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玩具制造业是指供儿童玩耍和游戏的器具的制造。玩具制造使用的材料多种多样,包括塑料、金属、木材、纺织品等。近年来,许多国际采购商要求位于广东的玩具制造商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但广东的玩具企业大都暂时没有到东南亚设厂的计划。完成下面小题。
1. 国际采购商要求广东的玩具制造商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是因为东南亚( )
A. 产业基础更完善B. 原料种类更多样
C. 制造技术更先进D. 劳动力成本更低
2. 广东玩具企业大都没有到东南亚设厂的计划,最可能的原因有( )
①东南亚玩具产业基础较薄弱②东南亚交通运输不便
③我国玩具消费市场不断扩大④我国玩具生产技术最为先进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玩具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我国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故国际采购商要求广东的玩具制造商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是因为东南亚劳动力成本更低,D正确,与产业基础更完善、原料种类更多样、制造技术更先进无关,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广东玩具企业大都没有到东南亚设厂的计划,最可能的原因有东南亚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基础薄弱,我国人口数量较大,玩具消费市场不断扩大,①③正确;东南亚交通运输相对便利,玩具生产对技术的要求不高,②④错误;故选B。
物流产业是指以物流活动或各种物流支援活动为经营内容的营利性事业,是一种新型服务业。青岛市地处山东东部沿海地区,是青岛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近年来物流产业蓬勃发展。1图示意青岛市所辖区(市)位置分布,图2示意2000-2020年青岛市所辖区(市)物流产业集聚与演化情况(集聚指数越大,集聚水平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3. 青岛市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有( )
①地理位置 ②经济发展水平 ③汽车保有量 ④货运安全水平
A. ①③B. ②④
C. ③④D. ①②
4. 青岛市黄岛区、城阳区和即墨区的物流产业( )
A. 辐射范围广B. 发展、提升空间最大
C. 为当地的主导产业D. 发展时间长
【答案】3. D 4. A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青岛市地处山东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①正确;是青岛都市圈核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青岛在汽车保有量和货运安全水平方面有明显优势,③④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读右图可知,青岛市黄岛区、城阳区和即墨区的物流产业发展速度快,2020年已经发展成为青岛物流产业集聚水平最高的三个区,说明其影响力大,辐射范围广,A正确;由于目前的集聚水平较高,发展提升的空间较小,B错误;物流产业近年来才得到蓬勃发展,还不是当地的主导产业,CD错误。故选A。
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地碳排放和碳汇的情况不同。长株潭城市群由长沙、株洲、湘潭3市组成,位于湖南省中东部,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下表示意2000-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完成下面小题。
5. 2000-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以碳汇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
①耕地 ②林地 ③草地 ④水域 ⑤建设用地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③④⑤D. ①④⑤
6.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碳排放呈三大团块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城区水域面积大B. 卫星城市多
C. 中心城区人口多D. 功能分区少
7. 为减少碳排放,长株潭城市群在土地利用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大幅扩大水域面积B. 将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
C. 将草地转化为耕地D. 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答案】5. B 6. C 7. D
【解析】
【5题详解】
碳汇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机制。故碳汇在图表中反映其碳排放应该为负数,且其数量越小,说明碳汇越大。根据图表中信息,林地、草地、水域的碳排放量为负数,长株潭城市群以碳汇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水域,B正确,其中耕地和建设用地,碳排放是正值,不是以碳汇为主。排除A、C、D。故选B。
【6题详解】
