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同步练习——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978606/0-17210031494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同步练习——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978606/0-17210031494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同步练习——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978606/0-17210031494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法国科学家为库尔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海藻灰溶液(主要成分为NaI)与浓硫酸混合时产生一种美丽的紫色蒸气,从而发现了碘(I)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aI+5H2SO4=4I2+4X+H2S+4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为( )
A.Na2SB.Na2SO3C.NaOHD.Na2SO4
2.电解水时,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而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现将25克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通直流电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已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
A.5克B.10克C.12.5克D.15克
3.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十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g 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g 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 X2完全反应生成bg Z,则同时消耗(a一b)g Y2
5.化学反应A+2B=C+D中,5.6克A和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在要得到0.4克D,所需A的质量为( )
A.5.6克B.11.2克C.14.6克D.29.2克
6.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B.16∶9C.32∶9D.46∶9
7.将25g甲物质跟5g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g甲物质11g丙物质,还有另外一种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表示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B=C+DB.2A+B="C+2D"C.2A+B=2C+DD.A+2B=2C+D
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用于干燥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将装置Ⅰ分别与装置Ⅱ、Ⅲ、Ⅳ、Ⅴ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Ⅰ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Ⅴ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9.在反应2X=2Y+Z中,X、Y、Z表示三种物质的分子式,如果X与Y的质量比为5:4,那么X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10:1B.5:1C.5:2D.1:5
1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丁可能是催化剂
B.乙和丙是生成物
C.ts时,甲的质量一定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11.一定条件下,4.8g CH4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
12.如图所示,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锥形瓶里加入稀盐酸,气球中放入纯碱(Na2CO3)。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使天平两边平衡,然后轻轻将纯碱倒入稀盐酸中,此反应生成NaCl、CO2和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你的天平灵敏度很高,反应后天平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保持平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中所得数据如表格(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14.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 ;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
三、探究题
15.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A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2)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
(3)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检验干燥的二氧化碳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4)某潜水艇上有4人,如果每人每小时消耗的空气在某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体积为250L,则该潜水艇中每天需要过氧化钠约多少千克?(已知:在上述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5g/L)
四、简答题
16.向质量为m的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滤去沉淀,称得滤液总质量为3m 。
(1)计算所加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精确到0.1%);
(2)请建立坐标系绘制上述滴加过程中各种不同离子的数目随硫酸镁溶液的不断加入而变化的关系图。
17.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1)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g。
(2)原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
15
2
20
10
3
20
6.8
4
20
n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6.6
0
2.7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B
6.B
7.B
8.B
9.C
10.C
11. 5.6 5:2
12. 不能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球膨胀,装置所受浮力增大,导致天平不能继续平衡
13. 6.8 66% 18.25%
14.3.4g;22:9
15.(1)CaCO3+2HCl===CaCl2+H2O+CO2↑
漏斗颈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或液面不再下降)等
(2)C装置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2Na2O2+2H2O===4NaOH+O2↑
在A、B装置之间和B、C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或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等。
(4)35.1kg。
16.(1)14.0%
(2)如下图:
17.(1)50
(2)36%
(3)5.8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常见的碱精品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常见的碱优秀第1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金属与盐1 金属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