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意象”作为一个独特的美学概念,以其不可名(1)míng 状的美,(2)liá 逗着文人骚客们的心:无论优美含蓄的诗歌、飘(3)yì 生动的水墨、艳妙新奇的京剧,还是惟妙惟肖的剪纸、深厚精(4)zhàn 的玉雕等都离不开“意象”。
1.(4分)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15分)补充以下表格内容。
(1)运用积累,将①﹣⑥题的诗句填写完整。(8分)
(2)结合诗句内容,将【A】【B】【C】【D】处补充完整。(7分)
整理二:古文与意象(18分)
(18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黄冈竹楼记①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②。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③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④,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⑤,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⑥;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后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⑦,庶斯楼之不朽也!
【注释】①写作背景:宋真宗咸平元年,王禹偁因得罪宰相,被贬黄州刺史,次年到达任所,修建竹楼两间,同年作文记之。②椽:架在屋顶承受屋瓦的木条。③比屋:挨家挨户。比,紧挨,靠近。④雉蝶(dié)圮(pí)毁:雉蝶,城上的矮墙。圮毁,倒塌毁坏。⑤幽阑(qù)辽敻(xiòng):幽静辽阔。⑥稔rěn:谷子一熟叫作一稔,引申指一年。⑦葺:修整。
【乙】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释:①闲官:诗人因受谗而被贬,所任之职是个虚衔。②量移:原指从贬之所移到稍近的地方,这里是反语。
3.整理字词。(6分)
4.赏析句子,感受竹楼之乐。(3分)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5.联读【甲】【乙】,探究王禹偁借“竹”所表达的情怀。(4分)
6.斯人已逝,文人笔下的亭台楼阁却已成为当代人追捧的旅游圣地。请结合张岱《湖心亭看雪》和王禹偁的《黄冈竹楼》,从意象角度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5分)
整理三:名人谈意象(13分)
(13分)阅读回答问题。
用意象写诗
黄梵
①我前面强调诗歌应该主要使用意象,不是在坚持陈腐的传统,它在诗歌中的永存,是由它自身的优势造就的。
②意象被古今诗歌选中,是它与抽象表达竞争的结果。我举个例子,先来看直截了当地表达“你害了我”。这种直述表达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偏误,令它无法解释成别的意思。所以,日常生活的表达一般是远离文学的,人们害怕文学表达的歧义,会造成他人误解,乃至人际矛盾。“你害了我”是使用概念的抽象表达。“害”是抽象概念。如果要用文学表达传递类似的意思,可以用意象来表达:“因为你,我成了一只老鼠。”就字面含义来讲,它与“你害了我”意思相近,但循着“我成了一只老鼠”这个意象去深究,就会发现,此意象含有的意思或意味比“你害了我”多得多。读到这个意象时,有人可能会想到小白鼠扒绣球的可爱憨态。不同文化使人们看待老鼠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比如印度人把老鼠视为圣物。就算是那些不喜欢老鼠的人,对“我成了一只老鼠”的理解,也千差万别,是“我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是“我像老鼠,贼眉鼠眼,显得龌龊”,是“我像老鼠,有偷食习惯,被人看作小偷”,是“我像老鼠,会传播疾病”……上述这些经验、文化、理解的差异,就使得“因为你,我成了一只老鼠”这个意象,远离了单一含义,不同于“你害了我”这种直述表达。充满歧义,意思或意味难以穷尽,正是意象比直抒胸臆高明的地方,它使表达有了许多层面的含义,千人有千种解释。这也是意象得到诗歌青睐的真正原因。
③再看直述例句:我站在台北大街上,感到闷热难耐。当你读到这样的直抒胸臆,你只是了解到很闷热,但无法透过“闷热”这个抽象的概括词,拥有更多层次和更丰富的感受。如果换成意象的说法,比如“当八月中旬我初次站在热气腾腾的街道,像个快熟的肉包子”如果你想象自己是锅里的肉包,热到快要蒸熟了,是不是把闷热的感受推到了极限?除了表达出热到极限,你还会产生各种联想,比如想象自己在蒸笼里,想象像生煎包那样在油锅里焖……由于围绕肉包子,你可以联想到很多情景,每种情景都对应一些感受,单单这一个意象,就令你的感受极其丰富。
