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969599/0-17207387388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969599/0-1720738738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969599/0-17207387389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3月3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博鏊举行。亚洲是世界上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大洲。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亚洲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 B.东部居民多为黄种人,多数信奉伊斯兰教
C.世界人口最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这是因为( )
①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 ②四面均濒临海洋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④大部分地处高纬地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亚洲人文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显著。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东亚﹣﹣季风气候﹣﹣信仰基督教 B.西亚﹣﹣炎热少雨﹣﹣黑色人种
C.中亚﹣﹣地处内陆﹣﹣灌溉农业 D.北亚﹣﹣纬度较高﹣﹣民居墙壁薄
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冷夏热B.乙地夏季炎热干燥
C.丙地冬季温和多雨D.丁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5.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读“非洲示意图”(图1)和“非洲A地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6~8题。
6.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称为“热带大陆” B.非洲有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
C.非洲的居民都是黑色人种 D.非洲矿产资源丰富
7.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黑、富、高”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热—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黑—以黑色人种为主
C.富—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D.高—出口工业产品,经济收入高
8.东非高原的很多野生动物为了寻找水源具有定期迁徙的习性。根据东非高原上A地降水特点,推断该地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月B.2月C.5月D.8月
9.(2分)拉丁美洲地区长期受殖民统治,使这里的社会活动、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深受其影响,至今仍广泛使用( )
A.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B.英语和法语
C.西班牙语和英语D.葡萄牙语和英语
尼泊尔位于南亚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有“山地王国”之称,这里经济不发达,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农业产量不高。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在尼泊尔境内,垂直高度的变化带来绝美的风景体验,被称为徒步者的天堂。读“尼泊尔区域略图”(图1)和“加德满都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完成10~12题。
10.有材料可知,限制尼泊尔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
A.山地众多,土壤贫瘠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旅游业发达,限制农业发展
11.徒步最好选择干燥凉爽的季节。因此在尼泊尔徒步,最不适合的时间是( )
A.3﹣5月B.6﹣8月
C.10﹣11月D.12月﹣次年2月
12.在尼泊尔垂直高度变化带来丰富的风景体验,难以看到( )
A.良田农舍B.椰风海韵C.雪峰草甸D.瀑布飞流
枣椰树是热带、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一般生长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地方,其果实名为椰枣,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读伊拉克枣椰树主要分布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是因为其境内( )
A.气候温暖,降水较多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流经,水源充足D.风俗独特,喜食椰枣
14.伊拉克也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石油以海运的方式运往其它地区必经( )
A.白令海峡B.土耳其海峡
C.巴拿马运河D.霍尔木兹海峡
15.伊拉克所在区域气候干旱,其农业生产主要发展的是( )
A.种植业B.畜牧业C.林果业D.水产业
2023年4月,我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结束。30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5个科学考察站,并单独或联合设立了多个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取得许多重大成果。据此完成16~17题。
16.南极昆仑站被认定为地球表面最佳天文观测地点,原因是( )
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 ②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
③极昼期较长,可连续观测 ④人类活动少,光污染和大气污染极少
⑤四季分明,观测结果研究价值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17.我国科考对多选择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主要是因为此时南极( )
A.气候干燥,降水少B.地质灾害少
C.气温高,白昼时间长D.动物活跃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廊”。读“埃及部分农产品主要产区分布图”完成18~19题。
18.推测该地区每年“播种季”的月份是( )
A.3~6月B.5~9月
C.7~10月D.11月~次年2月
19.“绿色长廊”发展农业生产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降水B.河流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
2023年1月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土库曼斯坦总统举行会谈。土库曼斯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素有“水贵于油”的说法,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较长且严寒。农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每年3月,当地棉农进行棉花种植,于当年9月进行棉花采摘。读“土库曼斯坦区域图”,完成20~22题。
20.土库曼斯坦年降水量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21.修建卡拉库姆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大力发展内河航运B.发展淡水养殖业
C.提供农业灌溉用水D.发展观光旅游业
22.土库曼斯坦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夏季光热充足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