根据材料,长株潭城市群由长沙、株洲、湘潭3市组成,图表中显示建设用地排放区域形状为团块状,应分布在建设用地密集处,在三个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多,建设用地密度大,碳排放量大且集中,C正确。根据图表,碳排放区域形状为条带状或斑点状,城区水域面积大容易导致建设用地碳排放呈分散状,A错误。卫星城市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规模小,数量多,建设用地碳排放为分散状。B错误。城市功能分区一般分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都包括建设用地,故不是影响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碳排放呈三大团块状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根据图表显示,水域碳汇量大,适度增加水域面积可减少碳排放,但大幅扩大水域面积容易影响城市正常功能区运转,A错误。根据图表,耕地碳排放量较小,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大,故将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会增加碳排放。B错误。根据图表,草地碳排放为负数,说明以碳汇为主,减少温室气体,耕地碳排放量较大,将草地转化为耕地,会增加碳排放。C错误。根据图表,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主要是建设用地,三城市主城区人口密集,城市规模大,碳排放量大,集约利用建设用地能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减少碳排放。D正确。故选D。
南美洲栗鼠是一种生活在安第斯山脉海拔500米以上的鼠类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体长约20厘米,重约200克,多居住在树洞、灌木丛或岩缝里。南美洲栗鼠拥有世界上最浓密的毛皮,每3个月就换一次毛。下图示意某科研团队观测的南美洲栗鼠地面活动个体数量的平均变化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8. 南美洲栗鼠的地面活动规律可反映出其喜欢的环境是( )
A. 炎热潮湿B. 凉爽干燥
C. 炎热干燥D. 酷寒大风
9. 7月南美洲栗鼠地面活动个体数占比较1月高的主要原因是7月为( )
A. 南半球的冬季B. 光照最强时期
C. 水源最充足时期D. 食物最丰富时期
10. 化石显示南美洲栗鼠从没有迁移到别的大陆,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南美洲栗鼠在当地没有天敌 ②南美洲栗鼠在当地食物充足
③南美洲与其他大陆隔绝 ④南美洲环境适宜
A. ①②B. ③④
C. ②④D. ①③
【答案】8. B 9. A 10. C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题目描述,南美洲栗鼠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脉,主要以植物为食,体型较小,拥有世界上最浓密的毛皮,每3个月就换一次毛。这些信息表明,栗鼠适应了高海拔的凉爽干燥环境,因为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它们保持体温和寻找食物。此外,它们多居住在树洞、灌木丛或岩缝里,这些地方通常提供了一个凉爽和干燥的栖息地,再加上图示中栗鼠在当地22时--次日3时的时间段最为活跃,而正午时基本见不到栗鼠活动,更加证明其更喜欢凉爽的天气。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南美洲栗鼠生活在南半球的安第斯山脉,因此7月是它们的冬季,冬季时,栗鼠需要寻找更多的食物来储备能量抵御寒冷,因此地面活动可能会增加,A项正确;南半球冬季夜变长,光照相对较弱,B项错误;南半球冬季天气冷,高山冰川融水少,水源不充足,C项错误;南半球冬季食物缺乏,栗鼠需要寻找更多的食物来储备过冬,D项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化石记录显示,南美洲栗鼠从未迁移到其他大陆,这可能是由于南美洲环境适宜,适宜栗鼠的生存,而且其食物相对充足,使得它们没有必要冒着风险迁移到其他地方去,②④对;南美洲栗鼠只在夜间时大量出没,可能也是为了防御天敌的缘故,在夜色下活动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①错;南美洲与其他大陆并非完全隔绝,与北美洲相连,③错。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
呼包盆地为河套盆地的一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下图示意呼包盆地西部第四纪地层等厚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1. 呼包盆地在成因上属于( )
A. 背斜谷地B. 侵蚀谷地
C. 向斜谷地D. 沉降谷地
12. 呼包盆地北缘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隐伏部分( )
A. 穿越现代黄河的河床B. 早于第四纪地层形成
C. 与盆地边界垂直相交D. 第四纪地层厚度较小
13. 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和鄂尔多斯北缘活动断裂的存在会导致( )
①大青山地壳抬升 ②该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发生
