析】 (1)平衡状态为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属于平衡状态;杠杆右端下沉。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就要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没有经过多次测量,实验结果没有普遍性,所以小明的做法不合理;
(3 )两侧各取下1个钩码后,杠杆左边: FₖLₖ=2×0.5N×4d=4d右边:; F₆L₄=3×0.5N×3d=4.5d;所以杠杆右端下沉;
(4)挂在 A 点钩码: F₆L₆=3×0.5N×4d=6d;弹簧称: F₆Lₙ=F×3d=3Fd.平衡,两者相等.所以 F=2N
(5)不称重,称砣在E点时(零刻度线),杆称在水平位置平衡。有:
GnELnE+GaLCD=Gn6Lnπ+GπLDE
设称重的物体的重力为G时,称砣往右移△L时,杆称重新平衡,有
GnεLnκ+Ga+GLCD=Gn†Lnϵ+GϵLDε+ΔL, 联立可得:GLcD=GEΔ L
因为LcD与GE大小不变,△ L 与G成正比例,所以杆称的刻度是均匀的;
要扩大杆称的量程可从由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①将托盘悬挂点C 处挂钩适当向右移,阻力臂变小,动力臂和动力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变大,称量的最大质量变大,量程变大;
②将提纽固定点D适当向左移,阻力臂变小,动力不变,动力臂增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变大,称量的最大质量变大,量程变大;
③换一个质量较大的秤砣,阻力臂不变,动力变大,动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变大,称量的最大质量变大。量程变大;
28.【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 (1)匀速行驶时,汽车所受的阻力:
f=0.05G=0.05×1.2×10³kg×10N/kg=6×10²N(1分)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汽车所受牵引力:F*=f=6×10²N (2分)
(2)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g=1.2×10³kg×10N/kg=1.2×10⁴N (1分)
车对地面的压强: P=FS=1.2×1040.12Pa=1×105Pa(2分)
29.【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 (1)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5m=10m(1分)
拉力所做的功:W=Fs=200N×5m=1000J(2分)
(2)由图象可知,当建材重为G=4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₁=50%(1分)
由于滑轮和钢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路不计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W有用Wg×100%=GhGh+GFh=GG+G衣⋯⋯circle1 (1分)
代入数据解得:箱体和动滑轮的重力:( G外=400N(1分)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h₂=80时.根据①式可解得( G₂=1600N(1分)
绳自由端的拉力 F2=12G2+Gs=1000N(1分)
30. 解: (1)木块A 和金属球B悬浮时,水对木块A 底部的压强:
PA=ρghA=1.0×10”kg/m3×10N/kg×0.1m=1×103Pa(2分)
(2)乙图:A 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得: GA=Fπ(1分)
其中: GA=mAg=ρAVAg=ρA×0.13×10=0.01ρA(1分)
;n=ρ*gVA球=1.0×103kg/m3×10N/kg×0.1×0.1×0.1-0.04m3=6N (1分)
解得: ρA=0.6×10skg/m3(1分)
(2)甲图:木块 A 和金属球B悬浮,有: GA+GB=F' (1分)
A的体积 VA=10km3=1000cm3=1×103m3
其中:A的重力 GA=mAg=ρAVAg=6N(1分)
A、B排开水的体积为: Vn=VA+VB=2VA=2×10-3m3
F'=ρₓgV₃=20N (1分)
解得: GB=14N(1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