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功和能选择专题五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982972/0-17211131019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功和能选择专题五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982972/0-17211131019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功和能选择专题五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982972/0-1721113102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功和能选择专题五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功和能选择专题五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如图,木块从斜面上匀速滑下,最后停止在由相同材料制成的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匀速下滑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木块能够沿斜面向下下滑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木块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是平衡力
D.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将重为 2 N 的物体 A 挂于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与物体 A 共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已知匀速运动的速度 v1P2 D. F1P2
图 1 所示的玩具猩猩手中的香蕉以相同大小的速度转动。如图 2 所示,在香蕉(看成点)从最低位置 2 转到最高位置 1 的过程中,香蕉的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机械能增大D.机械能不变
如图所示,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时,橡皮筋的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 A 点,B 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 点是小石块从 A 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若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石块从 A 点到 C 点的运动过程中
A.小石块在 C 点时,它具有的机械能最小
B.从 A 点下落到 B 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机械能减小
C.从 B 点下落到 C 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D.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B.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C.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D.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现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辆汽车,甲汽车正沿着盘山公路向山上行驶,乙汽车正在山脚下的水平公路上行驶。设甲、乙两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相同,则
A.甲汽车的动能比乙汽车的动能小
B.甲汽车的重力势能比乙汽车的重力势能小
C.甲汽车的机械能可能比乙汽车的机械能小
D.甲汽车的机械能一定比乙汽车的机械能大
一个人用大小相同的水平方向的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
如图所示,是街边常见的种“套圈”游戏,套中玩具时,即可获得该玩具。“套圈”出手后,从 a 点到 c 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 a 到 c 的过程中,“套圈”不受力的作用
B.从 a 到 c 的过程中,“套圈”的动能保持不变
C.在最高点 b 时,“套圈”的重力势能最大
D.在最高点 b 时,“套圈”的动能最大
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D.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 A 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 B 、 C 两点,已知 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 AB 段重力做功 W1,做功功率 P1;在 BC 段重力做功 W2,做功功率 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W1P2
额定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均正常匀速行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1: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车的做功之比为 1:2 B.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 1:2
C.两车的做功之比为 1:1 D.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 1:1
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 100 N 的物体用 20 N 的水平拉力使其在 10 s 内匀速前进了 10 m,在此过程中
A.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100 W B.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 100 W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00 W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0 W
2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将最后一颗全球组网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圆满发射成功。在发射过程中,“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随火箭加速上升,在加速上升阶段,“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的
A.动能不变B.重力势能增大C.机械能减小D.机械能不变
功率相等的两辆汽车,在相等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1:2,则
A.两辆汽车的牵引力之比是 1:2 B.两辆汽车的牵引力之比是 2:1
C.两辆汽车所做的功之比是 1:2 D.两辆汽车所做的功之比是 2:1
如图所示,将一小钢球从 a 点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 b 点到达最高点 c 时速度为零。图中 ℎab=ℎbc,下列关于小钢球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B.在 c 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小
C.在 ab 段克服重力做功小于在 bc 段克服重力做功
D.运动到最高点 c 时所受的合力为零
下面是对八年级学生小乐的描述,其中表述科学且估测合理的是
A.质量约为 500 N
B.正常步行速度约 1.1 m/s
C.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压强约 100 Pa
D.从一楼登上三楼克服重力做功约 45000 J
下图所示,克服物体重力做功的是
下列关于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量
C.一个物体已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
D.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静止的物体没有能量
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把”高空坠物”纳入了违法行为,使受害能依法追责,高空坠物过程中,下坠的物体
A.动能增大B.动能减小C.势能增大D.势能不变
将重为 3 N 的物体 A 挂于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与物体 A 一起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 3 N
B.物体 A 的重力势能增加
C.物体 A 的动能增加
D.弹簧测力计对物体 A 的拉力不做功
答案
一、选择题(共30题)
1. 【答案】C
2.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每次都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因此,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则拉力与重力平衡,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等于 2 N;
首先,做功必须包括力和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两个要素,A选项中有力无距离,所以不做功;D选项中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也不做功,因此,做功的只有BC;
而BC中,v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三章功和能选择专题一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三章功和能选择专题十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三章功和能选择专题三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61b2df77236a6bceea0f9877448dc9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