④博尔赫斯曾用《东方诗人》表达景仰之情:“一百个秋天我望着/你岛屿之上的弯钩”。诗人没有直述景仰之情,不直接说什么我向往或热爱东方之类,反倒绕弯子用了意象表达。“弯钩”会令人想起弯月和波斯弯刀,可以视为东方的象征。就算王永年把它译成“长虹”,长虹和岛屿组成的意象,仍代表吸引诗人的东方。这“弯钩”或“长虹”吸引诗人,让他愿意用一百个秋天,痴迷地望着它。博尔赫斯这么智慧、谦虚的人,当然不会自大到认为自己能活一百个秋天,一百个秋天不过是愿望,是为了用时间的漫长,令读者去感受“望”中的深厚情感。一个人对东方要爱到多深,才愿意把一百个秋天都用来仰望东方?如此深情,通过意象表达时,对情感不着一字,却能令人持久地品味和遐想,甚至由于人们对意象的感受和理解有差异,这一意象还能刺激读者做出不同的诠释,这些诠释不是对主题的亵渎,恰恰是对“东方诗人”这个主题的延伸和拓展,因为诠释不是作品的身外之物,是可以不断添加进作品的“内容”。大家一定要理解,文学的实质就是绕着弯子说话,是迂回的艺术,所谓的“曲线救国”。意象就是一种百读不厌的迂回表达。
⑤再来看中国诗人洛夫写的《子夜读信》:
子夜的灯/是一条未穿衣裳的/小河
你的信像一尾鱼游来。
读水的温暖/读你额上动人的鳞片/读江河如读一面镜/读镜中你的笑如读泡沫。
诗中的主观意象,用了哪几种模式?有“A是B”模式,有“B解释A”模式,也有“A做A做不到的事”模式,对吧?比如,“子夜的灯/是一条未穿衣裳的/小河”“你的信像一尾鱼游来”,就可以视为“A是B”模式。当然,“你的信像一尾鱼游来”,也可以看作是对信走邮路的重新解释。诗中“读”字起头的四行诗句,可以看作是对读信的重新解释,甚至把“鳞片”看作是对皱纹的解释。小河本来就不可能穿着衣裳,偏说它未穿衣裳,等于设定它能穿衣裳,诗人也不可能读温暖,因为温暖是不可见的,“你”额上也不可能长鳞片,这些都可视为“A做A做不到的事”模式。读了洛夫的诗,你可以看出,诗人需要的是别出心裁重新看待现实的眼睛,和不合常规谈论的勇气。
⑥所以我说,诗意不来自世界,而来自诗人的注视。维柯在《新科学》说:“最初的诗人们给事物命名,就必须用最具体的感性意象,这种感性意象就是替换和转喻的来源。”现在,我确信大家已领会诗歌的实质,或说已意识到什么是诗歌。
——(选自黄梵《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有删改)
7.【梳理思路】阅读全文,补全思维导图。(6分)
8.【探讨论证】请根据文本,将对话填写完整。(7分)
整理四:小说与要素(17分)
(17分)阅读回答问题。
黄昏里的男孩
余华
①孙福正坐在秋天的中午里,守着一个堆满水果的摊位。明亮的阳光照耀着他,使他年过五十的眼睛眯了起来。他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灰蒙蒙,就像前面的道路。一辆汽车从他身旁驶了过去,卷起的尘土像是来到的黑夜一样笼罩了他,接着他和他的水果又像是黎明似的重新出现了。
②在那一片尘土过去后,他看到了这个男孩,穿着脏衣服,黑亮的眼睛注视着他,一只手放在他的水果上,指甲又黑又长。他手举起来,像驱赶苍蝇一样说:“走开。”男孩缩回自己黑乎乎的手,对孙福说:“我饿了。”孙福看着这个男孩,皱着眉说:“走开。”
③男孩的身体似乎抖动了一下,孙福响亮地又说:“走开。”男孩吓了一跳,然后两条腿挪动了。突然,他看到男孩正在飞快地跑去。手正抓着一个很圆的东西,他看清楚了,男孩手里抓着的是一只苹果。孙福喊叫了起来:“抓小偷!抓住前面的小偷……”
④时候已经是下午,男孩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逃跑,他气喘吁吁,两腿发软。当孙福追到他时,他将苹果举到了嘴里,使劲地咬了一口。孙福一只手抓住他的衣领,另一只手去卡他的脖子。孙福向他喊叫:“吐出来!吐出来!”孙福挥手给了男孩一巴掌,向他喊道:“你给我吐出来!”男孩紧闭鼓起的嘴,孙福又去卡他的脖子:“吐出来!”男孩的嘴张了开来,孙福看到了他嘴里已经咬碎的苹果,就让卡住他脖子的手使了使劲。有一个人对孙福说:“孙福,你看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你会把他卡死的。”然后孙福松开卡住男孩的手,指着苍天说道:“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小偷……吐出来!”男孩开始将嘴里的苹果一点一点地吐了出来,就像是挤牙膏似的。孙福又用手将他的嘴掰开,蹲下身体往里面看了看后说:“还有,还没有吐干净。”于是男孩继续往外吐,吐出来的全是唾沫,唾沫里夹杂着一些苹果屑,吐到最后只有干巴巴的声音,连唾沫都没有了。
