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化学真题试卷(解析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1-35.5 Fe-56 Ag-1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与这一要求不相符的是
A. 乘公交车出行B. 回收废旧电池
C. 大量焚烧秸秆D. 推广风力发电
2.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稀有气体
3.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新能助力下成功升空。下列属于新能的是
A. 天然气B. 氢能C. 石油D. 煤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入粉末药品 B. 点燃酒精灯
C. 读取液体的体积 D. 滴加液体
5. 鉴别硬水和软水最简易的方法是
A. 加肥皂水B. 观察颜色
C. 加食盐水D. 闻气味
6. 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白糖B. 白酒C. 白醋D. 花生油
7. 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的质量很小D. 分子的体积很小
8. “中国元素”为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提供了大力支持。比赛用球的球皮材料是中国生产的聚氨酯塑料,该材料属于
A. 金属材料B. 天然材料
C. 合成材料D. 无机非金属材料
9.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 KB. ZnC. CuD. Ag
10.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B. NO2C. KClO3D. C2H5OH
11. 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铒的原子序数为68B. 铒是非金属元素
C. 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D. 铒的元素符号是Er
12. 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 厨房油污清洗剂(12~13)B. 84消毒液(11~12)
C. 鸡蛋清(7~8)D. 柠檬汁(2~3)
13. 下列做法不能有效保护金属资的是
A. 防止金属腐蚀B. 寻找金属代用品
C.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D. 肆意开采金属矿物
14. 我国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以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B. 0C. +4D. +6
1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6. 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A. 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B. 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 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D. 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17. 下列物质间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NO3)2→KNO3B. Fe→Fe2O3→FeCl2
C. Na2SO4→NaNO3→NaClD. KOH→Ba(OH)2→NaOH
1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9.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的溶液
B. t2℃时,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
C.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 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20. 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1、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离子_______。
(2)钠元素_______。
(3)氮气分子_______
(4)3个磷原子_______。
(5)氯化钾_______。
2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水 ②氖气 ③干冰 ④熟石灰 ⑤活性炭
(1)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__。
(2)可用作溶剂的是_______。
(3)可用作吸附剂的是____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
23. 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_______变化。
(2)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
(3)新方法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g碳元素,当生成醋酸质量最多时,消耗CO2的质量是_______g。
(4)这一新方法的重要意义除了制取醋酸外,还有助于减缓_______效应。
24.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
(1)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
(2)盐田中的海水经过光照和风力的作用,水不断减少,食盐的质量分数不断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直到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本身_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3)海鱼味道鲜美,鱼肉中富含的_______(填营养素)在消化液作用下生成氨基酸。
(4)海水淡化可缓解全球淡水资短缺危机。请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______。
25. 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稀硫酸化学性质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将稀硫酸分别加入图中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要证明该试管中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滴入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小于7
③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④滴入CuCl2溶液无蓝色沉淀出现
(2)上述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继续探究。
①步骤2滤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合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步骤3中,产生白色沉淀之前,一定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 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X。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②使用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_______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①的能量转化形式中存在光能转化为_______能 ,产生的H2、O2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可用_______(填试剂名称)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CO2。
(4)反应②生成的水全部循环利用,为使该过程持续发生,反应①需要不断补充水,其原因是_______。
27. 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被吸收的补血剂。利用硫酸厂的废渣(主要含Fe2O3、Fe3O4,还有少量SiO2)制备柠檬酸亚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资料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柠檬酸亚铁进入人体肠道后以_______(填阳离子符号)的形式被吸收,达到补血效果。
(2)固体C的成分是_______。
(3)步骤①②③④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4)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一系列操作”中,将柠檬酸亚铁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_______。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用装置C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时,表示氧气已收集满。
(4)选用装置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用装置F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__(填字母序号)端通入。
29. 爱吃饼干的同学在查看饼干配料表时,发现有些饼干的膨松剂含有碳酸氢钠,而有些饼干的膨松剂含有碳酸氢铵。同学们深感好奇,碳酸氢铵不是一种肥料吗?怎么也可以做膨松剂呢?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
②通过控制碳酸氢铵的用量,不仅使残留在食品中的氨气含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还能使食品具有独特的味道。
任务一 初识膨松剂
(1)膨松剂能使食品变松软、蓬松。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常用作膨松剂。碳酸氢铵别名碳铵,碳酸氢钠俗名是_______。
任务二 比较蓬松效果
(2)通过以上实验发现,加入碳酸氢铵的面团更大更松软,其原因是_______。