③鄂尔多斯高原继续沉降 ④呼和浩特不断向北移动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答案】11. D 12. B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呼包盆地被多个断裂带包围,由此可以推断,该盆地应该是岩层断裂下陷而形成,属于沉降谷地,D正确。图中未给出岩层的新老关系,无法判断该地质构造是向斜或背斜,AC错误;侵蚀谷地一般由单条河流侵蚀发育而成,且多分布在河流的上游,呼包盆地内有多条河流流经,并非位于河流的上游,B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呼包盆地北缘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隐伏部分隐藏于地下,且厚度大,不可能穿越现代黄河的河床,A错误;该断裂带隐伏部分第四纪造山运动未出露地表,说明形成时间早于第四纪,B正确;与盆地的边界斜交,C错误;根据第四纪地层等厚线的数值判断,数值最大,说明第四纪地层厚度较大,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和鄂尔多斯北缘活动断裂的存在会导致大青山地壳抬升,①正确;断裂带附近地震活动频繁发生,②正确;鄂尔多斯高原继续抬升,③错误;呼包盆地继续下沉,会导致呼和浩特不断向南移动,④错误;①②正确。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故选A。
氮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盐,海洋溶解无机氮(DIN)是评价海水富营养化的一项指标。下图示意2016-2021年长江口海域无机氮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差异。研究发现,6年间长江口海域无机氮浓度呈下降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4. 长江口海域无机氮的主要来源是( )
A. 潮流B. 日本暖流
C. 陆地径流D. 黄海沿岸流
15. 长江口海域无机氮浓度夏季较春季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河流径流量减少B. 浮游植物繁育
C. 无机氮输入量减少D. 沿海养殖发展
16. 2016-2021年长江口海域无机氮浓度呈降低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 长江流域耕地减少B. 全球气候变暖
C. 实施定期休渔禁渔政策D. 入海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答案】14. C 15. B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近岸海域海水中无机氮主要是来自河流输入、农业面源污染、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海水养殖活动和海洋大气沉降等,长江沿岸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排放进入长江的无机氮总量大,因此长江口海域无机氮的主要来源是陆地径流,与潮流、日本暖流、黄海沿岸流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长江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无机氮输入数量并没有减少,AC错误;夏季气温高,浮游植物繁育更旺盛,氮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盐,消耗的无机氮更多,因此夏季较春季低,B正确;沿海养殖发展对无机氮浓度季节差异影响小,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2016-2021年长江沿岸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长江流域耕地减少,农业排放无机氮减少,无机氮浓度呈降低趋势,A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对中低纬度海域无机氮影响不大,B错误;实施定期休渔禁渔政策使得海洋中消耗的无机氮减少,不会使无机氮浓度降低,C错误;入海径流量年际变化大不会使无机氮呈降低趋势,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湾省民居多种多样,多与闽南地区民居相似。台湾省南部的农家院以三合院为主,房子多坐北朝南,南面没有倒座房(中国传统建筑中与正房相对,坐南朝北的房子)。下图示意台湾省南部屏东县的三合院。
(1)简述屏东县农家三合院前面广场的主要功能。
(2)台湾省南部的农家院多为三合院,请说明与四合院相比三合院的优点。
【答案】(1)三合院的广场面向正南,日照较好,可晾晒农作物;广场相对宽阔,可作为休闲活动场所;可种植花木美化院落。
(2)三合院较为经济实惠,建三合院可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建三合院可节约土地资源,保证粮食供给;台湾省地震频繁,地震时可迅速从院前广场逃离到院外安全地带;三合院因没有倒座房,视野比较开阔,远处风景尽收眼底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房子多坐北朝南,南面没有倒座房”可知三合院的广场面向正南,日照较好;根据图中所示可知三合院的广场可以晾晒农作物,可作为休闲活动场所;可种植花木美化院落。
【小问2详解】
