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本试题卷共 8 页, 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实践活动;小刚和小丽特邀你参加。
1.(2分))他们的语文生活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A.小刚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深恶(wù)痛绝 气冲斗(dǒu)牛 至今热血犹殷(yān)红
B.小丽希望唱出对黄河母亲豪迈的颂歌,她这样处理节奏: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C.小刚想读出“征服”长江的英雄气概,他这样处理停顿(“八”表示停顿):自古被称作天险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
D.小刚看到美丽的风景,立即想邀请小丽写首诗,可是小丽不会,她这样处理重音:我不会写诗。
2.(2分)小刚和小丽请你给“章”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横线上。
A.重峦叠 B.相得益 C.一叶 目 D.乌烟 气
3.(2分)小刚在寻找“最美对联”时,刘爷爷拿着刚买回的对联,向他请教怎么贴,请帮帮爷爷。
A.九州同春展宏图 B.龙游四海播祥瑞
上联( ) 下联( )
4.(3分)小丽在关于诗文名家苏轼的介绍中看到以下几句话,她觉得有些不妥,请你找出来并帮忙改正。
①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巧夺天工的纯熟境界。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4面 (共8面) ②苏轼现存的约三百六十首左右的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
③苏轼和韩愈都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构思。
5.(3分)小刚和小丽在生活中发现诗词乱用的现象非常普遍,如“身有彩凤双飞翼,拔毛凤凰不如鸡”“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我劝天公重抖擞,天公对我吼三吼”……小刚认为这样做非常不妥,但小丽认为这只是生活的调味剂,无伤大雅。请说说你的看法。
6.(8分)小刚发现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利用假期游览了不少地方,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① ,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② (《《登飞来峰》》)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③ (《游山西村》)
④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政入万山围子里, ⑤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深林人不知, ⑥ (《竹里馆》)
⑦ ,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
⑧ ,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二、阅读与鉴赏 (45 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望蓟门①
[唐 ]祖咏
燕台一去②客心惊, 茄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③曙色动危旌⑧。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⑥,论功还欲请长缨⑧。
【注释】①蓟门:唐朝屯兵之地。 ②燕台一去:一到燕地。 ③三边: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④危旌:高扬的旗帜。 ⑤投笔吏:指东汉人班超。他投笔从戎,后来因功被封为定远侯。 ⑥请长缨:缨,绳子。西汉人终军曾向汉武帝主动请缨,出使南越。
7.(2分)这首诗紧扣“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杜甫《望岳》中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 “ , ” 。
8.(2分)请结合诗的最后两句内容,说一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2面 (共8面)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A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太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孙权劝学》)
【乙】
顷岁,孙莘老①识欧阳文忠公②,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T③。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cī)病不必待人指擿(tī),多作自能见(B )。”此公以其尝试(C )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⑥曰:旧说梅圣俞⑥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耳。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孙莘老:即孙觉,苏轼好友。②欧阳文忠公: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后文“此公”也指欧阳修。③工:精妙,好。④苕溪渔隐:指《苕溪渔隐丛话》。⑤梅圣俞:人名。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0. (2 分)请将“者”“邪”“之”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⑤