任务三 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
(3)膨松剂中的其他成分受热不分解,为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实验方案。
①甲同学提出,加热一定质量的膨松剂,使其完全分解。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来算出碳酸氢铵的含量。
②乙同学认为,膨松剂中可能含有水分,会影响实验结果。他提出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后生成氨气的质量来达到实验目的,故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及主要步骤。
a.步骤4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若没有此操作,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b.装置C中发生化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c.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
③同学提出,将图中装置B、C对调,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_______。
五、计算题(6分)
30. 将AgNO3溶液逐滴加入73.0g稀盐酸中,t秒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g;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与这一要求不相符的是
A. 乘公交车出行B. 回收废旧电池
C. 大量焚烧秸秆D. 推广风力发电
【答案】C
【解析】
A 、乘公交车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
B、回收废旧电池,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符合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
C、大量焚烧秸秆,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C符合题意;
D、推广风力发电,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2.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3.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新能助力下成功升空。下列属于新能的是
A. 天然气B. 氢能C. 石油D. 煤
【答案】B
【解析】
A、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能是理想的高能燃料,属于新能,故B选项符合题意;
C、石油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煤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入粉末药品 B. 点燃酒精灯
C. 读取液体的体积 D. 滴加液体
【答案】A
【解析】
A、取用粉末状药品应遵循“一斜二送三直立”原则,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操作正确;
B、不可直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容易发生危险,操作错误;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取液体的体积时应平视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操作错误;
D、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胶头滴管应垂直试管上方滴加,不可伸入试管内,操作错误;
故选:A。
5. 鉴别硬水和软水最简易的方法是
A. 加肥皂水B. 观察颜色
C. 加食盐水D. 闻气味
【答案】A
【解析】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硬水和软水加食盐水都无变化,硬水和软水不能通过颜色和气味来鉴别。
故选:A。
6. 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白糖B. 白酒C. 白醋D. 花生油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A、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白酒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
7. 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的质量很小D. 分子的体积很小
【答案】A
【解析】
能闻到臭味是具有臭味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臭味,故选A。
8. “中国元素”为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提供了大力支持。比赛用球的球皮材料是中国生产的聚氨酯塑料,该材料属于
A. 金属材料B. 天然材料
C. 合成材料D. 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
聚氨酯塑料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C。
9.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 KB. ZnC. CuD. Ag
【答案】A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故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K。故选A。
10.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B. NO2C. KClO3D. C2H5OH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化物为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A、氧气只有一种元素,故为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氮有氮、氧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为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氯酸钾中有钾、氯、氧三种元素,故不是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中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不是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铒的原子序数为68B. 铒是非金属元素
C. 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D. 铒的元素符号是Er
【答案】B
【解析】
A、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铒的原子序数为68,不符合题意;
B、铒是“钅”汉字,故其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中下方的数字是其相对原子质量,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不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英文字母是其元素符号,铒的元素符号是Er,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 厨房油污清洗剂(12~13)B. 84消毒液(11~12)
C. 鸡蛋清(7~8)D. 柠檬汁(2~3)
【答案】D
【解析】
【分析】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
A、厨房油污清洗剂(12~13)>7,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
B、84消毒液(11~12 )>7,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
C、 鸡蛋清(7~8)≥7,溶液显中性或碱性,故C错误;
D、 柠檬汁(2~3)<7,溶液显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做法不能有效保护金属资的是
A. 防止金属腐蚀B. 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C.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D. 肆意开采金属矿物
【答案】D
【解析】
A、防止金属腐蚀,可保护金属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可保护金属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保护金属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肆意开采金属矿物,不利于保护金属资,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4. 我国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以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B. 0C. +4D. +6
【答案】C
【解析】
SO2中O为-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x=+4,则S为+4价;
故选C。
1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并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故选D。
16. 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A. 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B. 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 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D. 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答案】A