对于许多农家而言,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因此选择建造三合院可以节约建筑成本,从而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台湾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地区,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三合院的设计紧凑而实用,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提供足够的居住空间,同时不占用过多的耕地,从而保证了粮食的供给;三合院的设计也考虑到了台湾省地震频繁的特点。由于地震时,人们需要迅速逃离到安全地带,三合院的开放性设计使得从院前广场到院外安全地带的逃离路径更为便捷。这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安全性;三合院的视野开阔,景观优美。由于没有倒座房,三合院的视野相对更为开阔,远处的风景可以尽收眼底。这种设计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还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庞杜加德引水渠及高架渡槽(桥)位于法国南部的加尔省省会尼姆市,建于公元前不久,属水道桥或水渡槽。该引水渠的水源地并非近便的加尔河,而是在加尔河上建设高架渡槽(桥)在河流对岸的泉群取水。加尔河上的高架渡槽(桥)分为上、中、下三层,高48.77米,最下层的桥拱跨度达25米,保证了河水的流畅及往来船只的通行,桥面为行人、敞篷双轮马车等通行的通道,最上层为引往尼姆市的引水渠,如今渠、桥均已废弃。下图示意庞杜加德引水渠及高架渡槽(桥)位置及景观。
(1)简述当时法国修建庞杜加德引水渠及高架渡槽(桥)的不利条件。
(2)庞杜加德引水渠不从加尔河取水而是从河流对岸的泉群取水,请说明原因。
(3)针对庞杜加德引水渠及高架渡槽(桥)被废弃的现状,请提出对其景观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
【答案】(1)地表起伏较大,引水渠高差大;人口数量较少,劳动力不足;技术水平较低,施工难度较大;社会经济落后,资金不足等。
(2)加尔河河谷与尼姆市地势落差较大,提水高度较大;技术、设备较为落后,提水效率较低;河流对岸泉群海拔较高,河上建高架渡槽(桥)后可实现自流供水;泉群水质好,可提供稳定水源。
(3)开发引水渠及高架渡槽(桥)景观,发展建筑古迹旅游;建设庞杜加德引水渠及高架渡槽(桥)博物馆、展览馆,让人们了解水利工程历史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交通线建设的条件主要有:气候、地形、河流、冻土、自然灾害、政策、劳动力、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根据材料,庞杜加德引水渠及高架渡槽(桥)位于法国南部的加尔省省会尼姆市,建于公元前不久,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人口数量少,劳动力不足。庞杜加德引水渠及高架渡槽(桥)建于公元前,历史久远,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工业发展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工程建设资金不足。根据图示图例,从泉群至尼姆市,海拔较高,地表起伏大,工程建设难度大。
【小问2详解】
引水路线的基本原则:1、可实现自流,2、路线较短。根据图示图例,尼姆市海拔较高,加尔河位于河谷内,海拔低,两地落差大,从海拔较低向上提水难度大,根据第一小问,当时历史条件下,资金、技术不足,设备落后,提水效率低。而反之,河流对岸泉群海拔较高,高于尼姆市,河上建高架渡槽(桥)后可实现自流供水。此地为地中海气候,河流受降水影响,季节差异大,水量年际变化大,沿岸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水质较差。泉群受地下水补给量较大,水量稳定,位于高海拔地区,人类活动少,受污染少,水质较好。
【小问3详解】
庞杜加德引水渠及高架渡槽(桥)建成时间早,根据图示,桥址保存较好,可根据其特点发展建筑古迹旅游。根据材料,加尔河上的高架渡槽(桥)分为上、中、下三层,高48.77米,最下层的桥拱跨度达25米,集通航、通行、引水为一体,规模浩大,可根据其特点建设博物馆、展览馆,了解其水利工程历史。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平均每年因技术、应急不当等原因而造成的气象灾害损失高达85亿美元,导致至少5 000人死亡。下图示意1月和7月非洲及其周边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
(1)请在图中用箭头分别画出1月和7月几内亚湾北岸的风向。
(2)简析非洲干旱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3)简述在非洲国家预防气象灾害方面我国可提供的技术性帮助。
【答案】(1)画图如下
(2)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平均海拔较高,且地形较单一,起伏不大,地形雨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缺乏。
(3)向非洲国家提供气象卫星数据和产品以及必要的技术支持;向非洲国家提供气象和遥感应用设施;接收来自非洲国家的气象预报员到我国培训,提升非洲国家对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影响评估等能力。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1月和7月,几内亚湾北岸的风向分别受到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在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此时,几内亚湾北岸受到东北信风的影响,风向为东北风,箭头应从东北向西南画。而在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几内亚湾北岸此时受到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西南风影响,风向为西南风,箭头应从西南向东北画。如图所示:
【小问2详解】