如图是地理学习中绘制的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卡通地图”。读图,回答下面23~25题。
23.如果想说明国家在“五带”中的位置,两图中需要共同添加的纬线是( )
A.赤道B.南极圈C.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
24.两国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独特性获得了不同的称号,下列描述的称号属于澳大利亚的是( )
①“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②“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③“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④“咖啡王国” ⑤“足球王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④⑤D.①③⑤
25.甲乙两国城市都集中分布在其国土的( )
A.东北部沿海地区B.西南部沿海地区
C.东南部沿海地区D.西北部沿海地区
二、综合题(7道大题,共50分)
26.(10分)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目前,亚洲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区和消费区,因此水稻也被称作“亚洲的粮食”。读亚洲水稻分布简图(图1)及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主题一:地理位置
(1)亚洲的水稻分布区主要位于 (填“高/中/低”)纬度,该水稻分布区主要包括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填字母)。
A.东南亚、南亚、中亚 B.东亚、东南亚、南亚
C.东南亚、东亚、西亚 D.中亚、东亚、北亚
探究主题二:地形与河流
(2)据图可知,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 ,呈辐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据此推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从地形类型看,水稻主要分布在 地区,并且位于河流沿岸。河流为水稻生长提供了 。
探究主题三:气候
(3)从气候类型上来看,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在典型的 气候区,这种气候对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影响是 。
探究结论:
(4)从以上的探究中可以总结出:水稻的生长与亚洲的地理位置、 、 、水资源等条件密切相关。
27.(10分)读欧洲西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欧洲西临 洋,从纬度位置看,欧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
(2)A、B、C三国中,“水城”威尼斯所在的国家是 ,世界上核电比重最高的国家是 ,以斗牛比赛和斗牛舞表演闻名的是 。(三处均填字母)
(3)由于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乳畜业发达的地区。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该地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答一点)。
(4)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 国家;该国东南沿海有许多树木的叶片都较小,且表面多有“蜡质层”。结合当地气候,分析当地树木叶片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是 。
(5)从地形的角度,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广的原因: 。
28.(10分)2023年2月28日,日本政府决定对俄罗斯私营军事实体瓦格纳组织等21个团体实施禁运,俄日关系对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两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大不相同,读两国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日本的大街上,人们大都穿着西装,但在家中却习惯穿着和服。这说明日本文化具有
的特点。
(2)图中横跨亚欧大陆的铁路名称为: 大铁路。请结合俄罗斯的气候、资源和人口、城市分布等角度,分析该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 (任答一点)。
(3)俄罗斯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 平原,该国大部分区域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原因是 。
(4)日本和俄罗斯两国工业发达,且都分布不均。日本的工业大都集中分布在 沿岸,原因是 ;而俄罗斯工业区分布多靠近 丰富的地区。
(5)根据两国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在方框中填入国家名称,完成两国的合作示意图。
29.(8分)2022年1月6日,一列装载怀化本土特产水果的中老铁路(怀化—万象)国际货运列车,缓缓驶出怀化国际陆港,经过贵阳、六盘水、昆明等城市,再从云南磨憨口岸出关后经磨丁到达老挝万象。如图为中南半岛地形图和万象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老铁路建设,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项目。从海陆位置看,老挝是一个 (填“海陆兼备”或“内陆”)国。
(2)观察中南半岛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3)结合图文材料可知,中南半岛的山脉和河流分布具有 的特点。
(4)老挝积极打造“中南半岛的蓄电池”,老挝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作答)
(5)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结合资料,完成框架图。
① 、② 、③平坦、④水源、⑤ 。
30.(12分)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的地方很多,但不同的地方气候、土壤不同,夏秋季收获的葡萄质量以及酿造的葡萄酒品质均有差异。适合酿酒葡萄种植有以下四个条件:葡萄适合在南北纬38~53度的温带地区的气候生长;土壤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非常重要,无需肥沃的土地,反而贫瘠的土壤特别适合;日照越充足,葡萄的成熟度越好,酿造的酒的品质就越高;春季葡萄发芽时要水分充足,成熟时要干燥,以免影响葡萄的含糖度。
材料二:美国西部的加州盛产葡萄酒。19世纪后半叶来自欧洲的移民在淘金热过后,大量改行从事葡萄种植业,并开始酿制葡萄酒。加州酿酒业不受传统束缚,酿酒师能充分运用最新科技成果,自由试验,推出新的葡萄酒品种。加州人口较为密集,旧金山和洛杉矶是亚洲东部与北美洲之间的重要航空和海运枢纽,也是美国东、西部物资交流的重要航空港,有多条公路与美国中、东部相连。
材料三:世界葡萄酒产区分布示意图和2017~2018全球主要产酒国葡萄酒产量变化图。
(1)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分布在 沿岸。
(2)试分析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三国适合酿酒葡萄种植的原因 。(答两点)
(3)近年来,美国加州葡萄酒越来越获得人们的青睐。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发展葡萄酒业的有利条件。 ; 。(任答两点)
(4)丙地也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每年5月左右可以喝到用当季葡萄酿造出来的新酒,是甲、乙、丙三地中新酒最早上市的地方。结合材料三图1,说明该地葡萄酒比其他两地上市早的原因。
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共25道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
2023年3月3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博鏊举行。亚洲是世界上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大洲。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答案】A
