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定西市岷县2024年中考第三次学情检测模拟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甘肃省定西市岷县2024年中考第三次学情检测模拟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吃粽子端午节传统习俗。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洗糯米B. 粽叶包粽
C. 刀切肉块D. 烧火煮粽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洗糯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粽叶包粽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刀切肉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烧火煮粽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应适当摄入的元素是( )
A. 铁B. 锌C. 碘D. 钙
【答案】C
【解析】
【详解】A、缺铁易患贫血病;不符合题意;
B、缺锌易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不符合题意;
C、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符合题意;
D、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甘肃两会”提出建设美丽甘肃,下列措施与两会精神不符的是( )
A. 乘坐公交车出行
B. 开发利用新能源
C. 垃圾分类处理
D. 经常用塑料包装袋放置购买的物品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乘坐公交车出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该措施与此精神相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减少传统的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该措施与此精神相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处理,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该措施与此精神相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经常用塑料包装袋放置购买的物品,会浪费资源,同时塑料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白色污染,该措施与此精神不相符,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下列做 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干冰”冷藏食品
B. 大量使用甲醛溶液浸泡鱼虾防腐
C. 用化工染色剂制作“彩色馒头”
D. 用回收的食用油重复炸制食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干冰升华吸热,具有制冷作用,所以使用“干冰”冷藏食品,故A 正确;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失去生理功能,故 B 错误;
C、染色剂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故 C 错误;
D、食用油重复使用会产生致癌物质,故 D 错误。
故选A。
5.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以下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的是( )
A. 洗洁精清洗油污——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中和反应
B. 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小于空气
C. 科学家开发新燃料电池——该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自动感温喷头喷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能乳化油污,可用于清洗餐具上的油污,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小于空气(相同条件下),所以将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厨灶上方,故选项正确;
C、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燃烧提供能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
D、自动感温喷淋头喷水灭火,是利用水蒸发吸热将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从而灭火,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 配制10%的稀硫酸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下列操作规范正确的是( )
A. 读取浓硫酸的体积B. 稀释浓硫酸
C. 加入碳酸钠D. 倾倒稀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B、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散失,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C、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然后再将试管竖起,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稀硫酸时,图中试管口没有紧挨烧杯口,且试管要稍微倾斜,错误。
故选A。
7. 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2NaClO3=2X+3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烛属于纯净物
B. X的化学式为NaCl
C. 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D. 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氧烛中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属于混合物,错误;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Na,2;Cl,2;O,6;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O,6;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Na,Cl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1,故X的化学式为NaCl,正确;
C. 氧烛制取氧气是一变多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D.由题意可知,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故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正确。
故选A。
8. 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部分含铜元素物质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点对应的物质可以制成导线
B. d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Cu(OH)2
C. Cu2O在图中对应的点是e点
D. b→c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Cl=CuCl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a点所示物质是铜的单质,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因此可以制成导线,说法正确;
B、d点对应物质是一种碱,其中铜元素显+2价,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u(OH)2,说法正确;
C、Cu2O是一种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铜元素显+1价,则在图中对应的点是e点,说法正确;
D、b→c对应的反应是氧化铜和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铜盐和水,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化学方程式可以为CuO+2HCl=CuCl2+H2O,说法错误。
故选D。
9.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CO和的分子构成不同,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B.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受腐蚀
C. 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D. 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酸碱中和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推理正确;
B、虽然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由于铝在常温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则铝比铁耐腐蚀,故选项推理错误;
C、阴离子带负电,电子也带负电,则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都是阴离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D、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酸碱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10.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呈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无法检验,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氮气与氢氧化钙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称取50g×10%=5gNaCl,加入50g-5g=45g水,由于水的密度为1g/mL,则加入水的体积为45mL,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钡和硫酸铜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但由于氯化钡溶液过量,所以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钡,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5分)
