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优质示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零诊)地理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85913/0-17211770565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部分优质示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零诊)地理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85913/0-17211770565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部分优质示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零诊)地理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85913/0-17211770566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部分优质示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零诊)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部分优质示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零诊)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 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低空经济是以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深圳是全球无人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积极推进空中场景应用创新,现已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图示意全球低空经济发展历程。据此完成1-2小题。
1.深圳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领头羊”的主要优势是
A.产业基础好 B.劳动力素质高
C.市场需求大 D.基础设施完备
2.低空经济进入普及应用阶段的主要保障是
A.政府积极推进 B.无人机飞行技术提高
C.应用场景增加 D.低空飞行规范标准化
直播带货,是指通过一些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商品线上展示、咨询答疑、导购销售的新型服务方式。在广大农村,“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的景象也已经很普遍。下图是某农户的生产及销售过程。据此完成3-5小题。
3.关于该农户的生产及销售模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有
A.在对接外采平台、销售过程中体现了数字经济
B.该农户的生产方式属于小型混合农业
C.该农户的生产商品主要用于网络销售
D.①的环节是根据销售情况反馈市场需求
4.2020年初至6月,很多新农户加入到直播带货的大军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互联网技术发展 B.线下渠道受阻
C.物流交通完善 D.直播利润更高
5.关于直播带货产生的影响分析不合理的有
A.促进了物流运输业的发展 B.极大地刺激居民购物欲望
C.利于疫情期间经济复苏发展 D.促进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南极辐合带是一条海洋地理界线,南界为南极洲的海岸线,北界则是一条变动于50°S~60°S的假想线。在南极辐合带中,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下沉至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层之下。下图是南极辐合带示意图。据此完成6-8小题。
6.与南极辐合带成因类似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辐合带的存在让南极比北极地区温暖
B.南极辐合带造就了庞大的海洋生物量
C.南极辐合带以北地区冬季海冰覆盖
D.南极辐合带以南地区海水含盐量大
8.南极辐合带是西风漂流的一部分,西风漂流
A.被陆地分割成几部分 B.由盛行西南风吹拂而成
C.受温暖西风影响为暖流 D.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环流
2018年1月1日,某航空公司UA890航班于当日从上海出发,飞往旧金山(38°N,120°W),最后抵达目的地的时间是2017年12月31日。下图示意该航班信息。
9.航班到达目的地时,处于2018年的范围占全球的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
10.若该时段30°-40°N范围内平均日出时间为7:00,该航班飞行期间经历的白昼时间约为
A.3小时 B.6小时
C.9小时 D.12小时
2019年9月17—18日西藏林芝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雨。研究表明,深入谷地的季风为该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山谷风影响了降雨的时空变化,使降雨呈现明显的时段特征。如图示意两次强降雨时距地面10米处的风向与风速。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第一次和第二次强降雨可能出现的时段分别为
A.17日00:00—01:00 18日12:00—13:00
B.17日07:00—08:00 18日12:00—13:00
C.17日22:00—23:00 18日01:00—02:00
D.17日13:00—14:00 18日00:00—01:00
12.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挡 B.东南风影响
C.气温变化 D.摩擦力作用
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13-15小题。
13.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
A.甲时期生长较慢沉积为主 B.甲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
C.乙时期生长较快沉积为主 D.乙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
14.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
A.常受干热风影响 B.土壤养分流失
C.曾被沉积物掩埋 D.遭受低温冻害
15.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
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 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
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 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首个利用地热资源进行商业发电的项目——肯尼亚奥卡瑞地热电站,位于东非裂谷带中部,其地热田热储埋深500~3000米,平均温度240℃。地层深部未冷却的岩浆囊为地热田热流体(主要是地下天然蒸汽和热水)的持续循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热量。左图为肯尼亚裂谷地热资源分布图,右图为肯尼亚奥卡瑞地热田热流体形成和运移示意图。
(1)从水循环和地质构造角度描述肯尼亚地热田热流体形成和运移的过程。
(2)随着地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地热电站循环冷却水系统、回灌水系统等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地热电站需要从附近的奈瓦沙湖持续取水。说明奥卡瑞地热电站运行对奈瓦沙湖产生的影响。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鲜陆养”是指在内陆采用“盐碱水改良养殖”鱼、虾、贝类等海产品的一种养殖模式。新疆盐碱土广布,占全国盐碱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新疆红旗农场位于天山北麓冲积一洪积形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北部为准噶尔盆地。地表水质和海水很接近且富含钾钙镁元素。在盐碱地上,研究人员调配出“人工海水”,养殖的罗非鱼、南美白对虾、鲍鱼、龙虾等每年可达500吨,实现了“海鲜陆养”。下图示意红旗农场的位置。