A. ( ) B. ( ) C. ( ) ⑤
11.(2 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⑤
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12.(2分)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3.(2分)【甲】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4.(2分)【甲】文中的孙权和【乙】文中的欧阳修都在劝人多读书。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从劝说技巧角度简要分析两者的相同点。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3面 (共8面)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给自己“偷点时间”
①文学家鲁迅曾说过,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偷”来写作了,所以他成为现代文学的高峰。美国著名篮球球星科比每天早上四点起来练球,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成功,他反问一句:你知道洛杉矶早上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
②学者钱锺书也是个善于“偷”时间的人。他从来不参加应酬,不论再高规格、再有面子的饭局,也照拒不误,因为在他眼里,在饭桌上浪费时间,挥霍生命,是世上最愚蠢的事情。他把这些时间都偷来著书立说,钻研学问,成了大学者。
③季羡林教授“偷”时间最为辛苦。他曾长期兼任大学系主任和副校长职务,不得不出席很多会议,这对于一个惜时如金的学者来说是很痛苦的。但他也有自己的办法,除了早起晚睡、加班加点,他还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期间想自己的学问,为文章打腹稿,列提纲。就利用这偷出来的时间,他写出了好几本脍炙人口的散文集。
④相比较而言,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偷”的时间最多。用他的话来说,趁着上帝没注意他,偷偷活了一百多岁,又孜孜不倦,宵衣旰食,在多个研究领域里大放异彩,广为建树,一辈子活出了两辈子的精彩。
⑤他们都是获得非凡成就的杰出人物,成功的关键就是为自己偷来了宝贵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充裕了,干事业的机会和空间也大大增加了,再加上合适的方法和正确的目标,人生成功的大门自然也就不难推开了。
⑥偷时间是悄悄地、无声无息地、低调静谧地、神不知鬼不觉地做事情。如果我们能长期有意识地坚持悄悄抽出点休息时间去工作学习,无声无息地积累、磨砺自己,低调静谧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拉开与其他人的距离,作出不凡贡献,坚定而又稳步地跻身成功者的行列。反之,时间也会这样悄悄地、无声无息地在我们身边流走,不知不觉,逝者如斯。当我们满头披雪时,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老了,且一事无成,只有悔之莫及。
⑦偷点时间给自己,无论是干一件事,学一门技能,还是从事一项研究,首先要源于真心热爱,痴迷于此;否则,每天的起早贪黑将是很痛苦的事。如果因为心中有热爱,认定这样做有价值,所以才舍得把时间用在这上面,愿意献身这一事业,那就会甘之如饴,乐此不疲。其次,偷点时间要坚持数年才会有效。倘若一曝十寒,想起来就起五更睡半夜,想不起来就忘在脑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间歇性的拼搏,而不是常态化的努力,那是很难见到成效的。
⑧还有,既然是“偷”时间,那就要不露声色,悄悄地进行,没必要大张旗鼓,嚷得全天下都知道——我要用功了,我要发愤了。要不然,你炫耀半天,啥事也没干成,那无疑是贻人笑柄。
⑨人与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事业的成功与否上,而事业的成功与否又取决于投入的时间多少。人的寿命长度都差不多,正常的可支配时间也不相上下,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再加上“偷”来的时间,成功的概率肯定会大大提高。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4面 (共8面) 15. (2分)下列对文章开篇四段材料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举了两个不同领域例子都是利用休息时间追求事业。
B.第②段钱锺书拒绝应酬,选择自主支配时间用以孜孜追求。
C.第③段季羡林的事例证明加班加点也能挤出时间著书立说。
D.第④段周有光的偷活呈现幽默色彩,也体现他为人的低调。
16.(3 分)作者认为,如何才能做到“偷点时间”给自己?
17.(2分)根据段意,给文章画结构图,以下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浓烟
徐全庆
①鬼使神差地,老万又来到山脚下。山青得还是那样透彻,满山的树啊、草啊都哗哗地摇动着绿莹莹的叶子,仿佛在欢迎他归来.