⑤孙福看看四周的人,对他们说:“从前我们都是不锁门的,这镇上没有一户人家锁门,是不是?”有人在点头,他继续说:“现在锁上门以后,还要再加一道锁,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小偷,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小偷。”男孩仰着脸,眼睛出神地望着他,似乎是被他刚才的话吸引了。男孩的表情让孙福兴奋起来了,他说:“要是从前的规矩,就该打断他的一只手,哪只手偷的,就打断哪只手……”孙福低头对男孩叫了起来:“是哪只手?”男孩浑身一抖,很快地将右手放到了背后。孙福一把抓起男孩的右手,给四周的人看,他对他们说:“就是这只手,要不他为什么躲得这么快……”男孩这时候叫道:“不是这只手。”“那就是这只手。”孙福抓起了男孩的左手。“不是!”男孩叫着,想抽回自己的左手,孙福挥手给了他一巴掌,男孩的身体摇晃了几下,孙福又给了他一巴掌,男孩不再动了。孙福揪住他的头发,让他的脸抬起来,冲着他的脸大声喊道:“是哪只手?”男孩睁大眼睛看着孙福,看了一会后,他将右手伸了出来。孙福抓住他右手的手腕,另一只手将他的中指捏住,然后对四周的人说:“要是从前的规矩,就该把他这只手打断,现在不能这样了,现在主要是教育,怎么教育呢?”孙福看了看男孩说:“就是这样教育。”接着孙福两只手一使劲,“咔”的一声扭断了男孩右手的中指。男孩发出了尖叫,声音像是匕首一样锋利。然后男孩看到了自己的右手的中指断了,耷拉到了手背上。男孩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
⑥孙福对四周的人说:“对小偷就要这样,不打断他一条胳膊,也要扭断他的一根手指。”说着,孙福伸手把男孩提了起来,他看到男孩因为疼痛而紧闭着眼睛,就向他喊叫:“睁开来,把眼睛睁开来。”男孩睁开了眼睛,可是疼痛还在继续,他的嘴就歪了过去。孙福踢了踢他的腿,对他说:“走!”孙福捏住男孩的衣领,推着男孩走到了自己的水果摊前。他从纸箱里找出了一根绳子,将男孩绑了起来,绑在他的水果摊前。他看到有几个人跟了过来,就对男孩说:“你喊叫,你就叫‘我是小偷’。”男孩看看孙福,没有喊叫。孙福一把抓起了他的左手,捏住他左手的中指,男孩立刻喊叫了:“我是小偷。”
⑦孙福说:“声音响一点。”男孩看看孙福,然后将头向前伸去,使足了劲喊叫了:“我是小偷!”孙福看到男孩的血管在脖子上挺了出来,他点点头说:“就这样,你就这样喊叫。”
⑧秋天的阳光照耀着这个男孩,他的双手被反绑到了身后,绳子从他的脖子上勒过去,他的身旁是他渴望中的水果。只要有人过来,他就喊叫:“我是小偷。”
⑨孙福坐在水果摊位后面,心满意足地看着这个男孩。他不再为自己失去一只苹果而恼怒了,他开始满意自己了,因为他抓住了这个偷他苹果的男孩,也惩罚了这个男孩,而且惩罚还在进行中。很多人都好奇地看着这个喊叫中的男孩。孙福对他们说:“我也是为他好。我这是要让他知道,以后再不能偷东西。”说到这里,孙福响亮地问男孩:“你以后还偷不偷?”男孩使劲地摇起了头。“你们都看到了吧?”孙福得意地对他们说。
⑩这时候天就要黑了,孙福给他解开了绳子。“扑通”一声,男孩倒在了地上,他就对男孩说:“我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偷东西。”说着,孙福骑上了板车,沿着宽阔的道路向前骑去。男孩一动不动地躺了一会以后,慢慢地爬了起来,又靠着一棵树站了一会,然后他走上了那条道路,向西而去。
⑪他瘦小的身体走在黄昏里,一步一步地微微摇晃着走出了这个小镇。有几个人看到了他,他们知道这个男孩就是在下午被孙福抓住的小偷,但是他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来自何处,当然更不会知道他会走向何处。他们看着他走进了远处的黄昏,然后消失在黄昏里。
【情节梳理】
9.阅读全文,梳理故事。(3分)
孙福发现男孩偷了他的苹果→① →② →③ →男孩消失在黄昏里
【人物梳理】
10.同学整理出小说中很多重复的句子,并进行讨论,请你参与。(4分)
【环境品读】
11.环境描写是小说无声的语言,请结合小说情节,分析以下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他瘦小的身体走在黄昏里,一步一步地微微摇晃着走出了这个小镇……他们看着他走进了远处的黄昏,然后消失在黄昏里。
【主题探究】
12.同学在阅读余华《黄昏里的男孩》时发现小说原来的结尾是这样的:
这天晚上,孙福像往常一样去小店打了一斤黄酒,弄了两样小菜,然后在八仙桌前坐下,慢慢地喝着黄酒。很多年前,在这间屋子里,他和他的妻子,还有他们的儿子,在这间屋子里没完没了地说着话。后来,在一个夏天的中午,几个男孩跑来告诉他,他的儿子沉入不远处池塘的水中了。他狂奔起来,妻子在后面凄厉地哭喊。他们永远失去儿子了。再后来,他们平静下来,像以往一样生活。一个冬天,一个剃头匠挑来到他们门外,他的妻子追随剃头匠而去了。
过去的生活凝聚成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贴在墙上,他、妻子、儿子在一起。儿子在中间,戴着一顶比脑袋大了很多的棉帽子。妻子在左边,两条辫子垂在两侧的肩上,她微笑着,似乎心满意足。他在右边,一张年轻的脸,看上去生机勃勃。