(1)说明红旗农场盐碱土的盐类物质来源。
(2)从水体角度,评价红旗农场“海鲜陆养”的条件。
(3)简述新疆大力发展海鲜养殖产业对我国海洋资源安全和该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姑河位于横断山区东部,在始新世早中期,美姑河流域出现了地层挤压和地壳抬升,最终形成一片峡谷群。牛牛坝和柳洪分别是美姑河上、中、下游的分界,上游河谷形态呈“U”形,下游河谷则呈“V”形。美姑河流域多滑坡发育,其中基伟村古滑坡位于该河支流井叶特西河东南岸,其形成与支耳木背斜坡度、岩性差异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图示意美姑河流域及基伟村古滑坡地质剖面。
(1)对比美姑河上、下游,说出下游水系特征的特点。
(2)说明支耳木背斜对基伟村古滑坡形成的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1黄土高原治理模式及主要措施
(1)概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变化的特点。
(2)从塬区、坡面、沟道、沙区治理措施中任选两个说明其主要作用。
“大河奔涌,向‘新’而行”,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理念的引领下,重视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021年河南与山东签订的《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协议约定:山东段的监测断面水质年均值在III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给予河南6000万元补偿资金;反之,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给予山东6000万元补偿资金。
(3)结合实例,论述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发展战略的意义。
2025届高三年级摸底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5 ADCBB 6-10 CBDBB 11-15 DBA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1)位于东非裂谷带,断裂发育,裂缝众多;湿季雨水丰富,易下渗,被岩浆囊加热后,以蒸汽和热水的形式形成热流体;热流体沿断裂带裂隙溢出地表。
(2)大量取水会造成奈瓦沙湖面积缩小(或水量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
17. (1)岩石被风化侵蚀,出山口处河流携带盐类物质;洪积扇缘地势较低,高水位地下水中盐类物质;北部沙漠,风力搬运的盐类物质。
(2)该地土地盘碱度高,地表水质和海水接近,盐度适合海洋生物生长;冬季寒冷,水温低,水域易结冰,不利于养殖业的发展。
(3)通过在新疆进行海鲜养殖,减缓沿海地区对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可以更好地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可改良盐碱地,增加土地利用面积;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易造成水质恶化;引进的新物种,大量养殖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18. (1)流向:上游自北向南流,下游自西北(西)向东南(东)流;支流形态:上游支流呈树枝状(羽毛状),下游支流呈梳状;支流数量:上游支流数量比下游较多;河道特征:上游河道比下游较宽、浅;落差:上游落差 (比降)比下游较小;流程:上游流程比下游较长。
(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松散,构成滑坡体的主要物质来源;背斜西北侧地层倾斜角度大(或地形坡度大),利于滑坡体的滑动;软硬相间的岩层结构产生差异性风化或侵蚀,导致岩体容易坍塌。背斜下部地形坡度小(或较平坦),有利于滑坡体堆积(为滑坡体提供沉积空间)。
19. (1)大致经历5个阶段,具有阶段性;由单一向综合;由局部向整体;分区治理,因地制宜。
(2)塬区固沟保塬:黄土高原区地势起伏大,耕地面积小,塬区地形相对平坦,固沟保塬减少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坡面退耕还林草:较陡的坡面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还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沟道拦蓄整地:沟道拦蓄泥沙造地,既减少了泥沙汇入河流,减少河流含沙量,又能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沙区固沙还灌草:沙区降水较少,适合灌木、草本生长,固沙还灌草有利于沙区恢复天然植被,减少沙漠化面积。
(3) 首先,黄河上游地区,如青海、四川、甘肃等省区,是黄河的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弱但资源丰富。甘肃省的发展以“三强”为抓手,通过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限制过度开发和污染行为,可以确保黄河水源的清洁与安全。同时,利用上游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既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可以促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其次,黄河中游地区,如陕西、山西等省区,是黄河流域的能源和农业基地。山西省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基础,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为抓手。该省的发展战路注重于产业转型和升级。通过推动传统能源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再次,黄河下游地区,如山东、河南等省区,是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文化重地。这些地区的发展战略强调区域协同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山东省着力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实施环境污染系统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力保障黄河下游长治久安、增强科教创新发展动力、构建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该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深入挖掘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时间段
治理模式
主要措施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
坡面治理
修建梯田、植树造林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
沟坡联合治理
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
20世纪70年代末期-90年代末期
小流域综合治理
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自然修复
2000-2010年
退耕还林还草
自然修复、植树造林、修建梯田
2010年至今
塬区、坡面、沟道、沙区综合治理
塬区固沟保塬,坡面退耕还林草,沟道拦蓄整地,沙区固沙还灌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成都高三上学期7月零诊摸底测试地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毕业班摸底测试期末地理试题图片版docx、22届高二文科地理零诊考试试卷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成都高三上学期7月零诊摸底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据图推测新疆的主要水汽来源是,该国南北跨度约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成都高三上学期7月零诊摸底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据图推测新疆的主要水汽来源是,该国南北跨度约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