②这儿是他曾经工作二十多年的地方呢。
③刚来当护林员时,他才二十多岁,眨眼间他已年近五十,由小万变成老万了 时间过的真快呀。老万感叹着,把电动三轮车停在山脚下,一瘸一拐地向山上走。
④一进山,老万就又找到了当护林员的感觉。那时候,每天吃过早饭就开始巡山,把他管辖的区域跑一遍,就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中午呢,没时间回去做饭,只能带些馒头和咸菜。晴天还好,雨天就麻烦了。若是下了雪,巡一遍山就需要几天。
⑤辛苦就算了,关键是还有很多人不理解。有人在山脚下烧秸秆,放孔明灯;还有人祖坟在山中,上坟时想烧点儿纸;偶尔有游客想在山上野炊……这些都有可能引起火灾,都要制止。总有一些不理解的人,要吵上一架才能解决问题。若是碰上盗伐树木和盗猎的,就不是吵架的问题了,有时会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要报警处理。为此,他曾被一个盗猎者报复,门窗和锅碗全被砸烂了。
⑥起初,老万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妻子更不喜欢。特别是儿子上幼儿园后,妻子工作忙,没时间接送儿子,想让他调个工作。他去找领导,领导就叹气:“我也想给你换个工作,或者增加个人手,这样你也能照顾照顾家,可咱缺人哪。”
⑦领导说的是实情,他知道,只好叹了一口气,回头再做妻子的工作。光做工作有什么用呢,现实中一大堆问题等着他和妻子一起扛,可他却被困在山里打转。
⑧他一遍又一遍地找领导。每次,领导都会许诺:“一旦来了新人,你的问题我一定想法解决。”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5面 (共8面) ⑨可总也不来新人,他只好一年一年地熬着。
⑩渐渐地,老万竞喜欢上这份工作了。山上的草木蓊蓊郁郁的,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全都像儿子满月时的笑脸。随处可见的野果他更是喜欢,每次,他把摘的野果带回家,妻子和儿子都非常高兴,当作礼品送人呢。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不时地在他眼前出现,好像是怕他寂寞,陪他巡山呢。
⑪为了它们,这山就要好好巡。老万这样想。
⑫二十多年里,老万管辖的区域没有发生一起火灾。老万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隐患被他提前化解了。他也曾很多次从盗猎者的绳套和捕猎夹中救过野鸡、野兔、麂子。他还记得,给一只麂子包扎好放生时,麂子跑开十几米,居然转身冲他点点头。那一刻,老万决定要巡一辈子山。
⑬可是他做不到了,他的腿在挑水时摔断了。山上的生活很不方便,尤其是吃水,要到三里外的小溪里去挑。那天刚下过雨,路滑。他一路都小心翼翼,眼看要到住处时却滑倒了。他清楚地听到骨头断裂的声音。他的腿就这样瘸了
⑭巡山自然不行了,组织上就安排他去山下的苗圃。那儿离家近,工作也轻松。别人说他这是因祸得福呢,只有他知道自己有多么遗憾。
⑮他时常不知不觉就溜达到山脚下,又悄悄离开。他怕以前的同事看到他的瘸腿。
⑯老万刻意避开以前的同事,慢慢地向山上走去。这山上的一草一木,还有数不清的小动物,他要好好看看它们。
⑰爬到半山腰时,老万就已经汗流浃背了。他停下来,拄着一根树枝向山下看。他喜欢这样向下看,整座山都在他的视线里,那感觉很惬意。目光巡视到山脚时,老万身子一震,他看到了一股浓烟!
⑱老万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起火了!”他大喊了一声,也没人回应。不能等!现在还只是冒烟,一旦起了火,后果不堪设想。老万跌跌撞撞向山下冲去。
⑲没有路,老万也没有时间找路,只能不顾一切地往下冲。手和脸很快被灌木划破了,火辣辣地疼,老万顾不上疼痛,只想着尽快赶到起火的地点。
⑳老万又一次摔倒,人像石头一样向山下滚去。他的腿再一次摔断了。
㉑有一天,老万坐在轮椅上,老婆推着他散步。老婆问:“你能不能和我说实话,你这次到底是怎么摔断腿的,我不信你是不小心。”
㉒老万皱着眉沉思了许久,说:“救火。”
㉓“救火?没听说森林失火呀。”老婆说。
㉔“所以才不能让别人知道。”老万忸怩地说。
㉕老婆更加起劲地追问起来。
㉖“摔倒之后我才看清楚,那根本不是浓烟,是很多小飞虫聚在一起飞。”老万说。
(选自《安徽文学》2022年第12期, 有删改)
18.(2 分)随着故事的发展,老万对巡山的情感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请简要梳理。
①起初,老万因巡山辛苦且不被理解而不喜欢巡山;
②
③渐渐地,老万被山上的动植物触动,决心好好巡山;
④
⑤转岗后,老万经常怀念巡山生活。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6面 (共8面)
19.(2分)第⑰段末尾句:“目光巡视到山脚时,老万身子一震,他看到了一股浓烟!”陈述事实时句尾一般使用句号,这里为何要用感叹号?