有人提出这个结尾和主题关系不大,建议删掉。有人认为以上结尾体现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不能删掉。请结合小说要素和主题,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6分)
整理五:表达与交流(30分)
13.(30分)根据要求作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苏格拉底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以上句子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选择以下一个任务进行写作。
【任务一】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发挥联想与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任务三】提炼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1)名;(2)撩;(3)逸;(4)湛;
2.(1)①月是故乡明
②人有悲欢离合
③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④将登太行雪满山
⑤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
(2)A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人生的困难与挫折。
C舟
D先要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然后理解这些意象的特点及蕴含的道理,最后结合全诗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3.(1)空闲,闲暇。(2)美好。(3)覆盖。(4)都。(5)示例:表现作者悠然自得之情。
4.示例:①夏季听到像瀑布一样的急雨声,冬季听到碎玉一样的落雪声,通过比喻写出不同季节的声音变化,在竹楼感受自然变化,体会自然美景之乐。②在竹楼可以鼓琴,可以咏诗,可以下棋,可以投壶,消遣的方式多样,有雅趣之乐。③在住楼可以感受自然,可以与好友欢聚玩乐,竹楼之乐体现作者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乐观态度。
5.示例:【甲】文王禹偁虽遭贬谪,颠沛流离,却保持乐观心态,在竹楼中享受自然之美景,感受生活之乐趣,体现怡然自得的情怀。【乙】诗借竹自喻,写出自己对仕途不顺的愤懑和无奈,但也表达自己的清高孤傲、不与“妖艳争春色”的高洁精神,在不顺之中能追求雅趣,保持乐观自信,不畏命途的崎岖坎坷。联读【甲】【乙】可看出作者洒脱、清高、孤傲自持的情怀。
6.示例:《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借雪营造出一个静谧清冷、空灵旷远的世界,是作者避世山中高洁志向的象征,体现作者追求内心高洁的精神境界,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达到天人合一的超凡境界。《黄冈竹楼记》中,王禹偁虽遭贬谪,却领略到竹楼独特的风光和雅趣,借竹子的高洁不屈表现自己的人格追求,也表达虽遭受政治失意的茫然但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现代人热衷登临亭台楼阁,除了享受自然风光,更是体现对古代贤人精神和人格的尊重与钦佩,从中获取文化熏陶精神滋养。
7.①意象在诗歌中的永存,是由它自身的优势造就的
②怎样用意象写诗
③令你的感受极其丰富
④是一种百读不厌的迂回表达
⑤“一百个秋天”“岛屿之上的弯钩”
⑥对比论证
8.A.文章的第②段选取“你害了我”——“因为你,我变成了一只老鼠”的例子,然后通过对比分析二者的不同,具体形象地证明了意象可以“使表达有许多层面的含义”的分论点;而第③段列举“闷热难耐”——“快熟的肉包子”的例子,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意象可以“令你的感受极其丰富”的分论点
B.示例:我认为可以第二首诗为例。比如,“我的心是旷野的鸟”一句,把“我的心”这种虚幻的情绪通过“旷野的鸟”来表现,让我们想到小鸟在广阔的田野上飞翔的景象,这样就可以具体地感受到诗人心胸的宽广博大。再如“你的眼睛是早上的摇篮”一句,借助“摇篮”这一具体可感的事物突出了“你的眼睛”的深邃与慈爱。因此诗歌的实质是具体的感性意象
9.示例:①孙福卡男孩脖子要求他吐出苹果
②孙福扭断男孩的手