1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____。
(2)标出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3)请写出图甲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横线上所缺信息:____________。
(4)写出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__。
【答案】(1)2H2O2 (2) (3)Na (4)S2-
【解析】(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过氧化氢分子可表示为:2H2O2;
(2)硝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x+(-2)×3=0,解得x=+5;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硝酸钾中氮元素显+5价表示为:;
(3)在元素周期表的元素信息中,右上方应为该元素的符号,钠元素的符号为Na;
(4)此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为16,是硫元素,其核外电子数为18,说明得到2个电子成为阴离子,故符号为S2-。
12. 2023年5月,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搭载,在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舟六号携带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所需的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消耗品主要包括服装、食品、饮用水等。“天宫空间站”采用了众多先进科技,如以环氧树脂和碳纤维为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防热夹层……在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建设与运营中,化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加煤油作为推进剂,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
(2)蔬菜、水果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水和______。
(3)防热夹层材料属于______(填“复合材料”或“合成材料”)。
(4)飞船太阳能帆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
【答案】(1)氧分子 (2)维生素 (3)复合材料 (4)电能
【解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液氧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
(2)蔬菜、水果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水和维生素;
(3)由材料“环氧树脂和碳纤维为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防热夹层”可知,这种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4)太阳能帆板主要是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3. 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为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实验操作。
(1)t1℃时,向盛有15g丙物质的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g水充分溶液,恰好得饱和溶液。
(2)某同学按照图Ⅱ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所得的A、B、C三种状态的溶液,其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
(3)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量水,析出固体质量由大到小为_____;过滤后将溶液降温到t2℃,三种溶液的溶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_。
【答案】(1) 50 (2)AC (3)甲>乙>丙 甲=乙>丙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t1℃时,丙的溶解度是3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丙,故t1℃时,向盛有15g丙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液,恰好得饱和溶液;
(2)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是28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8g甲物质,故t2℃时,向100g水中加14g甲,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继续加入14g甲,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继续加入14g甲,升温至t3℃,t3℃时,甲的溶解度50g,即t3℃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这时加入了42g甲,故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故其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C;
(3)由图可知,t3℃时,溶解度:甲>乙>丙,即等质量的水中,甲溶解的最多,其次是乙、最后是丙,故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量水,析出固体质量由大到小为:甲>乙>丙。
过滤后,溶液还是饱和溶液,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降温后,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还是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降温后,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故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t2℃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3℃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到t2℃,三种溶液的溶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甲=乙>丙。
14. 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化学重要的一类反应。
(1)甲实验将酚酞溶液滴入a中,再将浓盐酸滴入b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中_____。说明Ca(OH)2与盐酸发生了反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乙实验中滴入稀硫酸后,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c端下降、d端上升,此现象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酸碱中和反应放热。
(3)丙实验取等质量的氢氧化铜固体,并加入等体积的稀硫酸和水,当观察到_____现象时,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答案】(1)①.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②.
(2)不能
(3)试管①中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试管②中固体不溶解
【解析】(1)澄清石灰水显碱性,溶质为氢氧化钙,使酚酞溶液变红,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a中的水中形成盐酸,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实验中滴入稀硫酸后,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c端下降、d端上升,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则此现象不能证明酸碱中和反应放热,故填:不能。
(3)丙实验取等质量的氢氧化铜固体,并加入等体积的稀硫酸和水,氢氧化铜难溶于水,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则当观察到试管①中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试管②中固体不溶解时,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故填:试管①中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试管②中固体不溶解。
15. 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五种物质,且均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红棕色粉末,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反应A-C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写出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4)请写出B物质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
【答案】(1)Ca(OH)2
(2)复分解反应