20.(3分)第二次摔断腿后,老万不断感慨自己“丢人”,你认为他是否丢人,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1.(3分)小说⑰—㉖段情节设置颇具匠心,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2.(2 分)选文以“浓烟”为题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 题。
【甲】尼摩船长的手颤抖起来,几滴泪珠从眼眶里滚落下来,可我一直以为他生来就不会流泪。我又观察了一会儿这个奄奄一息的船员,生命正在慢慢的离他而去。在笼罩着电光的病榻上,他的脸色显得越发苍白。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乙】祥子想找个地方坐下,把前前后后细想一遍,哪怕想完只能哭一场呢,也好知道哭的是什么;事情变化得太快了,他的脑子已追赶不上。没有地方给他坐,到处是雪。小茶馆们已都上了门,十点多了;就是开着,他也不肯进去,他愿意找个清静地方,他知道自己眼眶中转着的泪随时可以落下来。既没地方坐一坐,只好慢慢的走吧;可是,上哪里去呢?这个银白的世界,没有他坐下的地方,也没有他的去处;白茫茫的一片,只有饿着肚子的小鸟,与走投无路的人,知道什么叫作哀叹.
(节选自《骆驼祥子》)
23. (2分)原因探一探。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探究下甲乙片段中两人落泪的原因
24. (2分)人物辨一辨
25. (2分)方法试一试
读书方法有很多,如圈点批注、精读与略读、快速阅读……请参照示例说明你是借助哪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7面 (共8面)
种读书方法来阅读《骆驼祥子》的,有什么收获?
26. (2分)特点探一探
请参照《骆驼祥子》,用凝练的语言概括《海底两万里》的小说特点。
三、表达与交流(55 分)
27.(5分)种子,孕育着希望,缔造着未来。班级决定以实物的形式举办种子展,请你为种子展出份力,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水稻种子、棉花种子、樟树种子……总有一粒种子让你觉得有参展价值,请为它写一段推荐语(提示:从种子的使命、精神、贡献等角度思考;80 字左右)。
任务二:“种子”或许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请写一首小诗在种子展上与同学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28.(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好书是一粒种子,梦想是一粒种子,善念是一粒种子……种下一粒种子,可能会影响我们一生。请以“种下一粒种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袁隆平以及他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将“做一粒 的种子”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种子,会引发你怎样的感怀?种子,会激发你哪些思考?你是否感受到了种子的力量?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作文不少于 600 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8面 (共8面)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联系成语意思
即更刮目相待
迁移课内字词: 尝射于家圃
乘间以文字问之
查字典: ①担心②忧患③疾病
士人患作文字少
根据上下文推断
【甲】片段中尼摩船长“几滴泪珠从眼眶里滚落下来”是因为
【乙】片段中祥子想找个地方哭一场是因为
尼摩船长为船员受伤,生命垂危而落泪
《海底两万里》
《骆驼祥子》
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_______代表作《海底两万里》中, 在尼摩船长身上, 体现了作者对___________的不懈追求。
中国现代小说家_______的《骆驼祥子》中_______泼辣有心计, 她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海底两万里》
《骆驼祥子》
我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海底两万里》, 我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 有所取舍, 比如尼摩船长, 是全书的核心人物,对涉及他的语段, 就格外关注, 而对文中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介绍, 或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 先跳过去。
《海底两万里》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小说语言俗白亲切、写人记事平淡质朴、反映的主题让人深思。
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3页。
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填写,请找出归类错误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