③孙福要让男孩不停喊“我是小偷”
10.示例:三个“走开”写出孙福初见男孩时无视他的饥饿和需求,体现其无情(缺乏同情心);“吐出来”“是哪只手”反复催促,步步紧逼,体现其残暴。男孩重复“我是小偷”,是他在孙福的残忍对待下无奈承认,配合孙福完成他残忍的表演,满足孙福扭曲的心理,是对男孩的精神的迫害。孙福言语的重复体现其冷硬,残忍,扭曲变态的人物形象
11.示例:①“黄昏”浩大的背景和瘦小的身体形成对比,体现被摧残被侮辱后男孩的无助;②黄昏温暖色彩和男孩遭遇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对孙福的控诉和对男孩的深切同情;③“走进黄昏”和“消失在黄昏里”以渐进动态的镜头,细致描绘男孩逐渐消失的过程,同时以“黄昏”这个意象作为结尾,暗示男孩受到暴击后善良本性的消失的可能和对人性回归的无力呼唤;④黄昏渲染了悲剧气氛,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12.示例:删掉。小说以冷静的口吻记述了孙福在身体和精神双重摧毁男孩的过程,刻画了孙福的残忍无情扭曲变态的人物形象,以“黄昏”的意象结束,渲染了悲剧气氛,暗示了男孩经受摧残后的悲剧命运,有力控诉孙福这一类人对他人造成的迫害,表达作者对被侮辱被损坏且无法抵抗默默承受的一类人的同情。
诗句与出处
意象
意蕴(特点)
情感
①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 ,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 , 。(温庭筠《商山早行》)
月
月亮有圆满和残缺之意
【A】
④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⑤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雪
【B】
表达在人生道路上的失落、迷惘之情。
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C】
速度快、数量多、富有生机。
表达对生活的信心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通过以上整理,概述借助意象解读诗歌的路径:【D】
类型
语句
方法
释义
实词整理
①奔走不暇
②亦谪居之胜概也
③若重覆之
【课内外迁移法】
A目似瞑,意暇甚。《狼》
B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C箬篷覆之。《核舟记》
(1)
(2)
(3)
虚词整理
④比屋皆然
【成语推测法】D比比皆是
(4)
江上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5)结合语境,揣摩加点词的情感。(2分)
我在梳理以上思路时发现②③两段的例子很相似,如“你害了我”——“因为你,我变成了一只老鼠”和“闷热难耐”—“快熟的肉包子”,两组是不是可以换一下顺序?
不能。仔细阅读“为什么用意象写诗”的第②﹣④段,从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论证思路上来看,作者这样安排材料顺序是有其用意的:A 。
有道理。我觉得总结部分“诗歌的实质是具体的感性意象”这个观点缺乏材料支撑。我想从以下两首诗歌选择一首作为例子进行论证。你能帮帮我吗?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艾青《太阳》节选)
我的心是旷野的鸟,
已经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天空,
你的眼睛是早上的摇篮,
你的眼睛是紫星的王国,
我的歌声消失在你眼睛的深处,
就让我翱翔在那一片天空里吧,
就让我翱翔在那一片孤寂无垠的天空里,
就让我排开它朵朵的云彩,在它的阳光里展翅飞翔。
(节选自《泰戈尔诗集》)
当然可以。请看我的阐述B 。
我发现小说人物的语言有很多重复之处,比如孙福的“走开”“吐出来”“是哪只手?”“你以后还偷不偷?”,还有男孩的“我是小偷”等。
通过揣摩分析这些重复的言语,我能更充分地了解孙福的人物形象: 。
05,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5,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共9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7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卷首语】,【寻一份变化】,【描一幅山水】,【话一段人情】,【裁一段情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