【解答】解:亚洲是地形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A正确;亚洲东部多黄种人,主要信奉佛教,B错误;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C错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D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解答】解: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原因在于:①亚洲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①③符合题意。亚洲三面临海,西面与欧洲接壤,②本身错误;亚洲跨高、中、低纬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④本身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答】解:东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无主要宗教信仰;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炎热干燥,居民多以阿拉伯人为主,以白色人种为主;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主要发展灌溉农业;北亚纬度较高,气温低,墙壁较厚,有利于防寒保暖。
故选:C。
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读图,回答4~5题。
4.【答案】B
【解答】解: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气候温和,全年温差较小;乙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丙地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丁地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小。
故选:B。
5.【答案】A
【解答】解:甲地纬度高,气温低;乙地纬度低,气温高;所以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纬度因素。
故选:A。
读“非洲示意图”(图1)和“非洲A地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6~8题。
6.【答案】C
【解答】解: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温高,有“热带大陆”之称,A正确;
非洲有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B正确;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北非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C错误;
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D正确。
故选:C。
7.【答案】D
【解答】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的特点,其原因是:该地区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故A叙述正确;
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黑”的特点,其原因是:该地区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是“黑色人种故乡”,故B叙述错误;
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富”的特点,其原因是:该地区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该地区有“富饶大陆”之称,故C叙述正确;
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高”的特点,其原因是:该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故D叙述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答】解:由图可知,东非高原上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每当进入湿季(11月至次年4月),数百万头羚羊、斑马等草食动物来此生息繁衍;5﹣6月间,它们又成群结队地迁入肯尼亚境内(向北)水源条件较好的稀树草原区,直到旱季末(10月)再大规模迁徙回园内,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A
【解答】解:拉丁美洲地区长期受殖民统治,使这里的社会活动、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深受其影响,至今仍广泛使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故选:A。
尼泊尔位于南亚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有“山地王国”之称,这里经济不发达,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农业产量不高。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在尼泊尔境内,垂直高度的变化带来绝美的风景体验,被称为徒步者的天堂。读“尼泊尔区域略图”(图1)和“加德满都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完成10~12题。
10.【答案】A
【解答】解: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限制尼泊尔农业发展的原因是山地众多,土壤贫瘠,该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地的南麓。
故选:A。
11.【答案】B
【解答】解: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地势起伏大,12月到次年2月,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加上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合徒步;10月到11月、3月到5月天气凉爽,并且多晴朗天,适合徒步旅行;6月到8月份,当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易发生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不适合徒步。
故选:B。
12.【答案】B
【解答】解:尼泊尔是山地国家,北部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山区,可能看到良田农舍,故A错;
椰风海韵是我国海南岛的景观,在尼泊尔地区不太可能看到,故B对;
雪峰草甸是典型的高海拔垂直景观,故C错;
因构造运动形成的山体落差大,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植被茂密,可能看到瀑布,故D错。
故选:B。
枣椰树是热带、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一般生长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地方,其果实名为椰枣,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读伊拉克枣椰树主要分布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答案】C
【解答】解:伊拉克地处中东地区,这里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伊拉克正是由于有河流流经,水源相对充足,因此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14.【答案】D
【解答】解:波斯湾海上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和“石油海峡”。伊拉克地处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其石油以海运的方式运往其他地区必经霍尔木兹海峡。
故选:D。
15.【答案】B
【解答】解:伊拉克地处中东地区,这里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
故选:B。