非洲干旱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地区,常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这些气压带和风带的特点就是降水稀少,使得非洲干旱面积广大。其次,非洲地形较为单一,地形起伏不大,地形抬升作用较弱,难以形成地形雨。最后,非洲大陆内部距离海洋较远,水汽难以到达,导致内陆地区降水更为稀少,加剧了干旱的程度。且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区域内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缺乏。
【小问3详解】
在非洲国家预防气象灾害方面,我国可提供多种技术性帮助。首先,我国可以建立气象卫星监测系统,为非洲国家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气象灾害。其次,我国可以分享先进的气象预测技术和预警系统,帮助非洲国家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测精度和预警时效性。此外,我国还可以为非洲国家提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的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方案。最后,我国可以分享在气象灾害防御和减灾方面的经验,为非洲国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共同应对气象灾害的挑战。这些技术性帮助将有助于非洲国家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加拉国地处南亚地区,经济落后,能源资源禀赋较差,传统化石能源“富气少煤缺油”,天然气是其主要能源。孟加拉国煤炭储量约7.5亿吨,煤炭工业发展落后,目前仅有一家在营煤矿,煤炭上下游产业链几乎完全处于缺失状态,严重影响国家能源安全。近年来,孟加拉国政府积极与我国合作开发利用本国的可再生能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图示意孟加拉国主要能源资源分布。
(1)说出孟加拉国的电力结构特点。
(2)孟加拉国煤炭产业链几乎完全处于缺失状态,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简析孟加拉国可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答案】(1)电力结构单一;天然气发电量占比较高;燃煤燃油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较低。
(2)本土煤矿技术人员和相关设备、材料匮乏;资金投入不足,煤炭产业发展受限;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消费能力不足,煤炭市场规模较小。
(3)孟加拉国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可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地处印度洋(孟加拉湾)北岸,沿海风力强劲,可开发利用海上风能资源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材料“传统化石能源‘富气少煤缺油’,天然气是其主要能源”可知,天然气发电量占比较高;燃煤燃油的比例较低;电力结构单一;由材料“积极与我国合作开发利用本国的可再生能源”可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较低。
【小问2详解】
煤炭全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是煤炭的采掘和加工,中游环节包括煤炭运输、销售和加工,下游环节热电厂、钢铁铁厂、化工企业等。由材料可知,孟加拉国煤炭工业发展落后。从煤炭全产业链的上中游来看,“孟加拉国煤炭储量约7.5亿,却仅有一家在营煤矿”,说明本土的煤矿技术人员和相关设备、材料匮乏,煤矿的开采、加工能力差;由材料“经济落后”可知,由于经济落后,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煤炭运输能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煤炭的开采、加工能力低,限制了煤炭工业的发展;从煤炭全产业链的下游来看,由于经济落后,如火力发电、钢铁、化工等消费能力不足,煤炭市场需求量少。
【小问3详解】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读图,孟加拉国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可开发太阳能资源;位于地处印度洋(孟加拉湾)北岸,属于季风区,沿海摩擦力小,风力强劲,热带气旋也能带来大风资源,因此可开发利用海上风能资源。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104t
林地/104t
草地/t
水域/t
建设用地/104t
2000年
72.09
-29.31
-688.59
-7756.59
1057.91
2005年
13.74
-28.94
-678.03
-7669.00
1254.91
2010年
13.60
-28.75
-678.03
-7696.16
2576.66
2015年
12.86
-27.95
-652.50
-7522.37
3469.36
2020年
12.52
-27.59
-647.48
-7729.96
4125.12
碳排放区域形状
斑块状
团块状
斑块状
条带或斑点状
团块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pdf、地理答案仿真联考三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