【解析】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水可使可燃物的温度将至其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清楚了可燃物,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隔绝了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清除了可燃物,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 下列物质间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NO3)2→KNO3B. Fe→Fe2O3→FeCl2
C. Na2SO4→NaNO3→NaClD. KOH→Ba(OH)2→NaOH
【答案】A
【解析】
A、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硝酸铜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氢氧化铜,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A符合题意;
B、铁生锈能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不能生成氯化亚铁,故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硫酸钡,硝酸钠不能与其他物质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钠,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钾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A、硫酸铵和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后,均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能与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碳酸钠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题意;
C、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其生成了碱性物质氢氧化钠,无法确定原物质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干燥,分离出二氧化锰,滤液蒸发结晶,分离出氯化钾,符合题意;
故选D。
19.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的溶液
B. t2℃时,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
C.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 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答案】C
【解析】
A、由于没有确定三种溶液的状态(是否饱和),无法确定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错误;
B、t2℃时,乙的溶解度为50g,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再降温到t1℃,溶解度变小,有溶质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3.3%,错误;
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正确;
D、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由于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错误。
故选C。
20. 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1、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因为金属足量则稀盐酸完全反应。如反应73份质量的HCl,溶液质量的增加情况为:镁增加24-2=22份,铝增加份,铁增加56-2=54份,所以溶液增加质量Fe>Mg>Al,图示正确;
B、消耗73份质量的HCl需要镁的质量为24份,铝的质量为份,铁的质量56份,所以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盐酸需要金属的质量Fe>Mg>Al,金属过量,最终稀盐酸全部消耗,则最终消耗稀盐酸质量相同。图示正确;
C、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1、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铝强于铁,故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铝大于铁,图示正确;
D、从B分析可知,最终稀盐酸全部反应,消化金属的质量Fe>Mg>Al。金属活动性Mg>Al>Fe,则相同时间内消耗的金属Mg>Al>Fe。图示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离子_______。
(2)钠元素_______。
(3)氮气分子_______。
(4)3个磷原子_______。
(5)氯化钾_______。
【答案】(1)H+ (2)Na
(3)N2 (4)3P
(5)KCl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氢离子,氢离子的化学符号为H+。
【小问2详解】
钠元素的化学符号为Na。
【小问3详解】
氮气分子的化学式为N2。
【小问4详解】
表示多个原子时,就在原子符号前加上对应的数值,所以3个磷原子表示为3P。
【小问5详解】
根据化学式为书写原则可知,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
2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水 ②氖气 ③干冰 ④熟石灰 ⑤活性炭
(1)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__。
(2)可用作溶剂的是_______。
(3)可用作吸附剂的是____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
【答案】(1)② (2)①
(3)⑤ (4)③
(5)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氖气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填:②;
【小问2详解】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常用溶剂,故填:①;
【小问3详解】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作吸附剂,故填:⑤;
【小问4详解】
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③;
【小问5详解】
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④。
23. 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_______变化。
(2)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
(3)新方法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g碳元素,当生成醋酸质量最多时,消耗CO2的质量是_______g。
(4)这一新方法的重要意义除了制取醋酸外,还有助于减缓_______效应。
【答案】(1)化学 (2)CH3COOH
(3) ①. ②. 33
(4)温室
【解析】
【小问1详解】
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
【小问2详解】
醋酸由醋酸分子构成,醋酸分子是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填:CH3COOH。
【小问3详解】
该方法用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g碳元素,生成醋酸质量最多为。
设生成45g醋酸时,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小问4详解】
该方法用二氧化碳与甲烷反应生成醋酸,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填:温室。
24.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
(1)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
(2)盐田中的海水经过光照和风力的作用,水不断减少,食盐的质量分数不断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直到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本身_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3)海鱼味道鲜美,鱼肉中富含的_______(填营养素)在消化液作用下生成氨基酸。
(4)海水淡化可缓解全球淡水资短缺危机。请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______。
【答案】(1)不可再生
(2) ①. 增大 ②. 没有
(3)蛋白质 (4)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海底蕴藏着大量“可燃冰”, 可燃冰在短时间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故填:不可再生;
【小问2详解】
盐田中的海水经过光照和风力的作用,水不断减少,溶液质量减少,而溶质的质量不变,则食盐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直到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填:增大;没有;
【小问3详解】
鱼肉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在消化液作用下生成氨基酸,故填:蛋白质;
【小问4详解】
节约用水的措施很多,如用淘米水浇花、洗菜水冲厕所、随手关水龙头等,故填: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25. 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稀硫酸化学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将稀硫酸分别加入图中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要证明该试管中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滴入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小于7
③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④滴入CuCl2溶液无蓝色沉淀出现