2023年4月,我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结束。30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5个科学考察站,并单独或联合设立了多个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取得许多重大成果。据此完成16~17题。
16.【答案】A
【解答】解:南极昆仑站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故①正确;南极地区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故②正确;南极昆仑站位于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期长达半年,可连续观测,故③正确;人类活动少,光污染和大气污染极少,故④正确;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因此⑤四季分明,观测结果研究价值大的说法错误。
故选:A。
17.【答案】C
【解答】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12月为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南极洲在地球的最南端,北半球为冬季时,南极地区为极昼期,是暖季,气温高,白昼时间长,有利于科学考察。所以人们多选择在11月到次年3月在南极的暖季时间去进行科学考察。
故选:C。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廊”。读“埃及部分农产品主要产区分布图”完成18~19题。
18.【答案】D
【解答】解:题干中描述: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其中“泛滥季”是指6~10月,“播种季”是指11月~次年2月,“收获季”是指3~6月。
故选:D。
19.【答案】B
【解答】解:“绿色长廊”指的是尼罗河沿岸,尼罗河为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水源。
故选:B。
2023年1月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土库曼斯坦总统举行会谈。土库曼斯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素有“水贵于油”的说法,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较长且严寒。农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每年3月,当地棉农进行棉花种植,于当年9月进行棉花采摘。读“土库曼斯坦区域图”,完成20~22题。
20.【答案】B
【解答】解:土库曼斯坦因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离海远,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很少,是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地形和人类活动不是主要因素。
故选:B。
21.【答案】C
【解答】解:从图上看,卡拉库姆运河东连阿姆河,西端没有河流与其相通,推断修建目的不是出于航运,而是灌溉。修建运河发展淡水养殖业和发展观光旅游意义不大。综上所述,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2.【答案】A
【解答】解:土库曼斯坦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土壤肥沃和地形平坦不是主要条件,该地区水源并不充足。综上所述,故A正确。
故选:A。
如图是地理学习中绘制的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卡通地图”。读图,回答下面23~25题。
23.【答案】D
【解答】解:地球上的五带的分界线是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澳大利亚主要位于10°S﹣40°S之间,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巴西主要位于0°﹣23.5°S之间,大部分属于热带。因此,想说明澳大利亚和巴西在“五带”中的位置,两图中需要共同添加的纬线是南回归线。
故选:D。
24.【答案】A
【解答】解:图1、图2分别是澳大利亚和巴西。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牧业,大量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该国环境单一,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古老动物种类繁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咖啡王国”以及“足球王国”指的是巴西。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
故选:A。
25.【答案】C
【解答】解:甲国澳大利亚和乙国巴西的城市与人口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温和湿润。
故选:C。
二、综合题(7道大题,共50分)
26.【答案】(1)低;B;
(2)中部的高原、山地;中部高,四周低;平原;水源;
(3)季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4)地形;气候。
【解答】解:(1)读图可知,亚洲的水稻分布区主要位于0°﹣30°之间,属于低纬度。该水稻分布区主要包括亚洲地理分区中的东亚、东南亚、南亚,B正确;中亚、西亚水资源缺乏,北亚气温较低,不适宜水稻生长。
(2)河流流向反映地势高低。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据此推断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水稻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该区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位于河流沿岸,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3)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在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有利于水稻生长。
(4)从以上的探究中可以总结出:水稻的生长与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资源等条件密切相关,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故答案为:
(1)低;B;
(2)中部的高原、山地;中部高,四周低;平原;水源;
(3)季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4)地形;气候。
27.【答案】(1)大西;北温;
(2)C;A;B;
(3)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4)发达;该国东南沿海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叶片较小且有蜡质层,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5)地形以平原为主,欧洲南部山脉多为东西走向,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解答】解:(1)读图可知,欧洲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从纬度位置来看,欧洲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2)A是法国,B是西班牙,C是意大利。其中“水城”威尼斯所在的国家是C意大利;由于法国常规能源缺乏,世界上核电比重最高的国家是A法国;以斗牛比赛和斗牛舞表演闻名的是B西班牙。
(3)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有:自然原因: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具有全年温和湿润的特点,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社会经济原因:欧洲西部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等,因而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
