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课1 新高考热考题型之史学理论类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展开(1)从考查方向上看①对与“史料”相关的史学常识的考查,如史料的分类;史料价值的判断;史料的运用与处理方法的基本理论等。②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考查,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2)从命题内容看,往往涉及历史文化常识、重大考古发现、史学前沿理论成果、学术争鸣的流行观点等。(3)从考查形式上看,题干多采用文字史料、图片史料以及多学科的情境知识叙述等形式。选项多是理解性、方法性、观点性的历史结论、方法与规律。
1.按史料的表现形式分
(二)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研究历史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才能还原“历史真相”,得出科学的结论。具体研究时应该把握以下原则和方法:
第一步:搜集史料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文字史料、图片史料。2.采访当事人获得口述史料。3.观看纪录片这类影视资料。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6.上网搜索。
第二步:整理史料1.整理史料应注意的事项(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史料。(2)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3)多方搜集史料,对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取孤证)2.提取信息(1)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a.正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核心观念等。b.引注中的作者及其身份、书名、文章题目、时间等。(2)从图表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图片中人物的外貌、服饰特征、姿态等。
1.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用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
2.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多重史料相互印证。
(四)影响历史研究的因素
典例1 (2023·辽宁·2)《史记》注最有影响的是“三家注”,即南朝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今有学者认为,除“三家注”外,还应有第四家注,即考古学家的注。该学者意在强调( ) 。
A.《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B.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C.文献必须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D.考古资料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
典例2 (2022·浙江6月·25)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今“清华简”出,则先秦历史之认识,别有洞天。2021年岁末,一篇名为《五纪》的清华简,因其文有“黄帝有子曰蚩尤”的内容,故而一经媒体报道,立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讨论。有学者认为《五纪》不过是言黄帝的“百家”之一,有不同的属辞比事(作文纪事)亦属正常;有学者从共同体内君臣关系出发,提出“子”乃“子爵”之谓;有学者则释“子”为一种“社会性关系称谓”。围绕由清华简引发的上述讨论,说明( ) 。
A.清华简是学界公认的可信史料,对此大可不必予以质疑B.对学界视为定论的传统说法,不可盲从,应当以新史料为据C.研究历史问题既需要百家争鸣,也需要一家独断,更需要媒体的引导D.文献理解要放到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去,以避免单纯的字句巧合导致误解
典例3 (2022·广东·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1.(2023·浙江宁波二模)《左传》记载晋灵公派鉏麑刺杀赵盾:“晋灵公不君。……宣子(指赵盾)骤(意为多次)谏,公患之,使鉏麑贼(刺杀)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有研究者对该记载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鉏麑死时旁边并无其他人,他的心理活动从何而知?由此可知,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通过多种方法的使用一定能弄清历史的真相B.历史研究应该允许进行合理的推理与虚构C.以上记载若为假则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D.尚礼思想在作者生活的年代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解析 根据《左传》中的记载可知,刺客认为自己没有完成君主的命令,是失信的行为,于是选择了自杀。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在《左传》创作时期仍旧存在一定影响力,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对多种史学研究方法的使用,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有研究者怀疑这一记载的真实性,认为没办法得知人的心理活动,可见研究者认为历史研究不应进行推理与虚构,而应以史料为基础,排除B项;《左传》的记载若为假,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可以用于研究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记载,排除C项。
2.(2023·全国模拟预测)下面是七国之乱的故事的两个版本。
这表明( ) 。
A.历史的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获知B.只有通过原始文献才能最终还原历史C.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D.历史真伪需要进行史料真实性的考辨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两个版本对七国之乱的解释不同,结论完全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对七国之乱进行解释的人立场不同,C项正确;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对史料真实性的考辨,涉及的是对历史解释成因的认识,排除D项。
3.(2023·安徽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云南省联考适应性测试)文献资料与学者研究表明,第20任商王盘庚迁都,商朝在此后两个多世纪中形成伟大的商文明;第23任商王武丁开疆拓土,商朝发展到顶峰。虽然盘庚、武丁贡献较大,但无论是史书叙述的频度还是民众熟知的程度,商朝亡国之君商纣王相对而言都更为突出。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 。
A.史料决定了历史价值观B.历史研究与大众历史认识脱节C.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D.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
解析 据题意可知,虽然商王盘庚和武丁在位时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亡国之君商纣王受到的关注相对而言却更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商纣王是古代亡国之君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历代君主统治的反面教材,所以后人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会对商纣王给予更多的关注,说明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4.(2023·广东湛江二模)传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对传说的解读合理的是( ) 。
把握新考向、转变观念、打造新课堂 课件--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把握新考向、转变观念、打造新课堂 课件--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堂好课的标准,趣味课堂路径,课堂中的趣味有很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突破课12 新高考热考题型之观点论证类写作题 课件--2025年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突破课12 新高考热考题型之观点论证类写作题 课件--2025年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特点,解题技巧,真题回顾,模拟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突破课11 新高考热考题型之自主设计探究类写作题 课件--2025年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突破课11 新高考热考题型之自主设计探究类写作题 课件--2025年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特点,解题技巧,真题回顾,模拟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