(3)①. ②. 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4)配制波尔多液(或改良酸性土壤等)
【解析】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A为CaCO3(属于盐);D为红棕色粉末,且可与CO反应生成E,则D为Fe2O3(属于氧化物),E为Fe(单质);B可与CO2反应生成A(CaCO3),则B为Ca(OH)2(属于碱);C可与A(CaCO3)、B[Ca(OH)2]、D(Fe2O3)、E(Fe)反应,则C属于酸,为HCl;
(1)由分析可知,B为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
(2)由分析可知,A为CaCO3、C为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或CaCO3+ H2SO4=CaSO4+H2O+CO2↑,反应生成H2O和CO2是因为H2CO3易分解,所以该反应的特征为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3)由分析可知,D为Fe2O3、E为Fe,Fe2O3与CO在高温条件下生成Fe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4)由分析可知,B为Ca(OH)2,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或改良酸性土壤等。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 利用下列装置完成气体制取的实验。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仪器a______,仪器b______。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为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填“m”或“n”)口进。
(3)便携式制氧机可用于家庭供氧,工作原理如装置D所示。甲剂为白色固体过碳酸钠,乙剂为黑色固体二氧化锰。将甲剂和乙剂加入反应仓,并加入适量水,第一步反应是过碳酸钠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便携式制氧机在夏天使用时,反应仓内要适当多加入水,原因是______。
【答案】(1)①. 长颈漏斗 ②. 锥形瓶
(2)①. ②. B ③. m
(3)
(4)夏季天气干燥,温度高,水分易蒸发,为了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
(2)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装置A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加入反应物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装置B可以通过阀门控制固体药品与液体接触与分离,关闭阀门,生成的气体使试管中压强变大,液体药品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回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当再次打开阀门时,液体药品重新流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开始,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所以为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装置收集,气体应从m口进;
(4)第二步反应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化学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物质的鉴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气体物质的鉴别
(1)【活动目的】鉴别空气与氧气
【操作与结论】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这两种气体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______;否则是另一种气体。
活动二:固体物质的鉴别
(2)【活动目的】鉴别硝酸铵与氯化钾
操作与结论】
【交流与讨论】经讨论后,小组同学认为只用水也可以鉴别两种物质,依据是:硝铵溶于水,溶液温度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氯化钾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生产应用】硝酸铵属于铵态氯肥,不能与______(填“酸性”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活动三:液体物质的鉴别
(3)【活动目的】鉴别NaOH与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将两种溶液编号为甲溶液、乙溶液,并分别取样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稀H2SO4。
【实验现象】甲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乙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甲溶液为______,乙溶液为另一种溶液。甲乙溶液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拓展延伸】下列物质还可以鉴别NaOH与Na2CO3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酚酞溶液 B.CaCl2溶液 C.Cu D.Ba(OH)2溶液
【活动感悟】在进行物质鉴别时,首先要分析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必须产生______,最后才能达到物质鉴别的目的。
【答案】(1)氧气##O2
(2)①. 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 降低 ③. 碱性
(3)①. NaOH##氢氧化钠 ②.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③. BD ④. 不同的实验现象
【解析】(1)操作与结论:氧气具有助燃型,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2)操作与结论:取少量固体于研钵中,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硝酸铵(硝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钙、水和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
交流与讨论:只用水也可以鉴别两种物质,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而氯化钾溶于水无明显变化;
生产应用:硝酸铵属于铵态氯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因为会与碱性物质反应,放出氨气,导致肥料失效;
(3)鉴别NaOH与Na2CO3溶液,加稀硫酸后,甲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乙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明甲是氢氧化钠,乙是碳酸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拓展延伸:
A、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能鉴别;
B、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氯化钙与氢氧化钠不反应,能鉴别;
C、铜与碳酸钠、氢氧化钠均不反应,不能鉴别;
D、B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与氢氧化钠不反应,能鉴别;
故选BD。
活动感悟:在进行物质鉴别时,首先要分析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必须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最后才能达到物质鉴别的目的。
四、计算题
18.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 Na2CO3。为测定该食用碱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 25 g 食用碱,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食用碱中杂质的影响):
(1)反应生成 CO2气体的质量______g;
(2)食用碱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8.8 (2)解:设25 g 食用碱中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为x
25 g 食用碱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21.1g
食用碱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食用碱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4.8%。
【解析】(1)食用碱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根据坐标曲线可知,最终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8.8g。
(2)见答案。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NaOH是否变质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鉴别和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称取5 g NaCl,加入50 mL水
D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
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研钵中,分别与
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______
该固体为硝酸铵
无明显现象
该固体为氯化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县岷阳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岷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岷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