(4)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法国属于发达国家;法国东南沿海有许多树木的叶片都较小,且表面多有“蜡质层”。因为法国东南沿海属于地中海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干燥的特点,叶片较小且有蜡质层,因而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5)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广的原因:①大气环流:大部分地区处在温带地区,深受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 ②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③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显著;④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破碎,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面积大。
故答案为:
(1)大西;北温;
(2)C;A;B;
(3)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4)发达;该国东南沿海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叶片较小且有蜡质层,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5)地形以平原为主,欧洲南部山脉多为东西走向,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28.【答案】(1)东西方融合(东西方兼容);
(2)西伯利亚;南部气候相对温和(或南部资源丰富、南部人口城市较多等);
(3)东欧;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4)太平洋;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资源;
(5)。
【解答】解:(1)西服代表西方文化,和服代表日本本民族的文化,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2)在俄罗斯图中横跨亚欧大陆的铁路名称为: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该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主要有:俄罗斯南部地区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暖,冻土少,南部地区资源丰富,人口集中,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
(3)读图可知,俄罗斯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的东欧平原,这里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较为温暖;该国大部分区域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4)读图比较可知,日本的工业大都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是这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而俄罗斯工业区分布多靠近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节约运输成本。
(5)根据两个国家的资源和经济特征可知,日本是矿产资源缺乏的国家,需要大量进口煤、石油、天然气等,而俄罗斯是资源丰富的国家,重工业发达,但是俄罗斯轻工业发展滞后,轻工业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故答案为:
(1)东西方融合(东西方兼容);
(2)西伯利亚;南部气候相对温和(或南部资源丰富、南部人口城市较多等);
(3)东欧;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4)太平洋;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资源;
(5)。
29.【答案】(1)内陆;
(2)沿河分布;
(3)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5)水稻;热带季风;旱雨季。
【解答】解:(1)从海陆位置看,老挝四周不临海,故老挝是一个内陆国。
(2)读图可知,中南半岛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是因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3)由所学知识与图可知,中南半岛的山脉和河流分布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4)老挝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5)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因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灌溉水源足,因为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明显的旱雨季,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故答案为:(1)内陆;
(2)沿河分布;
(3)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5)水稻;热带季风;旱雨季。
30.【答案】(1)地中海;
(2)地中海沿岸,日照充足;土壤贫瘠,适合葡萄生长;冬春季降水多,夏秋季降水较少,葡萄含糖度高;
(3)美国人口众多,葡萄酒消费市场广大;加州葡萄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盛产葡萄;
(4)甲、乙地处北半球,丙地地处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3、4、5月是南半球的秋季,此时丙地葡萄酒上市,而甲、乙地葡萄还没成熟。
【解答】解:(1)世界葡萄酒产区分布示意图可知,葡萄酒产区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美国西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非洲南部等,其中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2)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三国适合酿酒葡萄种植的原因有: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三国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日照充足;土壤贫瘠,适合葡萄生长;该气候冬春季降水多,夏秋季降水较少,葡萄含糖度高等。
(3)美国加州发展葡萄酒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社会经济条件 (技术、交通、市场) 方面进行分析。技术方面:由材料可知,19世纪后期,欧洲移民带来葡萄酒酿造技术,并运用最新科技成果酿造葡萄酒,酿酒技术水平高。交通方面:加州有多条公路与美国东部相连,航空和海运与亚洲东部与北美洲相连,海陆空交通发达,便于葡萄酒销往当地、美国国内和世界市场。市场方面:美国是世界第三大葡萄酒消费国,加州人口较为密集,具有庞大的国内和当地消费市场等。
(4)读图可知,丙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处于南半球,3~5月为秋季,正是葡萄成熟和收获期,而甲、乙两地均位于北半球,9~11月为葡萄成熟和收获期。因此,丙地的当季葡萄酒比其他两地上市早。
故答案为:(1)地中海;
(2)地中海沿岸,日照充足;土壤贫瘠,适合葡萄生长;冬春季降水多,夏秋季降水较少,葡萄含糖度高;
(3)美国人口众多,葡萄酒消费市场广大;加州葡萄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盛产葡萄;
(4)甲、乙地处北半球,丙地地处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3、4、5月是南半球的秋季,此时丙地葡萄酒上市,而甲、乙地葡萄还没成熟。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6/11 19:34:13;用户:17506488294;邮箱:17506488294;学号:4026507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宁夏银川十五中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哈尔滨市南岗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及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宁夏银川十五中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