(2)上述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继续探究。
①步骤2滤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合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步骤3中,产生白色沉淀之前,一定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1) ①. C ②. ①②④
(2) ①. MgCl2、HCl;MgCl2、HCl、BaC12;MgCl2、HCl、MgSO4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A试管中镁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现象为有气泡产生;B试管中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试管中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无明显现象;D试管中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现象为有气泡产生;E试管中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故无明显现象的是C。
①滴入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氢氧化钠,可以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①符合题意;
②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溶液中无氢氧化钠,可以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②符合题意;
③滴入BaCl2溶液,若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没有发生反应,则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若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则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也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无法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滴入CuCl2溶液无蓝色沉淀出现,说明溶液中无氢氧化钠,可以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④符合题意。故选①②④。
【小问2详解】
①将试管A中物质全部倒入试管E中,根据产生气泡且白色沉淀增加可知,试管A中镁粉过量和试管E中生成的氯化氢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氢气,试管A中生成的硫酸镁和试管E中剩余的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镁和硫酸钡沉淀。若硫酸镁和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则步骤2滤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镁和氯化氢;若硫酸镁和氯化钡的反应中氯化钡过量,则步骤2滤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镁、氯化氢和氯化钡;若硫酸镁和氯化钡的反应中硫酸镁过量,则步骤2滤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镁、氯化氢和硫酸镁。
②由于步骤2的滤液中一定含有溶质HCl,则产生白色沉淀之前,一定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 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X。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②使用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_______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①的能量转化形式中存在光能转化为_______能 ,产生的H2、O2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可用_______(填试剂名称)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CO2。
(4)反应②生成的水全部循环利用,为使该过程持续发生,反应①需要不断补充水,其原因是_______。
【答案】(1)质量 (2) ①. 化学 ②. 2:1
(3) ①. C2H4 ②. 澄清石灰水
(4)水作为反应①的反应物不断被消耗,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反应①、②使用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①为水在太阳能和新型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反应①的能量转化形式中存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产生的H2、O2的体积比约为2:1;
【小问3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反应后已知物中有4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则X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化学式为C2H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使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CO2;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水作为反应①的反应物,不断被消耗,反应②生成的水全部循环利用,为使该过程持续发生,反应①需要不断补充水,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7. 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被吸收的补血剂。利用硫酸厂的废渣(主要含Fe2O3、Fe3O4,还有少量SiO2)制备柠檬酸亚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资料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柠檬酸亚铁进入人体肠道后以_______(填阳离子符号)的形式被吸收,达到补血效果。
(2)固体C的成分是_______。
(3)步骤①②③④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4)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一系列操作”中,将柠檬酸亚铁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
【答案】(1)Fe2+
(2)SiO2 、Fe
(3)② (4)
(5)过滤
【解析】
【小问1详解】
柠檬酸亚铁中的阳离子为亚铁离子,故柠檬酸亚铁进入人体肠道后以亚铁离子(Fe2+)的形式被吸收,达到补血效果;
【小问2详解】
根据资料1: Fe3O4+4H2SO4=Fe2(SO4)3+FeSO4+4H2O ; Fe+Fe2(SO4)3=3FeSO4 ;资料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硫酸厂的废渣(主要含Fe2O3、Fe3O4,还有少量SiO2),步骤①加入过量稀硫酸,四氧化三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二氧化硅不与硫酸反应,步骤②加入过量铁粉,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与过量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得到的气体A为氢气,溶液B为硫酸亚铁溶液,固体C为二氧化硅和过量的铁粉,即为SiO2、Fe;
【小问3详解】
步骤①加入过量稀硫酸,四氧化三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二氧化硅不与硫酸反应;
步骤②加入过量铁粉,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与过量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步骤③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硫酸亚铁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和硫酸钠;
步骤④固体D(碳酸亚铁)中加入柠檬酸,碳酸亚铁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亚铁、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呼和乌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步骤①②③④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②(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小问4详解】
步骤③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硫酸亚铁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和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过滤可以分离液体和固体,“一系列操作”中,将柠檬酸亚铁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过滤。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_______。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用装置C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时,表示氧气已收集满。
(4)选用装置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用装置F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__(填字母序号)端通入。
【答案】(1)试管 (2) ①.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②.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
(3) ①. ②.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4) ①.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②. b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
【小问3详解】
装置A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加热的发生装置,制氧气所用药品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装置C收集氧气,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表示氧气已收集满;
【小问4详解】
选用装置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做出的改进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试管内固体粉末进入导管;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装置F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b端通入。
29. 爱吃饼干的同学在查看饼干配料表时,发现有些饼干的膨松剂含有碳酸氢钠,而有些饼干的膨松剂含有碳酸氢铵。同学们深感好奇,碳酸氢铵不是一种肥料吗?怎么也可以做膨松剂呢?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
②通过控制碳酸氢铵的用量,不仅使残留在食品中的氨气含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还能使食品具有独特的味道。
任务一 初识膨松剂
(1)膨松剂能使食品变松软、蓬松。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常用作膨松剂。碳酸氢铵别名碳铵,碳酸氢钠俗名是_______。
任务二 比较蓬松效果
(2)通过以上实验发现,加入碳酸氢铵的面团更大更松软,其原因是_______。
任务三 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
(3)膨松剂中的其他成分受热不分解,为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实验方案。
①甲同学提出,加热一定质量的膨松剂,使其完全分解。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来算出碳酸氢铵的含量。
②乙同学认为,膨松剂中可能含有水分,会影响实验结果。他提出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后生成氨气的质量来达到实验目的,故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及主要步骤。
a.步骤4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若没有此操作,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b.装置C中发生化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c.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
③同学提出,将图中装置B、C对调,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_______。
【答案】(1)小苏打 (2)相同质量的碳酸氢铵和碳酸钠受热放出的二氧化碳,前者大于后者
(3) ①. 从m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 ②. 偏小 ③. ④.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⑤. 装置C可以将氨气和水吸收,通过称量装置B增加的质量也可以算出碳酸氢铵的质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氢钠俗名是小苏打。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膨松剂能使食品变松软、蓬松是因为受热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加入碳酸氢铵的面团更大更松软,其原因是相同质量的碳酸氢铵和碳酸钠受热放出的二氧化碳,前者大于后者。
【小问3详解】
a、实验结束后,为了使产生的氨气全部被浓硫酸吸收,需要继续通入氮气将装置内残留的氨气全部通入C中被吸收,故步骤4的具体操作是从m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
若没有此操作,会使产生的氨气没有被C装置完全吸收,则氨气的质量偏小,根据氨气通过方程式的计算得出的碳酸氢铵的质量也偏小,故若没有此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b、装置C用浓硫酸来吸收氨气,由题意可知,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反应为浓硫酸和氨气生成硫酸铵,故方程式为:H2SO4(浓)+2NH3=(NH4)2SO4。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为了使装置C增加的质量一定为产生的氨气的质量,就不能让装置C吸收到空气中的水蒸气,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固体混合物,故可以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故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也能与氨气反应,将图中装置B、C对调,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装置C可以将氨气和水吸收,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也可以通过方程式计算出碳酸氢铵的质量,故通过称量装置B增加的质量也可以算出碳酸氢铵的质量。
五、计算题(6分)
30. 将AgNO3溶液逐滴加入73.0g稀盐酸中,t秒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g;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28.7
(2)解: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 10%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生成沉淀质量为28.7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B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C
检验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滤液中加酚酞
D
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固体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干燥;滤液蒸发结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步骤1:将试管A中物质全部倒入试管E中
产生气泡且白色沉淀增加
步骤2:过滤,得到滤液
/
步骤3: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步骤
具体操作
称量
10%面粉、0.5g碳酸氢钠置于蒸发皿中
10%面粉、0.5g碳酸氢铵置于蒸发皿中
和面
加入5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水被吸干,揉搓成面团,盖上表面皿
烘焙
模拟烘焙过程,用酒精灯加热约3min,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
实验装置及主要步骤(B、C、D中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固体混合物)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
步骤2:从m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录;
步骤3:点燃酒精灯,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
步骤4:…
步骤5:再次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录,计算。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B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C
检验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滤液中加酚酞
D
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固体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干燥;滤液蒸发结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步骤1:将试管A中物质全部倒入试管E中
产生气泡且白色沉淀增加
步骤2:过滤,得到滤液
/
步骤3: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步骤
具体操作
称量
10%面粉、0.5g碳酸氢钠置于蒸发皿中
10%面粉、0.5g碳酸氢铵置于蒸发皿中
和面
加入5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水被吸干,揉搓成面团,盖上表面皿
烘焙
模拟烘焙过程,用酒精灯加热约3min,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
实验装置及主要步骤(B、C、D中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固体混合物)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
步骤2:从m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录;
步骤3:点燃酒精灯,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
步骤4:…
步骤5:再次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录,计算。
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94%、二氧化碳占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化学真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化学真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